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电影名字,国外的搞笑电影。有一段是两个人用手枪,枪战,感觉你一枪我一枪,特别激烈
白头神探2 (1991)
导演:大卫·扎克
编剧:大卫·扎克/帕特·普罗夫
主演:莱斯利·尼尔森/普瑞希拉·普雷斯利/乔治·肯尼迪/O·J·辛普森
类型:喜剧/动作/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剧情简介· · · · · ·
白头神探2延续白头神探第一集的风格,继续讲述神探弗兰克遭遇到的新案件。本片由大卫·扎克执导,莱斯利·尼尔森主演。电影于1991年6月28日上映。>>>
㈡ 谁知道众多恶搞电影里那个白发老头的名字
莱斯利·尼尔森
英文名: Leslie Nielsen
性 别: 男
生 日: 1926-2-11
国籍:加拿大
身高:183cm
简 介:曾被影评家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称为“揶揄版劳伦斯·奥立弗”的莱斯利·尼尔森出生在加拿大,在西北地区的Tulita长大。父亲是一名骑警、严格的执法者,母亲是威尔士人。莱斯利先是在多伦多的广播艺术学院学习,然后前往纽约百老汇的奈瓦福特剧院深造。
他的表演生涯真正追溯起来,恐怕是在很小的时候为了逃避父亲严厉的惩罚而被迫撒的谎。他共拍过50多部影片,出演过的电视电影更多。在宣传影片《Men With Brooms)时,尼尔森和共事男星保罗·克劳斯(Paul Gross)获得Winnipeg荣誉市民称号。2002年美国国务卿向他授予了“西弗吉尼亚荣誉公民和亲善大使”的称号。
莱斯利·尼尔森最出名的要算在那部成功的电影"飞机"中的角色,和《白头神探》系列中笨手笨脚的侦探弗兰克·德宾。他体验到好莱坞的演员生活相对来说比较晚。由于对他的喜剧天赋太没有把握,尼尔森的事业从在好莱坞的强盗电影中扮演职业杀手开始。在扮演了多年正直的人物之后,尼尔森开始冒险进入喜剧表演,展现他的天赋,让观众笑个不停。
通过对他同行的同事,家庭成员,及尼尔森本人的采访,影片勾勒出了他的事业,用一种个人的角度来关注他事业低微的起点,在灰暗的年代里他成长于遥远的加拿大北部,而后,来到了洛杉矶,这座群星荟萃的城市,开始了他的事业。
作品集
The Nutcracker and the Mouseki The Nutcracker and the Mouseki (2004-10-12)
惊声尖笑3 Scary Movie 3 (2003-10-24)
神探,你好神 Camouflage (2001-1-9)
脱线帝国 2001: A Space Travesty (2000-1-1)
圣诞老人失忆了 Santa Who? (TV) (2000-1-1)
绝命错杀令 Wrongfully Accused (1998-7-23)
家庭风暴 Family Plan (1998-3-12)
终极笑探 Spy Hard (1996-1-1)
吸血鬼也疯狂 DraculaDead and Loving It (1995-12-22)
终极笑探总动员 Rent-a-Kid (1995-11-4)
白头神探Ⅲ Naked Gun 33 1/3: The Final Insult (1994-3-18)
白头神探3 Naked Gun 33 1/3: The Final In (1994-3-18)
白头神探3-终极悔辱 Naked Gun 3: The Final Insult (1994-1-1)
马克思兄弟 Unknown Marx Brothers, The (1993-1-1)
白头神探II再显神威 The.Naked_Gun.2.The.Smell.of.F (1991-12-24)
Chance of a Lifetime Chance of a Lifetime (1991-11-18)
妙计合家欢 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1991-11-11)
白头神探2 The Naked Gun 2 (1991-6-28)
又见鬼缠身 Repossessed (1990-9-14)
白头神探 Naked Gun: From the Files of P (1988-12-2)
我要求审判 Nuts (1987-11-20)
海豹突击队 Patriot, The (1986-1-1)
鬼作秀 Creepshow (1982-11-12)
火爆大油城 City on Fire (1979-5-24)
阿姆斯特丹杀机 Amsterdam Kill, The (1977-11-17)
Viva Knievel! Viva Knievel! (1977-7-15)
桃花再开时 Rosie! (1967-11-22)
万世流芳 Beau Geste (1966-9-7)
The Sheepman The Sheepman (1958-5-7)
Tammy and the Bachelor Tammy and the Bachelor (1957-6-14)
The Battle of Gettysburg The Battle of Gettysburg (1956-5-17)
惑星历险 Forbidden Planet (1956-3-15)
㈢ 全球最搞笑电影排行是怎样的
全球最搞笑电影排行是《你丫闭嘴》、《的士快递》系列、《你逃我也逃》、《上帝也疯狂》系列、《冒牌家庭》。
1、《你丫闭嘴》
一个嘴炮,一个沉默杀手,阴差阳错搅到了一起。你好,我叫钢蛋,来自蒙塔基!看过的人都知道这句话本身自带笑点。这部电影会让你拍桌大叫,捂肚狂笑!
