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全集 » 人在天涯电影完整版
扩展阅读
刘德华失孤电影綦江取景 2025-08-23 20:08:06
儿童电影石云鹏 2025-08-23 20:02:26
搜索下最好看的电影 2025-08-23 19:59:36

人在天涯电影完整版

发布时间: 2022-05-12 21:00:09

Ⅰ 《人在天涯》txt全集下载

链接:

提取码:3x9a

人在天涯》是1976年琼瑶创作的小说,在开始写作的时候,就已经预计到了改编电影的可能,是专为导演的设想而写,1977年在意大利实景拍摄的《人在天涯》,由白景瑞导演,胡茵梦、夏玲玲、秦祥林、马永霖主演,获得1977年第14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和最佳男主角奖、最佳女配角奖。

Ⅱ 人在天涯,守望于心 你不懂我,我不怪你啥意思啊

你的朋友离你很远,在一个很遥远的地方,他的心里一直牵挂着你,默默地关心着你的一切,不知道你现在过得好吗?不知道你穿的暖和吗?可是你却不懂她(他),尽管这样,他并不在意,他依然守望着你,关注着你,默默地爱着。直到有一天,你翻然醒悟,原来有一个人在默默的等待。

Ⅲ 有没有跟诗词有关的电影

《新龙门客栈》

大漠风沙,儿女情长,刀光剑影,正邪交锋,《新龙门客栈》,好一个江湖险恶情仇地!

金镶玉,一个有内涵的名字,一个复杂的女人,在江湖经历风雨,泼辣风骚,敢说敢做,——端的是“有眼不识金镶玉”!“龙门山有雨,月圆虎下山”周淮安评价她是“金璧生辉玉玲珑”。江湖中人,也有江湖中人的惺惺相惜。

有一首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是否更配这部新派古装武侠电影中的经典之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唐伯虎点秋香》

电影里说:唐伯虎,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出世,故名唐寅,又因属虎,故又名唐伯虎。话说桥上江南四才子诗性大发,各出一句,“山下一群鹅,嘘声赶落河。落河捉鹅一肚饿,吃完回家玩老婆。”厉害厉害!

还有一首:“别人笑我太疯颠,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武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佩服佩服!

秋香醉倒。

Ⅳ 求台湾的经典电影

历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获奖名单

第一届【金马奖】(1962)
最佳剧情片:《星星月亮太阳》
优等剧情片:《一万四千个证人》,《杨贵妃》,《宜室宜家》
最佳纪录片:《今日金门》
获奖助金影片:《赵氏孤儿》, 《脂粉间谍网》 , 《慈母千秋》
最佳导演:陶秦《千娇百媚》
最佳编剧:秦亦孚《星星月亮太阳》
最佳男主角:王引《手枪》
最佳女主角:尤敏《星星月亮太阳》
最佳男配角:矮仔财《宜室宜家》
最佳女配角:唐宝云《台风》
最佳童星:费立《金喇叭》
最佳彩色摄影:黄明《星星月亮太阳》
最佳黑白摄影:华惠英《宜室宜家》
最佳音乐:姚敏《千娇百媚》
最佳剪辑:姜兴隆《杨贵妃》
最佳录音:邝护《杨贵妃》
最佳纪录片策划:戴彭龄《今日金门》

第二届【金马奖】(1963)
最佳剧情片:《梁山伯与祝英台》
优等剧情片:《黑夜到黎明》,《武则天》,《小女儿》
最佳社会教育特别奖:吴凤
最佳纪录片:《台湾渔业》
获奖助金影片:《白云故乡》,《梁红玉》
最佳导演:李翰祥《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编剧:葛瑞芬《为谁辛苦为谁忙》
最佳男主角:唐菁《黑夜到黎明》
最佳女主角:乐蒂《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男配角:马骥《白云故乡》
最佳女配角:杜鹃《巫山春回》
最佳童星:罗宛琳《街头巷尾》
最佳黑白摄影:何鹿影《荷花》
最佳音乐:周蓝萍《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剪辑:姜兴隆《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演员特别奖:凌波《梁山伯与祝英台》
最佳纪录片摄影:陈玉帛《台湾渔业》

第三届【金马奖】(1965)
最佳剧情片:《养鸭人家》
优等剧情片:《深宫怨》,《人之初》,《血溅红牡丹》
优等纪录片:《石门水库》,《武昌演习》
最佳艺术设计特别奖:《春江花月夜》
获奖助金影片:《八十八号情报员》,《最后的裁判》
最佳导演:李行《养鸭人家》
最佳编剧:汪榴照《谍海四壮士》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养鸭人家》
最佳女主角:李丽华《故都春梦》
最佳男配角:井淼《故都春梦》
最佳女配角:王莱《人之初》
最佳童星:小龙《最后的裁判》
最佳彩色摄影:赖成英《养鸭人家》
最佳黑白摄影:王剑寒《一毛钱》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曹年龙《状元及第》
最佳音乐:顾嘉辉《万花迎春》,骆明道《情人石》
最佳剪辑:王朝曦《深宫怨》
最佳录音:孙冰韵《深宫怨》
最佳纪录片策划:祈和熙,端木愃《春江花月夜》

第四届【金马奖】(1966)
最佳剧情片:《西施》
优等剧情片:《哑女情深》,《金玉奴》
最佳发扬民族精神奖:《大地儿女》
最佳纪录片:《成功岭之歌》
优等纪录片:《重庆演习》,《澄清湖》
获奖助金影片:《凤凰》
最佳导演:李翰祥《西施》
最佳编剧:胡金铨《大地儿女》
最佳男主角:赵雷《西施》
最佳女主角:归亚蕾《烟雨蒙蒙》
最佳男配角:吴家骧《金玉奴》
最佳女配角:卢碧云《烟雨蒙蒙》
最佳童星:谢玲玲《婉君表妹》
最佳彩色摄影:王剑寒《西施》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顾毅《西施》
最佳音乐:左宏元《哑女情深》
最佳剪辑:姜兴隆《大地儿女》
最佳录音 洪瑞庭《哑女情深》
演技特别奖:王莫愁《哑女情深》
最佳纪录片摄影:祁和熙《澄清湖》
最佳纪录片策划:贡敏《成功岭之歌》

第五届【金马奖】(1967)
最佳剧情片:《我女若兰》
优等剧情片:《蓝与黑》,《何日君再来》,《苏小妹》
最佳导演:李嘉《我女若兰》
最佳编剧:秦亦孚《苏小妹》
最佳男主角:欧威
最佳女主角:江青
最佳男配角:崔福生《贞节牌坊》
最佳女配角:于倩《蓝与黑》
最佳童星:谢玲玲《我女若兰》
最佳彩色摄影:林文锦《我女若兰》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翁文灯《我女若兰》
最佳音乐(非歌剧):顾嘉辉《何日君再来》
最佳剪辑:汪晋臣《我女若兰》
最佳录音:殷变平《苏小妹》

