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全集 » 电影上海名媛完整版
扩展阅读
新西游记大电影 2025-09-13 09:01:20
古墓丽影电影和游戏不同 2025-09-13 08:37:46

电影上海名媛完整版

发布时间: 2022-07-28 08:12:19

A. 上海名媛拼单圈的事件真实存在吗你怎么看

上海名媛拼单事件我觉得真实存在并且正在发生。网上曝光的拼单事件有时间、有地点、有聊天截图,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存在,因为事实就摆在那,你不能当作看不见,但他的存在有哪方面的意义,我们就要好好论一下。

劝诫这些正在拼圈路上的小姐妹,证实真正的自己,找准位置和方向,努力吧,自己打拼出来的幸福生活会更香。

B. 上海名媛群曝光后,是不是揭露了人性的恶

热搜榜就被“上海名媛群”给刷屏了。


关于“名媛”的意思,特意查阅了浏览器,什么是名媛呢?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门、有才有貌、又经常出入时尚社交场所的美女。

在解释之后,还特意注释了“现代名媛”的概念时用到了“有钱人士”。

这才是真正的名媛聚会,在她们这里,“上海名媛群”里的那些人,连提鞋都不配。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钱人反而成为了一些人眼中的猎物。

这些人不是去自我成长,靠自身努力去踏足这些圈子,反而用一些低劣的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当然,她们也曾努力经营自己的人设和社交平台。

但是,假的真不了,谎言总有被人戳穿的一天。

活在梦里的人,可悲,可笑。

C. 求萱雪的《上海名媛》txt完整版

已上传 满意望采纳~

D. 《上海名媛》最新txt全集下载

上海名媛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网络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瞬息浮生(4)
她没有生气,只是慢慢反驳道,一字一句刺进他心里。
“我也是挑的——最起码,我不会选你这个伪君子。”
“那么你为什么接近戚爷——难道你认为他就是个君子?”
她侧头想了想,突然极诡异地笑起来。
“因为,我是要毁灭他的女人。”
终于甩掉冷玉卿回到坐席后,她发现戚默然不知去向,这时白日里在衡山公寓出现过的程达走了上来。
“戚爷有急事离席,请苏小姐回衡山公寓。”
苏繁锦支着下巴想了想,突然感到疲惫不堪。
走出威廉姆斯餐厅,便瞧见早已备好的乘骑正敞着车门等着自己。她看了眼夜色,转身告诉程达自己独自回去,便不顾阻拦踏着小步离开。
走到电车站才发现正好赶上末班车,缓慢的车体慢悠悠地停稳,又开动。
她如同无声黑白电影般慢格地走了进去,每一步都是静默的停顿,直到在一个靠窗的角落坐妥,车窗外不知何时传来细细雨声。
雨滴打在车窗的玻璃上,发出噼啪的微响,留下一个椭圆的水痕。不等这个水痕散开去,又有一个椭圆……

E. 旧上海名媛有那些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龚秋霞

在上海红颜沉香里,龚秋霞独以“梅花”惊艳上海滩。她十四岁加入“梅花歌舞团”,与张仙琳等因歌喉动人舞姿优美而被喻为“梅花五虎将”。旧上海的舆论界曾这样赞扬过她:龚秋霞的歌则最宜于清晨听,因为她的歌充满着青春朝气,抑扬顿挫,甜润婉转……。此绝妙之喻让现在的歌迷身有同感。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秦怡
被誉为“东方维纳斯”的秦怡,正如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所说:“因为她的性格和品质的美,她才能塑造那么多美丽的人物,包括伟大的母亲。”正是基于这种内心深处的美,秦怡成为上海红颜沉香里面最厚重、最醇香的一抹。

醇香的秦怡有着美丽质朴的内心支撑,但这亦无法阻挡其命运的多舛:在经历了初次的婚姻失败后,1947年,秦怡在25岁时与20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影帝”金焰结为夫妇,并成为备受人们关注的“银坛双翼”。但好景不长,夫妻间渐渐发生了情感错位。金焰去世后,秦怡几十年如一日悉心照顾自己的儿子,尝尽生活艰辛。但在经过命运的历练后,秦怡,这位“东方的维纳斯”却日益凝聚成一段让人景仰的沉香,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黎莉莉

