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香港“邵氏电影”指的是什么
【邵氏电影·昨日】
1958年,邵氏兄弟电影公司在香港成立,此后30年间,邵氏电影渐渐长成华语影坛的一支奇葩,无论什么时候,提起华语电影,绝对绕不过去的话题就是邵氏电影。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邵氏电影的黄金期,它在香港影坛处于霸主地位,无人能出其右。要紧的是,它的影响力绝不仅仅局限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邵氏电影的影迷群遍及东南亚一带的华人社区。
[b]昔日辉煌{/b]
邵氏的历史,其实是脉络清晰的:50年代末期到60年代中期,是邵氏的创业期,代表人物是李翰祥,他的黄梅派影片成为邵氏的主打类型;60年代中期往后,在张彻的极力倡导下,邵氏把武侠片带入了辉煌期,其中,又分成两个支派,一个是张彻力主的新武侠电影;另一个则是楚原,他擅长和古龙合作拍摄那些超现实主义的武侠作品。可惜的是,李翰祥、张彻已经分别于1996年和2002年离我们而去了。
不过,上面说的还只是狭义中的邵氏电影,要说邵氏最早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邵家兄弟1925年在上海成立天一制片厂拍片的时候。
邵氏在80年代中期停止影片的制作,邵氏的光环开始层层隐去,当然,谁也不会否认,邵氏电影是影迷心底一块永远割舍不掉的珍藏,我们期待着它再回来,或者仅仅是老片的修复重新上映,或者是邵氏风格在新时代的发展创新,总之是在等待它再次散射耀眼的光芒。———编者按
李翰祥
黄梅派电影
在邵氏电影中,中国古装片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李翰祥则是拍摄古装风月片的高手。李翰祥在邵氏的创业阶段进入公司,当时他力主拍摄黄梅调电影,选用林黛担任主演拍摄出影片《貂蝉》,影片于1958年上映,随即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的票房纪录。这一成功,让邵氏的老板坚定了对李翰祥的信心,在公司的鼓励下,李翰祥随后拍出了《江山美人》,此片在第六届亚洲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的大奖,李翰祥的黄梅派电影渐渐成为邵氏出品的影片中的一大支。
60年代中之前,黄梅派都是邵氏电影的主流,李翰祥更是当时邵氏的皇牌导演。黄梅派影片的故事大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深受东南亚那些身在异乡的华人喜爱。
张彻 胡金铨
新派武侠电影
与李翰祥的风格不同,胡金铨和张彻则以拍摄武侠片闻名,他们的风格被人定义为新派武侠电影,确定这一派的开山之作是胡金铨1966年所拍的《大醉侠》,次年,张彻的《独臂刀》上映,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百万的影片,张彻“百万导演”的名号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在张彻的电影中,男性演员才真正赢得了主角的地位。之前的黄梅派作品,男性演员在其中更多地只是起到一个陪衬的作用,张彻则不同,在他的影片中,男主角大多是性格刚烈的侠客,他们个性独立,有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事的标准,他们最看重的是男人间的情义,儿女情长却往往退居二线,成为影片主线的一个陪衬。
