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京儿童微电影哪家拍的好
现在拍摄儿童微电影的比较少,因为小孩子的状态都不是很稳定,但是有家还是不错的,格林传媒,有专业的儿童微电影拍摄团队,还有专业的引导师,所以可以去看看。
Ⅱ 《奇妙小镇》的背后有哪些幕后花絮
《奇妙小镇》是中澳双方继1997年《神奇山谷》后再次共同研发的一部形态完全创新的儿童剧。本剧共52集,每集12分钟,目标观众2-5岁儿童。52集全部都将在中国拍摄。 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将在澳大利亚完成。全剧没有台词,所以不存在任何语言障碍,它的幽默和动作必然吸引全球适龄儿童观众。
Ⅲ 神童的影片花絮
〖日本首部描绘古典音乐世界的电影〗。
孤独的天才少女和笨拙的音大考生,音乐的快乐和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因这次偶然邂逅而苏醒,一同坐在钢琴前的美好时光编织出一曲既非兄妹又非恋人的奇特情缘。
这部改编自同名漫画的电影在题材上其实并不新鲜,日本有过不少以音乐以及音乐沟通心灵的力量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不过,敢于拿西洋古典乐开刀的还真是头一遭。
其实早在1999年,本片制片人根岸洋之就向当时所在的电影公司的主管提交了电影版《神童》的计划书,但由于难度太大而被被一口回绝。不过,原作漫画的出版社一直没有中段和根岸的联系。2006年,正值音乐巨匠莫扎特诞辰250周年,而将《神童》搬上银幕的计划也终于付诸实现。
以根岸洋之为首的制作班子在完成了相当成功的音乐青春片《琳达琳达》之后,踌躇满志地投入了拍摄日本首部古典乐题材电影的工作。曾经执导过《热情大陆》等记录片、擅长进行绵密调查、风格严谨的萩生田宏治导演应邀成了共同迎接挑战的伙伴。
对一群古典乐门外汉来说,要拍这么一部电影决非易事。摄制组的成员们在开拍前进行了大量的准备,身体力行地去领会古典乐世界。萩生田宏治导演一接到片约就报名参加了钢琴班,接着又和编剧向井康介一同听了大量CD和演奏会。在音乐家山尾敦史的帮助下,大家明白了交响乐的幕后种种;和东京艺术大学学生的交流会又进一步加深了对西洋古典乐的了解;还有与青年钢琴演奏家的接触、去雅马哈钢琴工厂的实地参观、钢琴调音过程的现场观摩,这些活动更是为剧本提供了完备的细节。
《神童》改编自佐宗光的同名漫画,该作品曾获得过手冢治虫文化赏优秀奖和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节优秀奖。作品讲述作为音乐神童而背负着极大期望的13岁少女小歌对受条条框框束缚的日常生活产生逆反心理,开始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喜欢钢琴,就在这时,她邂逅了一名以音乐大学为目标的青年,在共有各种各样声音的过程中,体验到了类似恋爱的感情。
《神童》2006年在东京举行了小规模试映会,主演成海璃子、松山健一与钢琴家三浦友理枝、清冢信也等参加演出者共同登台亮相。试映会上,身穿黑色迷你裙登场的成海璃子透露,自己“虽然从5岁就开始学钢琴,但为了拍这部电影还是突击练习了很久”,并大赞松山健一“虽然以前完全不会弹钢琴,却只用了5个月就学会了常人要花20年才能掌握好的贝多芬的曲子,至少拍摄的时候还是有模有样的”。而从《死亡笔记》的“L”摇身一变成为音乐青年的松山健一,对成海璃子也好评有加,并表示,“成海小姐对我帮助很大。通过音乐,我们自然成为了朋友,感觉很好。”成海的表现得到导演萩生田宏治的赞赏,对她推崇备至。