黎明晖算是上海乃至中国最早的流行歌手了。黎明晖是中国早期流行歌曲摇篮明月歌舞团主持人黎锦晖的女儿,12岁就登台唱歌,她演唱的《毛毛雨》、《人面桃花》等歌曲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风行一时。

黎明晖于2003年去世,她以自己的歌声为中国的现代流行音乐拉开了帷幕,她与她的歌声一起成为了永不磨灭的经典记忆,而她成就的那段沉香,也成为了中国流行音乐最早的滋味。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上官云珠

出生于江苏的上官云珠到了19岁才开始了她真正意义上的人生,这一年,她几经辗转来到上海,在蒲石路(今长乐路)庆福里236弄18号拥挤的弄堂房子里,上官云珠开始了她上海滩十里洋场的美丽人生。

四十年代初,上官云珠拍摄了她的电影处女作《玫瑰飘零》,开始在影坛上崭露头角。20世纪40年代后期。她在“左翼”文化运动领导的昆仑影业公司里所拍摄的许多进步影片,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丽人行》、《早春二月》、《万家灯火》、《乌鸦与麻雀》等,后来都成为中国著名经典名片,上官云珠,这个旧上海十里洋场洇染下走出来的女子,终于脱胎换骨,凝成一段冰清玉洁的沉香。

但上官云珠的洁身自爱并没有让她逃脱历史的捉弄,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上官云珠受到残酷迫害,于1968年11月22日去世。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王人美

在旧上海繁华奢靡的浮光掠影中,一个模糊的形象渐渐清晰,她就是王人美,一个在当时以“野猫”之名而享誉影坛的明星。她主演的电影《渔光曲》堪称百年中国电影的经典;她演唱的歌曲《铁蹄下的歌女》七十多年传唱不息;她和旧上海红极一时的影帝金焰的婚恋至今扑逆迷离。而在晚年她总结自己一生的时候,却把成名看成是一生的不幸。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潘玉良

潘玉良,可以说是旧上海最为传奇的红颜女子,她扑朔迷离的身世以及迷样的际遇,都让她的名字在她亲手绘制的旧上海画面上定格为一抹亮丽的色彩。

电视剧《画魂》讲述了潘玉良的那段传奇人生:青楼出身的潘玉良十八岁后在两位男人的帮助下走上了艺术之路,并在艺术之都巴黎登峰造极,成为享誉中西的大画家,这绝对是一个异数,更准确地说是一段传奇。与此同时,她终其一生也都挣扎在这两位男人和另一位女人的情感漩涡中,无意依靠却又难以割舍,最后一个人孤独地离世。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周璇

如果说蝴蝶是旧上海胶片里的精灵,那么周璇就是旧上海老唱片的最华美的音符。说到旧上海的红颜沉香,周璇是一块弥久真的香玉,就象她的名字子里有个寓意为玉石的“璇”一样,她的一生,华丽而又沉重。

周璇儿时不幸,被几经送养,七八岁时,被送进一个歌舞班,处次涉及文艺。1934年,上海《大晚报》举办“播音歌星竞选”,周璇结果名列第二,电台称誉她的嗓子“如金笛沁入人心”,获得了“金嗓子”的称号,从此唱红上海滩。

周璇的情感生活坎坷,三次婚恋都以失败而告终,正像她在歌曲里所唱的:天地苍苍,人海茫茫,知音的人儿在何方?叫人费思量…… 不疯魔,不成活,在演艺圈无限风光的周璇却被诊断有精神疾病, 1957年,她突发性脑炎被送进医院,一代红颜,就此离开了人世。但她的声音,仍在今天生长不息。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蝴蝶

虽然在如今的上海辅庆里,这个长大后改名为“胡蝶”的女孩,已渐渐陌生,但循着那股深刻入骨的味道,我们可以在70多年前风雨飘摇的旧上海找到那抹沉香。那时候她的名字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座城市的味道。旧上海传奇女星蝴蝶先后主演了百余部影片,成功地饰演了中国不同阶层的各类女性形象,成为中国电影拓荒期和成长期的同步人和见证人。

