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值得看的艺术电影
NO.1《梵高:画语人生》时长:80分钟 | 豆瓣评分:8.5 ★★★★☆金色的封面,金色的影片浓浓的都是对艺术的偏执剧透文森特 · 威廉 · 梵高,这位用明亮鲜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天才画家,却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37岁的年轻生命。他传奇不朽的一生已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此次,由导演 Andrew Hutton 执导的本部戏剧式纪录电影,将重现梵高绚烂而短暂的一生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这位天赋异禀且卓尔不群的疯狂大师,而其弟提奥则由杰米·帕克 Jamie Parker 饰演。剧中的一言一语皆来自于梵高写给提奥及亲人的信件。NO.2《达利和他的情人》时长:112分钟 | 豆瓣评分:8.5 ★★★★☆老子不嗑迷幻药,老子就是迷幻药!剧透1992年,马德里的传统价值观受到来自新潮流、爵士乐和佛洛依德的挑战。18岁的达利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他羞涩又狂野的气质和独特的思维,马上就吸引了学校的风云人物-罗卡和路易斯.布纽尔的注意。很快地,这三个年轻艺术家便成为全马德里最能掀起潮流的知名人物。然而,达利发现,他已逐渐爱上罗卡,完全无法自拔,对此,罗卡浑然不觉。而面对两位挚友日益高涨的盛名,布纽尔决定前往巴黎寻求自己艺术生涯的成功。此时在信仰戒律与肉体欲望两相折磨中的罗卡承受极大煎熬,而当他得知达利前往巴黎,和布纽尔合作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并和一位有夫之妇卡拉有染时,脆弱的他更是濒临崩溃。NO.3《卡拉瓦乔》时长:93分钟 | 豆瓣评分:8.3 ★★★★☆卡拉瓦乔和他的美少年模特的故事!剧透本片是一部传记体影片。英国的先锋派导演贾曼也是一名画家,他怀着对卡拉瓦乔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崇敬心理和对画家生活的浓厚兴趣,拍了这部关于艺术家生活片断的作品。本片的手法和题材不拘一格,从各角度都给人以新鲜感。本片获得198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是英国1986年最卖座影片之一。NO.4《爱德华 • 蒙克》时长:210分钟 | 豆瓣评分:8.6 ★★★★☆变态的视觉和疯狂剪辑手诠释这个孤独跨时代的艺术家的一生剧透《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他画作主题的强烈精神和感情,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呐喊”(挪威语Skr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被视为后工业现代化的极度痛苦之象征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有争议、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同时还回溯到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因为肺部疾病差点丧命。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NO.5《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时长:100分钟 | 豆瓣评分:8.9 ★★★★☆把电影拍得像油画一样美顺便说一句,这是一部偶像剧剧透少女葛利叶家境贫寒,于是来到画家维梅尔(科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饰)家做女佣。维梅尔的家庭是一个母系社会。他的岳母、妻子,常常摆出颐指气使的神情。因为维梅尔曾经有过外遇,妻子对正当青春的葛利叶更是戒心重重。在非常苛刻和压抑的氛围下,葛利叶在维梅尔家过得卑躬屈膝。维梅尔的画带给了她一点生活的乐趣。她收拾主人画室的时候,流露出了对艺术的天分。她跟维梅尔谈论对画的理解,二人的交心让彼此的情意慢慢滋长。葛利叶知道不可能与维梅尔修得正果,但她愿意做��特奉献给维梅尔作画。她默默地,忍受着维梅尔给她的耳朵打上洞,戴上他妻子的珍珠耳环,画出这一刻的窒息的美丽。