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全集 » 戒杀电影完整版
扩展阅读
05年白血病孩子的电影 2025-09-16 01:42:41
王晶新电影十二什么名字 2025-09-16 01:35:23
2018年八月新电影 2025-09-16 01:33:40

戒杀电影完整版

发布时间: 2022-08-04 12:32:11

A. 1979年10月16日11点30出生的女的命理是什么,那位大师给算算

你好!
你问:1979年10月16日11点30出生的女的命理是什么?
这是我一篇一直在用!但大多数都能接受的回答!
送给你也送给所有想算命运的人:

大多数的人往往都是在生活中!遇到不顺或对自己的未来的人生好奇或疑惑时最喜欢算命!
所以…..建议如下:
诸如道家还有西洋星象学.......都有在帮人算命或算运!

假设:今有两人帮你算星座十二生肖八字命运!一人解说你命好~运好~贵人多!命中煞中带劫!须要改运!否则………..这时那你应该要来相信那位呢?

其实真正的八字算法是很严谨及复杂!还必须从算者的周遭包括!父母!配偶!面相!手相..经度~纬度..............
因为同样的出生八字!同样的姓名!都存在不同的命运结果!
希望你明白我在说什麼?

人都是喜欢听好听的!
更耽心的是回答的人也不知道真懂假懂!这不是害人吗?
所以把心结打开!别管它!个性合得来比星座八字合得来更为重要!

太过在意算命命理运势所谓的暗示! 只会害自己陷入往後生活中思想上........好坏阴影包袱之中!

大多数的宗教大都劝善止恶!主要带给人们的是心灵上的寄托!
但佛教佛法中讲求靠的主要是自修重因果!不谈怪力乱神!包括抽签~解梦~算命或算运~改运!还有撞邪!避邪之说!

又假设:某人的小孩正在学校读书!他希望他的小孩在班上读书考试能名列前矛!於是准备丰盛供品到处求神拜佛!拜托神佛能保佑他的小孩考试能考第一名!你觉得这样有效吗?佛教佛法中的种种教法教导告诉我们!种什麼因得什麼果!他的小孩考试要考第一名!主要靠的还是只有他自己!别人是帮不了他的!父母能做的也只能是给他好一点的学习环境!

所以不管是从科学的角度或从宗教的角度来看待命运!
只要自己能常持善心~多行善事!
自己命运!~自己决定!
随顺因缘~把心放下!
就能活得自然!
过得自在!
但愿能帮到你!
祝愿你!
吉祥!如意!

南无法阿弥陀佛

ps:最後建议你~不管别人给你算得结果如何?希望你能理性看待!!
如果你觉得能接受也认同我以上的建议说法!还望请您及时给我采纳满意答案鼓励!
让我保持更好的动力!来帮助更多的人!谢谢! 祝福你!

B. 以前的电影有个情节是水杯上放一张纸,纸上放硬币,两人用烟头烫,掉下去就输了输了200万

真心英雄《真心英雄》是由杜琪峰执导,司徒锦源、游乃海编剧,刘青云、黎明主演的一部动作剧情片。影片讲述了亦敌亦友的两个黑帮头目Jack和秋,受到社团追迫,又丧失至爱,毅然向两个违背道义的老大报仇的悲情故事。该片于1998年9月30日在香港上映。

C. 谁推荐几个好看的杀手电影啊 最好是好莱坞的 要好看啊

我来推荐几部:
《空军一号》总统的专机被劫持,一群杀手围着总统杀,结果却被总统一个人全干掉了。这总统曾经在CIA(中央情报局)供职,杀人很有手段。我的评分7.3
《杀手13》杀手13刺杀了总统,全美国的人都在追捕他,杀手组织也在为了毁灭证据而追杀他。可是到了影片的最后,他居然受到了新总统的嘉奖,想知道为什么吗?看了就知道了。我的评分7.5
《怒火攻心》一个黑社会的杀手,被人用毒药谋杀了。到毒发身亡的时间还有1小时,他就用这一小时的时间,去找谋杀他的人,为自己报仇。这部电影非常火爆,绝对让人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保持高水平的肾上腺素分泌。我的评分7.9
《非常人贩2》我只推荐“非常人贩”系列的第二部,为什么呢?吕克贝松导演(也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那个导演),什么水平不用我细说了。我的评分8.4
《重重危机123》CIA训练出来的特工,失去记忆之后,反过来和CIA做对,CIA派去“清除”他的人也是和他同一级别的特工,所以他每次都是非常危险的险胜。“重重危机”一共三部,都不错,建议按顺序看下来。
《飓风营救》男主角是退役的总统府保安人员,女儿去欧洲旅游时被人贩子拐卖了,男主角二话没说,一个人冲入人贩子的老窝,把人贩集团一网打尽,然后再救出女儿。想知道一个人怎么能做到这些?因为他比007还强。我的评分8.2
《刺客联盟》刺客联盟里最老牌,最强悍的杀手被一个叛变的刺客干掉了,现在对方正在一个个地清除刺客联盟里的人。为了对抗强敌,联盟决定启用新人,原最强杀手的儿子,被一步步训练成更强的杀手,去和敌人进行一场巅峰对决。可是对决之后却惊讶地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天大的阴谋之中……这些刺客们用手枪的特殊技术,也是这部戏的一大看点。我的评分,8.6
《不可饶恕》经典西部片,两项奥斯卡大奖。想看杀人的话你要有点耐心,因为男主角已经有11年没杀过人了。他在妻子的影响下潜心向善,戒酒戒杀。这次因为生活所迫,所以去当赏金杀手,去杀两个牛仔。影片最后,他和当地那个很鸟的警长对决的场面,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我还曾给这部电影写过影评,题目叫《满面愁容的杀手》。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注意男主角对酒的态度,和仔细看片头和片尾的两段字幕,相信你会很感动的。我的评分9.4

