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一部老电影的名字!
1949年(10部)
1桥
2回到自己队伍来
3光芒万丈
4中华儿女
5白衣战士
6无形的战线
7表
8二百五小传
9乌鸦与麻雀
10三毛流浪记
1950年( 27部)
1赵一曼
2光荣人家
3卫国保家
4红旗歌
5钢铁战士
6刘胡兰
7高歌猛进
8辽远的乡村
9内蒙古人民的胜利
10白毛女
11人民的战士
12保卫胜利果实
13在前进的道路上
14吕梁英雄 *
15鬼神不灵
16民主青年进行曲
17女儿亲事
18和平保卫战
19农家乐
20大地重光
21人民的巨掌
22武训传
23太平春
24思想问题
25我这一辈子
26腐蚀
27生命交响曲
1951年(17部)
1鬼话
2新儿女英雄传
3陕北牧歌
4走向新中国
5女司机
6胜利重逢
7团结起来到明天
8上饶集中营
9海上风暴
10翠岗红旗
11两家人
12我们夫妇之间
13姐姐妹妹站起来
14红楼二尤
15关连长
16彩风双飞
17有一家人家
1952年(8部)
1葡萄熟了的时候
2六号门
3一贯害人道
4龙须沟
5南征北战
6方珍珠
7美国之窗
十八页
8劳动之花
1953年(8部)
1丰收
2草原上的人们 东影
导演: 徐韬
乌日娜 恩和森 树 海 叶贺 广布道尔基
3结婚
4智取华山
5金银滩
6为孩子们祝福
7纺花曲
8太阳照亮红石沟
1954年(15部)
1英雄司机
2春风吹到诺敏河
3沙家店粮站
4土地
5无穷的潜力
6一件提案
7鸡毛信
8斩断魔爪
9三年
10伟大的起点
11淮上人家
12渡江侦察记
13山间铃响马帮来
14一场风波
15不能走那条路
1955年( 16 部)
1祖国的花朵
2猛河的黎明
3神秘的旅伴
4夏天的故事
5平原游击队
6罗小林的决心
7董存瑞
8怒海轻骑
9哈森与米加拉
10天罗地网
11水乡的春天
12青春的园地
13湖上的斗争
14闽江橘子红
15南岛风云
16宋景诗
1956年( 28 部)
1虎穴追踪
2扑不灭的火焰
3新局长到来之前
4马兰花开
5哥哥和妹妹
6马
7妈妈让我出嫁
8皮包
9不拘小节的人
10如此多情
11上甘岭
12国庆十点钟
13祝福
14为了和平
15春天来了
16小白旗的风波
17秋翁遇仙记
18谁是凶手
19母亲
20落水记
21小伙伴
22李时珍
23两个小足球队(员)
24铁道游击队
25家
26沙漠里的战斗
27这决不是小事情
28冲破黎明前的黑暗
1957年( 33部)
1暴风雨中的雄鹰
2寂静的山林
3未完成的喜剧
4牧人之子
5母女教师
6芦笙恋歌
7边寨烽火
8寻爱记
9地下尖兵
10复试
11青春的脚步
12羊城暗哨
13洞箫横吹 海燕
14球场风波
15牧童从军
16海魂
17椰林曲
18情深谊长
19女蓝五号
20雾海夜航
21幸福
22阿福寻宝记
23凤凰之歌
24护士日记
25乘风破浪
26不夜城 江南
27战斗里成长
28水
29柳堡的故事
30五更寒
31激战前夜
32穿山巨龙
33大木匠
1958年(85部)
1花好月圆
2民兵的儿子
3红孩子
4水库上的歌声
5党的女儿
6徐秋影案件
7悬崖
8古刹钟声
9她爱上了故乡
10工地青年
11女社长
12黎明的河边
13东风
14心连心
15患难之交
16三年早知道
17并肩前进
18画中人
19列兵邓志高
20服务员
21新的一课
22帅旗飘飘
23春水长流
24伤疤的故事
25快马加鞭
26天下无难事
27红领巾的故事
28春雷
29宝山之歌
30风筝
31上海姑娘
32生活的浪花
33探亲记
34山里的人
35十三陵水库畅想曲???
