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香港电影 »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代
扩展阅读
电影游戏什么意思是什么 2025-08-22 13:09:02
张家辉舒淇经典电影片段 2025-08-22 13:04:46
电影开始刘德华在吃混沌 2025-08-22 13:02:08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代

发布时间: 2022-05-11 06:55:44

❶ 说说你觉得香港电影最辉煌是什么时候,那时的代表作是什么

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期还属八九十年代那会儿的电影,那会儿电影属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一年不知道要产出多少优质的电影作品,可以说什么类型的电影风格都存在,可以说每一部电影都非常的经典, 当然烂片也存在,但优质的会大于劣质的,港片盛行的年代,也造就了非常多的港星,巅峰鼎盛时期的港片更是非常经典,以至于我们现在看到这些电影,都会觉得百看不厌,有一种浓浓的港片味道,说到香港电影最辉煌时期的代表作,我觉得有几部电影是一定具有代表性的,大家也都非常熟悉了,这极部电影就是《英雄本色》和《古惑仔》等一系列的电影。

❷ 港片的辉煌时代留下众多荧屏女神,你认为排前五名的都有谁

回顾香港电影曾经辉煌年代,每位女星都是“风华绝代”,内地很多观众都会记得,曾经香港电影的辉煌年代,也称得上是一个女神层出不穷的年代。那时候的香港电影,演员们没有PS也没有整容脸,有的只是最纯粹最真实的的美和令人赞叹不已的演技。不像现在有些影视剧中的人造脸,都是千篇一律,并且越看越假。今天就带大家回顾一下香港电影曾经辉煌的那个年代,看一看众位女星都是怎样的“风华绝代”

邱淑贞

一身白灰色的衣服,一个简单的丸子头(头上没有任何珠花金钗),除了手上那个稍微有点复杂的首饰以外,再无其他,可就是这样的简单,却叫那个戴了上金箍圈的齐天大圣看迷了眼,也叫无数影迷惦念了二十多年,紫霞仙子也成了朱茵演绎生涯里再也迈不过去的一座大山。

❸ 为什么说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

一个地区能够在影视,歌坛等方面得以繁荣壮大,这与当时的地区经济是密切相关的,香港也是如此!这里我想分三个方面来具体阐述这个问题:

当然,这其中更离不开香港地区在八九十年代也出现了大量优秀的演员和歌手,比如许冠杰、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张学友、刘德华、黎明等人演唱的歌曲深入人心,填词人以及作曲家如黄沾、顾嘉辉、卢国沾、许冠杰、林夕等直到现在也被大众熟悉。

❹ 老戏骨相继离世,港片的黄金时代是否成为回忆

我们可以见到香港电影的这些老戏骨都是在陆续离逝,可是她们那一个时期以往仅有,港片的辉煌时代再次或是从此变成追忆?

都有哪些港片知名演员离世

继2021年2月27日吴孟达患晚期肝癌离世后,短短的一个月后,66岁的中国香港金牌龙套廖启智病故,造成一片感慨万千声。【有关报道:“金牌龙套”廖启智因直肠癌过世 寿终66岁】提及廖启智,也许很多人对这一姓名并不了解,但提及他的经典人物角色,喜爱看港片的观众们必然恍惚间:原来是他啊!

在那一个港片文化艺术前所未有兴盛的时代,备受危害的绝不仅是一个“魏君子”,只是无数那样单纯喜爱港片的平常人。时至今日,中国香港影视界用“史无前例”、“绝代风华”来描述,分毫不显浮夸。

❺ 香港电影曾经辉煌到什么地步为可它会走向没落

香港电影在其辉煌时期每年都会出产几百部各种类型的电影。而香港电影之所以会出现衰落,主要是因为香港电影方面的人才出现了大量的流失。可以说电影是非非常依赖人才的行业,如果缺少人才的话,也就意味着电影失去了足够的创新能力。而且这些年香港电影圈也在培养新人方面出现了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也导致香港电影圈只能够依赖过去那些老电影人才能够维持现状。可以说内地很多年轻观众在小的时候都看过大量的香港电影。而且在小的时候我们很多的观念都是从香港电影当中形成的。可以说在当时香港电影始终站在流行的领先阶段,而现在的香港电影却出现与大家的观念格格不入的问题,可以说这也是因为香港电影始终在保持自己的一种风格,而选择放弃与时代一起共同进步,这就是为什么香港电影越来越不受到大家欢迎的原因。

❻ 港男电影有过一段辉煌时期,演技前五是哪五个

张卫健被内地观众普遍熟知的还是那些年在大陆热播过的电视剧;显然观众已经遗忘了他的电影人身份。但他在香港影坛也曾有过自己“昙花一现”的当红时期,那是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1993年,一年他就接拍了12部喜剧电影。今天就来说说港影黄金时期的张卫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银幕形象。

