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全集 » 宫前幸惠电影全集
扩展阅读
电影一春讲了什么 2025-08-02 23:18:57
电影嗝嗝老师语录 2025-08-02 23:17:51
中国电影战争推荐排行榜 2025-08-02 23:09:45

宫前幸惠电影全集

发布时间: 2022-04-29 23:00:06

⑴ 宫前幸恵曾经一个礼拜下不了床

日本老前辈级别的宫前幸恵看起来总是笑容满面、精神饱满,其实这些艺人很容易爆肝,评论者访谈完宫前幸恵之后,更是能了解个中的辛苦。

以宫前幸恵为例,她成为艺人后,一个月大概拍摄6支作品,一支作品大概需要2天,而男艺人普遍都被要求使用伊螣猛鬼等药物加持,单次的体力消耗大的惊人,宫前幸恵一个月大概13天左右要拍片,每次拍片都在5个小时以上,十分吃力,宫前幸恵自曝曾经一个礼拜下不了床,甚至连想用手机更新部落格都做不到。甚至于月事来的几天虽然不能演出,但是也没办法休息,即使遇到月事,还得拍摄封面,并且拍摄拍立得签名照给粉丝,4、5百张的拍立得对女星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

拍片与签名的相关活动就占去女星差不多20天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则是女星的休假或者是举办见面会的时间,有些女星或事务所为了能赚多一点钱会把休假的时间也牺牲。

女星这一行会淘汰快速,除了许多新鲜肉体加入之外,另外一点就是女星的身体不见得能负荷如此庞大的工作量。

⑵ 阿房宫是否真的存在过

秦时全国才一千多万人口,除了军队、修长城的、修皇陵的,哪里还有多余的人来修阿房宫,是否真的存在过?是否是杜牧梦中的幻影?还真不好说。
据最近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期针对阿房宫的考古节目显示,阿房宫并没有完全峻工,只是修了第一层地基。
提问者很有水平,因为修阿房宫的同时正在进行秦国一项最重要的工程项目——修始皇帝陵。当时秦人征民夫70万,其中绝大部分都在为皇陵服务。只有一小部分约10万人在修阿房宫。
当然,阿房宫的修建工作也是进行得非常仔细认真的。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细土,进行筛选,只选择其中最细密上好的土沙,并且在夯成地基之前还要对所有细土进行热锅炒制,杀死可能混在其中的细小的昆虫卵和植物种子,防止地基长出植物或者被小昆虫蛀蚀。
后来皇陵修成,才把所有的民夫调到阿房宫这项工程上来,但是很不幸,农民起义爆发了,这项工程随之终止。
在这次考古中,考古专家完整地清理出了宏伟的地基,但这次清理并没有发现任何被火焚的痕迹,也没有除地基之外的任何与古建筑有关的木材等重要证据。因此断定阿房宫从来没有真正修成过。
至于从古至今关于阿房宫的一些诗词歌赋和美丽传说,只是作者有美好想像罢了。
回答正确,你的知识很广返,对于学问是不能被表象所迷惑的.
存在过
杜牧的<阿房宫赋>
作于宝历元年(825),时作者二十三岁。当时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此赋。本文通过阿房宫的兴毁来讨论六国和秦灭亡的内在原因。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相隔近千年的杜牧如何能见阿房宫,况已被毁,不是想象是什么.
确实存在,现在还有遗址呢!
有遗址就证明完工了吗?徒有遗迹罢了!
当然存在过喽!你去翻开历史看一下就知道了
之所以翻过历史才有此提问
阿房宫是修了30多年才完工的,考古已经发掘起遗迹了.
是真的存在过
汝见过否,历史上以讹传讹的多了.
真的有!有遗址的,还有画呢!被烧了三个月才烧完的,多可惜啊
烧了三个月可如今的考古却一点被烧的痕迹都没有如何解释.
是啊,存在的!可惜现在已经不存在了
有啊,历史书上都有记载过的
当然存在的。有古迹可寻
从来没有过,何来古迹,到陕西旅游的没听说有此旅游项目.看问题要一分为二,别被表象所迷惑.
历史书上说有。
信书不如无书,你没听说过吗!
历史上真的有阿房宫啊,有遗址为证,它是秦始皇为自己修建的陵墓,据说还有很多机关,后来是被项羽烧了.至于人力物力嘛,秦始皇是不会吝惜的,他不是还修了长城嘛
老大,整明白了,皇陵是供死后用的,阿房宫是活时享用的,要机关干吗?人力物力老秦不吝啬,可整个国家到是有啊!想想吧.
有啊,历史书上都有记载过的
存在过,她是秦始皇暴政的产物之一,后来被西楚霸王项羽一把火给烧了,据说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才烧完。
前两年我还在新闻里看到过阿房宫遗址的介绍呢
是的,是有介绍,可怎样说的呢?
存在。
不存在.