36一天一夜
37柳湖新颂
38平凡的事业
39夜走骆驼铃
40红色的种子
41深山里的菊花
42小康人家
十四页
43巨浪
44战斗的山村
45翠谷钟声
46聪明的人
47谁是被抛弃的人
48第三次实验
49钢人铁马
50油船火焰
51典型报告
52长青树
53兰兰和冬冬
54三毛学生意
55铁窗烈火
56大跃进中小主人
57前方来信
58布谷鸟又叫了
59千女闹海
60林 冲
61大风浪里的小故事
62 20天革个命
63英雄赶派克
64重要的一课
65两个巡逻兵
66苗家儿女
67长虹号起义
68鲁班的传说
69三八河边
70爱厂如家
71三个战友
72黑山狙击战
73长空比翼
74英雄虎胆
75渡江探险
76一日千里
77破除迷信
78永不消逝的电波
79返老还童
80金铃传
81海阔天空
82狼牙山五壮士
83县委书记
84阳关大道
85社会主义第一列车
1959年(61部)
1船厂追踪
2钢铁飞车
3康庄大道
4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上)
5锡城的故事
6笑逐颜开
7试 航
8冰上姐妹
9五朵金花
10风从东方来
11草原晨曲
12朝 霞
13黄河飞渡
14云雾山中
15青云曲
16海上神鹰
17金玉姬
18换了人间
19战火中的青春
20流水欢歌
21前 哨
22林家铺子
23无名岛
24矿灯
25飞越天险
26风暴
27青春之歌
28水上春秋
29粮食
30绿州凯歌
31好孩子
32黄浦江的故事
33聂耳
34今天我休息
35万紫千红总是春 *
36向海洋
37乔老爷上轿
38林则徐
39老兵新传
40钢铁世家
41春满人间
42沙漠追匪记
43地下少先队
44香飘万里
45地下航线
46不老松
47回民之队
48江山多娇
49海鹰
50万水千山
51烈火真金
52英雄岛
53赤峰号
54友谊
55战上海
56渔岛之子
57雪海银山
58天山歌声
59敢想敢做的人
60你追我赶
61两个营业员
1960年(47 部)
1鸿雁
2太阳刚刚出山
3昆仑铁骑
4再生记
5铁道卫士
6烽火列车
7神秧手
8羌笛颂
9我们是一代人
10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 *
11五彩路
12以革命的名义
13春暖花开
14耕耘播雨
15红旗谱
16革命家庭
17六十年代第一春
18闯 关
19激 流
20马兰花
21摩雅傣
22她们的心愿
23风流人物数今朝
24向阳花开
25十二次列车
26三八线上
27林海雪原
28红鹰展翅
29勐垅沙
30奇 袭
31英雄诗篇
32新队员
33慧眼丹心
34碧空银花
35永恒的友谊
36抗旱曲
37草原风暴
38两代人
39嘉陵江边
40亲 人
41父子俩
42革命风暴战胜龙卷风
43他们在战斗
44绣江山
45刘三姐
46十级浪
47 底下航线
1961年(20 部)
1马戏团的新节目
2万 椿
3冬 梅
4暑假的礼物
5洪湖赤卫队
6暴风骤雨
7北大荒人
8 51号兵站
9枯木逢春
10春催桃李
11红色娘子军
12英雄小八路
13突破乌江
14碧空雄师
15巴山红浪
16延安游击队
17达吉和他的父亲
18远方星火
19风雪大别山
20鸡毛飞上天
1962年(22部)
1七天七夜
2甲午风云
3炉火正红
4花儿朵朵
5昆仑山上一棵草
6停战以后
7阿娜尔罕
8锦上添花
9李双双
10魔术师的奇遇
11女理发师
12燎 原
13大李小李和老李
14东进序曲
15哥俩好
16槐树庄
17地雷战
18鄂尔多斯风暴
19碧海丹心
20英雄坦克手
21南海潮
22生命的火花
1963年(28 部)
1冰山上的来客
2自有后来人
3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4满意不满意
5两家人
6冰雪金达莱
7汾水长流
8红河激浪
9早春二月
10小兵张嘎
11兄妹探宝
12飞刀华
13如此爹娘
14北国江南
15红 日
16水手长的故事
17金沙江畔
18宝葫芦的秘密
19蚕花姑娘
20球迷
21野火春风斗古城
22农奴
23抓壮丁
24怒潮
25夺印
26跟踪追击
27桃花扇
28七十二家房客
1964年(24部)
1独立大队
2兵临城下
3英雄儿女
4南海的早晨
5女跳水队员
6小 铃 铛
7青年鲁班
8小二黑结婚
9千万不能忘记
10草原雄鹰
11青山恋
12阿诗玛
13丰收之后
14白求恩大夫
