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陈佩丝资料
姓名:陈佩斯
曾用名:陈小二
出生年月:1954.02
出生地:吉林-长春
籍贯:山西
父亲是著名演员陈强。因为大哥的出生时,父亲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所以大哥得名布达,他得名佩斯。
电影
《瞧这一家子》1979
《法庭内外》1980
《琵琶魂》
《夕照街》1982
《出门挣钱的人》
《父与子》1985
《二子开店》1985、
《少爷的磨难》1986
《京都球侠》1987
《傻冒经理》1988
《父子老爷车》1990
《猎字99号》
《爷俩开歌厅》(1991)
《临时爸爸》(1992)
《赚它一千万》(1992)
《编外丈夫》(1993)
《孝子贤孙侍候着》(1993)
《太后吉祥》(1995)
《好汉三条半》(1998)等21部故事片。
《宝莲灯》配音
《花木兰》配音
《超人总动员》配音
《宝葫芦的秘密》配音
电视制作演出
《考场》(1981)
《无事生非》(1983)
《火种》(1984)
《狼穴》(1984)
《敏的故事》(1985)
《四重奏》(1986)
《马路边》(1986)
《火火寻宝记》(1986)
《夫妻奏鸣曲》(1990)
《飞来横祸》(1994)
《为了新生活前进》(1996)
《同喜同喜》(1997)
《扬州八怪》(1998)等13部电视剧的制作和演出。
小品
《吃面条》(1984)
《拍电影》(1985)
《卖羊肉串》(1986)
《狗娃与黑妞》(1988)
《胡椒面》(1989)
《主角与配角》(1990)
《警察与小偷》(1991)
《姐夫与小舅子》(1992)
《大变活人》(1994)
《幽默体育》(1997)
《王爷邮差》(1998)
《 警察与督察》等。
话剧
《日出》
《托儿》
《亲戚朋友好算账》
《阳台》
《阿斗》
陈佩斯简介
父亲是著名演员陈强。因为大哥的出生时,父亲在匈牙利的布达佩斯,所以大哥得名布达,他得名佩斯。
他是一位热爱思考的艺术家,正是因为思考,不断的超越过去成了一种必然。探索的路上,喜剧这道风景,成为了他一生追求的事业。
15岁到内蒙生产建设兵团;1973年碰巧“八一”厂准备招收新学员,最终陈佩斯精彩的表演折服了大家,从《万水千山》的匪兵乙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1973年考取八一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
1986年任中央广播说唱团演员。
1988年获第十一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的春节晚会上演出喜剧小品,颇受观众欢迎。与朱时茂的小品组合更是大受欢迎。
1991年组建海南喜剧影视有限公司,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发展最早的集影视创作、制作、发行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止业, 1993年更名为大道影业有限公司。
现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
1994-1995年还分别在中央台“东西南北中”开辟了“佩斯快乐岛”、北京有限电视台“天乐时光”栏目。
1995年在广播电影电视部举办的评选中国电影发展史上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中国影星”活动电动中被首选为1978-1988年度最有影响的“中国影星”。
陈佩斯坚持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和特有的银幕魅力,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滑稽,笨拙但本性不失善良的小人物。
陈佩斯1954年出生于北京,其父陈强是国内无人不知的电影演员。陈佩斯15岁那年,陈强被打成“反革命”,关进了“牛棚”,楼道上、家门口贴满了“打倒反革命陈强”、“打倒黄世仁狗地主”、“打倒南霸天”的标语。陈佩斯也没法儿上学了,决定去内蒙古建设兵团。接到出发的通知时,陈佩斯还高兴得一蹦老高,想象着自己骑着马、挥动鞭子赶着羊群在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上唱着、笑着、奔跑着,就跟电影里一个样,多美!然而,现实的考验是严峻的、残酷的、无情的、冷漠的。内蒙古的酷暑季节,可以把男孩子的皮肤晒裂,而寒冬腊月,可以把女孩子的头发沾在墙上。
