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大学毕业的电影推荐几部
1,《毕业那年》
《毕业那年》是北京七宏佳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出品的一部校园音乐电影,由姚宇导演,顾莉雅和朱文超主演。
该影片主要讲述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大学生康林和艾拉在大学期间的相爱相知,从象牙塔走入社会互相改变的过程,影片中除了清新的爱情故事之外,更多的融合了励志,歌舞,时尚,乡村支教等新鲜元素,使整个电影既时尚又充满了浪漫的人文气质。
2,《同桌的你》
《同桌的你》2013年由北京光景瑞星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出品,制片人杜扬。是一部由高晓松监制、《李献计历险记》导演郭帆执导,周冬雨、林更新主演的青春爱情影片。2014年已上映。
3,《初恋这件小事》
《初恋这件小事》是由普特鹏·普罗萨卡·那·萨克那卡林 、华森·波克彭执导,马里奥·毛瑞尔、平采娜·乐维瑟派布恩、阿查拉那·阿瑞亚卫考、苏达拉·布查蓬等主演的泰国青春爱情喜剧电影,于2010年8月12日在泰国上映。
4,《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华视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出品的青春爱情电影,由赵薇执导,赵又廷、杨子姗、韩庚、江疏影主演。影片改编自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群青春少年从大学校园的追爱之旅到步入社会的迷雾和抉择的故事。
5,《蓝色大门》
《蓝色大门》是由易智言编导,桂纶镁、陈柏霖、梁又琳主演的剧情片。影片讲述了高中生孟克柔、林月珍和张士豪之间懵懂的爱情以及成长的故事。该片于2002年9月27日在台湾上映。
② 关于一部讲毕业生的电影【英语的】
毕业生生存指南
③ 有哪些和毕业有关的有哪些电影
片名:春风化雨
英文名:Dead Poets Society
导演:彼德·威尔
主演:伊桑·霍克 罗宾·威廉斯 罗伯特·肖恩·伦纳德 乔西·查尔斯 Lara Flynn Boyle
类型:剧情
预告片:
上映:1989年01月02日
地区:美国 对白:英语
时长:128 分钟
剧情介绍:
一群受传统教育的学生,和一位反传统教育的老师,在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学生们在无助的情况下所做的决定又是什么呢?
下面是关于剧情,请耐心读下去,如果你是毕业生,我相信这部影片会给你生活找到新意义.
我步入丛林,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我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让我在生命终结时,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一、
因为听清华的尹鸿先生的讲座,这两天去了两次东大的校园。
南京的天气没有前几日那么好,天空潮湿而晦涩,但是校园看起来却更干净。宽敞开阔的梧桐大道,树干枝桠经过修剪,姿势整齐的一个劲地冲向天空的样子,那一片生机勃勃的新绿,轻易地覆盖住这一片春色盎然的校园。
想象里,校园应该是这样的:有人作画,有人吟诗,空气里隐约飘忽着叮咚作响的琴声,孩子们脸上洋溢着青春、理想、骄傲、欢乐的表情。
因为,还有理想,还有爱,还有吻合青春期的一切自信、冲动和浪漫,所以,生命才成其为生命,校园才成其为校园吧!
