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马太福音六章25节到34节讲解,,,谁来帮帮我呢
(太6:25)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甚么,喝甚么;为身体忧虑,穿甚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
‘生命’:魂;‘忧虑’:分心。
‘所以’ 表示本节与上节(24节)有关──连我们为正当的需用(衣食)忧虑,也会弄到事奉玛门的地步。
神既然给了我们生命,他必然会顾到生命的需要,赐给我们吃的和喝的东西。我们的存留,乃在乎他 。信徒为饮食衣着忧虑乃是罪,因为忧虑即表示不信任神的看顾。 信徒不要让身体作我们生命的主人;身体乃是奴仆,不是主人。
主一面要我们为今日的饮食祈求(11节),一面却说不要为衣食忧虑;祈求是信的表示,求了就信神必给,忧虑是不信的表示。
(太6:26)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这里主耶稣并没有意思叫我们不必为生活劳力(参创3:17);他不是告诉我们不必工作以维持生计。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帖后3:10)。主的意思乃是说,我们的生存是在神的手中,所以必须信靠神,而不可只想凭自己的力量来保全生存。
(6:27)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 ?
‘思虑’;忧虑,挂虑,关心,悬念。
我们的寿数和身材是神定规的,人的忧虑并不能改变神的安排。我们的忧虑既然无济于事,何必再枉费心思呢?
(6:28)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
‘百合花’:象征在神的看顾下,完全没有人工的信心生活 。 信心的生活乃是清白如野地的百合花,不用人工(也不劳苦),不自我妆饰(也不纺线),只是安息在神的看顾里。天空的飞鸟,地上的百合花,都在见证神恩典的原则──非以劳苦换取,乃是白白享受。
(6:29)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 ——所罗门王在位时,是以色列历史上,国力最富强,疆土最广阔,享受最奢华的时期 。所罗门‘所穿戴的’,象征人工的极品;‘这花一朵’代表神手所作的。任何人工作出来的成果,远不如从生命中长出来的。
(6:30)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野地里的草...丢在炉里’:中东一带地方的人通常用草来烧热土窑。
野地里的草没有甚么用处,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所以就着人在神面前的用处来说,神必定会眷顾我们。
信心的生活乃是安息在神所安排的‘今天’里 。人是神造物的中心,万物的存在,乃是为着供养人;信徒若是能了解到自己在神心目中的地位,便不会为生存而挂虑了。对神有信心,能使我们免去许多无谓的挂虑;对神没有信心(或是小信)的人,他的日子真是难过!
(6:31)所以,不要忧虑说:吃甚么?喝甚么?穿甚么?
信徒一为衣食忧虑,他的用处马上就失去了;满心忧虑的人,他的手不能为神所用,在神的工作里没有他的份。信徒必须尽生活的责任,但不要为生活忧虑。
(6:32)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
‘外邦人’意为世上一般不信的人;信徒所求的应与一般人不同。世人因为不认识神,所以才会为生活挂虑,但我们可将一切忧虑卸给神(彼前5:7)。天国子民有神作我们的父,他是一切美善事物的源头,他必供给。神只供给我们的‘需用’,神不肯供给我们的‘要求’(我们所喜爱、所企盼的)。
(6:33)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这里的‘求’,不是祷告的‘祈求’,而是生活上的‘追求’。我们要以追求神的国和神的义的态度来过生活,意即要在生活中让神在我们身上掌权(他的国),并让神从我们身上活出来(他的义)。
‘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天国子民只要追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所得着的不只是神的国和神的义,连带也额外得着了生活的必需品。