⑶ 子之之乱的动乱始末

话说苏秦、张仪告别师傅鬼谷子下山,张仪独自去了魏国。苏秦回到洛阳老家,老母在堂,父亲外出经商,大哥已经死了,大嫂守寡在家,还有两个弟弟苏代、苏厉。一别数年,今日重会,举家欢喜。全家人很快为苏秦操办了婚事,然而,苏秦并没有成家立业的心情,他还是想出游列国。他开口向父母请求,变卖家财,以为资身之费。母、嫂及妻,俱力阻之,曰:“季子不治耕获,力工商,求什一之利,乃思以口舌博富贵,弃见成之业,图未获之利。他日生计无聊,岂可悔乎?”苏代、苏厉也劝说:“兄如善于游说之术,何不就说周王,在本乡亦可成名,何必远出?”苏秦被一家阻挡,乃求见周显王,说以自强之术。显王留之馆舍。左右皆素知苏秦出于农贾之家,疑其言空疏无用,不肯在显王前保举。苏秦在馆舍羁留岁余,不能讨个进身。于是发愤回家,尽破其产,得黄金百镒,制黑貂裘为衣,治车马仆从,遨游列国,访求山川地形,人民风土,尽得天下利害之详。如此数年,未有所遇。闻卫鞅封商君,甚得秦孝公之心,乃西至咸阳。而孝公已薨,商君亦死,乃求见惠文王。惠文王宣秦至殿,问曰:“先生不远千里而来敝邑,有何教诲?”苏秦奏曰:“臣闻大王求诸侯割地,意者欲安坐而并天下乎?”惠文王曰:“然。”秦曰:“大王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胡貉,此四塞之国也。沃野千里,奋击百万,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臣请献谋效力,并诸侯,吞周室,称帝而一天下,易如反掌。岂有安坐而能成事者乎?”惠文王初杀商鞅,心恶游说之士,乃辞曰:“孤闻‘毛羽不成,不能高飞。’先生所言,孤有志未逮,更俟数年,兵力稍足,然后议之。”苏秦乃退,复将古三王五霸攻战而得天下之术,汇成一书,凡十余万言,次日献上秦王。秦王虽然浏览,绝无用苏秦之意。再谒秦相公孙衍,衍忌其才,不为引进。苏秦留秦复岁余,黄金百镒,俱已用尽,黑貂之裘亦敝坏,计无所出。乃货其车马仆从,以为路资,担囊徒步而归。
父母见其狼狈,辱骂之。妻方织布,见秦来,不肯下机相见。秦饿甚,向嫂求一饭,嫂辞以无柴,不肯为炊。真个儿:富贵逢人成骨肉,贫穷骨肉亦途人。试看季子貂袭敝,举目虽亲尽不亲。秦不觉堕泪,叹曰:“一身贫贱,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母不以我为子,皆我之罪也!”于是简书箧中,得太公《阴符》一篇,忽悟曰:“鬼谷先生曾言:‘若游说失意,只须熟玩比书,自有进益。’”乃闭户探讨,务穷其趣,昼夜不息。夜倦欲睡,则引锥自刺其股,血流遍足。既于《阴符》有悟,然后将列国形势,细细揣摩,如此一年,天下大势,如在掌中。乃自慰曰:“秦有学如此,以说人主,岂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位者乎?”遂谓其弟代厉曰:“吾学已成,取富贵如寄,弟可助吾行资,出说列国。倘有出身之日,必当相引。”复以《阴符》为弟讲解。代与厉亦有省悟,乃各出黄金,以资其行。
秦辞父母妻嫂,欲再往秦国,思想:“当今七国之中,惟秦最强,可以辅成帝业。可奈秦王不肯收用。吾今再去,倘复如前,何面复归故里?”乃思一摈秦之策,必使列国同心协力,以孤秦势,方可自立。于是东投赵国。时赵肃侯在位,具弟公子成为相国,号奉阳君。苏秦先说奉阳君,奉阳君不喜。秦乃去赵,北游于燕,求见燕后文公,左右莫为通达。居岁余,资用已罄,饥饿于旅邱。旅邱之人哀之,贷以百钱,秦赖以济。适值燕后文公出游,秦伏谒道左。文公问其姓名,知是苏秦,喜曰:“闻先生昔年以十万言献秦王,寡人心慕之,恨未得能读先生之书。今先生幸惠教寡人,燕之幸也。”遂回车入朝,召秦入见,鞠躬请教。苏秦奏曰:“大王列在战国,地方二千里,兵甲数十万,车六百乘,骑六千匹,然比于中原,曾未及半。乃耳不闻金戈铁马之声,目不睹覆车斩将之危,安居无事,大王亦知其故乎?”燕文公曰:“寡人不知也。”秦又曰:“燕所以不被兵者,以赵为之蔽耳。大王不知结好于近赵,而反欲割地以媚远秦,不愚甚耶?”燕文公曰:“然则如何?”秦对曰:“依臣愚见,不若与赵从亲,因而结连列国,天下为一,相与协力御秦,此百世之安也。”苏秦娓娓道来,一举一动莫不声情并茂,一招一式莫不才华横溢。易王之母文公夫人一切尽收眼底,倾慕之心不觉悠然而生。燕后文公曰:“先生合纵以安燕国,寡人所愿,但恐诸侯不肯为从耳。”秦又曰:“臣虽不才,愿面见赵侯,与定从约。”燕文公大喜,资以金帛路费,高车驷马,使壮士送秦至赵。
苏秦来到赵国时,奉阳君赵成已经死了,赵肃侯闻燕国送客来至,遂降阶而迎曰:“上客远辱,何以教我?”苏秦奏曰:“秦闻天下布衣贤士,莫不高贤君之行义,皆愿陈忠于君前,奈奉阳君妒才嫉能,是以游士裹足而不进,卷口而不言。今奉阳君捐馆舍,臣故敢献其愚忠。臣闻‘保国莫如安民,安民莫如择交。’当今山东之国,惟赵为强。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数年。秦之所最忌害者,莫如赵。然而不敢举兵伐赵者,畏韩、魏之袭其后也。故为赵南蔽者,韩、魏也。韩、魏无名山大川之险,一旦秦兵大出,蚕食二国,二国降,则祸次于赵矣。臣尝考地图,列国之地,过秦万里诸侯之兵,多秦十倍,设使六国合一,并力西向,何难破秦。今为秦谋者,以秦恐吓诸侯,必须割地求和。夫无故而割地,是自破也。破人与破于人,二者孰愈?依臣愚见,莫如约列国君臣会于洹水,交盟定誓,结为兄弟,联为唇齿。秦攻一国,则五国共救之,如有败盟背誓者,诸侯共伐之。秦虽强暴,忌敢以孤国与天下之众争胜负哉?”赵肃侯曰:“寡人年少,立国日浅,未闻至计。今上客欲纠诸侯以拒秦,寡人敢不敬从!”乃佩以相印,赐以大第。又以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匹,使为“从约长”。
苏秦乃使人以百金往燕,偿旅邸人之百钱。正欲择日起行,历说韩、魏诸国。忽赵肃侯召苏秦入朝,有急事商议。苏秦慌忙来见肃侯。肃侯曰:“适边吏来报:‘秦相国公孙衍出师攻魏,擒其大将龙贾,斩首四万五千,魏王割河北十城以求和。衍又欲移兵攻赵。’将若之何?”苏秦闻言,暗暗吃惊:“秦兵若到赵,赵君必然亦效魏求和,‘合从’之计不成矣!”正是‘人急计生”,且答应过去。另作区处。乃故作安闲之态,拱手对曰:“臣度秦兵疲敝,未能即至赵国,万一来到,臣自有计退之。”肃侯曰:“先生且暂留敝邑,待秦兵果然不到,方可远离寡人耳。”这句话,正中苏秦之意,应诺而退。苏秦回至府第,唤门下心腹,至于密室,吩咐曰:“我今予汝千金,汝可扮作商贾,变姓名为贾舍人,前往魏邦,寻访张仪。倘相见时,须如此如此。若到赵之日,又须如此如此。汝可小心在意。”贾舍人领命,连夜望大梁(今开封)而行。张仪随贾舍人投奔苏秦,苏秦佯装怠慢实则相助,促使张仪转赴秦国。秦惠文王拜张仪为客卿,与之谋诸侯之事。及至张仪得知一切皆是苏相国安排,心中深感叹服,决心报答“季子玉成之德,遂劝秦王放弃伐赵行动。贾舍人回报苏秦,秦乃奏赵肃侯曰:“秦兵果不出矣。”于是拜辞相继到达韩国、魏国、齐国、楚国,他们都同意加盟。回到赵国后,赵肃侯封苏秦为武安君,紧接着,遣使约五国之君俱到洹水相会。燕文公先到,诸侯齐聚。苏秦建议六国君主一概称王,并捧盘请六王歃血结拜誓盟,共谋“合纵摈秦”之策。六王合封苏秦为“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金牌宝剑,总辖六国臣民。又各赐黄金百镒,良马十乘。苏秦谢恩。
六国“合纵”会盟之后,苏秦就派人把纵约文件送给秦惠文王。惠文王大惊,相国公孙衍主张用“连横”离散其纵约。张仪则以“远交近攻”劝说秦惠文王将女儿嫁给燕后文公的太子,还将襄陵等七城还给魏国以议和,魏国则把公主许配给秦太子。第一个签署合纵盟约的赵王闻讯后,马上召见苏秦责备说:“子倡为纵约,六国和亲,相与摈秦,今未逾年,而魏燕二国皆与秦通,纵约之不足恃明矣。倘秦兵猝然加赵,尚可望二国之救乎?”苏秦惶恐道:“臣请为大王出使燕国,必有以报也。”于是苏秦告别赵王奔赴燕国。
燕国太子娶来秦惠王的女儿后不久,燕后文王就去世了,太子哙继位,称燕易王。齐宣王田辟疆趁燕举国发丧之机,发兵夺取燕地十座城池。易王哙正一筹莫展国事烧心,忽见武安君苏秦到来,高兴异常。燕易王对苏秦说:“始先君以国听子,六国和亲。今先君尸骨未寒,而齐兵压境,取我十城,如洹水之誓何?”苏秦说:“臣请为大王使齐,奉十城以还燕。”燕易王许之。苏秦到齐,见了宣王,先拜了两拜表示祝贺,接着就仰起头来念悼辞。齐王手按铁戈向后退了几步,问道:“你这是怎么回事,先贺喜接着就念悼辞?”苏秦答道: “人之饥所以不食乌喙(音wū huì:一中植物,有大毒)者,以为虽偷充腹,而与死同患也。今燕虽弱小,强秦之少婿也。王利其十城,而深与强秦为仇。今使弱燕为雁行,而强秦制其后,以招天下之精兵,此食乌喙之类也。”齐王曰:“然则奈何?”对曰:“圣人之制事也,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故桓公负妇人而名益尊,韩献开罪而交愈固,此皆转祸而为福,因败而为功者也。王能听臣,莫如归燕之十城,卑辞以谢秦,秦知王以己之故归燕城也,秦必德王。燕无故而得十城,燕亦德王。是弃强仇而立厚交也。且夫燕、秦之俱事齐,则大王号令,天下皆从。是王以虚辞附秦,而以十城取天下也。此霸王之业矣。所谓转祸为福,因败成功者也。”齐王大说,乃归燕城。以金千斤谢其后,顿首涂中,愿为兄弟请罪于秦。苏秦不辱使命,易王遂即拜其为国相。易王之母后文王夫人,一向爱慕苏秦仪表,喜闻其辞令,倾心其才干,崇敬其爵位,钦佩其功名。自文公薨离,深感温存缺失,倍觉寒暑易节,春光短暂、人生朝露。文夫人遂使左右召苏秦入宫,一则倾诉衷肠,二则借机欢爱,卿卿我我好不痛快。臣不言王非,子不责母过。易王闻而不言,知而不语,全然听之任之,甚至更加厚待苏相国。
此时,有人在易王面前诽谤苏秦说:“武安君,天下不信人也。王以万乘下之,尊之于廷,示天下与小人群也。”武安君对燕易王说:“臣东周之鄙人也,见足下先君,身无咫尺之功,而先君迎臣于郊,显臣于廷。今臣为足下使,利得十城,功存危燕,足下不听臣者,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假)使臣信(真的)如尾生,廉如伯夷,孝如曾参,三者天下之高行,而以事足下,不可乎?”燕王曰:“可。”曰:“有此,臣亦不事足下矣。”苏秦曰:“且夫孝如曾参,义不离亲一夕宿于外,足下安得使之之齐?廉如伯夷,不取素飡(cān餐),污(污)武王之义而不臣焉,辞孤竹之君,饿而死于首阳之山。廉如此者,何肯步行数千里,而事弱燕之危主乎?信如尾生,期而不来,抱梁柱而死。信至如此,何肯扬燕、秦之威于齐,而取大功乎哉?且夫信行者,所以自为也,非所以为人也,皆自覆之术,非进取之道也。“且夫三王代兴,五霸迭盛,皆不自覆也。君以自覆为可乎?则齐不益于营丘,足下不逾楚境,不窥于边城之外。且臣有老母于周,离老母而事足下,去自覆之术,而谋进取之道,臣之趍(趋)固不与足下合者。足下(皆)[者],自覆之君也;仆者,进取之臣也,所谓以忠信得罪于君者也。”易王曰:“夫忠信,又何罪之有也?”对曰:“足下不知也。臣邻家有远为吏者,其妻私人。其夫且归,其私之者忧之。其妻曰:‘公勿忧也,吾已为药酒以待之矣。’后二日,夫至。妻使妾奉巵酒进之。妾知其药酒也,进之则杀主父,言之则逐主母,乃阳僵弃酒。主父大怒而笞之。故妾一僵而弃酒,上以活主父,下以存主母也。忠至如此,然不免于笞,此以忠信得罪者也。臣之事,适不幸而有类妾之弃酒也。且臣之事足下,亢义益国,今乃得罪,臣恐天下后事足下者,莫敢自必也。且臣之说齐,曾不欺之也。使之说齐者,莫如臣之言也,虽尧、舜之智,不敢取也。”易王哙被苏秦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于是更加信任苏相国。