第六届【金马奖】(1968)
最佳剧情片:《路》
优等剧情片:《烽火万里情》,《龙门客栈》,《太太万岁》
最佳男主角:崔福生《路》
最佳女主角:凌波《烽火万里情》
最佳男配角:井淼《烽火万里情》
最佳女配角:欧阳莎菲《烽火万里情》
最佳童星:嘉嘉《多少柔情多少泪》
最佳彩色摄影:林赞庭《寂寞的十七岁》
最佳黑白摄影:余如季《白鹭人家》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李季《寂寞的十七岁》
最佳音乐:王福龄《烽火万里情》
最佳剪辑:沈业康《寂寞的十七岁》
最佳录音:洪瑞庭《寂寞的十七岁》

第七届【金马奖】(1969)
最佳剧情片:《小镇春回》
最佳纪录片:《张大千的画》
最佳导演:白景瑞《新娘与我》
最佳编剧:吴桓《小镇春回》
最佳男主角:杨群《扬子江风云》
最佳女主角:李丽华《扬子江风云》
最佳男配角:孙越《扬子江风云》
最佳女配角:张冰玉《小镇春回》
最佳童星:吴凤凤《小情人逃亡》
最佳彩色摄影:郑洁《小镇春回》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叶英晋,张国雄《月满西楼》
最佳音乐(非歌剧):周蓝萍《水上人家》
最佳剪辑:汪晋臣《新娘与我》
最佳录音:王永华《珊珊》
最佳纪录片策划:杨文淦《龙井乡》
特别奖:童月娟

第八届【金马奖】(1970)
最佳剧情片:《家在台北》
优等剧情片:《歌声魅影》,《高山青》,《路客与刀客》,《新不了情》
最佳导演:张曾泽《路客与刀客》
最佳编剧:鲁稚子《歌声魅影》
最佳男主角:葛香亭《高山青》
最佳女主角:归亚蕾《家在台北》
最佳男配角:仪铭《歌声魅影》
最佳女配角:夏台凤《歌声魅影》
最佳童星:俞健生《不敢跟你讲》
最佳彩色摄影:赖成英《群星会》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高山岚《幸运草》
最佳音乐(非歌剧):周蓝萍《路客与刀客》
最佳剪辑:汪晋臣《家在台北》
最佳录音:洪瑞庭《群星会》
优秀演技特别奖:胡燕妮

第九届【金马奖】(1971)
最佳剧情片:《缇萦》
优等剧情片:《落鹰峡》,《母与女》,《庭院深深》,《精忠报国》,《十二金牌》
最佳技术特别奖:《再见阿郎》
最佳导演:丁善玺《落鹰峡》
最佳编剧:李翰祥《缇萦》
最佳男主角:王引《缇萦》
最佳女主角:卢燕《董夫人》
最佳男配角:王戎《庭院深深》
最佳女配角:陈莎莉《落鹰峡》
最佳童星:游龙《精忠报国》
最佳彩色摄影:范金玉《缇萦》
最佳黑白影片摄影:祁和熙《董夫人》
最佳彩色美术设计:梁延兴《缇萦》
最佳黑白影片美术设计:包天鸣《董夫人》
最佳音乐(非歌剧):夏祖辉《缇萦》
最佳剪辑:郭延鸿《独臂刀》
最佳录音:林丁贵《落鹰峡》
最佳纪录片摄影:祁和熙《太极拳》
最富创意特别奖:唐书璇《董夫人》
最佳演员特别奖:金峰《哑巴与新娘》
最有希望新女星:徐枫《龙城十日》
最有希望新男星:邱阳《三朵花》

第十届【金马奖】(1972)
最佳剧情片:《秋决》
优等剧情片:《还君明珠双泪垂》,《精武门》,《真假千金》,《万事如意》,《水浒传》
最佳导演:李行《秋决》
最佳编剧:张永祥《还君明珠双泪垂》
最佳男主角:欧威《秋决》
最佳女主角:翁倩玉《真假千金》
最佳男配角:魏苏《大地春雷》
最佳女配角:傅碧辉《秋决》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赖成英《秋决》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陈上林《侠女下集》
最佳剪辑:张耀宗《(精武门》
最佳录音:洪瑞庭《大地春雷》
最佳技艺特别奖:李小龙《精武门》

第十一届【金马奖】(1973)
最佳剧情片:《忍》
优等剧情片:《十四女英豪》,《猛龙过江》, 《突破国际死亡线》,《爱的天地》,《天
伦乐》
宣扬中国文字特别奖:《中国文字演变》
优秀演技特别奖:嘉凌《忍》
优秀演员特别奖:狄龙《刺马》
最佳导演:程刚《十四女英豪》
最佳编剧:凤鸣编剧小组《忍》
最佳男主角:杨群《忍》
最佳女主角:上官灵凤《马路小英雄》
最佳童星:汤志伟《天伦乐》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赞庭《爱的天地》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邹志良《彩云飞》
最佳音乐(非歌剧):刘家昌《爱的天地》
最佳剪辑:张耀宗《猛龙过江》
最佳录音:王永华《十四女英豪》

第十二届【金马奖】(1975)
最佳剧情片:《吾土吾民》
最佳导演:刘艺《长情万缕》
最佳编剧:张永祥《吾土吾民》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长情万缕》
最佳女主角:卢燕《倾国倾城》
最佳男配角:仪铭《云深不知处》
最佳女配角:萧芳芳《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赞庭《女朋友》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陈景森《倾国倾城》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温隆信《云深不知处》
最佳剪辑:张耀宗《直捣黄龙》
最佳录音:王永华《少林五祖》
最佳摄影:余如季《木琴心声》

第十三届【金马奖】(1976)
最佳剧情片:《梅花》
优等剧情片:《滴滴血泪滴滴情》,《碧云天》,《狼牙口》,《八道楼子》, 《刺客》
最佳导演:张佩成《狼牙口》
最佳编剧:邓育昆《梅花》
最佳男主角:常枫《香花与毒草》
最佳女主角:徐枫《刺客》
最佳男配角:郎雄《狼牙口》
最佳女配角:张艾嘉《碧云》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赞庭《梅花》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王童《枫叶情》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刘家昌《梅花》
最佳剪辑:张耀宗《(密宗圣手》
最佳录音:忻江盛《梅花》
最具表现时代意义特别奖:香花与毒草

