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黄梅戏电影《天仙配》里,还有几位仙女健在
天仙配该电影主要讲述了七仙女不顾天规,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伉俪,憧憬美好生活,最终被玉帝生生拆散了的爱情故事。该剧获得第一届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剧本一等奖、优秀演出奖、导演奖、音乐奖,被评为建国50周年经典剧目,获得第二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
七仙女严凤英
严凤英于1953年调入安徽省黄梅戏剧团,1954年的华东区戏曲会演,是严凤英事业走向辉煌的重要一步,这次汇演直接为1955年电影《天仙配》拍摄奠定了基础。随着电影的播映,黄梅戏从安徽省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变成了全国皆知的剧种。
13年间,严凤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尤其在《天仙配》、《女驸马》中塑造的七仙女、冯素贞的艺术形象,已成了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戏中的珍品。1956年下半年,严凤英在排演《王金凤》时认识了导演王冠亚,并与之结婚。1968年4月8日,严凤英不堪在那段特殊时期受到的屈辱,服安眠药自杀。
⑵ 黄梅戏电影有哪些
1959 2部
《女驸马》(黄梅戏) 海燕、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导演:刘琼
摄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安徽戏曲集锦》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江南电影制片厂协助
导演:郭筠
副导演:乔志良
摄影:张保宣
影片包括:《春香闹学》(黄梅戏)、《拾棉花》(泗州戏)、《借罗衣》(庐剧)
1963 2部
《牛郎织女》(黄梅戏)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陆洪非、金芝、岑范、完艺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
特技摄影:周诗穆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柳(槐)荫记》(黄梅戏) 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长虹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桑弧
艺术顾问:严凤英、王少舫
导演:顾而已
摄影:吴蔚云
美工:卢景光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76 2部
《小店春早》(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庆市文化局,汪存顺、王寿之执笔
导演:邓一民、徐纪宏
摄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红霞万朵》(黄梅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徽省安庆地区文化局《红霞万朵》创作组
导演:陈岗、李鸣
摄影:黄永湖、姚梅生
美工:罗声繁
演出: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
1984 2部
《杜鹃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沙丹
导演:沙丹
摄影:李永福
美术:潘姚根、程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龙女》(黄梅戏)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丁式平、朱士贵、许成章
导演:舒适
副导演:冯笑
摄影:陈晨祥
美工:黄洽贵、黄剑锋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86 4部
《孟姜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王冠亚、渐知
导演:沙丹
摄影:瞿金楼
美术设计:赵金声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母老虎上轿》(黄梅戏)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余治淮
导演:王枫
副导演:曲长科
摄影:冯秉镛
美术:王崇
演出:安徽省黟县黄梅剧团
《香魂》(黄梅戏)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刘云程
艺术顾问:傅超武
导演:张鸿眉、王金声
摄影:王文锡
美工:张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
导演:陈怀皑
副导演:骆航民
摄影:黄心一 美工:屠居华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1991 1部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 湖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谢文礼
导演:李俊岩
副导演:姬鹏
摄影:李俊岩
美术:隋壮基
演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2000 1部
《山乡情悠悠》 安徽省电影公司
编剧:李光南、邓新生
导演、摄影:黄乔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2001 1部
《生死擂》 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金芝、草青
导演:王好为、李晨声
摄影:李晨声、尹其武
⑶ 跪求黄梅戏电影大全全集,【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黄梅戏电影大全全集,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剧名:血泪恩仇录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徽商情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https://pan..com/s/15S0st_TgqPqCOtHDvjuqrg 提取码:8gxv