NO.6《忘情毕加索》时长:125分钟 | 豆瓣评分:8.3 ★★★★☆阳光四射的海滩上, 老画家和与自己年龄相差悬殊的情人调情嬉戏剧透这是一部刻划印象派绘画大师毕卡索一生的电影,改编自Arianna Huffington所著的毕卡索传:Picasso; Creatorand Destroyer。毕卡索令人赞叹的精力、创作才华与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是这部片的精华。毕卡索在他已62岁时,与小他将近40岁的女画家法兰西丝相遇。此片彷佛是一块五彩缤纷的画布,描绘出他们两人之间真实的爱情故事,法兰西丝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毕卡索同居,两人继而展开一段长达十年且刻骨铭心的忘年之爱。在这十年中,尽管毕卡索年岁已高,但犹存的热情与魅力,却无法阻止他和其他的女人在一起,纵使法兰西丝曾因此离开过毕卡索,至末两人始终还是无法分开。安东尼霍普金斯栩栩诠释出这位印象派绘画大师令人赞叹的精力、创作才华、与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NO.7《笔姬别恋》时长:123分钟 | 豆瓣评分:8.5 ★★★★☆弗里达•卡萝这个倔强豪放的“一字眉”“先生”!剧透弗里达(salma hayek 饰)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18岁之前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然而18岁的车祸让她遭遇重创,死里逃生的她从此跟病痛伴随一生。原来的小情人也离她而去。躺在病床18个月的她整日与画为伴,她的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激情。那时候她也真正开始考虑卖画养活自己,她前去请求画家里维拉指导自己的画,对方激赏她的天分。他们也从师生转变成一生的伴侣,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经历了墨西哥最动荡的革命时期,他们狂热地追随着共产主义的脚步,甚至当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他们不畏风险地予以热情接待。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让她的感情史一样绚烂。NO.1《草间弥生之最爱》时长:102分钟 | 豆瓣评分:8.6 ★★★★☆原来怪婆婆草间弥生是个自恋狂!剧透本片聚焦的是热衷于圆点图案的前卫女艺术家草间弥生,不仅记录下了弥生这一年半的艺术创作活动和日常生活,还将她自视为天才的强烈自信心、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等,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也展现在观众面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弥生的作品“F100号”的诞生瞬间也被收录在其中。NO.9《罗丹的情人》时长:175分钟 | 豆瓣评分:8.5 ★★★★☆网友评论:文艺青年都是臭流氓剧透罗丹(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是一个名满世界的雕塑家,众所周知的“思想者”就是他的作品。实际上,除了他自己的艺术天才外,还有一个人在罗丹的艺术和感情生命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是他的情人卡蜜尔(伊莎贝尔•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饰) 。卡蜜尔也是一位极具艺术天份的美少女,与罗丹忘年相恋。但是,大凡和大师的恋情总是充满折磨和坎坷一样,卡蜜尔也一样。他们之间疯狂而充满激情的爱情,会带给卡蜜尔怎样的命运呢?NO.10《花落花开》时长:125分钟 | 豆瓣评分:8.9 ★★★★★女仆逆袭成为“原始派”画家的励志故事剧透一战前,法国巴黎附近的小镇桑利斯,样貌平凡、独来独往的中年妇女赛哈芬妮·路易(友兰达·莫霍 Yolande Moreau 饰)在杜佛夫人(Geneviève Mnich 饰)家帮佣,靠打扫和洗衣维生。赛哈芬妮收入微薄,却将所赚的钱都花在画材上,下工后抓紧一切时间画画。致力提倡“素朴艺术”的德国收藏家威威廉·伍德(乌尔里克·土库尔 Ulrich Tukur 饰)搬入了杜佛夫人的出租公寓,在一次聚会上惊见赛哈芬妮的画作,立刻买下她所有的作品,并且鼓励她继续创作。不久一战爆发,威廉·伍德和妹妹连夜逃离,赛哈芬妮独留小镇,战火中继续作画,生活越发贫困艰难,直到 1927年,威廉·伍重返法国……如果上面的十部你都看过那么还有很多其他的推荐哦~《莫迪利亚尼》、《雷诺阿》、《丹麦女孩》、《毕加索的奇异旅程》、《弗朗西斯的情迷画色》都不错的!