第十四届【金马奖】(1977)
最佳剧情片:《枧桥英烈传》
优等剧情片:《人在天涯》, 《秋霞》,《乾隆下江南》,《追球追求》,《千刀万里追》
最佳卡通:《未雨绸缪》
最佳导演:张曾泽《枧桥英烈传》
最佳编剧:何晓钟《枧桥英烈传》
最佳男主角:秦祥林《人在天涯》
最佳女主角:陈秋霞《秋霞》
最佳男配角:白鹰《千刀万里追》
最佳女配角:胡茵梦《人在天涯》
最佳童星:邬裕康《艳阳三月天》
最佳彩色影片摄影:林鸿钟《枧桥英烈传》
最佳彩色影片美术设计:陈景森《乾隆下江南》
最佳(非歌剧影片)音乐:顾嘉辉《秋霞》
最佳剪辑:王其洋《枧桥英烈传》
最佳录音:祈江盛《梅花》
最佳卡通影片编导:黄木村《未雨绸缪》

第十五届【金马奖】(1978)
最佳剧情片:《汪洋中的一条船》
优等剧情片:《蒂蒂日记》,《烟水寒》,《乡野奇谈》, 《卖身契》,《手足情深》
摄制技术优良特别奖:《多情剑客无情剑》
最佳剧情片导演:李行《汪洋中的一条船》
最佳剧情片编剧:张永祥《汪洋中的一条船》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秦汉《汪洋中的一条船》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恬妞《蒂蒂日记》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归亚蕾《蒂蒂日记》
最佳剧情片童星:黄一龙《乡野奇谈》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陈景森《金玉良缘红楼梦》
最佳剧情片音乐:黄茂山《乡野奇谈》
最佳剧情片剪辑:张耀宗《卖身契》
最佳剧情片录音:林焜祈《烟水寒》
最佳剧情片摄影:陈坤厚《汪洋中的一条船》

第十六届【金马奖】(1979)
最佳剧情片:《小城故事》
优等剧情片:《山中传奇》, 《成功岭上》, 《欢颜》, 《春寒,《香火》
最佳纪录片:《怒潮澎拜》
优等卡通片奖:《幸福掌握在您手上
最佳剧情片导演:胡金铨《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张永祥《小城故事》
最佳剧情片改编剧本:李翰祥《乾隆下扬州》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林凤娇《小城故事》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韩苏《欢颜》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沈时华《一个女工的故事》
最佳剧情片童星:欧弟《小城故事》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胡金铨《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摄影:俊杰《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配乐:吴大江《山中传奇》
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沈吕白,李泰祥《欢颜》
最佳剧情片剪辑:姜兴隆《冷血十三鹰》
最佳剧情片录音:周少龙《山中传奇》 最佳纪录片策划:洪老典《北港牛墟》

第十七届【金马奖】(1980)
最佳剧情片:《早安台北》
优等剧情片:《碧血黄花》,《乡野人》,《金榜浪子吴祥辉》,《六朝怪谈》,《疯劫》
最佳纪录片:《古厝-中国传统的建筑》
优等纪录片:《国剧艺术》,《坐骨连体男婴分割手术》
优等卡通片:《三国演义》
优良策划特别奖:《古宁头大战》
最佳剧情片导演:王菊金《六朝怪谈》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宋项如《侯鸟之爱》
最佳剧情片改编剧本:刘正谦《赌国仇城》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王冠雄《茉莉花》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徐枫《源》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向云鹏《乡野人 》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邵佩玲《茉莉花》
最佳剧情片童星:林小楼《乡野人》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锺志文《疯劫》
最佳剧情片摄影:张季平《源》
最佳剧情片剪接:余灿峰《疯劫》
最佳剧情片录音:忻江盛《古宁头大战》
最佳纪录片策划:李树屏《国剧艺术》
最佳纪录片摄影:张照堂《古厝-中国传统的建筑》

第十八届【金马奖】(1981)
最佳剧情片:《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记录片:《海洋牧场之开发》
最佳卡通片:《老夫子》
最佳剧情片导演:徐克《夜来香》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吴念真《同班同学》
最佳剧情片改编剧本:张永祥《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谭咏麟《假如我是真的》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张艾嘉《我的爷爷》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王珏《皇天后土》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王莱《小葫芦》
最佳剧情片童星:郑传文《原乡人》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陈景森《徐老虎与白寡妇》
最佳剧情片摄影:黄仲标《夜来香》
最佳剧情片服装设计:李燕萍《徐老虎与白寡妇》
最佳剧情片原作音乐:李泰祥《名剑风流》
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翁清溪《原乡人》
最佳剧情片剪辑:周国忠《夜来香》
最佳剧情片录音:邝护《爱杀》
最具时代意义特别奖:《皇天后土》

第十九届【金马奖】(1982)
最佳剧情片:《辛亥双十》
最佳记录片:《朱铭的斧里乾坤》
最佳剧情片导演:章国明《边缘人》
最佳剧情片原著剧本:张键《边缘人》
最佳剧情片男主角:艾迪《边缘人》
最佳剧情片女主角:汪萍《武松》
最佳剧情片男配角:谷峰《武松》
最佳剧情片女配角:叶德娴《汽水加牛奶》
最佳剧情片童星:周品君《在那河畔青草青》
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黄锐民《再生人》
最佳剧情片摄影:林鸿钟《苦恋》
最佳剧情片服装设计:刘季友,李燕萍《武松》
最佳剧情片原著音乐:骆明道《辛亥双十》
最佳剧情片改编音乐:关维鹏《彩云曲》
最佳剧情片电影插曲:成明,赵宁,琳妮《辛亥双十》
最佳剧情片剪辑:江煌雄《人肉战车》
最佳剧情片录音:宇宙录音室《再生人》

第二十届【金马奖】(1983)
最佳剧情片:《小毕的故事》
最佳纪录片:《夏尔降坡公路》
最佳卡通片:《四神奇》
最佳导演:陈坤厚《小毕的故事》
最佳原著剧本:蔡继光,许默《男与女》
最佳改编剧本:朱天文,侯孝贤,丁亚民,许淑真《小毕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孙越《搭错车》
最佳女主角:陆小芬《看海的日子》
最佳男配角:谷峰《待罪的女孩》
最佳女配角:英英《看海的日子》
最佳童星:石安妮《魔轮》
最佳美术设计:张季平《大轮回》
最佳摄影:宋立平《今年的湖畔会很冷》
最佳服装设计:胡金铨,配王童《天下第一》
最佳原著音乐:陈志远,李寿全《搭错车》
最佳电影插曲:李寿全《搭错车》
最佳剪辑:周道淳,林善良《大轮回》
最佳录音:高富国《搭错车》