5、《冒牌家庭》
小毒贩大卫一次意外被劫后,不得已接受债主老板的条件——从墨西哥走私一批毒品回美国。为了低调他邀约了三个人租了一个冒牌家庭。他们是:高中生肯尼、脱衣舞郎罗斯、流浪女凯西。这样一个奇葩组合开着一辆房车,从墨西哥装了15顿大麻上路了。一路上基情与蕾丝齐飞,枪炮与意外频发。前有海关,后有毒贩追杀,还在路上结识一家缉毒警察。
㈣ 推荐几部外国很搞笑的电影,类似白头神探系列的,憨豆的都看过了
1.《王牌保镖》:
是狮门影业出品的动作喜剧电影,该片讲述一名职业杀手前往国际法庭作证,由私人保镖护送,二人共同抵抗雇佣兵截杀与警方追捕的故事。
2.《独裁者》:
是由拉里·查尔斯执导,萨莎·拜伦·科恩编剧、萨莎·拜伦·科恩、安娜·法瑞丝、本·金斯利主演的喜剧电影。影片讲述某国残暴的独裁者来到美国纽约参加一个联合国会议之后的离奇经历。
3.《粉红豹》:
本片为1964年粉红豹系列《黑夜怪枪》的前传,讲述一名男子因无意中被人看到自己祖传珍宝——超级“粉红豹”钻石,随即意外死亡,钻石也不翼而飞。
4.《特工佳丽》:
是一部由唐纳德·佩特瑞执导的喜剧警匪电影,影片讲述了格雷西·哈特联邦调查局女探员作为卧底,参加美国小姐大选的故事。
5.《女间谍》:
是由保罗·费格执导,梅丽莎·麦卡西、杰森·斯坦森、裘德·洛、萝丝·拜恩等联袂出演的一部动作喜剧电影。
影片讲述了苏珊·库珀原本只是一名CIA办公室文员。但因组织内部所有间谍身份都已暴露,苏珊终于获得机会,充当卧底,混进史上最危险的军火商集团,试图查出事情的真相的故事。
㈤ 找好莱坞群英搞笑片
中文片名
这不是斯巴达(斯巴达三百勇士之恶搞版)
外文片名
Meet the Spartans
更多外文片名
Hunting and Fishing .....USA (working title)
影片类型
喜剧
片长
80分钟
国家/地区
美国
对白语言
英语、俄语
色彩
彩色
评级
Rated PG-13 for crude and sexual content throughout, language and some comic violence
级别
USA:PG-13 UK:12A
[编辑本段]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杰森·弗莱德博格 Jason Friedberg
艾隆·塞尔泽 Aaron Seltzer
编剧 Writer
杰森·弗莱德博格 Jason Friedberg .....(written by) &
艾隆·塞尔泽 Aaron Seltzer .....(written by)
演员 Actor
戴德里克·巴德 Diedrich Bader .....Traitoro
凯文·索伯 Kevin Sorbo .....Captain
马索·曼恩 Method Man .....Persian Emissary
Travis Van Winkle .....Sonio
Sean Maguire .....Leonidas
Jim Piddock .....Loyalist / Simon Cowell Look-A-Like
Crista Flanagan .....Spartan Woman / Ugly Betty Look-A-Like
Tony Yalda .....Sanjaya Look-A-Like
Ike Barinholtz .....Dane Cook Look-A-Like / Bond Villain / Prophet
Jareb Dauplaise .....Dilio
Zachary Dylan Smith .....10-Year-Old Leonidas
Emily Wilson .....Lindsay Lohan Look-A-Like
Nick Steele .....K-Fed Look-A-Like
Nate Haden .....Ryan Seacrest Look-A-Like
Dean Cochran .....Rocky Balboa / Rambo
Hunter Clary .....Leo Jr.