再后来陈佩斯先后报考了北京军区文工团、总政话剧团,然而都没录取,原因不外是他是陈强的儿子。陈佩斯的情绪一下子跌下低谷。这事让著名电影演员八一电影制片厂的领导田华知道了。田华当年在歌剧《白毛女》里演喜儿,陈强演黄世仁,两人是老搭档了,他们在舞台上是仇人,在台下却是知心朋友。碰巧“八一”厂准备招收新学员,于是她叫陈佩斯去试试。最终陈佩斯精彩的表演折服了大家,从《万水千山》的匪兵乙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
进入八十年代,陈佩斯的一系列作品取得了成功,《夕照街》、《少爷的磨难》、《京都球侠》、《爷俩开歌厅》,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观众对陈佩斯的喜爱,正是从他演的喜剧开始,而春节电视晚会上的喜剧小品则大大提高了他的知名度。几年中,陈佩斯又开了海南喜剧影视公司,拍摄了《临时爸爸》、《编外丈夫》、《赚它一千万》、《孝子贤孙伺候着》等影片,收到了较好的票房效果。
尽管陈佩斯现在已拥有相当数量的观众,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其喜剧为一种闹剧。陈佩斯坚持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和特有的银幕魅力,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滑稽,笨拙但本性不失善良的小人物,观众对这位光头影星给予了莫大的支持,爱护。
陈佩斯经历了自己创作的三个阶段: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和父亲一同出演喜剧但无特定形象;光头固定形象,从而完成了所饰人物的风格化和系列化。陈佩斯认为中国的喜剧电影一直是一个较为荒芜的领域,他的喜剧创作较为帖近生活,整体风格更加成熟和完整。
成绩
1980年参与演出的《瞧这一家子》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1年参与演出的《法庭内外》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84年因在影片《夕照街》中饰演“二子”获当年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
1988年因在《少爷的磨难》中饰演“少爷” 获小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
1988年因在《京都球侠》中的出色表演获电影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1991年组建大道影业公司,共拍摄了五部电影、一部十集电视剧、一部26集短剧、一部贺岁电影,其票房和收视率均名列前茅。
2001年底,第一部舞台喜剧《托儿》,在全国各地连续演出达120场,观众多达17万人,票房近4000万元,创造了当今话剧界无法超越的神话。
2003年,第二部舞台喜剧《亲戚朋友好算账》热闹上档。一年内在全国演出近60场,观众达8万人之多。
2004年底,第三部舞台喜剧《阳台》先后推出了四川方言版、普通话版、云南方言版以及上海戏剧学院教学版,三种语言版本共演出近137场。该剧于2007年10月28日在北京海淀剧院完美落幕。
陈佩斯 评价
尽管陈佩斯现在已拥有相当数量的观众,但仍有一部分人认为其喜剧为一种闹剧。陈佩斯坚持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和特有的银幕魅力,在银幕上塑造了一系列滑稽,笨拙但本性不失善良的小人物,观众对这位光头影星给予了莫大的支持,爱护。
陈佩斯经历了自己创作的三个阶段: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和父亲一同出演喜剧但无特定形象;光头固定形象,从而完成了所饰人物的风格化和系列化。陈佩斯认为中国的喜剧电影一直是一个较为荒芜的领域,他的喜剧创作较为帖近生活,整体风格更加成熟和完整。
相关网址
大道公司网站
http://www.dawh.com/
网络贴吧 > 陈佩斯吧 >
http://tieba..com/f?kw=%B3%C2%C5%E5%CB%B9
② 香港哪个电影奖项比较有权威
金像奖!其次是金紫荆奖,以及其它类型奖像!
1995年,一群影评人鉴於当时本地长期缺乏由影评人组成的团体,以及体现专业影评人选择的香港电影年度评奖,在发起人召开多次筹划会议后,香港电影评论学会於一九九五年三月正式成立,成为同类型组织的首个。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宗旨是:团结一群志同道合的影评人,促进电影评论的独立自主精神;倡导从文化和艺术角度评论香港电影;对香港电影的成就重新作出评价。
一直以来,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通过出版、举办讲座、放映会及座谈会等,在文化艺术普及教育上已立下不少佳绩,除继续这方面已建立了相当基础的工作外,因应社会情况及当下契机,我们於未来一年在电影文化艺术教育上加强力度,针对特定对象推行重点计划,是刻下的当务之急;尤其在现今的视觉文化年代,年轻人大量接收影像,青少年电影教育意义任道重远。