第廿一届【金马奖】(1984)
最佳剧情片:《老莫的第二个春天》
最佳纪录片:《四季如春的台北》
最佳导演:麦当雄《省港旗兵》
最佳原著剧本:念真《老莫的第二个春天》
最佳改编剧本:侯孝贤,廖辉英《油麻菜子》
最佳男主角:李修贤《公仆》
最佳女主角:杨惠姗《小逃犯》
最佳男配角:常枫《颐园飘香》
最佳女配角:陈秋燕《油麻菜子》
最佳童星:林鼎峰《玉卿嫂》
最佳摄影:黄仲标《花城》
最佳剪辑:张耀宗《省港旗兵》
最佳录音:王荣芳《玉卿嫂》
最佳美术设计:陈景森,邝广贤《唐朝豪放女》
最佳服装设计:王榕生《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最佳原著音乐:张弘毅《玉卿嫂》
最佳电影插曲:陈志远,慎芝《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第廿二届【金马奖】(1985)
最佳剧情片:《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导演:张毅《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原著剧本:朱天文,侯孝贤《童年往事》
最佳改编剧本:张毅,萧飒《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等待黎明》
最佳女主角:杨惠姗《我这样过了一生》
最佳男配角:陈博正《超级市民》
最佳女配角:唐如韫《童年往事》
最佳摄影:陈坤厚《结婚》
最佳剪辑:蒋国权《NG慢半拍》
最佳录音:杜笃之《超级市民》
最佳美术设计:王童,古田金,林崇文《策马入林》
最佳服装设计:王童,颜昭世《策马入林》
最佳原著音乐:陈扬《结婚》
最佳改编音乐:张弘毅《国四英雄传》
最佳电影插曲:李寿全,张大春《超级市民》

第廿三届【金马奖】(1986)
最佳剧情片:《恐怖分子》
最佳纪录片:光启社《杀戮战场的边缘》
最佳纪录片导演:李道明《杀戮战场的边缘》
最佳导演:吴宇森《英雄本色
最佳原著剧本:小野《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最佳改编剧本:吴念真《父子关系》
最佳男主角:狄龙《英雄本色》
最佳女主角:张艾嘉《最爱》
最佳男配角:秦沛《天天星期七》
最佳女配角:缪骞人《最爱》
最佳摄影:黄永恒《英雄本色》
最佳剪辑:黄铭林《飞跃羚羊》
最佳录音:新艺公司《英雄本色》
最佳美术设计:张叔平《最爱》
最佳服装设计:张叔平《梦中人》
最佳音乐:左宏元,史撷咏《唐山过台湾》
最佳电影插曲:史撷咏《唐山过台湾》

第廿四届【金马奖】(1987)
最佳剧情片:《稻草人》
最佳纪录片:《惜墨》(台制出品)
最佳导演:王童《稻草人》
最佳男主角:周润发《流氓大亨》
最佳女主角:梅艳芳《胭脂扣》
最佳男配角:午马《倩女幽魂》
最佳女配角:林珊如《期待你长大》
最佳原著剧本:王小棣,宋紘《稻草人》
最佳改编剧本:阮继志《胭脂扣》
最佳摄影:黄仲标《胭脂扣》
最佳剪辑:新艺剪辑组《倩女幽魂》
最佳美术设计:马光荣《胭脂扣》
最佳服装设计:陈顾方《倩女幽魂》
最佳原著音乐:张弘毅《尼罗河女儿》
最佳电影插曲:陈扬,吴念真《桂花巷》

第廿五届【金马奖】(1988)
最佳剧情片:《七小福》
最佳纪录片:《暮鼓晨钟》
最佳导演:罗启锐《七小福》
最佳原著剧本:罗启锐,张婉婷《七小福》
最佳男主角:万梓良《大头仔》
最佳女主角:郑裕玲《月亮星星太阳》
最佳男配角:周星驰《霹雳先锋》
最佳女配角:王莱《海峡两岸》
最佳摄影:锺志文《七小福》
最佳剪辑:余纯,邝志良《七小福》
最佳美术设计:黄锐民《警察故事续集》
最佳服装设计:王耀年《倾城之恋》
最佳原著音乐:卢冠廷《七小福》
最佳电影插曲:王文清《黄色故事》
最佳纪录片导演:林作庸《深山犹有读书声》
特别奖:《阴间响马》

第廿六届【金马奖】(1989)
最佳剧情片:《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导演:侯孝贤《悲情城市》
最佳原著剧本:邱戴安平《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主角:陈松勇《悲情城市》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男配角:张世《香蕉天堂》
最佳女配角:李淑桢《鲁冰花》
最佳摄影:黄仲标《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剪辑:王献箎,邹长根《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美术设计:张季平,栗通,陈耀圻,李宝琳《晚春情事》
最佳服装设计:朴若木《三个女人的故事》
最佳原著音乐:陈扬《鲁冰花》
最佳电影插曲:陈扬《鲁冰花》

第廿七届【金马奖】(1990)
最佳剧情片:《滚滚红尘》
纪实报导片:《红树林的故乡》
最佳导演:严浩《滚滚红尘》
最佳原著剧本:吴念真《客途秋恨》
最佳改编剧本:小野《刀瘟》
最佳男主角:梁家辉《爱在他乡的季节》
最佳女主角:林青霞《滚滚红尘》
最佳男配角:张学友《笑傲江湖》
最佳女配角:张曼玉《滚滚红尘》
最佳摄影:潘恒生《滚滚红尘》
最佳剪辑:金马《爱在他乡的季节》
最佳录音:沈圣德《爱在他乡的季节》
最佳美术设计:张西美,廖凤平《滚滚红尘》
最佳电影音乐:史撷咏《滚滚红尘》
最佳电影插曲:黄霑《笑傲江湖》

第廿八届【金马奖】(1991)
最佳剧情片:《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最佳导演:王家卫《阿飞正传》
最佳原著剧本:杨德昌,阎鸿亚,杨顺清,赖铭堂《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
最佳男主角:郎雄《推手》
最佳女主角:张曼玉《阮玲玉》
最佳男配角:关海山《五亿探长雷洛传》
最佳女配角:王莱《推手》
最佳摄影:潘恒生《阮玲玉》
最佳剪辑:谭家明,奚杰伟《阿飞正传》
最佳美术设计:张叔平《阿飞正传》
最佳造型设计:张叔平《阿飞正传》
最佳电影插曲:伦永亮《何日君再来》
最佳电影音乐:黄霑,戴乐民《武状元黄飞鸿》
最佳录音:陈伟雄《阿飞正传》
最佳纪实报导片:《帝雉时代》,《玉山九千英尺-台湾鸟类开拓史末章》
动画创意特别奖:《薛西弗斯的一天》

