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太原战役这部电影吗
没有这么一部。
㈡ 关于解放太原的一部老电影
就叫解放太原。
㈢ 《决战太原》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决战太原》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O12voCJKQt0yNjH-uiHqUw
《决战太原》
导演: 郝蕴、孙莉
主演: 徐向前、薄一波、阎锡山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国语
上映日期: 2009-04-10
片长: 86分钟
又名: 两种命运的决战
太原解放60周年。解放太原是解放战争中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役。为隆重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由省委宣传部、市委宣传部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创作拍摄了大型文献电影《决战太原》,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结合寻访当年战争亲历者,全方位多视角地追述了战争双方从谋划到对决的历史事实,撷取了战争双方决策者的心路历程,也捕捉到许多普通战士动人心弦的战争经历,以及后人寻找阵亡烈士亲人那一幕幕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人文情怀,高度赞扬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和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表现了解放太原对于华北全境解放、全国解放所具有的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深刻的历史内涵。
该片得到了 “中央重大理论文献影片创作小组办公室”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局的充分肯定,并被列入发行全国的重大文献电影片。该片对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2009年10月17日在江西南昌举办的的中国第18届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本片获得最佳纪录片奖。
史料的详实丰富无疑是文献片最大的看点。而其中的真实性则是文献片的灵魂与生命。《决战太原》的真实性,一是体现在战争场面上。30分钟的原始资料是战地记者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而其中有的战地记者永远倒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
二是体现在战争遗址遗物上。从影片中既可看到太原战役对决的山头、要塞,看到当年的碉堡、主攻战场,甚至民工提供攻克要塞山头的羊肠小道,又可看到攻克太原城后的复工复业、供电供水布告,黄樵松将军写给爱妻的遗嘱,甚至阎锡山的录音讲话等。
三是体现在战争亲历者生动叙述上:如处理烈士后事工作队副队长杜明学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达太原城防图而终身残疾的动情往事……很多镜头画面,使观众如同身临其境,很多鲜活事例令人潸然泪下。
《决战太原》不仅仅只是一部电影作品,或者纪实性文献作品,它背后蕴含着极为深刻的民族记忆,永恒不朽的崇高精神。从战争本身来看,它是国共双方的激烈对抗,但从其延伸意义看,更是当年每个人都无法回避必然面对的人生航向的最终选择,是对两种不同前途命运、不同道路方向的抉择。徐向前、薄一波与阎锡山,这三位隔河相望的五台老乡,虽然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曾走到一起,共赴国难。但却最终因为思想和信仰的差异而作出了各自的选择,在两条不同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决战太原》讲述了解放战争史上那段历时最长、战斗最激烈、双方投入兵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的城市攻坚战,但并没有过多记录其惨烈和血腥,而是客观记载双方决策者对历史潮流和形势发展的把握与决断;着力分析每一位战争经历者的思想认识、心路过程和深切感受;着力展现战争对人的思维观念和精神世界的强烈冲击。战争可以改变历史的格局,可以改变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进程,战争对人的心理的改变、对人的心灵摧残也是显而异见的。历史上任何战争都是雄壮的,但都是极其残酷的,都是人所不愿意看到的。战争绝不是游戏,绝不是开玩笑。战争会使国家丧乱、家破人亡,战争既毁坏着生存环境和社会秩序,更直接剥夺着鲜活的生命。
