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搞笑电影 » 2019年国际儿童电影展
扩展阅读
动作科幻最好看的电影 2025-08-18 23:28:08
卡门归乡日本电影 2025-08-18 23:24:35

2019年国际儿童电影展

发布时间: 2022-05-18 09:51:48

❶ 亚洲有哪些分量重的电影节

在2019亚洲电影展中,“亚洲经典”单元一定备受影迷瞩目。

顾名思义,“亚洲经典”单元当然都是亚洲影史上的不朽之作。但本单元不仅挑选了《红高粱》、《那人那山那狗》、《切腹》、《小鞋子》等曾斩获国际大奖的代表性亚洲电影,还包括具有极高史学价值的奇幻片鼻祖《盘丝洞》,以及在表现手法上有突破意义的《雅马哈鱼档》等经典作品。

先跟大家聊聊《盘丝洞》和《雅马哈鱼档》这两部作品。

1927年2月2日在上海中央大戏院上映的《盘丝洞》,是中国现存第一部“神怪片”。 “神怪片”源于中国神魔小说,《西游记》、《聊斋志异》所衍生的电影都属于这个范畴。《盘丝洞》对原著故事的还原非常大胆,妖精们造型前卫而新潮。影片在上映之初曾“实创中国影片在上海开映之新纪录”,造就万人空巷的传奇。不过,《盘丝洞》的价值还不止在于“神怪片”——中国1920年代电影作品存世极少,《盘丝洞》便是其一,这部影片曾在国内失传80余年,2013年拷贝才在挪威国家图书馆被发现。

1984年上映的《雅马哈鱼档》在当时也是一部轰动之作。这部电影所表现的内容非常具有现实意义,一是广州的风土人情,二是改革开放后的个体户生活。导演张良将故事片的戏剧性融入进了纪录片的拍摄手法,运用了大量的偷拍、跟拍,在片中可以看到很多长镜头。《雅马哈鱼档》还有一个在现在看来都不常见的创举,那就是选用非职业演员。饰演“海仔”的是真正的个体户黎志强,“珠珠”的饰演者则是商场售货员杨丽仪。通过本片,既可以了解到改革开放初期个体户的故事,又可以欣赏到广州的“市井风情画”。

另外四部电影《红高粱》、《那人那山那狗》、《切腹》和《小鞋子》,都是在国际上享有美誉的亚洲电影,想必影迷们一定如数家珍。

1987年上映的《红高粱》,改编自莫言同名小说,是第一部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的亚洲电影,也是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代表作。《红高粱》与1980年代的“寻根文学”关系紧密,拍摄的故事扎根于乡土中国,表现出了人、民族、乃至整个中国土地的蓬勃生命力。张艺谋沉稳刚健的叙事风格,顾长卫敏锐大胆的色彩运用,巩俐和姜文的出色演技,使本片足以成为世界电影史上的经典。

1999年上映的《那人那山那狗》也是一部在国际上斩获不少奖项的影片。影片讲的是一对乡间邮递员父子之间的故事,父亲带着第一天接班当乡邮员的儿子走邮路,二人的心结在路途中慢慢打开。这部影片从内容到形式都很有中国传统美学色彩,含蓄内敛,崇尚自然。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样,片中没有通过过多言语来表达感情,父子之情尽在不言之中;叙事也如行云流水一般,毫无刻意用力之处,却足以感动人心。湖南绥宁的自然景观,与这种表达叙事风格相得益彰,给了影片山水画般的清新影像风格。

《切腹》于1962年在日本上映,次年入围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最终导演小林正树拿下了评审团特别奖。这部57年前的电影,在豆瓣评分高达9.2,被1万多人标记过,足见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切腹》以武士阶层为主人公,讲述了两个严格平行对应的切腹故事,画面明朗,叙事凛冽,颇具极简主义风格。这部电影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在张艺谋的武侠电影《英雄》中,也能看到本片的影子。它的意义不仅在于电影领域,对于想了解武士道精神及日本美学的观众,同样是不二之选。

1993年的《西便制》也是一部大师之作,导演林权泽被视为韩国电影界教父级人物,曾把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入围了个遍。《西便制》如同一首民间艺术的挽歌,在一个父亲和一对儿女的悲剧故事里,表现出了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艺术无处安放的境遇。现代与传统的冲突在影片的表达形式上也有所体现——用倒叙、插叙来打破传统叙事结构,镜头语言中充满了对传统消亡的隐喻。这部电影是韩国电影复兴的奠基石,它在当年激发了外国影片占领韩国市场的环境中,韩国人的民族自尊心。本片最初只在首尔的三家影院上映,最终却破了票房纪录,令韩国进入了百万票房时代。