第廿九届【金马奖】(1992)
终身成就特别奖:何基明
最佳剧情片:《无言的山丘》
最佳导演:王童《无言的山丘》
最佳原著剧本:吴念真《无言的山丘》
最佳改编剧本:赖声川《暗恋桃花源》
最佳男主角:成龙《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
最佳女主角:陈令智《浮世恋曲》
最佳男配角:顾宝明《暗恋桃花源》
最佳女配角:顾美华《浮世恋曲》
最佳摄影:李德成《雾都情仇》
最佳剪辑:张耀宗,张嘉辉《警察故事III超级警察》
最佳美术设计:李富雄《无言的山丘》
最佳造型设计:李富雄《无言的山丘》
最佳动作指导:程小东,元彬《新龙门客栈》
最佳电影音乐:黄舒骏《青少年哪吒》
最佳电影歌曲:黄霑《黄飞鸿之II男儿当自强》
最佳录音:杜笃之,杨静安《少年耶,安啦》
最佳纪实报导片:《小鷿鷈》
评审特别奖:《学仙记》

第三十届【金马奖】(1993)
终身成就特别奖:黄卓汉
最佳剧情片:《喜宴》
最佳纪录片:《喜宴》
最佳导演:李安《喜宴》
最佳原著剧本:冯光远,李安《喜宴》
最佳改编剧本:胡大为,邓碧燕,林纪陶,于仁泰《白发魔女传》
最佳男主角:成龙《重案组》
最佳女主角:吴家丽《赤裸的诱惑》
最佳男配角:郎雄《喜宴》
最佳女配角:归亚蕾《喜宴》
最佳摄影:李屏《戏梦人生》
最佳剪辑:张耀宗《重案组》
最佳美术设计:叶锦添,李伟明,杨�家《诱僧》
最佳造型设计:阮佩芸,张光慧《红玫瑰白玫瑰》
最佳动作指导:元奎,元德《功夫皇帝方世玉》
最佳电影音乐:刘以达,韦启良《诱僧》
最佳电影歌曲:张国荣,林夕《白发魔女传》
最佳录音:杜笃之《戏梦人生》
最佳纪实报导片:《兰屿观点》
动画鼓励奖:《东方之道知道了》

第三十一届【金马奖】(1994)
杰出制作人特别奖:童月娟
杰出制片人特别奖:徐立功
最佳剧情片:《爱情万岁》
最佳导演:蔡明亮《爱情万岁》
最佳原著剧本:《独立时代》杨德昌
最佳改编剧本:《红玫瑰白玫瑰》林奕华
最佳男主角:梁朝伟《重庆森林》
最佳女主角:陈冲《红玫瑰白玫瑰》
最佳男配角:王柏森《独立时代》
最佳女配角:金燕玲《独立时代》
最佳摄影:杜可风《东邪西毒》
最佳剪辑:奚杰伟,谭家明《东邪西毒》
最佳美术设计:朴若木《红玫瑰白玫瑰》
最佳造型设计:朴若木《红玫瑰白玫瑰》
最佳动作指导:成家班,刘家良《醉拳II》
最佳电影音乐:陈焕昌《红玫瑰白玫瑰》
最佳电影歌曲:蔡振南,陈致成《多桑》
最佳录音:杨静安《爱情万岁》
最佳纪实报导:《阿公教你看布袋戏》
评审特别奖:《禅说阿宽》

Ⅳ 《一个年轻人的冒险》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一个年轻人的冒险》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IpCH2lfhwcm25F3n_v1w6g

提取码:3oc1
《一个年轻人的冒险》
导演: 马丁·里特
编剧: 欧内斯特·海明威
主演: 理查德·贝梅尔、黛安·贝克、科里恩·卡尔弗特、保罗·纽曼、阿瑟·肯尼迪、埃里·瓦拉赫
类型: 剧情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1962-07-25
片长: 145 分钟、USA: 139 分钟(FMC Library Print)
又名: 天涯游子心泪
一名来自美国中部的年轻人的冒险经历和他在一战服役的经历

Ⅵ 人在天涯的影片花絮

秦祥林凭此片成为金马奖历史上唯一一位演琼瑶片获奖的影帝。

Ⅶ 龙在天涯高清完整版电影

《龙在天涯》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I9M5wsumgsyS0EADXCDEAQ

提取码:j872

影片讲述的是两位中国武术成员在美国经历惨遭陷害,最终冲出重围的故事。

Ⅷ 求大家帮帮忙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赏析:

这首小令仅五句28字,语言极为凝炼却容量巨大,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一幅悲绪四溢的“游子思归图”,淋漓尽致地传达出漂泊羁旅的游子心。

这幅图画由两部分构成:
一、由精心选取的几组能代表萧秋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
二、抒写内心深处无尽伤痛而独行寒秋的天涯游子剪影。

第一幅画共18个字九个名词,其间无一虚词,却自然流畅而涵蕴丰富,作者以其娴熟的艺术技巧,让九种不同的景物沐于夕阳的清辉之下,象电影镜头一样以“蒙太奇”的笔法在我们面前依次呈现,一下子就把读者带入深秋时节:几根枯藤缠绕着几颗凋零了黄叶的秃树,在秋风萧萧中瑟瑟地颤抖,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写出了一片萧飒悲凉的秋景,造成一种凄清衰颓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的悲戚。我们可以想象,昏鸦尚能有老树可归,而游子却漂泊无着,有家难归,其间该是何等的悲苦与无奈啊!接下来,眼前呈现一座小桥,潺潺的流水,还有依稀袅起炊烟的农家小院。这种有人家安居其间的田园小景是那样幽静而甜蜜,安逸而闲致。这一切,不能不令浪迹天涯的游子想起自己家乡的小桥、流水和亲人。在这里,以乐景写哀情,令人倍感凄凉,烘托出沦落他乡的游子那内心彷徨无助的客子之悲。

第二幅画里,我们可以看到,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乡愁的游子却骑着一匹延滞归期的瘦马,在沉沉的暮色中向着远方踽踽而行。此时,夕阳正西沉,撒下凄冷的斜晖,本是鸟禽回巢、羊牛回圈、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而游子却仍是“断肠人在天涯”,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漂泊他乡的游子面对如此萧瑟凄凉的景象,怎能不悲从中来,怎能不撕心裂肺,怎能不柔肠寸断!一颗漂泊羁旅的游子心在秋风中鲜血淋淋……

