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当年有一个老电影,很早的关于几个儿童的,有一个插曲是“准备好了吗 时刻准备着”,这个电影叫什么名字啊
这是老电影《红孩子》的主题歌
《共产儿童团团歌》
『贰』 陆春龄是谁什么身份
病房外,长子陆星毅眼里布满血丝。他说父亲一直身体硬朗,精神矍铄。3月29日住进医院,起初以为只是风寒,不料病情不断加重,多器官衰竭。
去世前这一年,还常常能看到陆春龄在不同的场合登台演奏。去年5月29日,“陆春龄笛艺90春音乐会”举行,先生穿一袭玫红色的长袍,吹了好几首曲子,音色通透,指法灵巧,风采不老。去年10月,他还在上海国际乐器展上气定神闲地吹起《节日舞曲》,并开心地跟告诉大家,大世界基尼斯刚刚颁给他“年龄最大的笛子演奏家”证书。
陆星毅说: “父亲年纪大了,我们都希望他不要太过疲劳,但对一个一生执着于笛子艺术,执着于民族音乐文化传播的人来说,任何人的劝说都显得那么无力。”
2016年第18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上,95岁高龄的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携弟子一起演奏《我的祖国》
1952年,陆春龄参与了上海乐团民间管弦乐队的筹建,这是上海民族乐团的前身,是新中国最早的专业民族乐团。正在研究上海民族乐团历史的上音博士生李昂说:“自去年12月凌律、王范地先生相继去世,到如今陆老西去,上海民族乐团最早的19位艺术家已全部作古。要向那些开启中国‘民乐’时代的英雄们致敬,向那段流金岁月致以永远的哀思。”
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告诉记者,直到晚年,陆春龄先生对民族乐团也十分关心。2016年,陆春龄参与了《海上生民乐》的首演。排练的时候在后台,陆先生像个老顽童,跟年轻的演员打成一片,给他们讲故事,还唱歌给大家听。首演夜,陆春龄带着青年笛子演奏家金锴和钱军,压轴演绎了一曲《我的祖国》,全场观众起立鼓掌。
罗小慈说:“陆先生的音乐,人民性很强,这与他的时代、他的人生经历密切相关。他的一生经历风风雨雨,一直紧握笛子屹立不倒,传递着正能量。中国民乐的发展离不开陆先生这一代前辈的不懈努力。很多人说陆先生‘高调’,但我觉得,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发展正需要这样的‘高调’。陆先生走了,我们唯有前赴后继,让民族音乐在新的时代发扬光大。”
詹永明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笛子才真正登上了独奏的舞台,陆春龄先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他既是一位优秀的演奏家,也是一位不断出新的创作者,还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家。他是20世纪中国笛界当之无愧的一代宗师。”
陆春龄的告别仪式计划于5月26日上午9时30分在龙华殡仪馆银河厅举行。
『叁』 求适合小学四年级合唱的红色歌曲
适合小学四年级合唱的红色歌曲:
1、《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由李若冰、关鹤岩、徐锁、冯福宽作词,刘烽作曲,独唱原唱者为贠恩凤,后被众多艺术家演唱,其中尤以70年代歌唱家朱逢博演唱版流传甚广,此曲是2003年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大型电视连续剧《延安颂》片尾主题歌。
2、《我的祖国》
《我的祖国》是由乔羽作词,刘炽作曲,郭兰英演唱的一首爱国主义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1989年,乔羽、刘炽、郭兰英凭借该曲获得第一届金唱片奖。
3、《红色娘子军》
《红色娘子军连歌》作词:梁信,作曲:黄准。
《红色娘子军》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片,由谢晋执导,祝希娟、王心刚等主演,1960年7月1日上映。该片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吴琼花从奴隶成长为共产主义战士的经历和海南红色娘子军的战斗故事。
(3)电影红孩子插曲古筝扩展阅读:
红色歌曲:
《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草原牧歌》1953年 电影
《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缅桂花开十里香》1955年 电影
《神秘的旅伴》主题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1955年 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草原晨曲》1956年 电影
《钢城曙光》主题歌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1956年 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歌
《九九艳阳天》1957年 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共产儿童团团歌》1958年 电影《红孩子》插曲