燕易王哙之母文夫人多次召见苏秦,难免出现流言蜚语甚至招来恶意中伤,苏秦真的是越来越担心了,渐渐地也就不敢再去。但苏秦还是做贼心虚处处设防,于是就挖空心思谋求万全之策。他推荐子之担任国相,还与子之结为儿女亲家,又使弟弟苏代、苏厉与子之结为兄弟,想以此来降低风险以求自保。为了真正实现自保,苏秦干脆决定摆脱干系一走了之。他向易王请愿,说:“燕、齐之势,终当相并。臣愿为大王行反间于齐。”易王问:“反间如何?”苏秦回答:“臣伪为得罪于燕,而出奔齐国,齐王必重用臣。臣因败齐之政,以为燕地。”易王许之,乃收秦相印转授子之,秦遂奔齐。齐宣王重其名,以为客卿。秦因说宣王以田猎、钟鼓之乐。宣王好货,因使厚其赋敛;宣王好色,因使妙选宫女;欲俟齐乱,而使燕乘之。宣王全然不悟,相国田婴,客卿孟轲极谏,皆不听。宣王薨,子湣王即立。初年颇勤国政,娶秦女为王后,封田婴为薛公,号靖郭君,苏秦客卿,用事如故。
魏襄王薨,子哀王立。楚怀王遣使吊丧,因征兵伐秦,哀王许之。韩宣惠王、赵武灵王、燕昭王皆乐于从兵。楚使者至齐,齐湣王集群臣问计。王左右皆曰:“秦甥舅之亲,未有仇隙,不可伐。”苏秦力主 “合纵”坚执以为可伐。而国相孟尝君则与众不同,他说:“言可伐与不可伐,皆非也。伐则结秦之仇,不伐则触五国之怒。以臣愚计,莫如发兵而缓其行,兵发则不与五国为异同,行缓则可观望为进退。”湣王以为然。即使孟尝君帅兵二万以往。孟尝君方出齐郊,遽称病延医疗治,一路耽搁不行。却说韩、赵、魏、燕四王,与楚怀王相会于函谷关外,刻期进攻。怀王虽为“从约长”,那四王各将其军,不相统一。秦守将樗(chū臭椿)里疾大开关门,陈兵索战,五国互相推诿,莫敢先发。相持数日,樗里疾出奇兵,绝楚饷道,楚兵乏食,兵士皆哗。樗里疾乘机袭之,楚兵败走。于是四国皆还。孟尝君未至秦境,而五国之师已撤矣。此乃孟尝君之巧计也。孟尝君回齐,齐湣王叹曰:“几误听苏秦之计!”乃赠孟尝君黄金百斤,为食客费,益爱重之。苏秦自愧以为不及。楚怀王恐齐、秦交合,乃遣使厚结于孟尝君,与齐申盟结好,两国聘使往来不绝。
自齐宣王田辟疆之世,苏秦专贵宠用,左右贵戚,多有护者。及湣王时,秦宠未衰。今日湣王不用苏秦之计,却依了孟尝君,果然伐秦失利。孟尝君受多金之赏,左右遂疑湣王已不喜苏秦矣,乃募壮士,怀利匕首,刺苏秦下朝。匕首入秦腹,秦以手按腹而走,诉于湣王。湣王命擒贼,贼已逸去不可得。苏秦曰:“臣死之后,愿大王斩臣之头,号令于市曰:‘苏秦为燕行反间于齐,今幸诛死,有人知其阴事来告者,赏以千金。’如是,则贼可得也。”言讫,拔去匕首,血流满地而死。湣王依其言,号令苏秦之头于齐市中。须臾,有人过其头下,见赏格,自夸于人曰:“杀秦者,我也!”市吏因执之以见湣王,王令司寇以严刑鞫(jū审问)之,尽得主使之人,诛灭凡数家。史官论苏秦虽身死,犹能用计自报其仇,可为智矣!而身不免见刺,岂非反覆不忠之报乎?苏秦死后,其宾客往往泄苏秦之谋,言:“秦为燕而仕齐。”湣王始悟秦之诈,自是与燕有隙,欲使孟尝君将兵伐燕。苏代说燕王,纳质子以和齐。燕王从之,使苏厉引质子来见湣王。湣王恨苏秦不已,欲囚苏厉。苏厉呼曰:“燕王欲以国依秦,臣之兄弟陈大王之威德,以为事秦不如事齐,故使臣纳质请平。大王奈何疑死者之心,而加生者之罪乎?”湣王说,乃厚待苏厉。厉遂委质为齐大夫。苏代留仕燕国。史官有《苏秦赞》曰:“合从离横,佩印者六;晚节不终,燕齐反覆。” 自苏秦离开燕国就任齐国客卿,燕国迎来了一个相对和平时期。燕易王哙感到内忧不存外患已解,便只顾荒于酒色,贪图安逸,待到年事已高,就更不肯临朝听政。相国子之身长八尺,腰大十围,肌肥肉重,面阔口方,办事利索,处置果断,深得易王哙的信任和倚重。他久执国柄位高权重,不免专横跋扈,大臣们没有不怕的。有一次子之坐在堂上撒谎说:“跑出去的是什么?是白马吗?”侍从都说没看见。有一个人跑出去追赶,回报说:“有白马。”子之通过这个伪命题来考查侍从是否真忠实。或曰“子之相燕,宜以诚以信,何以诈妄为?己正而认或不从,况教之以诈哉!宜其乱人国也。凡乱人国者,皆巧诈用智之人也。”实际上,子之看到易王哙一天天变老,遂逐渐萌生篡燕之意。苏代、苏厉与子之相厚,每对诸侯使者,扬其贤名。易王使苏代如齐,问候质子,事毕归燕。王哙问曰:“闻齐有孟尝君,天下之大贤也,齐王有此贤臣,遂可以霸天下乎?”代对曰:“不能。”哙问曰:“何故不能?代对曰:“知孟尝君之贤,而任之不专,安能成霸?”哙曰:“寡人独不得孟尝君为臣耳,何难专任哉!”苏代曰:“今相国子之,明习政事,是即燕之孟尝君也。”哙乃使子之专决国事。
忽一日,哙问于大夫鹿毛寿曰:“古之人君多矣,何以独称尧舜?”鹿毛寿亦是子之之党,遂对曰:“尧舜所以称圣者,以尧能让天下下于舜,舜能让天于禹也。”哙曰:“然则禹何为独传于子?”鹿毛寿曰:“禹亦尝让于天下益,但使代理政事,而未尝废其太子。故禹崩之后,太子启竟夺益之天下。至今论者谓禹德衰,不及尧舜,以此之故。”燕王曰:“寡人欲以国让于子之,事可行否?”鹿毛寿曰:“王如行之,与尧舜何以异哉?”哙遂大集群臣,废掉姬平的太子地位,而禅王位于子之。子之窃喜却佯为谦逊,至于再三,然后敢受。乃郊天祭地,服衮冕,执圭,南面称王,略无惭色。哙反北面列于臣位,出就别宫居住。苏代、鹿毛寿俱拜上卿。将军市被心中不忿,乃帅本部军士,往攻子之,百姓亦多从之。两下连战十余日,死伤数万人,市被终不胜,为子之所杀,抛尸示众。鹿毛寿言于子之曰:“市被所以作乱者,以故太子平在也。”子之因欲收太子平。姬平装扮成老百姓逃往无终山避难。平之庶弟公子职,是秦惠王女儿燕易王后所生,出奔流亡韩国。燕国大乱,百官离心离德,国人无不怨愤。
得知燕国政局动荡出乱,孟轲对齐宣王说:“现在去讨伐燕国,这正是周文王、武王伐纣那样的好时机,千万不能失掉啊。”齐国众将也对齐王说:“趁这个机会出兵攻打燕国,一定能把燕国打垮。”齐王于是派人对燕太子平说:“我听说太子主持正义,将要废私立公,整顿君臣的伦理,明确父子的地位。我的国家很小,不足以做为您的辅翼。即使这样,我们也愿意听从太子的差遣。”太子姬平应允。齐宣王遂命令大将匡章率领五都的军队,连同北方边境的士卒,足有十万,从渤海进兵,一起讨伐燕国。匡章出兵,凡五十日,兵不留行,长驱而入,直达燕都。燕人恨子之入骨,士兵不战而降,百姓箪食壶浆,城门大开以迎齐师。子之之党,见齐兵众盛,亦皆耸惧奔窜。子之自恃其勇,与鹿毛寿率兵拒战于大衢。兵士渐散,鹿毛寿战死,子之身负重伤,犹格杀百余人,力竭被擒。燕易王哙自缢于别宫。苏代奔周。接下来,匡章捣毁燕王之宗庙,掠夺燕国之重器,尽收燕府之财宝,将子之关入囚车押赴临淄。燕地三千余里,大半俱属于齐,匡章留屯燕都,以徇属邑。此周郝王元年(前314年)事也。齐宣王亲数子之之罪,凌迟处死,以其肉为醢,遍赐群臣。子之为王才一岁有余,痴心贪位,自取丧灭,岂不愚哉! 齐宣王田辟彊向孟轲征求意见说:“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王国,有人劝我吞并。不过我告诉你,以一个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攻击另一个也拥有一万辆战车的国家,只五十天工夫,就完全征服,纯靠人力是不可能的,一定出于上帝的旨意。违背上帝的旨意,就会受到惩罚,你以为如何?”孟轲回答说:“吞并它而燕国人民快乐,就吞并它。”“以一个一万辆战车的国家,征服另一个一万辆战车的国家,人民夹道欢迎,并不是为了别的,只是为了拯救他们跳出水深火热。假定水更深而火更热,情形就会倒转过来,人民会向别人夹道欢呼。”齐宣王遂命大将匡章迎立太子平,但齐兵视燕为敌国,仍然烧杀掠抢无恶不作。燕国臣民虽然痛恨子之,但见国土沦丧生灵涂炭,无不怨及姬平同仇齐寇。
此时,各国正在加速会商如何支援燕王国对抗侵略,田辟彊再征询孟轲的意见说:“国际情势紧张,有些国家可能向我发动攻击,我应该如何反应?”孟轲说:“我听说过仅有七十里土地,却统一了中国的故事,商王朝一任帝(汤)子天乙,就是如此。还没有听说过一个拥有一千里的国家,却怕别人怕得要命。《书经》上有句话:‘盼望君王,君王来后,我们平民就可以复苏。’现在燕王国君王虐待他们的人民,你发兵前往,人民认为你是拯救他们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夹道欢呼,迎接仁义的军队。到了后来,仁义的军队忽然变了模样,屠杀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破坏他们的祭坛、抢夺他们的财宝,那怎么可以?全世界本来已很畏惧齐王国强大,如今领土又扩张了两倍,而又不行仁政,你可就成了吸铁石,吸引天下所有的武器,向你集中攻击。不过,现在还来得及补救,立刻下令释放被捕的老人和儿童,停止掠夺,跟燕王国有影响力的人士接触,恢复他们的独立,为他们设立新的君王,然后光荣撤退。这样,仍有希望维持齐王国的威信。”田辟彊拒绝接受这项建议。
燕国局势混乱,但赵国想吞并中山,不愿燕国就此破灭,于是赵武灵王把流亡在韩国的公子职请到赵国,立为燕王,派将军乐池送回燕国。而这一举动遭到了燕国太子姬平的反对。姬平随即对姬职发起进攻。在战争中初期,公子职不利。易王后力挺自己的儿子姬职为王,她向自己的父亲秦惠文王赢驷求援,请求发兵武力支援。赢驷为了支持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子,便联合魏国的军队一起向燕国进攻。经过激烈战斗,联军终于将姬平的军队击溃,姬平被杀。赢驷成功将姬职护送到燕国境内,在有易城就任燕王,这就是燕昭王也称燕昭襄王。这一点,在1977年洛川严庄村战国墓出土的“郾王职作武业著(鐯)剑”( 专家们确认是以燕昭王的名义监制成,赠给亲信佩带的宝剑;由燕国传入秦国并随葬入墓。此剑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辽宁省北票市东官营子出土的“郾王职作御司马”戈等青铜铭文兵器中,已得到证实。燕国复国,秦燕结盟。后来有易城被称为燕下都。
昭王姬职继位以后,敦隗传檄燕都,告以恢复之义,各邑已降齐者,一时皆叛齐为燕。匡章不能禁止,遂班师回齐。昭王仍修理宗庙,志复齐仇,乃卑身厚币,欲以招来贤士,谓相国郭隗曰:“先王之耻,孤早夜在心。若得贤士,可与共图齐事者,孤愿以身事之,惟先生为孤择其人。”郭隗曰:“古之人君,有以千金使涓人求千里之马。途遇死马,旁人皆环而叹息,涓人问其故,答曰:‘此马生时,日行千里,今死,是以惜之。’涓人乃以五百金买其骨,囊负而归。君大怒曰:‘此死骨何用,而废弃吾多金耶?’涓人答曰:‘所以费五百金者,为千里马之骨故也。此奇事,人将竟传,必曰:“死马且得重价,况活马乎?”马今至矣。’不期年,得千里之马三匹。今王欲致天下贤士,请以隗为马骨,况贤于隗者,谁不求价而至哉?”于是昭王特为郭隗筑宫,执弟子之礼,北面听教,亲供饮食,极其恭敬。复于易水之旁,筑起高台,积黄金于台上,以奉四方贤士,名曰招贤台,亦叫黄金台。于是燕王好士,传布远近。剧辛自赵往,苏代自周往,邹衍自齐往,屈景自卫往。昭王悉拜为客卿,与谋国事。昭王在位期间,燕将秦开大破东胡、重新迁都蓟城、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国七十多城(齐国疆土只剰莒、即墨二城),造就了燕国盛世。