一支极为简短的小曲,表达了难以尽述的内蕴,形象地描绘出天涯游子凄楚、悲怆的内心世界,给人以震撼人心的艺术感受。让人读之而倍感其苦,咏之而更感其心。读此曲而不泪下者不明其意也。

这首小令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它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情调虽然低沉,但却反映了当时沉闷的时代气氛,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比较明显的特点是:

1.简约与深细相依

古人宋玉曾用“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来形容美女身量的恰到好处。《天净沙秋思》文字之精炼,也可以说达到了不能再增、减一字的程度。全篇仅五句,二十八字,既无夸张,也不用典,纯用白描勾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图景: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有找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禁悲从中来,肝肠寸断。至于游子为什么飘泊到这里?他究竟要到哪里去?这些言外之意,尽可听凭读者自己去想像。这首小令,确实不愧为言简意丰、以少胜多的佳作。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作者没有写这些事物的方位,也未写这些事物与游子活动的关系,但读者又可以想像得到,并把它们紧密地联系起来。简约之中见出深细。

2.静景与动景相映

《天净沙秋思》的艺术效果,又得力于成功地运用映衬技法。作者将许多相对独立的事物同时纳入一个画面之中,从而形成动与静、明与暗、背景与主体的相互映衬: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静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更显出环境的幽静;“西风”与“古道”相映,使道路更见苍凉;在作者勾勒的秋景图上,一面是枯藤、老树、昏鸦在秋风萧飒中一派灰暗,一面是落日的余晖给枯藤、老树、昏鸦涂上一抹金黄的颜色;“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断肠人”更添悲愁。从整个构图看,前四句写景,末一句写人。但人是主体,景物是人活动的背景,把背景写充分了,主体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正是相互映衬的妙用。

3.景色与情思相融

诗言志。这首小令旨在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但人的思想感情,是抽象的东西,难于表达。作者运用传统的寄情于物的写法,把这种凄苦愁楚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这些有形的可感的事物,具有明显的深秋色彩,与无形的抽象的凄苦之情,有相通之处,用有形表现无形,方使人感到具体生动。正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与“水”本无联系,但作者借江水之多,喻愁之多,二者有“恰似”之处,用江水东流之景,表达无限的悲愁之情,十分深刻。自然景物本来是没有思想感情的,但当诗人把这些客观事物纳入审美的认识和感受之中,这些事物便被赋予感情的色彩,同人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了。“小桥流水人家”,不过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天净沙秋思》堪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妙合无痕的杰作。
http://www.yuwen99.cn/Article/Class4/Class11/200511/3090_3.html