我们一直致力推广香港电影欣赏及评论,年来跟不同机构合作,举办过多次电影导赏和讲座,例如於2002-2003年与康文署合作举办了「名片巡回放映」,另外又设计及举办「世界经典电影课程」;今年我们更得到利希慎基金资助,与香港电影资料馆合办「中学生电影教育计划」,由2004年的10月至2005年的5月,有超过六间中学参与,让学生了解香港电影和社会变迁的关系。
自2003年9月,我们的会员每月首个星期日都会在油麻地百老汇电影中心KUBRICK书店,举行「90分钟纯沙龙」的聚会,让电影评论人和到场的影迷影痴尽情分享,开拓电影文化论述空间。另外,我们与香港国际电影节合办的「CIA电影三面睇」,则继续成为港片工业人、影评人和观众的分享对话平台。而我们每年又会参与「牛棚书展」,不但售卖本会出版的刊物及会员的著作,同时又会举行讲座及沙龙交流会,加强与读者的交流。
这些年来,我们努力提高电影评论的水平,促进电影文化的交流,关注政府有关文化和电影艺术方面的政策,出版了二十一种著作,包括每年的《香港电影回顾》、《经典200--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王家卫的映画世界》等。
http://www.filmcritics.org.hk/big5/
这是香港电影评论学会的官方网站。
③ 电影助产士的牛棚是干嘛的
《助产士》是一部由导演执导的影片,该片于2015年09月04日上映。
1944年的芬兰,在二战的余波中与德国持续冲突着,并且在拉普兰一战中受到重创。海伦娜是一个小地方的助产士,大家都称呼她“wildeye”。在遇到芬德纳粹军官乔纳斯·安赫斯后,她被这个神秘的陌生人吸引,跟随他来到战俘营,并成为了那里的护士。在安赫斯的眼里,海伦娜有着与其他女人截然不同的魅力。他们发展出了一段狂野而激情的关系。然而他们炙热的爱情并没有消除残酷的战争给安赫斯带来的创伤,也没有办法消除掉在战俘营的高墙下隐藏的令人毛骨悚然的秘密。当战乱将这对恋人分开时,他们约定在曾经共同度过美好时光的小屋里重逢。战争结束之际,海伦娜和乔纳斯冒着生命危险,经历千辛万苦去找寻彼此,强烈的生存意志让他们打破道德的鉫锁,一路指引着他们回到对方身边。
④ 杀生电影有个镜头在牛棚牛结实和小孩们比尿的高,这时小胖子过来站在墙上对牛结实说他们唬你的你还真信啊
他们想让你自己觉得自己有问题
⑤ 电影牛棚里的和尚为啥自杀
因为自己想不开呗
⑥ 求一个电影的名字,香港喜剧鬼片,中间剧情是两个人其中一个是张学友好像,他们两个去牛棚里面,抓僵尸,
名字叫 食屎了你
⑦ 谁看过电影[活着]有的请进!
《活着》剧情简介 徐福贵是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阔少爷。本来小有资产,但因嗜赌,最终将家产输光亮,还将祖上传下来的老宅子输给了皮影戏艺人龙二。老太爷也因此气得一命归西。妻子家珍因劝其而不听,一气之下领着女儿,带着身孕回来娘家。但就在福贵一无所有时,当她听说福贵已经彻底戒了赌之后,她又回到了福贵身边与他共患难。她不贪图大福大贵,只想“过个安生日子”。 因为新添了家珍母子二人,生计更为艰难。福贵开口向龙二求借一些钱,想开个小铺养家糊口。龙二没有借钱给他,略带着一丝嘲讽,将自己的一箱子皮影戏家当给了他(龙二自从赢了福贵发了财之后,是用不着再弄皮影戏了),让他自己挣钱使唤。福贵本来就爱看,爱唱皮影戏,有些表演的底子,当此时节,只好靠唱皮影戏来养家了。其实,出身阔少,除了唱皮影戏,他又会干什么呢!?因此,福贵本身也极为珍视这些家当,拿它们当作养家立命的根基。 时至解放战争期间,福贵就在一次表演的过程中被国民党拉了“丁”。在战场上目睹了一幕幕惨状,最后算是“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作了解放军的俘虏。在解放军的队伍了,福贵和春生帮着拉大炮,干活,还给解放军唱皮影戏。刚解放时,福贵回了家,而春生实现了自己想开汽车的理想,当了汽车兵,随着解放军大军南下了。 随着福贵带回家的是一张证明他给解放军服务过的证明书。凭着这张证明书,证明福贵也“ 干过革命”,加上房产又输给了龙二,所以“成份”上给福贵定了个城镇贫民。这张证明书成了他们家的宝贝,他们家的护身符。以后在女儿凤霞相亲时,还指着给未来的女婿看来证明家庭出身的“清白”。龙二因千方百计谋到了福贵的田产,被划分为地主。他看到要没收他的房产时不服气,一把火烧掉了那所宅子。这就不得了了,被定为“反革命破坏罪”,判处枪决。福贵被要求去看枪毙龙二,让他也“受受教育”。枪毙龙二的枪声传来,引起福贵的一阵阵心悸,好象每一枪都打在他自己的身上一样。“如果不是将房子输给了龙二,该枪毙的就是我了”。 虽然女儿凤霞因一场大病而变成了哑巴,再也喊不成福贵“爹”了,听力也受了损伤,但此时的日子稍微安定下来了。