⑷ 巴黎卢浮宫的镇馆三宝是什么

巴黎卢浮宫三宝:在卢浮宫里面,有三件价值连城的传世之宝。分别是爱神维纳斯雕像《断臂维纳斯》、《胜利女神像》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画。这三件宝贝被称为“卢浮宫三宝”。

一、爱神维纳斯雕像

雕像表现出的爱神维纳斯身材端庄秀丽,肌肤丰腴,美丽的椭圆形面庞,希腊式挺直的鼻梁,平坦的前额和丰满的下巴,平静的面容,流露出希腊雕塑艺术鼎盛时期沿袭下来的思想化传统。她那微微扭转的姿势,使半裸的身体构成一个十分和谐而优美的螺旋形上升体态,富有音乐的韵律感,充满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4)宫前幸惠电影全集扩展阅读

卢浮宫(法语:Musée Louvre)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塞纳河北岸,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居住过50位法国国王和王后,是法国文艺复兴时期最珍贵的建筑物之一,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

现为卢浮宫博物馆,占地约198公顷,分新老两部分,宫前的金字塔形玻璃入口,占地面积为24公顷,是华人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

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的万宝之宫。

参考资料:网络-卢浮宫三宝

⑸ 谁有《贾谊传》的译文啊

三桥语文网
汉书新注卷四十八 贾谊传第十八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说明】本传叙述贾谊及其政论。贾谊年少能文,被文帝召为博士,一年间提升至太中大夫。建议适时改制,为文帝所欣赏,但被周勃等老臣所排挤,出任长沙王太傅,转为梁怀王太傅。多次上疏陈说政事,建议“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削弱诸侯王权力,抗击匈奴侵扰,倡导礼义教化,重农抑商,谕教太子。后因梁王刘揖坠马而死,自伤失职,悲伤而死。他好辞赋,擅长政论,深识时势,议论剀切。《史记》以贾谊与屈原同传,是因贾生有《吊屈原赋》,又有似屈原受贬的遭遇;从司马迁“爽然自失”的评语中,还可悟到作者同情怀才不遇的寓意。但贾谊究属不是一般文人,而是政论家,其著名的政论《陈政事疏》乃千古杰作。《汉书》传写其人,详载其论,实是抓住了贾谊最主要最本质之点;班固又引刘向“其论甚美,通达国体”之论,颇有识见。于此可见,“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班固也有胜过司马迁的史识。 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1)。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2),召置门下(3),甚幸爱。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4),故与李斯同邑(5),而尝学事焉(6),征以为廷尉。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属(zhǔ)文:写文章。称:闻名。(2)秀材:优秀人才。(3)门下:府门之下。(4)治平:言政治和平而不苛刻。(5)李斯:秦朝丞相。(6)学事:在其门下学习。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1)。每诏令议下(2),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悦)之,超迁(3),岁中至太中大夫(4)。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最为少:言贾谊在博士中最年轻。(2)诏令议下:皇帝发下诏令,要求廷臣议论。(3)超迁:破格提拔。(4)太中大夫:官名。掌议论。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1),易服色制度(2),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3),色上(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文帝谦让未皇(逞)也(4)。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6),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正朔:正月初一。这里指历法。(2)制度:《史记》作“正制度”,是。正:订正之意。(3)草具:草拟。仪法:礼仪制度。(4)谦让:辞让。遑:闲暇。未遑:顾不及之意。(5)绛(jiàng):绛侯周勃。灌:颍阴侯灌婴。东阳侯:张相如。冯敬:当时为御史大夫。(6)毁:诋毁。纷乱:扰乱。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谊既以适(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渡)湘水(1),为赋以吊屈原(2)。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3),其终篇曰:“已矣!国亡(无)人,莫我知也。”遂自投江而死(4)。谊追伤之,因以自喻(5)。其辞曰(6):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湘水:即湘江。今湖南省最大的河流。(2)屈原:名平,楚国大臣。伟大的诗人。(3)《离骚赋》:屈原赋之代表作。今存。(4)江:指汨罗江,在今湖南省东北部。(5)喻:比喻,(5)辞:指贾谊的《吊屈原赋》。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恭承嘉惠兮(1),俟罪长沙(2)。仄(侧)闻屈原兮(3),自湛(沈)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汨罗。造托湘流兮(4),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5),乃损厥身。乌(呜)呼哀哉兮,逢时不祥!鸾凤伏窜兮,鸱鸮翱翔(6)。阘茸尊显兮(7),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8),方正倒植(9)。谓随、夷溷(混)兮(10),谓跖、�廉(11);莫邪为钝兮(12),铅刀为铦(13)。于嗟默默(14),生之亡(无)故兮(15)!斡弃周鼎(16),宝康瓠兮(17)。腾驾罢(疲)牛(18),骖蹇驴兮(19);骥垂两耳(20),服盐车兮(21)。章父荐屦(22),渐不可久兮;嗟苦先生,独离引咎兮(23)!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嘉惠:指皇帝的诏命。(2)俟罪:待罪。古代官吏供职的谦词。(3)侧闻:传闻。(4)造:到达。托:寄托。(5)罔极:没有一定之规。(6)鸱鸮(chīxiāo):像猫头鹰一类的鸟。(7)阘茸(tàróng):缺德无才之人。(8)逆曳(yè):颠倒之意。(9)倒植:倒置。(10)随:卞随,商汤时贤人。夷:伯夷,周初之人。(11)跖:盗跖。�:庄�,楚盗。(12)莫邪:相传为春秋时吴国著名的宝剑。(13)铅刀:铅质之刀,言其不锋利。铦(xiāo):锋利。(14)默默:不得意。(15)生:生死之生。生之无故:不如无生之意。(16)斡(wò)弃:抛弃。周鼎:周朝传国之宝鼎。(17)康瓠(hù):破瓦壶。(18)腾驾:驾辕。(19)骖:古时用三匹以上的马拉车,两边的马曰“骖”。蹇(jiǎn)驴:瘸腿驴。 (20)垂两耳:马匹负重超量之困态。(21)服:驾也。(22)章父(fú):古代的一种冠名。荐屦:垫鞋。(23)离:遭到。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谇曰(1):已矣!国其莫吾知兮,子独壹(抑)郁其谁语?凤缥缥其高逝兮(2),夫固自引而远去。袭九渊之神龙兮(3),沕渊潜以自珍(4);偭蟂獭以隐处兮(5),夫岂从虾与蛭蚓(6)?所贵圣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臧(藏)。使麒麟可系而羁兮,岂云异夫犬羊?般纷纷其离此邮(尤)兮(7),亦夫子之故也(8)!历九州而相其君兮(9),何必怀此都也(10)?凤皇翔于千仞兮(11),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12),遥增击而去之(13)。彼寻常之汗(污)渎兮(14),岂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鲸兮(15),固将制于蝼(16)。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谇(suì):一,作“讯”。犹宣也。(2)缥缥:轻举貌。(3)袭:效法之意。九渊:深渊。(4)沕(wù):潜藏貌。(5)偭(miǎo):背也。蟂獭:水中食鱼之动物。(6)蛭:蚂蟥。蚓:蚯蚓。(7)般纷纷:乱纷纷。离:遭也。尤:过失。(8)亦夫子之故:意谓如屈原之遭遇。(9)九州:这里是天下之代称。(10)都:国都,这里是指楚国。(11)千仞:极言其高。古代八尺(一说七尺)曰“仞”。(12)细德:虚伪的道德。(13)增击:言展翅高飞。 (14)寻常:平常。污渎:死水沟。(15)鳣(zhān)、鲸:皆大鱼。(16)蝼:蝼蚁。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谊为长沙傅三年,有服(�)飞入谊舍(1),止于坐隅(2)。服(�)似鸮(3),不祥鸟也。谊既以适(谪)居长沙,长沙卑湿,谊自伤悼,以为寿不得长,乃为赋以自广。其辞曰(4):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鵩(fu):类似猫头鹰的鸟。(2)止:停歇。坐隅:坐席的旁边。(3)鸮:猫头鹰。(4)辞:指贾谊的《鵩鸟赋》。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单阏之岁(1),四月孟夏(2),庚子日斜(3),服(�)集余舍,止于坐隅,貌甚闲暇。异物来崪(萃)(4),私怪其故,发书占之,谶言其度(5)。曰“野鸟入室,主人将去。”问于子服(�)(6):“余去何之?吉乎告我,凶言其灾。淹速之度(7),语余其期。”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单阏:卯年之别称。贾谊此赋作于丁卯年,即汉文帝六年。(2)孟夏:夏季第一个月,即四月。(3)庚子:四月二十三日。日斜:太阳偏西。(4)萃(cuì):止也。(5)谶(chèn)言:预言未来的吉凶。(6)子鵩:对鵩鸟之美称。(7)淹速:迟速。这里指寿命长短。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服(鵩)乃太息,举首奋翼,口不能言,请对以意。万物变化,固亡(无)休息。斡流而迁(1),或推而还。形气转续,变化而嬗(2)。沕穆亡(无)间(3),胡可胜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4);忧喜聚门,吉凶同域。彼吴强大(5),夫差以败(6);越栖会稽(7),勾践伯(霸)世(8)。斯游遂成(9),卒被五刑(10);傅说胥靡(11),乃相武丁。夫祸之与福,何异纠纆(12)!命不可说,孰知其极(13)?水激则旱(悍)(14),矢激则远。万物回薄(15),震荡相转。云烝雨降,纠错相纷(16)。大钩播物(17),坱圠亡(无)垠(18)。天不可与虑,道不可与谋,迟速有命,乌识其时(19)?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斡流:运转。(2)嬗:更替。(3)沕穆:微妙深远貌。(4)祸兮福所倚等句:此是《老子》之言。言祸福的辩证关系。(5)吴:春秋时吴国。(6)夫差:春秋末年吴国之国王,败于越而自杀。(7)越:春秋时越国。会稽:山名。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8)勾践:春秋末年越国之国王,卧薪尝胆,灭了吴国。霸世:称霸于世。(9)斯:李斯,被赵高害死。 (10)五刑:古代的五种刑法,这里指极刑。(11)傅说:殷高宗武丁信用的大臣。胥靡:对被强迫劳动的奴隶之称。(12)纠纆(mò):古代两股绳拧在一起曰“纠”,三股绳拧在一起曰“纆”。(13)极:止也。(14)悍:湍急。(15)回:运转。薄:逼迫。(16)纠错:纠结交错。 (17)大钧:指创造万物的上天。(18)坱圠(yǎngyà):亦作“坱轧”。漫无边际貌。无垠:无边无际。(19)乌:犹何。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且夫天地为炉,造化为工(1);阴阳为炭,万物为铜,合散消息(2),安有常则?千变万化,未始有极。忽然为人(3),何足控揣(4);化为异物(5),又何足患!小智自私,贱彼贵我;达人大观(6),物亡(无)不可。贪夫徇(殉)财,列(烈)士徇(殉)名;夸者死权(7),品庶每生(8)。忧迫之徒(9),或(惑)趋西东;大人不曲,意(亿)变齐同(10)。愚士系俗(11),僒若囚拘(12);至人遗物(13),独与道俱(14)。众人惑惑,好恶积意(臆)(15);真人恬漠(16),独与道息(17)。释智遗形(18),超然自丧(19);寥廓忽荒(20),与道翱翔。乘流则逝(21),得坎则止(22);纵躯委命(23),不私与己。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24)?澹乎若深渊之靓(静)(25),泛乎若不系之舟(26)。不以生故自保,养空而浮(27)。德人无累,知命不忧。细故蒂芥(28),何足以疑(29)!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造化:指创造和化育万物的“上天”。工:指冶炼的工匠。(2)合散消息:结合、分散,消亡,生长。(3)忽然:偶然。(4)控揣:言矜持自责。控:引也。揣:持也。(5)异物:古代有说人死后变为另一种形体,曰“异物”。(6)达人:同下文的“大人”、“至人”、“真人”、“德人”意近,皆指所谓通达事理与道德高尚之人。(7)夸者:追求名利与权势之人。 (8)品庶:众庶。每:贪也。(9)怵:为利所诱。迫:为贫所迫。(10)亿变:万千变化。齐同:同样。 (11)系俗:拘于习俗。 (12)僒(jǔn):困窘。(13)遗物:摆脱一切俗累。(14)道:指道家所谓“大道”。(15)积臆:言积满胸怀。(16)恬漠:虚静恬淡。(17)息:存在。(18)释:放弃。遗:遗忘。(19)自丧:万念俱消而超 然物外之意。(20)忽荒:恍惚。(21)逝:往也。(22)坎:坑。这里 指险难。 (23)纵躯委命:将身躯委托于自然。(24)休:息也。(25)澹(dàn):水面平静。这里指人心安静。(26)泛:泛滥。这里指人心波 动。(27)养:吴恂云,“养疑�字之省,为古文‘漾’字”。(28)蒂芥:细 小的鲠刺。比喻因琐事而心中烦恼,(29)疑:忧虑。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至,入见,上方受厘(禧)(1),坐宣室(2)。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谊具道所以然之故。至夜半,文帝前席(3)。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乃拜谊为梁怀王太傅(4)。怀王,上少子,爱(5),而好书,故令谊傅之,数问以得失(6)。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受禧:接受祭神的胙肉,象征受神赐福。(2)宣室:未央宫前 殿正室。(3)前席:在席上向前移动。(4)梁怀王:刘揖,又名胜,文 帝之少子,(5)爱:谓受宠爱。(6)数问:言汉朝向其多次询问政事。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1)。诸侯王僭拟(2),地过古制,淮南、济北王皆为逆诛(3)。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4)。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疏阔:不完备。(2)僭拟:上比于天子。(3)淮南、济北王: 指淮南王刘长、北王刘兴居。