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韩国爱情电影的名字。
《恋爱的目的》
由韩在林执导,朴海日、姜惠贞主演的爱情喜剧电影,于2005年6月10日在韩国上映,该片讲述了一个厚颜无耻的男人和一个莽撞冒失的女人之间的恋爱故事。
剧情介绍
李有林,一个26岁的高中英语教师。他小气,自私,好色,厚脸皮,还有那么一点放荡。崔红,一个27岁的高中实习教师。在上学的时候,她曾经爱过老师。却被对方骗了之后,又造谣她是狐狸精,而被开除出学校。
厚脸皮的李有林追求起女孩子也是那么的直接,在一个聚会上,两个人刚刚有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害得崔红只好想方设法地躲开他。但这样的男人是无法躲掉的。
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会去缠着她,但李有林看错了这个外表柔弱的女人。
一次,崔红对他说:“和我上床可以,但要拿出50万来。”两个在骨子里性情刚烈的人终于碰撞出了火花,他们去了情人旅馆,并且开始了真正的恋爱。
㈡ 秘爱2002年电影完整版
《密爱》是2002年由边永妵执导,金允珍和李宗元主演的一部爱情电影。这部电影是根据女作家全镜潾的小说《在我一生中唯一的特别日子》改编而成的,讲述了一位平凡的家庭主妇在丈夫出轨后,陷入不伦之恋并不能自拔的故事。
电影的剧情非常引人入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紧密的剧情安排,成功地展现了女主角在传统价值观的束缚下,面临情感挑战和探索的历程。女主角美京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但在发现丈夫出轨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选择离开家庭,来到一个陌生的小镇,试图逃避现实的打击。在那里,她遇到了医生仁奎,两人的关系逐渐升温,然而这段不伦之恋却让他们面临越来越大的风险和挑战。
除了剧情吸引人之外,《密爱》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女主角美京的形象深入人心,她的挣扎和痛苦让观众深感同情。同时,医生仁奎的角色也让人印象深刻,他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弱点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些角色的成功塑造,使得电影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总的来说,《密爱》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爱情电影,它通过独特的剧情和角色塑造,成功地探讨了传统价值观对女性的束缚以及家庭关系的复杂性。这部电影不仅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如果你想观看《密爱》的完整版,可以尝试在各大视频平台上搜索并观看。不过请注意,由于电影内容涉及敏感话题,建议观众在观看时保持理性和客观的态度。
㈢ 好看的外国爱情电影
好看的外国爱情电影有恋恋笔记本。
《恋恋笔记本》是导演尼克·卡萨维茨2004年的一部爱情片。改编于美国小说家尼古拉斯·斯帕克斯的同名小说,由莱恩·高斯利、瑞秋·麦克亚当斯等联袂出演。
影片于2004年6月25日在美国上映。该片讲述一对青梅竹马在二次世界大战后历劫重逢,这段刻骨铭心的故事由一名天天来探望住在疗养院病人的老先生笔记本中娓娓道出,随着故事水落石出,显然这名躺在病床上的老太太就是故事中的女主角,而说故事者正是求婚的人。
评价:
一个意外的惊喜。影片展现成熟的感觉和丰富的自然之美,一个爱情故事的波动与自信的青年之间,如同昔日的小老虎伍兹,避免了沿途的每一个陷阱。
影片中演员的精湛演技值得观影者去称赞,超越其流泪的观影环境。观众能在影片中看到所需的一切浪漫情节。
㈣ 浪漫爱情电影经典片段
爱情是什么?
在影视剧里,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尽管这个主题近年来被各种逻辑牵强、剧情稀碎、表达混乱的烂片当作了万能的借口,以致于一提起爱情电影,许多观众要绕道避雷,但依然不妨碍这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也是包括影视剧在内的所有艺术作品永恒的主题。
爱情该是什么样子?
今天是西方情人节,我们很想盘点曾经看过并且带来感慨、思考和迷茫的爱情电影,可选来选去,似乎总觉得不够;试图为这些电影做一个有逻辑的排序,可无论按照恋爱的年龄或是爱情的类型,都无法归类。
试图为爱情归类或许本就违背了爱情的本意。甚至这样的盘点榜单,也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爱情电影榜单。
所以干脆就这样简单地记录。爱情面前,哪儿有什么权威呢?