八年抗战胜利了,人民盼望的和平局面即将到来,应蒋介石电邀,毛泽东亲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但是毫无和谈诚意的国民党却同时挑起了内战,无情的战火重又点燃。经过三年解放战争的无情对决,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迎来新中国的诞生。战争取得了胜利,然而残酷的战争也夺去了无数先辈的生命。《决战太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真实的战争场面,尽管是有限的,尽管并不全面,但那一个个珍贵镜头都是当年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用鲜血和生命记录下的。因为选材的独具匠心、视角的新颖别致、丰富的史料记载,使我们了解到这场城市攻坚战双方的巨大付出。资料显示,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发起,到1949年4月24日结束,前后历时6月有余,共计歼灭国民党军队135000余人,其中俘虏77000余名,包括岩田、王靖国、孙楚等人在内的师级以上军官40余人。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牺牲,共计伤亡45000余人。仅在太原解放战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长眠地下。当我们站在苍松翠柏间献花鞠躬的时候,当我们因英雄的战士而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我们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园,我看到一个个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还看到只有所在部队名称而无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无姓名又无部队名称的无名烈士墓碑,可能还有许多连墓碑也没有的烈士永远长眠在战场的某处遗址。他们是我们的前辈,是为了我们今天安宁的生存环境而英勇献身的亲人。
在人民解放军隆隆的炮声中,太原绥靖公署的地下室里,顽固不化、决不放下武器的梁化之、阎慧卿服毒自尽。在阎慧卿自尽前夕,由梁化之代笔写下了《阎慧卿致阎锡山的绝命电》。“妹虽女流,死志已决。临电依依,不尽所言!妹今发电之刻尚在人间,大哥至阅电之时,已成隔世!”电文中,充满了一个被卷入战争的女人的绝望与悲怆。据说,阎锡山在上海读到这份绝命电时,泪流满面,悲痛万分。
人类道义的化身和力量从来就是拒绝战争的。道义的战争从来都起因于被逼无奈奋起反抗,道义的战争从来都是为了制止战争、最终消灭战争。
㈣ 决战太原电影电影的观后感
《决战太原》观后感
星期天,我和爸爸一起观看了文献影片《决战太原》。我几乎是眼含泪水看完最后一个镜头,我仿佛被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影片中处理烈士后事工作队副队长杜明学的痛心疾首,霍桂花冒死送达太原城防图而终身残疾的动情往事……很多镜头画面,让我好几次都想掉眼泪。
太原,这一座拥有两千五百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六十年前,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经过近半年的英勇奋战,攻克太原,太原的历史从此掀开崭新一页。《决战太原》是以全国解放战争为历史大背景,运用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结合寻访当年战争的亲历者,全方位多视角地描述和记录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国民党阎锡山的部队展开的异常激烈的太原战役。《决战太原》让我们看到了当年真实的战争场面,那一个个珍贵镜头都是当年战地记者冒着枪林弹雨,用鲜血和生命记录下的。影片中大量鲜为人知的真实资料,全方位多视角地追述了战争双方从谋划到对决的历史事实,捕捉到许多普通战士动人心弦的战争经历,以及后人寻找阵亡烈士亲人那一幕幕催人泪下、发人深思的人文情怀,高度赞扬了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重要贡献和英勇牺牲的革命前辈。
太原战役从1948年10月5日发起,到1949年4月24日结束,前后历时6月有余,共计歼灭国民党军队135000余人,其中俘虏77000余名。解放军为攻取这座城市也付出了巨大牺牲。仅在太原解放战役中就有7000多革命烈士长眠地下。当我们站在苍松翠柏间献花鞠躬的时候,当我们因英雄的战士而自豪和骄傲的同时,我们的心情也是十分悲痛和沉重的。在烈士陵园,我看到一个个刻有烈士姓名的墓碑,还看到只有所在部队名称而无姓名的烈士墓碑,更有既无姓名又无部队名称的无名烈士墓碑,可能还有许多连墓碑也没有的烈士永远长眠在地下。他们是我们的前辈,是为了我们今天安宁的生存环境而英勇献身的亲人。
