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暴力动画片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曾有过一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把两组孩子随机分配到两个屋子里,一组观看暴力打斗的电视节目,另一组没有观看这些暴力节目。当电视播放完以后,观看暴力的一组孩子开始撕扯屋里的玩具,并且互相打斗;另一组的孩子则没有出现这些现象。
这个实验说明,观看暴力电视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甚至会激起孩子的效仿。
暴力动画片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显著的。因为孩子还小,认知功能发育不完全,对事物缺少批判能力,容易模仿,电视里出现暴力镜头,孩子会觉得好玩,而意识不到它有什么不对或者危害,这很容易使孩子接受动画片里人物言行的教育,现实生活中也发展出暴力,甚至认为这是好的,是勇敢,在一群小朋友里更是纷纷效仿,以奇形怪状、打架闹事为荣。
动画片是孩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对孩子来说,动画片的功能与游戏类似,都具有象征性的自我教育意义;同时也是孩子人生的一种经验,是对孩子学习、想像力等的一种激发。很多家长面对汹涌而来的信息膨胀,担心自己的孩子从中受到不良影响。但是只要我们用心陪伴孩子、帮助孩子进行选择,孩子仍然可以从中受益。
一、父母要帮助孩子选择好的动画片来看,对于一些暴力场景的动画片,不要让孩子看上瘾。
二、社会应该规范动画片市场,创造出更多适合孩子看的好动画。
三、家长要强化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帮助孩子抵制外界的不良影响,包括动画片的偏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帮助孩子识别善恶。让孩子成为主动的认知建构者,勿让孩子停留于消极被动的欣赏浏览者的角色。随机引导孩子谈论、比较、评价动画片中的人物、情节,让孩子讲述其中优美的文学语言,真正体验其精神实质。
② 孩子经常看暴力电影会有什么危害呀
暴力文化已经成为现代文化生活中部分成年人不可缺少的文化享受,暴力文化的商品化自然成为商家的最大卖点。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中都一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文化,但在现实中却基本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对此还基本处于放任状态。大众媒体对暴力限制太少,虽然我国一直都在限制色情和暴力内容的传播,但在实际做法上往往是限制色情不限制暴力。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孩子可以十分方便地接触到暴力场面。特别是我国对影视作品中的暴力没有分类,更没有因为其中有暴力内容而限制孩子观看。更不可理解的是,成人往往因为一些影视作品是描写正义的战争或正义的行为就让孩子观看,即使其中的暴力场面十分可怖。其实,孩子在有暴力场面的作品中并不见得能理解什么是正义,相反地,他可能学到的只是其中暴力的行为。
在青少年暴力犯罪中,不少精神动力就是出于所谓的英雄崇拜,在他们所谓的英雄崇拜中,孩子们感受更多的是一个人有了力量后就可以得到很多想得到的东西,而且从中能找到自尊感。现代社会对自我实现的要求越来越高,并不是像有的心理学家所说的那样只有小部分人才有实现自我的需求。表现在孩子的暴力犯罪中,如抢劫、杀人等,他所想获得的并不仅仅是物质的占有、对他人的伤害,很多时候还有对自我感觉自我力量的肯定。
③ 儿童看了暴力血腥片有什么后果
很多家庭在观看暴力的战斗片、武打片、恐怖片时,都没注意避开年幼的孩子,甚至有些父母不以为然,“不就是电视剧电影吗?孩子看过就忘记”,或者说“孩子知道是假的”。
事实上,暴力的电视电影会对大脑正在快速发育的孩子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残暴的镜头会长时间在他们的记忆中萦绕不散,不仅容易导致孩子睡眠做噩梦,还会让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不安全感,因为越年幼的孩子,越容易把电影电视剧的场景当成真实发生的事情。
更为严重的是,暴力的场景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长久的影响——孩子学会攻击!
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有个非常著名的实验——波波玩偶实验。
他们将一班孩子分成A、B组:
A组:实验人员A1走进房间,在孩子面前拍打、殴打、摔打波波玩偶,然后扬长而去。
B组:实验人员B1走进房间,跟孩子们一起愉快地玩玩具,没有出现任何暴力动作,然后离开。
随后,A组的全部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模仿A1暴力殴打波波玩偶的行为;
B组,几乎没有出现暴力行为。
最后班杜拉得出这样的结论:
1、孩子们通过观察模仿暴力动作学会攻击,日后他们与同伴相处时,更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
2、没有暴力模仿源的孩子较少出现攻击行为;
3、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强。
所以,需要尽量避免给孩子观看暴力电视。
那么,孩子几岁后才能观看有暴力动作场景的影片?