《侧耳倾听》
导演:近藤喜文
爱情宣言
“我早就决定了,要这样载着你,翻山越岭。”
“我不要变成你的包袱。我也早就想好了,要在背后支持你。”
这部电影的女主角是正读中学的好学生月岛雯,这让我想到自己读中学时,因为一场疑似“情书”泄露风波,一群“可疑”男女生被班主任叫去,逐一问话,挨个排查。
那时候“早恋”就是家长老师眼中的病毒,一沾上就是道德沦丧,前途尽毁。但《侧耳倾听》对此给出了正向的回答。
在结识总在图书馆借书卡上看到的天泽圣司后,月岛雯被他制作小提琴的理想打动,也激发了写作之梦。然而艰难地完成第一部“作品”并拿给天泽圣司的爷爷阅读后,月岛雯陷入了无尽的沮丧。在阿甲看来,她的沮丧不仅是对写作能力的怀疑,也是对自己能否匹配圣司感情的怀疑。
老人的回答真实而温暖:“粗狂、直率,而且不够完美,跟圣司的小提琴一样。你这块刚刚出土还没有磨好的原石,真的很努力。不要慌张,再下功夫好好磨砺自己吧,太棒了!”
情窦初开之美,一如月岛雯所说,“只要有你在,我就会努力,让我比以前更了解我自己。”这是多么纯净而热烈的力量啊!
当年经历的“早恋”事件,最终以校长找到班主任诘问“你这个年纪时怎么想又希望大人怎么做”而告终——遇到理解尊重少年的师长,是多么宝贵的一件事啊。
《情书》
导演:岩井俊二
爱情宣言
“你好吗?”
“我很好。”
《侧耳倾听》结尾处有个让许多观众不满的情节,十几岁的少年问并肩看日出的女孩,“你愿意嫁给我吗?”
该不该设计这句台词,同年上映的电影《情书》,或许给出了答案。
渡边博子在未婚夫去世两年后,意外结识了和未婚夫同名同姓并在中学时期似乎暗生过情愫的藤井树。于是两个女子的心绪便通过追问与回忆,穿越当下和过去。
这看似荒诞与虚幻的心绪之间,是真切的爱意在涌动穿行。渡边博子嫉妒一个只存在于过去的中学女生,是因为她不相信自己只是另一个人的替代品;而藤井树回忆起那些美好的点滴,却早已经成为过去,只能在回忆中摩挲回味。
彼时的他只是一个倚在窗边看书的男孩,风拂起的白纱掩映着他卷曲的睫毛;后来他成长为一个优秀的男人,遇到另一个女人,想要与她幸福终老。
记忆中的少年,也只是在记忆中
small>
最残酷的并不是带来意外的暴风雪,而是无情流逝的岁月。可时间又总能抚平伤痕,最终让人归于平和从容。即使当年问过“你愿意嫁给我吗”的男孩,多年后或许也会转身真心爱上另一个女孩。
遇到之前,离散之后,生活都要继续。而过程中那些刻骨铭心的爱,又何尝不是岁月写给人们的情书。当面对过去喊出“我很好”之时,就是被爱治愈的瞬间。
《泰坦尼克号》
导演:詹姆斯·卡梅隆
爱情宣言
“You jump,I jump.”
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的时候,年幼的我是把这部电影当作好莱坞大片看的,待到2012年3D版重映,才终于看出些“爱情挽歌”的意味。
以前我坚决不认可杰克和罗丝之间的爱情——看看罗丝两度登船的阵仗,帽子要单独装箱,宠物鱼缸得随身携带,这姐们儿绝不是省油的灯吃苦的主。
反观杰克,靠赌博混上大船,仗着好皮囊撩妹,一直没干什么正事。两位演员二搭的《革命之路》在豆瓣网上第一高赞的短评写着:“如果杰克当年爬上了木板,他和罗丝现在就是这副德性。”
——时间才是真正的泰坦尼克,亘古恒久又永葬海底。
可那又如何呢?在青春年少之时,谁没有渴望过不顾一切挣脱外在束缚和世俗的枷锁,不在乎所谓的财富、地位、家族、亲情乃至性命,只靠着近乎本能轰轰烈烈地爱一场?