生于1992年的成海璃子在日剧《一公升眼泪》中扮演池内亚湖而成为受人瞩目的小明星,被日本传媒热捧,将她与志田未来形容为新世代女星的代表。成海璃子的新作《神童》将在三月的“香港国际影视展”中上映,她有望藉此片进军亚洲。成海的这部《神童》获选为影视展中的参展日本电影,成海与导演萩生田宏志将在三月下旬到香港出席首映。 该片是成海璃子首次担正之作,这次也是她首次赴海外工作。《一公升眼泪》也曾于韩国播放,因此成海在当地也有一定知名度,而与她合演《神童》的还有《死亡笔记》的松山健一。《死亡笔记》在香港大收,致使松山健一在亚洲亦颇有人气,估计两人合演的《神童》将得到各地片商的青睐,两人可藉此开拓亚洲的市场。
为了拍好本片,成海璃子和松山健一两位主演专门进行了钢琴特训。成海璃子从5岁开始练过几年钢琴,她在开拍前两个月重拾旧艺,每天苦练钢琴,片中有一场戏是主人公演奏肖邦的《小狗圆舞曲》,对演奏的要求非常高,专业老师为此从演奏技巧到姿态眼神对成海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执导。松山健一喜欢朋克音乐,从来不听古典乐,为了进入角色他专门找了贝多芬的《热情》来听,不过听的是摇滚版。传说在拍《娜娜》时,松山一个晚上就学会了弹贝斯,但这次他从开拍4个月前就开始练习弹钢琴,猛练《热情》。
Ⅳ 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的幕后花絮
随着国家对儿童剧的重视,市面上出现的以儿童为话题的影视作品也开始慢慢的火热起来,包括前些年的《喜羊羊与灰太狼》风靡一时到现在都势头不减,《家有儿女》更是人人皆知。2014年电视栏目《爸爸去哪儿》更是火遍全中国。 小学课本中的“小明”一角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当然他的小伙伴们比如“小东”“小红”“小刚”等等也一直都是所有70后,80后以及90后,甚至00后的共同记忆,但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部关于这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的影视作品出现。 基于这两点我们创作了这部《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新媒体爆笑网络剧,全剧以轻松爆笑的方式为我们展现出几代人课本中的那个古灵精怪的小明,与此同时也唤起了我们对于童年生活美好回忆。该剧制片人高昕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拍摄这部剧的初衷。
Ⅳ 小女孩的拍摄花絮
在拍摄《小女孩》的整个过程中,遇到了非常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剧组里某些重要职位的人,并没有发挥他们最大的能效。而导致把我们的制片人田佳和制片主任王宏伟培养成了万能人。笑笑的学士服找不到,制片人解决,姚远的画册内容不过关,逼得制片主任差点自己画。制片人打板,制片主任串角色。还有我们的青年演员李懿然,也硬生生的培养成了训犬员。这些讲出来并不怕笑话,只是想强调下专业二字。在这个组,真真正正做事的每一个人,我都要由衷的说声谢谢。谢谢他们本着一个萝卜八个坑的原则,克服了各种困难,少数完成了多数的任务,这是敬业的专业。我们的出品人巍巍在剧本完成了七稿后又推翻自己再写,从文学本到剧本,密密麻麻刺眼的红色批注,没完没了。我们的制片人田佳为小女孩的顺利拍摄,将自己策划筹备一年多并获得赞助的话剧的无限期滞后。我们的监制于博雅不仅在剧中有重要的角色出演,还负责整个电影的配乐,为保证质量不断挑战自己,夜以继日的做的直流鼻血。还有我们的摄像刘明、韩旭,场记雪华、录音可心,副导演刘凯、演员指导何志鹏,每天都以极亢奋的状态迎接战斗。关于演员,在这里,对他们也说声谢谢。马诺,在拍戏过程中脚被钉子扎伤,很严重,但去简单包扎了下就又跑回来拍戏。拍摄动物的戏很难,李懿然,不仅要演好自己的戏,还要训练只接触了一周的狗演员“小Q”,很多有狗的镜头顺利过关,多亏了她。周诗,为了达到我的要求,在东郊市场为一场戏跑了整整一天。彭怀逸、陆以骞,为了扮演好同志情侣,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磨合,非常敬业。还有刘梓辉、惠小白,都是非专业演员,第一次触电,表现的也都可圈可点。
