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一镜到底,全片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
1《赎罪》(记不太清了是不是这个电影了)里面有一段很长的长镜头。表现行军队伍之长。有许多影评似乎都对此长镜头下过笔墨,然而我并没有太大感受。2《埃伦娜》(同性电影),双女主的吻戏是一个长镜头到底。嗯……个人认为非常非常精彩,长镜头运用也把这个吻表现的一气呵成。不过如果你拒绝断背山一类同志片,这个可掠过。3《大空港》。听说这个导演三谷幸喜先生就是很喜欢用长镜头一镜到底的人。但是我只看过这一部电影,就只推这一个。具体要了解其他的你可以网络他的电影。总之大空港就是全片没切过镜头的。看得我捏一把汗。感觉就像看人在水底下憋气多久不出水面一样。4《死亡录像》。说实在的,这个伪纪录片到底算不算用了长镜头我也不太懂。因为它有的镜头虽然晃,但真的看不出切过。不禁对演员的表演佩服到五体投地。5……这个省略号的意思是,有很多电影里有长镜头,但是它们多多少少并不以此长镜头著名,所以就变成了电影中突然出现的惊艳一笔啦。这个还看平时积累。如果你有把所有长镜头电影都记录下的习惯,以后出汇总肯定很好玩。(BTW,帮你搜了一下,/article/47928这里也有几个汇总。不过以上内容都是我手打的,请尊重原文。三Q)
❷ 做后期剪辑,一定要知道的长镜头!一镜到底~
长镜头是指连续地用一个镜头拍摄下一个场景,一场戏或一段戏,以完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而不破坏事件发展中时间和空间连贯性的镜头。
长镜头可不是做到长就能够的。长镜头必须是经过精心设计,且与影片浑然天成的。从导演喊 “Action” 到 “Cut”,中间不停,镜头不切换。主角、配角、配演、场面调度、灯光、置景、摄影、轨道等各个环节一次性完成,对拍摄现场所有人要求极高,中间不能出差错,出现一点小问题都要从头再来。因此大多数电影为了压缩成本,较少采用长镜头。但历史上仍有许多经典的长镜头影片,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导演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说:我最烦就是做后期剪辑,因此一镜到底。你这么任性,世界都是你的!
❸ 有哪些一镜到底,全片只有一个镜头的电影
由大友克洋担任总导演制作的动画电影《回忆三部曲》中第三部《大炮之街》,故事是大炮之街里某户平凡老百姓家的一天的完整记录。大炮之城里的每个老百姓,不知道敌人是谁,也不知道为什么,就不断向空无一物的旷野放炮。大友没有交代敌人是谁和炮弹的目标如何受损,纯粹是放炮,不停的放炮,直到炮弹用尽为止,是一种对战争接近极致的讽刺这段短片里,采用了类似十九世纪末法国时事讽刺画家奥诺雷·杜米埃(Honoré Daumier) 的画风,阴暗诡异,所有的人物皮肤惨白,眼神空洞无神,长达18分钟的故事,镜头没有一丝切换,宛如人民生活在暴政下时刻受特务监视一般,所有出场人物都没有姓名,正如对于领袖而言,人民的性命如蝼蚁般不足为虑,而对于人民而言,领导是谁也并不是那么重要,不论如何他们都是被压迫控制的一方,而执行者的名字,是什么都一样,浑浑噩噩和谁打仗不重要,怎么打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让人都为战争而活,让所有人认同打仗这一行为,然后从所谓的战果中得到满足感,让战争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这样以战争为手段的政治行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专制。控制人的一切行为思想,让他们变成服从的机器,就像动画里面表现的,一具具僵尸。剧中最后一幕儿子与父亲的对话更是全篇讽刺艺术的极致子:“爸爸,我们到底在跟什么敌人打仗,”父:“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❹ 一战高分电影《1917》,一镜到底的战争场面,令人窒息