15家庭问题
16霓虹灯下的哨兵
17李善子
18血 碑
19岸边激浪
20带兵的人
21雷 锋
22分水岭
23逆风千里
1965年(21部)
1山村会计
2浪涛滚滚
3三进山城
4小足球队
5景颇姑娘
6黄沙绿浪
7特快列车
8这是我应该做的
9青松岭
10年青的一代
11路考
12柜台
13烈火中永生
14舞台姐妹
15山村姐妹
16打击侵略者
17红色背蒌
18苦菜花
19龙马精神
20秘密图纸
21地道战
22天山的红花
1966年中国拍摄的电影
1雁红岭下 ( 长影 导演 常甄华 主演 赵文瑜 张园 史健 )
2红色邮路
3女飞行员
4红石钟声
5他们在成长
6大浪淘沙
7战洪图
.
㈡ 谁能给我列出一些上世纪50到80年代的电影名
《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红灯记》、《海港》、《杜鹃山》、《白毛女》、《红色娘子军》、《闪闪的红星》、《沙家浜》、《东方红》、《南泥湾》、《井冈山》、《游击队歌》、《情深谊长》、《艳阳天》、《火红的年代》、《青松岭》、《战洪图》、《创业》、《海霞》、《春苗》、《反击》等等
㈢ 新中国的第一部喜剧片是什么
《新局长到来之前》
1956年出品
【导 演】: 吕班 【演 员】: 李景波 浦克 苏剑锋 陈光廷
制作单位: 长春电影制片厂
一个春末早晨,××局的局长办公室。总务科长刘善其提早上班,忙于新局长到来之前的准备工作,他电话通知商行快把替新局长买的一套沙发和钢丝铁床运来。建设科朱玲与庶务员戴威吵着来到办公室。她向刘科长提出:“今儿准下大雨,我们的三百包水泥,再也不能露天搁着了。”刘则推说没有房子,答应上班以后再想办法。他为讨好新局长,让建设科腾出堆放水泥的房子,精心布置成新的局长办公室,原来的局长办公室则改为自己的办公室。钟同志来总务科要求修理屋顶漏雨的职员宿舍,并说已与祥泰建筑公司张老板联系好,一会儿就来修理。工友老李答应等人来了就带他去见刘科长。
新局长张允通来到局长办公室。老李告诉他这里已经改为总务科科长办公室,一听他姓张,连张“张老板”,还说:“新局长下午就来接事,我们科长正在布置局长办公室,可真忙不过来,哪儿有功夫管得了修房子。”“局长办公室要粉刷,要配窗帘换地板,要买沙发买钢丝床,一下子就支出了四百多块,这个月哪儿还有钱修房子呢!”“张允通随即指出:“既然漏得很厉害,不修怎么行。”决定亲自去职员宿舍了解情况。
窗外天色更暗,隐隐几声雷响。朱玲和刘善其争论着上场。刘说已给你们油布了,还要怎么样?朱则提出收回底下那间房子。眼看着就要下雨了,张允通急上,老李将他介绍给刘科长。刘根本不把“张老板”放在眼里,打着官腔说:“谁要修房子,谁就去找人,还要我这个总务科长干吗?”说着就想去休息一下,朱玲急忙拦住他说:“新局长不是下午才到吗?你就通融一下,让我们先把水泥搬进去,等躲过这一阵大雨,再给你让出来。”“我现在就找人搬水泥去,要是把办公室弄脏了,新局长不乐意,一切由我负责。”刘善其将钥匙交给老李,吩咐没有他的命令,谁也不推开门。张允通在一旁观察并问明情况。下雨了,朱玲急得没有办法,老李挺身而出:“来!钥匙在我手上,我们搬水泥去。”张允通让朱玲通知大家快来抢救水泥,并告诉二人自己就是新来的局长。
窗外电光闪闪,雨也大了起来。刘善其要戴威打电话,通知建新木器行在半个钟头之内用卡车把沙发运来。这时张允通进来,刘很不耐烦地催他快走,声明不修房子。张则责问宿舍漏得不像话,为什么不马上修理。刘善其大为光火:“怎么?你来教训我?对你们这些生意人,真不能讲客气。”在发了一通脾气之后,竟让戴威将张推出门去。戴威将桌上条子交给刘善其,只见上面写着:“楼下局长办公室,仍拨建设科放置水泥;职员宿舍限两天内将屋顶修好。”刘善其急了,一面让戴威去找修房子的人,一面打电话想退回沙发与钢丝铁床。戴威把“张老板”请了回来,刘善其连忙让座敬烟,希望不要见怪,表示房子定要今天修好,价钱不论,马虎一点也行。他还将条子拿出,说是新局长的意思。接着大言不惭地说:“局长跟我是老朋友了。”“我们一块儿打游击,一块儿搞土改,一块儿……”正在自吹自擂之际,朱玲、老李来找张局长。刘善其如梦初醒,方知眼前的“张老板”就是新来的张局长。朱玲当场批评说:“你就是满脑袋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宿舍漏雨你不关心,水泥淋雨你不在乎。你眼睛里只有上级,为了向上爬,整天忙着替局长配窗帘,买沙发!”张允通也说:“我是个坐惯硬板凳的人,你这不是成心要我害软骨病?”这时,钢丝铁床与沙发都运来了,刘善其十分尴尬,只好按照局长意见自己处理。张局长对老李为了抢救国家财产肯担当一切责任表示感谢,并决定撤消刘善其科长的职务,建议将那间将装修过的房子改作职员宿舍,原来的宿舍修理一下拨给建设科使用。窗外雨过天晴,阳光斜射进来。张局长高兴地说:“所有的窗子打开来,让我们把这里污浊的空气,全都赶掉吧!”大家朝着阳光,愉快地呼吸着鲜鲜空气。