⑷ 跪求黄梅戏电影有哪些,【在线观看】免费百度云资源
黄梅戏电影有哪些,免费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剧名:血泪恩仇录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剧名:徽商情缘 网络网盘下载观看链接:

⑸ 傲气的黄梅戏电影还有哪些
1959 2部
《女驸马》(黄梅戏) 海燕、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导演:刘琼
摄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安徽戏曲集锦》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江南电影制片厂协助
导演:郭筠
副导演:乔志良
摄影:张保宣
影片包括:《春香闹学》(黄梅戏)、《拾棉花》(泗州戏)、《借罗衣》(庐剧)
1963 2部
《牛郎织女》(黄梅戏)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陆洪非、金芝、岑范、完艺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
特技摄影:周诗穆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柳(槐)荫记》(黄梅戏) 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长虹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桑弧
艺术顾问:严凤英、王少舫
导演:顾而已
摄影:吴蔚云
美工:卢景光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76 2部
《小店春早》(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庆市文化局,汪存顺、王寿之执笔
导演:邓一民、徐纪宏
摄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红霞万朵》(黄梅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徽省安庆地区文化局《红霞万朵》创作组
导演:陈岗、李鸣
摄影:黄永湖、姚梅生
美工:罗声繁
演出: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
1984 2部
《杜鹃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沙丹
导演:沙丹
摄影:李永福
美术:潘姚根、程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龙女》(黄梅戏)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丁式平、朱士贵、许成章
导演:舒适
副导演:冯笑
摄影:陈晨祥
美工:黄洽贵、黄剑锋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86 4部
《孟姜女》(黄梅戏)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王冠亚、渐知
导演:沙丹
摄影:瞿金楼
美术设计:赵金声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母老虎上轿》(黄梅戏)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余治淮
导演:王枫
副导演:曲长科
摄影:冯秉镛
美术:王崇
演出:安徽省黟县黄梅剧团
《香魂》(黄梅戏)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刘云程
艺术顾问:傅超武
导演:张鸿眉、王金声
摄影:王文锡
美工:张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
导演:陈怀皑
副导演:骆航民
摄影:黄心一 美工:屠居华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1991 1部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 湖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谢文礼
导演:李俊岩
副导演:姬鹏
摄影:李俊岩
美术:隋壮基
演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2000 1部
《山乡情悠悠》 安徽省电影公司
编剧:李光南、邓新生
导演、摄影:黄乔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2001 1部
《生死擂》 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金芝、草青
导演:王好为、李晨声
摄影:李晨声、尹其武
⑹ 戏曲电影三笑是何剧种
戏曲电影《三笑》有两个版本:一个是越剧、一个是黄梅戏。
电影简介:唐伯虎在苏州一寺院内邂逅华太师府艳婢秋香,惊为天人。虎尾随不舍,状甚疯麻,香三笑留情。虎为亲近佳人伪装穷人,改名康宣,混入太师府当书童,才华深受太师赏识,赐名华安。香早慕虎名,虎向香表露身份,香不信,更戏弄虎。
虎无计可施,幸得好友祝枝山授以妙计。虎谎称山有意聘他作西宾,允他选一婢女为妻。太师为挽留虎,准他在众婢女中选妻。虎得偿所愿,娶得美人,夜潜出相府,与香远走苏州。
幕后制作
该片将美丽的湖光景色、江南戏曲中的杂腔小调(如:紫竹调、茉莉花、银钮丝、吟诗调、知心客、道情调、山歌调、吴江歌等各种曲牌)和充满喜剧色彩的唱词、念白交织一起,使影片高潮迭起,笑声不断,让观众在视觉、听觉上得到美的享受。
向群影片中饰演唐伯虎,表演出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向群扮相儒雅俊朗,表演细腻准确,潇洒自如,极富神韵。各种心绪,都被向群刻画得丝丝入扣、入木三分,举手投足帅美飘逸,将“才子的风流”诠释得淋漓尽致。
⑺ 什么是天仙配
《天仙配》为安庆黄梅戏戏曲传统经典剧目。董永卖身葬父,玉帝第七女(七仙女)深为同情,私自下凡,与董结为夫妇。一百日后,玉帝逼迫七仙女返回天庭,夫妻在槐树下忍痛分别。董永行孝故事在魏晋时已见于曹植《灵芝篇》和干宝《搜神记》。戏曲或名《织锦记》、《百日缘》、《槐荫树》。黄梅戏整理本较有影响。