D. 哪吒的歌词

歌曲:《哪吒》

作词:戴荃

作曲:戴荃

演唱:戴荃

歌词:

生来我就如此这般狂野,管它什么神鬼我都不屑

什么粉身碎骨都是浮云,有胆就来放手一决

浪挑千丈,谁敢阻挠

横行肆虐,决不轻饶

翻云倒海,谁能奈何

心中的火熊熊燃烧,心中的火熊熊燃烧

休要将我心中的火点燃,斩妖杀鬼从来都不手软

别把兴风作浪当作要挟,从来我命由我不由天

浪挑千丈,谁敢阻挠

横行肆虐,决不轻饶

翻云倒海,谁能奈何

心中的火熊熊燃烧,心中的火熊熊燃烧

纵然叫我魂飞魄散,则来日重生

浪挑千丈,谁敢阻挠

横行肆虐,决不轻饶

翻云倒海,谁能奈何

心中火焰熊熊燃烧,心中火焰熊熊燃烧

哓哓风涛一人肩挑,浴火重生灵魂昭昭

取我热血染尽苍穹,看我迎风仰天长笑

(4)戒杀电影完整版扩展阅读:

《哪吒》是由戴荃作词、作曲并演唱的一首歌曲,发行于2016年05月08日,收录于2016年05月15日发行的专辑《悟空》中。

对于这首《哪吒》是善是恶或正或邪,听者自有感悟;或许我们需要看清本来面目,或许我们因为困惑需要英雄来拯救灵魂。一切都顺其自然由心而生,若是刻意而为之,那便是最大的阻碍。

E. 电影《杀戒》中的那首诗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是这个吗?

F. 就是有一部韩国电影,好像是说在一个小岛上有一个酒店,那里可以供人钓鱼,但人们钓了起来直接就把它的肉

鱼也有神识,也爱惜生命,与人无异。钓鱼无论如何算不上一种高雅的运动,充其量只是一种杀戮,把自己短暂的快乐建立在鱼儿无穷的痛苦之上!
1.戒杀放生
2.戒邪淫
3.乐善好施

G. 适合撸的电影有那些,求!

邪淫指除了自己的妻子外,和其他人发生关系,意淫,手淫都是邪淫。见人色美,起心私之,人虽不现,神已早闻,削福剥禄!邪淫会使人运气变衰,往往做什么事都不顺,平常生活中的细细节节都会很不顺,运气极差,人缘极差,往往求财不得,无故流走,心想事不成,更明显的是削减功名,读书人犯邪淫都会被剥削功名,就算你再怎么努力也是在那个位置,有时考试也是要靠点运气,天天犯邪淫的人会神不清,心颠倒,整天走神,反应迟钝,别人讲的话有时听不见,或听不清,这跟你犯邪淫的业力有关!有天眼通的人,一看你个人就可以看出,整天犯邪淫的人脸上一片阴沉,很枯很暗淡,一片邪气,没有光,显不出贵气,一看就知这人做诸事诸事不顺,人缘极差!清净的人,有神通的人一看他就可以看出,脸上头额上显贵气,红润有光,可以肯定这人做诸事诸事顺,人缘好,有福气,自有贵人相助!有些人说不手淫会遗精,这就错啦,你自己可以去证明一下,一个月不想邪淫,坚决不起淫心,可见你一个不遗精,为什么呢?因为平时你想邪淫,会招来淫魔色鬼,他们会在梦中化成你不认识的对象或熟人来跟你…,让你遗精,吸走你的元气,不邪淫的人淫魔色鬼动不了你,这点你自己可以尝试,有神通的人可以看见 它们,断邪淫,神佛加持,添福增运,你会有些人命里注定有的功名福禄,在犯邪淫后将会减削,这可以找算命的人验证,会算命的人都是有神通,你这一生的行程出生就可被算之,好坏跟你的前世有关,注定享福还是受苦还债,跟你的业力有关,但是通过念佛,布施做功德可以改变,例如有些人一算说能活到多少岁,短命,但是你多做好事,布施,做功德后再算你的命,就比之前的延长啦,这不是开玩笑,有缘的人自然明白这一点,有甚多人可证明,所以说多做布施,不但可以修福,延寿,还有诸多好处,现在社会上的人,以为到庙里拜神求财,就可以成你所愿,你天天抢盗淫杀,叫神怎么给福你啊?种什么因,得什么福,因果报应,私毫不爽,天天做好事,布施,就算你不去求,神佛也会给你,抚你。为什么社会上有些人做同一生意,一些人投资极大,得到的是天天亏,诸事不顺?到后来不得以败收场,另一些人只以小小的投资,就贯通顺达,巨盈回本,顺顺利利,发大福呢?这都得靠个人的运气,也就是你的福德,有福的人做什么事都顺,这是他前生或今生修来的,没福德的人也许是他享完了或做了什么坏事削退啦!为什么世上有贵贱之分,有些人一生贫穷低贱,有些人一出世就财足有福,种什么因得什么果,这都跟你的业力有关,福不够的今生可以修,怎么修?做布施,布施分很多种,戒杀,吃素,念佛,戒淫,放生,施舍,帮助别人,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随缘帮助别人,捐助财物,做善事,没钱可做人力布施!积阴德,那么你的福将会降临!消灾解厄,面带福气,贵气!时常念句阿弥陀佛,可以消业障,功德无量,要诚心念!