胡金铨与张彻同属于一个时期的导演,同样是新派武侠片的开山鼻祖级别的人物,不过,他和张彻还是有些不同,胡金铨更强调动作在画面上的美感,不像张彻那样追求残酷美和动作的利索和真实,而且,胡金铨塑造的人物不像张彻的人物那么强硬,性格大多比较含蓄。
超现实诡异武侠片
同样是武侠影片,楚原的风格与胡金铨和张彻的都不同,相比之下,胡金铨和张彻更现实一些,楚原则属于超现实主义,这和他拍摄的影片多以古龙的小说为蓝本有关,他的《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都是这类超现实武侠片的代表作。这类影片中的人物性格大多风流倜傥、放荡不羁、他们浪迹天涯,时不时还会出现一些不大合乎情理的情节,这也正是古龙小说的特点了。
经常在楚原的影片中出现的演员是狄龙,当年,人们习惯地把楚原、古龙和狄龙三人称为铁三角。
【邵氏文武女头牌】
文:林黛
这个四届亚洲影后,在30岁的年纪上自行结束了生命,留住了辉煌也带给了影迷无限的唏嘘感慨。她出生于1934年,广西人,15岁的时候到香港定居,16岁开始进入演艺圈。她在邵氏期间拍摄的《貂禅》《千娇百媚》《不了情》都为她带来的影后的殊荣(她另外一次当影后是因为在电懋拍的《金莲花》)。1964年,她为情自杀身亡,留下《蓝与黑》和《宝莲灯》两部未完的作品。她的古装扮相特别妩媚,是邵氏风月片盛行时期的头牌女星。
武:郑佩佩
与林黛不同的是,郑佩佩是邵氏的武侠女星,她在邵氏一共拍了23部电影,不算太多,但因为几乎部部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让人感觉她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奉献给了邵氏。她刚刚出道的时候,接拍了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由此而以“侠女”之称闻名。1970年,她息影和丈夫一起到美国生活。当李安拍摄《卧虎藏龙》的时候,身手依旧了得的郑佩佩就成了其中的“碧眼狐狸”。现在,她正在筹拍《大醉侠》的续集。她现在有3个女儿1个儿子,大女儿原丽淇目前正在娱乐圈发展,她希望在《大醉侠》的续集中,原丽淇和她的三女儿原子鏸能和她一起合作。
【他们来自邵氏】
吴思远
吴思远当年是从邵氏南国编导组培训出来的,在他的身上难免带上邵氏的影子。
吴思远素有“香港影坛教父”的称号,他1944年出生于上海,1966年加入邵氏兄弟有限公司南国实验剧团编导科学习,毕业后留在邵氏公司工作,在场记、副导演这些岗位上都工作过。在离开邵氏之后,他并没有忘记邵氏功夫片的精髓,他后来创办自己的思远影片公司,继续导演《罗马大绑票》、《香港小教父》等功夫片。现在,吴思远除了自己做导演,还发挥自己的社会威望,为整个香港电影的工作大环境而奔走。
吴宇森
像吴思远一样,吴宇森也是从南国实验剧团编导科毕业的,他是张彻的得意门生,张彻在临死前非常希望能见吴宇森一面,只可惜吴宇森最终都没能赶得上。
1946年,吴宇森出生于广东省,4岁时迁往香港居住。他25岁起在邵氏兄弟电影公司以助理导演的身份开始拍片。不过,他在邵氏的时间并不长,后来陆续加入了嘉禾和新艺城公司。《英雄本色》、《喋血双雄》、《纵横四海》、《喋血街头》、《英雄本色Ⅱ》、《辣手神探》等影片都是他的代表作。
吴宇森向好莱坞进军之后,执导了《终极标靶》、《断箭》、《变脸》、《风语者》,把东方的动作片风格带到好莱坞。
重放异彩
邵氏电影于80年代停止制作影片,其电影城也转到电视台下用作拍摄电视剧集之用,邵氏渐渐在华人的电影圈中隐去了昔日的锋芒,但无论如何,没有人怀疑邵氏电影是华人影坛的一块瑰宝。
