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搞笑电影 » 教育孩子不偷东西电影
扩展阅读
太极张三丰剧情电影剧情 2025-07-10 02:22:07
30部经典搞笑电影 2025-07-10 02:12:32
暗黑之地电影剧情 2025-07-10 02:06:48

教育孩子不偷东西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6-22 06:45:49

㈠ 教育小孩别偷窈的电影

多教育他,让他看一些关于偷东西的报道,多看一些正面电影,积极向上的

㈡ 能推进些讲诉孩子偷东西的影片吗

电影不好找
推荐一篇文章
偷窃是一种可耻的犯罪行为,那如果是偷拿家里的钱,还算偷盗吗?如果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无知的孩子身上,为人家长的你又该怎么班呢?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偷拿家里钱这个行为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性质是不同的,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


这两天,有不少父母朋友问我,孩子偷拿家里的钱怎么办?孩子做错事撒谎怎么应对。对此我的看法是这样的:


偷拿家里钱的问题的实质不在于“偷拿”和“撒谎”,而在于孩子“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思维方式。


首先,偷拿家里的钱,或者偷拿亲人的钱,与偷拿非亲友关系的钱的性质是不一样,这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偷窃。只要孩子没有偷拿非亲友关系的人的钱,就不必担心孩子产生盗窃心理。这是一种简单的“唯我”心理,一种单纯的“利己主义”。这是孩子在没有建立成熟的道德观前的一种自发行为。


其次,孩子因为拿钱而撒谎,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欺骗,而是一种临时的“应变”,这种应变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年人都是不能完全避免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当然我们要培养孩子面对现实和承担后果的勇气和责任心,但是只要孩子不形成习惯,不以此为乐就不用过于担心。


这个问题最令人担心的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思维。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孩子这种行为是自发的,而不是自觉的。而在这种不好的倾向还在萌芽期的时候,正是我们给孩子树立是非观的绝好时机。


建议:


1。教育孩子时,要冷静郑重但是不可严厉,更不可打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情应该认真对待,但不要让孩子感到强大的压迫,以便孩子能够接受我们的建议。


2。这个问题,孩子错处有三,不该偷拿钱,不该撒谎,最主要的是“不择手段”这种思维方式。为了保证教育效果,我们应该突出重点。告诉孩子最让您生气的不是撒谎,不是拿钱,而是“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想法,这种任性的、自私的、不计后果的想法是您不能容忍的。告诉他,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用合理的方式,假如合理的方式行不通,那么正确的选择应该是放弃自己的愿望,而不应该是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的愿望。要给孩子举一个现实的例子。


需要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和承担后果的勇气等要在“不择手段”这种思想完全消除之后进行,循序渐进。


3。建议为了向孩子表示您对他的诚意,您可以每个月适当增加他的零花钱。


4。假如有些东西孩子十分需要,您应该尽可能的满足他。假如,您坚决认为不应该满足孩子,那么一定要给孩子讲清为什么,尽量取得孩子理解。而不应该是强硬的简单的禁止。


5。当您的孩子主动的承认自己的错误而不是掩饰错误时,不要批评孩子,应该告诉他,你虽然犯了错误,但是你主动承认错误,让妈妈(爸爸)很高兴,妈妈欣赏你得的勇气,妈妈为你自豪。

㈢ 有哪些电影或者动画叫孩子不偷东西

动画《借东西的小人》,电影《暗夜列车》,教育孩纸主要还是靠家长的态度,更多时候需要的是关爱,和不厌其烦教导,告诉他什么才是正确的~!

㈣ 有什么电影教育孩子偷窃的后果的

直接看纪录片。反映监狱生活的

㈤ 关于孩子偷钱的教育片

01分不清“自己的”与“别人的”

幼儿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分不清某件物品是属于“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他们往往喜欢一个玩具就直接拿走了,并不会去考虑这个玩具是属于谁的,我发现了这个玩具,那它就是我的。所以有的孩子总以为老师发的就是她的了。

建议:

① 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物权”观念。帮助孩子区分物品的物权,引导孩子建立“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例如,在家时,父母要要跟孩子讲什么是爸爸的,什么是妈妈的,什么是孩子的。在园所,老师也要跟孩子讲什么是园所的,什么是给小朋友自己的,老师也可以通过游戏或区角活动引导孩子,正确培养“物权”概念。

② 明确的告诉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对的。告诉孩子玩具是属于别人的,不经主人允许就拿走它,主人是会伤心的,这样做是不对的。

③ 当面归还物品。带着孩子一起当面把物品还给主人,向主人道歉,并鼓励和表扬孩子这种知错就改的行为。

02为了引起注意

有的孩子偷东西是为了引起大人或者同伴的注意。比如,偷偷拿走妈妈的包,妈妈就不会出门了;偷偷拿钱买东西分给小伙伴,小伙伴就会和自己玩等。

建议:

