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第30届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中途司仪采访谢霆锋,谢霆锋说了什么话
30届金像奖影帝:谢霆锋获奖感言
走上台和嘉宾握手,走到麦克风前说:这个麦高一些,然后说获奖感言..
多谢大家(掌声)(老婆落泪)
多谢大会颁这个奖给我,多谢导演林超贤,多谢篇剧阿JACK(不知道是不是这个JACK),多谢我们的监制XX,多谢线人里面所有好好的拍挡家辉,智叔,你们教会我很多事情
啊..我好多谢我的老婆今天陪我来,by the way,you look beautiful tonight,not just tonight ,but especially tonight"(掌声)
多谢英皇电影给这个机会我,咳..过去这两个星期我老婆不断问我,张:"万一你拿到了你会不会有什么话要说"我和她说,我不会想,我不会想..(不想拿奖的事),她问了我三次,四次...五次,她前天晚上再问我一次,张:"万一真的给你拿了,你有没有想说的",我真的问我自己,我有话要说...有一件事情我想说,在我18岁拿新人奖的时候,那天我拿新人奖,我小时候的那时,我父亲对我说,他用这样的姿态对我说,四哥:“你知不知道,你小时候那时,我拍了几百部电视剧..你又知不知道,你小时候那时,我拍了几百部电影”
我那晚拿新人奖后,我就和他一起住,回到家里后,我又对他说,说.."你整天对我说你拍过几百部电影,几百小时电视剧,你有没有拿过金像奖?"然后把奖摆桌上(新人奖),说完掌声雷动
他(四哥)今天,我知道他在家里看电视机(直播),我想对他说的就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这些话(刚才那些话)压在心里12年,我希望你不要向我那样把那些话放心里,希望你原谅当天一个不知天高地厚,没礼貌的小朋友,可以养大一个这么麻烦的小朋友,依然对着大家笑脸迎人,你才是最佳男主角老豆(父亲),对不起...(全场掌声)
❷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金像奖史
从香港电影的历史上来说,自49年之后,大批原上海电影界人士来到香港,才最终组成了香港最原始的电影班底,因此早期的香港电影,所延续的都是传统上海电影的路子。这也就直接缔造了香港电影,邵氏电影最辉煌的一个时代。
但是时间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大批接受过西方先进电影观念的年轻导演回归本港,开始依托各种途径,采用与早期香港电影截然不同的手法与技术,拍摄电影。这就是所谓的香港电影新浪潮时代。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诞生其实正是与这一变革紧密相关的。 第一届金像奖最佳影片:《父子情》
第二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投奔怒海》
第三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半边人》
第四届金像奖最佳影片:《似水流年》
第五届金像奖最佳影片:《警察故事》
第六届金像奖最佳影片:《英雄本色》
第七届金像奖最佳影片:《秋天的童话》
第八届金像奖最佳影片:《胭脂扣》
第九届金像奖最佳影片:《飞越黄昏》
第十届金像奖最佳影片:《阿飞正传》
第十一届金像奖最佳影片:《跛豪》
第十二届金像奖最佳影片:《笼民》
第十三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新不了情》
第十四届金像奖最佳影片:《重庆森林》
第十五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女人四十》
第十六届金像奖最佳影片:《甜蜜蜜》
第十七届金像奖最佳影片:《香港制造》
第十八届金像奖最佳影片:《野兽刑警》
第十九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千言万语》
第二十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卧虎藏龙》
第二十一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无间道》
第二十二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少林足球》
第二十三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大块头有大智慧》
第二十四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功夫》
第二十五届金像奖最佳影片:《黑社会之龙城岁月》
第二十六届金像奖最佳影片:《父子》
第二十七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投名状》
第二十八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叶问》
第二十九届金像奖最佳影片:《十月围城》
❸ 第三十届香港金像奖颁奖典礼开幕式的时间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将于4月17日假文化中心举行