H. 淫欲之心重当如何化解

常在心中默念: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的名号。

详看《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淫念起时,就专心默念(不出声):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的名号。淫欲会慢慢消解。最好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念,一小时左右吧,身心放松平静下来,慢慢把心收回,专心默念(不出声):
南无(音:那摩)观世音菩萨
如果累了,思绪散乱了,就放松放松,调整调整,松静自然了,再念下去。
久而久之,淫欲之心不再强烈,会逐渐断掉邪淫。

念佛心要恭敬虔诚,从一句至十句,念得清楚,记得清楚,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念佛名号,勿用观心念法,当用摄心念法。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最能去妄,妄念无处著脚,故名净念。净念若能常常相继,无有间断,自可心归一处,久当自得耳。大势至菩萨谓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净土宗念佛法门

建议加上学习持诵大悲咒,诵大悲咒可以出声念。坚持诵大悲咒可以除一切病。
从网上搜 妙善居士的大悲咒 读音版视频,跟着学就行。

I. 有没有关于杀手的影片

《空军一号》总统的专机被劫持,一群杀手围着总统杀,结果却被总统一个人全干掉了。这总统曾经在CIA(中央情报局)供职,杀人很有手段。我的评分7.3
《杀手13》杀手13刺杀了总统,全美国的人都在追捕他,杀手组织也在为了毁灭证据而追杀他。可是到了影片的最后,他居然受到了新总统的嘉奖,想知道为什么吗?看了就知道了。我的评分7.5
《怒火攻心》一个黑社会的杀手,被人用毒药谋杀了。到毒发身亡的时间还有1小时,他就用这一小时的时间,去找谋杀他的人,为自己报仇。这部电影非常火爆,绝对让人在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保持高水平的肾上腺素分泌。我的评分7.9
《非常人贩2》我只推荐“非常人贩”系列的第二部,为什么呢?吕克贝松导演(也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那个导演),什么水平不用我细说了。我的评分8.4
《重重危机123》CIA训练出来的特工,失去记忆之后,反过来和CIA做对,CIA派去“清除”他的人也是和他同一级别的特工,所以他每次都是非常危险的险胜。“重重危机”一共三部,都不错,建议按顺序看下来。
《飓风营救》男主角是退役的总统府保安人员,女儿去欧洲旅游时被人贩子拐卖了,男主角二话没说,一个人冲入人贩子的老窝,把人贩集团一网打尽,然后再救出女儿。想知道一个人怎么能做到这些?因为他比007还强。我的评分8.2
《刺客联盟》刺客联盟里最老牌,最强悍的杀手被一个叛变的刺客干掉了,现在对方正在一个个地清除刺客联盟里的人。为了对抗强敌,联盟决定启用新人,原最强杀手的儿子,被一步步训练成更强的杀手,去和敌人进行一场巅峰对决。可是对决之后却惊讶地发现,自己落入了一个天大的阴谋之中……这些刺客们用手枪的特殊技术,也是这部戏的一大看点。我的评分,8.6
《不可饶恕》经典西部片,两项奥斯卡大奖。想看杀人的话你要有点耐心,因为男主角已经有11年没杀过人了。他在妻子的影响下潜心向善,戒酒戒杀。这次因为生活所迫,所以去当赏金杀手,去杀两个牛仔。影片最后,他和当地那个很鸟的警长对决的场面,绝对是经典中的经典。我还曾给这部电影写过影评,题目叫《满面愁容的杀手》。看这部片子的时候,注意男主角对酒的态度,和仔细看片头和片尾的两段字幕,相信你会很感动的。我的评分9.4