1999年,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马来西亚的Usaha Tegas Sdn Bhd财团购买了邵氏760多套电影的版权,随后在借助邵氏资源丰富的片库在香港设立了天映娱乐公司。天映娱乐成立3年来,一直致力于恢复邵氏电影昔日的光彩,先是花巨资通过数码技术修复了电影的旧底片;接着是把这些修复过的作品推向市场,让人们再次看到邵氏的光辉岁月;明年,邵氏与中国星合资近10亿港元的将军澳影城将会竣工,到了那个时候,邵氏会重新签艺员投拍新片。
天映娱乐大打邵氏牌
根据记者的调查了解,天映娱乐分为四大部分:邵氏片库、天映频道、天映制作和天映娱乐音像。在这四大板块中,有三大板块和邵氏电影有着密切联系。
首先自然是邵氏片库这个部分。这个片库的资源就来自1999年被马来西亚财团收购的760套邵氏电影的版权。这些影片被收购之后,天映娱乐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恢复这些影片的影像。此片库为天映娱乐提供了强大的内容支持。天映娱乐的中国首席代表汪之雄先生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现在所拥有的这些电影,有很大一部分是没有公映过的,有些虽然公映过,但却没有电视台取得它们在电视网络上的播放权,对邵氏这些经典的作品,我们一定会很好地加以利用,对于其中的一部分,我们可能会以35毫米胶片让它们重现银幕,其他的我们也会通过家庭影视产品、收费电视等平台推出,以飨邵氏影迷。”
此外,天映频道和天映娱乐音像也和邵氏电影有着很深的渊源。天映频道是一个收费电影频道,现在,在这个频道中播放的影片绝大部分都直接来源于邵氏片库。天映娱乐音像现在主攻的方向同样也是邵氏电影,汪之雄先生说:“我们将通过VCD、DVD和录像带的形式在市场上发行邵氏电影,我们现在一共有760套邵氏的作品,计划中是每月推出10到20套,预计到2007年,我们手上所有的影片就全部发完了。”
经修复 影片焕然一新
经过岁月的洗礼,邵氏电影在底片上已经渐渐模糊,对天映娱乐来说,他们在成立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修复这些褪色的底片。据说,天映娱乐用了最先进的数码器材和技术来修复这些邵氏老片,具体的工作包括色彩调校、清除污迹、修补破损和刮痕等等。
那么,经过修复的邵氏电影的效果怎么样呢,郑佩佩对修复之后的影片效果的评价非常高,她说过去想看自己的电影,只能买到那些枪碟版的录像带,画面极其模糊,有很多画面还不完整,但现在好了,她在看到经过修复的《大醉侠》之后兴奋地说:“修复过的版本,就跟新的一样,连衣服上的颜色都看得很真切,说真的,如果不是看到这个修复过的版本,我已经不记得自己当年穿得是什么颜色的衣服了。”原来,邵氏那时拍的已经是彩色电影了,而不像我们想象中都是黑白的作品。
东南亚观众先有眼福
这样一来,电影迷们就有两个渠道可以欣赏到邵氏的经典影片,一个是收看天映频道,一个是看音像制品。
天映频道从今年3月开始已经在东南亚地区启播,新加坡、汶莱、马来西亚、印尼国家的观众都能收看到这个频道。据说,邵氏老牌演员郑佩佩还会在这个频道主持一个《邵氏大牌档》的访谈节目,她的工作就是访问一些曾经在邵氏工作的人,包括导演、演员和幕后工作人员,她已经访问过的人有凌波、金汉、蔡澜等,因为郑佩佩本人曾经是邵氏的红人,所以她做起这样的采访会相对就比较容易,尽管如此,她也透露出一点做这档节目的难处,“因为过去了太长时间,有一些人已经不大愿意再出来了露面了。”不过,郑佩佩说她不会太勉强老同事,她也只是尽量去多访问一些人物,节目本身并没有硬性规定一定要访问多少人,能做多少期“一切都看缘分了”,郑佩佩说。
据汪之雄先生透露,他们已经向中国广电总局申请天映频道在内地落地,但结果还没有出来,“截至9月份,今年内在内地落户的频道申请已经停止,我们已经递交了申请,但我们现在正在等广电总局的批复,还不知道结果怎么样。”