这里把“神的国”和“神的义”连在一起讲。得着神国的人,是活在神的义里面的人;反过来说,活在神的义里面的人,是得着神国的人。
‘神的国’就是神的权柄,‘神的义’就是神的法则。寻求神的国,就是追求顺服神的权柄;寻求神的义,就是追求合于神的法则。
(太6:34)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神是要我们好好注意“今天”,不应好高鹜远,为明天忧虑。信心的道路是一步一个带领的,主的带领先是脚前的灯,然后才是路上的光。天国子民要好好地活在‘今天’里,不该作‘明天’的奴隶。其实,明天如何,我们都不知道 。天国子民在地上免不了有难处 ,所以须要有信心;而信心是为着今天 ,不是为着‘明天’的。
神并没有赐给我们多余的力气去挑明天的担子。不要让忧虑捆绑你的灵魂,而要让神恩带领你每次过一日。因为忧虑正像明日的乌云,会遮住今日的阳光。我们所有为明天的忧虑,都是从想象中产生的。神的恩典从来只供给实际有困难的人,而不供给想象中有困难的人。
② “为什么你看到别人眼中有刺,却看不到自己眼中有梁木”是什么书上的
在《圣经马太福音》里面讲到的。
《圣经·马太福音》说道,“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你这假冒伪善的人,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才能看得清楚,以去掉你弟兄眼中的刺。”
参考资料
意思是:你光注意到别人的缺点,缺不从自身上找原因,你只看到别人眼中有一根刺,却不知道自己眼中有一根梁木,刺多打点啊,梁木多粗啊。
比喻别人是小毛病,你自己是大毛病,你光看到别人小毛病,却没看到自己的大毛病。
但耶稣却宣称:由于这种非基督化的行动而养成的品性,若与所批评的缺点比较起来,就如梁木与刺相比一般。
人由于缺乏宽容仁爱的精神,竟致将一粒原子也当作一个星球了.凡从未有过全然献身与基督之痛悔经验的人,就不会在他们的生活上表现救主慈爱之软化人心的感召力。
他们误表福音良善温文的精神,又伤害基督曾为之受死的宝贵生灵。
根据我们救主所引用的比喻看来,凡放纵非难之习气的人,所犯的罪较比他所指责的人更大,因为他不但犯了同样的罪,并且更加上了自负与非难的罪。
(2)马太福音电影全集看扩展阅读
马太福音篇第7章第3节:
简体和合本:
为甚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繁体和合本:
为甚麼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
新译本: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木屑,却不理会自己眼中的梁木呢?
浅文理:
胡为视尔兄弟目中有草芥、而不觉己目中有梁木乎。
吕振中译本: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的木屑,却不察看你自己眼中的梁木
呢?
NIV:
"Why do you look at the speck of sawst in your brother's eye and pay no attention to the plank in your own eye?
NKJV:
And why do you look at the speck in your brother's eye, but do not consider the plank in your own eye?
NASB:
"Why do you look at the speck that is in your brother's eye, but do not notice the log that is in your own eye?
希腊文:
Kai dia ti blepeiV to xularion to en tw ofqalmw tou adelfou sou, thn de dokon thn en tw ofqalmw sou den parathreiV。
③ 公认必看的100部美国大片
魔法师的学徒 哈利波特系列 加勒比海盗系列 蜘蛛侠1 2 3 钢铁侠1 2 3 变形金刚1 2 3 复仇者联盟 无敌浩克 黑衣人1 2 3 够多了, 这些先凑合看吧
④ 寄生虫好看吗
Pasolini的第一部作品,太牛了! 情节有部分让我联想起王朔的《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⑤ 马太福音28章1-10节帮解释一下