❹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获奖名单
最佳影片:《打擂台》
最佳导演:徐克《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最佳编剧:彭浩翔、麦曦茵《志明与春娇》
最佳男主角:谢霆锋《线人》
最佳女主角:刘嘉玲《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最佳男配角:泰迪罗宾《打擂台》
最佳女配角:邵音音《打擂台》
最佳新演员:陈奂仁《李小龙》
最佳摄影:鲍德熹《孔子决战春秋》
最佳剪接:张嘉辉《叶问2》
最佳美术指导:赵崇邦《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最佳服装造型设计:余家安《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最佳动作设计:洪金宝《叶问2》
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泰迪罗宾、韦启良《打擂台》
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恭硕良
最佳音响效果:王丹戎、赵楠《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最佳视觉效果:李庸基、南相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新晋导演:庄文强《飞砂风中转》
最佳亚洲电影:《告白》(日本)
专业精神奖:陈自强
终身成就奖:黎筱娉
典礼最佳衣着奖:吴彦祖、文咏珊
❺ 第30界香港金像奖哪个电视台直播
如果你在广东的有线电视用户,你不用问这个问题.到时间看ATV就是了,如果你在外省,你只能看CCTV电影频道介时会不会延播(不是直播)了.再不然就只有看网络电视了.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已于2007年4月17日晚在香港举行,这是最佳导演奖颁奖嘉宾周润发和本届奖颁奖典礼主持人郑丹瑞/毛舜筠/古德昭在一起,
❻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出席人员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出席演员:
成龙、刘伟强、陈可辛、任达华、陈德森、黄伟文、薛家燕、黄浩然、蔡卓妍、刘德华、叶童、周秀娜、叶璇、梁朝伟、惠英红、陈伟霆、江若琳、梁家辉、吴君如、方力申、谢安琪、狄龙、谢雪心、古巨基、容祖儿、余文乐、王柏杰、海清、何润东、徐帆、安以轩、吕丽萍、王学圻、田亮、苏照彬、张家辉、谢霆锋、李冰冰、杨千桦、何超仪、朱咪咪、余安安、井柏然、薛凯琪、邓紫棋、周冬雨、泰迪罗宾、杜宇航、陈奂仁、杨颖、林欣彤、曾志伟、黄秋生、鲍起静、徐克、吴宇森、林超贤、许鞍华、彭浩翔、刘嘉玲、邓超、郭富城、甄子丹、张静初、郭子健、梁小龙、黄又南、樊少皇、房祖名、吴彦祖、午马、方中信、古天乐、曾国祥、洪金宝、黄晓明、徐熙媛、熊黛林、汤唯、李修贤、岸西、王晶、郑中基、周迅、周润发、袁咏仪、邵音音、廖启智、林嘉欣、林熙蕾、杜汶泽、杨紫琼、何韵诗、官恩娜、彭于晏、莫文蔚、黄奕、任贤齐、黎明、舒淇、周慧敏、李治廷、敖嘉年、张兆辉、阮经天、赵又廷、林峰等。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颁奖嘉宾:
成龙、刘伟强、陈可辛、任达华、陈德森、黄伟文、薛家燕、黄浩然、蔡卓妍、刘德华、叶童、周秀娜、叶璇、梁朝伟、惠英红、陈伟霆、江若琳、梁家辉、吴君如、方力申、谢安琪、狄龙、谢雪心、古巨基、容祖儿、余文乐、王柏杰、海清、何润东、徐帆、安以轩、吕丽萍、王学圻、田亮、杜悦、张颖乔、赵雅芝、黄锦燊。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表演嘉宾:
何雁诗、何紫慧、林师杰、邓小巧、许廷铿、罗力威、吴业坤、林欣彤、李昊嘉、陈鸿硕、亢帅克、谭杏蓝、于天龙、谢东闵、刘威煌、古卓文、黄嘉琪(豆豆)、杨沛宜、林妙可、郁可唯、江映蓉、黄英、曾轶可、阎奕格、萨顶顶、王菲、吴青峰、张学友、古巨基、容祖儿。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特别嘉宾:
石凉、吴秀波。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最佳影片引言人:
邓紫棋、林欣彤、杨颖、周冬雨、阎奕格。
❼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介绍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于2011年4月17日晚在位于尖沙咀的香港文化中心举行颁奖典礼,各项大奖一一揭晓。谢霆锋、刘嘉玲封帝后,《打擂台》赢得最佳影片大奖。
❽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周润发对谢霆锋说的什么(我听不懂粤语)
平常一般先颁奖最佳导演、最佳女角、才到男主角的嘛。我怕我等输给霆锋,我就没时间说,也没机会说。就是霆锋你说的一段话我很感动,你这么年轻,有那么大的抱负,三十年香港电影实在不简单的。我知道你上有高堂,下有妻儿,这样, 香港电影以后的三十年就靠你了!