❼ 为什么80-90年代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候

那时候的香港电影人很敬业,而且明星云集,各类影片百花齐放。但是当时香港影业就有一个隐患,那就是拍片一窝蜂的形式,什么类型的电影拍火了,大家都去排,导致这类电影最后完全被拍烂了,而观众也审美疲劳了,所以一个类型一个类型的拍下去,短短10年的时间,让香港电影的所有类型片都逐渐没落了,而且后期的演员素质不高,影星后继无人,全靠一些老电影人在撑场面,可是毕竟他们都老了,也后继无力了。再加上日韩泰电影的崛起,所以香港电影就逐渐没落了。至于歌星,这么多年,香港出过多少红遍东南亚的歌星?很少很少,因为现在的造星机制越来越脱离正规的渠道,那时候的歌星都是通过努力敬业及实力出位的,再加上唱片公司的全力包装和力挺,歌手本身的拼命发展造就了那个时代的红火,实力唱将和偶像明星多如毛,词曲作者也都是非常有实力的歌坛大腕,可是还是一句话,后继无人,现今的所谓歌星有几个实力派的,哪怕是稍微有些偶像条件的也大多是出点名就开始耍大牌了,根本没有那时候歌手的辛勤与努力,而随着那些词曲作者的老去和逝去,再也没有人能写出让人感觉特别棒的好歌了。

❽ 香港电影辉煌时代的追忆

《最佳拍档》系列和《五福星》系列——新艺城与嘉禾的对抗 1982年新艺城电影公司成立不久,就已成为刚刚从邵氏影业夺下大半江山的嘉禾电影公司最大的威胁。以石天、麦嘉、黄百鸣、徐克等人为首的“新艺城七怪”不计人力财力,集众人之智慧拍出的《最佳拍档》(Aces Go Places)上映时盛况空前,创下香港开埠以来最高的票房成绩,其后开拍的续集《最佳拍档大显神通》和《女皇密令》的口碑票房亦是极佳。而为了对撼新艺城的《最佳拍档》系列,嘉禾电影公司则制作了《五福星》(Lucky Stars Go Places)系列,于是在整个八十年代前期,香港电影每年的票房冠亚军争夺战几乎都产生在这两部电影及其续集之间。 其实说起《最佳拍档》和《五福星》的续集都能取得成功的原因,除了我们所熟知的明星效应、搞笑桥段精彩外,还有《最佳拍档》层出不穷的特技元素和《五福星》每集结尾精彩绝伦的动作场面居功至伟,并且两人拍档与五人合力对付不同恶人的重复之中见新意的故事套路,与梅尔-吉布森的《致命武器》系列亦有异曲同工之妙——而后来嘉禾与新艺城为求避免继续恶性竞争,竟达成协议,将《最佳拍档》与《五福星》这两个经典电影系列嫁接到一起,纠集两片的原班人马,合作拍摄了一部《最佳福星》(应该算是这两个系列共同的续集吧?)!其视野胸襟比之如今美国华纳公司计划拍摄《蝙蝠侠大战超人》似乎更胜一筹。 《A计划续集》和《警察故事》系列——成龙的经典续集范例 我们看影视剧时,会注意到这么一个现象:续集通常很难在制作水准甚至票房成绩上突破前作,因为大多数影片在拍摄时并没想到还要弄续集,所以故事情节的发展、人物性格的刻画以及内涵张力的延伸都十分完整丰满,由此就使得续集的发展余地很小,极难有所作为。不过,对于成龙而言,他主演的港片续集却几乎无一失手(早期赴好莱坞的《炮弹飞车》续集和去年的《尖峰时刻2》自然应刨除在外),部部称得上动作片的典范之作,这可真算是影坛的“奇迹”了。 若要说起成龙拍续集电影的秘诀,其实并无特别之处,深究起来也不过“认真”二字。《A计划续集》(Project A II)的故事情节与前集相较加进了革命起义元素,增添些历史深度倒是其次,关键是成龙在其影片最吸引人的招牌,动作场面的处理上下得工夫极深,谐趣打斗在该片中被发挥到极致!——而《A计划》及其续集先或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武术指导奖的佳话便是成家班“认真”的最好回报! 至于拍《警察故事》(Police Story)的续集则是又一番景象,《警察故事2》的打斗场面固然精彩,但因与前集衔接太过紧密,故事情节的发展未免束手缚脚,人物性格的刻画也甚少突破,如再拍第三集的话,恐怕真的是难以为继了。但之后成龙的《警察故事3超级警察》和《4简单任务》却完全跳出了前两集的故事架构,情节不再连续,以完成不同任务的“007”模式为《警察故事》重新定位,陈家驹的形象也从开始的血气方刚、一心为公的小警察变成国际知名的邦德式“超级警察”,借此成龙又可大玩自己所擅长的动作戏了——应该说这是拍续集的一个聪明的折衷之举。 《倩女幽魂》、《黄飞鸿》、《笑傲江湖》——徐克和“三而竭”定律 曾听说过一句古语:“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忽然就想到这话似乎可当做拍电影续集的定律。放眼中外电影,除了几个仅有的经典电影系列外,大多数拍续集的影片一般到第三集就已成为强弩之末了,如果还要继续往下拍的话,那么它的水准距离垃圾烂片也就不远了。由此而来我们也就应该了解,为什么电影(或者文学作品)有那么多三部曲了。 徐克可以说是香港最擅拍续集的电影导演之一,《英雄本色》(A Better Tomorrow)、《倩女幽魂》(Chinese Ghost Story)、《笑傲江湖》(Swordsman)都拍了三集,《黄飞鸿》则拍了六集——《英雄本色》是无可公认的经典之作,《英雄本色2》的拍摄则完全是因为首集的成功,结果周润发死而复生换成小马哥的孪生兄弟身份出现了,光这一点就显得先天不足,到了《英雄本色3》,此时吴宇森、徐克已然分道扬镳,英雄故事已难接续,但徐老怪却逆向思维,拍小马哥在遇见豪哥之前的英雄事迹,实际上已等同于前传了,只可惜票房惨淡,与前两集不可同日而语。《倩女幽魂》的后两集留给观众的印象也只剩下愈来愈纯熟的特技和徐克特有的借古喻今调侃,整体成就则无法超越前作;《笑傲江湖》因有胡金铨的亲执导筒而有些呈现出老派武侠片的格局,但《东方不败》却没了第一集很明显的胡氏古朴凝重风格,显得更加浪漫肆意,程小东动作场面天马行空,徐克的画面剪接凌厉肃杀,故事情节比之前集也显得集中紧凑,影片以东方不败的成王败寇经历和与令狐冲的情感纠葛驾构全篇,极富张力,令观众为之倾倒,堪称经典;至于《东方不败再起风云》则是徐克失控的完全怪力乱神之作,失败!再说《黄飞鸿》,前三集皆是叫好叫座的经典武侠,但从第四部《王者之风》开始,便全凭武斗,再无创新,即便第六集《西域雄狮》黄飞鸿去了美国也未能挽回徐克版“黄飞鸿”的颓势——电影续集的“事不过三”,在徐克身上可算体现得淋漓尽致了。 《雷洛传》、《赌城大亨》、《新鹿鼎记》——王晶的连续剧电影 连续剧形式的续集电影是最容易成功的,因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人物形象的丰满都是随着电影续集而逐渐让观众了解的。不过,这类电影系列的上映间隔时间绝不能过长,象《星战前传》系列两年一部,以及《哈里-波特》和《指环王》一年一部是因为影片本身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一般的连续剧电影是不敢如此的。比如王晶的《雷洛传》(Lee Rock)、《赌城大亨》(Casino Tycoon)两部上下集的人物传记系列片和两集的《新鹿鼎记》(Royal Tramp)都是在同一年推出,而且几乎都在同一档期上映,前后间隔不超过两个月,观众的热情未退,自然会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不过,王胖子也有失算的时候。1993年他集合李连杰、洪金宝、张敏等众多明星参演的《倚天屠龙记》的续集早在第一集开拍之时就已筹划完毕,谁料第一集上映后票房惨不忍睹,亦令永盛公司损失惨重,因此只好将这部李连杰已签了片约的续集拍摄工作忍痛下马了。