Kenny Yates .....Urban Kid #2
Willie Macc .....Urban Kid #1
Jim Nieb .....President Bush Look-A-Like
Tiffany Haddish .....Urban Girl
John Di Domenico .....Donald Trump Look-A-Like
卡门·伊莱克特拉 Carmen Electra .....Queen Margo
肯·戴维蒂安 Ken Davitian .....Xerxes
Phil Morris .....Messenger
Nicole Parker .....Brtiney Spears / Paris HiltonPaula Abl Look-A-Like / Britney Spears Look-A-Like / Ellen DeGeneres Look-A-Like / Hunchback Paris
Thomas McKenna .....Tom Cruise Look-A-Like
Christopher Lett .....Randy Look-A-Like
Jenny Costa .....Tyra Banks Look-A-Like
Belinda Waymouth .....Twiggy Look-A-Like
Jesse Lewis IV .....Ms. Jay Look-A-Like
Ryan Fraley .....Brad Pitt Look-A-Like
Tiffany Claus .....Angelina Jolie Look-A-Like
制作人 Proced by
杰森·弗莱德博格 Jason Friedberg .....procer
W. Mark McNair .....co-procer (as Mark McNair)
Peter Safran .....procer
艾隆·塞尔泽 Aaron Seltzer .....procer
Arnon Milchan .....executive procer
原创音乐 Original Music
Christopher Lennertz
摄影 Cinematography
Shawn Maurer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剪辑 Film Editing
Peck Prior
选角导演 Casting
Eyde Belasco
艺术指导 Proction Designer
William A. Elliott
美术设计 Art Direction by
William Ladd Skinner
布景师 Set Decoration by
Teresa Visinare
服装设计 Costume Design by
Frank Helmer
副导演/助理导演 Assistant Director
David Berke .....second 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Greg Guzik .....first assistant director: second unit/second assistant director
[编辑本段]制作发行
制作公司
New Regency Pictures
Regency Enterprises
发行公司
20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 Twentieth Century-Fox Film Corporation [美国] ..... (2008) (USA) (theatrical)
20世纪福克斯荷兰分公司 20th Century Fox Netherlands [荷兰] ..... (2008) (Netherlands) (theatrical)
20世纪福克斯公司 20th Century Fox [新加坡] ..... (2008) (Singapore) (theatrical)