纯粹的爱情之美,如朝露如晚霞如青春,奢侈就在刹那芳华。
时间终将教会我们一切。我们终于不再任性,随着人潮稳当妥帖地活成“自己最讨厌的样子”,但在某一个特殊时刻,又难免死水微澜,心潮涌动,想象少年的自己,曾像罗丝在面对大船上的爱人与救生艇上的未婚夫那样,勇敢纵身一跃,选择一条不知死活的路,成就了一段爱情传奇。
风笛声声,犹如咸腥潮冷的海风,朝着大船袭来,总让人有种孤零零站在甲板上的感觉,四望只有茫茫水雾。
终于有声音了,我们诧异却并不恐慌,回望雾气中的身影渐渐显形,那个every night in my dreams,I seefeel的人,不是别人,是自己。
《重庆森林》
导演:王家卫
爱情宣言
“你想去哪里?”
“随便啊,你说去哪里就去哪里。”
Id be safe and warm,If I was in L.A.
在墨镜王色彩浓稠粘腻、梦呓絮叨的影像叙事之中,我最偏爱《重庆森林》里第二段故事。尽管故事采取了青白为主的冷色调,依然被《California Dreaming》喧闹欢快的声音烘托出温暖的情绪。
王家卫的电影故事其实一向简单,却故意剪辑拼贴如云山雾罩,意在传递复杂变幻的情绪。但《重庆森林》后半段故事,把一个打工妹对警察由暗恋到双向奔赴的过程描绘得意外清爽。
王菲瞪着一双小鹿式的双眼,把陷入爱恋的情愫表现得让人会心一笑:看到暗恋对象663时,故意调大音响声,摇头晃脑地掩饰自己的特别关注;对老板兼表哥扯出各种不靠谱谎言时的理直气壮;被663堵在家里撞破时一声大吼后的喃喃自语……像极了青涩爱恋时既想为对方做些什么又手足无措的我们。
有人说这段故事本质是冷酷的,因为打工妹其实是个占有欲强烈的“跟踪狂”,比如她会因为在663的房间里发现长发而大叫,甚至去比较和663谈话的女性头发长短。
但在我看来这是不成立的,病态人格分不清想象和现实,但打工妹一直清楚边界。她潜入663的家是为了整理他因女友出轨而一塌糊涂的生活;发现长发时的伤心大喊,像极了发现“爱豆谈恋爱”的饭圈女孩,却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纠缠663。甚至在663寻找她时,她会想尽办法躲起来。就像背景响起的《梦中人》,这就是打工妹的一场白日梦。
直到成为663前女友一样的空姐之后,她才坦然接受他的告白——当我们变得足够好之后,才会平等地接受渴望已久的爱。
《喜剧之王》
导演:周星驰/李力持
爱情宣言
“我养你啊!”
“你先照顾好你自己吧,傻瓜。”
周星驰的电影无论多无厘头,但令人深刻的爱情线,总有三分薄凉、三分讥笑和四分热诚炽烈——《大话西游》如此,《喜剧之王》亦如此。
我其实很不喜欢那种短视频平台上“选择有100万为你花8万还是有1万给你9500的人”这类毒鸡汤,也绝不认可爱情关系中应该谁“养”谁,但在这部电影的特殊语境之中,这段话却让人无比动容。
柳飘飘与尹天仇共处一夜后,望着窗边美丽的女子,尹天仇先是看了镜子里的自己一眼,然后拿出了自己所有的财产:一点钱、一块表、一份储蓄,还有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最后,他留下了那本书。
然而柳飘飘在出租车里大哭之时,手边正是顺走的那本《演员的自我修养》。尹天仇的执着热爱,是她想要却又得不到的——对于被生活敲打得体无完肤的她来说,这样的执着与纯粹或许是爱上他更深层的原因。
习惯了随波逐流,看到一份简单的执着是令人动容的
