『壹』 论戏曲艺术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将中国传统戏曲剧目搬上银幕的香港影片,有多个剧种,如粤剧、潮剧、黄梅调、越剧、汉剧、琼剧等等。但数量最多,影响最大,且对传统戏曲艺术保存得最好的,当推在海外最广的粤剧戏曲片。据香港电影史家余慕云统计:"50年代香港一共出产过515部"粤剧戏曲片,约占同期生产的粤语片面性1/3。而在60年代前半段,则"出产了193部粤剧戏曲片"。这一类型片种成为这个时期香港电影的主要潮流。这在世界影坛上,是罕见的。
本时期粤剧戏曲片不但产量惊人,且佳作如林,其中一些"戏宝",至今仍能不断重映,甚受欢迎。如《紫钗记》(1959年)、《蝶影红梨记》(1959年)、《帝女花》(1959年)、《胡不归》(1958年)和《九天玄女》(1959年)等等。
在50年代初,粤剧红伶不大愿意把粤剧搬上银幕,主要怕影响舞台粤剧的票房。但片商却对粤剧戏曲片充满信心,原因是红伶总有观众;而拍戏曲片起货快(十多天可完成一部),奖金回笼也快;场景集中,花费较少;剧目丰富,可保片源充足;加上电影票价为粤剧票价的1/10,很受普通大众欢迎,因此粤剧戏曲片越拍越多。
粤剧戏曲片的一大功绩是保存了许多粤剧艺术精华。正是由于有电影拷贝,我们至今仍能欣赏到当年香港粤剧处于黄金时期的许多"戏宝",以及当年红伶的精彩表演。如擅于反串生角的任剑辉、有"花旦王"之称的芳艳芬、粤剧界公认严谨的花旦白雪仙、号称"万能后旦"还能反串文武生的邓碧云、因擅演反派而被称为"二帮王"(粤剧反派多由二帮花旦饰)的凤凰女,都用电影保留了他(她)们的艺术精华。
回顾这个时期的粤剧戏曲片,可以发现那些百看不厌的"戏宝",都是出自几位优秀编剧的大手笔。最为人称道的,是剧本以文学性强见著的唐涤生,他成就最高的剧作,是在他自1954年起至1959年逝世前,与名伶任剑辉、白雪仙合作期间所作,他的剧本结构严谨,唱词清丽典雅。代表作有被誉为粤剧戏曲片瑰宝的《帝女花》(1959年)、《紫钗记》(1959年)和《九天玄女》(1959年)等,而《蝶影红梨记》(1959年)则浪漫奇情、结构新颖、唱词婉约,韵味无穷。
粤剧对香港粤语片的影响很大,主要有三方面:
一、人才的投入,大量粤剧艺人投入粤语片的制作,如芳艳芬、红线女等粤剧红花旦成为粤语文艺片明星,而梁醒波、伊秋水、新马师曾、谭兰卿等丑生成为粤语喜剧片的谐星;有"粤剧泰斗"之称的马师曾主演优秀粤语片《父母心》(1955年)演技精湛;擅演丑生的李海泉主演过近百部粤语片……。幕后工作人员如编剧、导演、美术指导,以至场务,转投影界者亦甚众。
二、在剧作及人物塑造方面,直接沿袭粤剧戏曲的套路,如人物忠奸分明脸谱化,善恶报应不爽,教化意识强等。
三、导演多出身自舞台,场面调度舞台化。影剧两栖红伶则例必又演又唱,伊秋水更把说白押韵揉入歌唱,变为谐趣歌曲,极富喜感。
戏曲艺术对香港电影的影响仅次于粤剧的,便是黄梅调。50年代中期,大陆拍摄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评剧《秦香莲》及黄梅调《天仙配》,先后在港公映,大受欢迎。长城、凤凰、新联三大公司便在三年之内,拍摄了18部戏曲艺术片,剧种包括京剧、粤剧、越剧、潮剧、曲剧、琼剧、汉剧、黄梅调及锡剧等,最受欢迎的是粤剧、越剧和潮剧。潮剧名旦姚璇秋主演的《陈三五娘》、《苏六娘》等,风靡了港澳及东南亚各地潮籍观众,星马的潮籍商店,更暂停营业放假一天去看姚璇秋。
其时邵氏公司的导演李翰祥见大陆的《天仙配》,在九龙上映一个月天天满座,便说服一向认为"古装片不卖钱"的邵邨人投资拍黄梅调古装片《貂婵》(1956年),公映时打破历年香港影片纪录;于是第二部黄梅调影片《江山美人》(1958年)制作费由30万增至50万。及至他导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则据说"在台湾上映186天,营收800多万:粉碎了台湾上映西片、国片、日片的所有票房纪?quot;,"售票数约占台北总人口的九成,而且连看数十遍的影迷比比皆是,街头巷尾无不哼唱,使香港称台北为'狂人城',而主角凌波访台,万人空巷,风靡的程度更比拟为'强烈台风'",从此,便"掀起来香港电影近二十年的黄梅调热潮"。
『贰』 电影与龙共舞里,刘德华与午马对唱的一段戏曲叫什么名啊!:飘渺间往事如梦情难仍,百劫重逢...