Ⅱ 草间弥生的个人故事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出生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市,毕业于日本长野县松本女子学校。在1956年移居美国纽约市,并开始展露她占有领导地位的前卫艺术创作,现居住在日本东京。
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怪婆婆等诸多标签加在一起,都不足以囊括草间弥生复杂而多变的一生。这位和荒木经惟一起被批评为日本坏品位的代表人物,年逾80岁,用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来不断证明自己,并和安迪·沃霍尔、小野洋子等先锋艺术家见证了当代艺术史。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谈及那些风云人物时,她说:“我觉得没有人比我有才华。我一直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艺术上,并且把我最原始的意念和想法全部用到了代表草间弥生的作品上。”
这个夏天,英国伦敦泰晤士河边的树木将被红色背景下的白色波尔卡圆点包裹了起来;9月,在伦敦Hayward 画廊 ,巨大的雕塑则将把画廊空间的里里外外布置得艳丽时尚;巨大的、重复的、红白相间的圆点,在伦敦的角落蔓延。但凡熟悉当代艺术的人,马上就能想起这些标志性圆点属于那个身着相似图案服装的“日本怪婆婆”。
这就是世界著名的圆点女王、日本超级艺术天后、话题女王——草间弥生。据统计,在日本,年轻人穿着的服饰中,带有圆点图案的服饰约占30%左右。草间弥生10岁左右就开始运用非对称的袖半身红半身白的毛衣装饰自己。至今为止,她的服装全部由自己设计的。圆点和她的精神病一样,成为艺术家身上最深的印记。
40年前,亚洲女子草间弥生成为纽约前卫艺术的先锋人物,影响力堪与波普艺术领袖安迪·沃霍尔匹敌。30多年前,她回到东京,住进精神疗养院,销声匿迹。1993年,她独自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重出江湖,确立了自己在国际艺术的地位。
英国《泰晤士报》公布20世纪最伟大的200名艺术家的调查结果。毕加索、塞尚名列第一、第二,中国艺术家无人入选。日本有4位艺术家上榜,分别为村上隆、草间弥生、杉本博司和野口勇。相比村上隆等日本艺术家,80岁的“怪婆婆”草间弥生比他们提前了整整三四十年。
精神疗养院的艺术工作者
每天早晨,新宿精神疗养院,在助手的搀扶下,80岁的草间弥生缓缓外出。1973年从纽约回到东京,这样的生活,她过了30多年。
白天,她到附近的工作室“上班”,晚上又回到疗养院。她极少外出,也很少会见客人,不逛百货商店,不会使用电脑和手机,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此次接受《外滩画报》采访,也是在助手的协助下完成的。
不到10岁时,草间弥生患有神经性视听障碍,经常出现幻听、幻视。她所看到的世界,蒙着一个巨大的网,于是她不停地画画,试着用重复的圆点把自己的幻觉表现出来——精神疾病与艺术创作几乎伴她一生。
“有一天,我坐在椅子上看着红色桌布上的纹理、花色,并开始寻找我的周围是不是还有同样的纹理,从窗户、墙壁、天花板到房间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的身体。在寻找过程中,感觉自己被逐渐侵蚀、陨灭,时间与空间不停地旋转着,自我变得微不足道。就在那一刹那间,我意识到这并非只是一种幻觉,也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存在,我被这真实的幻觉给吓坏了,我对红色桌布和上面的纹理产生了强烈的恐惧……我夺路而逃,台阶却在我脚下散落,我从台阶上摔了下来,手和脚踝都跌伤了……”
在疗养院附近的工作室里,她完成了包括巨型南瓜在内的数千件作品。同时,她还发表了十几本小说和诗集。草间弥生终于在疗养院隔壁买下一栋楼。她说,那是自己一生中最大的一笔花销,但至关重要,“我在那里画画,并进行雕塑作品的设计。那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全部。”
1973年,草间弥生从纽约回到日本之后便远离了公众视野。很少有人了解她的生活,唯一的线索就是长期接受精神治疗。以草间弥生工作室为背景的纪录片上映,这是首次公开她的私密档案,大受欢迎。镜头中的草间弥生,身材矮小、略微驼背,穿着她自己设计的圆点衣服,戴着颜色艳丽的假发,还化着浓妆。
在工作室里,草间弥生会换上宽松的工作服,并开始至少8小时的工作。疗养院把这位80岁的老人照料得很好。草间弥生身体非常健康,但画画已经不是那么得心应手,经常需要助手们帮助。在助手们完成耗时而累人的铺色工作之后,她用自己特有的圆点表达不同的幻觉和梦境。