(4)其大略曰:下文即贾谊的《陈政事疏》(又称《治安策》)。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臣窃惟事势(1),可为痛哭者一,可为流涕者二,可为长太 息者六(2),若其它背理而伤道者,难遍以疏举(3)。进言者皆曰 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 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4)。夫抱火盾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5),火 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本末舛逆(6),首尾衡 决(7),国制抢攘(8),非甚有纪(9),胡可谓治!陛下何不壹令臣得 孰(熟)数之于前(10),因陈治安之策,试详择焉!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臣:对天子言时之自称。窃:私下,自谦之词。惟:思虑。(2)长太息:深深的叹息。(3)疏举:逐条列举。(4)体:根本。(5)厝(cuò):放置。积薪:柴草堆。(6)舛(chuǎn)逆:错乱颠倒。(7)衡决:横断,脱节。(8)抢攘:纷乱。 (9)纪:条理,秩序。(10)孰:详尽。数:列举。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夫射猎之娱,与安危之机孰急?使为治,劳智虑,苦身体,乏钟鼓之乐,勿为可也。乐与今同,而加之诸侯轨道,兵革不动,民保首领(1),匈奴宾服,四荒乡(向)风(2),百姓素朴,狱讼衰息,大数既得(3),则天下顺治,海内之气清和咸理,生为明帝,没为明神(4),名誉之美,垂于无穷。《礼》祖有功而宗有德,使顾成之庙称为太宗(5),上配太祖(6),与汉亡(无)极(7)。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以承祖庙,以奉六亲(8),至孝也;以幸天下(9),以育群生,至仁也;立经陈纪(10),轻重同得(11),后可以为万世法程(12),虽有愚幼不肖之嗣(13),犹得蒙业而安,至明也。以陛下之明达,因使少知治体者得佐下风(14),致此非难也。其具可素陈于前(15),愿幸无忽(16)。臣谨稽之天地(17),验之往古,按之当今之务,日夜念此至孰(熟)也,虽使禹舜复生,为陛下计,亡(无)以易此。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首领:头与颈,引申为生命。(2)四荒:指四方边远地区。向风:归顺之意。(3)大数:大计,指治天下的大政方针。(4)没:去也。(5)顾成之庙:汉文帝生前为自己所建的庙。这里指称文帝及其帝业。(6)太祖:即汉高祖刘邦。(7)无极:没有止境。(8)六亲:说法不一。《贾子·六术篇》说六亲是:父,昆弟,从父昆弟,从祖昆弟,曾祖昆弟,族兄弟。(9)幸:造福。(10)立经陈纪:建立纲纪。(11)轻重同得:对轻重、主次、缓急都处理得当。(12)法程:法式,榜样。(13)不肖之嗣:不成器之后代。(14)少:稍许。佐下风:言在下面辅助。(15)具:具体办法。(16)忽:忽视。(17)稽:考察。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夫树国固必相疑(拟)之势(1),下数被其殃(2),上数爽其忧(3),甚非所以安上而全下也。今或亲弟谋为东帝(4),亲兄之子西乡(向)而击(5),今吴又见告矣(6)。天子春秋鼎盛(7),行义未过(8),德泽有加焉(9),犹尚如是,况莫大诸侯(10),权力且十此者乎(11)!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树国:建立诸侯王国。固:本来。拟:比拟,引申为对立。(2)下:指民众。下文“上”,指帝王。(3)爽:伤也。(4)亲弟:指文帝之弟淮南王刘长。(5)亲兄之子:指文帝之侄济北王刘兴居。(6)吴:指吴王刘濞。(7)春秋:这里指年龄。春秋鼎盛:正当壮年。(8)过:过失。(9)德泽:恩惠。(10)莫大:言最大。(11)十此:言十倍于此。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然而天下少安(1),何也?大国之王幼弱未壮,汉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2)。数年之后,诸侯之王大抵皆冠(3),血气方刚,汉之傅相称病而赐罢(4),彼自丞尉以上偏置私人(5),如此,有异淮南、济北为之邪!此时而欲为治安,虽尧舜不治。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少安:稍安。(2)傅相:指诸侯王国的太傅与丞相,皆由朝廷指派。(3)冠:举行加冠仪式,标志成年。(4)赐罢:下令罢免。(5)彼:他们,这里指诸侯王。丞、尉:皆官名,泛指中级文武官。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黄帝曰:“日中必熭,操刀必割。”(1)今令此道顺而全安,甚易,不肯早为,已乃堕(隳)骨肉之属而抗到之(2),岂有异秦之季世乎!夫以天子之位,乘今之时,因天之助,尚惮以危为安,以乱为治,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3),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臣又以知陛下有所必不能矣。假设天下如曩时,淮阴侯尚王楚(4),黥布王淮南(5),彭越王梁(6),韩信王韩(7),张敖王赵(8),贯高为相(9),卢绾王燕(10),陈豨在代(11),令此六七公者皆亡(无)恙(12),当是时而陛下即天子位,能自安乎?臣有以知陛下之不能也。天下肴(淆)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非有仄(侧)室之势以预席之也(13)。诸公幸者,乃为中涓(14),其次廑(仅)得舍人(15),材之不逮至远也。高皇帝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德至渥也(16),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陛下之与诸公,非亲角材而臣之也(17),又非身封王之也,自高皇帝不能以是一岁为安,故臣知陛下之不能也。然尚有可诿者(18),曰疏,臣请试言其亲者。假令悼惠王王齐(19),元王王楚(20),中子王赵(21),幽王王淮阳(22),共王王梁(23),灵王王燕(24),厉王王淮南(25),六七贵人皆亡(无)恙,当是时陛下即位,能为治乎?臣又知陛下之不能也。若此诸王,虽名为臣,实皆有布衣昆弟之心,虑亡(无)不帝制而天子自为者(26)。擅爵人,赦死罪,甚者或戴黄屋(27),汉法令非行也(28)。虽行不轨如厉王者(29),令之不肯听,召之安可致乎(30)!幸而来至,法安可得加!动一亲戚,天下圜(环)视而起,陛下之臣虽有悍如冯敬者(31),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胸)矣,陛下虽贤。谁与领此(32)?故疏者必危(33),亲者必乱(34),已然之效也。其异姓负强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又不易其所以然(35)。同姓袭是迹而动,既有徵矣,其势尽又复然。殃祸之变,未知所移,明帝处之尚不能以安,后世将如之何!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黄帝曰等句:引文见《六韬》。熭(wèi):曝晒。(2)已:以后。隳(huī):毁坏。抗刭:以刀割脖子,指杀头。(3)齐桓:齐桓公,春秋时齐国的国君,五霸之一。(4)淮阴侯:即韩信。本书有其传。(5)黥布:即英布。本书有其传。(6)彭越:本书有其传。(7)韩信:韩王信。本书有其传。(8)张敖:张耳之子。本书有其传。(9)贯高:赵王张敖之丞相。(10)卢绾:本书有其传。(11)陈豨:本书《韩信传》附其传。(12)无恙:无忧病,这里指活着。(13)侧室:古代指称卿大夫之支子(妾生之女)。侧室之势:指很小的权势。预:预先。席:凭借。 (14)中涓:官名。侍从官。(15)舍人:指门客。(16)渥(wò):优厚。(17)角(jué):较量。角材:较量材能高低。(18)诿(wěi):推托。(19)悼惠王:刘邦之子齐王刘肥。(20)元王:刘邦之弟楚王刘交。(21)中子:指刘邦之子赵王刘如意。(22)幽王:刘邦之子淮阳王刘友。(23)共王:刘邦之子梁王刘恢。(24)灵王:刘邦之子燕王刘建。(25)厉王:即淮南王刘长。(26)帝制:建立帝制。天子自为:自为天子。(27)黄屋:皇帝车上丝织的黄色车盖。(28)非行:不能推行。 (29)不轨:不遵守法制。(30)致:至也。 (31)悍:勇猛。 (32)领:治理。此:指诸侯王。(33)疏者:指异姓王。(34)亲者:指同姓王。 (35)所以然:指造成危乱局面的诸侯王制度。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1),而芒刃不顿(钝)者(2),所排击剥割(3),皆众理解也(4)。至于髋髀之所(5),非斤则斧(6)。夫仁义恩厚,人主之芒刃也;权势法制,人主之斤斧也。今诸侯王皆众髋髀也,释斤斧之用,而欲婴以芒刃(7),臣以为不缺则折(8)。胡不用之淮南、济北(9)?势不可也。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坦:春秋时人,屠牛者。解:剖、割。(2)芒刃:锋利的刀刃。(3)排击割剥:指宰牛的劳作。(4)众理解:按肌体解剖。(5)髋(kuān):坐骨。髀(bì):大腿骨。髋髀:泛指大骨。(6)斤:砍刀。(7)婴:加也。(8)缺:缺口。折:折断。(9)不用:这里指不用仁义。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臣窃迹前事(1),大抵强者先反。淮阴王楚最强(2),则最先反;韩信倚胡(3),则又后;贯高因赵资,则又反;陈豨兵精,则又反;彭越用梁,则又反;黥布用淮南,则又反;卢绾最弱,最后反。长沙乃在(才)二万五千户耳(4),功少而最完,势疏而最忠,非独性异人也,亦形势然也。曩令樊、郦、绛、灌据数十城而王(5),今虽以(已)残亡可也;令信、越之伦列为彻侯而居(6),虽至今存可也。然则天下之大计可知已。欲诸王之皆忠附,则莫若令如长沙王;欲臣子之勿菹醢(7),则莫若令如樊、郦等;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8)。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无)邪心。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莫不制从,诸侯之君不敢有异心,辐凑并进而归命天子(9),虽在细民(10),且知其安,故天下咸知陛下之明。割地定制(11),令齐、赵、楚各为若干国,使悼惠王、幽王、元王之子孙毕以次各受祖之分地(12),地尽而止,及燕梁它国皆然。其分地众而子孙少者,建以为国,空而置之,须其子孙生者(13),举使君之。诸侯之地其削颇入汉者,为徙其侯国及封其子孙也,所以数偿之(14);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无)所利焉,诚以定治而已,故天下咸知陛下之廉。地制壹定,宗室子孙莫虑不王(15),下无倍畔(背叛)之心,上无诛伐之志,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仁。法立而不犯,令行而不逆,贯高、利几之谋不生(16),柴奇、开章之计不萌(17),细民乡(向)善,大臣致顺,故天下咸知陛下之义。卧赤子天下之上而安(18),植遗腹(19),朝委裘,而天下不乱,当时大治,后世诵圣。壹动而五业附(20),陛下谁惮而久不为此(21)?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窃迹前事:考察往事。(2)淮阴:指淮阴侯韩信。(3)韩信:指韩王信。胡:指匈奴。(4)长沙:指长沙王吴芮。(5)樊、郦、绛、灌:樊哙、郦商、绛侯周勃、灌婴,四人于汉初皆封为列侯,而非封王。(6)彻侯:列侯。(7)菹醢(zūhǎi):杀人剁成肉酱。(8)众建:多建立。少:减少,削弱。(9)辐(fú):车轮上聚集于中轴的直木。凑:聚集。 (10)细民:平民、小民。(11)割地定制:指确定和贯彻“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之策。(12)毕:全部。次:指长幼等差。分(fèn)地:指所封之地。(13)须:待也。(14)偿:补偿。(15)莫虑不王:《新书》作“虑莫不王”,是也。(16)利几:原为项羽部将,归汉后封为颍川侯,后以反诛,参见《高帝纪》。(17)柴奇、开章:两人皆参与淮南王刘长谋反。 (18)卧:放置。赤子:初生婴儿。(19)植遗腹,朝委裘:杨树达据黄生说,“此言幼君不胜礼服,坐朝则委袭于地耳。”(20)壹动:指“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贯彻实施。五业:指上面述及的“明”、“廉”、“仁”、“义”、“圣”。(21)谁惮:怕什么。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天下之势方病大瘇(1)。一胜之大几如要(腰)(2),一指之大几如股(3),平居不可屈信(伸)(4),一二指搐(5),身虑亡(无)聊(6)。失今不治,必为锢疾(7),后虽有扁鹊(8),不能为已。病非徒瘇也,又苦跖戾(9)。元王之子(10),帝之从弟也(11);今之王者,从弟之子也(12)。惠王(13),亲兄子也;今之王者(14),兄子之子也。亲者或亡(无)分地以安天下(15),疏者或制大权以逼天子(16),臣故曰非徒病瘇也,又苦跖戾。可痛哭者,此病是也。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瘇(zhǒng):足肿。(2)胫:小腿,几:几乎。(3)指:脚趾。股:大腿。(4)平:睡。居:坐。(5)搐(chù):抽搐,牵动。(6)无聊:难受之意。(7)锢疾:久治难愈之病。(8)扁鹊:姓秦,名越人,战国时名医。(9)跖:足掌。戾:通“捩”,扭转。跖戾:足掌扭伤。(10)元王:楚元王刘交。(11)从弟:堂弟。(12)从弟之子:指楚王刘戊。(13)惠王:齐悼惠王刘肥。“惠王”之下脱“之子”二字,因齐悼惠王乃文帝之亲兄,而非亲兄子。有说“惠王”当作“哀王”,因哀王乃惠王之子,则是文帝之亲兄子。(14)今之王:指齐文王刘则,乃文帝兄子之子。(15)亲者:谓文帝之子孙。(16)疏者:谓楚元王、齐悼惠王之后。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天下之势方倒县(悬)(1)。凡天子者,天下之首,何也?上也。蛮夷者(2),天下之足,何也?下也。今匈奴嫚侮侵掠,至不敬也,为天下患,至亡(无)已也(3),而汉岁致金絮采(彩)缯以奉之(4)。夷狄征令,是主上之操也(5);天子共(供)贡,是臣下之礼也。足反居上,首顾居下(6),倒县(悬)如此,莫之能解,犹为国有人乎(7)?非亶(但)倒县(悬)而已,又类辟(躄)(8),且病痱(9)。夫辟(躄)者一面病,痱者一方痛。今西边北边之郡,虽有长爵不轻得复(10),五尺以上不轻得息(11),斥候望烽燧不得卧(12),将吏被(披)甲胄而睡(13),臣故曰一方病矣。医能治之(14),而上不使,可为流涕者此也。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1)倒悬:倒挂;颠倒。(2)蛮夷:对兄弟之蔑称。(3)无已:言没有止境。(4)致:赠送。(5)操:权柄。 (6)顾:反也。(7)犹:还。为:谓。(8)类:类似。躄(bì):腿瘸。(9)病:患也。痱(féi):风病,偏枯。(10)长爵:高爵。轻:易也。复:免除兵役。张宴云:“虽受高爵之赏,犹将御寇,不得复除逸豫也。”(11)五尺:谓儿童。汉身高五尺约当今一百十五公分。不轻得息:谓当作战备。(12)斥候:哨兵。望:了望。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13)睡:坐寐。(14)臣:贾谊自谓。三桥语文网
三桥语文网
陛下何忍以帝皇之号为戎人诸侯(1),势既卑辱,而祸不息,长此安穷!进谋者率以为是,固不可解也,亡(无)具甚矣(2)。臣窃料匈奴之众不过汉一大县(3),以天下之大困于一县之众,甚为执事者羞之(4)。陛下何不试以臣为属国之官以主匈奴(5)?行臣之计,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6),伏中行说而笞其背(7),举匈奴之众唯上之令(8)。今不猎猛敌而猎田彘(9),不搏反寇而搏畜菟(兔

