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全集 » 太原战役电影完整版
扩展阅读
新小屁孩日记电影免费 2025-09-13 02:37:32
道恩强森最新电影剧照 2025-09-13 02:37:23
游戏规则团购电影票 2025-09-13 01:46:23

太原战役电影完整版

发布时间: 2022-06-29 03:28:23

⑴ 最近看了《集结号》,不知是不是真事

确实是真的,是由一位作家改编的。事实中的“谷子地”是一位已经去世的老兵,很可惜没能等到《集结号》的首映式……
后来,记者们采访了真正的团长,他已白发苍苍。团长说,确实当时没有吹响集结号,因为一吹就暴露了身份,会让国民党军知道的。所以,这个感人的故事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谷子地的原型是已经去世的老八路常孟兰,央视在《百姓故事》栏目中也曾播出过一段关于他的纪录片。 《为了那声军号》。纪录片讲述的是1948年11月19日的故事,时任晋察冀军区四纵十旅某部排长的常孟兰带领7名战士奉命执行阻击任务掩护全团撤退,他接到的命令是———不管有多难,在听到号令之前不准撤退……为了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他开始了48年感人肺腑的追寻。1996年,他终于得到自己老部队的信息,此时他已是年过七旬的老人,但遗憾的是他的团长已经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当年究竟吹响过军号没有就不得而知了,2005年完成心愿的常孟兰老人因病去世,享年80岁。《集结号》原著小说《官司》的作者杨金远在看了这个纪录片后写了小说《官司》,张国立看了这篇小说推荐给冯小刚,这样才有了后来的《集结号》
昨天晚上的《子午书简》还专门介绍了《官司》,其实只有15页,一万多字,编剧就编了6万多字,小说里战争有多激烈,有哪些人根本没有详细描写,电影里一个多小时的场景,在小说里之用了两三句话就讲完了……谢谢~!

⑵ 电影《奇袭》中侦察排长方勇是谁演的

电影《奇袭》中侦察排长方勇是张勇手饰演的。

张勇手,1934年11月10日出生于山西省汾阳市, 中国内地演员、导演。1957年,参演个人首部电影《黑山阻击战》。1960年,主演剿匪电影《林海雪原》。1965年,在战争电影《地道战》中饰演区长赵平原。

1974年,在战争电影《南征北战》中饰演高营长。1976年,自导自演剧情电影《南海风云》。1982年,执导剧情电影《彩色的夜》。2014年,由其出演的现实题材电影《天河》上映。2016年,主演战争电影《南口1937》。2018年,张勇手获得第27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终身成就奖。

(2)太原战役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张勇手主要作品:

1,《打击侵略者》饰演:金哲奎,导演:华纯。

2,《地道战》饰演:赵平原,导演:任旭东。

3,《哥俩好》饰演:二班长,导演:严寄洲。

4,《林海雪原》饰演:少剑波,导演:刘沛然。

5,《奇袭》饰演:方勇,导演:许又新。

⑶ 有关徐向前的电影

还有《横扫晋中》,讲的是临汾战役那一段。这部剧好像又叫《征战大西北》。
《晋中大捷》,讲的是晋中战役那一段。
《向前 向前》,讲的是运城、临汾、晋中、太原战役的全过程。
《血战万源》,讲的是在川陕苏区反六路围攻的故事。
《强度嘉陵江》,讲的是在反六路围攻之后,渡过嘉陵江,准备与一方面军会合的故事。
个人最喜欢《向前 向前》,情节紧凑、精彩,比较经典。
演徐向前的演员当中最喜欢的是施京明。

