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全集 » 桃花庵电影全集常香玉
扩展阅读
20个必看的电影日本 2025-09-08 15:58:03
活色生香电影在线完整版 2025-09-08 15:53:38

桃花庵电影全集常香玉

发布时间: 2022-07-17 06:18:08

Ⅰ 常香玉的主要作品

剧目名称首演时间饰演角色备注打土地1938年2月5日青衣农妇豫剧第一个现代戏秦雪梅吊孝1945年秦雪梅拷红1945年红娘花木兰1952年花木兰第一届戏曲观摩汇演荣誉奖,后被拍成电影桃花庵1956年8月窦氏大祭桩1956年黄桂英五世请缨1957年12月12日佘太君破洪州1959年穆桂英参加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汇演三哭殿1959年12月1日银屏公主游龟山1961年胡凤莲朝阳沟1964年栓保娘现代戏李双双1964年5月30日李双双现代戏人欢马叫1965年6月9日吴大娘后被拍摄为电影红灯记1974年10月9日李奶奶现代戏断桥1980年4月9日白素贞柳河湾1981年12月郭大脚

Ⅱ 讲述河南戏曲的电影有多少 顺便说下电影名 谢谢、

《花木兰》 豫剧, 河南豫剧院演出 , 常香玉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拍摄。
《下乡与赶脚》 曲剧两个小戏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燕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江南电影制片厂1958年拍摄
《穆桂英挂帅》 豫剧 河北省邯郸专区东风剧团演出 胡小凤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陈三两》 曲剧 开封市曲剧团演出 张新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拍摄
《寇准背靴》 豫剧 淮北梆子(属豫剧沙河调)88岁老艺人顾锡轩主演 安徽电影制片厂1961年拍摄
《朝阳沟》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演出 魏云、王善朴、高洁、杨华瑞、马琳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拍摄
《传枪记》 京剧 河南省京剧团演出 根据豫剧《传家宝》改编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买牛、扒瓜园》 由曲剧《买牛》和越调《扒瓜园》两个小戏组成河南省曲剧团、河南省周口专区越调剧团演出,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山村新曲》 越调 由《夫妻俩》和《卖萝筐》两个小戏组成 河南省许昌专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珠江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人欢马叫》 豫剧 许昌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常香玉、任宏恩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65年拍摄
《游乡》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珠江电影制片厂1966年拍摄
《七品芝麻官 》 豫剧 河南省豫剧院二团、鹤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牛得草、吴碧波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卷席筒》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吴自力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79年拍摄
《包青天》 豫剧 商丘地区豫剧团、安阳市豫剧一团、开封市豫剧团联合演出 张宝英、吴清平主演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1980年联合拍摄
《李天保娶亲》 越调 根据越调《李天保吊孝》改编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马兰、陈静、何全志主演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诸葛亮吊孝》 越调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0年拍摄
《白奶奶醉酒》 越调 许昌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毛爱莲主演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包公误》 豫剧 河南省新郑县豫剧团、开封地区豫剧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智收姜维》 越调 舞台剧名《收姜维》 周口地区越调剧团演出 申凤梅主演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1年拍摄
《背靴访帅》 曲剧 舞台剧名《寇准背靴》 洛阳地区曲剧团演出 马琪、周玉珍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风雪配》 曲剧 河南省曲剧团演出 王秀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洛阳桥》 豫剧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曾广兰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桃园喜》 豫剧 舞台剧名《小白鞋说媒》 商丘地区豫剧团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2年拍摄
《程咬金照镜子》 豫剧 珠江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樊梨花》 豫剧 开封市豫剧团、开封市实验剧院联合演出 河南电影制片厂1983年拍摄
《风雨情缘》 豫剧 舞台剧名《大祭桩》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修正宇主演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三全其美》 豫剧 舞台剧名《金鸡引凤》 洛阳地区豫剧二团演出 李金枝主演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4年拍摄
《花枪缘》 豫剧 舞台剧名《对花枪》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卷席筒续集》 曲剧 郑州市曲剧团演出 海连池、董秀娟主演 西安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巧配鸳鸯》 豫剧 郑州市豫剧团演出 王希玲主演 湖北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倔公公犟媳妇》 豫剧 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出 长春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文帝杀舅》 豫剧 湖北省老河口市豫剧团演出 天山电影制片厂1985年拍摄
《棒打薄情郎》 豫剧 河北省邯郸地区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芙蓉女》 豫剧 舞台剧名《宇宙锋》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北京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七奶奶》豫剧 舞台剧名《花打朝》 洛阳市豫剧团演出 马金凤主演 河南省演出公司、香港金马影业公司联合拍摄
《抬花轿》 豫剧 舞台剧又名《香囊记》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王清芬主演 浙江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武当仙袍》 豫剧 湖北省十堰市豫剧团演出 峨眉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6年联合拍摄
《丫环传奇》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上海电影制片厂1986年拍摄
《倒霉大叔的婚事》 豫剧 许昌市豫剧团演出 任宏恩、艾立、汤玉英主演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河南电影制片厂1987年联合拍摄
《鸳鸯戏水》 豫剧 郑州市豫剧一团、二团演出 王希玲、小香玉主演 深圳影业公司1988年拍摄
《阎家滩》 曲剧 南阳市曲剧团演出 河南省电影公司、南阳市文化局1998年联合摄制
《乡村警官》 豫剧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2年拍摄
《幸运十点钟》 豫剧 河南电影制片厂2003年拍摄
《我爱我爹》 豫剧 舞台剧名《老子儿子和弦子》 任宏恩 、王希玲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我爱我孙》 豫剧、东北二人转 任宏恩、高秀敏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拍摄
《村官李天成》豫剧,贾文龙、汪荃珍主演,河南豫剧三团演出
《五世请缨》豫剧,王惠主演、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
《程婴救孤》豫剧 根据《赵氏孤儿》改编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0年拍摄
《三哭殿》豫剧,贾廷聚主演
《桃花庵》 豫剧 河北邯郸东风剧团演出 苗文花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河北电影制片厂2010年联合拍摄
《清风亭》 豫剧 舞台剧又名《清风亭上》 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 李树建主演 河南电影制片厂2011年拍摄