1975年,胡蝶赴加拿大定居,化名为潘宝娟。1989年4月23日,翩舞人间近百年的胡蝶在温哥华因病与世长辞。她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是:“胡蝶要飞走了!”胡蝶最终蝶化而去,她那美丽的身影却长留人间,一同留下的还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前尘往事,胡蝶就这样飞走了,在另一个世界里继续翩翩起舞,最终化成了花儿的灵魂,只留下那缕余香,仍执拗地钻入我们的灵魂深处。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张爱玲

在旧上海的班驳沉香中,张爱玲永远是那第一炉香,当我们在揭开旧上海那本如花相册时,第一眼总是留给了张爱玲。泛黄的纸张,模糊的黑白印刷,一代奇女子却身着一袭华丽的旗袍,倨傲的仰着头……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在那一刻迷恋上这个女子的传奇、高贵以及骄傲。

上海十大红颜沉香之阮玲玉

1926年,迫于生计的阮玲玉出任影片《挂名夫妻》女主角,一举成名。1929年,阮玲玉主演影片《故都春梦》,扮演妓女燕燕获得成功,奠定了她在影坛的地位。阮玲玉表演艺术的黄金时期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她先后主演了《三个摩登女性》、《小玩意》、《城市之夜》、《神女》、《新女性》等很有影响的影片……阮玲玉演技具有丰富的激情又不失纯真、强烈而又细腻熟练、朴素 而自然,丝毫没有雕凿的痕迹,于是,中国“葛丽泰·嘉宝”的美誉不胫而走。

然而纤弱、敏感的红颜终归薄命,这位站在中国女演员演技巅峰的女星,却在情感道路上一路坎坷,于是,她在留下“人言可畏”的感慨后,自己结束了她精彩而又无奈的一生,一代红颜香消玉陨。

F. 上海伪名媛曝光后,男版名媛也火了!男版名媛怎么拼单的

有一位男子他自己爆出本来是想潜入上海的名媛群,想看一看名媛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并且还可以顺带的帮自己获取一些生意上面的资源。但没有想到的是,他花费了500元钱进的群,既然比拼多多,还要可笑。

这些名媛都是在群里面拼单,其中包括包包,一些高档的酒店,还有奢侈品下午茶,竟然连丝袜都要一起拼单。很多网友在看到这一个文章的时候都表示非常的震惊,难道真正的名媛就是挤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子吗?上海名媛群被曝光之后,有男版名媛也被扒出来了,其实跟女版名媛是一样的,有的男性专门在网上贩卖一些比较高品质的照片。

其实真正的名媛生活就是自己能让自己的生活得到充实,而不是用一些莫须有的手段把自己创造成一个虚假的人设。但是他们去伪造成名媛这种做法既不违法,也没有危害到其他人的生活,我们没有资格,也没有必要去指责他们。每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但是强行的挤入不属于自己的圈子,生活还是非常累的,所以脚踏实地的做自己。

G. 最近愈演愈烈的“上海名媛群”,是不是真实存在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有钱人越来越多,或许是之前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现在我们只是看到了之前未被发现的而已。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上海名媛群”这件被爆出来的事情,匪夷所思的事情。

H. 名媛李霞卿做了一件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

李霞卿,一个在中国航空史上留下夺目光彩的名字的名媛。

李霞卿是广东籍的名媛,出身广东世家,童年时代便随父漂洋过海,周游欧洲,说得一口流畅的英、法语。对每一个名媛来讲,精通外语几乎是必需的。

童年已有环游世界的机会,为她日后的人生抹上了亮丽的底色。

回国后她又先后在香港上海求学生活,继续接受都会西风的吹拂,同时又潜心学习唐诗宋词元曲等传统文化。

她的父亲李应生和叔叔李沛基都是反清的革命党人。一九二六年李应生与友人合组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可谓是中国电影事业的奠基人。这位开通洋化的名媛之父,不但支持女儿涉足当时属十分容易令人轻视和误解的水银灯下生涯,还亲自为她取了艺名李旦旦。于是,一九二八年上海影坛升起一颗新星——李旦旦。