大跃进,大炼钢铁,仅仅因为装皮影戏的箱子上有几个铁钉,皮影戏家当也差点儿给毁了。亏得福贵灵机一动,说可以借唱皮影戏给炼钢铁的群众鼓劲儿,皮影戏家当才得以保全。此时,福贵在“炼钢工地”上唱皮影戏;家珍给“工地”送水,女儿凤霞也帮着干;儿子有庆活泼可爱,还知道护着哑巴姐姐,一切好象都苦尽甘来了--这也是一家人最幸福的时光。 可噩讯还是来临了。区长来检查大炼钢铁,学校也不能逃避。在区长倒车时,由于区长本身也过于劳累,不小心撞塌了一堵墙。有庆由于父母晚上加夜班,晚上时睡不好觉,恰好此时正在墙根下打瞌睡。他不幸被倒塌的墙压死了。区长前往慰问福贵,家珍。此时才知道区长原来是福贵在战场上的夥伴春生。福贵痛心万分,指责春生“你开的他妈什么车!”。家珍更是不依不饶:“你欠着我们家一条人命。”此后多年,家珍都不原谅春生:不理会他,也不要他送来的钱物。只是当在“文革”中春生也遭迫害,他的老婆自杀,他自己也消沉得不想偷生时,福贵和家珍才表现了弥足珍贵的宽容。家珍让春生记着:“你还欠着我们家一条人命,所以你得好好的活着。” 不知不觉间凤霞长大了,出落成了一个大姑娘。这一天镇长来提亲,将县城里的一名小伙子介绍给了凤霞。福贵和家珍看着小伙子,觉得他虽然腿有些瘸,但无大碍,“人也老实”,心里很满意,就不知道“人家能不能看得上凤霞”。最后,凤霞还是和这个小伙子万二喜(用镇长的话来讲,“响当当的工人阶级”)结了婚。婚后两个人日子过的很幸福。福贵和家珍又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正当人人都希望他们能过上两年安稳日子的时候,不幸却再次降临到这个不幸的家庭头上。由于“文革”期间医院里的专家都被关进了“牛棚”,由一帮子没有经验的小女娃子当护士,医生,凤霞在产下一个男婴后,因大出血不能得到正确的治疗而忘。 馒头(看到万二喜以防万一从“牛棚”里找来的大夫贪婪地啃着为他买来的馒头的样子--大夫因暴食太多,胃部痉挛而没能帮凤霞渡过生死关--家珍随口给凤霞产下的男婴取下的小名)慢慢地长到了五,六岁的光景。这期间,福贵夫妇每年都给馒头照张照片,拿到坟上给凤霞看。同时,不忘了给有庆带上二十个饺子。每次看到外孙子馒头,福贵和家珍都抑制不住温馨,关切的神情。一家人就这么过着日子,就这么活着...... 《活着》观后感
⑧ 俏寡妇和情人在家亲热,吵醒孩子,后来改到后山烂牛棚是什么电影
江湖豪情 看点: 不错 类型:动作 爱情 犯罪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大陆 时长:60分钟 导演: 陈华 演员: 曹旭 胡海霞 王良火 吴庆建
⑨ 介绍一些80年代的国产喜剧老电影,越全越好。
1.1980《庐山恋》
1980《庐山恋》 豆瓣评分:7.5
中国第一部吻戏,是“文革”后国内首部体现爱情主题的电影,女主角张瑜片中的服装换了43套,远远超越《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的23套旗袍;当年的新人张瑜也凭这部电影成为上世纪八十年代观众心中的“梦中情人”,并中选第一届金鸡奖和同年百花奖的“双料影后”。如今在庐山上,有一座非常闻名的庐山恋电影院,每天从早到晚只放映《庐山恋》一部影片。看《庐山恋》已成为庐山的一个固定旅行项目。
2.1981《三个和尚》
1981《三个和尚》 豆瓣评分: 8.6
这部影片是依据中国民间谚语改编而成,是70后的宝贵幼年回想。凭借着高明的艺术水准,这部电影在国内外取得多项大奖,包含1981年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四届丹麦世界儿童和青年电影节银质奖1982年第三十二届德国柏林世界电影节银熊奖。
3.1982《茶馆》
1982《茶馆》 豆瓣评分: 9.2
这是一部由原著改编而来的威望电影。影片中“北京人艺”绚烂群星的扮演非常超卓,影片充分发挥电影艺术手法的优势,影片根本保留了原舞台表演的魅力和民族化的风格,将电影化的处理与原作风格有机交融,使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愈加杰出。该片获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异影片奖特别奖。
4.1982《少林寺》
1982《少林寺》 豆瓣评分: 7.9
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主演。是一部在武打电影史上具有划年代含义的作品,影片一反旧式武打片中那种纯扮演的花架与镜头技巧的做作,经过李连杰和他的一班功夫队员们朴素真实的功夫让观众真正赏识到了中国功夫。《少林寺》的颤动,使光头和尚觉远的形象成为一个年代的印记。
5.1983《城南旧事》
1983《城南旧事》 豆瓣评分: 8.7
改编自林海音1960年出书的同名中篇小说,由吴贻弓执导,沈洁、郑振瑶、张丰毅等主演。1983年该片在中国内地上映。经过孩子的目光审视近代中国的变迁,对文革之后的中国电影来说弥足珍贵。
6.1985《黄土地》