(原作载《剧本》1955年6月号)
《新局长到来之前》作者何求,1918年生,广东南海人。50年代开始话剧创作,先后发表独幕剧《新局长到来之前》、《口是心非》、《此路不通》和多幕剧《红棉红》、《百年大计》等十余部。何求对话剧创作,尤其是在讽刺喜剧的艺术探索方面有过重要的贡献。
独幕剧是一种高度浓缩集中的戏剧样式。它要求作者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选取最为精彩的生活片断,构成尖锐的矛盾冲突,刻划人物的鲜明性格。讽刺喜剧则要求作者掌握“笑”的艺术,通过读者或观众的笑来嘲讽剧中或舞台上出现的畸形人物和事件,揭露和鞭挞社会生活中的丑恶现象。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正是这样。此剧场景相当集中,矛盾亦很尖锐,通过几个富有喜剧色彩的事件,充分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有意识地选择新局长到来之前这一特定情境,让几个上场人物构成戏剧冲突:一方要求抢在雷雨之前迅速安置三百吨堆放在露天的水泥和抓紧修好长期漏雨的职员宿舍,一方则置国家财产与群众生活于不顾,谄上欺下,敷衍塞责。在戏剧冲突展开的过程中,还有效地采用误会、巧合、夸张等喜剧手法,猛烈地抨击为讨好、奉承上级而不顾国家遭受损失的总务科长,热情地歌颂了向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先进人物。剧作采用独幕讽刺喜剧的形式,严厉批评现实生活中的官僚主义和腐朽庸俗作风,及时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充分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严肃思考和对话剧艺术的辛勤探索。
讽刺喜剧中的主人公一般均为反面人物,以达到“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语)的目的。因此,能否成功地塑造反面人物,对于讽刺喜剧的创作显得至关重要。它要求作者将被讽刺的对象放到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加以夸张的描写,让其充分表演,以至丑态毕露,从而使读者或观众从笑声中受到深刻的教育。《新局长到来之前》中的总务科长刘善其正是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反面人物形象。它既有置国家财产与群众生活于不顾的官僚主义作风,又有旧社会小公务员那种奉承拍马的庸俗思想,因而必然受到周围进步力量的抵制而到处碰壁。他还常以官冕堂皇的言辞掩盖自己卑污的灵魂,使人益发感到这是个可笑可悲的角色。剧作突出地表现他在与新局长产生“误会”过程中的前倨后恭,判若两人,有力地增强了讽刺色彩。正如剧中人物朱玲所说:“你就是满脑袋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宿舍漏雨你不关心,水泥淋雨你不在乎。你眼睛里只有上级,为了向上爬,整天忙着替局长配窗帘,买沙发!”快人快语,一针见血。
如何塑造好正面人物,对于讽刺喜剧来说也是一个重要课题。它虽然不要求正面人物非得处于舞台活动的中心,却要让人感到一种“正能压邪”的总体气热和发展趋势。《新局长到来之前》中的张局长、老李、朱玲,均能给人留下较深的印象。张局长作为一名基层领导干部,精明强干,和蔼可亲,保持和发扬了革命战争年代那种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作风。他关心的是国家财产和职工生活,而不是自己的办公室、沙发、钢丝床。他对刘善其说:我是坐惯硬板凳的人,你这不是存心要我害软骨病!”即表明他坚持的思想作风,又是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意味深长的讽刺。这个人物在剧中一出现,就处于主宰矛盾全局的主导地位,一股浩然正气顿时压倒了歪风邪气。工友老李和科员朱玲,一个老练沉着,一个热情率真,都敢于抵制不正之风,也是较有个性的正面人物形象。