❾ 你记忆里的80、90年代老港片相比现在的港片你更喜欢哪个,说说你的理由

更喜欢老港片。在80-90年代,也正是香港电影最辉煌的时期,一大批优秀影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对比现在的香港片,不难看出以前的拍摄水准是相当高的,像《古惑仔》系列、《无间道》系列等在香港黑帮警匪电影中都属于“殿堂级”的作品,也是香港同类题材电影的最高水准了。不管是观赏性还是要表达的情怀,现在的都属于望尘莫及的状态!

1987年林岭东导演奉献出了导演生涯中一部经典的电影《监狱风云》,在此之前他在《龙虎风云》中就借着正邪对立的李修贤和周润发演绎出一场精彩的兄弟情义大获成功,到这部《监狱风云》,梁家辉与周润发则是在一片黑暗中展现那种人与人那种可贵的《友谊之光》。多年后重新回味这部电影,发现80年代的香港电影不愧为经典的一代,每个演员的表演都很认真,很能打动人。

❿ 香港电影曾经辉煌到什么地步

在韩国1988年《英雄本色》被评为年度最佳电影,韩国的70后估计没有不看过此片的。2008年、2009年、2015、2016年都分别重新上映过《英雄本色》,足见其深远影响力。《英雄本色》在韩国的评分。那些年张国荣和周润发在韩国的影响力可能会秒杀现如今一众韩星在中国的火爆程度。电影主题曲《当年情》、《奔向未来的日子》在韩国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时至今日,仍有很多韩国综艺节目致敬张国荣。而,那年的韩国,年轻人最流行的,可能就是左邻右里的好基友们,聚在一起看《英雄本色》了。韩国正版录像带也是国语版占多数。因此《旺角卡门》在韩国沿用了台湾版片名《热血男儿》(插曲和主题曲均为王杰演唱,片尾为刘德华头部中弹后变成白痴,张曼玉进监狱探视并给他送饭,王杰从此收获韩国歌迷),《城市特警》沿用台湾版片名《大行动》。《赌神》在韩国虽然改名《征战者》,但仍然沿用台湾的国语版拷贝。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少林足球》韩国公映。其中《阿飞正传》比较幸运,直接上映了粤语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