[马太福音28:1]安息日将尽、七日的头一日、天快亮的时候、抹大拉的马利亚、和那个马利亚、来看坟墓。
[马太福音28:2]忽然地大震动.因为有主的使者、从天上下来、把石头滚开、坐在上面。
[马太福音28:3]他的像貌如同闪电、衣服洁白如雪。
[马太福音28:4]看守的人、就因他吓得浑身乱战、甚至和死人一样。
[马太福音28:5]天使对妇女说、不要害怕、我知道你们是寻找那钉十字架的耶稣。
[马太福音28:6]他不在这里、照他所说的、已经复活了.你们来看安放主的地方。
[马太福音28:7]快去告诉他的门徒说、他从死里复活了.并且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他.看哪.我已经告诉你们了。
[马太福音28:8]妇女们就急忙离开坟墓、又害怕、又大大的欢喜、跑去要报给他的门徒。
[马太福音28:9]忽然耶稣遇见他们、说、愿你们平安。他们就上前抱住他的脚拜他。
[马太福音28:10]耶稣对他们说、不要害怕、你们去告诉我的弟兄、叫他们往加利利去、在那里必见我。
讲解:
基督教有三个重要节日——圣诞节、复活节和受难节。有人说,一年当中圣诞节是我们教会节日的起头。基督教的节日应该从复活节开始,然后才是耶稣的降生和耶稣的受难。如果没有耶稣的复活,圣诞和受难这两个节日就显得没有光彩,也没有意 义。
只有耶稣的复活才使耶稣的降生普世欢腾,使耶稣的受难与我们每一个人建立关系。新约圣经当中记载耶稣基督复活以后,向门徒说的第一句话是“愿你们平 安”。这句问安在四福音当中一共提到五次。
三次记载于约翰福音,分别在20章19节、21节和26节;一次记载在路加福音24章36节;还有一次,就是我 们刚才读的马太福音28章9节。这五处记载耶稣在向门徒显现的时候都说同样的一句问安:“愿你们平安!”
从这五处经文当中,看到耶稣要带给门徒一个信 息,话语非常短,但是有着神的启示,与门徒当时的心情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一处经文是马太福音28章9节,耶稣向一群妇女们问安:“愿你们平安!”这群妇女是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晨,就是耶稣受难后的第三天,也就是我们今天 的主日,天还没有亮的时候,她们就跑到坟墓那里。
马可福音16章1节说:她们“买了香膏,要去膏耶稣的身体。”路加福音24章1节说:“那些妇女带着所预 备的香料来到坟墓前”。我们知道,这些妇女在耶稣与她们同在时,她们就是一群爱主的姊妹,是热心的姊妹。
耶稣受难后,她们内心充满了悲痛,天未亮的时候就 来到坟墓那里,要在主耶稣身上做最后一件事,就是要用香膏膏抹耶稣的身体,为耶稣的安葬尽她们自己的本份。
当她们这一天早晨来到坟墓的时候,她们发现了一 件可喜的事,也是让她们惊奇的事,就是有天使告诉她们说,耶稣复活了,他不在这里,他已经复活了。
她们非常欢喜但也非常惊恐。就在这时,耶稣突然遇见她 们,问她们平安:“愿你们平安!”这句问安,带给了这些妇女祝福、安慰和力量,让她们受惊的心能够得到平静。因为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于是耶稣告诉她们 要把复活的消息告诉门徒们,她们真的这样去做了。
第二处、第三处、第四处提到“愿你们平安”的经文分别记载在路加福音24章36节和约翰福音20章19、21节。
这三处经文记载,在七日的第一日的 晚上,耶稣向门徒显现。白天发生了很多事,清晨的时候,是妇女们到坟墓那里,遇到了天使告诉她们耶稣复活了,她们就跑去告诉了西门,西门跑到了坟墓当中, 看到的真的是和妇女们传讲的一样。
有两个门徒,他们也知道了这件事情,这两个门徒是在耶路撒冷过完了节日要回到自己所住的地方。路加福音24章13-35 节记载,有两个门徒从耶路撒冷往以马忤斯去,脸上带着愁容,因为这两天耶路撒冷所发生的事情他们不能理解。
他们知道有一位拿撒勒人耶稣被钉十字架,曾经是 他们的夫子,又是先知当中预言的那一位,同时他们又确信那是弥赛亚,又说今天早晨耶稣从死里复活了,坟墓已经空了。对这一系列的事情,他们没有办法整理出 一个头绪。
这个时候,耶稣出现在这两个门徒中间,就问他们:“你们在讲论什么事情呢?”门徒回答说:“你在耶路撒冷作客,还不知道这几天在那里所出的事 吗?”耶稣说:“什么事呢?”这两个门徒就说:“有拿撒勒人耶稣被钉十字架上了,他又从死里复活了,他就是先知预言的那一位,也是我们盼望的那一位。”
因 为他们还是不明白圣经当中的话语,耶稣于是就为他们讲解圣经,从摩西开始讲起,一直到众先知的预言,一一给他们讲述明白。他们心里火热,但是仍然不知道是 耶稣。到了晚上要一起用餐,耶稣就拿起饼来祝谢了,擘开,递给他们。