《新局长到来之前》为社会主义时代讽刺喜剧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我国当代戏剧史上具有开拓之功和承前启后的作用。
㈣ 新局长到来之前的介绍
电影《新局长到来之前》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于1956年出品。该片根据何求所著独幕话剧改编,由吕班执导,李景波、浦克、陈光廷、苏剑峰、韩焱、张辉等领衔主演。主要剧情是:某局老局长休养,新局长即将上任。在这个关口,总务科牛科长担负起迎接新局长的重任。牛科长调动全科力量为新局长打造宽敞舒适的办公室,他事必躬亲,认真仔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可是与此相对的是,他对单身职工宿舍漏雨等事宜则能拖就拖。未过多久,张局长走马上任,谁知阴差阳错被牛科长当成了张老板,由此上演了一出了“官场现形记”……
㈤ 《新局长到来之前》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新局长到来之前》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com/s/18Umuu_EuuRlHcU9n9O71cw
《新局长到来之前》
导演: 吕班
编剧: 于彦夫
主演: 李景波、苏剑锋、浦克、陈光廷、韩焱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上映日期: 1956-05(中国大陆)
片长: 46分钟
又名: Before the Coming of A New Bureau Director
在中国的官场,自古就有溜须拍马的风气存在。话又说回来,如果当官的不受用这些,那么马屁精们又有什么市场呢?你看这就发生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某局老局长休养,新局长即将上任。在这个关口,总务科牛科长担负起迎接新局长的重任。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不过表现出众的话自然不难取得新领导的欢心。牛科长深谙此道,他调动全科力量为新局长打造宽敞舒适的办公室,他事必躬亲,认真仔细,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也许你认为他是一个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人,可是与此相对的是,他对单身职工宿舍漏雨等事宜则能拖就拖。
未过多久,张局长走马上任,谁知阴差阳错被牛科长当成了张老板,由此上演了一出了“官场现形记”……
㈥ 《新局长到来之前》电影,谁有求云给我
还你你你哦
㈦ 新局长到来之前的电影剧情
某局,人们在议论着一件新的事情:新任张局长6月8日下午就来局里上班。
原任局长早就休养去了,其他科长都不在家,迎接新局长这个“重大任务”就落到“能干”的总务科牛科长肩上。牛科长动员全科人员,投入这项“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最重要的一环,是要给张局长修一个宽敞舒适的新办公室。牛科长选中了楼下堆放水泥的那间大屋子,就命令他的得力下属崔庶务负责将水泥搬到后院,加快改修。原局长室,自然成了这位总务科长的办公室了。
新局长办公室修建工程6月7日开始动工,牛科长亲自巡视了工地,并作出既原则又具体的指示。他对墙壁上粉刷的淡红色不满意,他说“淡红色是热色,现在已经是春末夏初了,应该用冷色才对”;并且指示在图案、花纹方面要特别注意“民族风格”。牛科长回到办公室后,碰到了两件不愉快的事情:先是建设科管材料的苏玲坚决反对将水泥搬到院里去;接着职工生活委员老钟又来提意见,反映单身宿舍漏雨漏得实在不像话,非马上修理不可。牛科长正全力忙着“中心工作”,再说给新局长、买钢丝床、置家具……钱快用光了,哪还有钱给职工修宿舍,两个人都被牛科长顶回去了!