Ⅸ 琼瑶的作品全集

还珠格格写真全纪录(初版:1999/06/01)
情深深雨濛濛写真全纪录(初版:2001/05/01)
还珠格格天上人间写真全纪录(初版:2003/08/01)
又见一帘幽梦写真全纪录(初版:2007/06/29)
新还珠格格写真全纪录 电影 电影片名 原著小说 首映日期 婉君表妹 六个梦·追寻 1965.08.24 菟丝花 菟丝花 1965.09.25 烟雨濛濛 烟雨濛濛 1965.10.29 哑女情深 六个梦·哑妻 1965.12.30 花落谁家 六个梦·三朵花 1966.05.06 窗外(黑白片) 窗外 1966.05.12 几度夕阳红(上) 几度夕阳红 1966.09.04 几度夕阳红(下) 几度夕阳红 1966.10.08 春归何处 幸运草·黑茧 1967.02.22 寻梦园 幸运草·寻梦园 1967.05.25 紫贝壳 紫贝壳 1967.08.18 窗里窗外 幸运草·回旋 1967.09.15 远山含笑 潮声·深山里 1967.12.09 第六个梦 六个梦·生命的鞭 1968.02.11 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 1968.04.26 陌生人 幸运草·陌生人 1968.05.24 深情比酒浓 六个梦·归人记 1968.06.13 明月几时圆 月满西楼,形与影 1968.夏 女萝草 月满西楼·晚晴 1968.06.22 寒烟翠 寒烟翠 1968.08.14 船 船 1969.02.29 幸运草 幸运草 1969.02.29 晨雾 潮声·晨雾 1960's 庭院深深 庭院深深 1971.08.19 窗外 窗外 1973 彩云飞 彩云飞 1973.06.30 心有千千结 心有千千结 1973.10.25 海鸥飞处 海鸥飞处 1974.06.29 一帘幽梦 一帘幽梦 1975.02.11 翦翦风 翦翦风 1975.03.01 女朋友 女朋友 1975.03.28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1975.07.30 秋歌 秋歌 1976.02.01 碧云天 碧云天 1976.07.10 浪花 浪花 1976.10.07 我是一片云 我是一片云 1976.12.31 月朦胧鸟朦胧 月朦胧鸟朦胧 1977.02.18 人在天涯 人在天涯 1977.03.25 奔向彩虹 水灵·五朵玫瑰 1977.06.25 风铃风铃 水灵·风铃 1977.07.01 一颗红豆 一颗红豆 1978.02.07 雁儿在林梢 雁儿在林梢 1978.03.29 彩霞满天 彩霞满天 1979.01.28 金盏花 金盏花 1980.03.29 聚散两依依 聚散两依依 1981.02.05 梦的衣裳 梦的衣裳 1981.03.29 却上心头 却上心头 1982.02.25 燃烧吧!火鸟 燃烧吧!火鸟 1982.02.25 问斜阳 问斜阳 1982.09.25 昨夜之灯 昨夜之灯 1983.03.26 电视剧 电视剧片名 集数 原著小说 首映日期 首播平台 几度夕阳红 30集 几度夕阳红 1986.01.07 台湾华视 烟雨濛濛 40集 烟雨濛濛 1986.08.11 台湾华视 庭院深深 40集 庭院深深 1987.05.04 台湾华视 在水一方 40集 在水一方 1988.01.11 台湾华视 海鸥飞处彩云飞 40集 彩云飞、海鸥飞处 1989.02.13 台湾华视 婉君 18集 六个梦·追寻 1990.02.19 台湾华视 哑妻 19集 六个梦·哑妻 1990.03.15 台湾华视 三朵花 11集 六个梦·三朵花 1990.04.11 台湾华视 雪珂 24集 雪珂 1990.12.24 台湾中视 望夫崖 26集 望夫崖 1991.03.04 台湾中视 青青河边草 42集 青青河边草 1992.03.17 台湾中视 梅花烙 21集 梅花烙 1993.10.13 台湾中视 鬼丈夫 22集 鬼丈夫 1993.11.11 台湾中视 水云间 26集 水云间 1993.12.13 台湾中视 新月格格 26集 新月格格 1994.10.17 台湾台视 烟锁重楼 24集 烟锁重楼 1994.11.22 台湾台视 一帘幽梦 47集 一帘幽梦、浪花 1996.03.25 台湾中视 苍天有泪 24集 苍天有泪 1998.03.25 台湾中视 还珠格格 24集 还珠格格 1998.04.28 台湾中视 还珠格格第二部 48集 还珠格格第二部 1999.04.21 台湾中视 情深深雨濛濛 49集 烟雨濛濛 2001.04.03 台湾中视 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 40集 还珠格格第三部:天上人间 2003.07.07 台湾中视 又见一帘幽梦 46集 一帘幽梦 2007.06.30 湖南卫视 新还珠格格 98集 还珠格格1、2、3部 2011.07.16 湖南卫视 花非花雾非雾 54集 心有千千结、雁儿在林梢、却上心头 2013.08.06 湖南卫视 琼瑶的小说可分为三期:早期小说包括1963年发表的《窗外》至1971年的出版《水灵》和《白狐》,主要是由历朝历代中国民间传奇发展的古人爱情短篇故事。中期的小说由《海鸥飞处》开始,至《燃烧吧!火鸟》,主要是描写当代台湾为背景的爱情小说,除《我是一片云》外,可说全是大团圆结局。晚期则由八十年代创作出版《雪珂》开始,小说的背景搬回古代,内容企图处理变迁中都会男女的爱情观,并尝试脱离早期悲剧的宿命和中期公式化的快乐故事。
在琼瑶的爱情王国,爱情是女性自我并赋与活力的源头。没有爱情,女性的自我就会凋零。在这情况下,琼瑶的女性形象无可避免的显得被动和消极。事实上,在五四时代“爱情”这个概念是公众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是对中国父权制度的反叛,但在琼瑶的言情小说里则完全属于私人领域,对爱情的描述也纯由女性的立场出发,这亦是被李敖等人批评为女主角面目苍白的理由;然而,这样一个梦幻世界推到了极致也有其意识形态上的助力,逆转了父权家庭中尊卑阶层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使拥有资源及力量的父母或男性,在感情的道德上召唤下,对一无所有的子女,特别是女性全心全意的奉献。这亦是言情小说的精神所在。
琼瑶小说虽以爱情为主题,但其中不乏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与涉及,如涉及青年一代的成长教育问题、传统一代的婚姻价值观问题以及大学生的迷失彷徨、人类的道德责任感等问题。她对于女性在人生中可能遇到的相关敏感社会问题诸如同居、外遇、离婚、强暴、被虐等也进行了书写,并在同时向这些女性显示了强大的人文关怀和怜爱。譬如自传体小说《窗外》向人们展示了青少年在成长教育方面面临的问题,她们需要父母的尊重及被认同,而并非简单粗暴的管理,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琼瑶在作品中塑造的母亲形象也是两极分化的,一种是如《窗外》、《一帘幽梦》中简单粗暴式处理问题,不懂得关怀与尊重儿女内心隐私与自主权的母亲;一种是宽宏有量、开明大方的慈母形象;还有如在真实故事的基础上构思的小说《匆匆,太匆匆》讲述了年轻一代大学生的爱情迷失与责任感问题;《碧云天》谴责的主题是现代社会借腹生子的不道德行为;《烟锁重楼》中表现了旧式的“三纲五常”观念对女性幸福的扼杀等等。这些故事和其中的人物形象都反映出作者对于生活的体验和感悟,寄寓着作者对于生命和人性的关怀意识。
关于爱情的纠葛是“剪不断,理还乱”,爱情、亲情、友情、柔情、多情是琼瑶作品的元素,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产生的矛盾冲突足以使人的情感深陷其中,引发共鸣,从而变成生津止渴的“玉液琼浆”。而且,琼瑶的作品虽然“通俗”却不“低俗”,除了娱乐消遣功能之外,人们还在其作品之中看到许多的正义与温情,侠义与善良,真情与永恒。她的作品可谓清新脱俗、纯真浪漫、豁达良善,由此深深地吸引了广大受众与读者,使人们把琼瑶的作品视为爱情的经典教料书,并产生心理上的广泛共鸣。
从主题上来看,琼瑶小说不言而喻的主题便是“情”与“爱”。如此,爱情的描写便是作品中的核心要素,当中还伴有亲情、友情以及其他人类之爱的赞扬与展现,这些一起构成了其小说的全部主题。琼瑶在作品中描写了形形色色的爱情,尽管每部作品所描写的爱情内容不同,但是主题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模式,即追求忠贞不渝的真诚之爱,有道德、有教养的“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爱。琼瑶承认并了解现实社会存在的邪恶与爱情道路上的不纯洁,但这些绝非是她的作品所要表现的内容。琼瑶小说爱的主题不是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之上,她描绘的是理想中的美好世界,而不是现实生活的原貌展现。这就常常为后人所垢病。由于在创作中并不注重时代氛围的描摹与刻画,作品中的故事背景也是一笔带过,较少有细致的交待。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现实社会内容的丰富展现,作品也较少有对现实、人性的批判意味。但其优秀之处我们亦要给予肯定,即琼瑶小说在描写人类爱情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审美韵味。
从情感学的角度讲,美好的爱情是令人向往,但不会形成情绪的积淀,反而悲壮的爱情往往会在人的心里烙上印记。在琼瑶的文学作品里面爱情和苦情都是缺一不可的,其爱情故事就是站在人最根本的欲望以及内心最真切的情感出发的,所以就读者算不懂或者没有切身体会过,也会引起共鸣。因此这就造就了能够与文学需求、大众需求产生交集的现象级文学体态。
相信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琼瑶不会过时?专栏作家黄佟佟给出的观点是,琼瑶之所以不会过时,是因为主题永远是不会过时的爱情。这个观点也得到了杨锦麟的认可:“琼瑶的剧抓住了爱情的主旋律。”爱情在人性的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地位,而琼瑶用琼瑶式苦情、琼瑶体台词将爱情进行修饰之后更能激发人性的特性,因此“琼瑶”会一直延续下去。 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琼瑶小说的人物带有浓重的理想化色彩。女主角都美丽温婉、楚楚动人、纤弱细腻、善解人意,而男主角们则成熟稳重、谦和儒雅、富有才气,拥有俊朗的外表。男女主角对于爱情的执着与追求都显得特别痴狂,饱经磨难而至死无悔,在她们的眼里只有彼此,她们之间的爱情是纯粹的,不带任何的功利性,爱情可以说是她们生命中的重心与全部。所以当出现了《还珠格格》中古灵精怪的小燕子时,才令琼瑶迷们眼前一亮,这可以说是对以往琼瑶剧中女性形象的一大颠覆,但另一女主角紫薇仍然延续的是以往的人物模式。总之,琼瑶小说的人物形象可以说具有单面性的特质,善良的、没有心计的人物占了绝大多数,因而在人性的刻画上也是缺乏深度的。这可以说是理想化倾向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琼瑶深知,敏感纤弱、心地善良、美丽柔情、柔弱伤感的女性形象是男性读者所普遍欢迎与欣赏的形象类别,于是在她的作品之中,女主角的形象大抵按此塑形,当然这也是琼瑶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形象,而这恰恰也符合男性读者的审美欲求。琼瑶在作品中将女性外在的美貌与内心的善良、隐忍作为描写的重点,女主角内外兼具,又对所爱的人忠贞执着,至死不悔。
琼瑶言情小说还特别强调她笔下的男主角的社会地位以及处世才能。《庭院深深》中的男主人公柏霈文在“做事及创业方面是有着他独到的见解和才干的”他能改变所爱女人的命运,为一贫如洗的章含烟建造一座“含烟山庄”。而含烟被逼离家,只身一人远赴美国,无亲无故,身无分文,最终能够以留学教师的身份回到霈文身边,靠的也是她出走时手上戴得一颗霈文所送的结婚钻戒。还有像《一帘幽梦》之中的费云帆,他成熟稳重,气度非凡,温柔体贴,有着成功的事业基础,可以满足紫菱的一切愿望。这样的男子形象,也符合当下大众女性对男性的审美欲求。 在琼瑶小说中,情节复杂、高潮迭起;情感表达方式强烈而夸张;人物关系纠缠不清;人与人之间的误解导致种种终生憾事和恩怨情仇;主角身世的秘密和谜底的揭晓,及战乱、分离和重逢,这一切是通俗剧的“基本元素”。
琼瑶不仅引用了大量的唐诗宋词来构建书名,总领全篇的意境,她还善于借鉴唐诗宋词的养料,在她的作品改编成的影视剧中,融会并创作出大量的主题歌曲。琼瑶笔下的歌词琅琅上口,使得整个影视剧也随之古雅起来,提升了作品整体的档次。