⑹ 日本真人版里的宫野志保是谁扮演的都扮演过那些电影有没有唱过歌

2009年 恋爱纷扰特别剧~LOVE STORIES~VI 第2集《被称为教祖的女人》(日本テレビ,2009/09/25~) 山田优/香椎由宇/谷村美月 红鼻子老师 七濑遥华 (NTV, 2009/07/08~09/09) 大泉洋/香椎由宇/神木隆之介/须贺健太/上川隆也/小林聪美 名侦探守则 藤井茉奈(2009/04/17~06/19)松田翔太/香椎由宇/木村祐一 各血型女人结婚的方法 春川幸惠【O型】 (2009/02/25) 加藤ローサ(A)/ 釈由美子(B)/ 香椎由宇(O)/ 水川あさみ(AB) 2008年 Innocent Love 爱无罪 樱井美月(イノセント�9�9ラヴ)CX (2008/10/20~12/22) 堀北真希/ 北川悠仁/ 成宫宽贵/ 内田有纪/ 内藤刚志/ 香椎由宇 2007年 有闲俱乐部 白鹿野梨子(NTV,2007/10/16~12/18) 赤西仁/ 横山裕/ 田口淳之介/ 铃木依美/ 美波/ 香椎由宇 Sexy voice and Robo第三话 山野月子(2007/04/24)松山健一/大後 寿々花 东京塔—妈妈和我,有时还有爸爸 佐佐木真奈美(2007/01/08~03/19)速水直道/ 平冈佑太/ 香椎由宇 2006年 my boss my hero 我的老大,我的英雄 南百合子(2006/07/08~09/16)长濑智也/ 新垣结衣/ 手越祐也/ 田中圣/ 香椎由宇 私の头の中の消しゴム アナザーレター 我脑中的橡皮擦 宫下纱季(GyaO,2006/04/26~05/31) 生命38亿年スペシャル 人间とは何だ!? V 幻想ドラマ(II) 「まる。」(TBS,2006/02/25)长濑智也/ 香椎由宇 2005年 水男孩2005夏 花村响子(2005/08/19~20) 女系家族 矢岛雏子(TBS, 2005/07/07~09/15) 米仓凉子/ 高岛礼子/ 濑户朝香/ 香椎由宇 通往天国的月历(天国へのカレンダー)(富士台,2005/05/20)藤原纪香/玉木宏/香椎由宇/户田惠梨香 2003年 水男孩 花村响子(Fuji TV, 2003/07/01~09/09) 山田孝之/ 森山未来/ 瑛太/ 石井智也/ 香椎由宇 电影掌之小说(2010)吹越满 福士诚治 香椎由宇 夏生由娜 中村麻美 清宫丽莎 BOX!「ボックス!」(2010)市原隼人 高良健吾 香椎由宇 谷村美月 钓鱼迷三平(2009) 须贺健太 冢本高史 香椎由宇 252生存者 (2008) 伊藤英明 内野圣阳 山田孝之 山本太郎 木村祐一 香椎由宇 午夜进行曲 (2007) 玉山铁二 洼冢俊介 香椎由宇 黄色的眼泪 (2007) 韩英惠 岚成员 香椎由宇 名侦探柯南真人版2 (2007) 小栗旬 黑川智花 阵内孝则 香椎由宇 死亡笔记前篇 (2006) 藤原龙也 香椎由宇 梦十夜 (2006) 小泉今日子 松尾铃木等 香椎由宇 大停电之夜 (2005) 阿部力 淡岛千景 原田知世 香椎由宇 笨贼丧擒救世主 (2005) 古田新太 伊武雅刀 井之原快彦 香椎由宇 琳达 琳达 琳达 (2005) 裴斗娜 前田亚季 关根史织 香椎由宇 国宝山椒鱼(2005) 小田切让 高田纯次 香椎由宇 日正下的星空 (2005) 铃木京香 王力宏 香椎由宇 魔女潜艇(又名暴风女神) (2005) 役所广司 妻夫木聪 香椎由宇

⑺ 历史上哪些皇后是由宫女变成皇后的

王政君、万贵妃、赵飞燕、窦漪房。


公元前53年(汉宣帝甘露元年),政君十八岁那年,王政君应选入宫,适皇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氏死,司马良娣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

司马氏死后,刘奭十分悲伤,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发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怕太子忧伤过度,令皇后挑选五名宫女,供太子选妃,王政君位列于候选人中,她穿着一件绣着红色花边的艳服,刚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还陷于思念爱妃司马氏的悲痛之中,无心选妃,皇后在旁边催促,刘奭随便指着靠近自己身边的一位宫女,皇后看王政君长相还算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就忙命人将王政君送到东宫。

就这样,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谁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

此后太子刘奭再也没临幸于她。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驾崩,刘骜三岁,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的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前被立为皇太子。


“母以子贵”,由此,王政君成了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太皇太后。然而,王政君万万没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儿——王莽,竟篡夺她儿孙的皇位。王政君思念汉朝,最后在悲愤、忧郁之中度过她的晚年。

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一人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终于断送了汉朝刘姓的江山。公元13年(新朝始建国五年)二月,太皇太后忧愤而死。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遗体被运往渭陵,与元帝合葬。


万贞儿宣德三年(1428)出生。其父万贵本是山东诸城人,在县城里当一名县衙掾吏,后因亲属犯法受到株连,丢官之后,举家被发配到霸州(河北霸县)。


根据<明史演义>记载,她原是孙太后的宫女,太子朱见深两岁的时候被孙太后派去做他的保姆。她一直照顾朱见深,在朱见深成为成化帝登基以前便已与他私通。


根据《明史》记载,朱见深十六岁登基为帝(明宪宗),万妃已经三十五岁,心性机警,善于迎奉帝意,遂谗废皇后吴氏,宠冠后宫。宪宗每每游幸的时候,万妃都戎服前驱。成化二年正月,万妃生皇长子,宪宗大喜,遣中使祀诸山川,册封万氏为贵妃。皇长子不久就死了,宪宗和万妃都悲痛非常,万妃后来也不能再生育,当不了皇太后,因此对其他能生育的妃嫔痛恨非常,毒杀了宪宗好几个儿子。


万妃勾结宦官外臣,弄得朝廷上下贪污一气,连宪宗也不能制止。据说明孝宗生母纪淑妃之死,其实是万妃迫害。后来万妃百般想废掉明孝宗的太子之位,结果都不能行,气怒攻心,成化二十三年春,暴疾薨之,享年59岁,宪宗伤心非常,辍朝七日,谥号为恭肃端慎荣靖皇贵妃,葬天寿山。