6月8号,牛科长破天荒地七点半就来上班。眼看就要下雨了,苏玲又来找牛科长想办法把水泥搬回屋里来,牛科长不耐烦了,抽身就走。老钟则来了个“先斩后奏”,他说自己要叫来一个修房子的私商张老板,并叫公务员老李转告牛科长,说职工宿舍“修也得修,不修也得修”。
出人意料,张局长不是下午而是一清早就来上班了。他走到局门口,看见到处贴满标语。标语写的都是像“欢迎劳苦功高的张局长”“祝张局长永远健康”一类的“颂词”,下面还写着“总务科制”。张局长正在看着这些荒唐的标语,却碰上公务员老李。老李三言两语就把张局长当成了“张老板”,他满腹牢骚地把对牛科长的所有意见和看法都告诉了“张老板”。张局长觉得事情很值得注意,便进行观察。天马上要下雨了,张局长赶忙去找牛科长,想解决一下水泥和职工宿舍的问题。他找到新办公室,正碰上牛科长和苏玲在吵架。原来苏玲因怕水泥被雨淋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而又来找牛科长想办法。牛科长不但不理,反而大发雷霆。张局长刚走上前去想说话,牛科长就气势汹汹地走开了。
雨下起来了,苏玲、老李决定把水泥先搬到走廊里。全局职工都主动前来参加,张局长也亲自动手。这时,老李、苏玲他们才知道“张老板”就是张局长。张局长决定先让单身宿舍的职工搬到新修的局长室里去,还匆忙写了一张便条叫老李送给牛科长。
老李见牛科长锁着门,在办公室里大吃猪蹄,因不便惊动牛科长,就把将条子塞进门缝里。条子被老崔发现交给牛科长,上面写着“新局长室暂拨他用,宿舍速修”。牛科长吃了一惊之后,立刻觉得条子不对劲(用铅笔写在从日记本上撕下来的一页纸上);老崔灵机一动,马上判定这是苏玲假借张局长名义开牛科长的玩笑。牛科长决定要狠狠地教训苏玲一顿。恰巧苏玲已搬完水泥来找局长。牛科长神气活现地把苏玲大骂一通,直到老李来了,才证实条子确实是张局长写的,这下牛科长可真慌了,他急忙叫老崔把“张老板”找回来,准备修理职工宿舍。于是张局长又被老崔当作“张老板”领到科长室,为了讨好新局长,牛科长命令“张老板”两天之内修好职工宿舍,甚至不惜对“张老板”施以小惠,并吹牛说自己与新局长是老交情了。可是狐狸尾巴再也藏不住了,官僚主义、吹牛拍马的牛科长,在局长面前赤裸裸地露出丑相,经过群众彻底揭发,被推下台去了。
㈧ 求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喜剧电影
摘要 1962年,电影《哥俩好》公映,开创了新中国军旅喜剧电影的先河。
㈨ 电影院没有蛇,观众却中蛇毒身亡,座位下警方找到可疑戒指,有何疑点
3.名誉受损的侦探
局长示意手下将影厅的大门打开,准备引领着周穆到隔壁间的临时办公室对观影人员进行询问。正当局长快要走出影厅的时候,朱据突然拦住大门,说道:“局长,请您等一等。”
“小朱,你这是干什么?”
“局长,周穆先生不能离开这里。”
“这是为何?”