希望你满意

Ⅲ 寻找一部豫剧

豫剧《抬花轿》

剧情

明朝永乐年间,州城的大街上鞭炮爆响,人山人海。新科武状元披红挂彩,在二十名军校的护卫下骑马夸官游街,威风八面。当朝四品官周定大人从外归来,向夫人讲述了在邱府为公子武状元接风洗尘的宴席上,经众位年兄作媒,武状元答应娶他的女儿周凤莲为妻。周夫人听罢大喜,马上唤凤莲来商量婚事,温柔娴淑的周凤莲自是同意。周定立即吩咐家院,回复邱府三月之内来迎亲。转眼到了迎亲之日,周府上下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周凤莲早已打扮完毕,激动地等待着迎亲的武状元。不想周府今天双喜临门:公子周进宝进京赴试,考中新科文状元,前呼后拥回到家中。爆竹声声,鼓乐齐鸣,武状元迎亲的队伍到了。周凤莲在丫环、傧相的陪伴下,走进了披红挂彩的花轿。三声炮响,花轿启动。文武新科状元,一个女婿,一个弟弟,帽插金花,并马齐鸾,喜送周凤莲花轿。周进宝送姐姐来到喜气洋洋的邱府,惊慌地发现府内一丫环竟是跳河身亡的定情妻子王定云,王定云此时也看见了他。二个四目相视,却没有机会相认。周进宝送亲回到家里,想念王定忧思成病。周凤莲闻信急忙回家看望弟弟,才知道弟弟与王定云定情相爱的坎坷经历。周凤莲回到邱府,巧审王定云,终于弄清王定云跳河自尽时,幸被邱府官船救起,后就在邱府做了贴身丫环。周凤莲劝说王定云夫妻相认,可定云担心如今他俩地位不同,门第不同,二府双亲不会答应。周凤莲决心劝说公婆爹娘,为他们重搭鹊桥。周凤莲在公婆面前顺利地过了第一关,又巧妙地对爹娘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使爹娘抛弃了门第观念,促成了弟、媳的美满姻缘。

视频
http://video..com/v?word=%D4%A5%BE%E7%B5%E7%D3%B0+%CC%A7%BB%A8%BD%CE&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Ⅳ 豫剧桃花庵戏词