赵飞燕出身平民,以良家女子的身份进宫为宫女,并非勾栏或者奴婢。父亲赵临家很穷,因为生的是个女娃,赵飞燕一出生就被抛弃,三天后竟然还没死,便把她抱回家中抚养。进宫长大后,属于阳阿公主家,学习歌舞,因其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

由于她的舞姿轻盈,人们反而忘却了她的真实姓名,而称呼她"飞燕"。当时,宫中有一湾清水,叫做"太液池",中间有一个小岛,叫赢洲。

汉成帝命人在上面筑起一个高40尺的台子。有一次,赵飞燕身穿美丽透明的薄纱,在上面跳舞,下有乐队伴奏,汉成帝亲自指挥,看着高台上的赵飞燕飘飘欲仙的样子,汉成帝格外高兴。

玩得正在兴头上的时候,忽然一阵大风袭来,赵飞燕薄薄的宽大的衣袖随风飘舞,好像要随风飘去一般,汉成帝忙命人用力拉住赵飞燕的衣裙。自此以后,汉成帝真的怕大风把赵飞燕带走,特意为她建造了一个名为"七宝避风台"的住所。由此可见赵飞燕在汉成帝心里的地位。几年后,赵飞燕被册封为皇后。

⑻ EVA中绫波丽的配音林原惠美,还配过什么角色

主要配音作品、角色 《小俏妞/偶像天使阳子》(アイドル天使ようこそようこ)/凯蒂(サキ) 《魔剑美神/秀逗魔导士》/莉娜·因巴斯 《天使小生意气》/天使惠 《机动战士高达0080 口袋中的战争》/克丽丝 《COWBOY BEBOP》/菲 《新世纪福音战士/EVA》/绫波丽、碇唯、暴走的初号机、温泉企鹅PenPen(片片),(据说还有)插入栓、广播员 《名侦探柯南》/灰原哀 、小泉红子 《通灵王》/恐山安娜 《天空战记》/那罗王莲加、日高由美子、忍空(里穂子) 《宇宙骑士》/亚纪 《魔神英雄传》、《魔神英雄传2》《超魔神英雄传》/忍部火美子 《乱马1/2》/早乙女乱子 《3x3eyes》/佩、绫小路佩 《碧奇魂》/ 藤宫红叶 《万能文化猫娘》/樋口温子、露露 《幽游白书》/幻海(年轻时) 《电影少女》/天野爱 《モジャ公(外星毛查查)》 /毛啦啦 《D·N·A2》/佐伯伦子 《影技》/美宁 《宇宙战舰山本洋子》/御堂圆 《美少女战士 S》/名夜竹姫子 《平成狸合战》/佐助 《Saber Maionette》/艾梅 《HELLO KITTY》/KITTY 《时空转抄》/桐竹由花 《机动警察》/樱山桃子 《八犬传》/犬阪毛野 《秋叶原电脑组》/大岛居燕(大鸟居燕子?) 《CITY HUNTER 3》/美铃 《银河之星》/蕾米娜 《相聚一刻》/太郎、敦子、七尾叶介 《饿狼传说》/不知火舞 《魔法小仙女》/明琪桃子 《爱俪儿》/岸田和美 《忍空》/里穗子 《女神转生》/加纳深雪 《银色舞台》/亚未 《东京茱丽叶》/绫濑穗 《魔幻猎人》/蒂拉、露丝 《押忍空手部》/桃千代 《天地无用 in love》/征木阿知花 《绝对无敌》/小优、法儿、姬木老师 《魔动王》/艾努、咕哩咕哩 《机械女神》/莱姆 《FIGHT》/隐部月之丞 《超世纪幕少女》/梦我左卫门 《机械人大战F》/白黛莉西亚、巴克曼 《YAWARA》/铃木武幸 《宇宙特警-LOST UNIVERSE》丽娜儿 《摔角天使(PCE)》武藤惠 《高桥留美子剧场版》笕、浅川幸惠(第1、4、5集里分别配了三个年龄段的人) 《魔术快斗》小泉红子 《魔卡少女樱》魔导师(剧场版) 《宠物小精灵 & 剧场版》 / 武藏、苗蛙种子 《植木的法则》植木春子(45话和46话) 《犬神》川平 樱(10话) 《海贼王 发条岛大冒险》---红心皇后 《朝雾的巫女》稗田仓子 《羊之歌》高城千砂 《探侦学园Q》茂田久美(6集舞台女优<ぶたいじょゆう>) 《学园乌托邦·学美向前冲!》樱园长学生时代(9话) 《Paprika剧场》Paprika/千叶敦子 《鲁邦三世之炎の记忆-东京危机》/一色マリア 《新恋爱白皮书》神秘女孩:千春(尾话) 女神的声优啊!!

⑼ 求泰罗奥特曼演员表。要全部。

1、筱田三郎饰演东光太郎

泰罗·奥特曼的人间体。出生于东京,环球旅行后回到东京,在宇多林卡和阿斯托罗姆的战斗中表现出勇气和斗志,于是被奥特之母选中,与泰罗合为一体。因和赛特队队员打架,并且与怪兽搏斗英勇,光太郎被赛特队队长朝日奈勇太郎引入队中,并住在白鸟家。

2、名古屋章饰演朝日奈勇太郎

ZAT队队长,也是历届战队中年纪最大的队长之一,用有着丰富的作战经验。为人十分可亲,深受队员们的爱戴。虽然大多数时候把指挥权交给了副队长,而一旦自己上阵也毫不含糊。

3、东野孝彦饰演荒垣修平

ZAT队副队长,大多数战役都是由他代替朝日奈队长指挥的。在前线战斗一向奋不顾身,使队员们战斗的精神支柱。平时十分幽默,但在战斗中十分果断,做事严谨。

4、三谷升饰演二谷一美

此前在宇宙站工作,很快被队员们接受。为了不在战斗中落后,坚持锻炼,以求能有年轻人一般的体魄。在自己驾驶的战斗机被怪兽所劫持,不惜了结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和平。

5、松谷纪代子饰演森山泉

ZAT特队队员,长着一张可爱的娃娃脸,性格活泼,聪明机敏,也很温柔。平时负责本部联络工作,但有时也会上阵。有一点喜欢光太郎,喜欢童话。

6、津村秀佑饰演北岛哲也

ZAT特队队员,在队中的射击能力最强,综合能力十分强,喜欢钓鱼,是一格十分搞笑的队员,然而在幽默背后,却十分着重感情。

7、木村丰幸饰演南原忠男

言语风趣,乐观,很好的调节队内气氛,脸部表情更是惊人 的丰富。战斗中完全不顾危险,并一直心存为了和平而牺牲的觉悟,所以一直都是非常的开朗。

8、三木清隆饰演西田次郎

平时比较低调,对于理论的东西很在行。后来调到宇宙站工作。他对于理论方面的东西非常在行,调查仔细,做事果断,他最拿手的绝活是放高压电。

9、西岛明彦饰演上野孝

一开始经验不足,战斗时有些犹豫。但在多次战斗后,从前辈那里得到了很多经验,并可以很好的完成工作。他的拿手绝活是侧手翻。

10、朝加真由美饰演白鸟纱织

是白鸟船长的女儿,健一的姐姐,是个女大学生,同时也是东光太郎的女朋友,做得一手好菜,鼓起腮帮子的样子特别萌。

11、星光子饰演南夕子

真实身份是月球人,在小时候来到地球,其使命是保护地球以及在打败满月超兽后回到月球重建家园。

12、黑部进饰演早田进

雷厉风行,冷静细致,果断干脆;在执行任务时流露出其忠实、雷厉风行的一面,而且判断问题冷静细致。

13、森次晃嗣饰演诸星团

是赛文奥特曼的人间体,性格温和,诚实,也能见到他的天真烂漫的一面,十分沉稳,有大局观,脾气暴躁。

14、团时郎饰演乡秀树

杰克·奥特曼的人间体,乡秀树以前是个赛车手,对赛车事业充满信心,但因“流星一号”事故暂时告别事业,和坂田兄妹生活在一起。

15、古谷敏饰演佐菲奥特曼

宇宙警备队队长、奥特兄弟的老大,佐菲有着出色的领导能力以及强大的实力,更拥有奥特兄弟技能中单体威力最大的M87光线作为必杀技。

16、森次晃嗣饰演赛文奥特曼

宇宙警备队队员、奥特兄弟的老三、赛罗的父亲,赛文拥有众多不凡的格斗与光线技能,头部还装置有能通过脑波自由控制的武器·头镖。

17、沙福林饰演大谷博士

ZAT队为迎战帝国星人特意请大谷博士来作为参谋。大谷博士在随ZAT出战时意外坠机,但被佐菲奥特曼救下,佐菲为了暗中帮助并教育泰罗,便附身在大谷博士身上进行隐秘行动。

18、清田美妃饰演奥特之母

奥特之父的妻子以及泰罗·奥特曼的母亲。奥特之母领导银十字军从事着宇宙范围内的医疗救治活动,有着让凶恶的宇宙人变得温和的仁心。

19、高峰圭二饰演北斗星司

艾斯·奥特曼的人间体,帅气,性格热血冲动,与那些保守的前辈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为人亲切热情,纯真,善解人意。