即使在儿童普遍早熟的国家——美国,他们将有暴力场面的电视电影归为R级,需要13岁以上的孩子才能观看,17岁内还需要父母陪同指导。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尚未满13岁,最好还是避免让他们观看暴力影片吧。
如果无意让孩子看到了电视里的暴力镜头怎么办?
有些暴力镜头,即使大人看了也会心有余悸,更何况孩子呢!
对于6岁内,他们接收不了太复杂的解释,父母可以及时跟孩子说,“打架是错误的行为”,还可以趁机称赞孩子某某时候跟小伙伴发生矛盾,礼貌地跟对方沟通把问题解决了。
如果孩子6岁后,可以尝试跟他们讲解暴力血腥场景拍摄的技巧,比如手枪是道具不是真枪、演员嘴里的血是动物的血液不是人的血等等,让孩子知道——这一切都是虚幻的,仅仅是由演员们演绎出来的一个精彩的故事。
但有时候这样开导的效果是乏力的,只能作为事后缓减法。记得我家熊孩子3岁时无意让他观看了《霍比特人》,孩子在看的时候神情非常紧张,看完厕所都不敢上,睡觉时要让妈妈抱着才能睡着,好几个晚上连续被噩梦惊醒,到现在每次看电影都要问是不是暴力的。
至于这次的冒险对他产生多大的影响,真的不知道,所以还是尽量避免给年幼的孩子观看暴力影片为妙吧。
家庭的暴力场景也会对孩子产生相似的不良影响
有个前同事被离婚,原因是家庭暴力。
最逗比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导火索,是有一天他跟妻子在家里吃饭,两人对一碟西兰花如何摆放好看发生了争执,他气急败坏下扇了妻子一嘴巴,同桌吃饭的丈母娘目瞪口呆,坚决要求他们离婚。
他不以为然,说只有打妻子才能更好地“沟通”。他甚至经常跟公司里的同事说,老婆不听话就要打,他小时候他妈妈不听话时,他爸爸一耳光妈妈就听话了。除了这点“老婆不打不听话”的奇葩观外,他是公司里公认的优秀人才呢。
所以,有暴力冲突的家庭,这个家庭的孩子们也趋向于有暴力行为。最明显的表现在婴儿时期争抢玩具时冷不防就给对方一拳,儿童期跟小朋友发生冲突也倾向于殴打对方解决问题,长大后可能就会通过暴力解决跟同事、跟配偶、跟子女、跟外人的矛盾。
因此,无论什么时候当大人们出现矛盾时,绝对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因为父母的攻击性行为看似对孩子没造成任何伤害,但却会留给孩子们难以磨灭的阴影,糟糕的是在他们的观念里也养成了这样的一种处事方法——当矛盾发生,暴力是解决问题的最直接的方法。
④ 暴力电影对学龄前的儿童影响很大英文怎么说
暴力电影对学龄前的儿童影响很大_
译
Violent films have great effect on preschool children
⑤ 通过事例分析动画片中含有暴力的语言对少儿造成的影响
动画片是为小朋友量身定做的文化产品,受到小朋友们喜爱也在情理之中。著名的动画片如《黑猫警长》、《葫芦娃》、《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都为孩子们所喜闻乐见。小朋友们喜欢看,家长有时也会乐得把孩子交给动画片,然而这种做法却值得商榷,动画片中有些情节是少儿不宜的,或者说是超出小朋友的心理承受能力的,过早地接受现实会让他们受到伤害,家长们应该尽到引导的责任。
语言暴力传递的是负能量。不能不说,如“见鬼”、“我要杀了你”、“去死”、“笨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让孩子知道一些有一定好处。如果说小时候接受到的全是关于美好的教育,孩子长大后发现不是这样、也没有心理准备,会发觉自己小时候被诓骗。负能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与精神文明建设相悖,不利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形成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会给孩子的一辈子留下心理阴影,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我们的社会不是脏话连篇,至少我们自己应该少说脏话、多用文明语言,为健康整个社会的语言生态尽心尽力。
动画片,该对语言暴力说不。动画片作为媒介产品,应当尽到传递正能量的社会责任。当然,传递正能量并非对负能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是在假定的人物语言设计时,要尽量用一些文明的语言。如果动画片中脏话连篇,小朋友的模仿性又特别强,一旦模仿脏话,小时候身上就充满戾气。“从小一看,到老一半”,难保这些长大后一旦个人机遇不顺,不去寻找一些非理性的方式报复社会,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近期,一些非理性报复社会的事件发生,人们感慨暴力与戾气何其多。要让孩子懂得,遇到事情应该讲道理,不能用暴力去解决问题。消除暴力与戾气,要从娃娃抓起,从为娃娃定做的文化产品抓起。动画片作为重要的幼儿文化产品,要十分注重动画片主人公之间语言的设计,每一句话都可能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事关孩子的健康成长,动画片的语言设计应该慎之又慎。
⑥ 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有哪些