这个动作让这两个门徒觉得太熟悉了,因为这个动作正是耶稣在最后一次晚餐当中和门徒所 做过的一件事情。此时他们的眼睛亮了、心开了,认出是耶稣了,但是耶稣不见了。他们又急忙回到耶路撒冷,要把这个信息告诉门徒。
当他们到的时候,门徒正聚 在一起,也在讲述白天所发生的事情。“门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犹太人,门都关了。”(约20:19)这个时候,门徒们的内心都非常复杂,他们知道耶稣复活 了,高兴但又紧张、害怕、忧愁,对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没有办法理解。
突然耶稣就站在他们当中说:“愿你们平安!”(路24:36)耶稣的问安,让恐慌当中 的门徒内心得以平静,让忧愁当中的门徒内心得到安慰,让害怕的门徒不再经历害怕。
耶稣向他们显现,不仅向他们问安还把自己的手和自己的脚给他们看,说: “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路24:39)
弟兄姊妹,耶稣亲自站在门徒中坚定他们的信心,耶稣已经复活了,耶稣就与他们同在!门徒因此而欢喜快乐的时候,“耶稣就说:‘你们这里有什么吃的没 有?’他们便给他一片烧鱼。他接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
(路24:41-43)耶稣这一系列动作和他受难之前与门徒同在的时候完全一样,只是在他的手上 和脚上多了钉痕,在他的肋旁多了枪伤,证明这就是从死里复活的耶稣基督。耶稣与他们同在,与门徒同在,要带给他们安慰,带给他们信心,带给他们力量。
约翰福音20章19节同样讲到了“愿你们平安”。在21节耶稣又第二次问门徒平安,这一次问安,有三件事情发生。
第一件事情,耶稣赐给他们胆量,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20:21)门徒接下来的任务是要走出去,不只是自己心里为耶稣复 活而高兴,而要将耶稣复活的信息带出去,告诉所有人,被钉在十字架上的拿撒勒人耶稣就是基督,就是弥赛亚;
他已经从死里复活了,他就是神的儿子;他来到地 上就是为了拯救我们罪人;他的死就是为了除去我们人的罪;只要相信他,就可以得救,得到他永远的生命;耶稣的话和应许就可以在我们每一个相信他的人身上得 到应验。
第二件事情,耶稣向他们吹气,说:“你们受圣灵。”(约20:22)有了圣灵的同在,门徒就可以明白经上的启示,就可以将耶稣所说的一系列关于天国 的道理和耶稣所做的事连贯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让圣经在门徒的内心当中活过来,让耶稣在门徒的内心当中活过来。
门徒受了圣灵之后,他们就越来越明白耶稣 的教导和圣经当中的启示;并且他们越来越清楚圣经中的预言指着耶稣所说的话;他们的信心和胆量也因此越来越大,为主作工越来越得力。这就是复活的耶稣基督 所带给门徒的改变。
同样,耶稣基督也要将这样的改变带给我们所有的弟兄姊妹。我们生命的改变靠着复活的耶稣基督,我们对圣经的理解、对启示的明白靠着复活 的耶稣,靠着圣灵的启示,我们所看透的一切的事情同样是靠着复活的耶稣基督在我们里面的带领和帮助。
昨天晚上我接到了一个弟兄的电话,他非常地痛苦,因为他最心爱的、最爱他的老伴,共同生活了几十年的老伴离开了他,他内心非常伤痛难过。在人伤痛和 难过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困惑在自己的脑子中,
他说:“牧师啊,我不明白,现在我越来越不懂得天国的道理,我的爱人有没有进到天国?如果是有一天,我们见了面 的时候,我们还认识吗?”弟兄姊妹,我跟他讲了很长时间,这个问题和我爸爸当时的问题一模一样,
我妈妈离世之后,我爸爸也有这个问题,他说:“信耶稣,复 活了有什么用?在天国再见了面也不认识了。”
弟兄姊妹,我们要活在耶稣基督里,复活的耶稣才能改变我们这种看法。这给我自己最大的改变是,当我妈妈离世归主后我很想她,但是有一件事情让我觉得 我离天国更近了。因为过去我谈到天国的时候,那里没有我的亲人,现在当谈到天国的时候,那里有我的亲人。
当有我亲人的时候,我天天在盼、在想,天国就在我 的心里,与我同在。只有复活的耶稣基督可以改变我们的一切,我们复活以后和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是变成灵体像耶稣一样了。当我这样给那位弟兄讲的时候,他 说:“我们能和耶稣一样吗?”