那是粤曲-《帝女花》 中的一段...
飘渺间往事如梦情难认。百劫重逢缘何埋旧姓,夫妻断了情,唉鸳鸯已定,唉烽烟已靖,我偷偷相试佢未吐真情令我惊。
要了解更多:http://cache..com/c?word=%C6%AE%C3%EC%3B%BC%E4%3B%CD%F9%CA%C2%3B%C8%E7%C3%CE%3B%C7%E9%3B%C4%D1&url=http%3A//post%2E%2Ecom/f%3Fkz%3D100252873&b=0&a=92&user=#0
『叁』 戏曲电影《貂蝉》是什么剧种
1958年香港电影《貂蝉》,由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出品,李翰祥执导,由林黛、赵雷、罗维等主演。
该片是黄梅调电影,黄梅调是“黄梅戏”的旧名。1958年,初与邵氏公司签约的导演李翰祥受到中国大陆摄制的黄梅戏曲电影《天仙配》“启发”,说服公司出资拍摄黄梅调歌唱片《貂蝉》,《貂》片不仅一圆李导演多年来拍摄古装钜片的梦想,也掀起香港电影近二十年的黄梅浪潮。
『肆』 戏曲电影花木兰是什么剧种
1956年的大陆版是豫剧,1964年的香港版是黄梅调
『伍』 戏曲电影双凤奇缘是什么改编的
戏曲电影《双凤奇缘》改编自黄梅戏《女驸马》。
本片上映于1964年,导演周诗禄、编剧张彻,制片人是邵逸夫,主演凌波、方盈、金峰、李菁、金汉等。该片剧情与女驸马桥段基本一致,只不过主演名字与原著不同。
该戏曲电影讲述了凤箫自幼许与李如龙为妻,继母夏氏贪图富贵,强逼如龙退婚;如龙不肯,夏氏再施毒计诬告如龙偷盗,将其收在狱中。凤箫为救如龙,乔扮男装上京,以如龙之名赴考,一举而中恩科状元,更被皇帝招为驸马。
凌波(1940—)中国台湾电影演员,出生于广东汕头,现定居加拿大。凌波是邵氏黄梅调电影兴盛至白热化的功臣之一,开创了黄梅调歌舞片热潮。代表作品《安安寻母》、《花木兰》、《梁山伯与祝英台》等。
金汉,原名毕仁序,籍贯山东,香港知名电影演员,毕业于香港新法书院。和凌波因合演《花木兰》结婚,后结成夫妻。代表作品《花木兰》、《原野奇侠传》、《双凤奇缘》、《相思河畔》、《十三太保》等。
『陆』 请问在电影《五亿探长雷洛传2》中,刘德华与邱淑贞唱的粤剧叫什么
《帝女花》。
《帝女花》是1957年首演的一场粤剧的名称。作者是唐涤生。本剧背景是明末崇祯六年,国势积弱多年,崇祯帝虽欲励精图治,但因饱受沉重压力,用人不当,国势日益衰弱。戏曲讲述长平公主与周世显的悲情爱情故事。
《帝女花》于1957年首演,是香港著名粤剧编剧家唐涤生在1957年6月的作品,也是任剑辉和白雪仙的粤剧戏宝,更是仙凤鸣粤剧团最为人传颂的粤剧。
(6)香港电影里的戏曲是什么戏曲扩展阅读:
故事剧情
故事讲述明末思宗长女长平公主年方十五,因奉帝命选婿,下嫁太仆之子周世显,无奈闯王李自成攻入京城,皇城遂破,崇祯手刃众皇女后自缢。长平公主未至气绝,被周钟救返藏于家中。
后来清军灭了闯军,于北京立国。长平公主知悉周钟欲向清朝投降,幸得周钟之女瑞兰及老尼姑之助,冒替已故女尼慧清,避居庵中。
世显偶至,遇上扮作女尼的长平公主,大为惊愕,几番试探下,长平重认世显。然而此事为清帝知悉,勒令周钟威迫利诱他们一同返宫。夫妻二人为求清帝善葬崇祯,释放皇弟,遂佯装返宫,并在乾清宫前连理树下交拜,然后双双饮砒霜自杀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