⑷ 电影老吴的帐单观后感600字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文献影片《决战太原》。我几乎是眼含泪水看完最后一个镜头,我仿佛被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影片中处理烈士后事工作队副队长杜明学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达太原城防图而终身残疾的动情往事……很多镜头画面,让我好几次都想掉眼泪。
太原,这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经过近半年的英勇奋战,攻克太原,太原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一页。《决战太原》是以全国解放战争为历史大背景,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结合寻访当年战争的亲历者,全方位多视角地描述和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展开的异常激烈的太原战役。《决战太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真实的战争场面,那一个个珍贵镜头都是当年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用鲜血和生命记录下的。影片中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全方位多视角地追述了战争双方从谋划到对决的历史事实,捕捉到许多普通战士动人心弦的战争经历,以及后人寻找阵亡烈士亲人那一幕幕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人文情怀,高度赞扬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和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
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发起,到1949年4月24日结束,前后历时6月有余,共计歼灭国民党军队135000余人,其中俘虏77000余名。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仅在太原解放战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长眠地下。当我们站在苍松翠柏间献花鞠躬的时候,当我们因英雄的战士而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我们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园,我看到一个个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还看到只有所在部队名称而无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无姓名又无部队名称的无名烈士墓碑,可能还有许多连墓碑也没有的烈士永远长眠在地下。他们是我们的前辈,是为了我们今天安宁的生存环境而英勇献身的亲人。
人类需要和平,60年后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忘记这场成为历史的战役,更要保卫现在的和平与安详。

⑸ 《60年后,我送你回家》找出本片中叠化的内容,并分析作用

老人在墓碑前出现叠化。作用是展现主角的心理活动或幻想以及展现时间的流逝。


《60年后,我送你回家》简介:


古稀老人王艾甫是山西太原的一名退伍老兵。一次,他在太原书摊上偶然发现了4本阵亡将士的名册。上面记载着866个太原战役中牺牲烈士的信息,此外还有84封没有寄出的阵亡通知书。


在84份阵亡通知单中,有26名烈士籍贯不明,王艾甫来到烈士陵园核对84位烈士的资料。并决定开始为烈士们开展寻亲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84份阵亡通知书上的烈士,王艾甫已经落实了29名。


他的寻亲工作已经延伸到阵亡烈士名册上的866名烈士以及太原烈士陵园里安葬的3900多位烈士。目前,王艾甫正在筹建“寻亲”基金会。



叠化是剪辑技法中最简单操作的一项视觉效果,当两个素材的轨道叠在一起时,只要逐渐降低上面轨道的透明度,便可以达成叠化,说它简单,是因为操作没有任何技术含量,新手往往都喜欢依赖叠化用来转场,说它难,是因为叠化在现代电影剪辑中的使用大有学问。


叠画是创造性地运用画中画的手法。这些形状、位置、大小变幻不定的小画面和整个大画面之间构成多种视觉和结构关系,大部分是与大画面书法对位的小画面说明,还有很多是回忆的画面,也有类似于叠画的电影语言功能。


在宣传广告中画中画和画外画统称画中画。 如果背投中配置了两个高频头,即主高频头和副高频头,就可以有画中画功能。

⑹ 《决战太原》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决战太原》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O12voCJKQt0yNjH-uiHqUw