《人说山西好风光》《幸福不会从天降》1959年 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
《蝴蝶泉边》1959年 电影《五朵金花》插曲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961年 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歌
《洪湖水浪打浪》1961年 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
《心想唱歌就唱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
『肆』 谁看过《红孩子》此电影啊
《红孩子》
导演:苏里
演员:陈克然 宁和 王和永 陆贞冀 关敬熙 张延 赵滋民
类型:战争片
星级:6
加入时间:2003-2-17
剧情:1934念,红军北上抗日后,江西苏区的李家坳的赤卫队在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他的小伙伴细妹等目睹白军的暴行,决心给乡亲们报仇。他们背着大人留下来,隐藏在一个山洞里,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盘踞在李家坳的白军和反动势力展开斗争。他们想出巧妙的办法,消灭了一些敌人,还夺来了枪支。在一次战斗中,李主席被捕。孩子们在李公公的领导下,摸黑混进村里,救出了李主席,并打死了追捕他们的敌团黄团长。
宁和简历:
生于抗日战争胜利的1945年9月,姓名取“向往和平”之意。 父东北人,母福建人,生于重庆,长在北京,1972年到广州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工作,至2000年退休。
既有母亲的热情、率直的性格,又有父亲的内向、思辩的影子,但她的事业道路很简单,情感的标准一句话说不清。 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女子中学,从小学就一边读书一边在中央儿童广播剧团播音,以及在中国青年艺术剧团演话剧。1957年,幸运地拍了《红孩子》等1、2部电影,受到了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因“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考入北京农业大学,又因“文革”以及真正学到的农业科研的知识而转回文艺界,1972年当科教记录片的编导,拍摄了《天香飘溢》《观赏鱼》《汉字的演变》等科教片、记录片。
『伍』 有首歌 有这么两句歌词 未来的主人 一定是我们
未来的主人翁 罗大佑
你走过林立的高楼大厦穿过那些拥挤的人
望着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泛起一片水银灯
突然想起了遥远的过去未曾实现的梦
曾经一度人们告诉你说你是未来的主人翁
在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每个人在痴痴地等
每个人的眼睛都望着那盏象征命运的红绿灯
在红橙黄绿的世界里你这未来的主人翁
在每一张陌生的面孔里面寻找儿时的光荣
每一个今天来到世界的婴孩
张大了眼睛摸索着一个真心的关怀
每一个来到世界的生命在期待
因为我们改变的世界将是他们的未来
别以为我们的孩子们太小他们什么都不懂
我听到无言的抗议在他们悄悄的睡梦中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有一天孩子们会告诉他们后代你们要守规矩
格言象玩具风筝在风里飘来飘去
当未来的世界充满了一些陌生的旋律
你或许会想起现在这首古老的歌曲
飘来飘去 就这么飘来飘去
飘来飘去 就这么飘来飘去
……
我们不要一个被科学游戏污染的天空
我们不要一个被现实生活超越的时空
我们不要一个越来越远模糊的水平线
我们不要一个一个越来越近沉默的春天
我们不要被你们发明变成电脑儿童
我们不要被你们忘怀变成钥匙儿童
飘来飘去 就这么飘来飘去
飘来飘去 就这么飘来飘去
……
我们需要阳光青草泥土开阔的蓝天
我们不要红色的污泥塑成红色的梦魇
『陆』 浸人心脾的电影插曲
经典电影插曲目录熬包相会
1953影《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草原牧歌》1953年电影
《草原上的人们》插曲
《缅桂花开十里香》1955年电影《神秘的旅伴》主题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1955年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草原晨曲》1956年电影
《钢城曙光》主题歌
《我的祖国》1956年电影
《上甘岭》插曲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1956年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歌
《小燕子》1957年电影
护士日记》插曲
《九九艳阳天》1957年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
《共产儿童团团歌》1958年电影《红孩子》插曲
《人说山西好风光》
《幸福不会从天降》
1959年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插曲
《蝴蝶泉边》1959年电影