在精神疗养院里,草间弥生有一间私人卧室。即便在深夜,从工作室回来之后,她仍然可以在这里工作。写小说,写诗,画设计图或一些小画。在工作日,她会拨通经纪人的电话,絮叨地描述着自己前一天的状况,某件作品最新的进展,甚至是自己最喜欢的甜点——她比较贪恋甜食。即便是精神状况很好的时候,草间弥生还是经常会忘记自己说过什么,或者会重复已经说过的话,对方已经完全习惯了这种的方式,以至于通话时间有点长。
对于40多年前曾经让自己大红大紫的报纸,草间弥生一直都在关注。她每天都会认真地看报纸,往往是从政治部分开始,这是保持了几十年的习惯。“在日本生活很难,除了在精神疗养院。”多年前的一次采访中,草间弥生如是说。草间弥生曾经患有精神分裂症,躺在床上会觉得天花板在旋转,强烈到感觉眩晕,控制不住自己,接着就会很沮丧、很焦急。如今,当她独处时,依然有着相同的困扰。事实上,早在几十年前,就有人提出,草间弥生是在利用自己的精神问题炒作。时至今日,人们对于她的精神状况依然不得而知,唯一确定的是,她依然住在精神疗养院里。
10年,台北画廊博览会曾邀请草间弥生作为艺术明星亮相。她在经纪人的陪同下应允前往,并将一个几米高,占地几十平方的《南瓜》带到现场。这是她离中国粉丝最近的一次。由于语言不通,在博览会现场和酒会上的草间弥生木讷寡言,开幕致辞也由经纪人代为完成。有媒体指出, 经纪人、助理等人像棉花一样填充在草间弥生这个易碎的玻璃制品周围,帮她打点一切事务。草间弥生则用大多数的时间在精神疗养院里休息、创作,游走于艺术家和精神病患者两种身份之间。
“草间弥生不知是在哪面墙上钻了一个洞,窥知了造物者的某个手势或背影,她从此寄居这面墙上,在两个世界间来回顾盼。”蔡康永的一篇名为《自愿住进精神疗养院的艺术家草间弥生》博文中这样比喻道。
一无所有
“如果你一定要问我从什么时候开始艺术创作的,我可以告诉你,那是在很小很小的时候。我的一生,我活着的每一个日子,都与艺术相关。要是人可以有来世,我还想再做艺术家。无论生与死,艺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切。”
在接受《外滩画报》采访时,草间弥生一遍又一遍地表述着艺术对于她的重要性,艺术是她一生中唯一抓住的东西。
1929年,草间弥生出生在日本长野县松本市的一个富裕家庭,家族经营种子生意一百多年。
在10岁时,草间弥生画了一幅铅笔画,一个小女孩阴郁而安静,没有一丝笑容,这恰恰是她童年的写照。
母亲将家族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却对女儿的精神疾病一无所知。在她看来,草间弥生所谓的幻觉都是在胡说八道,而画画更不是富家女应该做的事情,她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收藏艺术品的人”。母亲毁掉草间弥生的画布,罚她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经常把她关起来。“每天打我,还踢我屁股”,强烈的恐怖感让草间弥生的精神接近崩溃。
童年的记忆虽不尽美好,却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创造力。草间弥生不但“发明”了那些张牙舞爪的类似花卉的植物,还把它们做得越来越庞大。花和植物成为草间弥生创作的主题,并已经在洛杉矶展出了“午夜怒放之花”系列,正是因为她对童年的回忆。
1955年,26岁的草间弥生在旧书店发现了美国女画家乔治亚·欧姬芙的作品。在一位懂英文的堂兄的帮助下,她写信给乔志亚·欧姬芙寻求帮助。“虽然我在远方,虽然我在艺术的道路上才刚刚起步,我还是恳请你为我指路……”深受感动的女画家回信给草间弥生,表示愿意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
1957年,草间弥生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离开之前,母亲给了草间弥生100万日元,告诉她永远不要踏入家门。临走时,她在家外的河堤上毁掉了数千件作品,表达对母亲的愤怒。
在日后的小说《中央公园的毛地黄》中,草间弥生通过描写一名日本女孩在纽约的遭遇展现了自己的早年经历:孤独潦倒,身无分文,仍然不打算回日本;她夹着自己的画在城市中的画廊间穿梭;由于不懂英语,这个小个子、相貌并不出众的东方女人卖掉一张作品都异常困难;在租住的公寓里,她半夜会被冻醒,一直画画到天亮;在街边的垃圾篮中拾起鱼头和丢弃的烂菜叶,并用这些材料熬一碗热汤。
“在美国人眼中,日本女人就好像温室里的花朵,草间弥生打破了这样的看法,她强悍而具有创造性。”纽约评论家Gordon Brown在1960 年代接受采访时有这样的表述。
美国艺术家约瑟夫·柯内尔的出现给草间弥生的人生增添浪漫色彩。柯内尔是近代美国著名艺术家、雕塑家和实验电影先锋人物。“第一次见到他时,他穿着一件奇怪的外套,我被吓坏了,以为自己见到的是一个幽灵。”
“ 他每天写信给我,打无数个电话给我,在电话中呼唤我,以至于有人问我,电话是不是坏掉了。我说,不是的,是因为他一直在和我通话。”草间弥生后来回忆,柯内尔有一天,竟然给她写了14封信。自上世纪60年代认识后,两人一直相伴,直至1972年约瑟夫·柯内尔去世。
爱人的去世给草间弥生沉重的打击,她的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1973年,约瑟夫·柯内尔去世的第二年,草间弥生从纽约回到东京,离开艺术家与评论家,逃出媒体视野,独自一人在精神疗养院生活。