带路来——

(唱)九尽花开春又来,可是又一载。

九尽花开春又来,年年月月我想哪想张才。

蝴蝶儿双双啊飞墙外,鸿雁飞去紫燕来。

自从你虎丘山上去玩会,到如今一十二年未有回来。

我这终日里想啊,我就夜夜的盼哪,音信儿渺渺枉费心怀。

我为你懒把那鲜花带,我为你懒上梳妆台。

我为你府门外我挂过彩,我为你在庙院里把香排。

庙院里求神神也不语呀,府门外算卦挂挂不开。

我为你各州府县去访探,在各通衢大道贴过了告白。

莫非他石沉在那汪洋海,他的那生死存亡,真叫人难猜。

比凤啊和鸾鸾他不爱,比一对鸳鸯鸟两下分开。

这比翼鸟儿一个在,失落的孤雁哪独自哀。

窦氏女盼夫夫不在,你撇下我伶仃孤苦、无依无靠。

狠心的张才,你怎不回来呀!

(丫鬟道白:啊,大婶!你不要哭啦,俺大叔终究会回来的。)

(唱)为张才把我的眼哭坏,这一朝,这一朝不来盼下载!

(4)桃花庵电影全集常香玉扩展阅读:

豫剧《桃花庵》为传统老戏,它最早流传于豫西一带,后来因剧情吸引人,特别是包含了几段优美的唱腔,便逐渐在全省乃至周边省份推广开来,成为豫剧中最有影响的一出戏。

记得最早演出此剧的是豫西男旦翟彦生。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樊粹庭为陈素真整理改编时,加重了妙善的戏并提高其艺术形象,删去别家、撒瓜子、游庵、生子等情节。王镇南也为常香玉整理过此剧。

民国三十一年(1944年)崔兰田搭班洛阳,饰窦氏,姚淑芳饰陈妙善。1952年,王镇南又删去“争状元”一场。1980年5月,崔兰田率团进京演出此剧,饰窦氏,崔兰玉饰陈妙善。1981年河南省戏曲工作室内部出版高连山的整理本。河南地方剧种罗戏、卷戏、宛梆、落腔、怀梆、大平调,均有此剧。

豫剧早期演出都是各自为正,便出现了不同的演出版本。豫剧《桃花庵》也是如此,崔派和桑派之《桃花庵》,虽剧情相似,没有大的差异,但唱词却差别较大。常香玉的《桃花庵》也有自己的演出版本,与崔派的,桑派的,其他各派的,也有很大不同。

Ⅳ 桃花庵的介绍

《桃花庵》 ,又名《齿痕记》《张才游庵》,属豫剧传统剧目。民国二十四年(1935),樊粹庭为陈素真整理改编时,加重了妙善的戏并提高其形象,删去别家、撒瓜子、游庵、生子等情节。40年代初,王镇南也为常香玉整理此剧。民国三十一年崔兰田搭班洛阳,饰窦氏,姚淑芳饰陈妙善。1952年,王镇南又删去“争状元”一场。后也成为桑振君大师代表剧目之一。

Ⅵ 豫剧桃花庵剧情简介

豫剧桃花庵的剧情来自于一则民间传奇:明朝开业之初,一次朱元璋被敌追杀,为张才之父所救,后洪武南京称帝,要报答张家救命之恩,无奈张才之父无心仕途,遂赐予张家无数的财富,然张父无福撒手西去。

瞥下年仅18岁,刚刚完婚的张才和偌大的家业,遂引出一段尼姑思春,张才望会,茶楼戏姑, 桃花庵私会一命归天的人间传奇。既是传奇,则可能会有其人其事,但剧情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产物,肯定不会是事实的实际镜像。

《桃花庵》

《桃花庵》还有其他名称为《齿痕记》《张才游庵》等,属豫剧传统剧目。民国二十四年(1935),陈素真将自己常演的《卖衣收子》带进了豫声剧院演出,樊粹庭看后为陈素真进行了整理改编,加重了妙善的戏并提高其形象,删去别家、撒瓜子、游庵、生子等情节。

1937年王镇南也曾为常香玉整理此剧。1942年崔兰田搭班洛阳,饰窦氏,姚淑芳饰陈妙善。1952年,王镇南又删去“争状元”一场。后也成为桑振君大师代表剧目之一。

豫剧《桃花庵》根据传统戏《桃花庵》整理、改编成戏曲艺术片,豫剧豫西调名家崔兰田的代表剧目。影片在景色、唱腔、扮相上充分体现了桑派艺术“字乖音巧、闪滑抢离”的演唱风格,在手、眼、身、法、步及水袖等方面更加规范,以戏曲特有的表演程式和造型手法,外化了人物内心世界,提升了豫剧艺术表演品位。