Twentieth Century Fox Film Company Ltd. [英国] ..... (2008) (UK) (theatrical)
其它公司
Chapman and Leonard Studio Equipment ..... camera cranes/remote camera systems/camera dollies
Belgrade Film Orchestra ..... orchestra
Louisiana Media Proctions ..... proction services
上映日期
新西兰
New Zealand
2008年1月24日
美国
USA
2008年1月25日
爱沙尼亚
Estonia
2008年2月1日
冰岛
Iceland
2008年2月8日
阿根廷
Argentina
2008年2月28日
澳大利亚
Australia
2008年2月28日
德国
Germany
2008年2月28日
新加坡
Singapore
2008年2月28日
英国
UK
2008年2月29日
俄罗斯
Russia
2008年3月27日
芬兰
Finland
2008年3月28日
西班牙
Spain
2008年3月28日
比利时
Belgium
2008年4月9日
荷兰
Netherlands
2008年4月24日
法国
France
2008年5月7日
意大利
Italy
2008年6月27日
[编辑本段]剧情介绍
◎简 介
公元前480年,波斯王薛西斯率50万铁骑攻向希腊。数月之战,希腊已沦陷过半,骁勇善战的斯巴达国王列奥尼达,被众城邦选出担任守军统帅。英明神武的他力排众议,亲率300斯巴达勇士死守希腊中部的门户——温泉关……
当薛西斯的大军慢慢逼近了关口,将拔弩张的战场早已是未血绸缪……这时战场上响起了音乐声,强烈的HipHop节奏下,300勇士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斗舞,空转、机器人、头转等绝招被300勇士耍的有模有样,先输一阵的薛西斯王怒不可遏,招来了素有“快乐的大脚”之称的企鹅巨兽波波向关口发起猛攻,快节奏的踢踏果然让300勇士一时无从招架,且看300人将如何面对地方轮番的挑衅……
影片幕后
当馒头引发了一场血案的时候,当刘德华为买房掩面痛苦的时候,当的时候,“恶搞”这个被网络时代所催化的东西便开始大规模的入侵中国的各种媒体。一时间这种排列组合式的创新娱乐吸引了万千影迷网友的眼球,而究竟何为恶搞?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明确的学术定义,而其始作俑者姓甚名谁也恐怕是难以考证了。总之,电影中相互引用相互致敬乃至相互开涮的作法早已有之。大家发现偶尔引用一下别的影片的经典台词,客串几处别处的熟悉桥段,或者cosplay一下大众的银幕形象既可以为自己的作品增加宣传噱头,也同时带给了观众们非同一般的乐趣。久而久之,不满足于零散小把戏的人们就干脆集中火力炮制纯粹的恶搞电影。这方面国内近年才有《大电影》独挑大梁撑起一片天空,而老美和好莱坞却早就玩了几十年了。
早在1970年,美国国家讽刺社(National Lampoon)的成立就已经宣告了恶搞工业化时代的来临。最初的时候国家讽刺社只是以杂志报纸之类的平面媒体作为平台,以尖酸刻薄反讽挖苦的犀利文风著称,用玩笑指点江山,以讽刺鞭挞黑暗。后来,随着讽刺社的发展,他们将触角开始逐渐伸向电影,电视等更为大众的传播媒介。十几年下来讽刺社名下的各类恶搞类型片已多达数十部,而本片也没少的了他们的掺和。本片的几个主要演员都是来则国家讽刺社的成员。
不过虽然出了几个演员,但说起来本片的主要策划和制作却不应该归功于国家讽刺社的名下。导演兼编剧的杰森·弗莱德博格和艾隆·塞尔泽这对搭档才真正是居功至伟的第一功臣。说起他们的名号,熟悉电影,热衷恶搞的影迷们肯定早已经耳熟能详了。没错!他们就是一手炮制了《惊声尖笑》四部曲、《约会电影》、《史诗电影》等一干恶搞经典的黄金搭档。他们用非凡的智慧和眼光化腐朽为神奇般的将一部部家喻户晓的好片经典或是砸锅烂片串联糅合,经过细微的加工和夸张,打着娱乐至上的旗号本着要观众笑吧脱臼的精神制造出了这些经典的巨型笑弹。“没有什么不可能”这句话在他们手中变成了绝对的现实,对于他们来说,除了要做到绝对的好玩逗乐之外,其他的一切公理与自然法则都可以在影片中合法的公然蔑视。