波尔卡圆点女王的诞生
有人猜测,草间弥生把自己关进精神疗养院,是在约瑟夫·柯内尔去世后的一种自我惩罚。她为博取盛名而进行的疯狂行动感到后悔,认为自己更应该听从约瑟夫·柯内尔的意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作品上。
1959年,在抵达纽约18个月之后,草间弥生的五件作品参加第10街布拉塔美术馆的一次年轻艺术家群展,每一件作品都是在一个稍暗的灰白色背景上,绘满网状图案,她的圆点受到纽约知名评论家的注意。
唐纳德·贾德在《艺术新闻》中写道:“草间弥生是一位原创型的画家。展览中的五幅白色巨幅作品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其实现方式上都是前卫而有力的……它发自于那些溶于平面的点,也发自于那些稍微偏离的但效果强烈的点……”
1964年,草间弥生组织了名为“千船会”的展览,她把阴茎模样的软雕塑塞进船里,摆满了整个房间,房间的周围都是这些作品的图片,那些突出的阴茎从墙壁上的印刷品中得到回应,所有人都觉得淹没其中了。
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草间弥生将极度重复扩展到雕塑和装置艺术领域。更为有趣的是,这竟然引领了未来美国波普艺术的潮流。安迪·沃霍尔类似形式的展览“牛首交错”出现于1966年。草间弥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多次指出包括安迪·沃霍尔在内的美国艺术家曾经借鉴过自己的想法,而这些人在美国都“发了财”。
即便是在举办轰动一时的“千船会”展览之后,草间弥生还是不被纽约主流艺术圈所认可,甚至总是在财务上深陷困境。1967年,当得知无法获得预期的展出机会之后,她开始自己演出,草间弥生的标志性圆点蔓延到千奇百怪的物体表面之后,又铺到了现场行为表演的裸体之上。
“在华尔街的纽约证交所旁,四个裸女正随着鼓手敲出来的节奏扭动着,而草间弥生在她的律师陪同下,正向她们裸露的身体上喷着蓝色的波尔卡圆点。警察迅速驱散了他们。”
1968年,草间弥生疯狂组织“人体炸裂”的系列裸体集会后,迅速成为美国媒体追逐的对象。她化着浓妆,披着长发,穿着自己改制的怪异服装,依傍“自由女神”像,或在中央公园的“仙女爱丽丝”雕像处恣意地表演,人潮从四面涌来。每个观众需要付2 美元“门票”。借此行为艺术,草间弥生获得不菲的收入。1969年,在纽约MOMA的一次展出之后,这个日本女人成为《纽约时报》的封面人物,其头版图片的副标题却是“但这是艺术吗?”。
平日里,草间弥生内敛而安静,年轻东方女性的面孔在纽约艺术界非常新鲜;但在行为表演中,她疯狂而投入,彻底释放甚至是裸露登场。她的一些老朋友开始背弃疏远她,认为草间弥生为求成名已经把自己降格到非艺术家行列。远在日本的草间弥生家人得知她在公共场合的放荡言行后深感恐惧,终止了和她的联系。
引领前卫半个世纪
草间弥生在美国的十几年,正值波普艺术的兴盛期。多年以后,当评论家们重新梳理她的创作历程时,把草间弥生式的疯狂,归位于复杂的社会环境:“那是一个‘嬉皮士’横行的时代,草间弥生很快就意识到这个国家正在流行什么,他们抗议越战,吸食毒品,追逐东方神秘,寻求外来宗教的庇护,崇尚性解放。很多人开始以打破常规为生,一些人因此变得富有和出名。”
草间弥生在纽约的经历将日本人的名字写入西方波普艺术史,1962年,草间弥生与安迪·沃霍尔等一起参加在绿色画廊的群展。绿色画廊同年本打算为她举行个人展览,但因缺乏资金不得不放弃。当Olden Burg的个展在绿色画廊开幕时,包含于草间弥生无限重复的男性生殖器相似的软雕塑。他的妻子诉说了草间弥生对某些作品的影响。“ 很抱歉我们采纳了您的创意。”她说。
几乎是在相同的时间段,安迪·沃霍尔就像经营一个模仿品的批发店一般不断吸收周围的一切元素。在草间弥生“千船会”展览的开幕式上,沃霍尔带着极震惊的表情对其完美表现大加称赞。如果草间弥生不是因为精神疾病离开纽约,她会是安迪·沃霍尔艺术地位的最有力竞争者,但精神疾病恰恰又是草间弥生几十年创作的主导。
国内评论家陆蓉之把草间弥生和小野洋子比作20世纪国际艺坛最闪耀的女明星。小野洋子与列侬的世纪之恋以及与欧美艺坛核心势力的接触,都使得她在流行文化中的知名度远远大于草间弥生。“但就具有标志特性的独特艺术风格以及开创性来说,草间弥生的复活源自她的艺术本身。”陆蓉之这样说。
“在小野洋子遇到列侬之前,她的作品就已经很棒了。但从某种意义而言,列侬使得她更受关注。草间弥生的经历虽然传奇,却没有一个类似列侬的角色,这可能是她并非尽人皆知的原因之一。”独立策展人方振宁这样评价:“不容忽视的是,她既是日本当代艺术的先锋,在纽约期间,更影响了美国的波普艺术。”
曾经邀请草间弥生参加台北画廊博览会的洪平涛回忆:“那次,草间弥生的几十件绘画或小件雕塑被抢购一空,遗憾的是那个巨大的南瓜在两三个月后都没有卖出。因为在台北找不到合适的仓库,我们把南瓜运到了乡下,包裹得严严实实,放在田里,好像一个碉堡,直到最后被运回日本。”这一巨型南瓜当时的价格不超过50万元,而今天已经涨了数十倍。10年间。每每提及此事,洪平涛都觉得惋惜。