她的自然真挚的表演和清丽的形象,迷倒了一众上海人,一时成为二十年代末期家喻户晓的明星。

身为名媛,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进而会对精神世界有种更高的追求。上海人称为“作”,北方人称“折腾”。

名媛,特别会“作”。

在影坛获得极大成功之后,李霞卿很快又开始寻求新的挑战。一九三年,十八岁的她,突然从银幕上消失了。

起因是她在法国旅游时在巴黎观看了一次飞行表演。当飞机呼啸着直冲云霄时,一种从未体验过的兴奋和极度的刺激令她十分亢奋。从此,她铁了心要驾驶飞机。
这是在一九三年,当时女孩子骑自行车,都被视为十分前卫和异端。

她考入瑞士日内瓦某飞行学校,拿到瑞士的飞行执照后,她再去美国波音航空学校深造。该校的教官,多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王牌飞行员,是美国很有名望的学校。她在那里通过航线、战斗、盲飞和特技等各科目的训练,一九三五年学成回国,一心想唤起中国女子:女人一样可以飞上蓝天……

一九三六年春天的上海,刮起一股“李霞卿”龙卷风,大街小巷的报童报贩,高举着红色号外吆喝着:
“号外号外,当年红星振翅冲天!”

“请看今日神话——女娲补天!”

女人飞天,不可思议,但这位名媛做到了,她以搏击蓝天的真实行动,解脱了千万上海女子的精神枷锁——不要自轻自*、安于现状,为她们在天空中升起第二颗太阳;女人不仅可以做女明星,还可以做女飞行员!

一九三六年三月,她驾着自己那架橙红色的单翼轻型飞机,在上海上空翱翔。碧空中那亮丽如火的一点,惊动了上海市民倾巢而出,万人空巷,在跑马场大世界一带更是水泄不通,上海人翘首仰望蓝天,交头接耳:

“是一个女人在开!”

“知道吗?那个开飞机的是个女的。就是十年前的红明星李旦旦!”

这位飞天仙女在上海上空飞了三圈,又在国际饭店上空做了一番特技表演,而后轻盈降落,人们蜂拥向她。她感到这样的簇拥,远远不同她当明星时的那份锋头。
她不是为了个人的锋头,是为了唤醒同胞姐妹投入时代。

这也是一种做秀,但她的秀场是地震山河、上天落地的大手笔,正所谓气贯长虹。
名媛做秀都是昂贵的:珠宝、名车名衫、豪华辉煌的场地和达官贵人的捧场客。
李霞卿的做秀更是价值连城,那是飞机和蓝天及全城老百姓,当然身为名媛她有这样的实力,但同时她还具备这样的胆识和魄力。

那是早在一九三五年,差不多七十年之前!

我们的老朋友差利林在一九四五年玩飞机已属十分摩登和前卫之举,而这位上海名媛要早他十年,已开始挑战蓝天。

“八"一三”淞沪之战爆发,这位挑战蓝天的上海名媛一改“时髦小姐”的形象,布衣素服,在炮火中投入救亡工作。她还亲自驾驶着橙红色的“新中国精神号”单翼轻型飞机开始环美“抗日救国,匹妇有责”的救亡募捐飞行。

有资料如是记载她在旧*向华侨的一次飞行募捐:

……蓝天上,一架橙红色飞机表演了各种飞行特技之后,一个小蓝点从机舱爬向

机翼………“噢,上帝,那是一个女人!”人们惊叫着。

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如雷鸣海啸,万头攒动,望着从机舱里走出来的一位秀丽女子。

她穿着蓝缎宽袖圆边大襟衫,蓝缎宽脚如意裤,一双大红闪光缎子绣花鞋,束起的发髻上斜插着一朵黄菊,完全是中国装束。……

正牌上海名媛,果然与一众概念上的只会追逐时尚,在社交圈上争锋头的时髦小姐不同。

李霞卿这次环美飞行募捐,激励了一众华侨和美国人的捐款热,并一度在全美掀起“李霞卿热”,令她的救亡募捐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她所到之处受到华侨及美国航空界人士的热烈欢迎,盐湖城还派出十五架飞机在离城市二十分钟航程的上空迎接,俨如国宾。

一九四0年,在一次募捐飞行中,李霞卿失事遇难,一代名媛的生命,发出最后一道瑰丽夺目的光彩,火凤凰陨落在她亲爱的蓝天中!她获得永生——她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二十八岁!