不过话说回来,从本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二位还是在探求一种相对稳定的恶搞框架结构。第一次用一部电影(《300勇士》)来搭建整体的恶搞线索,在此基础上再添加其他影片的爆笑猛料,可以说这样相对规矩的手法也是他们在恶搞上的一次新的尝试,效果如何,下月初便见分晓。……
[编辑本段]相关评论
看过影片之后,感觉上了一堂生动地再教育电影课,因为它里面包含了所有最不应该在喜剧中出现的元素。
——7M视频网站
总体感觉就是一群小丑极尽恶心之能事地表演,你却不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地方。
——《奥兰多日报》
影片有践踏恶搞电影业的嫌疑,完全是靠着白痴的行为举止抢得的商业先机。
——《电影小子》
编导杰森•弗莱德博格和艾隆•塞尔泽只是将自己之前的作品,直接套用到这里而已,可惜已经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了。
——《好莱坞报道》
[编辑本段]幕后制作
【拿什么拯救你--恶搞电影】
也许看过《这不是斯巴达》之后,会让你情不自禁地想起上世纪80年代--那个轻喜剧大师梅尔·布鲁克斯活跃的时代,同时也是类似于《逢凶化吉满天飞》这种恶搞电影最全盛的时期。虽然在名字上玩了点花样,但这部由目前的“恶搞生力军”杰森·弗莱德博格和艾隆·塞尔泽共同创作的影片,其实应该叫《史诗电影2》,感觉上要更合适一些,首先依据的是它所尊崇的史诗片范畴,而且影片整体看下来,也确实片如其名,给人一种很“2”的感觉。
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恶搞电影其实也有它一直需要遵守的“行业规则”:一、取笑原著的同时,还要重新创造一些全新的电影元素,让整个故事显得充满智慧的闪光点,值得信赖;二、顽皮且机灵,刻意到令人没办法容忍的对白;三、演员的表演要有夸张的肢体语言,虽然表情严肃,却是本着一颗幽默滑稽的心态去完成的;四、对于何时应该出现讽刺的老练的选择和完美无瑕的剪辑手法……从1980年经典的《逢凶化吉满天飞》,到1988年的《白头神探》,然后是以“卷土重来”之姿横扫票房与评论界、于2000年公映的《惊声尖笑》,直至2003年的《惊声尖笑3》--也许对此影评人的说法不一,不能一概而论,可之前的这些例子,几乎是部部影片中都能挑出一些非常有创造力的可取之处。所以截止到2003年,这种电影类型都被很好地延续着,而且在商业推广上更是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然而到了2006年的《惊声尖笑4》时,却有直坠谷底的趋势,中间经历了《约会电影》和《史诗电影》,再到这部《这不是斯巴达》,几乎到了再不整顿就要濒临“死亡”的恶果,至于现在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的票房喜讯,相信也只是节日症候群的一次昙花一现而已。
恶搞的关键,就在于“通过重复而产生一种幽默的效果”,但首先你要能抓得住那个“笑点”,而非只是无意义的拼凑加折腾,但影片的编剧兼导演杰森·弗莱德博格和艾隆·塞尔泽似乎只懂得用不断辱骂和嘲弄,要么就是过分冗长的插科打诨,足足有几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然后将现在的流行文化一股脑地统统塞入到里面,甚至没有考虑这样的做法是否适当。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恶搞电影业的“后继无人”,总之任何语言都不足以形容杰森·弗莱德博格和艾隆·塞尔泽的“死心眼”和“没压力”,他们似乎已经在蓬勃发展的现代电影中,完全迷失了方向并进走了死胡同中,几乎就是在靠将那些本来就已经很可笑的视效大片东拼西凑起来,糊弄自己过日子。然而他们制作出来的影片,即使是作为影视学校学生的毕业作品,也不可能得到及格的分数。从《这不是斯巴达》中可以看出一种明显的心智残缺不全的致命问题,也许弗莱德博格和塞尔泽本来就是专门拍给那些在周末无所事事的少年颓废派观看的。最让人想不通的是,在2006年经历了骂声一片的《约会电影》之后,又在2007年因为更糟糕的《史诗电影》而差点被吐沫星子淹死,甚至直接摘得了“年度最差”的冠冕……怎么刚刚进入2008年,弗莱德博格和塞尔泽仍然可以在这个题材之中继续失心疯下去,在“金主”20世纪福克斯公司的鼎力相助之下,又制作了这部以《300勇士》为主要恶搞对象的《这不是斯巴达》?那种感觉,就好像是他们亲手将此类型片的高墙,轰然推倒,变成废墟。