J. 我想学佛

学佛课程编辑
戒淫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
四种清净明诲中,第一种就是戒淫。其他经论,言及根本大戒,皆以不杀生居首,唯独本经,旨在令人速离生死,得证菩提;而淫欲正是众生,沉溺生死的主要原因,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故佛第一先说淫戒。‘清净’,是遵守莫犯,终生严谨受持,令身心皆清净;‘明诲’,是十方古今诸佛,明明白白公布世人,令众皆知的教诫与训诲。
人因内心充满贪嗔痴,策动于身口,故有杀盗淫妄种种不道德的罪恶行为,若能摄心一境,不起妄念,对顺境不贪,逆境不嗔,一定可以身心不犯,所以佛教我们断淫杀盗妄,先要从内心做起,若能身心俱断,是名持戒清净,所以说:‘云何摄心,我名为戒。’
‘诸世界’,是约秽土而言,秽土众多,因名诸世界。世有过去,现在,末来三世;界有东南西北四维上下十方。世代表时间,界代表空间,在十方三世无量时空之中,充满无量的生命,而无量生命中,又有四圣六凡的分别。诸佛菩萨,与二乘圣人,已经断烦恼,了生死,超越时空,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唯有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众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因此流转六道,生死不断。如果其心不淫,则苦因既断,苦果不生,必然可以出离生死。
‘三昧’译名正定。‘尘’指外界色等六尘,能染污人的身心;众生不知六尘境界,无常苦空,幻妄不真,心起贪嗔,追求不舍,遂终日为六尘而奔波劳碌,身心不得安息;烦恼是尘劳因,能扰乱人心;生死是尘劳果,令人此死彼生,劳累不止,因名尘劳。修耳门圆通金刚三昧的人,目的是超出尘劳,解脱生死,今因淫心不除,不但尘不可出,反而堕落魔道。纵然有博学多智,善说诸法,或于世间禅定,能入善出,如不断淫,皆是魔业,必然沦为魔眷。视其所修世间禅定境界的深浅,及福业的厚薄,‘上品’,禅定胜于淫心堕为魔王;‘中品’,禅定与淫心相等堕为魔民;‘下品’,禅定劣于淫心堕为魔女。不管是魔王,魔民,或魔女,都自己说已经成无上菩提。此是我慢习气使然,非果计果,大妄语成,福报享尽,必堕地狱。佛告阿难:我灭度后,在末法时期,此类魔鬼眷属,充斥人间,以广行淫欲,为善知识,使人生前受其蛊惑,死后堕为魔眷。
‘落爱见坑’,爱指思惑,见是见惑,即被见思二惑缠缚,以广行淫,为教化众生的手段,不修学佛的正法,而失却趣向佛果菩提的正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淫心,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
修三摩地,即修习耳门圆通,亦即修首楞严王大定。佛嘱阿难转教世间,修学大定的人,必须先断淫心,不止身不行淫,心亦不起淫念。这样才是:‘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如来,指今佛,先佛,指古佛。无论古今,十方诸佛,教导众生修习禅定,皆以先断淫心,令身心清净,为第一种明确的教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砂。何以故?此非饭本,砂石成故。
佛借譬喻以明淫心,非菩提根本。蒸喻修禅定,沙石喻淫心,热沙如烦恼,饭喻无上菩提。淫心不除,而修禅定,欲成菩提,犹如蒸沙成饭,纵经尘劫,终不可得。因为沙非饭本,因果不类,徒自疲劳,益增烦恼而已。必须先断淫心,以不生不灭心为本修因,方可证入菩提涅槃,不生灭性。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涂,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
此以法合喻。初二句合蒸沙石,次二句合经百千劫,只名热沙;皆是淫根等四句,合此非饭本。因为淫心不除的人,八识田中,存有淫欲的种子,遇境逢缘,必引发淫行,因此名为‘根本成淫’。由此恶业,必招三恶道的果报,不能出离恶道,然则人身尚不可得,何况修证佛的菩提涅槃?
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机’即动机,身行淫的动机,是由心而发,而心淫的动机,则基于邪念的习惯性。若然邪念的习气不除,则身心淫机的因缘未了;必须断除邪念的习惯性,然后可以断除淫行淫念的动机,令身心清净无染,最后,连能断除此邪念习气之念亦不可得。故言:‘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