【故事的由来和影响】
董永行孝的故事最早见于东晋干宝(?~336)编撰的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搜神记》和东汉末年武梁祠石刻画像。明代青阳腔《织锦记》又丰富了变文和话本的描写,对后世戏曲有很大影响。
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由剧作家陆洪非根据老艺人胡玉庭之口述改编而成。故事大意是:董永为葬父而卖身在傅员外家为奴。七仙女(玉帝之第七女)同情董永,下凡结亲。百日后,玉帝差兵逼七仙女返回天庭,天地间的美满姻缘活生生拆散。
改编本成功地刻画了七仙女的反抗性格。1954年,该剧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优秀演出奖、剧本奖、道演奖、音乐奖,饰七仙女的严凤英、饰董永的王少舫获演员一等奖。据此剧拍摄之影片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
也许,这个故事有一天会被人遗忘或不感兴趣,但是,那段脍炙人口的“满工对唱”绝对是永恒的旋律,永远不会消失于时空之中。多少年来,《天仙配》似乎就是黄梅戏的代称,对一台剧目而言,这真是骄傲,而对一个剧种而言,悲哀是注定的。
平调《天仙配》又名《张七姐落凡》、《百日缘》。故事见明传奇《织锦记》。由王昌言、李庆番整理改编,张光、王文德导演,武安县人民剧团首演,秦崇德饰董永,李秀奇饰张七姐。参加1954年河北省第一届戏曲会演,获戏曲音乐二等奖,秦崇德获演员三等奖。
【同名电影】
介绍:
1955年底,由桑弧执笔改编剧本,石挥导演,严凤英、王少舫主演的影片《天仙配》摄制完成。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
安庆黄梅戏《天仙配》的巨大成功,引发了香港数十年黄梅戏电影的经久不衰!《天仙配》是黄梅戏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影响遍及海内外。它为人们留下的众多精彩唱段至今还为人们所深爱。
影片于一九五七年获文化部优秀舞台艺术片二等奖。
《天仙配》是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影片系根据同名黄梅戏改编,剧本改编桑弧,主演是在戏曲界享有盛名的黄梅戏演员严风英、王少舫。严凤英创造的七仙女形象,既是天上神仙,又是人间村姑,既热情大胆,又勤劳智慧;严凤英尤其把是把七仙女对董永诚挚的爱情,表现得十分深沉动人。王少舫塑造的董永形象,朴实、敦厚、可亲。这两个形象,富有浓郁的人情味与强烈的真实感,虽系神话,实际上是现实生活中美好人物精神的折射.是劳动人民审美理想的体现。影片上映后,同样受到海内外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据1958年底统计,仅祖国大陆的观众就多达一亿四千万人次之多,创造了当时票房的最高纪录。《天仙配》在香港、南洋一带上映时,同样盛况空前。六十年代初,香港邵氏公司拍的黄梅戏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台湾上演,风靡了无数观众,创下了空前卖座记录,而这部影片是从1954年“上影”摄制的越剧戏曲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移植的。
其实现在最流行的是《天仙配》这首夫妻对唱的黄梅戏。
剧情介绍:
人间:董永家贫,父亡,卖身为奴,得资葬父。
天上: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
七女厌恶天宫岁月之凄清,对董永由同情而至钟情,乃不顾森严天规,只身奔向人间。槐荫树
下路遇董永,倾诉衷曲,二人遂结伉俪。
雇主傅员外以董永新婚不符契约为由,要挟七女须于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成则工期缩短,不成则加倍。七女邀众姐助而成之,三年苦役遂改百日。
工满,归程中,夫妻正向往未来,憧憬幸福,忽闻玉帝旨意,令七女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女无奈,忍痛泣别,别时誓言:“不怕你天规重重活拆散,我与你天上人间心一条”。
(荣获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演出奖、剧本奖、导演奖、音乐奖;据此剧拍摄之影片获1949----1955年优秀影片奖。)
【同名歌曲】
歌词: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⑻ 黄梅戏影片有哪些
1959 2部
《女驸马》(黄梅戏) 海燕、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导演:刘琼
摄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安徽戏曲集锦》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江南电影制片厂协助
导演:郭筠
副导演:乔志良
摄影:张保宣
影片包括:《春香闹学》(黄梅戏)、《拾棉花》(泗州戏)、《借罗衣》(庐剧)
1963 2部
《牛郎织女》(黄梅戏)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陆洪非、金芝、岑范、完艺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
特技摄影:周诗穆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柳(槐)荫记》(黄梅戏) 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长虹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桑弧
艺术顾问:严凤英、王少舫
导演:顾而已
摄影:吴蔚云
美工:卢景光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76 2部
《小店春早》(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庆市文化局,汪存顺、王寿之执笔
导演:邓一民、徐纪宏
摄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红霞万朵》(黄梅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徽省安庆地区文化局《红霞万朵》创作组
导演:陈岗、李鸣
摄影:黄永湖、姚梅生
美工:罗声繁