暴力电影充斥着血腥和粗暴的画面,对人们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不仅会毒害他们的心灵,也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深渊。暴力电影是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暴力电影影响了青少年犯罪。
暴力电影对青少年犯罪产生的不良影响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错误的行为诱导方式。为提高影片票房,很多暴力电影一味地追求视觉上的刺激,淡化了传统的道德观念,扭曲生活中的真善美,夸大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的聪明才智,将其形象渲染得神通广大。这种暴力电影不仅没有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而且激励和夸大了负面力量。这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青少年对社会、对法律的认识,可能导致青少年误入歧途,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第二,暴力电影直接刺激着青少年的犯罪欲望。很多暴力电影不仅呈现出暴力行为的血腥画面,还为观众呈现整个犯罪过程。尤其是色情和凶杀的场面,很容易给青少年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某市4名青少年受到刚看完电影的影响,想将电影中的情景付诸于实际行动。刚好有一名年轻妇女王某下班经过,于是这4名青少年模仿电影中的镜头,对王某实施了抢劫和轮奸行为。由此可见,暴力电影刺激青少年犯罪的魔力。
第三,暴力电影在一定的程度上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更多的犯罪技能。有的暴力电影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往往将犯罪分子或恐怖分子的作案过程,包括策划和实施等环节完全呈现给观众,其详细程度堪比“犯罪指南”,青少年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一些犯罪技能。
(6)看暴力电影英语会对孩子有害扩展阅读
从电影的角度来看,对暴力电影实行分级制度是一种有效的方式,通过分级制度对不同暴力程度和不同暴力类型的电影加以分类,以适应不同人群。目前,电影分级制度已经是电影发展的一种趋势。一般情况下,电影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级别:
一是禁止未成年观看的电影;
二是必须有家长协同和指导观看的电影;
三是所有观众都可以观看的电影。这种分级制度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香港、澳门都得到了广泛地运用。但是我国内地并没有实行这种制度,而是通过删减某些镜头以达到适应所有年龄段观众观看的目的,这种做法有失偏颇。
⑦ 有关血腥电影对青少年的影响的英语作文
暴力电影充斥着血腥和粗暴的画面,对人们产生不良的影响,尤其是对于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青少年,不仅会毒害他们的心灵,也可能导致他们走向犯罪的深渊。有人认为,暴力电影是青少年犯罪的罪魁祸首,有人认为暴力电影并不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犯罪。
⑧ 儿童观看暴力漫画和电影是否有好处用英文回答。
当电视播放完以后,观看暴力的一组孩子开始撕扯屋里的玩具,并且互相打斗;另一组的孩子则没有出现这些现象。
这个实验说明,观看暴力电视对孩子的影响很大,甚至会激起孩子的效仿。
暴力动画片对孩子的心理影响是显著的。因为孩子还小,认知功能发育不完全,对事物缺少批判能力,容易模仿,电视里出现暴力镜头,孩子会觉得好玩,而意识不到它有什么不对或者危害,这很容易使孩子 接受动画片里人物言行的教育,现实生活中也发展出暴力,甚至认为这是好的,是“勇敢”,在一群小朋友里更是纷纷效仿,以奇形怪状、打架闹事为荣。
那么,父母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引导孩子看待这种暴力动画片?首先,父母要帮助孩子选择好的动画片来看,对于一些暴力场景的动画片,不要让孩子看上瘾。其次,去年9月,中国视协卡通艺术委员会傅铁铮曾提出,国内没有动画分级,但那种血淋淋的情节出现在黄金档动画里,在国外是根本不允许的,所以这也是社会的责任,社会应该规范动画片市场,创造出更多适合孩子看的好动画。第三,家长要强化对孩子品德的培养,帮助孩子抵制外界的不良影响,包括动画片的偏颇。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跟孩子讨论动画片的情节人物,帮助孩子识别善恶。
⑨ 暴力影片对孩子们的影响
孩子的模仿能力强,认知能力差,暴力影片会给孩子性格造成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