就像这部电影,《死亡诗社》。
二、
我们不要一个被实利主义所笼罩,所占领的校园。
我们不要一个被垂而不朽的规则、死气沉沉的纪律所贯彻的学校教育。
我们不要这一切反生命的东西。
生命是什么?在电影里,生命是诗,生命是音符,生命是戏剧,生命是一场演出里最为充满华彩的那个篇章。
当你的目光炯炯地射向舞台的正前方,当音符渐止,当刹那静寂之后掌声雷动,当鲜花与喝彩涌向前台,当你的面孔重又写满一个人所应具有的自信,那一瞬间,你仿佛看见了你的理想,是这种理想鼓舞着你,引导着你,哪怕你将会走向死亡--
这就是生命,桀骜不逊的生命。
基汀老师,我们的船长。遇见你,也许是我们一生最大的幸运;又也许,是我们一生最大的不幸。
我们的第一课是在校史陈列室里上的。
不是僵死的光荣传统的灌输与承继,你让我们面对那一张张年代久远的发黄影像。曾经青春过,曾经憧憬过,曾经懵懂过。当面对那一张张经历时间流过、又永远定格于影像里的一样年轻的容颜,我们看到了生命的短暂和生命的死亡。那一张张如我们一样年轻的容颜,与其说,是生命之诗,毋宁说,是生命之尸。我们曾经很多次面对这样的先人历史传统的陈列,但是,今天,第一次,是我们的船长,诱导我们,怂恿我们。
面对着这些照片,我们真实地闻到了一种尸体经年朽烂的味道。
恐慌,前所未有的恐慌。
生命,青春,似玫瑰花蕾,芳香馥郁。
然而,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三、
一直以来,学校教育自以为是其精髓的便是其传统。然而这传统,是来自于我们绝望的成人社会的实利主义的传统,而不是发自作为当事人的青春年少的孩子们的浪漫主义的传统。
绝望的成人社会,出于他们的本能,把他们的实利主义的性格灌输于学校教育的诸种体制之中,并且,作为师长,作为父辈,他们自以为这所做的一切均是出于保护孩子的目的。他们认为,唯有一个在贯彻了实利主义教育的体制之下成长出来的孩子,才能够免受伤害。
于是,我们学习数学,学习经济,学习法律,学习各种规则,同时,也学会屈服。
在他们的实利主义的教育培养之下,我们感染上成人世界的各种气质,我们变得现实,我们变得善于钻营,我们变得急功近利。我们也许会成为一名合乎他们设计的会计、医生、律师、政客……但是,与此同时,我们逐渐丧失了生命本质中的创造力,反叛力,活力。
像成人社会一样,我们放弃了我们的理想,我们整日忙忙碌碌、蝇营狗苟,然而这却不能够让我们的生命快乐。因为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理想,没有理想成功之后那种全身心的快乐的体验,我们,越来越没有自信--
那是一个人所应具有的自信。
也因为这自信,生命,才能够称之为活着。
四、
这时候,是基汀老师,基汀先生,我们的船长。
是你,在暗中怂恿我们,不遗余力地启发我们,唤醒我们。
你告诉我们,如果拜伦和莎士比亚被僵化的理论所遮蔽,那么就把这些理论从教科书里毫不犹豫地撕掉;你告诉我们,如果站在讲台上可以使我们换一种视角看待眼前的这个世界,那么不妨试试……
船长,我们的船长!你的教育里无时无刻不在渗透着这样一种气质:
生命的野性,梦想,勇气。
生命是对于这个世界的狂野的爱,欲望本无拘束,如野马在原野上肆意驰骋,如群鸟在天空中展翅飞翔。当你从一个拘束、严谨的学生,第一次撕扯掉以前你奉为圣经的教科书;当你从一个青涩、懵懂的男孩,第一次勇敢地呐喊出你对她的爱;或者,哪怕是你骑车时,得意地双手放开车把的那么一个瞬间--
生命的意义就已经全部在里边了!
然而,我们的校方,我们的家长,来自于我们成人世界的一切权威的力量,他们视一切体制外的意气用事为鲁莽。他们畏惧这种鲁莽,并且,竭力避免这种鲁莽。他们循循善诱,他们宁愿要一个循规蹈矩的校园,一个成人社会的缩影。
这就是规则,这就是体制,这就是反生命的纪律的不可抗的威严。
这时候,我们与我们的船长的遇见,成为一出不可避免的悲剧。
五、
当风筝被放飞,它渴望看得更远,飞得更高,但是,一根丝线束缚住它,把它原地扯回。这根线,就是我们每个人的青春生涯中,自由欲望即将遭遇的不可避免的悲剧宿命。
在没有遇见基汀老师之前,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的宿命;在遇见基汀老师之后,我们的自由欲望被不可遏制地扩张了。也因此,我们看到了我们的人生所面临的,竟然是怎样的一出悲剧!