内地观众看碟解馋
虽然内地观众暂时还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邵氏电影,但是却能通过音像制品来弥补这个缺憾。记者从广州鸿翔音像制作有限公司处获悉,天映娱乐已经与该公司达成了协议,鸿翔公司负责以DVD和VCD的形式在中国内地独家发行邵氏影片。
因为邵氏片库的储量极为丰富,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的影片同时推出,到底先出什么,后出什么,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选择标准呢?对此,汪之雄先生表示:“内地地区的第一批音像制品已经在7月份投放市场,第二批的正在申请当中,基本上我们选片的标准就是每次选一些武打片再选一些言情片,邵氏的电影很多,有好有坏,我们会先发行好的影片。”
我们知道,邵氏电影出有很多杰出的导演,他们的影片都自成一个风格,而且在邵氏发展的不同时期里,邵氏也形成了自己主打的几个风格,比如说黄梅派、新武侠派等等。不知道天映娱乐会不会按照这些导演和派别进行归类而推出音像制品呢,汪之雄回答:“我们暂时还没有这个想法,到目前为止,我们只推出了100部左右,等到超过150部之后,我们可能会考虑用这种方式。”
值得收藏的邵氏电影
《江山美人》
《何日君再来》
《红菱泪》
《爱情的代价》
《哪吒》
《少林寺》
《铁扇公主》
《倾城之恋》
《花团锦簇》
《妲己》
《西游记》
《花街时代》
《梁山伯与祝英台》
《七十二家房客》
《人皮灯笼》
《爱奴》
《大刀王五》
《流星蝴蝶剑》
《风流韵事》
《城市之光》
《金菩萨》
《万古流芳》
《保镖》
《方世玉与洪熙宫》
《十三太保》
《香江花月夜》
《盘丝洞》
《楚留香》
《大醉侠》
《书剑恩仇录》
《无名英雄》
《缘分》
《小杂种》
《刺马》
《蓝与黑续集》
《花田错》
《如来神掌》
⑵ 跪求香港经典搞笑鬼片电影
1. 回魂夜(1995)
导演:刘镇伟
演员:周星驰 / 莫文蔚 / 梁家仁 / 黄一飞 / 李力持 / 卢雄 / 林雪
类型:喜剧 / 恐怖 / 奇幻
地区:香港
简介:一场阴差阳错的谋杀案,牵连了一栋大厦里多个无辜的人。
⑶ 寻一部香港的经典R级电影
是《强奸终极篇之最后羔羊》。
演 员 :
张家辉 Nick Cheung
朱茵 Athena Chu
劳剑华 Suki Kwan
黄秋生 Anthony Wong Chau-
内容简介:
王晶(吴毅将)是个外表斯文俊朗兼有学识的富家子,但其实是个变态色魔。他心仪邻居小娴(关秀媚)已久,早已在小娴字中设置多部微型监视系统。小娴是个女作家,有个当警察的男友亚辉(张家辉)。但与她来往得最密的是三个死党冰冰(杨梵)、Laura和Natasia,三人经常在小娴家中过夜。Daniel首先奸杀了冰冰,辉与女探宝文(朱茵)以为是逃狱色魔所为,但料不到真凶却是近在咫尺。
⑷ 香港80年代的伦理片悲剧的反应社会现实的电影都有哪些
《星星、月亮、太阳》
夜总会舞女梅出身于一个破碎家庭,继父对她们母女不好,威迫梅下海伴舞;后梅认识一位银行经理,与其相爱,但因受不了世俗的压力,两人以分手告终。舞女吉吉的丈大亏欠公款入狱,她不惜沦落风尘筹款救夫;丈夫出狱后移情别恋,令她伤心欲绝。舞女波什7 年前的男友从美国返港,要与她结婚;她满怀高兴,谁料其男友要她重操故业,令她好梦成空。
玛嘉烈表面势利、刻薄、贪图金钱,骨子里却是古道热肠;前述3位就是玛嘉莉旗下的3块红牌。在玛的带领下她们在欢场中打混,看尽世态炎凉、人生百态。
⑸ 80到90年代香港恐怖电影有什么
一、山村老尸