❾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三十而立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尖沙咀香港文化中心大戏院隆重开幕,近百名明星出席了本届金像奖的颁奖典礼。香港电影金像奖也迎来了自己的“而立之年”。依旧处在困难时期的香港电影在总结这过去一年香港电影的得失,也对过去一年对于香港电影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电影人进行了肯定。
大会开场即充满怀旧气氛,以关淑怡翻唱梅艳芳经典代表作《似水流年》拉开序幕,大荧幕开始回顾历年获奖片段剪辑。对于一个人而言,三十岁可能意味着刚刚步入人生中的黄金时期,可是对于仍处于困境中的香港电影而言,这一个“三十岁”却多了许多的苍老的意味在内。表现在近几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就是越来越多、越来越浓的怀旧色彩。如果说去年的一部极受欢迎《岁月神偷》已经将港人的这种心态体现无疑的话,那在颁奖典礼上无处不在的对于港片黄金时期的怀念更是让人唏嘘不已。本届金像奖颁奖礼正式开始的第一个环节是关淑怡、谢安琪等等献唱多首经典歌曲,配合着大银幕播放曾获金像奖的经典老片如《笼民》、《无间道》、《野兽刑警》、《秋天的童话》等的片段,很快让人陷入到对于过去那个港片黄金时代怀念的氛围中去。在颁奖典礼过程中,插播了大量曾经获奖者致辞的难忘一刻,有张曼玉、黄秋生、萧芳芳、曾志伟、惠英红等,更有已逝的梅艳芳大笑的镜头出现,更让人徒增伤感,倍感怀念。在这样一个乍暖还寒的季节里,微冷的雨夜更像是真实的在体现着香港电影环境和现状:每年不足五十部的产量,本土票房的持续低迷,以及在“北上”合拍路中所经历的种种阻挠与妥协……都让人对于香港电影的现状担心。几年前尔冬升导演的一句“几年之后不复见纯正港片”的话语音犹在耳,也使人痛心不已。虽然有着这一众电影人在为着香港电影的发展在努力前行,却依旧难以看到一个相对明朗的结局和前景。在这种形势下,“怀旧”无疑成了一个港人寻找心灵寄托的平衡点。
除了在颁奖过程中的这些对于过去黄金时期影片和影人的怀念之外,这种浓浓的怀旧色彩也明显的影响到了奖项的颁发。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老一辈电影人的肯定更多的带有浓厚的致敬和肯定的意味在内。除了陈自强的“专业精神奖”和黎筱娉的“终身成就奖”本身就是由老资历影人获得,无可厚非之外,本届颁奖礼上的四个主要的演技类奖项和最佳导演奖项的获得者身上,除了谢霆锋具备中生代特点之外,其它奖项都被老一代电影人获得。其中邵音音获得最佳女配角,泰迪罗宾获得最佳男配角体现的最为明显。一个是年逾六旬、见证了邵氏王国盛衰的女演员,一个是见证了整个香港电影黄金时期的著名电影人,与其说是对于这两位老演员的肯定,不如说是是对于他们在过去几十年对于香港电影事业所作出贡献的肯定,更是对于他们以几十岁的高龄仍然在奋力支持香港电影事业的肯定。
最佳导演奖项中,徐老怪身处在一众中生代导演的包围之中,最终仍笑到最后。坦白说,《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绝非徐老怪最好的作品,但是徐克多年来对于电影事业的坚持和不懈努力确实值得尊敬。正如之前提名名单公布后陈国富所言:“我印象中徐克获得的奖项与他的成绩比起来,不算多。《狄仁杰》是他第50部作品了,但因为他一直拍类型片,所以获得的肯定不算多。”这种对于徐克奖项“不算多”的说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暗示了颁奖的结局,也更体现了金像奖对于这些对于香港电影有着突出贡献的电影人的肯定和敬意。相比之下,刘嘉玲的“影后”的获得就更具有明显的“安慰”性质。这位曾经获得过五次最佳女演员提名的演员每一次都空手而归,这一次终于在自己的第六次提名中终于得偿所愿。不过,稍显尴尬的是,她在获得提名的影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角色备受质疑,因为影片中的戏份和角色都不足以让她入选,远不如李冰冰在剧中的角色吃重和抢眼。但李冰冰最终竟然连个提名也未能拿到,让人不解。按照文隽的说法,也只是“可以理解”而已。联系到近几年如刘青云和任达华等入行已久的资深演员纷纷获奖的事实,让人对于金像奖的这种“论资排辈”的潜规则不得不产生怀疑。不过,这恰恰也凸显了香港电影后继乏力的尴尬。
看得出来,香港电影人在自身的困境中,既不想放弃对于电影品质的追求,也更不愿被市场所淘汰,这种矛盾的心态之下,一方面造成了一部分影片两者难以兼顾而被金像奖遗忘,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部分影片要兼顾两者却最终两头尽失。但是,香港电影人对于电影事业的探索和追求却永不停止,虽然影片的品质难言完美,但是这种对于香港电影的坚守和不断寻求出路和生存空间的努力还是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