《小鞋子》是部曾感动全球观众的伊朗电影,1998年它不仅在美国创下伊朗电影票房纪录,还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以一双鞋为线索,讲述了一对穷苦兄妹的感人故事,充满现实主义人文关怀,被影评人评为“近乎完美的儿童电影”,“洋溢着单纯的善良和纯洁”,它还影响了包括新加坡导演梁智强在内的许多电影人的创作。在伊朗,导演马基德·马基迪既是票房的保障,又是影片水准的保障,他的作品兼具可看性和艺术性。展映期间,马基德·马基迪将携《小鞋子》亲临北京,参加活动。

说了这么多,你该知道“亚洲经典”单元有多经典了吧?作为影迷的你,赶快挑选自己心水的电影,来2019亚洲电影展“一饱眼福”吧。

❷ 有巴王超过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由张忠华导演兼编剧,赵雷配乐、杜旭光 、刘盼 、张新锋 、马银秀 、许小周 、陈骊山等主演的电影《树上有个好地方》日前发布了“师生作战”版定档海报和预告,正式宣布定档9月6日,独家登录爱奇艺平台。影片已荣获多个国内外奖项: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儿童片提名奖、第27届金鸡百花电影节国产新片展“国产新片推奖”、第24届德国施林格尔国际儿童电影节“杰出演员奖”、第八届中国影视“学院奖”最佳剧情片奖。2019—2020年入围电影节:2019年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第十五届韩国釜山亚洲青少年儿童电影节、瑞典马尔默国际电影节等多个国内外影展。作为一部将视角投向乡村小学的喜剧类剧情电影,影片以充满童真童趣的叙事,为大家在乡野烂漫间折射出一个“问题少年”的野蛮成长史。

电影由西安席布鲁儿童电影制片有限公司、耐飞科技有限公司,韩城黄河影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韩城韩韩文旅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品,天津兔子洞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独家宣发。每个人的童年都有一个圣地,成为我们心灵的归宿。

❸ 电影节总是会颁布很多奖项,中国有哪些电影奖

大陆的有
百花奖 金鸡奖(金鸡百花电影节,金鸡奖与百花奖奖项隔年揭晓,单数年评选金鸡奖,偶数年评选百花奖。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电影节)
金爵奖、亚洲新人奖以及国际学生短片大赛(上海国际电影节)
“飞龙”奖(中国珠海电影节)
金鹿奖( 中国长春电影节 )
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49-1984)
中国电影童牛奖(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设立的)
华表奖 其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85-)
中国华语电影传媒大奖 (国内惟一将内地和港台电影作品同时纳入视野的电影评选活动,由南方都市报发起,创办于2001年)

香港
香港电影金像奖 Hong Kong Film Awards (1981-)
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奖 Hong Kong Film Critic Awards (1994-)
金紫荆奖 Golden Bauhinia Awards (1995-)

台湾
金马奖 Golden Horse Awards
中时晚报电影奖 (1988-)
非中文 / 华语电影奖项与电影展

就是这些了 还有一些电影节也会评一些什么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配角一类的奖项
像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台北电影节、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 还有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珠海电影节这四个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❹ 中国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那些奖

截至到2019年5月6日,中国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过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委会特别大奖、特别技术奖、金棕榈奖、最高综合技术奖、最高技术大奖,获奖影片及时间如下:

1、《杨贵妃》

1962年李翰祥执导的《杨贵妃》获最高技术大奖。该片改编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主要讲述杨贵妃深得唐明皇的宠爱,贵妃之兄杨国忠凭妹显贵,位居丞相,却因为贪赃枉法,引起军民共愤。最终贵妃走到梨花树下投缳自尽,整部电影相当悲情。

2、《侠女》

1975年胡金铨执导的《侠女》夺得第28届戛纳电影节最高综合技术奖。该片根据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同名小说《侠女》改编,讲述明代书生顾省斋为了妻子,与东厂交锋对决的故事。《侠女》的武侠题材、戏曲美学和东方思考的完美结合,被后世的武侠电影模仿与借鉴。

3、《霸王别姬》

1993年陈凯歌凭《霸王别姬》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这部电影可谓是华语电影巅峰之作,至今无电影可以媲美。该片改编李碧华的同名小说,围绕两位京剧伶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

4、《戏梦人生》

1993年侯孝贤执导的《戏梦人生》获评委会大奖。它是一部记实性电影,以李天禄前半生的生活经历为叙事主线,李老本人的口述回忆与拍摄重塑的场面相互穿梭交织,以李天禄的个体经历呈现出台湾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间的历史风貌。

5、《活着》

1994年张艺谋执导的《活着》获评委会大奖。这是一部关于近代中国史诗的电影,影片以中国内战和新中国成立后历次政治运动为背景,通过男主人公福贵一生的坎坷经历,反映了一代中国人的命运。电影和原著比较起来,基本接近于原著,也算是华语电影的一座巅峰。