当那个酷爱表演的孩子最终无奈地选择了死亡,当我们无可奈何地和基汀先生凄然作别,我们每个人的表情上,写满了不甘,写满了惜别。
曾经美丽的,重又撕碎;曾经青春的,重又衰朽。
六、
尹鸿先生两天以来的讲座,说传媒,说电影,然而我于偶然间记住的却是这样一种观点:
大学之大,还应该具有一些与这个实利主义、功利主义的现实社会的风气有所不同的人文精神。读大学不仅仅是为了就业,找个好工作,挣更多的钱,不仅仅是为了融入有着明确、短近目标的人生;读大学还要有一点理想,有一点浪漫主义者的情怀。
毕竟,我们的人生,在撇去实利主义的浮光掠影之后,还有更大的空间,更多的内容,属于指向不那么明确的青春,成长,情感,欲望的世界。
也许是我断章取义了。但是,在一个实利主义的社会风气里重新呼唤学校教育的人文关怀,我想这同时也正是《死亡诗社》这部电影在今天的现实意义。
像歌里唱的一样的,白衣飘飘的年代,有漂亮的女生,白发的先生,骑单车的少年,郁郁葱葱的林荫道,阳光穿过梧桐树叶的斑驳落影,有人歌唱,有人吟诗……
也许,这样的校园,这样的青春,真的时光不再,时光不再。
正像这部电影的结局一样。
七、
今夏一过,我将由一个学生的位置转而站在讲台上。这时候,我不知道我将如何面对我将来的学生。是做一个体制内的灌输者,还是,做一个导引青春航程的船长?
在电影的结局,我们看到,基汀先生的教育,在孩子们的心目中,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惜别时刻,固然悲痛难忍,然而,我心坚定。
让我们记住这位基汀先生的扮演者:罗宾·威廉姆斯。
让我们记住这部电影的导演:彼得·威尔。
I went to the woods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I wanted to live deep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And not, when I came to die,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④ 有没描述毕业生生活的电视剧或者电影
毕业生 奥斯卡获奖作品,由两度夺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的达斯汀 霍夫曼主演。
那时他很年轻,只有30出头
影片中出现的金门大桥那段很是有名
主题曲也不错,毕业生,张敏明还翻唱过
英文,国语都可以在网上搜到
⑤ 求 美国电影《毕业生》1967年
简介:
美国电影《毕业生》1967年:《毕业生》根据查尔斯·韦伯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达斯汀·霍夫曼、安妮·班克罗夫特等主演。该片于1967年12月21日在美国上映。影片通过描写大学毕业生本恩的爱情经历,体现了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成年人社会的奋起反抗。1968年该片获得了第25届金球奖音乐喜剧类最佳影片、第40届奥斯卡奖。
鉴赏:
《毕业生》就是新好莱坞的开山之作,它具有新好莱坞的许多特点。
首先,《毕业生》的男主角本杰明由达斯汀·霍夫曼饰演,他的身高才1.63米,而且与当时好莱坞中的众多俊男相比,只能说是相貌平平了。其次,这部影片是一部反映现实的作品,在这部电影中,世界不再是一片歌舞升平。它反映出了美国60年代刚走上社会青年人对生活的迷茫与无助。片中的主角班杰明是一个毕业生,根本就没有工作。毕业后很迷茫,整天无所事事。
片中有好多场景令人记忆特别深刻。其中一段场景是潜水,很滑稽。笑过之后,却又觉得这个场景别有深意。在班杰明的生日宴会上,身穿潜水服的班从屋里缓慢的走出,很慢,一步一步的在走。他走的很沉重,很压抑,而外界却只有亲朋好友的喧哗声。令人费解,生日怎么会穿成这样?哗众取宠吗?影片在这里用了一个长镜头,并把视角转换到班杰明的眼中,让人觉得是自己在那套厚重的潜水服中。透过厚厚的潜水服,所有的喧嚣都是空洞的,班戚戚然地沉在水底,只能听见他自己的呼吸声,还有那咕噜咕噜的一串串泡泡。迷茫麻木的内心使得所有人的脸都是扭曲的,静止的。这里导演运用第一人称视角让人体会到了班的彷徨无助与逆来顺受。
还有一段场景是结尾,在他们大闹婚礼疯狂逃跑的过程中,阻止人们追出来的,居然是那圣洁的象征——十字架,让人觉得很怪异。班杰明和伊莲最后一起跑上了公车,坐在最后一排,但他们俩中间却隔着一大段距离,并没有很亲密,都默默的看着前方,互不说话,甚至连对方也不瞧一眼,让人怀疑,他们真的相爱?他现实是逃避不了的,始终都要面对的,班杰明对未来的迷茫仍将继续。
⑥ 我是毕业生。请问有没有关于毕业的电影。类似《那些年》《青春派》之类的电影。谢谢
全城高考
同桌的你
致青春
歌舞青春
其实我觉得歌舞青春你得看看,是一部美国电影,跟中国电影不同,很热血
⑦ 推荐几部适合毕业生看的电影
阿甘正传 不过你应该看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