魂系蓝天往往用在雄鹰身上,而我们的上海名媛李霞卿,早在七十年前,已打破了这个由男人垄断的极限,成为畅游蓝天的一只金凤凰。

身出名门、学识贯通中西、才貌双全且已在水银灯下成名的李霞卿,本可以轻松悠然地创造一个美轮美奂、供小报和市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名媛传奇:如陆小曼,如赵四小姐,如邮票大王的千金周叔平……

她却不然。她不甘平庸,断然走出名媛的象牙塔,选择了用生命来谱写自己的传奇。

这样一位超群异类的名媛,她心目中的如意郎君应是怎样的?

翻遍有关她的被记载下来的资料,竟找不到片言只语有关这位女飞天的爱情故事。是不及展开,一心魂系蓝天,还是疏于记录,或者是刻意保留?也可能,她自有暗恋之人深藏不露?是爱情没有选择她,还是她没有选择爱情?

十六岁成为电影红星,又多次环游世界周游列国,感情生活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只是身为名媛,已令一众男人畏而却步,更何况在一九三五年,她已飞上蓝天。那时最现代的丈夫,对太太的要求也只是“入得厨房,出得厅堂”,而这样一位热恋蓝天的美人,一如上海人讲的“悬空八只脚”,哪位男士有魄力征服她呢?
我相信她在感情上是寂寞和孤独的,一如翱翔在无边的蓝天,虽然这是一个由一群生龙活虎的男人垄断的阳刚世界,虽然她享有欢呼也有赞美,毕竟,高处不胜寒!

即使在上海繁华的三十年代,这样一代名媛如李霞卿,在感情上相信仍是寂寞的。
她的追求者一定不在上海,而在瑞士在美国在海外华侨中,在手把手教她的飞行教官和并肩飞行的同僚中,或众多观看她飞行表演的华侨或洋人中!

女人要爱上一个情系蓝天的男人,是需要勇气的;男人要爱上一个魂系蓝天的名媛,要需要实力和魄力再加魅力的!

这只绚烂的火凤凰,就这样在中华上空划过一道飘逸的身影,短暂仓促却又夺目,让人来不及进一步追忆,就消失了:何人绘得飞天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这位上海名媛的境界,远远在陆小曼、周叔平等一众之上。可惜,她留下的故事太少了。

今日闲逛新天地和留恋在咖啡馆的上海女孩,都应知道,早在七十年前,上海的时髦外婆,已开始挑战蓝天!



毕竟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共和国五十来年的历史画卷中,我们依然可以找到至少两位仍显活跃的名媛——林徽因和章含之。

林徽因来自民国世家,才貌双全,被徐志摩热烈追求,又嫁给历史名人之后,夫妇俩双双参加了共和国国徽设计。

这朵绽放在民国斜阳下的名花,一样得到共和国朝阳雨露的滋润,在新旧两极权力的交替中,别有一种继往开来的政治美。

见过她一张穿人民装戴解放帽的照片,此时她已人到中年,在一片“男同志女同志”的性别被刻意淡化模糊的年月,仍充满名媛华贵的神韵,散发着另类的幽香。
可惜她中年早逝,我们无法测度她以后的路。

要说中国最后一位正牌名媛,当非跨过厚厚的大红门的章含之所属不可也。

章含之,名倾朝野的鸿硕之士章士钊的千金,丈夫为共和国的外交俊才乔冠华。她拥有一个十分中国十分孔孟味道的名字,又成长和陶冶在极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厚厚大红门内,她持有中共党员的身份却又不见头上闪耀着革命的光环。

她与林徽因或者正好是两代面对镰刀和锤子的光环,仍充满名媛华贵的神韵的名媛,但章含之似乎更幸运一点。

她的《史记》私人教师是共和国的第一代国家主席毛泽东,她的英文课学生也是这位中国伟人。当全国人民将毛泽东置在神坛上礼拜时,她却可以将之作为一位长辈面对面畅谈,甚至还可以向他说“不”!