Ⅶ 适合老年人看的喜剧色彩的戏曲剧类

其实喜剧很多的,昆曲是百戏之祖,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是五大剧种,这相对喜欢的范围广一点。其实二人转也挺有意思的,在有就是看些名曲名段,一下有些比较好的段子仅供参考:
给你几个豫剧名段
春风吹得人心醉
花木兰羞答答施礼拜上
走一道岭来翻一道山
讨回银子五十量
四千岁你莫要羞愧难当
自幼儿随爹爹苦读文章
秦雪梅观诗文心花怒放
老身家住南阳地
洼洼地里好庄稼
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
陈驸马休要性情急
祖国的大建设一日千里
历艰辛保皇叔重把业创
当初他甜言蜜语把我骗
下朝来一边走一边长叹
到有500G免费戏曲资料下载的学知网找找看看:
www.downknow.com
梨园春唱段
梨园豫曲
(曲剧全场)刘云打母
(曲剧全场)包公告状
(曲剧全场)郭举埋儿
(曲剧选段)洛阳令
(视频文件)唐派唱段
(豫剧全场)三打金枝
(豫剧全场)包龙图坐监
(豫剧全场)反杨河
(豫剧全场)抬花轿
(豫剧全场)花打朝
(豫剧全场)讨饭国舅
(豫剧全场)韩信拜帅
视频
全剧
宇宙锋(陈素真)
拷红(常香玉)
朝阳沟(全)
桃花庵(崔兰田)
秦雪梅(阎立品)
花木兰(常香玉)
花枪缘(马金凤)
豫剧 打金枝 刘忠河 黄爱菊
豫剧 刘墉回北京 谢庆军
豫剧_七品芝麻官_牛得草
马金凤 穆桂英挂帅
唱段
[谢庆军]
[郭志成]
豫剧全场
《梨园锦绣》豫剧流派大型演唱会
任宏恩 高秀敏《我爱我孙》
任宏恩《皂角坪往事》
任宏恩《糊涂盆砸锅》
任洪恩《倒霉大叔的婚事》
任洪恩《我爱我爹》
兰力《下陈州》
关灵凤《三上轿》
刘忠河 黄爱菊《打金枝》
刘忠河《三打金枝》
刘忠河《十五贯》
刘忠河《血溅乌纱》
刘忠河《辕门斩子》
刘晓燕《长孙皇后》
唐喜成 吴碧波《血溅乌纱》
唐喜成 吴碧波《辕门斩子》
唐喜成《三哭殿》
唐喜成《南阳关》
宇宙锋(黄河版)
崔兰田《对花枪》
常香玉《人欢马叫》
常香玉《拷红》
常香玉《断桥》
常香玉《断桥》(中艺版)
常香玉《柳河湾》
常香玉《花木兰》
开封市豫剧团《窦娥冤》
张宝英 吴心平《包青天》(金马电影版)
张宝英 崔少奎《徐九精升官记》
张宝英《卖苗郎》
张宝英《寻儿记》(河南音像)
张宝英《桃花庵》
张宝英《秦香莲后传》
张枝茂 张钰东 刘新民《司马茅告状》
张枝茂《严海斗》
张枝茂《刘墉二下南京》
张枝茂《火烧纪信》
张枝茂《诸葛亮吊孝》
张海龙 马刚良《老子·儿子·弦子 》
张自立 张书轩《反杨河》
探阴山(吴心平)