若身断淫机,即得律仪戒;心断淫机,得定共戒;断性亦无,得道共戒。身心的淫机俱断,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断性亦无,是‘空性圆明,成法解脱。’自此得入菩萨正位,继续进修,于诸佛所证的菩提果位,始有希望。
梵语‘波旬’,译名极恶。是欲界天顶的天王,因贪恋五欲尘劳,障碍他人修行,能坏人善根,害人慧命,被称魔王。特别是末法时期,佛魔难分;故佛以四种根本大戒,以辨别邪正真伪;令末法修学佛法的人,知所鉴别。
若果如释尊所说:修三摩地,必须先断淫心,便是佛说,便是正法,应当信受奉行;否则,若说行淫,不碍真修,或诱人作不道德的行为,而说是什么双修法,即是波旬魔王所说,不应轻信。佛教一向主张依法不依人,故凡是说:修习禅定,必须先断淫机,连断性亦无的人,虽然是凡夫,其所说亦等如佛说;反之,知名度很高的人,若说行淫不碍真修,即使自称圣人,亦是魔鬼所说。所以是魔是佛,当听其言,观其行,是否身心断淫,持戒清净,作为判别的准则。
戒杀
阿难,又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杀,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杀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襌定现前,如不断杀,必落神道。上品之人,为大力鬼;中品则为飞行夜叉,诸鬼帅等;下品当为地行罗刹。彼诸鬼神,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言食肉得菩提路。
戒是能防的善法,杀是所妨的恶法,能所并称,名为戒杀。杀生亦是生死根本之一。杀生之人,必负命债,将随恶业所牵,轮迥六道,不能出离生死。佛劝世人戒杀,不但身不杀生,心亦不起杀念,身心都不杀,苦因既断,苦果不生,自可解脱轮回,不致生死相续不断。
‘三昧’,在修因时名止观,在果位名定慧。止是定,能破散乱心;观是慧,能除昏沉。修习三昧的人,定中有慧,慧中有定,定慧均等,即可断烦恼,了生死;今因杀心不除,故‘尘不可出’。纵然拥有世智辩聪,也能深入世间有漏禅定,但不戒杀,结果不免堕落神道。
‘神’,是鬼道中有福德的一类,若然禅定与智力胜于杀业,神通福报俱大,则为大力鬼王,统领一切鬼神,宫殿楼阁,享用自在。若禅智与杀业相等,神通福报次于鬼王,则堕在飞行夜叉的一类,作为鬼神的统帅,势力与享受,皆不及鬼王。若禅智劣于杀业,则报堕地行罗刹,或为魅魑魍魉,神通力薄,福报次于鬼帅,属于鬼道兵卒之类,以众生血肉为饮食,每用神通惑人,或显灵作怪,令人倾心摄伏,杀生祭祀,以供享用。
据说:中国宋朝,有高僧名戒阇黎,是文殊菩萨的化身。当时有一五郎祠,时常显灵,令当地居民,杀生祭祀。有一天知道文殊菩萨化身的戒阇黎,必经此地,便化一虎,阻档去路。戒阇黎至,用手拨开老虎,而说偈言:‘汝是一郎至五郎,妄兴祸福宰牛羊;老僧为说无生法,免得冤家累世偿。’之后,神祠无火自焚,居民不再受其干扰。
此等鬼神,亦各有徒众,皆自言已经成无上道特别是佛灭度后,在末法时期,很多此类鬼神,出现人间,或托扶乩显灵,或附人身说法,虽然行为怪异不一,但同言食肉不碍修行,亦得菩提之道。
阿难,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为肉,汝得其味。奈何如来灭度之后,食肉众生,名为释子。
五净肉是:一不见杀,二不闻杀,三不为我杀,四自死,五鸟残。佛恐人问,既然食肉必堕神道,何以佛在世时,比丘乞食,亦食五净肉?故佛言:‘我令比丘食五净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无命根。’或问:佛既可以用神力变化五净肉,何以不变化蔬菜之类?佛解释言:‘汝婆罗门,地多蒸湿,加以沙石,草菜不生。’印度属于沙漠地带,天气酷热,蔬菜不易生长,且释尊成佛之前,以婆罗门为国教,人皆以牧羊食肉为生;若然佛用神力,变化五谷蔬果,供给佛弟子专用,将违反世间现象,释尊为了维持‘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原则,所以由大悲心,化五净肉,令佛弟子们,暂得肉味,聊养色身,实则,是没有生命的假肉;如现代素食,假鱼假虾,假鸡假鸭之类。奈何末法众生颠倒,不知食肉,伤害慈悲,更不知五净肉,是释尊慈悲的变化,竟然食肉,名为释迦如来的弟子。
汝等当知,是食肉人,纵得心开,似三摩地,皆大罗刹;报终必沉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杀相吞,相食未已,云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断杀生,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二决定清净明诲。