耶稣是神,人本质不能和他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圣经当中说,耶稣是复活的初熟的果子,“成为睡了之人初熟的果子。” (林前15:20)是什么意思呢?一棵树上有许许多多的果子,耶稣是第一个熟的果子。
在那天晚上,耶稣还说了一句话:“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就留下了。”(约20:23)耶稣基督赐给门徒们权柄, 告诉门徒要为更多的人代祷,像耶稣基督在地上一样,
医治有疾病的人,安慰受伤的人,为内心当中被罪困惑和内疚的人献上祷告,能够饶恕所有的人所犯的一切过 错,像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一样:“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23:34)
使徒们在开始传道的时候,彼得向所有的犹太人发 出一个信息,你们要悔改离开自己的罪恶,受洗,你们的罪就必得赦免(参徒2:38)。曾经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的罪被主的宝血所洁净,可以与神恢复很好的关 系。
第五处记载耶稣基督问安的话是约翰福音20章26节。这一次的问安,耶稣是特别向一位疑惑的多马而显现的时候所讲的。当门徒在一起聚集看到耶稣向他 们显现的时候,多马不在场,后来那些见过复活的耶稣的门徒就告诉他说,我们看见主了,他已经复活了,
多马却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 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约20:25)圣经当中说,过了八日,耶稣又一次向门徒显现,这次有多马与门徒们同在。这个时候他们的门还是关 的,耶稣来站在当中说:“愿你们平安!”
(约20:26)转过来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 信。”(约20:27)这一次的问安,耶稣是要除去多马一颗刚硬的心,让他完全相
复活的耶稣基督问安的话“愿你们平安”,还带着更深层次的涵义。耶稣在告诉门徒:一切都过去了,一切都平静了,黑暗离开了你们,再也不用为此而惊慌 和害怕。前几天在耶路撒冷所发生的那悲惨的一幕已经过去了,耶稣基督已经胜过死亡,回到了门徒的中间。
黑暗过去了,耶稣基督复活了。一切都回归了正常,回 归了平静。通过这句“愿你们平安”,耶稣要告诉门徒,罪的权势在信主的人身上已经失去了力量,他们再也不被罪恶所捆绑,已经与神恢复了和好的关系。
“愿你 们平安”也是耶稣基督让全世界的人,相信他的人都得到了自由,让所有敬拜他的人都得到神的祝福。耶稣所有的恩典,因着他的话语源源不断如同江河的活水一样 临到我们身上,就如诗篇91篇4-6节中诗人所说的一样:
“他必用自己的翎毛遮蔽你,你要投靠在他的翅膀底下。他的诚实是大小的盾牌。你必不怕黑夜的惊 骇,或是白日飞的箭;也不怕黑夜行的瘟疫,或是午间灭人的毒病。”
⑥ 以内马利是啥意思
以内马利是基督教的术语,意思是天主与我们同在。
以内马利出自《圣经》马太福音一章23节:“看哪,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
基督教认为,当耶稣降生前,神在梦中告诉约瑟,马利亚将要生一个儿子,人要称他为以马内利,意思就是神与我们同在。