曾广兰《洛阳桥》
朱坤芳 杨胜利《赵匡胤借头》
朱坤芳 毛松奇 索文化《赵匡胤哭头》
朱坤芳 索文化《杨家将》
朱坤芳 索文化《赵匡胤登基》
朱坤芳《司马懿扒墓》
朱坤芳《司马懿探山》
朱巧云《穆杨会》
朱巧云《花轿错》
朱巧云《香囊记》
李 云《忠诚卫士》
李 英 王 凯《三请樊梨花》
李斯忠《下陈州》
李斯忠《包龙图坐监》
李斯忠《忠烈千秋》
李树建《清风亭》
李树建《程婴救孤》
李树建《鞭打芦花》
李良魁《包公误》
李金枝《泪撒相思地》
杜启太《倔公公偏遇犟媳妇》
林秀兰《佘太君辞朝》
柳兰芳《小二黑结婚》
汤玉英《状元与乞丐》
汪荃珍《香魂女》
洛阳豫剧二团《孙成打酒》
洪先礼 刘纯正《刘庸下山东》
洪先礼《大登殿》
牛得草《七品芝麻官》
牛得草《三愿意》
牛得草《卷席筒》
牛派《丑角小段》
牛淑贤 袁秀荣《梳妆拣柴》
牛淑贤《宇宙锋》
王希玲《陆逊拜帅》
王希玲《风流才子》
王希玲《鸳鸯戏水》
王清芬《大祭桩》
王清芬《抬花轿》
王素君 王秀兰《王金豆借粮》
王素君《小二姐做梦》
王素君《桃李梅》
王素君《陈妙常》
王红丽《三更生死缘》
王红丽《五凤岭》
王红丽《司文郎》
王红丽《泪血姑苏》
王红丽《风雨行宫》
索文化 段红玉《困南唐》
索文化 毛松奇《下河东》
索文化 毛松奇《困河东》
索文化《王莽赶刘秀》
苗文华《五女拜寿》
范 静《骨肉冤家》
虎美玲《宝莲灯》
虎美玲《武则天》(粉黛冤家)
虎美玲《白蛇传》
袁国营《岳阳楼》
谢庆军 刘新民《反徐州》
谢庆军 张枝茂《三碟装红脸唱腔精选》
谢庆军 索文化《呼家将》
谢庆军 陈首凯《黄鹤楼》
谢庆军《刘庸回北京》
谢庆军《崇祯吊死眉山》
谢庆军《王祥卧冰》
谷秀荣《五世请缨》
豫东红脸戏《刘公案》
贾廷聚 范静《大明惊雷》
贾文龙《村官李天成》
赵吟秋《麻风女传奇》
郭志成《南阳关》
鄢陵县豫剧团《孟姜女哭长城》
金不换《唐知县斩诰命》
阎立品《盘夫索夫》
阎立品《秦雪梅》(中艺版)
阎立品《藏舟》
陈素真《宇宙锋》
陈素真《梵王宫》
马金凤《七奶奶》(金马香港电影版)
马金凤《杨八姐游春》
马金凤《穆桂英挂帅》
马金凤《穆桂英挂帅》(电影版)
马金凤《花打朝》
马金凤《花枪缘》
魏 云《朝阳沟》
音频
全剧
西厢记(豫剧)
豫剧《三不愿意》
豫剧崔兰田
唱段
[于波]
[刘忠河]
[吴心平]
[唐喜成]
[唐玉成]
[崔兰田]
[常香玉]
[张宝英]
[张桂梅]
[李丽娜]
[李斯忠]
[桑振君]
[段冬梅]
[牛得草]
[王二顺]
[王清芬]
[阎立品]
[陈素真]
[马兰]
[马金凤]
[高玉秋]
[黄爱菊]
我也是帮您查来的,希望可以帮到您