演出: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
1984 2部
《杜鹃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沙丹
导演:沙丹
摄影:李永福
美术:潘姚根、程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龙女》(黄梅戏)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丁式平、朱士贵、许成章
导演:舒适
副导演:冯笑
摄影:陈晨祥
美工:黄洽贵、黄剑锋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1986 4部
《孟姜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王冠亚、渐知
导演:沙丹
摄影:瞿金楼
美术设计:赵金声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母老虎上轿》(黄梅戏) 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余治淮
导演:王枫
副导演:曲长科
摄影:冯秉镛
美术:王崇
演出:安徽省黟县黄梅剧团
《香魂》(黄梅戏)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刘云程
艺术顾问:傅超武
导演:张鸿眉、王金声
摄影:王文锡
美工:张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
导演:陈怀皑
副导演:骆航民
摄影:黄心一 美工:屠居华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1991 1部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 湖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谢文礼
导演:李俊岩
副导演:姬鹏
摄影:李俊岩
美术:隋壮基
演出:湖北省黄梅戏剧院
2000 1部
《山乡情悠悠》 安徽省电影公司
编剧:李光南、邓新生
导演、摄影:黄乔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2001 1部
《生死擂》 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金芝、草青
导演:王好为、李晨声
摄影:李晨声、尹其武
⑼ 傲气的黄梅戏电影还有哪些最好是严凤英的
《天仙配》(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改编:桑弧 导演:石挥 摄影:罗从周 布景设计:胡倬云女驸马》(黄梅戏) 海燕、安徽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 导演:刘琼 摄影:邱以仁、李崇峻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安徽戏曲集锦》 安徽电影制片厂摄制、江南电影制片厂协助 导演:郭筠 摄影:张保宣 副导演:乔志良 影片包括:《春香闹学》(黄梅戏)、《拾棉花》(泗州戏)、《借罗衣 牛郎织女》(黄梅戏) 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编剧:陆洪非、金芝、岑范、完艺舟 导演:岑范 摄影:陈震祥 特技摄影:周诗穆 美工:张曦白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柳荫记》(黄梅戏) 天马电影制片厂、香港长虹影业公司联合摄制 改编:桑弧 艺术顾问:严凤英、王少舫 导演:顾而已 摄影:吴蔚云 美工:卢景光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小店春早》(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庆市文化局,汪存顺、王寿之执笔 导演:邓一民、徐纪宏 摄影:程世余 美工:施琦平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团 《红霞万朵》(黄梅戏) 珠江电影制片厂 编剧:安徽省安庆地区文化局《红霞万朵》创作组 导演:陈岗、李鸣 摄影:黄永湖、姚梅生 美工:罗声繁 演出:安庆地区黄梅戏剧团 杜鹃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沙丹 导演:沙丹 摄影:李永福 美术:潘姚根、程岗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二团 龙女》(黄梅戏) 上海电影制片厂 编剧:丁式平、朱士贵、许成章 导演:舒适 摄影:陈晨祥 美工:黄洽贵、黄剑锋 副导演:冯笑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孟姜女》(黄梅戏)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编剧:王冠亚、渐知 导演:沙丹 摄影:瞿金楼 美术设计:赵金声 演出:安徽省黄梅戏剧团 香魂》(黄梅戏) 安徽电影制片厂 编剧:刘云程 艺术顾问:傅超武 导演:张鸿眉、王金声 摄影:王文锡 美工:张林 《朱门玉碎》(黄梅戏) 北京电影制片厂 编剧:汪自毅、张亚非、潘忠仁 导演:陈怀皑 摄影:黄心一 美工:屠居华 副导演:骆航民 演出:安庆市黄梅戏剧院一团 血泪恩仇录》(黄梅戏) 湖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谢文礼 导演:李俊岩 摄影:李俊岩 美术:隋壮基 副导演:姬鹏 根据传统戏《恩仇记》改编
⑽ 香港黄梅戏电影祝英台的扮演者是谁
1、港黄梅戏电影祝英台的扮演者是凌波。
2、演员简介:
凌波,香港六十年代邵氏电影公司著名女演员。1949年进入香港电影界,艺名小娟,最初拍闽南语片和粤语片出身,多达99部,但成就不大。1962年加入香港邵氏公司,初名沈雁,后又更名为“凌波”,顿有轻灵逍遥之感。凡是提到邵氏的黄梅调电影,不能不提凌波,因为她也是令邵氏黄梅调电影兴盛至白热化的功臣之一,特别是她的反串魅力。
后于拍摄《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改名为“凌波”,顿有轻灵逍遥之感。后凌波因在《红楼梦》中幕后代唱贾宝玉,受李翰祥导演赏识出演《梁山伯与祝英台》,该片令她一举成名,并荣获金马奖“最佳演员特别奖”。最佳演员特别奖因为评审不知该颁给反串男主角的她男主角奖还是女主角奖,因而巧立名目,奖励她出色的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