短短的十一天,我们拍摄着温暖的故事,也经历着温暖的故事,得到了很多帮助。我们都忘不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美丽的校园和丰盛的早点,忘不了“全城热恋”咖啡厅为我们放弃当天的营业额配合拍摄,忘不了《双生花语》故事中借给姐姐钱的大妈,是我们的场记只说了句“大妈,我们拍电影,里面缺一个大妈的角色,您来行吗?”就请来了……
Ⅵ 有什么30分钟左右适合小学生看的微电影
1、《生命》是由BBC制作的十集系列纪录片,据《泰晤士》报道耗资一千万英镑,展回现了大自然的答物种多样性,以及每种生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的各种神奇生存本能反应。小孩看这部纪录片,可以增强家庭观念,理解自然界亲情的伟大。
2、旅行到宇宙边缘》从月球开始,一步步探索到银河系,呈现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神奇地貌,奇幻的气象变化,3D制作效果极致真实,带领你逐步走出太阳系,饱览整个宇宙的神奇景象。
3、电影《猎捕》又一部BBC出品的动物记录片,由《行星地球》团队倾力打造,全方位专展现动物在觅食过程中的属戏剧性一刻,并首次披露南美水濑,座头鲸的猎食行为,更借用了电影、戏剧中的片段,力求给观众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印象。
3、电影《猎捕》又一部BBC出品的动物记录片,由《行星地球》团队倾力打造,全方位专展现动物在觅食过程中的属戏剧性一刻,并首次披露南美水濑,座头鲸的猎食行为,更借用了电影、戏剧中的片段,力求给观众一个具有说服力的印象。
4、《海底总动员》,皮克斯也许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动画技术,但他们永远不会忘记,在一部电影中最重要的是故事、人物、想象力和美好的心灵。而《海底总动员》拥有一切。
5、《制UP飞屋环游记》,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老人跟一个小男孩一起探险的故事,小男孩是一个狂热的探险爱好者,老人和自己的老伴也曾是一个探险爱好者,为了完成老伴的遗愿,他用气球自制了“飞屋”,飞往他们结婚前就梦寐以求的“天堂瀑布”;
这时,小男孩竟然出现在了他的“飞屋”里。两人一路上遇到很多新奇、好玩的事情……这部电影是美国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高质量的动画,好看的剧情,以及积极的价值观,这部电影不止适合小孩儿看,相反,只有大人才能理解其中的人生哲理。
Ⅶ 春田花花幼稚园的影片花絮
[关于电影]
《春田花花同学会》又名《春田花花幼稚园》,由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和摩根陈影业有限公司摄制出品,新华展望传媒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联合发行。此部影片于2006年1月26日在香港上映,2006年2月21日起在内地上映,并于李连杰的《霍元甲》同期竞争票房。
这部影片是动画片《麦兜故事》的第三部,由动画及真人演绎的片段穿插而成。动画部分由《麦兜故事》原班工作人员制作。《麦兜故事》曾荣获法国安锡国际动画节最佳动画、蒙特利尔国际儿童电影节最佳长片大奖、汉城国际动画节最佳动画长卡大奖、台湾金马奖最佳动画片、香港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大奖等。