‘汝等当知’,是教诫诸修行人,应该知道,食肉必堕。即使修习禅定,暂得心开,亦不过是相似三摩地而已,非真三昧。梵言罗刹,译名恶鬼,以其凶狠恶毒,食人血肉维持生命故。杀生食肉的人,生前类似罗刹,一期寿命报尽,终必沉沦生死苦海,永作鬼类,‘非佛弟子’。学佛的人,志在提升自己,希望断烦恼,出三界;今因杀生食肉,欠负命债,来生当被人杀,如是互相杀害,互相吞食,血债未了,怎可以出离三界?是以释尊敕令阿难,转教世间学佛修禅的人,欲想修习耳门圆通,深入首楞严王大定,必须先持淫戒,次断杀生;因为淫能障碍禅定,杀生则损害慈悲,应该严持不犯。此是古今诸佛,教化众生,第二种决定不移的明确训诲。
是故阿难,若不断杀,修禅定者;譬喻有人,自塞其耳,高声大叫,求人不闻,此等名为欲隐弥露。
佛再引用譬喻,说明若不断杀,终难解脱。‘有人’,指不断杀而修禅定的人。‘自塞其耳’,喻修禅定;‘高声大叫’,喻杀生食肉;‘求人不闻’,喻食肉以为无罪。欲想无罪,必须戒杀,今不断杀,而欲无罪;犹如欲人不闻,反而高声大叫,正是欲隐弥彰。修习禅定,希望解脱,如人‘欲隐’;但杀生食肉,难出三界,譬如‘弥露’。
清净比丘,及诸菩萨,于岐路行,不蹋生草,况以手拔?云何大悲,取诸众生血肉充食?若诸比丘,不服东方丝绵绢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于世真脱,酬还宿债,不游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为彼缘,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必使身心,于诸众生,若身身份,身心二涂,不服不食,我说是人,真解脱者,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我们受持不杀戒,不止要戒杀因,还要戒杀缘,方名清净,始得解脱。‘清净比丘’,是小乘行者,‘诸菩萨’’是修学大乘的人,无论是小乘或大乘,凡持戒清净的人,皆应心怀慈悲,于岐路行,尚且不用脚踏,有生命的青草,何况用手去拔?更何况称为大慈大悲的释子,岂可杀害众生,取其血肉任意食啖?
‘东方’,是在印度之东,即指中国,‘丝绸绢帛’,是中国特产;丝由蚕出,因为养蚕的人,用沸水烫蚕取丝,亦属杀生。‘此土’指印度本土,‘靴履’是用牛皮制造,‘裘’是兽皮,‘毳’是马毛,皆与杀生有关。‘乳酪醍醐’,出自牛身,虽非杀生,食之与牛结下不解之缘,将会障碍解脱。持戒比丘,不止不杀生食肉,亦不食不用与众生身份有关之物,则于世间,得真解脱,无须为酬还宿债,再来三界受生。
‘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离地。’是引劫初之人为喻。佛经记载,世界初成,光音天人,下生人间,原可飞行自在,既善良,又美丽,后因食地中产品,致使足不能离地,而且品性质素与相貌,皆每况愈下。佛言;持戒之人,必须令身心清净,于诸众生,不起杀害之心,以及不起饮食服用之想。众生血肉骨髓,是属于身,裘毳乳酪等是属于身分;求出三界的修行人,必须使自己身无杀业,心无杀念,对于一切众生的身与身分,亦不食其肉,不用其皮,不负命债,不结恶缘,‘身心二涂’,俱断杀因与杀缘,如是三界生缘既断,始得真解脱。
‘如我此说’以下四句,是判决邪正。若如我佛所说:修三摩地,必须次断杀生,则是佛所说的正法,否则,若说食肉,不碍真修,何止伤害慈悲,抑亦令人堕落恶道,不能超出生死,故同于魔说。[2]
1992年,王菲皈依佛门:“信佛以后,最大的改变,是整个人宁静起来,不再像以前那么浮躁。”
2008年4月23日,四川,王菲、那英两位歌坛好姐妹到峨眉山万年寺朝圣礼佛,受到万年寺监院常性法师及僧众的热情接待。 [2]
2009年5月8日,王菲参加陕西法门寺合十舍利塔落成暨佛指舍利安奉大典大型晚会“法门”的排练,并献唱歌曲《心经》。
戒偷
阿难,又复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偷,必落邪道;上品精灵,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炽盛世间,潜惹奸欺,称善知识,各自谓己,得上人法,弦惑无识,恐令失心,所过之处,其家耗散。
世间物各有主,凡未经他人许可,私自盗取他人财物,或非法强求,都属于偷;偷亦是生死根本之一,故应当戒除。佛言:若果六道众生,其心不偷,则不致随其业力所牵,生死相续不断。否则,诸修行人,原本志在超出尘劳,今因偷心不除,何止尘不可出,反而堕落邪道;即使具有世智辩聪,又能修习有漏禅定,如不断偷,亦难幸免堕落。
‘上品’,指禅智胜于偷心的人,则堕落精灵一类;盗日月的精华,窃山川的灵气,附山托水,惑人祭祀,如山精海怪等,为妖怪的领袖。‘中品’,是禅功智力与偷心相等,则堕为妖魅,即魅魑魍魉,盗人物的津液,窃山川的润气,伺机作孽。‘下品’,是偷心胜于禅定,则堕为邪人,个性邪僻,每为精灵所附,妖魅所迷,诳言欺世,诡异惑俗。