6、《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1995年张艺谋执导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获最高技术大奖。该片讲述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滩,乡村少年水生来到上海滩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后小金宝所引出的黑帮悲情故事。也是张艺谋把文艺元素和类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

7、《春光乍泄》

1997年王家卫凭《春光乍泄》夺得最佳导演奖,成为首位获得此奖项的华人导演。影片讲述了一对同性恋人前往南美游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诺斯艾利斯,结果却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这部电影无论从镜头、情节、主旨、美感都运用到了极致。是王家卫最有水准的一部电影。

8、《荆轲刺秦王》

1999年陈凯歌执导的《荆轲刺秦王》获第52届最高技术大奖。该片讲述了公元前三世纪的中国,雄心壮志的嬴政如何统一天下,而不惜铲除一切阻碍,最后建立空前帝国的经过。《荆轲刺秦王》中,陈凯歌把那个时代的历史,很艺术地搬到银幕上,算是对历史的敬畏。

9、《鬼子来了》

2000年中国导演姜文执导的《鬼子来了》获第53届评委会特别大奖。影片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期间,一个村子的农民看管照顾日本俘虏却招来日本军队屠杀的故事。影片反映了中国人忍让但坚韧不拔的性格。

10、《花样年华》

2000年,王家卫执导的《花样年华》获第53届特别技术奖。此片由王家卫自编自导,改编自刘以鬯的《对倒》,讲述了一个关于迁徙的爱情故事。《花样年华》被称为一部怀旧经典的电影。

11、《一一》

2000年杨德昌执导的《一一》夺得最佳导演奖。这是一部刻画出家庭亲情及生命意义的电影。本片主演讲述了简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轨迹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也是杨德昌遗作。

12、《青红》

2005年由王小帅执导的《青红》获第58届评委会大奖。影片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亲认定迁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于是将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女儿,因此扼杀了青红人生中最可贵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青红》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探索家族长老和子嗣之间矛盾冲突的家庭故事。

13、《春风沉醉的夜晚》

2009年娄烨导演,梅峰担任编剧的《春风沉醉的夜晚》获得最佳编剧奖。影片讲述2007年的南京发生的两男一女的情欲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罗海涛驱车前往海边,偶遇了漂亮女孩晓雪,随后三个人之间展开了一场欲望的斗争。这是一部特别安静的电影,没多少对话,就连戏剧冲突都少。

14、《天注定》

2013年贾樟柯执导的电影《天注定》获最佳编剧奖。影片主要讲述了三儿骑摩托回家,与大海擦肩而过。大海焦灼于村里的煤矿被私人侵占。小玉告诉男友这个春天他们的感情要有个决定。广州,小辉不停地换工作。四个中国不同地域的人,他们交错相遇,各自面对生活之中的忧伤,爱与希望。这是贾樟柯最与众不同的一部影片。

15、《刺客聂隐娘》

2015年侯孝贤凭《刺客聂隐娘》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说集《传奇》里的《聂隐娘》一篇。主要讲述了聂隐娘幼时被一道姑掳走,13年后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艺高超的传奇女侠的故事。这也是侯孝贤拍出的最美电影,浓浓的唐朝古风,美到令人窒息。

❺ 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在哪落幕

原标题: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闭幕 “金椰奖”十大奖项揭晓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三亚12月9日消息(记者辛如记 许云 朱宏源 朱永)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由国家电影局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昨天(8日)在海南三亚圆满落幕。本届电影节历时8天,来自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95部影片参加了首次设立的“金椰奖”10大奖项的角逐,共有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部影片参加了展映。

中国影片《气球》获得最佳影片奖;中国导演王丽娜获得最佳导演奖;法国演员塞米·鲍亚吉拉和日本演员松田龙平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中国藏族演员索朗旺姆获得最佳女演员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4K超高清直播电影《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年华诞》获颁组委会特别奖。

12月8日晚上的颁奖仪式上,光影璀璨,星光闪耀。由法国著名影星伊莎贝尔·于佩尔担任主席的评委会评选出了最佳男女演员、最佳影片等10项大奖。中国电影《气球》独揽最佳女演员和最佳影片两项大奖成为大赢家。电影《气球》出品人赵晓雯说:“这是《气球》走过十几个国际电影节回归本土获得的第一个奖,这个奖对我们来说是鼓励,也是肯定。非常感谢万玛才旦导演和他的团队,我在和他们合作的过程中看到了中国电影人该有的样子。”

在突尼斯、法国、黎巴嫩、卡塔尔四国合拍的电影《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中扮演父亲的塞米·鲍亚吉拉和在日本电影《影里》中扮演日浅的松田龙平获得最佳男演员奖。《一个父亲的寻肝之路》的编剧梅迪·巴沙卫获得最佳编剧奖,由西班牙、法国、卢森堡三国合拍的电影《大火将至》获得评委会大奖。

