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评价电影《教室里的一头牦牛》
本片是一部2019年的不丹电影,不丹原本提交本片参加2021年的第93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奖项。
但由于不符合规定,直到第二年才获得提名,成为角逐2022年第94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的五部电影之一。本片也成为不丹电影首次角逐奥斯卡奖项。
有意思的是,影片一开始就给乌金印有“国民幸福指数”的衬衫拍了一个特写。
国民幸福指数是谁提出来的呢?正是不丹国国王在197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他表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人生“基本的问题是如何在物质生活(包括科学技术的种种好处)和精神生活之间保持平衡”,他提出由政府善治、经济增长、文化发展和环境保护四级组成的“国民幸福总值”(GNH, Gross National Happiness)指标。
② 有什么电影写贫困山区的孩子通过奋斗改变命运的
奥林匹斯的陷落 又名:Olympus Has Fallen 看点: 暴力 特工 政治 英雄主义 类型:动作 剧情 恐怖 语言:英语 韩语 地区:美国 时长:114分钟(中国大陆) 导演: 安东尼·福奎阿 演员: 尹成植 安吉拉·贝塞特
③ 《孝女彩金》真实人物是谁
《孝女彩金》是根据梅州孝女彭彩金的真实故事而改编的励志教育片。
1992年秋,出生才30多天的小彩金便被养父母抱来抚养,其养母早年罹于疾患,是个难做体力活的残疾人,全家靠养父耕种几分责任田、干些修锁等杂活挣钱养家。
2003年,不幸降临。养父不慎在家门口摔成重伤,更使苦难的家庭雪上加霜。老两口担心小彩金以后无人照顾,托人叫来小彩金的亲生父母将女儿领回去。
虽然回到亲生父母身边会有比较安逸的生活环境,比较优越的学习条件,而在养父母家里,除了当地政府每月40元特困补贴外,几乎没有任何经济来源,生活和学习环境都相当艰苦。但是小彩金放心不下残疾的养母、瘫痪的养父,她选择留在养父养母身边,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
从此,年仅11岁的小彩金成了支撑这个家庭的小脊梁。她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大小活儿,种地、耕田、浇菜、挑水、做饭、洗衣、捡柴……因为没钱,她还学会了配制药水为养父打针。
一日三餐,她把饭菜做好端到二老床前;晚上,她把洗澡水烧好提到二老身边;上午课间操时,她总是来去匆匆地跑回家为养父倒屎倒尿、打针、喂药;下午放学后,她要忙地里活、替养父擦身、洗衣服;晚上还得几次侍候养父大小便。
每天从早上5点到深夜甚至凌晨,她就像个小陀螺般转个不停。虽然家务繁重,小彩金却从未放松过学业,她从不迟到或早退,学习成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
2006年春,养父安然去世,养母又病倒了。养母患的是严重的风湿病,平时佝偻着腰,严重时卧床不起。彭彩金对养母更是悉心照顾了,每餐总是做好饭菜端到养母面前,每天都替养母擦洗身子,为了让养母尽量舒适一些,她总是谨慎小心地侍候养母大小便,把家里家外的活儿全部包揽下来,直到2007年底养母安然辞世。
(3)儿童贫困山区电影扩展阅读:
该片由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梅州市委、市政府等单位联合摄制,由周勇执导,冯莹莹、孙继峰、刘晨霞、邓丁玮、温霜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一个山区贫困家庭的小女孩在养父母因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后,放弃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的机会,心甘情愿地选择留在养父母身边,尽忠尽孝照顾双亲、克难奋进自强不息的故事。该片于2012年9月20日全国上映。在梅州和广州上映近3个月,创下了两地观影人数超过100万人次的观影纪录。
④ 有没有好的微电影讲述贫困山区孩子的
贫困山区的支教事业 微电影《希望树》走红网络---基于微博基础上的微视频、微电影成为企业“微”营销的新宠。
⑤ 找一部电影,说西部的学校一些孩子要吊着绳索渡过江河去上学的,叫什么名字急!谢谢
《走路上学》
在电影开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瓦娃的姐姐娜香用溜索上学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孩子们上学的艰难和环境的险恶。走路上学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对于马吉乡的小学生而言,简直就是难以实现的梦想。
接着就是瓦娃的镜头,家里没有玩伴,他独自在屋顶上玩耍,也不喜欢和家人多说话。瓦娃唯一高兴的事情就是每天都去接姐姐放学,然后听姐姐讲述学校里的见闻,直到后来,他独自爬上溜索过江上学。
在这种线性的叙述结构下, 电影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让全片的基调阳光而又温暖,就像电影《走路上学》的名字一样,朴实无华,使人物的感情更能够自然流露。电影中几乎没有刻意制造冲突的设计,这样很容易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并深深地被瓦娃和娜香的深深的姐弟情谊所感动。
(5)儿童贫困山区电影扩展阅读
这部剧有着宏大的主题,它关乎到贫穷、教育、希望和梦想,导演通过这样的叙事方式可以让娜香和瓦娃姐弟俩的故事缓缓铺陈,并不动声色。
比如说瓦娃在房顶上不断地训练自己的本领,就是为了能够独自溜索去上学,后来随着姐姐的去世,他备受打击,幸好最后完成了精神上的成长终于可以走路上学,实现了他们共同的梦想。
普通的演员,实实在在的叙事方式,简单而又曲折感人的故事,催人泪下,让人忍不住引发思考。这部电影不管是和孩子还是成人去看,都很容易进入到故事的角色中,心情跟着故事中人物的变化跌宕起伏。对于同龄的孩子来说,线性叙述方式没有任何压力,就能够轻松理解。
⑥ 推荐几部演绎西部贫困山区孩子的电影
FG你这SB真无聊....
我看过一个叫<一个都不能少>的
⑦ 80-90年代内地贫困山区写实的一部电影。只记得老师带着一群山区的孩子出山参加考试
美丽的大脚,说奶奶死的那一段笑死我了
⑧ 能够反映山区孩子穷困生活的片子有哪些
一个都不能少 大家都熟悉
我的父亲母亲 也是非常感人的
大地有爱 我家乡的真实故事 在我家乡拍的 哭倒一大片
隐形的翅膀 将一个没有双臂的女孩最后战胜困难 成为游泳冠军的故事
后两部是小成本写实电影 知名度不高 但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诠释是最真实的
前两部是老谋子的电影 看着也可以啦
美丽的大脚(山村支教老师)
一个都不能少(也是山村小学的老师学生)
暖春(很感人,电视剧)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盲井(矿区人民贫苦生活)
美丽人生(集中营里的故事,很悲惨)
南京南京!(这个不用介绍)
天堂的孩子(也叫小鞋子,是伊朗的,但是很好!讲的一个贫苦人家的兄妹俩的故事,很写实!)
《孩子不哭》
这些都是从网上搜索来的,望采纳O(∩_∩)O哦~
⑨ 适合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看的电影有哪些
链接:
《村小的孩子》是蒋能杰导演的一部纪录片电影。本片为独立纪录片导演蒋能杰留守儿童三部曲的第二部,另外两部分别为《路》和《初三》,蒋能杰致力于用影像关注社会,用镜头呼吁更多人关注留守儿童,重视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