20、森繁子饰演绿源川子

奥特之母在地球化身绿婆婆将奥特徽章送给东光太郎,之后,在53集中,东光太郎把奥特徽章交还给她的手中。

⑽ 贾岛 韩愈的资料

韩愈(768~824)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还是一个语言巨匠。他善于使用前人词语,又注重当代口语的提炼,得以创造出许多新的语句,其中有不少已成为成语流传至今,如“落井下石”、“动辄得咎”、“杂乱无章”等。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四门博士期间,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人称“韩门第子”。
贞元十九年(803年)写了名作《师说》,系统提出师道的理论。冬,韩愈晋升为监察御史,在任不过两个月,为了体恤民情,忠于职守,上书《论天旱人饥状》,因遭权臣谗害,贬官连州阳山令。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深入民间,参加山民耕作和鱼猎活动,爱民惠政德礼文治,《新唐书·韩愈传》因此特书“有爱于民,民生子以其姓字之。” 在阳山令任上,一大批青年慕名投奔韩愈门下,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今见之《昌黎文集》有古诗二十余首,文数篇。此时构思并开始著述的《原道》等篇章,构成韩学重要论著“五原”学说,这是唐宋时期,新儒学的先声,其理论建树影响巨大。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年夏秋之间,韩愈离开阳山,八月任江陵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806年)六月,韩愈奉召回长安,官授权知国子博士。
元和三年(808年),韩愈改真博士。
元和四年(809年),改授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是年冬被降职调为河南令,以后相继任职方员外郎、国子博士。
元和八年(813年),晋升为比部郎中史馆修选,完成《顺宗实录》著名史书编写。
元和九年(814年),韩愈任考功郎中知制诰。
元和十年(815年)晋升为中书舍人。
元和十二年(817年),协助宰相裴度,以行军司马身份,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819年),宪宗皇帝派遣使者去凤翔迎佛骨,京城一时间掀起信佛狂潮,韩愈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痛斥佛之不可信,要求将佛骨 “投诸水火,永绝根本,断天下之疑,绝后代之惑。”宪宗得表,龙颜震怒,要处以极刑。幸宰相裴度及朝中大臣极力说情,免得一死,贬为潮州刺史。韩愈任潮州刺史八个月,概括说来:驱鳄鱼、为民除害;请教师,办乡校;计庸抵债,释放奴隶;率领百姓,兴修水利,排涝灌溉。千余年来,使潮州成为具有个性特色的地域文化,潮州地区成为礼仪之邦和文化名城!
分含蓄而巧妙。
【原文】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韩愈
“伯乐一过冀北之野,而马群遂空。夫冀北马多天下,伯乐虽善知马,安能空其群邪?”解之者曰:“吾所谓空,非无马也,无良马也。伯乐知马,遇其良,辄取之,群无留良焉。苟无良,虽谓无马,不为虚语矣。”
东都,固士大夫之冀北也。恃才能深藏而不市者,洛之北涯曰石生,其南涯曰温生。大夫乌公以鈇钺镇河阳之三月,以石生为才,以礼为罗,罗而致之幕下;未数月也,以温生为才,于是以石生为媒,以礼为罗,又罗而置之幕下。东都虽信多才士,朝取一人焉,拔其尤;暮取一人焉,拔其尤。自居守、河南尹,以及百司之执事,与吾辈二县之大夫,政有所不通,事有所可疑,奚所咨而处焉?士大夫之去位而巷处者,谁与嬉游?小子后生,于何考德而问业焉?缙绅之东西行过是都者,无所礼于其卢。若是而称曰:“大夫乌公一镇河阳,而东都处士之庐无人焉。”岂不可也?
夫南面而听天下,其所托重而恃力者,惟相与将耳。相为天子得人于朝廷,将为天子得文武士于幕下。求内外无治,不可得也。愈縻于兹,不能自引去,资二生以待老。今皆为有力者夺之,其何能无介然于怀耶?
生既至,拜公于军门,其为吾以前所称,为天下贺;以后所称,为吾致私怨于尽取也!
留守相公首为四韵诗歌其事,愈因推其意而序之。
【全文解释】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是天下马最多的地方,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那么说没有马,也不能算是假话了。”
东都洛阳,原本是士大夫的“冀北”。有真才实学而隐身不仕的,洛水的北岸有一位,叫石生,洛水的南岸有一位,叫温生。御史大夫乌公凭借度使的身份镇守河阳的第三个月,认为石生是个人才,就依照礼仪,把石生招入幕府。没有过几个月,又认为温生是个人才,于是通过石生作媒介,又把温生招入幕府。东都有真才实学的人尽管很多,可是怎么禁得起早晨挑选一个,把最好的带走,晚上挑选一个,把最优的带走呢?这样一来,从东都留守、河南尹起,到各部门的主管和我们两县的官吏,如果政事上遇到疑难问题,或者办案时遇到可疑点,找什么人去商量妥善解决呢?辞官回乡的士大夫们和谁一起游玩呢?青年后辈又到哪里去考究德行、请教学业呢?东来西往经过洛阳的官员们,也无法依礼到他们的住所去拜访。像这样也就可以说是:“御史大夫乌公一到洛阳,洛阳处士们的住所里就没有人了。”难道不行吗?
皇帝处理天下大事,所托付、依靠出大力的,只有宰相和将军罢了。宰相为皇帝搜罗人才到朝廷,将军为皇帝选拔文人武士到军帐里,如果这样,要使国家内外不安宁,那是不可能的了。我被束缚在这里,不能自己引退,想依靠石、温两位的帮助度过晚年。现在,二位都被有权力的人要走了,这又怎能不使我耿耿于怀呢?
温生初到,在军门拜见乌公时,希望把我前面所说的,代为天下人祝贺;把握后面所说的,替我表示对选尽人才这件事的抱怨。
东都留守相公首先写成一首四韵诗来赞美此事,我便依照他的诗意写了这篇序。
【另附思想感情】本文大力赞扬乌公对人才的识别与怜惜举荐,论述能识别人才者对人才的重要性。一是代为天下祝贺;二是对选尽人才这件事抱怨。其用意是大力赞扬乌重胤能识别人才,也是希望自己也能被发现、举荐。
送李愿归盘谷序伯乐一经过冀北的原野,马群就空了。冀北是天下马最多的地方,伯乐虽然擅长相马,怎么能使那里的马群空了呢?解释的人说:“我们说的空,不是没有马了,而是没有好马了。伯乐能识马,一遇到好马就把它挑去,马群里留不下一匹好马。如果没有一匹好马,那么说没有马,也不能算是假话了。”
【题解】
李愿是韩愈的好朋友,生平不详。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冬,韩愈在长安等候调官,因仕途不顺,心情抑郁,故借李愿归隐盘谷事,吐露心中郁抑不平之情。首段叙述盘谷环境之美及得名由来。结着三段借李愿之口,运用两宾夹一主的手法,写了三种人:声威赫赫的显贵、高洁不污的隐士和趋炎附势的官迷,于映衬、对比中表达他对官场腐化的憎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古人在朋友临别时,常常赋诗为赠,“序”是阐述赠诗的缘由和意旨的。本文末段“歌曰”以下就是赠诗。歌辞极言隐居之乐,立意深刻而善藏不露,句式偶俪而富于变化,流畅生动,和谐可诵,有一唱三叹的情致。苏轼《跋退之送李愿序》一文说:“欧阳文忠公尝谓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余亦以谓唐无文章,惟韩退之《送李愿归盘谷序》一篇而已。平生愿效此作一篇,每执笔辄罢,因自笑曰:不若且放,教退之独步。”
【原文】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喜有赏,怒有刑。才畯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窈而深,廓其有容;缭而曲,如往而复。嗟盘之乐兮,乐且无央;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饮且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祭十二郎文
【题解】
南宋学者赵与时在《宾退录》中写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祭十二郎文》是一篇千百年来传诵不衰,影响深远的祭文名作,不管我们对文中的思想感情作如何评价,吟诵之下,都不能不随作者之祭而有眼涩之悲。
【原文】
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
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去年,孟东野往。吾书与汝曰:“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念诸父与诸兄,皆康强而早世。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吾不可去,汝不肯来,恐旦暮死,而汝抱无涯之戚也!”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乎!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毛血日益衰,志气日益微,几何不从汝而死也。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汝之子始十岁,吾之子始五岁。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未始以为忧也。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耳。其然乎?其不然乎?
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如不能守以终丧,则遂取以来。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吾力能改葬,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呜呼哀哉!尚飨。
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野,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敓,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
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以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
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耶?何为乎不明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耶?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耶?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
东野之役于江南野,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原毁
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闻古之人有舜者,其为人也,仁义人也。求其所以为舜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闻古之人有周公者,其为人也,多才与艺人也。求其所以为周公者,责于己曰:“彼,人也;予,人也。彼能是,而我乃不能是!”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舜,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周公,大圣人也,后世无及焉。是人也,乃曰:“不如舜,不如周公,吾之病也。”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其于人也,曰:“彼人也,能有是,是足为良人矣;能善是,是足为艺人矣。”取其一,不责其二;即其新,不究其旧:恐恐然惟惧其人之不得为善之利。一善易修也,一艺易能也,其于人也,乃曰:“能有是,是亦足矣。”曰:“能善是,是亦足矣。”不亦待于人者轻以约乎?
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己也廉。详,故人难于为善;廉,故自取也少。己未有善,曰:“我善是,是亦足矣。”己未有能,曰:“我能是,是亦足矣。”外以欺于人,内以欺于心,未少有得而止矣,不亦待其身者已廉乎?其于人也,曰:“彼虽能是,其人不足称也;彼虽善是,其用不足称也。”举其一,不计其十;究其旧,不图其新:恐恐然惟惧其人之有闻也。是不亦责于人者已详乎?夫是之谓不以众人待其身,而以圣人望于人,吾未见其尊己也。
虽然,为是者有本有原,怠与忌之谓也。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吾尝试之矣。尝试语于众曰:“某良士,某良士。”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怒于言,懦者必怒于色矣。又尝语于众曰:“某非良士,某非良士。”其不应者,必其人之与也;不然,则其所疏远不与同其利者也;不然,则其畏也。不若是,强者必说于言,懦者必说于色矣。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呜呼!士之处此世,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行,难已!
将有作于上者,得吾说而存之,其国家可几而理欤!
进学解
【题解】
本文是元和七、八年间韩愈任国子博士时所作,假托向学生训话,勉励他们在学业、德行方面取得进步,学生提出质问,他再进行解释,故名“进学解”,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仕途蹭蹬的牢骚。文中通过学生之口,形象地突出了自己学习、捍卫儒道以及从事文章写作的努力与成就,有力地衬托了遭遇的不平;而针锋相对的解释,表面心平气和,字里行间却充满了郁勃的感情,也反映了对社会的批评。按本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等语,凝聚着作者治学、修德的经验结晶;从“浸沉醲郁”到“同工异曲”一段,生动表现出他对前人文学艺术特点兼收并蓄的态度。韩愈作为散文家,也很推重汉代扬雄的辞赋。本文的写作即有所借鉴于扬雄的《解嘲》、《解难》等篇,辞采丰富,音节铿锵、对偶工切,允属赋体,然而气势奔放,语言流畅,摆脱了汉赋、骈文中常有的艰涩呆板,堆砌辞藻等缺点。林纾所谓“浓淡疏密相间,错而成文,骨力仍是散文”,故应说是韩愈特创的散文赋,为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的前驱。文中有许多创造性的语句,后代沿用为成语。
【原文】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招诸生立馆下,诲之曰:“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方今圣贤相逢,治具毕张。拔去凶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爬罗剔抉,刮垢磨光。盖有幸而获选,孰云多而扬?诸生业患不能精,无患有司之不明;行患不能成,无患有司之不公。”
言未既,有笑于列者曰:“先生欺余哉!弟子事先生,于兹有年矣。先生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纪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先生之业,可谓勤矣。抵排异端,攘斥佛老。补苴罅漏,张皇幽眇。寻坠绪之茫茫,独旁搜而远绍。障百川而东之,回狂澜于既倒。先生之于儒,可谓有劳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周诰、殷《盘》,佶屈聱牙;《春秋》谨严,《左氏》浮夸;《易》奇而法,《诗》正而葩;下逮《庄》、《骚》,太史所录;子云,相如,同工异曲。先生之于文,可谓闳其中而肆其外矣。少始知学,勇于敢为;长通于方,左右具宜。先生之于为人,可谓成矣。然而公不见信于人,私不见助于友。跋前踬后,动辄得咎。暂为御史,遂窜南夷。三年博士,冗不见治。命与仇谋,取败几时。冬暖而儿号寒,年丰而妻啼饥。头童齿豁,竟死何裨。不知虑此,而反教人为?”
先生曰:“吁,子来前!夫大木为杗,细木为桷,欂栌、侏儒,椳、闑、扂、楔,各得其宜,施以成室者,匠氏之工也。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登明选公,杂进巧拙,纡馀为妍,卓荦为杰,校短量长,惟器是适者,宰相之方也。昔者孟轲好辩,孔道以明,辙环天下,卒老于行。荀卿守正,大论是弘,逃谗于楚,废死兰陵。是二儒者,吐辞为经,举足为法,绝类离伦,优入圣域,其遇于世何如也?今先生学虽勤而不死为十二神。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已而果然。明视八世孙羺,世传当殷时居中山,得神仙之术,能匿光使物,窃姮娥、骑蟾蜍入月,其后代遂隐不仕云。居东郭者曰鵕,狡而善走,与韩卢争能,卢不及,卢怒,与宋鹊谋而杀之,醢其家。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