人类需要和平,60年后的今天,我们绝不能忘记这场成为历史的战役,更要保卫现在的和平与安详。
㈤ 决战太原 观后感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驶近,我们迎来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2009!60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只是弹指一挥间,然而,伟大的祖国却在短短的60年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创造,到处是经济增长的洪流。2009年,同样也是太原市解放60周年的大庆之年...为了纪念这一光辉的历史时刻、缅怀为太原解放而光荣献身的革命先烈,我观看了《决战太原》。 《决战太原》 展示了徐向前领导解放军参战部队1948年10月起历时6个月19天的太原战役的艰难战斗过程和真实的战争场面。解放军战土为攻取太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牺牲,解放军有七千多革命烈士血洒于这片土地,是他们用生命换来了干年古城的解放推翻阎锡山三十八年的黑喑统治。太原获得新生! 看完《决战太原》影片,是对我一次很好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我应该学习革命先烈他们不怕困难,前赴后继,为太原解放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精神.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他们用生命换来的!生命宝贵!和平不易!60年我们也不能忘记战争带给千年古城的灾难。更好建设太原这美丽家园....解放太原市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㈥ 各网站为什么没有老电影解放太原
现在版权问题比开始的时候严格了,因为是老电影,所以估计很少有人愿意买版权
㈦ 再求电影名称:很老的电影,一个农民杀了恶霸地主后逃出家乡,当了解放军。
回答正确但很多人都答对的题,应该把分给第一个答对的人,其他人不能排除抄袭的可能性
㈧ 谁能找到哦解放太原这部电影
到金镭音像(解放路太原书城往南),或者碟中碟音像(五一小学附近)看看。
㈨ 要老电影的简介
《烈火金刚》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抗战文学作品。很多年前,何群执导的同名电影曾获得好评,片中汇聚了申军谊、李强、葛优、梁天等大腕明星。如今的这部电视版面对珠玉在前,却清一色邀请了一班新人加盟,意欲打造一部中国版的《加里森敢死队》。
新人动真格“拼刺刀”
由于篇幅撑长成了23集,电视剧的内容已经与电影相去甚远,在原有敌后小分队与日伪军斗争故事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并根据观众的口味在节奏上进行了调整。主人公肖飞由何中华担纲,他曾在《三少爷的剑》、《少年黄飞鸿》等剧中都有过不俗表现。何中华在谈到角色时,显得一点不含糊:“肖飞与以往我所饰演的那些古装侠士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不同之处在于他是个现代人,且是从农民中成长起来的,演绎起来就不能像演侠客那样拿着一股劲,应尽量把他生活化。”
而饰演史更新的是海润的签约演员连奕名,他曾出演过警察、黑社会成员等众多角色。此次化身为我军的一位侦察排长。连奕名说《烈火金钢》是他拍过的最艰苦、最危险的一部戏。为了真实体验当年抗日军民的艰苦生活,他们提前半个月便入住《地道战》原型河北省“小李庄”,与当地百姓生活在一起。开拍第一场与“猪头小队长”激烈搏斗的戏时,双方险些误刺对方。
《烈火金钢》是一部英雄主义的赞歌,精彩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环环紧扣的剧情把人们又带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史更新的英武、肖飞的神奇、丁尚武的勇猛、林丽的坚贞、孙定帮的智慧、解老转的狡猾、猪头小队长的骄傲、毛利的残暴、高铁杆的丧尽天良在剧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铁道游击队
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现山东枣庄,薛城一带为主要区域的抗日武装.其传奇般的英勇事迹及影响,在全国及世界留下光辉篇章.该游击队成立于1940年1月25日,由八路军苏鲁支队命令成立,成立时称"鲁南铁道队.人员最多时达200余人,铁道游击队由苏鲁支队任命洪振海为队长,杜季伟任政委,王志胜为副队长.铁道队挥戈于百里铁道线上,截列车,打洋行,毁铁路,炸桥梁.与日伪展开殊死搏斗。令日伪闻风丧胆.铁道队还成功护送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等千余名将士过境.被萧华将军誉为"怀中利剑,袖中匕首"!
