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搞笑电影 » 小孩子是老大的是什么电影
扩展阅读
大陆搞笑爱情电影 2025-07-30 13:11:54
2017有什么新电影上映 2025-07-30 13:09:46
儿童动画电影营销逻辑 2025-07-30 13:08:43

小孩子是老大的是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7-30 00:55:06

㈠ 06年末的一部美国喜剧电影,就是一个黑人演一个身材矮小的老大的电影。知道的请告诉我

小矮人《litter man》喜剧
黑帮的老大装成小孩让人领养,偷钻石的故事。爆笑!

㈡ 印度小孩蜕变成恐怖帮派老大的搞笑电影叫什么

电影叫火之通途。

故事发生在印度一个名为曼德瓦的小村庄里,维杰(赫里尼克·罗斯汉 Hrithik Roshan 饰)的父亲当了一辈子老师,为人忠厚善良,然而,这样一个好好先生却被当地最凶残最邪恶的毒贩坎查(桑杰·达特 Sanjay Dutt 饰)栽赃陷害。

愤怒的村民们丧失了理智,他们当着维杰和他母亲的面,将维杰的父亲吊死了。

就这样,维杰的人生彻底被改变了。他和母亲离开了曼德瓦,来到了孟买,开始了新的生活。愤怒的种子已经种下,维杰加入了孟买当地势力最庞大的黑帮,无所不用其极,踏着无数的尸体和鲜血一步一步向上攀爬。一转眼十五年过去,维杰已经成为了最冷酷无情的杀手,他回到了曼德瓦,准备实施自己的复仇大计。

影片评价:

印度电影之中穿插歌舞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惯例,这也和他们的习俗有关系。众所周之,印度是个佛教大国,对宗教的虔诚到了一定境界,而它们的歌曲起源又同宗教有关,他们政府鼓励拍歌舞剧的,一为信仰,二为了保护传统文化。在这点上印度算是做得的很彻底。

看短评之中很多人说这部电影很差,怎么说呢,应该说他们没有细心的去品位。大多是因为看见歌舞之后就降低了对这部电影评价,但这是他们政府的要求,就像是在中国的电影之中你永远看不到不和谐的画面一样。

有人说男主角是赛亚人的化身,十几刀都没死。我想问的是,他有没有细看,在后面康纳打维杰的时候,只有在开始才使用了刀,并且仅仅只是用刀划破了他的皮肤,只有在群众前面的时候才捅过他一刀,并且折刀捅在腰间,只要意志力坚定的话是能挺的住的。