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出于这种原因偷窃的孩子,想要的并不是物质,而是关爱。因此家长要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了解孩子,并且经常带孩子出去玩耍,结交朋友。

03自控力差

有的孩子明明知道不经允许拿走别人的东西是不对的,明知要偷钱是错误的,但是由于太喜欢,所以控制不住自己,便拿走了。

建议:

① 提高孩子的自控力。带孩子看一些教育短片,或者通过睡前故事的形式,让孩子知道偷窃是被人厌恶的行为,没有人愿意和偷窃的人交朋友。

② 经常表扬和鼓励。如果发现孩子有进步,几天都没有偷拿别人的东西,家长和老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鼓励孩子继续保持。

③ 满足孩子合理的需求。如果要求合理,条件允许,家长尽量满足孩子;如果条件不允许或孩子的要求不合理,就向孩子说明情况,不要哄骗孩子。

如果某天你发现孩子偷东西了

你怎么办?

01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孩子

“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是一个谬论,因为即便孩子小时候期有过“偷拿”的经历,但真正成为小偷的只是极少部分人。

所以,当你发现孩子偷东西,就粗暴的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戴着有色眼镜看孩子并处处提防孩子,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并且可能成为孩子难以跨越的心理障碍。

02保持冷静,了解孩子背后的想法

当你看到孩子“偷钱”后,就气得把孩子狠揍一顿,要孩子许诺不再犯时,结果往往是孩子跟家长斗智斗勇,“偷钱”的小动作越来越多。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他们偷东西或许有自认为非常正当的理由,你的聆听和理解是让孩子改正的前提。

03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金钱观

为孩子提供赚零花钱的机会,让孩子明白赚取钱财的艰辛。家长可以让孩子帮一些忙,并支付给他一定报酬,引导孩子学会用劳动获取报酬,并增加孩子对于自己能力的信心。

04和孩子一起看看教育片

无论父母费尽唇舌孩子还是照偷无误,和孩子一起看看教育片吧!也许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别人的经历上吸取教训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法。

05不视而不见,不袒护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偷窃”是暂时性的,或者人为孩子拿幼儿园东西是老师没说清楚,长大了自然就好了,所以干脆视而不见或袒护孩子。孩子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以后很容易养成偷窃的习惯。

如果是孩子拿了幼儿园的玩具或者别的小朋友东西,老师可以及时和家长联系,通过家园共育,正确引导孩子纠正错误。

06不打骂孩子&孩子当众认错

一旦发现孩子偷窃,就打骂孩子或者命令孩子当众认错,并斥责孩子,以便让孩子不敢再犯。其实,这是在羞辱孩子,带给孩子的也只是自卑和羞耻,让孩子对大人失去信任。

事后切勿翻旧账, 反复追究,随意转述。事情已经过去,就不要反复提起,也不要发现孩子又拿了什么东西,就说“这又是你从哪里偷来的”这种话,以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要随意将事情告诉别人,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

其实,孩子的“偷窃”行为,并不一定是大人所理解的偷窃。教育学家卢梭曾说:“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作为老师和家长,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自己首先要保持理性,然后再来引导和教育我们的孩子。

㈥ 有教育孩子不偷东西的电影或者视频吗

先看看是什么心理,有的孩子就是喜欢偷东西的快感。讲故事,找一些罪犯口述之类的吧。《案件聚焦》里可能有

㈦ 有什么电影教育孩子偷窃的后果的

摘要 亲,您好!您的问题我这边已经看到了,正在努力整理答案,稍后五分钟给您回复,请您稍等一下~

㈧ 教小孩儿偷东西是什么电影

《硬汉》。

《硬汉》由导演王晶监制,导演丁晟执导,由刘烨、尤勇、孙红雷等人联手主演的影片。讲述一个退伍海军“老三”的故事。

影片中韩飞行饰演的一个街痞不让自己的孩子上学,而是教他在市场上偷东西,老三知道后将他暴打一顿,最后他同意送孩子去上学。

剧情:

老三曾是名军人,两次偶发事件却改变了他的人生,一次意外脑部受伤,使老三的思维变得与年龄不相符的天真和乐观而提前退役。

一次见义勇为受到表扬,使老三发现了自己生活中最大的快乐就是击倒坏人的一刻,于是,老三决定用他的拳头改变世界。

荣哥是名非法古董商,沉稳老练心思缜密的他冲着稀世文物岳家枪而来,并势在必夺的执行着抢夺计划,荣哥认定没人挡得住他,因为他认为世界可以被自己的智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