战斗力成长
中国4幕话剧。胡可于1949年写成。此剧的前身是1948年胡可与轾影、謌焚等集体创作的应时宣传剧《生铁炼成钢》。剧中没有贯串始终的事件,而以主人公赵石头的复仇经历为主要线索。石头幼年,爷爷被杨姓地主逼死,父亲赵铁柱火烧杨家大院后出逃,石头避居他乡,但多年后被仇人认出,只得投奔八路军,营长恰好是他父亲,但已改名赵钢,二人互不相识。石头一心想报家仇,多次违反纪律,后来通过血的教训明白了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的道理,并找到了离散的母亲,认出了父亲,阖家团圆。赵石头由报私仇到报阶级仇,由追求一家的团圆到为全国人民的解放而战斗,再现了从农民到革命战士的成长过程。作者在人物的设置与描写上颇具匠心:石头与其父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石头的未来就是现在的父亲,父亲的过去就是现在的石头,他俩一人明写,一人暗写,互相映衬、补充,从而使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完整。
槐树庄
电影名:槐树庄
导 演:王苹
编 剧:胡可 (Ⅱ)
主 演:胡朋 孔芮 葛振邦 车毅 姜则善
上 映:1962年
地 区:中国大陆
颜 色:彩色
类 型:剧情片
槐树庄 (1962)故事梗概
1947年,正是解放战争进行到第二个年头,解放区人民一面支援前线,一面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土地改革。槐树庄的贫农团在共产党员郭大娘、刘老成等的领导下,也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土地改革。从小被郭大娘奶大的、地主崔老昆的儿子,现在是某企业机关的科长崔治国,听说家乡土改回来看望。当他看到地主家庭被清算,极为不满,对已经发动起来的群众斗争企图进行压制。郭大娘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带领群众同崔治国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槐树庄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土地改革。时间过得很快,六年过去了,郭大娘根据党指定的方向——走合作化的道路,向各种困难进行着斗争。土改时的贫农李老康虽分得了土地,因老婆病重,孩子又多,长期缺少劳动力,无法维持生活,不得不把分得的土地又出卖给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李满仓。土改时的积极分子、老共产党员刘老成,满足眼前单干生活,不愿走合作化的道路。土改时的中农李满仓,一心想发家致富。农村中出现了阶级分化现象,两条道路的斗争越来越尖锐。刘老成的儿子刘根柱和郭大娘的儿子郭永来,是在解放战争初期一道参军的,现在刘根柱从朝鲜复员回来,给郭大娘带来了不幸的消息,郭永来在朝鲜前线牺牲了。这些困难并没有把郭大娘压倒,更使她坚强地站了起来。刘根柱安慰着郭大娘,并违背了父亲刘老成的意志,参加了合作社,同时献出了全部的生产资助金,这一举动教育了广大群众。经过时间的考验,合作社的优越性逐渐地显示出来。李老康入社以后,生活好转,集体力量克服了自然灾害,入社的农户越来越多,合作社也由初级社走向高级社。可是身为共产党员的刘老成,依然留在社外,父子关系越来越恶化,党内的斗争也越来越激烈,儿子刘根柱坚持党的原则,批评父亲说,党员不入社就应开除党籍,这使老党员刘老成很不信服。他找支部书记郭大娘请求帮助,郭大娘同意刘根柱的意见,并对刘老成的思想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使刘老成认识到错误,重新回到了党的立场上来。合作化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土改时犯过错误的地主儿子崔治国,由于对党的路线政策的仇视,在1957年,正当党号召整风、鸣放的时候,来到槐树庄进行煽风点火,挑拨人们攻击合作化,反对郭大娘,以退社、改选为名,在槐树庄造成了混乱。但这并不能阻止合作化的前进,槐树庄在上级党和郭大娘的正确领导下,人们经受了这场阶级斗争的考验,分清了敌我,认清了是非。郭大娘的全心全意为群众、一心走合作化道路的决心是赤诚而坚定的,合作化在人们心目中扎下了根,郭大娘仍当选为社长。1958年,在总路线、人民公社、大跃进三面红旗的光辉照耀下,槐树庄建立起人民公社。正当社员们把丰收的果实运往县里汇报展览的时候,郭大娘接到去北京参加群英会的消息。坚决走合作化道路的郭大娘,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关怀与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