1917年4月6号,布雷克和斯科费尔德在战斗的间歇躺在一棵大树下。一名军官走来,要带他们见将军,两个小伙子跟在军官后面走入战壕。
在一战期间的英军,战壕修得非常精致,有两米多高,士兵在战壕里不用弯曲身体行走。战壕的走向是左右弯曲,就算炮弹落入战壕,左右墙体可以遮挡大量弹片,两边有整齐的挡土板,上面有沙包堆高。他们来到将军的指挥室,将军告诉他们送一封信到前方部队,命令部队四月七日停止对德军进攻。因为德军故意后退九公里,埋伏在那里,要歼灭英军,如果德军计划得逞,英军将有1600名士兵丧命。这个部队还有布雷克的兄弟。
他们拿到信马上出发,他们要穿过无人区,德军的占领区,穿过一条大河才能到达那支部队,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一天。
他们爬出战壕,来到无人区,看到战马的死尸,到处都是苍蝇,还有没有清理战友尸体,铁丝网,以及巨大的弹坑。斯科费尔德的手被铁丝网刺破,没有时间包扎,他们到了德军的战壕他才包扎好。德军的战壕都是混凝土浇筑,沙袋堆得非常高。他们搜寻德军的营地,铁床,还看到非常大的老鼠在偷吃食物。他们还找到了狗肉罐头,狗肉罐头的另一端是绊雷,一声巨响,斯特费尔德埋在了破碎的混凝土里。
布雷格把他的伙伴拖了出来,还好斯特费尔德没有大碍,就是眼睛里有很多尘土。他们走出战壕,看到一大片的樱桃树砍了,这都是德军临走时干的。他们来到一个小村庄,一个在前门进入,一个在后门进入,布雷克发现一桶牛奶,他尝了两口,还灌了一壶。
外面的天空有两架飞机对战一架德军飞机,德军飞机被击中,飞机朝他们的方向坠毁。飞行员着火,他们救出飞行员,斯特费尔德去打水给飞行员降温,没想到德军飞行员刺杀了布雷克,斯特费尔德两枪打死飞行员。布雷克失血过多死亡,斯特费尔德摘下了好兄弟的戒指和军牌。
这个时候有一队友军经过,友军的军官问了斯特费尔德一些情况后,他允许斯特费尔德搭乘他们的军车。
在一座炸毁的铁桥前斯特费尔德下了车,他从铁桥上攀登过去。他受到对面狙击枪的射击,斯特费尔德调整位置,向对面射击,压制对面火力,向那个掩体冲过去,在关键时刻射杀了敌军。
夜晚降临,他在这个小镇上前行,忽明忽暗的探照灯,德军也发现了他,不停地向他射击。他躲进了一处教堂,教堂正在燃烧,只剩下一个巨大的十字架。远处的一个人影朝他射击,斯特费尔德赶快逃离,他躲进了一个地下室。他看到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抱着一个婴儿,经他们交谈,这个婴儿是弃婴,他需要牛奶,他把牛奶倒给了那个女人,婴儿抓住斯特费尔德的手,女人告诉他,这个孩子喜欢你。
斯特费尔德要尽快完成任务,他冲出教堂。大批的德军发现了他,他左冲右突,子弹就在身边飞过。他纵身一跃跳去冰冷的河里,他随着河水向下游飘去,一个巨大的瀑布把他冲下去,他抓到了一个大木头。他慢慢有了意识,他爬过发涨腐烂的尸体来到岸边。
岸边有人在唱歌,他循着歌声走到树林,树林里很多军人,他们马上就要上前线。他打听这些军人,这就是他要找的部队,然后一路打听终于找到这里的最高军官,还有一分钟他们就要发起总攻,最后时刻,军官终止了总攻,也保住了这1600名军人的性命。
完成使命,斯特费尔德去找寻布雷克的兄弟,在战地医院找到了他的兄弟,斯特费尔德告诉哥哥布雷克的死讯,哥哥情绪一下子就奔溃了。斯特费尔德把布雷克的戒指归还给他的哥哥,一个人走到一棵大树下,四月的阳光照在斯特费尔德的身上,灿烂辉煌。
这是一部一战电影,一镜到底,观众跟随主角的视角前行,非常有带入感,有时候会有窒息感。影片的细节非常到位,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1917年英军德军的战壕非常完善完美,感觉非常现代感。战场上的泥泞,深深的弹坑,铁丝网,乌鸦,巨大的老鼠,每个细节都非常有还原感。值得观看的一部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