【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回忆去年的票房大片,《300勇士》首当其冲,颇有“黑马”的姿态,于是杰森·弗莱德博格和艾隆·塞尔泽自然要拿这个本来还算气吞山河的史诗传奇开刀……首先,他们为故事注入了一种一刻都不得停歇的“恐同症”,让那些只着三角裤、披着斗篷的斯巴达壮汉,眼神从坚毅瞬间变得暧昧迷离,都成了列奥尼达身边一个又一个“爱人”。故事主线一经设定,弗莱德博格和塞尔泽又开始盲目地将在2007年一路衰到底的明星事件随便穿插进去,大肆模仿、宣扬,使用的手法却是极度恶劣的,再加上许多糟糕的电视真人秀,比如说代表着现代流行趋势的《美国偶像》和《全美超级模特新秀选拔赛》,你完全可以说--《这不是斯巴达》已经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占据了恶搞电影类型中的垫底位置,算是应了那句“没有最糟,只有更糟”。不过,影片之所以拍得如此糟糕,甚至可以用“垃圾”二字来形容,还是应该归咎于弗莱德博格和塞尔泽太急于孤注一掷地盲目押宝了,从他们身上,我们再次学到了一个宝贵的教训。
基于以上原因,《这不是斯巴达》绝对可以登上拙劣模仿电影的新一代大师的宝座,随便拣来一些现在已经不算是流行甚至有点过时的所谓时尚元素,连整理都欠奉,就那么胡乱地堆在了那里。另外,杰森·弗莱德博格和艾隆·塞尔泽还身陷广告的怪圈中无法自拔,甚至不避讳地让广告用语和产品交叉出现……如此说来,观众需要忍受的不仅仅是“不好笑却硬让你笑”的折磨,还要连带接受那些硬塞进来的广告,有饮料,也有冰冻食品的。至于影片中最差的模仿部分,对《神奇四侠2》的那一段无厘头的恶搞,绝对是当之无愧。
通观整部影片,惟一还算让人赏心悦目的,则出现在主演之一卡门·伊莱克特拉那欲遮还露的曼妙胴体上,然而光凭这一点,绝对不可能将你拉进电影院,因为你想看伊莱克特拉全裸的画面,随便登陆网站一搜,就有大量的图片供你浏览。
最终,《这不是斯巴达》似乎永远都不会解释自己讲述的那些笑话为什么好笑了,甚至夸张到每每变换场景时,总要出现那么一个碍眼的角色,大声呼喊出这段所参照的原著的名字……即使观众的智商真的不敢恭维,但也绝没有差到连简单的流行文化,也需别人不时地在耳边提醒的地步。至于影片所采用的一些为数不多的电脑特效制作,也体现出了一种令人难堪的拙劣,所谓的艺术美感就不说了,直觉就是小作坊制作出来的便宜货。
影片发展到最后,还颇有深意地对《第一滴血》中的兰博进行了一次非常有嘲讽意味的暗示,所以不难让人联想到与其同时登陆院线的《第一滴血4》……可是除此之外,我们看到的所谓流行文化,其实都已经是“陈年旧事”了,总是给人一种不够fashion的感觉,尤其是影片中一个比较特别地场景中,提到了一个能够上锁的贞操带被偷--很明显,这是从15年前梅尔·布鲁克斯执导的《罗宾汉也疯狂》中“偷”来的。
[编辑本段]精彩对白
Mumbles: What you laughin' at, cracka?
马姆勃斯:你笑什么呢?白种妞?
Leonidas: You got served.
列奥尼达:你已经享受到服务了。
Traitoro: Stop kicking people into the pit of death! Honestly!
特雷特罗:说真的!不要再把人踢进死亡的深渊了!
Brtiney Spears: Do I look crazy to you?
布兰妮•斯皮尔斯:我看起来对你很疯狂吗?
Brtiney Spears: [holding up baby] Look, we match!
布兰妮•斯皮尔斯(举起婴儿):看,我们多相称!
