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部老电影,讲的是一个孩子,有一个鼓,他许下愿望使自己长不大
《铁皮鼓》 奥斯卡(大卫•本奈特 David Bennent 饰)的家庭有些荒诞。他的母亲和自己的表弟相恋,由于近亲不能结婚,所以被迫嫁给了一位商人。奥斯卡是谁的孩子只有他母亲知道。在他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他一面铁皮鼓。奥斯卡十分喜欢,整体挂在脖子上敲。 一天,奥斯卡躲到桌子底下玩的时候发现了母亲与舅舅的秘密,他认为成人世界充满了欺骗,于是决定不再长大。当奥斯卡从楼上跳下时,奇迹发生了,他从此不再长高,身高永远只有三岁的水平! 奥斯卡还意外获得了一种神秘的能力――高分贝的尖叫。当看到母亲与舅舅幽会时,他会爬上钟楼,用尖叫震碎所有玻璃;当老师责骂他时,他的尖叫震坏了老师的眼珠。奥斯卡维持着三岁的身高水平慢慢长大
⑵ 求一个电影,男主是侏儒人,本来是正常人,自己喜欢的女人和爸爸在一起了,生了一个孩子是男主的
《铁皮鼓》是由格拉斯的同名小说《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成,由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指导。
该片获得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第32届国际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中文名
铁皮鼓
外文名
Blechtrommel, Die
其它译名
拒绝长大的男孩,锡鼓
出品时间
1979年
导演
沃尔克·施隆多夫
主演
马里奥·阿多夫,大卫·本奈特
片长
142 min
上映时间
1979年5月3日(西德)
主要奖项
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第32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第5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外语片
⑶ 德国战争 电影 一部讲法西斯 那时期 一个不会长大孩子的故事 片名叫什么
中文片名
铁皮鼓
原片名
Blechtrommel, Die
更多中文片名
锡鼓
拒绝长大的男孩
更多外文片名
Blechtrommel, Die
Blaszany bebenek .....(Poland)
Tambour, Le .....(France)
The Tin Drum
影片类型
剧情
片长
142 min
国家/地区
法国 波兰 南斯拉夫 西德
对白语言
德语 波兰语 俄语
《铁皮鼓》是伦勃朗式的田野风景、以及典型的德国街道、人员吵闹的家庭背景下构建的个人反抗史。
外祖母安娜还未婚的时候,一个叫约瑟夫的年轻人为了逃避追捕钻进她的大裙子下,而成为了奥斯卡的外祖父。母亲阿格内斯和她的表弟布朗斯基深深相爱,但由于近亲不能结婚,出于生计,她只好嫁给商人阿尔弗莱德。奥斯卡从出生就是一个有着与寻常人不同思想的异常孩子,出生时他并不愿意离开娘胎,并且计划着重反娘胎.然而这时母亲给了他一个许诺,等他三岁生日时将给他一个铁皮鼓,他这才决定来到这个世界上,但谁是他真正的父亲也许只有母亲阿格内斯知道。
奥斯卡三岁生日那天,母亲送了"铁皮鼓"作为礼物,他高兴的整天挂着它。他在桌子底下玩,发现了布朗斯基舅舅和妈妈的私情,他觉得成人的世界里充满着邪恶和虚伪,他决定不再长大。他故意从楼上跳了下来,结果他真的就不再长高,停留在三岁的高度。一次,爸爸抢他的鼓,他大声的尖叫,结果发现,他的尖叫可以震碎玻璃,从此没有敢再抢他的鼓。
希特勒上台后,父亲加入了纳粹党。母亲还是频频和舅舅幽会,母亲发现自己怀孕了,没完没了的吃起了鱼,结果由于过量而死去。母亲死后不久,舅舅也被纳粹杀害了。外祖母带了一个女仆玛利亚回来,奥斯卡和父亲都占有了她的身体,并且生了一个孩子。奥斯卡认为孩子是他的,但玛利亚成为了自己的"母亲",孩子成为了自己的"弟弟"。1945年,苏军攻占了但泽,父亲被杀,他埋葬了父亲,也埋了伴随他20年的鼓。他的“孩子"不小心用石头砸了他脑袋,这时候发现,奥斯卡恢复了生长。
⑷ 16岁侏儒男孩奥斯卡是什么电影
《铁皮鼓》。
《铁皮鼓》是由格拉斯的同名小说《但泽三部曲》的第一部改编成,由德国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指导,讲述了奥斯卡三岁时目睹成年人世界的丑恶,决心拒绝长大,反抗他的父母、舅舅、情人、以及纳粹的个人反抗史。
该片因主人公奥斯卡3岁生日得到了一只铁皮鼓,此后一直随身携带,得名《铁皮鼓》,又名《拒绝长大的男孩》,获得第52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第32届国际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
对这部电影,评论一致称赞,被认为是一部击中纳粹德国要害的政治电影,是“当代德国电影的突破”,也是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反纳粹主义电影之一, 以史诗般的恢弘格局展现了德国战时小市民的众生相,是一部以小见大的影片。
它不是一部情节电影,具有强烈的批判和反思倾向,利用荒诞而非理性的手法,使观众感受导演对命运所作的深层次思考,从中感悟出生活的某种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