此等鬼怪,亦各有徒众,邪知邪见,邪言邪语,欺世盗名,受人供养,各各自谓,己‘得上人法’;上人之法即是菩萨法,以菩萨居声闻之上故。尤其是佛灭度后,末法时期,此类鬼怪,或潜迹于都市人潮中,或藏匿于偏僻郊野之间,妖言妖行,称善知识。或自言是佛菩萨再来,散播谣言,或言大水将至,应急避之;或言世界末日,大祸临头,要择地搬迁,诱惑无知无识的人,令人恐怖,对现实环境,失去信心而求助于他,乘机骗取金钱,使遇上他的人,家财为之耗散。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云何贼人,假我衣服,稗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却非出家具戒比丘,为小乘道,由是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
佛制比丘乞食的原因,目的是令人舍弃贪心。因为贪心是根本烦恼之一,不除贪心,绝对不可能成就菩提。佛制比丘,不得自己烹饪熟食,必须循方行乞的意义有四:一福利众生:因为三宝是世间最上福田,乞食能令施者种福故。二折伏憍慢:乞食可令贵族出家的人,折伏昔日骄慢的习气故。三知身是苦:佛制乞食之法,次第行乞七家,若不得饮食,便应受饥饿,令知身是苦本,而精进办道故。四除滞去执:小乘人执著,滞留深山,离群独居;故佛制乞食,令深入社会,接近大众,以便随缘教化众生故。因为比丘受供完毕,必须为斋主说法,以法施回报众生的财施。
据说:佛在世时,有一位初出家的比丘,虽然没有学问,但很用功,有一天,接受一对老年夫妇的供养。斋毕,夫妇俩敷设高座,请比丘登座说法;自己则跪在座下恭听。初学比丘,既未多闻佛法,又缺乏口才,苦苦思索,不知如何说好,不觉脱口而出:‘苦呀’夫妇俩听了,觉得比丘说的很对,自己年老无子,又疾病缠身,实在太苦;于是叩头礼谢,请师父继续开示。可怜初出家的比丘,想了半天,仍然不知,应该说些什么?但夫妇俩却非常虔诚地等待著,不禁著急起来,大声的说:‘真实是苦呀’说罢离座,急急跑回精舍。岂料,年老的夫妇听了,却共同进入沉思的回忆中,想起贫穷困苦的童年,想起命运坎坷的少年,再想起艰难奋斗,辛酸劳累的壮年,又想起现在众病煎逼,年老无依的晚年,啊.自己的一生,都是与苦结下不解之缘,想呀,想呀,终于给他们想透了人生真实是苦的真谛,结果,断见惑,证初果。正当他们法喜充满,举头谢师时,己经人去座空,唯有匆匆赶去精舍,当面礼谢法乳之恩。
正在一角静坐的初学比丘,见他们赶来,双双拜倒在前,以为又是请求他开示佛法,心里一急,突然灵光一闪,无漏智慧立即显发,断尽见思烦恼,证得阿罗汉果。竟然辩才无碍,滔滔不绝的为他们讲解人生真理,令他们知集是苦因,慕灭修道;而夫妇俩也因圣人比丘的开示,激发善根,立刻舍俗出家,修学佛法,终成圣果。如果初学比丘,不实行佛制乞食,就失去度脱这对夫妇的机会,而自己的道业,也不会被逼速成,由此故事证明乞食,的确是可以随缘教化众生,利己利人。
还有乞食,一可以永除贪欲,令知止足故;二可以永断谄曲,无希望故;三可以现离众苦,无追求故;四可以所在安乐,无积聚故;五可以远离恐怖,不畏盗故;六可以道业易成,无顾恋故。有如是种种因缘,故佛制比丘实行乞食,即使是日无供,也不应自己烹饪熟食。由于饥饿因缘,令知有身是苦,而此无常苦空的色身,只暂时寄居三界而已,终非故乡;犹如旅泊之人,必须回家。在陆地投宿曰旅,在水上住宿曰泊,出家人寄居三界,等如旅客投宿旅泊,应该精进办道,求一生成就,希望有朝一日,子缚既断,果缚亦灭,即可超越三界,一去不还,岂可为此暂时寄居三界的残躯,贪求名闻利养,愚惑众生?
‘云何贼人’以下,是佛痛斥冒充弟子,形似出家,心不入道的人,假借僧服,以助其经营货利,贩卖如来,破坏佛教;或将佛法作人情,以套取他人的供养;或非法说法,法说非法,炫惑世人,却说是真正的佛法。对于真正出家修行,具足比丘戒,三衣一钵,不积蓄金钱的佛弟子,反被诽谤,视为小乘;而身披袈娑,经营货利,贩卖如来的贼人,却妄自称为大乘菩萨。由于以假乱真,令无量众生,真假莫辨,心生疑惑。或误信邪说,或起邪行,结果,此等贼人,弟子与师,都要堕落无间地狱。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决定心,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燃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燃香一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道,是人于法,己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此是佛教比丘,舍身忏悔。佛灭度后,末法众生,障深智浅,如有出家二众,发大乘心,决定舍诸有为,欲想从耳根进修如幻三摩提者(即修习首楞严王大定的人)。能于如来圣像前,在自己身中,燃灯、烧指、或燃香一炷,以供养佛,必仗佛力加被,销除宿业。