《五朵金花》插曲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1961年电影《英雄小八路》主题歌
《洪湖水浪打浪》1961年电影《洪湖赤卫队》插曲
《娘子军连歌》1962年电影《红色娘子军》插曲
《心想唱歌就唱歌》
《山歌好比春江水》
《世上哪见树缠藤》
《采茶山歌》1962年电影《刘三姐》插曲
《送别》1962年电影《怒潮》插曲
《谁不说咱家乡好》1963年电影《红日》插曲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963年电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歌
《怀念战友》1963年
电影《冰山上的来客》插曲
《唱支山歌给党听》1963年电影《雷锋》插曲
《学习雷锋好榜样》1963年电影《雷锋》插曲
《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
1964年电影《阿诗玛》插曲
《英雄赞歌》1964年电影《英雄儿女》插曲
《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1965年电影《地道战》插曲
《大江东去浪淘沙》1966年电影《大浪淘沙》插曲
《满怀深情望北京》1974年电影《创业》主题歌
《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1974年电影《青松岭
》主题歌
《红星歌》1974年电影《闪闪的红星》主题歌
《映山红》《闪闪的红星》主题歌
《红星照我去战斗》《闪闪的红星》插曲
《渔家姑娘在海边》1975年电影《海霞》主题歌
《西沙,我可爱的家乡》
1976年电影《南海风云》插曲
《边疆的泉水清又纯》1978年电影《黑三角》插曲
《莫让年华付水流》1979年电影《莫让年华付水流》插曲
《雁南飞》1979年电影《归心似箭》主题歌
《我爱你,中国》1979年电影《海外赤子》插曲
《我们的明天比蜜甜》1979年电影《甜蜜的事业》
主题歌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1979年电影《甜蜜的事业》插曲
《绒花》1979年电影《小花》插曲
《妹妹找哥泪花流》1979年电影《小花》插曲
《大海啊,故乡》1979年电影《大海在呼唤
《知音》1979年电影《知音》插曲
《啊,故乡》1979年电影《庐山恋》插曲周威词吕其明曲
《驼铃》北影
1980年电影《戴手铐的"旅客"》插曲
《少林,少林》1980年电影《少林寺》插曲
《牧羊曲》1980年电影《少林寺》插曲
『柒』 准备好了吗/时刻准备着这首歌叫什么
这首歌是《共产儿童团团歌》,歌词如下:
准备了好吗时刻准备着
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
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小兄弟们啊小姐妹们啊
我们的将来是无限好呀
牵起手前进时刻准备着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帝国主义者地主和军阀
我们的精神使他们害怕
快团结起来时刻准备着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红色的儿童时刻准备着
拿起刀枪 参加红军
打倒军阀地主保卫苏维埃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7)电影红孩子插曲古筝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是共产主义儿童团歌,曲调源于前苏联少年先锋队队歌《燃烧吧,营火》钢琴家谢尔盖·菲奥多罗维奇·凯丹-杰什金的曲,乔羽作词,该歌曲是1957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共产儿童团的故事拍摄了影片《红孩子》主题曲。
共产主义儿童团团歌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共产主义儿童团的团歌,在革命战争年代激励了一代少年儿童的成长。
歌曲的曲调源于二胡独奏曲《春诗》作者钟义良于1957年在中央广播民乐团任演奏和作曲期间,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少儿部一儿童广播表演唱节目而定的开场曲《小天天》,是经广播民乐团部分演奏员参加演奏和曲做者亲自指挥排练录音的广播音乐。具有奥地利梯罗耳族民歌的风格,词作者佚名。
乔羽,1927年11月16日出生于山东济宁,词作家、剧作家。现任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名誉院长。
1956年,与时佑平合作创作电影文学剧本《红孩子》,1960年将1959年广西柳州彩调剧团原创的彩调剧《刘三姐》改编成电影剧本《刘三姐》。同年,创作歌词《我的祖国》。
他的作品歌颂伟大的祖国和人民,歌唱美好生活,呼换人间真情。他的作品家喻户晓,为几代人所传唱。他的作品超越了时空,属于当时,也属于现在和未来。他的作品几十年经久不衰,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他的歌词立意深刻,词境独特,风格多样,词情俱佳,平白如话,极易于传唱。他的歌词既折射出深厚的中华文化,也记录着历史的风雨与时代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