这名称早在七百多年前,先知以赛亚就预言,有位童女所生的儿子要称为以马内利,他就是犹太人所盼望的救主。基督教认为,以马内利这名称说明了耶稣降生尘世的目的和方法。
(6)马太福音电影全集看扩展阅读
以马内利的来源背景:
先知以赛亚在亚哈斯国王时代给一个小孩取的名字(以赛亚书7:14)。在亚哈斯生活里短时间实现了预言,因为当亚哈斯的敌人被击败时这个孩子还是一个娃娃。
以赛亚所指的那个孩子很可能是亚哈斯尚未出生的儿子希西家,希西家后来成了犹太所有最伟大的国王之一。
当以赛亚作预言时希西家的母亲还是一个童女,但希西家不是生于童女。他能被称为"以马内利",因为他比以前或以后所有犹太任何的国王都信仰神,神表明在击败亚述人军队时他和希西家在一起(列王纪上19:35)。
⑦ 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到底是怎么死的
好友坚持帕索里尼死于政治迫害
因为帕索里尼生前一向不惮于表达自己的政治立场,许多帕索里尼的友人都认为,帕索里尼死于政治迫害。帕索里尼生前的好友、电影导演塞尔吉奥·奇蒂曾宣称,谋害帕索里尼的凶手其实有五个人。
奇蒂在接受意大利一家报纸的采访时曾表示:“佩罗西只是一个男孩,他只是那五个人的诱饵。他被那些人利用了。必须得有人为谋杀负责,他于是成了代罪羔羊。”他还指出,帕索里尼是在其他地方被谋杀的,事后尸体才被转移到发现尸体的海滩。
在被害前一年,帕索里尼曾在意大利《晚邮报》上发表过一篇著名的题为《多重谋杀案的故事》的文章。在文中,他写道:“我知道有好多位居要职的政治人物在背后操控着这些无助的年轻人,让他们成为杀手或者打手……”
是帕索里尼死于两个同性恋间的斗殴,也有说他是被一个年轻男妓杀死的,更有“阴谋论”称,帕索里尼的死跟意大利共产党有关,因为他在政治和宗教方面经常出言不逊,所以被预谋杀害。
(7)马太福音电影全集看扩展阅读
批评家们对帕索里尼的死的评论是:“死亡模仿艺术”。这位著名的异端人物一生桀骜不驯。他以其残酷、暴烈、令人惊怖的电影、文学作品,以其明目张胆的“犯上作乱”和传奇般的生活故事来颠覆资产阶级主流意识形态和“官方说法“。
具有象征意味的是:他的被杀似乎是他的艺术作品的一个情节,一个自然的而且是必然的结局。 帕索里尼称得上是一个混乱躁动的巨大的矛盾综合体;他的父亲是一名法西斯军官,母亲是一位反墨索里尼的敏感的农村妇女。
他是战后艺术界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意大利共产党在1949年以同性恋为由将他开除;他景仰神圣和主,但他14岁就放弃了天主教信仰并一生与教会公开对抗;以无产阶级左摄自居的他在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中站到了警方一边反对学生革命。
他批评电视开创了一个享乐主义的时代,但是他在影片《定理》和《天方夜谭》中公开蓄意地表现色情;他的影片《软奶酪》因渎神而给他带来了四个月的监禁;而两年之后,他又以《马太福音》一片获天主教电影大奖。
这位被称为“文质彬彬、具有深厚美学修养”、反对野蛮暴力的诗人、小说家却拍摄了据色情作家、臭名昭著的萨德侯爵的小说改编的影片《萨罗》(索多玛120天),在银幕上展现了肮脏、血腥、不堪入目的场面(这部帕索里尼绝笔之作在所有国家均被禁映)。
直到生命完结的前一天,他还在为同性恋者的平等地位而疾呼,而他却固执地视堕胎为法西斯主义行为…帕索里尼1922年3月5日生于意大利波伦亚。他在故乡上完中学和大学,战时被征入伍,战后他捣家人避难费留里这个贫困落后的北部地区,在中学任职,并以该地方言发表诗作。