small>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柳飘飘和尹天仇深夜看海。她说,“好黑呀,什么都看不到。”他顿了一下说,“天亮了就会很美了啊。”
在两个各自挣扎沉浮于生活苦海的人身上,爱情的可贵在于彼此温暖,彼此找到方向,对生活依然抱有憧憬和希望——商业社会里少数不分贵贱的东西,大约爱情是其中一样。
《乱世佳人》
导演:维克多·弗莱明/乔治·库克/山姆·伍德
爱情宣言
“After all,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我做了一套漂亮的衣服,然后就爱上了它。当阿希礼走过来,便给他穿上,不管合不合身。”傲慢少女斯嘉丽爱上喜欢写诗的阿希礼,这样的沉湎和爱而不得,让她迷失。阿甲觉得她一直没想明白,自己爱上的究竟是人,还是那套漂亮的衣服。
比起与阿希礼之间粘哒哒的关系,斯嘉丽与瑞特的相处就爽脆挺括多了,甚至常常是火花四溅——“先生,你可真不是个君子。”“小姐,你也不是什么淑女。”阿甲很喜欢看斯嘉丽和瑞特吵架——愿意吵架的伴侣是有爱的。
甜言蜜语固然重要,但行动更能体现心意。在慈善舞会上,瑞特带领斯嘉丽飞旋在舞池中,迈出打破世俗的第一步;在亚特兰大沦陷前夜,他冒着生命危险保护她冲出重围;在她开木材厂需要钱时,他资助她经营自己的事业。
斯嘉丽与瑞特是同一类人,就连口是心非这点也如出一辙。瑞特在木材加工厂前奚落她的时候,她说,“我有枪,怕什么?”瑞特嘲讽地笑了,但对着她的背影喃喃自语“多么了不起的女人”。相比阿希礼对斯嘉丽近乎恐慌的态度,瑞特流露出爱意——爱情之中,我们需要彼此欣赏。
所以就算电影的末尾,不堪忍受的瑞特执意离开斯嘉丽,但丝毫不让人担心她的未来:这个野蛮生长的昔日贵族小姐,已经有足够强悍的生命力来捍卫家园、找回爱情。
当《My own true love》的音乐响起,阿甲难免感慨,寻找、体会、感知和成长,也是爱情的一部分吧。
《英国病人》
导演:安东尼·明格拉
爱情宣言
“这是我唯一的愿望:在一方没有地图的土地上,与你,还有一些朋友,在风中漫步。”
这部电影放到现在,恐怕首先要被抨击的就是“三观不正”。
考古学家艾马殊在撒哈拉沙漠考察,结识测绘地图的杰夫和他的妻子凯瑟琳,艾马殊和凯瑟琳志趣相投,发生婚外恋情。杰夫发现朋友和妻子双重背叛后,驾驶飞机试图与妻子和艾马殊同归于尽,最终艾马殊逃过一劫,凯瑟琳重伤,杰夫死亡。艾马殊将凯瑟琳安置在山洞里自己外出寻求援助,甚至担起“卖国”之罪,依然没有违背承诺,但凯瑟琳已在寒冷的洞中离世。
看电影时只有一个感觉,太美了。
黄沙漫漫,广袤无垠。飞机从天空划过,女子身上的白纱在风中飘摇……平生最恨“占有和被占有”的艾马殊最终陷进这段畸恋,让人不得不感叹“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
相比《泰坦尼克号》里罗丝的未婚夫自私怯懦,让观众可以自然地接纳罗丝厌弃他选择与杰克在一起,《英国病人》里的杰夫并没有什么明显缺点,这要求观众抛开道德观念直视爱情的突如其来。
社会也好婚姻也罢,自该有法律道德约束,但爱情往往只在心念一动之间。人该如何诚实地面对内心深处的幽微,又该如何处理这样的涌动,才是所谓的“正确”?
电影中,艾马殊为救凯瑟琳,在沙漠里走了三天三夜。爱超越了道德,也超越了国家荣誉和安全。
一场可能毁天灭地的爱,或许并不圣洁。如果爱情背叛了道德,背叛了国家,人性深处是否也有难以言说的暧昧与不堪?
这些问题,没有答案。但是面对任何问题,思考总应该在批判之前。
《大丈夫》
导演: 彭浩翔
爱情宣言
“曼联对阿仙奴啊?”