[编辑本段]穿帮镜头
·配音错误:当影片中的布兰妮·斯皮尔斯被踢进“绝望的深渊”时,我们能够听到她的说话声和尖叫声,可是她的嘴唇甚至动都没动过。
·神奇的文字:当主角在女王高戈身上写上“嫁给我”时,这些字一会儿出现,一会儿又消失了。
〔影片简评〕
总是觉得将本片划入喜剧有点不和谐,在这的划分标准估计是能让人发笑的片子统统划入喜剧,但总觉得不妥,毕竟喜剧这个古老的类型最初的时候根本没有这么拍的,此种类型的喜剧已经有着足够多的个性特点而足以为它们单独开辟一个新的类型了。所以,个人觉得还是将这类影片暂时以恶搞片称呼吧。
其实,恶搞这个东西,说小了就是一些人吃饱了撑的过家家一般的炮制大杂烩,但说大了其背后的社会意义和文化蕴涵恐怕也大有来头。首先它体现的是新时代的人性解放与个性张扬,其次,恶搞是一种草根文化向精英文化直接对抗的战场,最后,恶搞更加是一种网络时代媒体力量重新分配的标志。
总之,平民老百姓不再是以前被几个主要媒体牵着鼻子走的愚昧大众了。尤其是youtube还有博客的出现更加削弱了主流媒体的统治力量。你形式古板,我就调侃游戏;你装神弄鬼,我就讽刺挖苦;你愚弄大众,我就揭你老底。总之,在一个允许言论自由的法制社会里,恶搞就如同传统的杂文一般既有娱乐大众的功效又肩负着监督主流文化的责任。当然这其中也有烂俗,但恶搞绝不等同于烂俗。
当然也有人说这都是快餐文化时代浅薄与浮躁的象征——也许吧,但有快餐的时代总比只有慢餐好,多一种选择多一种机会。再说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的内容早已不再统治一切,取而代之的是选择和获取信息的方法。市场的多元化注定了电影空间中也一样的纷繁复杂。
但就电影的娱乐本质来说,我还是欣赏和喜欢恶搞的片子的。所以对于本片笔者十分期待,毕竟说到底,恶搞片就是给影迷们奉献的课外大餐,管他那么多呢,饕餮之……
[编辑本段]相关导演作品
Aaron Seltzer (I):史诗电影、 这不是斯巴达
Jason Friedberg:史诗电影、 惊声尖笑3、 特务之王、 约会电影、 这不是斯巴达
[编辑本段]相关演员作品
格莱格.伊里斯(II):一球成名、 加勒比海盗、 加勒比海盗3、 泰坦尼克号、 终止战火、 终结战争、 贝奥武夫、 这不是斯巴达、 飞天红猪侠Kenny Yates (II):史诗电影、 这不是斯巴达
Tony Yalda:美国梦、 这不是斯巴达
Briana Barran:这不是斯巴达
Jearl Vinot:这不是斯巴达
Dominique DuVernay:这不是斯巴达
Stephen Spell II:这不是斯巴达
凯文.索伯:这不是斯巴达、 魔鬼征服者
Natasha Blasick:这不是斯巴达
Zachary Dylan Smith:这不是斯巴达
㈥ 有个恶搞的电影,听同学说好看,求名字。
你说的电影叫《大电影之树百亿》这部电影楼上介绍的很清楚了,但看恶搞电影虽然搞笑,但必须要对电影很熟悉,明白他某个情节是恶搞哪部电影的。
我给你推荐一部《蜻蜓侠》以蜘蛛侠为背景,恶搞了美国的很多漫画影响。
《洋葱电影》
Onion News有自己的文字报道、新闻视频、出版物等等,总之都是“假新闻”,非常荒诞,但对现实讽刺的厉害,极度搞笑
《史诗电影》(Epic Movie)(2007):
这部电影就如片名那样,拿近年来大卖的史诗电影开涮,《哈利波特》、《魔戒》、《纳尼亚》以及《加勒比海盗》,都被一一恶搞。
《愤怒的乒乓球》(Balls of Fury)(2007):
把功夫和乒乓球这两项中国人的擅长项结合在一起,挺有创意的,但为什么男主角那么像吸血鬼呢?