当时,以方言写诗,还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称得上是一项创举。1947年他加入共产党,同时开始阅读意大利共产党精神领袖葛兰西的著作,1949年他被控“道德败坏”,被革除教职,遂与母亲赴罗马定居。
⑧ 人死了以后真的会有灵魂吗
人死了以后真的会有灵魂,会进入六道轮回,会投胎转世,这个世界众生都生了死,死了又生;生了又死,死了又生,这么循环不断,在六道轮回(天道、人道、阿修罗道、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里头转来转去,所以叫生死相续。这个生,是从顺习,众生都愿意随着这个生;死的时候,就是随业报变迁而流转,即随他自己所造的业去流转。
人在第八识没有离开之前,这叫未舍煖触
等这个众生临命终的时候,六识都去了,七识也走了,就剩第八识没有走。
这第八识从什么地方走,什么地方就是煖的、热的。譬如:要是这第八识从脚心走,这脚心就是热的;从腿上走,腿就是热的。这时候,这是一个现阴,现在的这个五阴身。
这个阴你修好了,它就成佛;你不修行,它就是鬼。
这时候,一生善恶俱时顿现:这一生,做善事就生天,做恶事就堕地狱;造什么业,在这个时候就要受什么果报。若做善功德多,就会从头上走;若造罪孽过多,就会从脚上走。那么从上走,这是上升;从下边走,这是下坠,这是堕落了。所以这都有一个表法、表现,所以说“俱时顿现”,即刻都现出了。
就因为这个,念佛的法门是这样子,其它坐禅的法门、持咒的法门和学教的法门也都是这样子的;都是你在平时若没有这个习惯,等到用的时候,就来不及了。
死之后,中阴身阶段
在七七四十九天这期间内,在地府里要经过多番的审判。审判之后,善业重,就生在善道;恶业重,就生在恶道。这是人的生死大概情形。
死后怎么去吉祥地方
四十九天之内,能帮他诵戒、诵经、诵咒、念佛、供养三宝、放生、印佛经、造佛塔,造种种的福利,供养三宝,来救拔他。
佛经上详细说明:若有男子女人。在生不修善因。多造众罪。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以是之故。未来现在。善男女等。闻健自修。分分己获。无常大鬼。不期而到。冥冥游神。未知罪福。七七日内。如痴如聋。或在诸司。辩论业果。审定之后。据业受生。未测之间。千万愁苦。何况堕于诸恶趣等。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过是日后。随业受报。若是罪人。动经千百岁中。无解脱日。若是五无间罪。堕大地狱。千劫万劫。永受众苦。
过这四十九天之后,他随他自己所造的业,而去受他的果报。他经过千百岁的时间,没有解脱的时候。
⑨ 马太福音13章芥菜种的比喻怎样解释
“上帝的国,我们可用什么比较呢?可用什么比喻表明呢?”在地上的政体中,没有可与比拟的。没有什么社团可供他用来作为象征。他说:“好像一粒芥菜种,种在地里的时候,虽比地上的百种都小,但种上以后,就长起来,比各样的菜都大,又长出大枝来;甚至天上的飞鸟,可以宿在它的荫下。”
种子的发芽生长,乃是藉着上帝所赋予之生命本质的扩展。它的发育成长并不靠赖人的力量。基督的国也是如此。那是一种新的创造。它的发展原则和那些支配世界列国的发展原则相反。地上的政权是靠武力得胜的;他们借战争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但新国度的建立者乃是和平之君。圣灵用凶猛的野兽来象征属世的国度;但基督却是“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1:29)在他的政治计划中,并不采用暴力来强迫人的良心。但犹太人所盼望上帝之国成立的方法,却与属世的国度无异。他们采用外表的措施来倡导公义。他们发明了种种的方法与计划。但基督却培植一种原则。他藉着栽种真理与公义来抵制谬论与罪恶。