关于这位末代名媛,她自己已著书多本,这里不多唠叨。

总觉得这位末代名媛,如一位高超的杂技演员,在连接两极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的钢丝上,做出各种优美的艺术造型。看似轻松其实是相当艰辛,连带她的爱情,都弥散着一片悲壮的革命色彩,如革命一样的烈火燃烧,义无反顾。

即使被有心呵护在深深的大红门内,然毕竟是一位名媛,她的人生仍是充满遗憾,“……我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我会遭到厄运,我会被卷入政治的旋涡,险些葬身在别人玩弄的政治游戏之中……”

即如在社会主义中国,因为富有中国特色,相信恰巧就是她的在共和国已不可多得的名媛身份,令她一如作为“两房合一女”的维多利亚女皇,早在八岁时就开始接受女皇的训练,年轻章含之也早早就被预定要栽培成一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名媛,成为东西方两极齿轮交合的一道润滑剂。

年轻时代的章含之,在不得不随大溜的毛式装束下,仍掩不住那满载着遗传基因的蓝色血液(又称为贵族之血)所呈现的,我们称为气质的神韵。这样的神韵,远远压过当时骄奢不可一世的第一夫人。

章含之的悲剧,与这是否也有一点关系?

失去乔冠华的她,受尽碧落黄泉永相隔的断肠之苦,仍能再撰书立著,再攀外交事业高峰,真正焕发出名媛的内涵修养。

她虽已年逾花甲,然观其照片,年少时的美貌,盛年时那种事业女性的干练锋芒,都不及现时的成熟睿智的魅力,奇妙地糅合了硬朗的中国现代社会主义和十里洋场丝丝西风时尚和古典中华的雍容,比一众当代女青年更显洒丽倜傥,展现在众人眼前的,仍是那一抹已离我们日感生疏和远去的名媛风范。

今日,作为那位历史名人的第三代,章含之的女儿妞妞,这位一代名媛之后,已成一个典型的无拘无束的、步履急促顾不得太多的回眸的、当代地球村青年。“名媛”一词,已不足形容这一代新世纪女人。

或者,名媛一词,再也不合适今日的新一代,犹如繁写体的汉字,我们或许还会读得懂它们,但已不再“生产”或“制造”它们,更不会“使用”它们了!



读者读到这里一定会发问,文中列举的几位名媛,似都不是上海人,却又为什么要归入上海名媛之中?上海,还真不是一个正牌名媛的滋生地呢。

“名媛”这个专用名词,不是所有的才貌双全的女人都担当得起的。一如也只有在荣国府与大观园才出得了金陵十二钗名媛。

上海这样一个开埠早、洋风炽热的大都会,在晚清和民初,造就和催生了大批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洋博士洋学者,惟独不合名媛的出生地。上海是一个商业都会,从来不是政界要人和宫廷贵族的聚居之地,因此名媛这个名称在上海,一个不小心,就会混淆为有钱人包起的明星、社交场上花蝴蝶样的交际花或海上红舞女。上海华洋交杂的土壤不够纯,滋润不起一支青嫩的纯种名媛萌芽。

名媛犹如纯种犬,必有一本清白高贵的宗谱。这决定了中国名媛的发源地,必在皇城内。又或者因为天津离皇城较近,不少下野或在野官宦大将都会在天津又安一个别墅之类,上世纪初,中国津京,聚集着一众名媛:赵家四小姐、陆小曼、林徽因……即如末代名媛章含之,她的大学时代和众多社会活动,也都是在“皇城”北京进行。

