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搞笑电影 » 80年代儿童节电影
扩展阅读
电影树大招风什么意思 2025-08-30 01:07:11
电影片段一句话英文 2025-08-30 01:06:30
小游戏大电影 2025-08-30 01:06:22

80年代儿童节电影

发布时间: 2022-08-20 03:38:17

㈠ 80年代有哪些经典的国产儿童电影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电影陪伴无数中国人度过童年。改革开放之初,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标杆,每年每个国营电影制片厂都要生产至少一部儿童电影。儿童电影制片厂每年要生产5部不同类型的儿童电影。那个时期涌现出《泉水叮咚》《霹雳贝贝》《红衣少女》等不少经典佳作。

㈡ 大家推荐几部中国70,80年代那个时代的儿童电影

动画电影:《铁扇公主》《神笔马良》《大闹天宫》《哪吒闹海》《骆驼献舞》《猪八戒吃西瓜》《渔童》《济公斗蟋蟀》《金色的海螺》《小蝌蚪找妈妈》《牧笛》《愚人买鞋》《喵呜是谁叫的》《熊猫百货商店》《好猫咪咪》《九色鹿》《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雪孩子》《三个和尚》《人参果》《张飞审瓜》《小马虎》《丁丁战猴王》《善良的夏吾冬》《真假李逵》《咕咚来了》《南郭先生》《崂山道士》《九色鹿》《猴子捞月》《曹冲称象》《狼来了》《老虎学艺》《假如我是武松》《鹿铃》《蛐蛐》《小熊学木匠》《捉迷藏》《鹬蚌相争》《小松鼠理发师》《老鼠嫁女》《蝴蝶泉》《快乐的数字》《除夕的故事》《三毛流浪记系列》《网》《小蛋壳》《女娲补天》《夹子救鹿》《山水情》《红孩儿大战火焰山》《闪闪的红星》《西岳奇童》《金猴降妖》

㈢ 求一部80年代的儿童电影

我最喜欢的有《姣姣小姐》
活泼可爱的中学生金小龙,因为从小喜欢动物,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被马戏团留下,当上了熊猫姣姣的驯兽演员。
其中影片高潮,马戏团的老虎狮子被小猩猩放出来的,猛兽大闹马戏团。有个不开窍的训练员想逼娇娇走钢丝,把娇娇吓坏了。后来金小龙耐心地训练娇娇,成功地完成了表演。他总带着娇娇到处跑,还到幼儿园里给小朋友表演。
影片风趣幽默,在八十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我国是一部难得的喜剧电影,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例如马戏团的老团长总喜欢说:“想当年……”,同时片头金小龙的生活也反映了那个年代我国独生子女的学习生活状态。
还有《霹雳贝贝》,《动物王国奇遇记》,《熊猫历险记》(抗日的我有所不知~~~)

㈣ 求2000年左右,电影频道在儿童节每天都放映一部外国儿童电影,有哪位记得都是些什么吗

天生一对。 本片翻拍自1961年版美国电影《爸爸爱妈妈》。年仅11岁的林赛·罗韩凭借在新版《天生一对》中一人分饰两角的表演,荣获1999年美国“艺术新秀奖”最佳年轻女演员奖。 别找成中国周渝民演的就好,虽然名字一样,也很感人。另外杨千华演的关于乳癌的电影也叫这名字。但我肯定你要找的是第一个天生一对。其它同名电影其实也相当不错。希望对你有帮助。

㈤ 我记得在很小的时候看过一部中国电影。。。主要讲的是中国的一个童声合唱团。突然非常想看那个电影

开心哆来咪 (1997)?
剧情简介 · · · · · ·
影片讲述的是六一儿童节快到了,以制作地下音乐带为生的胖子和瘦子盯上了天使合唱团领唱——7岁的郭朋朋,企图诱使他为自己录制一盘暑假畅销音带,朋朋是个非常独立、自信的小男子汉,他不仅有动人的歌喉,还有一颗快乐、自信的童心。宋老师和孩子们发现上当受骗后,拒绝为他们工作。胖子和瘦子企图绑架孩子们,孩子们在"好人不怕坏人"的口号鼓舞下,发挥聪明才智,打败了胖子和瘦子。

㈥ 给我介绍几个80年代儿童电影

小孩子就看《哪吒闹海》,那句“老龙王”和她的死亡与复活,是超越了四大长篇小说的浪漫主义作品,“浪漫主义”与天真,是连水浒也达不到的。

儿童电影旧动画都不错,教育意义全球几千年后也难出的来。

电影必须要看 “向我开炮,我是王成,向我开炮,我是王成,向我开炮,我是王成……”黄继光 丘少云 董存瑞 远远没有这部剧最后的炮火猛烈,而且这个电影放映率少,尽量先找,再着就是其他三个在课本等地方也比较普及。