1985《黄土地》 豆瓣评分: 7.9
根据珂兰《深谷回声》改编。本片可以说是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的开山之作,张艺谋担任摄影,这也是当今国内最顶尖的两位大导演在25年前的初次协作。贾樟柯曾说自己当年在街头散步,溜进一个录像厅,在放黄土地,其时就被震慑了,从此立志拍电影。
7.1986《芙蓉镇》
1986《芙蓉镇》 豆瓣评分: 8.8
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1986年,闻名导演谢晋执导,刘晓庆、姜文主演;这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屡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影片经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我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前史做了严厉的回忆和深入的反思。
8.1987《红高粱》
1987《红高粱》 豆瓣评分: 8.1
张艺谋导演,巩俐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以浓烈的色彩、豪放的风格而为人所称道。影片塑造了“我奶奶”、“我爷爷”、罗汉大叔等一批中国普通老百姓群像,最大的特色是拍出了中国人豪迈爽快的一面,跟中国内地电影一贯的哀伤沉重的传统风格大相径庭。摄影师顾长卫在取景和色彩的运用上有出色表现,男女主角在高粱地野合的一段有中国电影罕见的“景人合一”之美。1988年该片获得了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首部获得此奖的中国电影。
9.1987《老井》
1987《老井》 豆瓣评分: 7.7
一部富有深刻哲理性的影片,它以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当代农村青年的献身精神,并由此歌颂了中华民族的顽强毅力。在上映后引起较大反响。吕丽萍、张艺谋主演,获得过第1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和最佳男演员奖,1987年美国第7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第11届沙尔索国际电影节一等奖。
10.1987《末代皇帝》
1987《末代皇帝》 豆瓣评分: 8.6
这是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执导的一部传记电影。尽管这不是一部国产电影,但是它的选题与时代背景都是与中国密不可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那个时代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传统社会缩影。影片诠释了溥仪一个作为皇帝的人的故事,并没有洋洋洒洒的去讲溥仪的故事与中国的历史,而是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看待末代皇帝的人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荣获了第六十届(1987年)奥斯卡最佳影片。
拓展资料: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务院法制办于2018年2月2日—22日就《电影行政处罚裁量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⑩ 牛棚的电影名称
中文名称:牛棚
英文名称:Niu-Peng
外文别名:
China, mein Schmerz(1989) (West Germany)
China, My Sorrow(1989)
Chine, ma douleur(1989) (France)
资源类型:DVDRip
发行时间:1989年
Liang Yi Guo
地区:大陆,法国,德国
语言:普通话 《牛棚》,是戴思杰1989年在法国拍摄的处女作。讲述1966年8月文革初期,一个13岁名叫天奔(音译)的小男孩因为播放流行歌曲而被打成“黄色唱片犯”下放牛棚改造。在那儿,和他一样命运的还有其他16个比他年长的男孩或男人,他因为戴着一副眼镜而被大家称为“四眼”。在牛棚,天奔每天除了要高诵语录,还要挑大粪、造砖,在艰苦的岁月里,天奔和其中5个男孩建立了“革命感情”,尤其是一个叫白毛的小偷。有一天,天奔得了大病,他被一个哑和尚救了下来……牛棚是一座没有高墙的牢狱,天奔渴望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