名媛需要一个瞩目的空间舞台供她们做秀,更需要合适的阳光土壤作为滋生萌发的营养。上海这样一片在商言商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大都会,海派不羁,英雄不问出处只认眼前实力,那本罗罗嗦嗦的家谱族系请免了,摆出来也无人识,故而令一众红红绿绿的交际花“出了外快”。

典型的有一位叫王吉,外号黑猫,又被多家小报称为“乱世佳人”的。

黑猫没有宗谱族史,曾在上海一家黑猫舞厅当过伴舞女郎。据言不仅善于一般社交舞,还会表演西班牙和吉卜赛独舞。舞艺高超之外,还能讲英、法、日三国语言,又从师名画家符铁年习画,拜名师学京昆,还曾与梅兰芳合演过《游园惊梦》……这些倒挺符合名媛的要求。

她后来嫁给一位局长级的官宦,继而又离婚嫁给一个开赌场的汉奸,自己坐镇老板娘位置,亲自打理。虽无家史也无宗历,但因在上海社交界翻云覆雨,与军政要人黑白两道都熟谙,上海人也就当她是“名件”了。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舒绣文就是最典型的海派名件了。虽然她也参加抗日救亡,只是蜻蜓点水似的做下秀,在大后方陪都重庆直至光复后的上海,她也只是一位军政要人的客厅点缀、沙龙的女主人而已。这样的上海名件,与我们前文提到的几位正牌对社会公益确有贡献,对女界确有推动的名媛,完全不同。至少,含金量不达标准。

或者,我们可以讲,她们是海派名媛。

上海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大都会,充斥着用钞票堆砌出来的冒牌名媛,犹如今天襄阳路市场兜销的假名牌。猛一看还充得过去,再细细一看,就喇叭腔了。

有专家教路,识别真假名牌只需看其细部配件,假名牌的细部配件如拉链、纽扣、夹里包括其唛头,必粗糙劣质。因细部的制作反而要求奇高,因而也最易显真伪。
现在想起,上海人称一众锋头甚健的女人为“名件”,而无“名媛”这个词,也是有道理的。精明乖巧的上海人当然明白一个“媛”字象形词中所意味的,但海派的个性又令上海人不耐烦去内查外调一些细节,于是一句“名件”,广而盖之,两面不得罪。

在人文闭塞,时尚绝迹的社会,名媛与交际花很容易被混为一谈。

尼克松访华重新打开中美大门,一股细细的西洋之风开始从门隙中吹入改革初期的上海,旧时望族之后,洞庭东山席家——上海席家花园的屋主——时已年逾七十的六小姐回沪省亲。这位席小姐年轻时堪为海上一代名媛。席家是民国时代新兴的洋务派。我母亲陪她去南京路购物,一众尚不开眼界的女售货员看呆了:

“这位阿姨哪能介漂亮,从前啊是做交际花的?”

母亲急忙解释:“不要吓讲,人家是好人家的太太!”

岂知她们还不领门:

“一定做过交际花的,就像陈白露那样的大牌交际花!”

这位海上昨日名媛当即沉下脸,拂袖而去。

平心而论,这几位女售货员是真心赞美她,只是想不出恰当的比喻。

话又得说回来,名件也好,名媛也好,没有经过十里洋场上海的锻打淬火,犹如
一尊未开过光的佛像,是不正宗的。

上海滩为中西文化百余年的风云际会,虽不及皇城多世家皇族,也不如岭南多华侨巨商及为一代民国开国元老的故乡故里,缺乏萌生孕育正牌名媛的族谱,但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庭训加上交融了的欧美文明,在一代名媛的蓝色血液里注入一股奇异的神采,并且,提供了一个通往世界的大秀场,完成了作为名媛的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一场都会文明的洗礼。

而且,北方南方名媛一旦掠过上海往往会驻足甚至定居这里,恋恋忘返,甚至乐不思蜀。

上海不是孕育中国名媛的母体,但肯定是培训名媛的一个大课堂。

名媛之花,清一色几乎都是绽放在上海。……
(转载程乃珊《 上海名媛》)
参考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332f0010009z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