Ⅹ 琼瑶电影.电视剧 全集列表

http://ke..com/view/6866.htm

【琼瑶全集】

1.窗外
2.幸运草
3.六个梦
4.烟雨蒙蒙 (情深深雨蒙蒙)
5.菟丝花
6.几度夕阳红
7.潮声
8.船
9.紫贝壳
10.寒烟翠
11.月满西楼
12.翦翦风
13.彩云飞
14.庭院深深
15.星河
16.水灵
17.白狐
18.海鸥飞处
19.心有千千结
20.一帘幽梦 (又见一帘幽梦)
21.浪花
22.碧云天
23.女朋友
24.在水一方
25.秋歌
26.人在天涯
27.我是一片云
28.月朦胧鸟朦胧
29.雁儿在林梢
30.一颗红豆
31.彩霞满天
32.金盏花
33.梦的衣裳
34.聚散两依依
35.却上心头
36.问斜阳
37.燃烧吧火鸟
38.昨夜之灯
39.匆匆太匆匆
40.失火的天堂
41.我的故事
42.冰儿
43.剪不断的乡愁
44.雪珂
45.望夫崖
46.青青河边草
47.梅花烙 (梅花三弄之一)
鬼丈夫 (梅花三弄之二)(琼瑶原著/彭树君整理)
48.水云间 (梅花三弄之三)
49.新月格格 (两个永恒之一)
50.烟锁重楼 (两个永恒之二)
51.苍天有泪 三之一 无语问苍天
52.苍天有泪 三之二 爱恨千千万
53.苍天有泪 三之三 人间有天堂
54.还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一 阴错阳差
55.还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二 水深火热
56.还珠格格(第一部)三之三 真相大白
57.还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一 风云再起
58.还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二 生死相许
59.还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三 悲喜重重
60.还珠格格(第二部)五之四 浪迹天涯
61.还珠格格(第二部)五之五 红尘作伴
62. 天上人间 三之一
63. 天上人间 三之一二
64. 天上人间 三之三
【琼瑶其它作品】
还珠格格写真全纪录
情深深雨蒙蒙写真全纪录
天上人间写真全纪录
又见一帘幽梦写真全纪录
琼瑶小说改编『电影』一览表

电影片名
书名
首映日期

婉君表妹

六个梦(追寻)

1965.08.24

菟丝花

菟丝花

1965.09.25

烟雨蒙蒙

烟雨蒙蒙

1965.10.29

哑女情深

六个梦(哑妻)

1965.12.30

花落谁家

六个梦(三朵花)

1966.05.06

窗外(黑白片)

窗外

1966.05.12

几度夕阳红(上集)

几度夕阳红

1966.09.04

几度夕阳红(下集)

几度夕阳红

1966.10.08

春归何处

幸运草(黑茧)

1967.02.22

寻梦园

幸运草(寻梦园)

1967.05.25

紫贝壳

紫贝壳

1967.08.18

窗里窗外

幸运草(回旋)

1967.09.15

远山含笑

潮声(深山里)

1967.12.09

第六个梦

六个梦(生命的鞭)

1968.02.11

月满西楼

月满西楼

1968.04.26

陌生人

幸运草(陌生人)

1968.05.24

深情比酒浓

六个梦(归人记)

1968.06.13

明月几时圆

六个梦(梦影残痕)

1968.夏

女萝草

月满西楼(晚晴)

1968.06.22

寒烟翠

寒烟翠

1968.08.14





1969.02.29

幸运草

幸运草

1969.02.29

晨雾

潮声(晨雾)

1960's

庭院深深

庭院深深

1971.08.19

窗外

窗外

1973

彩云飞

彩云飞

1973.06.30

心有千千结

心有千千结

1973.10.25

海鸥飞处

海鸥飞处

1974.06.29

一帘幽梦

一帘幽梦

1975.02.11

翦翦风

翦翦风

1975.03.01

女朋友

女朋友

1975.03.28

在水一方

在水一方

1975.07.30

秋歌

秋歌

1976.02.01

碧云天

碧云天

1976.07.10

浪花

浪花

1976.10.07

我是一片云

我是一片云

1976.12.31

月朦胧鸟蒙眬

月朦胧鸟蒙眬

1977.02.18

人在天涯

人在天涯

1977.03.25

奔向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