Ⅷ 常香玉解放后为什么放弃了很多经典剧目

张乡朴、苏宏所著《话说常香玉》中有一段作者与常香玉的的谈话记录:笔者在和常香玉深谈时曾说:“解放前民间有两句谚语叫做:看了常香玉的戏,一辈子不生气,这指的恐怕就是《抬花轿》、《大祭桩》、《贩马记》、《桃花庵》等。《贩马记》这个戏,也是你常演的戏,基本内容应当是出哭戏,但许多场面都是用喜剧的手法处理,很见高明。特别是最后一场,李桂枝到巡抚台前告状,巡抚李宝童原是李桂枝的弟弟,闹出了三拉堂的喜剧。香玉很会演喜剧,哭戏也很见特色,比如《秦雪梅吊孝》、《铡美案》等。这些戏在解放后为什么都是掉了呢?”谈到这些,香玉同志的表情很苦涩,只摇头说不出话来。 根据资料所查,常香玉大师在解放后确实丢掉了以前很多的常演的经典剧目。举例如下: 《玉虎坠》:常香玉幼年初学戏时,是她父亲教的这出戏。戏中女主角王娟娟当时只有十六岁,也很适合常香玉青年时期演出。这出戏应当说是常香玉的启蒙戏。 《蝴蝶杯》:梆子戏中流传很广的一出戏。常香玉在这个戏中饰演的胡凤莲,可以说唱做俱佳。可惜她在解放后渐渐丢了这个戏,应该是见憾事。不过前两年河南电台找到了常香玉大师这出戏的录音,虽然后半部分音质不太好,但是也十分珍贵了。 《打金枝》:很流行的一出戏,剧情大家也很熟悉。 《秦雪梅吊孝》:这个戏是常香玉的一位五叔张丙运为常香玉改编的,由常香玉在开封首演。常香玉的这出戏在开封打得很响,后来陈宪章又做了很多加工。现存有早年的唱片录音。 《秦香莲》:常香玉自幼跟随父亲学戏,对于《秦香莲》这出戏可以说费尽了功夫、吃尽了苦头。其中的很多唱词,也和别人的唱法不一样。她在宝鸡演出这出戏时,引起全场观众凄然。有位荣誉军人竟然拄着拐杖跑上台去怒骂陈世美,讥讽王丞相,观众的投入程度也可以略见一般了。可惜的是,这出戏常香玉在解放之后也不演了。 《水淹泗州城》:少年常香玉从京剧老师那里学会了这出戏,掌握了各种打法,于是这出戏在河南梆子里成了只有常香玉能演的戏,青年常香玉到一处演一处,直到在洛阳时得了重病,做了手术之后,方才被迫放弃演出这个戏了。 《桃花庵》:河南梆子的传统剧目,也是常香玉的保留剧目,演出时间很长。早年同崔兰田同台演出此戏,常香玉演窦氏,崔兰田演陈妙善。 《贩马记》:这个戏故事奇巧,所以又名《奇双会》。写家庭纠纷,却有惩恶扬善的意思,而且在唱功、做功、白口上都要有一定功夫,是一出不错的传统戏。 《大破天门阵》:又名《穆桂英下山》,常香玉早期演出剧目。 《蓝桥会》、《哭长城》:这两出戏都是常香玉早年在开封演出时,由王镇南给她写的。当时,也只有常香玉会演,也是这两出戏的首演者。 《洛阳桥》:豫剧传统剧目,因此戏中有辫子功,又名《甩大辫》。 《灯节缘》:黄自芳为常香玉写的,也是一出好戏。 《香囊记》:又名《抬花轿》。这个戏里的周凤莲是个热心肠的人,常香玉又擅演喜剧,所以她演得相当出色。特别是周凤莲穿着大红彩装,坐轿子上坡下坡、前进后退,有许多精彩动作,再加上扇子功,那就更好看。 其实还有很多戏,不再一一列出了。 常香玉大师放弃了这么多经典剧目,实在是很遗憾的事情。上文中所说:谈到这些,香玉同志的表情很苦涩,只摇头说不出话来。看来常香玉大师有很多难言之隐。 《桃花庵》成了崔兰田、桑振君的代表作,《秦雪梅吊孝》成了阎立品的代表作,《蝴蝶杯》成了阎立品、桑振君的代表作,《秦香莲》成了崔兰田的代表作,《抬花轿》成了姚淑芳的代表作,《打金枝》成为桑振君、刘忠河的代表作。 而常香玉后来常演的《花木兰》是改变自京剧,《拷红》是常大师的成名作,《大祭桩》《破洪州》、《五世请缨》是从传统剧改编提高而来,《杜十娘》改编自河北梆子,基本上都是其他名旦很少演出或没有演出过的剧目。 常香玉大师自从在抗美援朝时期带领香玉剧社捐献了一架战斗机后,成为名震全国的艺术家。同时,也成为一些同行们嫉妒、攻击的对象。甚至个别的艺术家把自己的不如意归结为常香玉的走红,真是可笑又可悲。 常香玉大师在走红全国后,其实已经变得“谨小慎微”了,很多戏不敢演,很多话不能说,因为时刻有人在挑常香玉的刺儿,时刻有人准备着要攻击她,在文革中还被污蔑为“大戏霸”。 虽然如此,常派艺术依然是流传最广的豫剧流派,影响最大的豫剧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