“他是今晚观影的观众中,最有嫌疑的一个。”
“放肆!”局长急赤白脸地吼道,“周穆先生是知名的侦探,曾破获过数起大案,你怎么能说出这样的话。”
“局长,请您先看下今晚影厅的分布图。”朱据摊开手中的简图说道。
“被害人今晚所坐的位置是C6,周先生的位置就在被害人的后方,也就是D5。而给予被害人致命一击的毒针,正好不偏不倚地刺入被害人右侧颈部,能这样精准无误,同时又不会太引人注目,我想只有周先生能做到这一点。”
局长皱起眉头,呵斥道:“胡闹,这简直就是胡闹,我无法接受这样的观点!”
朱据依旧不依不饶地说道:“局长,可是从我们目前所掌握的线索来看,最有嫌疑的人就是周穆先生。”
“周穆先生是名侦探,他不可能这么做,我愿意用自己的信誉担保。”吕凯铿锵有力地说道。
“小吕说得是,我也愿意用自己从业30年的信誉作保。”局长也附和道。
“在谢谢两位对我给予的信任之前,我也有话要说。”周穆严肃地说道,“就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朱警官的怀疑合情合理。但是,我不能眼看着自己的名誉受损而无所作为。”
“好!那就看是我先找到你切实的犯罪证据,还是你成功为自己洗刷嫌疑。”
“有意思,本案的第一位嫌疑人,也是最有可能成为凶手的箭头人物,就是大名鼎鼎的周穆侦探。”和周穆同一排的矮个子男人一边自言自语,一边飞快地在小册子上记录着。
“先等一等,警官。”安欣的父亲叫喊道,“既然目前已经筛选出最有嫌疑的人,为什么不从他开始审问起?”
“诸位,我在这里重申一遍,周穆先生不可能是凶手。”局长义正辞严地说道。
“你凭什么这么说?”
“他不是凶手,那我们就是凶手喽?”
“你有什么证据,凭什么还要拘留我们?”
在局长的一番言辞之后,影厅再一次陷入混乱之中,局长愤怒地提高了嗓音咆哮道:“诸位安静点,我可以向大家保证,周穆先生绝不会是凶手。如若他是凶手,那我辞去局长一职。”
叶清看着自己心仪的对象深陷滋扰,急忙站出来说道:“大家静一静,既然局长都向大家做了保证,那我们就积极配合警方,让这倒霉的事尽快过去。”
周穆向叶清微微一笑,而后说道:“我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答复。”
局长见大伙都平复了许多,便打开大门,让周穆、吕凯、朱据通过,然后又将门关上,将其他人猜忌、狐疑的目光留在门后。
“这算怎么一回事,一个最有嫌疑的人却赢得了警方的信任,而我们这些无辜的人却得留在这密不透风、热气腾腾的鬼地方!”安欣的爸爸嚷嚷着。
“因为他是一个侦探,一个可以还原事情真相的男人。”叶清带着钦慕的语气说道。
“真相?抱歉,我还没有自我介绍,我叫赵强,是一个侦探小说家。”赵强说道,“你刚才提到了真相,那么你觉得这会是一起谋杀案了?”
“我想是吧。”叶清慎重地回答道,“要不然警方就不会这么小心谨慎了。”
“现在怨天尤人也没用,他们在弄清楚真相之前是不会放我们出去的。”王云苦涩地笑道,“大家也算患难朋友,我叫王云,这位是我的女朋友林月,我俩是银行职员。”
“我叫叶清,自己经营一家花店。”
“老板娘,真的是你,你比原来漂亮了许多,我都差点认不出你了。”谢珂激动地拉着叶清的手,继续说道:“我叫谢珂,自由职业。这位是我的男朋友,马峰,也是自由职业。”
“大家好,我叫安杰、这是我的妻子李玉和我的女儿安欣,我们是市中心医院的医生。”
“啊?”赵强惊叹道,“这么说来,你们知道被害人了。”
“并不很熟,因为我是医药科的,我的太太是儿科的,并不在一个部门,平日里也没什么交集。”安杰平和地回应道。
赵强边听,边迅速地在小笔记本上记录着什么,又不时地涂涂改改;马峰则心浮气躁地来回踱步,频频将烟举到唇边又收回;谢珂则和叶清闲聊着。
影厅隔壁的办公室,局长和周穆等人正在谈话。