1966年,草间弥生“非法”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她未经同意就带着作品《那克索斯的花园》(Narcissus Garden) 出现在绿园中央的意大利馆前面,1500个金色镜球( 内部是塑胶制) 构成的装置,醒目突出,她本人穿着金色和服端坐其中。并立牌告示:一个金球价格2美元,强调艺术品可以像热狗一样叫卖。在被双年展组委会请出去之后,她穿着猩红色的紧身衣摊开双臂躺在镜球中间,风头超过所有参展艺术家。
1993年,草间弥生独自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日本政府专门为她设立主题馆,以此向这位前卫女王致敬,草间弥生在本国以及国际艺术地位重新得以确立。几十年精神疗养院的生活打磨掉了草间弥生的叛逆,她的作品回归架上绘画和雕塑,布满圆点南瓜系列作品成为经典。同时,草间弥生还把她的圆点铺到设计类产品上,为兰蔻设计的化妆包和为AU设计的手机都在热卖,昔日纽约轰轰烈烈的“前卫女王”至今依然引领时尚。
Ⅲ 想问一部外国电影的名称,不知道还有人记得不,黑白电影,讲的大概是魔法保姆的故事。
是这一部:《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
Ⅳ 学艺术的应该看哪些电影
《梵高:画语人生》
时长:80分钟 | 豆瓣评分:8.5 ★★★★☆
金色的封面,金色的影片
浓浓的都是对艺术的偏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文森特 · 威廉 · 梵高,这位用明亮鲜活的色彩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天才画家,却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自己37岁的年轻生命。他传奇不朽的一生已多次被搬上电影银幕。
此次,由导演 Andrew Hutton 执导的本部戏剧式纪录电影,将重现梵高绚烂而短暂的一生
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饰演这位天赋异禀且卓尔不群的疯狂大师,而其弟提奥则由杰米·帕克 Jamie Parker 饰演。剧中的一言一语皆来自于梵高写给提奥及亲人的信件。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2
《达利和他的情人》
时长:112分钟 | 豆瓣评分:8.5 ★★★★☆
老子不嗑迷幻药,
老子就是迷幻药!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1992年,马德里的传统价值观受到来自新潮流、爵士乐和佛洛依德的挑战。18岁的达利刚刚进入大学校园,立志成为一名伟大的艺术家,他羞涩又狂野的气质和独特的思维,马上就吸引了学校的风云人物-罗卡和路易斯.布纽尔的注意。很快地,这三个年轻艺术家便成为全马德里最能掀起潮流的知名人物。
然而,达利发现,他已逐渐爱上罗卡,完全无法自拔,对此,罗卡浑然不觉。而面对两位挚友日益高涨的盛名,布纽尔决定前往巴黎寻求自己艺术生涯的成功。此时在信仰戒律与肉体欲望两相折磨中的罗卡承受极大煎熬,而当他得知达利前往巴黎,和布纽尔合作一部超现实主义电影,并和一位有夫之妇卡拉有染时,脆弱的他更是濒临崩溃。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3
《卡拉瓦乔》
时长:93分钟 | 豆瓣评分:8.3 ★★★★☆
卡拉瓦乔和他的美少年模特的故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本片是一部传记体影片。英国的先锋派导演贾曼也是一名画家,他怀着对卡拉瓦乔这位伟大的艺术家的崇敬心理和对画家生活的浓厚兴趣,拍了这部关于艺术家生活片断的作品。本片的手法和题材不拘一格,从各角度都给人以新鲜感。本片获得1986年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是英国1986年最卖座影片之一。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4
《爱德华 · 蒙克》
时长:210分钟 | 豆瓣评分:8.6 ★★★★☆
变态的视觉和疯狂剪辑手诠释
这个孤独跨时代的艺术家的一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爱德华·蒙克》(Edvard 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和版画复制匠。他画作主题的强烈精神和感情,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他的作品“呐喊”(挪威语Skr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被视为后工业现代化的极度痛苦之象征