《山村老尸》是由寰宇电影公司于1999年拍摄发行的一部恐怖片。由梁鸿华执导,吴镇宇、施念慈、黎姿等主演,于1999年11月4日在香港上映。
影片讲述了冤死的怨妇楚人美通过潭水连续杀人的恐怖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山村老尸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灵气逼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尸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凶榜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恐怖鸡
⑹ 求一部香港悬疑加伦理的电影名称
你要找的是余文乐 邓丽欣演的《错爱》,也叫《塚爱》。
希望采纳
⑺ 最好看的伧理电影2014好
你好
曾经我以为,爱情就是“在一
只要相爱就要在一起,哪怕放下自己
最后唯一的尊严也无所谓。然而
,我错了,错的离谱,不是所有的爱情
卑躬屈膝可以乞讨来,更不是放下自己的尊严
去乞讨。爱情可以是一个人的事,却
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事,可以放手去爱,却不
可以放弃自尊乞讨,乞讨来的不是爱
情,是怜悯,是同情,或许连
这些都不是迎春花在尽情的绽放,看
不到一个绿色的叶片,就象
光秃秃的美,罗列在你的心中。此时
你就生发出奇珍意想,生发出一种超脱的美
,在相思的美轮美奂中冥想
。新的春天,就象爱的开始,在枝桠
还没有正式吐绿时,便就象稚嫩的
爱开出花来,给人一种超脱的新鲜
⑻ 香港好看的伦理 电影有哪些
志明与春娇
春娇与志明
色戒
愈开心愈堕落
伊莎贝拉
桃姐
心魔
偷窥无罪
维多利亚一号
红楼春上春
慈禧秘密生活
春光乍泄
夜半歌声
胭脂扣
色情男女
女欢
出轨的女人
情难自制
美少年之恋
游园惊魂
大佬爱美丽
变脸迷情
野兽之瞳
⑼ 有没有像古惑仔那样香港的砍人电影
香港黑帮片中,吴宇森的《英雄本色》总是被人们记的很深,可《英雄本色》不是教父,却是引子,是篇章外最漂亮的句子。王晶的《新英雄本色》有了热血的女人,到了杜琪峰的《真心英雄》,在两个江湖大豪身边,更是倒下两具更鲜艳的女体,黑帮空洞直白,鲜血鲜的热混,流向不知名的地方,没处延展,也没有源头。杜琪峰为头领的银河品牌大肆渲染黑色宿命,黑帮没有注解,没有历史,只是段章,象古龙小说一样刹那惊艳,那位《暗花》中的老头子疲惫的上车下车,留给人的只是一个黑帮的背影,没有王朝。
在杜琪峰伧皇的游走于风格和商业之中时,在香港电影几近倒塌之际,刘伟强和麦兆辉重新拾掇黑帮,但刘伟强不在借黑帮去书写残酷青春的去拍《古惑仔》,而是让卧底跌进无间地狱里,《无间道》顺理的翻出巨浪。
一波的声势,不足于堆砌新历史,《无间道》前传和后记正在装订成册,认真敷衍,仿似教父模样。
《雷洛传》:探长也江湖——《雷洛传》有两部组成,分别是《六亿探长》和《父子情仇》。雷洛时期的警方是同黑帮一起合作的,他们和黑帮一样吃着非法得来的钱,兵贼一家………[进入详文]
《跛豪》:枭雄生平——做为香港家喻户晓的一位黑帮传奇人物,跛豪的江湖之路可以说就是一篇黑帮史诗。电影从跛豪偷渡来港到到耍狠立足,到扬名立万,到一世风云,把个人的发家史和时代的社会状态紧紧的嵌在一起…… [进入详文]
《上海皇帝》:一个传奇 ——麦当雄和萧若元的手笔,比起《跛豪》,《上海皇帝》中的陆月笙(杜月笙)的名气要大的多。杜月笙可以说是中国黑帮史上最成功的一个老大,所谓乱世出英雄,当杜月笙死在香港,在江湖依旧变幻时,他的风云早成为谈资,因为他生前就已是个传奇…