“阿穆,来这儿怎么也不事先打个电话给我,我也好尽地主之谊。”
“你也知道,没什么急事,我这人不爱麻烦朋友。”
“你这家伙。”局长拍着周穆的肩膀说道,“言归正传,我觉得现在需要一张时刻表,一张能清楚记录观影人员进出影厅的时刻表。”
“我这儿便有一张。”周穆将一张信签纸递给局长。
22点10分被害人离开影厅。
22点12分工作人员陈娴进入影厅。
22点12分叶清离开影厅。
22点20分被害人回到影厅。
22点30分D3离开影厅至22点40分回厅。
22点35分C5带C3离厅,5分钟后回来。
22点40分B2和B3离厅,直至终场前5分钟才回来。
23点C2离厅,3分钟后回来。
23点50分散场。
局长快速阅览一遍,而后将信纸递给吕凯和朱据。
朱据接过信纸,粗略地浏览一遍后说道:“我觉得这份时刻表并不可靠,毕竟你是嫌疑人之一,有充足的理由造假。”
“放肆,你这人说话怎么如此无礼。”
“不妨事,你若不信我的话,可以让影厅工作人员调取监控,到时候便知真假。”
朱据简单地和门边驻守的一位同事交接几句,而后又回到座位上,说道:“局长,请恕我无礼。但是,该说的话我还是要说。我觉得,在新的时刻表到来之前,不适宜开展询问。”
4.询问(上)
没过多久,驻守门口的警员便将时刻表递给了朱据,朱据简单地瞅了瞅,便说道:“局长,现在可以开始了。”
“等一等。”局长不怀好意地说道,“让我看一下你手中的时刻表。”
“局长,没什么可看的,我们开始吧。”
“拿来我看。”
局长从朱据手中夺过时刻表,认真细致地阅览一遍,说道:“小朱,麻烦来解释一下时刻表上面有什么不同。”
朱据默默地从桌上拿回时刻表,面露难色地看着局长。周穆早已看出了朱据的难处,急忙拍了拍局长的肩膀,同时也示意朱据就坐,没必要为了这样的小事纠缠下去。
“我们就顺着时刻表上的时间顺序,一一邀请观影人员询问吧。”局长看着周穆说道,“你意下如何?”
“这样再好不过。”
首先进屋的是影厅工作人员陈娴,她似乎还没从惊恐中缓过神来,面容惨白、嘴唇青紫、战战兢兢地站在屋内。
“陈女士,请先就坐,放松心情,我们仅有几个问题需要了解。”
陈娴颤颤巍巍地扶着椅子把手,缓慢地将自己放入其中,并轻舒口气,说道:“局长先生,我若能帮到你们,将感到十分荣幸。”
“非常感谢你的配合。”局长和颜悦色地说道,“今晚你在前台检票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观影的人中,谁有些异常?”
“抱歉局长先生,我当时可能只顾着尽快将票检完,并播放影片,并没有留意到有何异常。”
“不要紧、放轻松。”局长试图安慰陈娴自责的情绪,进而说道,“根据时刻表显示,你在22点12分,也就是电影开播12分钟后进入影厅,具体是做什么?”
“为李明先生更换一副3D眼镜。”
“哦,之前的那副有问题?”
“李先生说成像不清晰。”陈娴顿了顿,继续说道:“其实我觉得还行,也许VIP厅的客人要求都比较高吧。”
“他大概是什么时间段来找你的?”局长追问道,“是电影尚未开播,还是开播后的时段,也就是22点10分?”
“具体时间我没留意,但我可以肯定是电影开播不久。”
“那估计就是22点10分了,毕竟李明仅仅离开过影厅一次,在电影开播之后。”局长说道,“在这之后呢,还有谁来找过你,或者是询问些别的事情?”
“让我想一想。”陈娴仰望着天花板,思索了一会儿后说道:“一位单身的漂亮女士,那个神经兮兮的小个子男人和那对母女都来找过我。”
“具体因为什么来找你。”
“那位漂亮的女士是来问我什么地方可以充电的,因为她手机没电了,又要急着打一通电话;那对母女是来问我卫生间的位置;至于那个小个子男人……”
“怎么了吗?”局长似乎嗅到了异样的气息。(小说名:《电影院命案》,作者:大都督周公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