此外,哥伦比亚电影《万物具形》获得最佳短片奖,印度电影《关于爱》获得最佳纪录片奖,美国、黎巴嫩、挪威、卡塔尔合拍电影《1982》获得最佳儿童片奖,中国电影《白蛇传·情》获得最佳技术奖。

颁奖仪式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著名导演尹力向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年华诞》的制作团队颁发了组委会特别奖。《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年华诞》在电影历史上首次将现场影像通过高科技传输技术进入电影院线、让电影观众身临其境,获得超过普通电影的超高清视听极致体验,开辟了“直播电影”这一新的电影种类,实现了电视直播与电影院线的历史性“握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电视直播总导演何绍伟表示:“感谢我们创作团队近1000名工作人员用汗水和智慧成就了这部作品,一场电视直播演化出一部电影,这件事能成,首先我们感谢作品中站在C位表现杰出的男一号,感谢15000名官兵精彩的表现。金椰奖评委蒋雯丽女士说,一部作品能否打动人是它能够获奖的重要原因,我想这部作品我们瞩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部作品是打动人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此时此刻——共庆新中国70年华诞》直播电影总导演陈晓夏说,媒体融合发展是今后的趋势。“4K超高清直播电影是一个新的物种,我们在做重大主题主线报道的时候,在4K/8K+5G+AI的整个媒体纵深融合发展中做了一些有意义的探索,这一奖项颁给我们是对这一阶段性成果的充分肯定。”

本届电影节还吸引了创投市场的积极关注。电影节期间,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组委会特别推出了H!Action创投会和H!Market市场,《羊命》《温柔壳》《小白快跑》等多部电影分别获得从50万元到300万元不等的创投大奖。正是因为类似行业内的良性机制,让国内的电影市场越来越有生机。

本届电影节闭幕后,一些优秀电影还将继续在海南全岛展映。“全年展映、全岛放映、全民观影、全产业链”的模式,将成为推动海南自贸区建设和国际旅游岛发展的金名片。

❻ 中国有哪些电影节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由中国电影家协会和中国文联联合主办 金鸡百花电影节每年一届,为期4天!在全国各大城市轮流举办!金鸡百花电影节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影响和规模最大,最专业,最具权威性的电影评奖活动!被外界誉为‘中国奥斯卡’。同时金鸡百花电影节也是我国唯一一个国家级的电影节!

长春国际电影节

长春国际电影节(CHANGCHU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C.I.F.F),创办于1992年,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举办的具有国际性的国家级电影节。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届,口号是“电影搭台,经贸唱戏”,内容上集电影、文化、经济、贸易、科技、旅游于一体,艺术上强调“弘扬时代主旋律”,追求“电影文化大普及,经贸活动大丰收”和“质量高、效益好、影响大”。自创办以来,长春国际电影节影响力不断扩大。目前,它与上海国际电影节、金鸡百花电影节、珠海电影节并称“中国四大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

上海国际电影节(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创办于1993年,是中国国内第一个国际电影节,在中国有很高的重要性。上海国际电影节是经国务院批准、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同意的中国第一个的国际A类电影节,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上海市政府主办,上海电影节组织委员会承办。上海电影节始办于1993年10月,每两年一届。电影节宗旨是:增进各国、各地区电影界人士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促进世界电影艺术的繁荣。从第5届(2001年)起改为每年举办一届。

中国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每两年一届,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中国珠海电影节”。1998年因中宣部整顿电影节市场而决定停办。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奖、最佳编剧奖、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女配角奖、最佳摄影奖等奖项,分别颁发奖杯和奖金。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

中国大学生电影节,是个综合性质的集合概念。具体是以高校为核心,相关机构联合举办的电影文化评奖活动。目前主要以中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为时间最长。此外,著名的大学生电影节还有:中国杭州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天津大学生电影节、中国上海大学生电影节、中国南京大学生电影节、中国成都大学生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

香港国际电影节(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香港市政局于1977年在香港大会堂创办的综合性国际电影节,是香港最大型的电影界盛事,每年电影节为期16天,每年一次,放映超过200部新电影及多个经典回顾节目。电影节是国际电影制作协会联盟成员。自1978年起获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联合会的承认与支持,规模日益扩大。主要目的是把香港变成国际电影中心地之一,密切本港与世界电影工作者间的联系与交流,并使香港电影界人士及观众了解世界影坛的发展。

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

创办于1989年的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是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国举办的国际性电影节,每两年举办一届。由小朋友们自己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儿童电影。

中国国际微电影节

中国(北京)国际微电影节是当前影响力最大、参与人群最多、辐射范围最广的针对微电影创作、投资、传播的高端品牌活动之一。该微电影节立足于中国首都北京,为全球华人电影爱好者搭建一个前期创意创作、中期投资拍摄、后期展示传播的产业链式交互平台。已办3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