但是整部影片显然没有再演《麦兜故事》的盛况,真人与动画穿插的创作性虽然值得鼓励,可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时空交错使得整部影片叙事极不清楚,很多情节与人物要在仔细回想后才能找到他们之间的联系点。而且影片中许多的情节显得拖沓和无聊,导演要表达的个人意味太过于明显,给与整部影片的政治负载极为沉重,使得《春田花花同学会》这样一部原本应该只是参杂着小小辛酸的喜剧片不胜负荷,发而显得锋芒太露,机心全失。
[关于配乐]
整部影片的配乐非常出彩或者说极尽香港人嘲讽之能事,将世界上的名曲名段都来了一次平民化的大俗改编。
《奇华香肠歌》选用的是肖邦降E大调作品NO.9,这首原本应该放在音乐厅中仔细聆听的经典曲目,被冠上了和吃有关的歌词,不仅令人捧腹大笑,也不禁使得我们对人生活在世界上的本质意义作了又一次短暂的思考。
对于经典电影《毕业生》的主题曲的改编,也让人喜出望外。原本就带一点忧伤的乐曲透露的就是毕业生彷徨迷茫的心情,而现在配上独具香港的有关饮食文化的歌词,让观众在欣喜之余更有了莫名的忧伤。如果说以前的毕业生还是在为前途焦虑,那么现在的毕业生已经没有远大的梦想,他们所要的只是温饱而富足的生活,理想已经走得太远,我们连影子都抓不住。当我们捧腹于可笑的歌词的时候,却觉得有一种深切的悲哀慢慢的浮上来,击中你的心房。
[关于演员]
《春田花花同学会》全片由超过38位的明星出镜,可谓济济一堂。这种盛况只有在香港鼎盛时期的全明星喜剧《满汉全席》、《豪门夜宴》、《家有喜事》等贺岁影片中出现过,如今这样的超强阵容既证明了《麦兜故事》对于华人电影界的吸引力,也证明了香港电影的真实处境--透露着背水一战的可悲和决心。但是显然这样的辛苦运营没有换来预期的成功。《春田花花同学会》票房成绩平平,根本无法与同期上映的《霍元甲》匹敌。
另外还有2005年的大热超级女生--周笔畅和张靓颖--的加盟。周笔畅在片中饰演一位刚刚上班的白领丽人。披肩的垂直长发,齐眉的刘海,配上不变的眼镜,周笔畅的新造型成熟中依旧不失卡通韵味。在此部影片中,个人认为周笔畅的演出恰到好处,既有漫画的韵味,又有着人物的喜感,将人物的平民化演绎得非常到位。张靓颖没有什么戏份,只是在影片中一展歌喉,大概只是作为一个宣传的亮点而已,对于整部影片来说没有多大的意义。
因为整部影片的故事和结构都没有预期之中的出彩,使得片中的明星仿佛也只是成了一种点缀。吴君如的出场犹如一个桥段但是丝毫没有表现出她本人的特色和性格。在片中大多数的明星都是平面化的,因为性格的不具体和角色的扁平,每个人都不可能有精彩的表现,整部影片仿佛成了一次明星的集合会和搞笑party。
Ⅷ 古装微电影 儿童微电影这个视频里的孩子几岁了
古装微电影儿童微电这个视频里的孩子是四岁。
Ⅸ 烟台有拍儿童微电影的吗想给孩子做个纪念。
有个叫影人影视的影视公司,专门做儿童微电影的,前段时间我看亲戚的孩子做了个MV什么的,看上去还不错,你可以联系一下他们。
Ⅹ 七小罗汉的影片花絮
从《士兵突击》里的一身戎装到《七小罗汉》中的双
刀黑客,从清纯可人的 “小张曼玉”到手握皮鞭与孩子们斗智斗狠的恶贼小巫,陈思成和牛萌萌的荧幕形象可谓180度大转变。一边是加长版的黑色中山装,一边是帅气的黑色皮衣,这“中西合璧”的恶贼双煞造型还真是酷劲十足。
虽然饰演的是一个千年古寺中的老方丈,但这个方丈却非同一般,不仅武艺高强,还说、学、逗、唱样样拿手,就连MJ的经典舞步都学得有模有样。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即使是面对马健这么个身高2米的肌肉版大金刚,孩子们还是无所畏惧,一拳一脚都正中要害,身披护身铠甲的马健还是免不了满脸挂彩的“杯具”下场。不过,这另类的补丁妆再配上“90后”的招牌撅嘴动作倒是让人印象深刻,没想到马健也有这么“非主流”的一面。