这部传记影片大致遵循了1884年到1894年的时间顺序,爱德华·蒙克开始表现主义创作并且成为欧洲北部最具有争议、最多诽谤的画家。影片同时还回溯到在他五岁的时候,母亲死于肺病,其姐姐的死亡以及他自己在13岁的时候因为肺部疾病差点丧命。影片还回顾了,蒙克短暂的爱情以及他在挪威首都和德国柏林参与的一些政治活动。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5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时长:100分钟 | 豆瓣评分:8.9 ★★★★☆
把电影拍得像油画一样美
顺便说一句,这是一部偶像剧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少女葛利叶家境贫寒,于是来到画家维梅尔(科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饰)家做女佣。维梅尔的家庭是一个母系社会。他的岳母、妻子,常常摆出颐指气使的神情。因为维梅尔曾经有过外遇,妻子对正当青春的葛利叶更是戒心重重。在非常苛刻和压抑的氛围下,葛利叶在维梅尔家过得卑躬屈膝。
维梅尔的画带给了她一点生活的乐趣。她收拾主人画室的时候,流露出了对艺术的天分。她跟维梅尔谈论对画的理解,二人的交心让彼此的情意慢慢滋长。葛利叶知道不可能与维梅尔修得正果,但她愿意做模特奉献给维梅尔作画。她默默地,忍受着维梅尔给她的耳朵打上洞,戴上他妻子的珍珠耳环,画出这一刻的窒息的美丽。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6
《忘情毕加索》
时长:125分钟 | 豆瓣评分:8.3 ★★★★☆
阳光四射的海滩上,老画家和
与自己年龄相差悬殊的情人调情嬉戏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这是一部刻划印象派绘画大师毕卡索一生的电影。
Arianna Huffington所著的毕卡索传:Picasso; Creatorand Destroyer。毕卡索令人赞叹的精力、创作才华与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是这部片的精华。毕卡索在他已62岁时,与小他将近40岁的女画家法兰西丝相遇。此片彷佛是一块五彩缤纷的画布,描绘出他们两人之间真实的爱情故事,法兰西丝不顾家人的反对和毕卡索同居,两人继而展开一段长达十年且刻骨铭心的忘年之爱。在这十年中,尽管毕卡索年岁已高,但犹存的热情与魅力,却无法阻止他和其他的女人在一起,纵使法兰西丝曾因此离开过毕卡索,至末两人始终还是无法分开。安东尼霍普金斯栩栩诠释出这位印象派绘画大师令人赞叹的精力、创作才华、与错综复杂的情爱关系。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7
《笔姬别恋》
时长:123分钟 | 豆瓣评分:8.5 ★★★★☆
弗里达?卡萝
这个倔强豪放的“一字眉”“先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弗里达(salma hayek 饰)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18岁之前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然而18岁的车祸让她遭遇重创,死里逃生的她从此跟病痛伴随一生。原来的小情人也离她而去。躺在病床18个月的她整日与画为伴,她的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激情。那时候她也真正开始考虑卖画养活自己,她前去请求画家里维拉指导自己的画,对方激赏她的天分。他们也从师生转变成一生的伴侣,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经历了墨西哥最动荡的革命时期,他们狂热地追随着共产主义的脚步,甚至当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他们不畏风险地予以热情接待。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让她的感情史一样绚烂。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8
《草间弥生之最爱》
时长:102分钟 | 豆瓣评分:8.6 ★★★★☆
原来怪婆婆草间弥生是个自恋狂!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本片聚焦的是热衷于圆点图案的前卫女艺术家草间弥生,不仅记录下了弥生这一年半的艺术创作活动和日常生活,还将她自视为天才的强烈自信心、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等,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也展现在观众面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弥生的作品“F100号”的诞生瞬间也被收录在其中。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9