?pwd=wa98 提取码: wa98
《决战太原》
导演: 郝蕴、孙莉
主演: 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国语
上映日期: 2009-04-10
片长: 86分钟
又名: 两种命运的决战
太原解放60周年。解放太原是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役。为隆重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了大型文献电影《决战太原》,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结合寻访当年战争亲历者,全方位多视角地追述了战争双方从谋划到对决的历史事实,撷取了战争双方决策者的心路历程,也捕捉到许多普通战士动人心弦的战争经历,以及后人寻找阵亡烈士亲人那一幕幕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人文情怀,高度赞扬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和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表现了解放太原对于华北全境解放、全国解放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刻的历史内涵。
该片得到了 “中央重大理论文献影片创作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充分肯定,并被列入发行全国的重大文献电影片。该片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2009年10月17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的中国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本片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史料的详实丰富无疑是文献片最大的看点。而其中的真实性则是文献片的灵魂与生命。《决战太原》的真实性,一是体现在战争场面上。30分钟的原始资料是战地记者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而其中有的战地记者永远倒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二是体现在战争遗址遗物上。从影片中既可看到太原战役对决的山头、要塞,看到当年的碉堡、主攻战场,甚至民工提供攻克要塞山头的羊肠小道,又可看到攻克太原城后的复工复业、供电供水布告,黄樵松将军写给爱妻的遗嘱,甚至阎锡山的录音讲话等。
三是体现在战争亲历者生动叙述上:如处理烈士后事工作队副队长杜明学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达太原城防图而终身残疾的动情往事……很多镜头画面,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很多鲜活事例令人潸然泪下。
《决战太原》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作品,或者纪实性文献作品,它背后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民族记忆,永恒不朽的崇高精神。从战争本身来看,它是国共双方的激烈对抗,但从其延伸意义看,更是当年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必然面对的人生航向的最终选择,是对两种不同前途命运、不同道路方向的抉择。徐向前、薄一波与阎锡山,这三位隔河相望的五台老乡,虽然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曾走到一起,共赴国难。但却最终因为思想和信仰的差异而作出了各自的选择,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决战太原》讲述了解放战争史上那段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但并没有过多记录其惨烈和血腥,而是客观记载双方决策者对历史潮流和形势发展的把握与决断;着力分析每一位战争经历者的思想认识、心路过程和深切感受;着力展现战争对人的思维观念和精神世界的强烈冲击。战争可以改变历史的格局,可以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进程,战争对人的心理的改变、对人的心灵摧残也是显而异见的。历史上任何战争都是雄壮的,但都是极其残酷的,都是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战争绝不是游戏,绝不是开玩笑。战争会使国家丧乱、家破人亡,战争既毁坏着生存环境和社会秩序,更直接剥夺着鲜活的生命。
八年抗战胜利了,人民盼望的和平局面即将到来,应蒋介石电邀,毛泽东亲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但是毫无和谈诚意的国民党却同时挑起了内战,无情的战火重又点燃。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的无情对决,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战争取得了胜利,然而残酷的战争也夺去了无数先辈的生命。《决战太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真实的战争场面,尽管是有限的,尽管并不全面,但那一个个珍贵镜头都是当年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用鲜血和生命记录下的。因为选材的独具匠心、视角的新颖别致、丰富的史料记载,使我们了解到这场城市攻坚战双方的巨大付出。资料显示,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发起,到1949年4月24日结束,前后历时6月有余,共计歼灭国民党军队135000余人,其中俘虏77000余名,包括岩田、王靖国、孙楚等人在内的师级以上军官40余人。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共计伤亡45000余人。仅在太原解放战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长眠地下。当我们站在苍松翠柏间献花鞠躬的时候,当我们因英雄的战士而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我们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园,我看到一个个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还看到只有所在部队名称而无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无姓名又无部队名称的无名烈士墓碑,可能还有许多连墓碑也没有的烈士永远长眠在战场的某处遗址。他们是我们的前辈,是为了我们今天安宁的生存环境而英勇献身的亲人。
在人民解放军隆隆的炮声中,太原绥靖公署的地下室里,顽固不化、决不放下武器的梁化之、阎慧卿服毒自尽。在阎慧卿自尽前夕,由梁化之代笔写下了《阎慧卿致阎锡山的绝命电》。“妹虽女流,死志已决。临电依依,不尽所言!妹今发电之刻尚在人间,大哥至阅电之时,已成隔世!”电文中,充满了一个被卷入战争的女人的绝望与悲怆。据说,阎锡山在上海读到这份绝命电时,泪流满面,悲痛万分。
人类道义的化身和力量从来就是拒绝战争的。道义的战争从来都起因于被逼无奈奋起反抗,道义的战争从来都是为了制止战争、最终消灭战争。

⑺ 日本拍摄关于中日战争的电影客观吗

1、日本战争片展现的是士兵英雄顽强,中国战争片重点歌颂领导和指挥员的英明伟大。包括《零式战机》《没有出口的海》《啊,海军》等故事情节较好的日本战争片,讲的最多的是日本普遍士兵的故事,其中最多的群体是军曹(相当于我国的士官)的战斗故事,包括《三本五十六》中,也花很多镜头对士兵进行描述,而我国战争片基本上是一切围着领导转,歌颂指挥员英明的比较多,士兵则是憨厚的形象,近年来的一些垃圾般的军事题材片,基本上是领导和上级英明果断,士兵一个个傻乎乎的。

2、日本战争片从不掩饰日军的残暴,中国战争片中的军人仁慈友善。日本战争片中充分反映了日军粗暴的本质,首先是军队内部打骂成风,可以说每一部日本战争片都有上级野蛮殴打下级的镜头,在《吾为君亡》中,日本宪兵对一个60岁的老妈妈拳打脚踢,在《太平洋海战》中,日军屠杀已举手投降的战俘、残杀菲律宾民众都充分展露。中国战争片中的军人十分仁慈,无论是上下级之间、还是对待战俘和老百姓,都表现的宽仁大度,给人以仁义之师的印象。