这年头,小鬼的整人把戏也随着时代的进步而突飞猛进着,除了“扔鸡蛋”、“泼脏水”这些雕虫小技之外,小罗汉们还玩起了“人体实验”。顶着“西瓜太郎头”的王师爷直接被小鬼们擒到了禅房的卧榻上,这背上又是火罐又是竹筒的造型何止一个“惨”字了得
在即将公映的儿童喜剧电影《七小罗汉》中,被誉为“内地曾志伟”的演员王东方可以说是戏里戏外被七个少林小和尚整得最惨的一个。在电影中,他演得是“打戏的最高境界”——挨打。电影外,他在拍戏的过程中骨折,休息了两个月。而他骨折的时候戏还没有拍完,在骨折后的第三天,他为了完成电影的拍摄,自己拆了石膏,强忍着做没事儿状拍戏。而他在拍戏的过程中,还曾经被烧焦了头发,险些毁容。
王东方在《七小罗汉》中扮演的角色是一个热爱发明,但总是闹乌龙的半吊子科学家。在准备盗墓的过程中,他带了一堆看起来非常尖端的装备,但是在展示给同伙看的时候,却发现没带电源。在戏里,他也被七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给整惨了。稀里糊涂地屁股着了火,小和尚们拳打脚踢地为他扑火,为了救他,几个不懂事儿的孩子还往他嘴里塞药丸、扎针灸、拔火罐,使尽浑身解数地折磨他。在拍屁股着火戏的时候,他的头发还被烧焦了,而那天正好赶上嵩山下雪,光着膀子接受小和尚“治疗”的他遭遇到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在全剧组都以为他铁定第二天会生病,结果他还是生龙活虎地出现在大家面前,也因此获封了“铁人”的称号。 为了呈现更好的视觉效果,《七小罗汉》剧组特意将最后一场重头戏的拍摄选在了一个陡峭的山坡,而武艺高强的“哆来咪发索拉西”则被要求从悬崖上以最帅气的姿势滑翔下落,与盗墓恶贼进行最后一搏。 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面对这万丈悬崖,小罗汉们竟然无比兴奋地讨论起该怎么摆POSE才最帅气,全无惧怕之色。不过,这其中当然也有浑水摸鱼的。看“多多”那瑟瑟发抖、语无伦次的样子,原来大块头的他也会有恐高症。
问及导演傅华阳为什么想到拍摄《七小罗汉》这样一个题材,大概是在这样一个“快乐”的剧组呆得太久的缘故,傅华阳马上开玩笑说:“是黑泽明给我灵感,《七武士》嘛,刚好都是七个。”他接着很认真地说,“当然会借鉴一些经典电影的架构,不过这个故事的创意来自于少林寺的一套拳法,叫做七星拳,我和宁财神在上一次合作《精舞门》时,就已经在写这个剧本了。”
“片中65%的戏份都发生在山上那座古庙里,简单地说,可以分成5个章节,夜探、硬闯、潜伏、爆炸、反攻,最好的幕后团队,包括片头片尾的三维动画,航拍,以及片中200多个特效镜头,甚至搭建了一个大的场景,拍摄完毕后再把它炸掉,都是在按照迪斯尼电影的模式在运作。”
用功夫+喜剧的方式来混搭《七小罗汉》。“《七小罗汉》有很多戏都是靠肢体语言来表现的,当然还包括一些机关的设计,所以它不是那种无厘头喜剧,而是情景喜剧,很多笑点都是靠功夫来表现的。”
既然是七个小罗汉,要做到人人难忘,个个精彩,显然并不容易,对此,傅华阳表示“这个之前就已经想到,虽然这次是个群戏,但是还是有主角的,比如七个小罗汉里的发发,他的戏相对要多一些,其他人也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尤其在武功上,肯定每个人都会让人印象深刻。”武功自然不用多说,对于七个小演员的文戏,傅华阳坦言费了很大心血,“文戏部分,要慢慢去指点他们去拍,好在都是原生态,天性解放,我会鼓励他们去自由发挥,事实上,他们的表现常常让我喜出望外。”
拍摄地:“世界功夫之都”河南登封
投资方:SMG旗下炫动传播
发行公司:中国电影集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