《罗丹的情人》
时长:175分钟 | 豆瓣评分:8.5 ★★★★☆
网友评论:文艺青年都是臭流氓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罗丹(杰拉尔?德帕迪约 Gérard Depardieu 饰)是一个名满世界的雕塑家,众所周知的“思想者”就是他的作品。实际上,除了他自己的艺术天才外,还有一个人在罗丹的艺术和感情生命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就是他的情人卡蜜尔(伊莎贝尔?阿佳妮 Isabelle Adjani饰) 。卡蜜尔也是一位极具艺术天份的美少女,与罗丹忘年相恋。但是,大凡和大师的恋情总是充满折磨和坎坷一样,卡蜜尔也一样。他们之间疯狂而充满激情的爱情,会带给卡蜜尔怎样的命运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10
《花落花开》
时长:125分钟 | 豆瓣评分:8.9 ★★★★★
女仆逆袭成为“原始派”画家的励志故事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剧透】
一战前,法国巴黎附近的小镇桑利斯,样貌平凡、独来独往的中年妇女赛哈芬妮·路易(友兰达·莫霍 Yolande Moreau 饰)在杜佛夫人(Geneviève Mnich 饰)家帮佣,靠打扫和洗衣维生。赛哈芬妮收入微薄,却将所赚的钱都花在画材上,下工后抓紧一切时间画画。致力提倡“素朴艺术”的德国收藏家威威廉·伍德(乌尔里克·土库尔 Ulrich Tukur 饰)搬入了杜佛夫人的出租公寓,在一次聚会上惊见赛哈芬妮的画作,立刻买下她所有的作品,并且鼓励她继续创作。不久一战爆发,威廉·伍德和妹妹连夜逃离,赛哈芬妮独留小镇,战火中继续作画,生活越发贫困艰难,直到 1927年,威廉·伍重返法国……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如果上面的十部你都看过
那么还有很多其他的推荐哦~
《莫迪利亚尼》、《雷诺阿》
《丹麦女孩》、《毕加索的奇异旅程》
《弗朗西斯的情迷画色》
快快收藏起来吧~
Ⅳ 问好象冯淬帆的电影
老婆万岁
Ⅵ 这个电影名是什么
我好像看过,是不是那个房子是一个怪婆婆的
Ⅶ 求一部动画电影~
台湾的《魔法阿妈》?
他阿妈教他双手的力量是最大的,然后他还靠自己的双手打败了那个很大很大的黑猫精
Ⅷ 美国电影有一部叫怪什么婆婆 特别好笑
链接:https://pan..com/s/1eY5b3pY8mYTDuqJDXvs0mg
《怪兽婆婆》是由罗伯特·路克蒂克执导,詹妮弗·洛佩兹、简·方达、迈克尔·瓦尔坦主演的爱情喜剧片。
影片讲述了查莉爱上了一个好男人,但在两人最终幸福地生活到一起之前,她必须面对未来婆婆的各种刁难的故事。该片于2005年5月5日在美国上映。
Ⅸ 草间弥生的电影 哪里能看到 急……
你点击我参考资料里的链接,打开页面后会有关于这部电影下载的链接,楼主试试看吧,我点击了那个rapidshare的可以打开,但是要注册,祝楼主好运。
Ⅹ 《聊斋新编》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聊斋新编》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Tu9wg55TP2YqVkR4CF0NUQ
?pwd=96st 提取码: 96st
《聊斋新编》
导演: 黄祖权、蓝志伟、麦炳华、王虎
编剧: 陈志恒、晓毛
主演: 韩雪、陈龙、经超、乔振宇、柯佳嬿、刘冬、岳跃利、蒋梦婕、胡宇威、陈莎莉、骆达华、王灿、胡可、邵传勇、曹永廉、杨丽菁、王妍苏、寇振海、张睿家、邓家佳、郭书瑶、李宗翰、白歆惠、白卉子、姚奕辰、李金铭、林佑威、温升豪、李欣聪
类型: 剧情、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首播: 2015-05-05(中国大陆)
集数: 39
又名: 聊斋四、聊斋4、聊斋传奇
《陆判》新科举人陶岳明春风得意,在寻找生母途中得到了大家闺秀朱绮婷的帮助,并与冥府的陆判相逢,由此上演了灵魂对调和情仇爱恨的戏码;《乾坤》某县城接连发生离奇案件,捕头忻方平探查得知竟与魔域有关,更知晓了天魔大人的险恶阴谋;《恒娘》农家出身的恒娘未得到当县令的丈夫欢心,在怪婆婆的帮助下精心打扮,谁知性格也随之大变;《连锁》胆大的杨于畏买下一栋鬼宅,不过他却弄清了闹鬼的原因;《叶生》猫妖化身美女,潜入皇宫,图谋加害皇族血脉;《绿衣女》某猎户救下了一只螳螂精,对方化作民女嫁给他,却由此惹上了麻烦。此外,《夜叉国》与《花姑子》的股市同样精彩!
本片根据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经典名作《聊斋志异》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