《O记三合会档案》:城寨风云——《O记三合会档案》是最好的黑帮史诗故事,风云变幻,那个曾经的黑帮江湖活灵的在影幕上展现。只是那90分钟使它不能提升气势,只能躺在众多电影中,被忘记……[进入详文]
《真心英雄》:史诗片段——银河的黑帮电影由《一个字头的诞生》开始,杜琪峰、韦家辉、游达志等人以黑色的冷峻的姿态重整黑帮片,特别是《暗花》、《枪火》更是其代表作,人物在跌荡的不确定性的命运中沉浮,一切显得那么迷离……[进入详文]
《濠江风云》: 澳门的黑帮老大——《濠江风云》有一个另外的名字叫《驹哥传》,描写的正是在澳门只手遮天的黑帮老大。据说这部电影的投资者竟然崩牙驹,而影片中任达华饰演的角色就是崩牙驹本人。后来驹哥进了监狱,报章上说的很厉害。[进入详文]
《无间道》:香港教父?——当《无间道2》和《无间道3》在近年接连而拍峻上映时,《无间道》的全貌出来了,可以说,无论《无间道》还是《无间道2》都是可以独立成章的电影,却又巧妙的连系在了一起,它们都给了我们惊艳,既使放到一起并不完美.[进入详文]
《英雄本色》:借义气一用——《英雄本色2》里周润发又活转了,他在美国竟还有个孪生弟弟。对不起,借您身躯一用,请再死一次。对了,还有那件小马哥的弹孔装,吴先生看着那些洞洞还不够多,或者经费紧张,只好再借您一用,请您再被洞穿N次。 [进入详文]
《古惑仔》:孩子的江湖——江湖显得不那么沉旧,而是幻真的青春用,以江湖的包装,一切混乱但有序,无论怀旧还是贪新。但江湖还是有楞有角,当郑伊健、陈小春以偶像用旧式的义气新鲜的撕杀时,江湖门派间的斗争、叛变、变迁被着力的铺叙着,这是一个繁大的气像,虽然拖沓。……[进入详文]
《江湖情》&《英雄好汉》:并不快意的恩仇——数百年来,我们给黑帮起了个很漂渺的名字,叫江湖,起身于草莽,漂泊于湖海,有几人能坐上头把交椅?笑傲淡定,或者成为黑枪准星的聚交?当宋江跪倒在皇帝脚下时,他身上那梁山的尘土尚未拭静。当他小心的捧起那杯毒酒时,那一百单八把交椅早已跌碎零落。江湖本无根,聚散总匆匆,入史则为野史,入诗则为闲诗。[进入详文]
⑽ 伦理影片的案例
1921年,拍完香港第一部影片《庄子试妻》(1913)后沉寂数年的黎民伟开始有了大的举措,他拿出了经商盈利的全部资金,并得到了两位兄长黎北海和黎海山的资助,筹资5万港元在香港建成新世界戏院,试图为今后拍摄的电影找寻稳定的放映途径。1922年黎民伟又招股集资,加上原有的资金共筹得50万港元准备建立自己的制片公司。1923年5月14日,黎氏兄弟在香港铜锣湾成立了民新制造影画片有限公司,黎民伟任总经理,黎北海任经理,罗永祥任技术主任。关文清被黎民伟聘为顾问,具体指导“香港民新”的影片拍摄。关文清在“香港民新”的主要电影活动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担任民新演员养成所的教员,培养了香港第一批电影演艺人员。盖因黎民伟是同盟会成员和他拒绝向港英当局有关部门行贿等原因,在拍摄了一系列纪录片后,“香港民新”在香港的片场用地仍未得到香港工务局的批复,1924年,“香港民新”只好在广州西关多宝坊建立片场,准备拍摄故事片,并开设了民新演员养成所,培养演技人才。第一期演员养成所共招收30名学员,由关文清、梁少波、黎北海等人任教,经过短期培训,全体学员参加了“香港民新”影片的摄制。其二,关文清参与了香港第一部长故事片《胭脂》(1925)的摄制。这部改编自《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的影片开拍于1924年10月,由黎北海编导,罗永祥摄影,黎民伟、林楚楚等主演。因市场需要,影片拍摄成时装片,即影片中人物不着古装而全着民初服装。关文清负责全片的化妆,因为当时只有在美国科班出身的他才懂得如何化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