当然,和哪吒闹海带给孩子的震撼是无法相比的。

〈狮王争霸〉这个带动了一批电影,尤其最后对李鸿章说的话和扔金牌都十分有教育意义。

香港电影还有陈配思那些尽量少看,远远不如小品相声好。
周星驰搞笑的是个例外,因为进化自xxx,xxx兄弟的无厘头,并且其作品风格十分有斗争性,还有真情感,如毛主席在世也会评价他为小卓别林了。

最后说一下 ,孩子尽量少看,因为看电影导致孩子老吃东西,还有眼睛目不转睛,还能偷偷躺着看,结果还看的是革命性的,不如让他看欣赏类的日本动画,否则成了胡汉山看戏了。这个我是身有体会。

尽量少给孩子身上花钱,让他多学习 知识和品质 社会。
多出的钱给孩子 留在集体活动上。

另注明纯熟本胖男意见。

㈦ 六一到了,好看的国产儿童电影去哪儿了

“六一”儿童节将至,带孩子看电影庆祝节日是不少家长选择之一。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儿童电影票房收入逐年增加。但近期多部国产动画系列电影却频频被诟病:内容幼稚、粗糙且同质化,歌颂真善美的作品不足、想象力不足、放眼世界不足。不少观众表示无奈,为何适合孩子看的电影越来越少,好看的中国儿童电影都去哪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电影陪伴无数中国人度过童年。改革开放之初,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标杆,每年每个国营电影制片厂都要生产至少一部儿童电影。儿童电影制片厂每年要生产5部不同类型的儿童电影。那个时期涌现出《泉水叮咚》《霹雳贝贝》《红衣少女》等不少经典佳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市场化冲击,“不赚钱”的儿童电影逐渐没落。据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统计,近10年来,儿童电影生产数量并不少,一直占国产影片10%左右。目前每年生产国产儿童电影超过60部。但业内人士指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数。
[原因分析]原因何在?
①中国儿童电影商业孵化还不成熟。没有票房市场,就没有高额投资,相关研发就没有保障,专业化水平低,缺少营销和宣传,让儿童电影很难引起市场的关注,进入恶性循环。
②创作观念滞后于儿童成长。儿童电影概念还较模糊,既包括面向儿童观众的类型电影,也包括回忆童年的艺术电影,后者未必适合儿童观看。很多国产‘合家欢电影’主要从市场考虑追求票房,没有从儿童本身出发。此外,赤裸裸的说教式电影,一个大人都不喜欢看的电影,也无法让孩子在电影院戴上1个来小时。
③儿童观影渠道狭窄。因儿童没有购买力,基本靠家长周末带孩子去影院,需要政策引导和扶持。”
早在2004年,全国妇联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少年儿童电影工作的通知》,强调“在题材、资金、队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每年重点扶持创作20部少年儿童题材故事影片和两部动画影片。据报道,目前每年约有30多部儿童片、动画片得到总计约2000万元政府资助。
[背景分析]大量新城市家庭的诞生、中国新时代的建设发展、已有很多题材与手法的参考借鉴、创作队伍迅速成长等,都使我们的儿童电影创作有很好的时代背景、很强的创作实力,且更多创作都能够面对广阔的市场。
[对策建议]要做好儿童电影这块“蛋糕”,建议:
①政策应向电影出口渠道更多倾斜,比如成立针对中小学生的院线,或通过补贴以极低价格卖给孩子电影票,让孩子们有更多渠道看到好电影,才能形成优质产
②改变创作思路,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心里结构及思维水平。摆脱低幼、浅薄的创作模式,接近市场,倡导积极向上,幽默感人的创作风格,制作出优秀的老少咸宜的好作品。
③学校定期组织孩子们进影院,针对不同年龄孩子放映不同电影,组织跟电影主题相关教育活动,票价也相应降低。让更多孩子走进影院,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链。
④呼吁建立儿童电影分级制。儿童还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辨别能力,在当前视听环境下建立儿童电影分级制度非常必要,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观影指导意见。
社会需要儿童电影去讲述人类文明,让下一代能把文明传承下去,“儿童电影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㈧ 寻找一部80年代的儿童电影

魔表
小孩儿叫康巴斯那个哈
带上魔表碰到水就能变回小孩了
魔表的芯片是天空掉下来的

㈨ 小时候儿童节在中央6台放的一部动画片,里面有怪鼠仔和怪猫仔,这部电影叫什么名字

我记得这部动画,名字叫《最后的怪鼠仔》,可惜的是通过这个名字找不到任何相关线索。

我记得主角怪鼠仔是站立行走的老鼠,外形有点像杰瑞,但耳朵比杰瑞的小很多,身体比杰瑞长,头上戴着一顶圆顶小礼帽,身上穿着相配的衣服,走路是跳着走的。
剧情是怪鼠仔好像在旅行,旅行的目原因是祖先的预言,预言是最后的一只怪鼠仔一定要被怪猫仔吃掉。最终它找到了怪猫仔,但它拒绝被怪猫仔吃掉。结尾时它和另外一个鼠类结婚并有了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