㈢ 急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观后感600字,其中要有电影片段和对其的感受

印度电影就是横扫奥斯卡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刺痛了我稚嫩的小心灵,当场失态。
刺痛我心灵的场面是黑社会残害小孩子那一幕,虽然当时让我惊声尖叫,后来倒不是印象特别深,真正让我回味的是电影中展现的人物与时代的宿命,包括他们的人生和爱情,电影把一切归为宿命(It's written)。
故事用倒序和插叙的手法,讲述了贫民窟里走出的三个小孩子的成长和归宿。他们是哥哥萨利姆,弟弟贾马尔,还有和他们一起漂泊的小女孩阿缇卡。
手机客服中心的勤杂工小伙子贾马尔参加电视问答节目,并且一路过关,眼看就要拿到最高奖金--2000万卢比(大概三百万人民币),主持人诬陷他作弊,他被警察逮捕并使用殴打和电刑逼供,他不肯屈服,并且完美地反驳了针对自己的诬陷,最终警察只好让他继续参赛并赢得了最终大奖,成为了贫民窟走出的百万富翁。
事实上,他真的没有作弊,因为那些题目的答案恰恰都是他惨痛的底层人生经历教给他的,每一个ABCD的答案背后都是穷人的血泪和艰辛。是生活的磨难让他无意中得到了通向2000万卢比的钥匙。这都是命中注定。
萨利姆和贾马尔在幼年失去了母亲,那是因为一场民间的仇杀,他们的母亲如同一片落叶一样消失了,可能每天这样的死伤都有无数,不是什么大事情,警察也不会过问,但是尚在童年的兄弟两人的命运就从此颠覆了--以前那种虽然贫穷但还安定的贫民窟生活也变成了奢侈,互相都成了对方唯一的亲人,唯一的出路就是流浪。流浪中,他们结识了阿缇卡;流浪中,他们险遭黑社会毒手;流浪中,他们学会了生存和欺骗;流浪中,他们分道扬镳。他们几经悲欢离合,最后萨利姆投身黑帮,死于非命,阿缇卡被黑帮毁了美丽的面容,贾马尔和阿缇卡经历了无数苦难终于重逢,贾马尔深情地亲吻阿缇卡脸上的刀疤,亲吻命运赐予他们的苦难和相聚。
这部片子没有强调对与错的概念。
如果说萨利姆是走错了路,他加入黑帮,杀人如麻,为了取悦黑帮老大把弟弟的恋人阿缇卡出卖给他,在阿缇卡逃跑被抓回时还恶狠狠地在她脸上留下了永远的刀痕...但是他又有什么错呢?从小学没有上完就开始流浪,这样弱肉强食的逻辑不正是来自于“社会大学”吗?一定说他有错,恰恰是他背叛了黑帮,良心发现地放走阿缇卡,让他失去了年轻的生命。
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把小孩子弄残废乞讨牟利的黑社会,对于面临生命危险求救的小孩说“滚”的警察,误导和诬陷贾马尔的主持人,还有没有任何证据就把人抓回去上电刑逼供的警察...他们干这些事情都没有什么良心谴责,仿佛就是日常工作一样。像警察说起贾马尔被电刑逼供吐血,还调侃道:“联合国特赦组织要被这里的人权吓得屁滚尿流了!”完全是一副习以为常的语调。
可见这些是社会的常态--弱肉强食。没有什么“恶”的概念。所以贾马尔对于电视问答中印度国徽下面的文字“唯真理必胜”这样的简单常识都无法回答,因为他看到的印度不是这样“唯真理必胜”的。
相对善良的贾马尔、阿缇卡不也是从小一路诈骗为生吗?当然这已经算是可以忽略的小意思了。因为他们的“劣迹”都是为了维持不饿死的最底线。
影片把仅有的人性善良闪光点给了来自于这个世界之外的美国游客,尽管他们的国家在全世界发动战争制造孤儿,但影片中他们会给小孩子美元,会制止警察施暴,哪怕是警察施暴是为了他们效劳。这体现了影片作者幻想有外来的力量来改变这弱肉强食已经变成天经地义的印度社会。贾马尔能够说出100美元上的头像,却不认识1000卢比上面的甘地头像,这就是作者对于两种文化、两个国家的看法--美国让人难忘,印度让人忽略。
作者展现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个印度底层社会:主要场景是贫民窟,那里有触目惊心的垃圾,混乱的建筑工地,把穷人当成蚂蚁的警察,还有几乎不受任何制约的黑帮。外来的力量只能给它短暂地散播一些清新的气息,但却根本无法改变它的现状。
贫民窟的生存规则就是简单的丛林法则,强者在吞噬弱者,弱者在互相吞噬,在这个过程中周而复始,维持着一种稳定的状态。而外界对此并不关心,他们在过着体面的生活,在享受印度的进步,并且尽量不和贫民窟的居民发生任何联系。
事实上,只有堆满垃圾,遍地黄白之物才是贫民窟吗?谁说互相倾轧,尔虞我诈的名利场就不是另一层含义上的贫民窟呢?在整个印度奉行的规则,难道就不是贫民窟的弱肉强食?推而广之,整个资本主义社会奉行的规则难道和贫民窟有一点点的区别吗?印度臭名昭著的人分四等的种姓制度不过是把这种规则表达得特别明白罢了。
在这个意义上,哪里有资本主义,哪里就是贫民窟,这就是贫民窟的宿命。
看这部电影,如饮苦咖啡,大半杯下肚,感觉难以承受,只好加一点糖喝完最后的部分。
很多人对于加的这一点糖深存疑议。
一是贾马尔成了富翁,这当然很戏剧性,很不真实。但是作者都说了是注定的,既然注定又何必再追问?成为富翁是注定的,失去哥哥,爱人被毁容不也是被注定的吗?这本来就是贫民窟的宿命。何况我们同样也没必要追究阿甘能否成为富翁,没必要追究肖申克的秘道能否真的挖通,没必要追究007的运气是否真的那么好。
二是最后那段歌舞,看似八股文一样生硬,好听的音乐变成了我的手机铃声,对于这样一部深刻的电影是否累赘?愚以为不然,除了照应贾马尔曾承诺阿缇卡的“我要和你在月光下跳舞”,这段歌舞至少有三个作用:
1.让影片显得和谐一点,为导演洗脱一点愤青的罪名
2.让被垃圾、粪便、血腥、生离死别折磨了两个小时的观众喘口气
3.引人思索--以往电影中载歌载舞的印度人真的那么幸福吗?
总体来说,这是一部不可不看的电影,虽然它不够完美,但是它无与伦比。