《约会电影》(Date Movie)(2006):
因为艾丽森-汉妮根(Alyson Hannigan)是这部浪漫爱情电影的女主角,而艾丽森-汉妮根是不会做错事的,所以所有对这部电影的评论都很节制。
《我的巨型独立电影》(My Big Fat Independent Movie)(2005):
这部嘲讽独立制作电影的作品,海报比电影本身更搞笑。
《昆宝出拳》(Kung Pow:Enter the Fist)(2002):
如果你想看一部既对功夫类型电影进行讽刺,又明显对功夫电影怀有十分敬意的电影,那么这部就是你的上上之选。
《惊声尖笑》(Scary Movie)四部曲(2000/2001/2003/2006):
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部电影的一开始是拿经典的《惊声尖叫》(Scream)来开涮,出色的票房让《惊声尖笑》很快成为了四部曲,而且一部比一部恶搞。
《胡说霸道》(Jane Austen’s Mafia!)(1998):
这部以《教父》等经典黑道影片为恶搞对象的电影,也讲述了黑帮选接班人的故事,但过程肯定不严肃。
《吸血鬼也疯狂》(Dracula:Dead And Loving It)(1995):
在成功扮演了《白头神探》男主角之后,弗朗科-德瑞宾(Frank Brebin)又拍摄了这部《吸血鬼也疯狂》,在其中扮演一个没了牙的吸血鬼。
《罗宾汉也疯狂》(Robin Hood:Men In Tights)(1993):
不像其他绿林好汉,《罗宾汉也疯狂》中的男主角操着流利的英语,而他的傻劲更和其他好汉相去甚远。
《奸情一箩筐》(Fatal Instinct)(1993):
一位警察兼律师周旋于三个危险的女人之间,他的太太正预谋干掉他,他的秘书得不到他的心,便退而求其次,千方百计想得到他的身体,而他的委托人也对他有意思,并且以他的性命威胁他。这样一部辛辣刺激的恶搞电影,肯定不会有冷场。
《反斗神鹰》(HOT SHOTS!)(1991):
这是ZAZ导演三人组中的吉姆-亚布拉罕(Jim Abrahams)独立拍摄的。这部恶搞汤姆-克鲁斯成名作《壮志凌云》(Top Gun)的电影十分成功,成为91年十大卖座电影之一。
《白头神探》(The Naked Gun)三部曲(1988/1991/1994):
一部失败的电视剧能否成为一部成功的电影呢?《白头神探》就做到了。这部ZAZ执导的电影一共拍摄了三部,其中不少桥段还被星爷所借鉴。
《逢凶化吉满天飞/空前绝后满天飞》(Airplane)(1980):
ZAZ三位导演又一部成功作品,这部电影与《小银幕大电影》一样,也对多种类型片进行了恶搞,灾难、动作、歌舞、爱情……都逃不过这部电影的魔爪。
《惊声尖叫》系列,把美国个个不同时代的电影,时间拿出来恶搞,不得不说导演是个天才
㈦ 有没有人知道有一部美国电影讲的是一个白发警探的,是一个老人,剧情非常搞笑的电影,忘记名字了,有人懂
就是白头神探吧,有好几部呢
㈧ 有一个外国喜剧片 主角在房子外面爬,还抓住外面雕像
美国经典喜剧片 白头神探 里面的 神探抓住的是一个男性雕像 然后一个女的在看窗子外面 神探没看到手就抓住了那个女的胸部 女的吓得大叫 挺搞笑的电影 一共有三部 主演白头神探就是警察学校里面的那个白头发校长
《白头神探》系列电影讲述白头神探弗兰克·卓本中尉遇到的一系列故事,是由派拉蒙影业公司制作出品的。该系列分别在1988年、1991年、1994年推出了《白头神探1》、《白头神探2》、《白头神探3》。
㈨ 求一部美国的搞笑间谍电影
你说的是恶搞电影《白头神探》
导 演: 大卫·朱克
主 演: 莱斯利·尼尔森;乔治·肯尼迪;O.J·辛普森;约翰·豪斯曼
地 区: 美国
语 言: 英语
刑警诺柏追查毒犯过程中遭意外袭击更惨还陷入与毒犯同谋疑云无厘头探长法兰克为了侦办此案、洗刷同袍冤屈竟意外揭发了一件谋刺英国女王阴谋……
《白头神探》三部分别是:
《白头神探之笑弹龙虎榜》拍摄于1988年;
《白头神探2再显神威》拍摄于1991年;
《白头神探3终极侮辱》拍摄于1994年。
㈩ 求一部欧美的老电影(喜剧,间谍),主演是个老头(白头发)很搞笑,里面有一个女的好像
电影《白头神探》
中文名: 白头神探
外文名: The Naked Gun
其它译名: 笑弹龙虎榜,裸枪
制片地区: 美国
导演: 大卫·扎克
编剧: 大卫·扎克
类型: 爱情,动作,犯罪,喜剧
主演: 莱斯利·尼尔森,普瑞希拉·普雷斯利,里卡多·蒙特尔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