3、日本很少有侵华题材的战争片,中国抗日主题电影多如牛毛。日本战争片讲太平洋战争的占很大比例,对于侵略中国的历史电影则很少涉及,本人看的日本战争片不少,但背景发生在中国的日本战争片记忆中只有两部,《六零三高地》和《敌后纵横800里》,而且作战对象还不是中国人,一个是德国人,另一个是俄国。而我国的抗战电影就多了,小时候,我们几乎是看着《地雷战》《地道战》《平原游击队》等抗战电影长大的,近些年来,抗战影片相对少了。

4、日本战争片中几乎不丑化和贬低敌人,中国战争片中的敌人几乎是白痴。日本战争片从不把敌人描述的弱小愚蠢,相反十分强大,如《男人的大和》中,世界上最强大的战列舰只有挨打的份,《战争弥撒曲》中的德国士兵不仅勇敢果断,他们的聪明让日本人大长见识,日本人虚心从敌人身上学会了精细印刷、工艺制造和交响乐。《野火》中,日本兵被美军象割稻谷般成片消灭,《冲绳之战》中,美国士兵英勇顽强。而中国战争片中的敌人几乎是草靶子,不仅愚蠢,而且一个个贪生怕死,打敌人比打苍蝇还简单。

5、日本战争片规模小但场面真实,中国战争片场面宏大但细节漏洞多。日本战争片鲜有宏大的场面,但日本电影通过细节上的精细,把战争的残酷展示的很好,象《大日本帝国》《缅甸竖琴》等电影,场面并不宏大,但场景的选择很好,镜头把握的到位,人员和武器并不多,照样能把战争的紧张与残酷充分展现,特别是在细节方面,可以说电影画面中的每一个人都很认真,包括离镜头很远的人都严格按照战时的要求在做,象《黑雨》和《吾为君亡》等电影,可以说镜头中的每个人都很认真,让人感觉他们是处于战争状态下。反观我国战争片,场面虽然宏大,动用成千上万人的镜头很多,但镜头中可以看到看多人是在做样子,敷衍了事,一看就知道是在演戏,近年来的一些军事电视剧,象《BA师》《垂直打击》等,更是把假和滥推上了极至。

6、日本战争片的作战美俄占主角、中国战争片的题材内战部分占主体。日本战争片的作战对象基本以美国和俄国为主,讲述太平洋战争的题材是主角,反映日俄战争的电影有一定比例,如《日本海大海战》《敌后纵横800里》等,也有少量镜头中与英国荷兰为作战对象的,如《独立》和《8月15日》等,主体还是与美国的海空对决。而我国的战争片作战对象以内战中对GM党的作战占主角,早期抗战题材的电影占的比例很大,朝鲜战争题材片也有一定比例,现在比较少了,其它还有少量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影片。

7、日本战争片演员军事素质不逊于真正的军人,中国战争片的演员缺乏基本军人气质。日本战争片选用明星当主角的不多,除《八甲田山》由高仓健当主角外,一般情况下选名演员的很少,象近年来被我们批评的《男人的大和》《吾为君亡》等电影,都没有所谓明星阵容,但里面的军人精炼灵活,给人以生龙活虎之感,特别是军事动作非常到位,电影里的军人生活、包括礼节和日常生活都非常军事化,反观我国军事片的主角,军人气质差的不是一般,体型不说,光敬军礼一项没有一个人做的标准的,现在又多了男男女女纠缠的情节,真的令人作呕。

8、日本战争片中男欢女爱较多,中国战争片中男女素素不清,就象每一部日本战争片有打人镜头一样,男欢女爱也是日本战争片中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出征前,日本女人为日本军人献出身体的镜头很多,象《神风特攻队》《二百三高地》《南太平洋》等电影都有这些情节,本人不认为这是日本导演为了增加票房而故意安排的,而是人的本能和剧情发展自然引出的,女人是军人永恒的主题是世界公认的,日本电影增加了这些内容可以使影片更生动更好看,而且镜头并不黄,把握很到位。而我国战争片这方面的内容较少,中国电影中的军人基本都是禁欲主义的者,见了女人羞羞答答,近年来增加了一些女性内容,但基本上都是男军人和女军人之间你爱我、我爱他的事,其中女军人的爸爸是领导的又占多数,纯属胡编乱造。