㈣ 两个长的很像的小孩,其中一个是一群孩子的老大电影

你这个范围太广了吧 起码说说剧情 国家之类的

㈤ 小男孩是黑社会老大的电影

应该是《布朗克斯的故事》
剧情梗概:
安奴是一个住在意大利人集结的布朗斯区九岁孩子,对周围的黑帮生活十分向往,但他的父亲罗兰逊为人富有正义感,竭力帮助儿子不受区内的坏风气污染。安奴目击一宗凶杀案的发生,但拒绝供出凶手就是区内帮会人物辛尼,此事促使他俩展开一段俨如父子般的忘年友情。其后八年间,辛尼的势力逐渐扩大,罗兰逊深恐儿子会误入歧途的忧虑更为凝重,少年的安奴于是成为两位“父亲”的共同核心。 本片是罗伯特·德·尼罗执导的处女作,对查兹·帕敏特里的独角剧作进行了大胆的改编。德·尼罗在片中扮演美籍意大利人——公交车司机罗兰兹·阿内罗。主角是阿内罗的儿子卡洛格罗,由年轻的弗朗西丝·卡普拉扮演。在布鲁克斯,卡洛格罗家附近最有名的混混是浮华的“机灵小子”索尼。卡洛格罗目击了索尼杀人的经过,但为了街区的名誉,他拒绝向警方透露情况。索尼认为他够朋友,于是将黑道上的一些事情都教给这个敏感的小伙子。卡洛格罗虽然极为崇拜索尼,但也热爱和尊敬自己诚实正直的父亲。对这个十七岁的小伙子来说,如何决定生活的方向成了一种悲剧。

㈥ 80厘米的黑帮老大是什么电影

80厘米的黑帮老大是电影《小孩好黑》。

《小孩好黑》是一部喜剧片,在2006年就上映播出了,主要的演员有凯南·伊沃里·韦恩斯、马龙·韦恩斯和肖恩·韦恩斯等等,韦恩斯三兄弟非常擅长出演喜剧片。

电影主要讲述的是由一对夫妻因为自己无法生育孩子,就决定去领养一个小孩,但是她们领养的这个孩子却是一个黑帮大哥,因为刚刚偷了珠宝,为了躲避警察的就装成是弃婴。但是他还有两个同伙,想要去偷盗珠宝,于是就想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想把他们的大哥从这个家里带出来,以至于发生的搞笑的事情。

马龙·韦恩斯饰演的就是开尔文,那个刚刚出狱又犯事的黑帮老大,看着外表小小的,其实在监狱里时却是无人敢惹的,但他就是长了一张娃娃脸,也难怪在剧中会被那对夫妇当成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