“势均力敌。”
将这部电影罗列进“爱情”的榜单,纠结了很久,私心放进了这一部“异类”。
比《英国病人》还要不符合大家对“爱情电影”的期待,这部电影讲的竟是“偷食”。一句“不赌不知时运到,不滚不知身体好”,无耻得理直气壮。
故事并不复杂,四名太太结伴到泰国拜佛,丈夫们有了14小时的“自由时间”,立即外出寻欢作乐,殊不知太太们阴差阳错,折返截击。
让人笑到拍大腿的,是这部讲述男女关系的电影,竟用了十分工整的警匪片模式来拍摄。片中一段丈夫们被狗仔队围追堵截的戏码,双方以相机和水龙头为“武器”,贡献了精彩的特殊“巷战”。
而梁家辉凭借客串的短短几分钟戏码,赢得了当年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男配角。他在电影中的角色“九叔”,硬是把一个掩护其他“偷食”者逃脱的丈夫,演出了被捕后宁死不屈的前任“大哥”气质,让人拍案叫绝。
真的影帝,再荒谬的剧情也能给出令人共情的演绎
small>
不过真正让阿甲由“爆笑”到赞叹,是结尾时的反转。偷食的丈夫们以为可以安全“展开行动”时,手机上忽然收到太太们即将杀到的消息。
消息是谁发的?
在这里不剧透,但这一反转的确将都市男女在情感关系中的张力描摹得淋漓尽致——爱情又何尝不是一场围追堵截的暗战呢?
《爱在日落黄昏时》
导演:理查德·林克莱特
爱情宣言
“You can never replace anyone, because everyone is made of such beautiful, specific details.”
这部电影是导演另一部作品《爱在黎明破晓前》9年后的续作。在前一部电影中,杰西与席琳在火车上不期而遇,在维也纳度过一夜后在日出前分手,并相约在维也纳重逢。9年后两人在巴黎的书店相遇,共同度过了一个下午的时光。又过了9年,导演带来第三部《爱在午夜降临前》,两人已经一起生活并有了一对双胞胎女儿,电影撷取两人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南部小岛度过最后一天的光景。
我愿称这三部曲为“话痨电影”。
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甚至没有多余的人物,全程就是两人在如画的风景中边走边说话。当然,电影中金句频出,随便摘抄几句都能写进情书,前两部电影的台词甚至单独集结出了一本书。
这部电影更像是行为艺术,借杰西与席琳把生活中所期待的浪漫以及现实中的困惑通过电影中的对话一一呈现。
可就像第一部电影里两人究竟有没有赴约、第二部电影中杰西是赶飞机回纽约还是留下来了,电影留下了空白,也无法给出明确的标准答案。爱情本身需要当事人自己去亲历,才能体会个中感受,与人生达成和解。
不过看电影我满脑子在想,能遇到一个一整天能彼此接上各种正常情况下陌生人根本不会聊的奇怪话题,还侃得不尴尬的,那就赶紧在一起吧。
《廊桥遗梦》
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爱情宣言
“This kind of certainty comes but once in a lifetime.”
《爱情神话》上映时有句宣传语,“不管几岁,爱情万岁”。
我很喜欢这句话,特别讨厌电视节目中讲到中老年婚恋时蝇营狗苟的腔调。因此,看上去有道德瑕疵的《廊桥遗梦》才显得如此可贵。
从子女的视角,父母总是威严庄重,不可以情欲言之,电影恰恰以子女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父母的感情世界。这是母亲弗朗西斯卡对感情生活的一次抉择:是选择与浪迹一生的摄影师罗伯特开始新的生活;还是守住家庭和世俗的幸福。尽管她选择了后者,却始终没有忘记前者。
年纪渐长的阿甲越来越能理解,爱情里哪有绝对?生活如死寂水潭的弗朗西斯卡再次遇到炽热的感情固然难能可贵,但她丈夫朴实的话同样让人动容。“我知道你曾有过梦想,很抱歉我没有帮你实现。我非常爱你。”
弗朗西丝卡的孩子们在了解母亲当年的痛苦抉择后,与已经产生嫌隙的伴侣真诚沟通。一段感情分崩离析之时,总会有人以道德之名指责另一方,但道德之外,对伴侣是否也少了些体恤与沟通,对他们的渴求视而不见?作为旁观者,在指责“不道德”的选择时,是否可以想想面对同样情况,自己会如何面对?
写到这里,忽然有些释然。
电影为我们塑造了一千种爱情的面貌,但现实中一定还有第一千零一种。
愿你爱你所爱,就像从不曾被爱伤害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