‘无始宿债’,是指众生自从无始时来,因贪心偷盗他人财物,所欠负积累的业债,‘揖别’意即永辞,‘世间’指三界,‘诸漏’指见思二惑,凭此舍身忏悔的功德,即可酬还完毕无始业债,而能长期揖别有漏世间,永远脱离见思二惑,不再漏落三界受生。虽然一时末能明了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但对佛果菩提之法,已经有了进取的决心;终有一天,成等正觉。若然不燃灯燃香,舍身供佛忏悔,则宿债未清,虽得无漏,还要受报;如紫金光比丘尼,已证圣果,仍为阿阇世王污辱,即使己成佛道,也要来人间酬其宿债。
‘如我马麦,正等无异’,是佛引自己作证。据传记说:昔日舍卫国,毗兰邑,阿耆达王,请佛与五百比丘,到王宫结夏安居,接受三个月的供养。国王非常恭敬,每日亲自入厨,督促厨师设斋供佛及僧。至第七日,为魔所惑,在内宫耽恋五欲,竟然忘记供佛的事,宫人未奉王令,不敢擅自设供。当时有一马夫,减半马麦,供佛及僧,如是三月期满,解夏回精舍时,王始记起,立即设斋供佛,求哀忏悔。
阿难问佛因缘,佛言:过去毗婆尸佛,受王供养,佛僧食毕,为病比丘,取一份供,途经梵志山,梵志闻香心生妒忌,恶口骂言:‘此秃头应食马麦,何与其甘馔’;当时梵志所教的五百童子,亦随其师口出恶言,唯独其中有二人说:此等大德,诚应受人天供养。当时的梵志,就是释尊的前身,五百童子,即今的五百阿罗汉,赞佛二人,是现在的舍利弗与目建连,弥勒菩萨,就是当时的病比丘。因宿世作此口业,今虽成佛,尚且不免受报,何况盗他人财物,或食众生身分,岂可幸免,不受报应。所以修行人,非舍身燃灯燃香,供佛忏悔,仰仗诸佛威神之力,销除宿业不可。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佛命阿难,转教末法众生,若想修习成佛的大定,应先断淫,次断杀,后断偷。因为淫能障定,杀伤慈悲,偷者负债,都是障道因缘,非断不可。无论古今诸佛,皆以断偷,作为公开教诫众生的清净而又明确的训导。
是故阿难,若不断偷修禅定者,譬喻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满,纵经尘劫,终无平复。
佛以譬喻,说明偷盗的过失。若不断偷,以偷盗之心而修禅定的人,犹如有人用水灌入破漏的瓶中,欲想其满,纵然经过尘沙劫数这么长的时间,终不可得。‘卮’是承酒之器,漏喻偷心,水喻定慧,如不断偷,而入三摩地,欲得成就定慧,犹如用水灌入漏卮,欲求其满,縰经尘劫,终无平复。
若诸比丘,衣钵之余,分寸不蓄,乞食余分,施饿众生。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有人捶詈,同于称赞;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与众生共。不将如来,不了义说,回作己解,以误初学;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释尊劝导修定的人,应舍弃贪嗔痴慢及名利之心。因为杀盗淫的行为,皆导源于人心的贪嗔痴,特别是贪心。由于贪利者夺利,所以社会上处处都有损人利己的人;由于贪财者谋财,所以社会上关于明抢暗偷,谋财害命的新闻时有所闻;由于贪名者盗名,故社会上常有沽名钓誉,自赞毁他的事情发生;由于贪色者劫色,故社会上充满非礼、强奸、轮奸种种罪恶行为;由于贪食者杀生食肉,盗取生物的性命,故社会杀风炽盛,杀家禽,杀走兽,杀海产,杀敌人,杀亲人,甚至杀害自己;使社会充满奸淫邪盗外,还要互相残杀。因此,佛教修行人,要舍贪。一个持戒清净的比丘,除了三衣一钵外,一分钱,一寸衣,亦不积蓄;即使次第行乞所得饮食,多余的亦应布施给饥饿众生,以断除贪心。
‘于大集会,合掌礼众。’是教舍憍慢心,因为佛性平等,一切众生,皆是未来诸佛,应该恭敬礼拜,不可轻慢。
‘有人捶骂,同于称赞。’是教舍嗔,虽然被人捶打怒骂,亦应视同赞叹,欢喜接受,不生嗔恨。
‘必使身心,二俱捐舍。’是教舍身,亦即舍痴。一般愚昧众生,于自身执为实我,于身外之物,执为属我所有,每为满足个人的占有欲而贪,贪不得就欺骗奸诈,强夺巧取,明抢暗偷,偷他人私有的财物,偷社团公有的物品,偷十方常住所有的僧物,如是穷年累月,多生多世,由偷心而欠负的业债,必须偿还,三界尚且不可出,何况佛道?因此佛教人舍弃贪嗔痴,断除我法二执,外财固然要舍,连自己身命的内财亦舍,视自己的‘身体骨肉’,与众生所共有,而能实行布施内外之财,广作佛事,心舍身亦舍,身不偷心亦不偷,方可成就不偷之心。
告阿难,在三界六道之中,假设有人,虽然身心都‘无杀盗淫,三行已圆’,但若犯大妄语戒,则于所修的三摩地,不得清净;必须若身若心,都不诳不妄,言必真实,方名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