9、日本战争片以海空争霸独道,中国战争片以地面陆战为主。日本战争片基本上是海空军占主角,其中以海军为主,二战时期日本没有独立的空军,空军是配合陆、海军作战的,所以,海军是日本军事题材片的主角,包括《零式战机》《日本海大海战》《血战南大洋》等,都是海空占主角,他们也许认为海军大战才是真正展现科技、智慧的拼杀场。相比我军的军事片,本人除早期看到反映朝鲜空战的《蓝天雄鹰》和反映对台作战的海战外,极少看到海空军的身影,包括我们值得自豪的西沙、南沙海战和台湾海峡空战等战争经历,没有一部军事题材片能反映。

10、日本战争片军人死后有很好的安身场所,中国战争片军人牺牲了没有下文。靖G神社这个中国人敏感的词经常在日本战争片中出现,“咱们靖G神社见”这句话经常出现在台词中,如反映神风特攻的电影《神风特攻队》《大日本帝国》等很多电影都有这句话,其中《吾为君亡》中还有自己死后安放在靖G神社哪个位置都说了,死后有一个供人缅怀的位置当然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对将死之人也是一个很好的安慰。但我国军事片中对军人牺牲后的下文就没有这样的安排,只是在《大决战》中出现了白布裹尸的镜头,多少烈士静卧在黄土下,别说有人参拜,绝大部分人连名字都没有,太原战役中牺牲烈士的家属什么都不想要,仅仅想为死去的亲人得到一个烈士的称号都难上加难。真的,扣除感情因素,我们在这方面要向倭人好好学习。

军事电影能看出两国的历史观和文化,本人感觉,日本战争电影似乎看不到美化日本军国主义的内容,但可以看出日本人在进行深刻反思,但他们不是我们常说的那种罪行反思,而是反思自己不够强大、科技不够发达、资源不够丰富、武器不够先进,反思自己为什么打不过人家。为了这些反思,他们在奋发图强。

反观我国,我们是早把历史忘的一干二净了,我们战争电影更是粗制滥造,被一个弹丸小国欺负了一百多年早忘了,现在更是被日本远远的甩在后面,我们还恬不知耻地说什么“盛世”,说真的,对历史,我们应该向日本人学习。

⑻ 决战太原电影电影的观后感

《决战太原》观后感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文献影片《决战太原》。我几乎是眼含泪水看完最后一个镜头,我仿佛被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影片中处理烈士后事工作队副队长杜明学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达太原城防图而终身残疾的动情往事……很多镜头画面,让我好几次都想掉眼泪。
太原,这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经过近半年的英勇奋战,攻克太原,太原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一页。《决战太原》是以全国解放战争为历史大背景,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结合寻访当年战争的亲历者,全方位多视角地描述和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展开的异常激烈的太原战役。《决战太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真实的战争场面,那一个个珍贵镜头都是当年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用鲜血和生命记录下的。影片中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全方位多视角地追述了战争双方从谋划到对决的历史事实,捕捉到许多普通战士动人心弦的战争经历,以及后人寻找阵亡烈士亲人那一幕幕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人文情怀,高度赞扬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和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
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发起,到1949年4月24日结束,前后历时6月有余,共计歼灭国民党军队135000余人,其中俘虏77000余名。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仅在太原解放战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长眠地下。当我们站在苍松翠柏间献花鞠躬的时候,当我们因英雄的战士而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我们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园,我看到一个个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还看到只有所在部队名称而无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无姓名又无部队名称的无名烈士墓碑,可能还有许多连墓碑也没有的烈士永远长眠在地下。他们是我们的前辈,是为了我们今天安宁的生存环境而英勇献身的亲人。
人类需要和平,60年后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忘记这场成为历史的战役,更要保卫现在的和平与安详。

⑼ 程默的介绍

程默,江苏丹徒人,新闻纪录电影摄影师。建国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副厂长,中国影协第四届理事、书记处书记,中国电影电视学会副理事长。参加拍摄的新闻纪录片有《太原战役》、《济南战役》等。

⑽ 有太原战役这部电影吗

没有这么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