当基督讲述这个比喻的时候,远近各处都长着芥菜,较比其它谷类野草长得都高,枝条迎风摇曳。小鸟儿在嫩绿的枝间上下跳跃,并在茂密的叶丛中歌唱。然而谁知发生这棵高大植物的种子,原是百种中最小的呢!起先它只是发出一茎嫩芽,但因它富有生机,所以一直生长,茂盛,直到长成现在这么高大。照样,基督的国起始似乎是微不足道。它与地上的国度比较起来,显然是最小的。所以当基督自称为王时,就被世上的统治者所嗤笑。其实福音之国的神圣生命,已具备于基督所托付给门徒的伟大真理之中。这国度的成长该是何等地迅速,它的影响又是何等地广大啊!在基督讲述这个比喻的时候,只有几个加利利的小民作这新国度的代表。他们的贫穷,以及他们人数的稀少,曾一再地被作为藉口,来劝阻人不要与这些跟从耶稣的头脑简单的渔夫联合。但这粒芥菜种却要生长并伸展它的枝子遍及全世界。及至当时辉煌炫耀人心的地上的国度尽都灭亡之后,基督的国仍必存留,仍要作一个雄伟博大的强国。
恩典在人心中的工作起先也是微小的。或是所说的一句话,或是一线光明射入了人心,都有影响发生,那也就是新生命的起始;而它的结果谁能测度呢?
芥菜种的比喻仅说明基督之国的发展,而在其发展的每一阶段中,这比喻所代表的经验也重演一次。上帝为他每个世代的教会都有特别的真理和特别的工作。真理向具有属世聪明和智慧的人隐藏了,却向赤诚和虚心的人显明出来。它号召人作自我的牺牲。它有必须进行的斗争和必须获取的胜利。在起初维护它的人并不多。他们也要受世界上的大人物和依附世俗之教会的反对与藐视。且看基督的先锋施洗约翰,他独自一人斥责犹太国的骄傲自大及其形式主义。再看那最先将福音传入欧洲的人。当那两个制作帐棚的保罗、西拉和他们的同伴在特罗亚乘船往腓立比去的时候,他们的使命看来是多么地黯淡无望啊!再看“这有年纪的保罗”带着锁链在该撒皇帝的堡垒里宣讲基督。且看那些为奴隶和平民出身的小群信徒与罗马帝国的异教斗争。再看路德马丁与那世上智慧的杰作罗马教会相对抗。看他紧握着上帝的圣经,在皇帝和教皇面前宣告说:“这就是我的立场,此外我别无主张。愿上帝帮助我!”且看卫斯理约翰在形式主义,情欲主义,与无神主义之中宣扬基督和他的公义。再看另有一位为非基督教世界的痛苦而担心,恳求给予机会将基督慈爱的信息传给他们。且听当时身负圣职者的回答说:“青年人,你坐下吧。上帝若要外邦人悔改,他不需要你我的帮助也会作到的!”
现代宗教思想界的伟人们时常歌颂几世纪以前播撒真理种子的人,并为他们建立纪念碑。但这些人岂不同时也在那里践踏现代从这些种子所生长出来的产物吗?他们重弹古昔的旧调说:“上帝对摩西说话,是我们知道的;只是这个人(即他所差遣的信使中的基督),我们不知道他从哪里来。”(约9:29)正如在古时一样,那特为现代所启示的真理,无法求之于教会的权威者;这真理已交给一班不以自己为最有学问或最聪明而又能笃信上帝圣言的人了。
“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上帝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叫你们的信不在乎人的智慧,只在乎上帝的大能。”(林前1:26-28;2:5)
在这末后的时代,芥菜种的比喻将要显着而胜利地应验。那粒微小的种子要长成一棵树。最后的警告与恩典的信息将要传给“各国各族各方各民,”“从他们中间选取百姓归于自己的名下。”(启14:6-14;徒15:14)全地也要“因他的荣耀发光。”(启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