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影评范文
寻找救赎的天空
——观电影《梦旅人》
周悟拿
女孩被医生和护士粗暴地拉进医院的时候,院子里的其他人都只是侧过脸来面无表情地看着。女孩的挣扎声与叫喊声随着那扇门的关上戛然而止时,他们又都开始继续干自己的事情。医院的气氛在短暂的混乱后又回复到了最初的死寂,仿佛没有人记得有这样一个女孩被拖入了一场盛大的梦魇。
女孩看到两个男孩的时候,他们站在高高的围墙上面,正准备开始一场探险。女孩穿成一身黑色,打着一把破烂的黑伞。因为她的介入,这场探险有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女孩可可一直在围墙上行走,因一座房子里传出的歌声而停了下来。我想,她内心其实还只是一个孩子,因为她的本是喜欢率真而纯净的事物的。那座房子里传出的歌声,是孩子们吟唱的圣歌。那是来自遥远的天庭的歌声呵。
至于男孩卷毛,他渴望的是一场彻底的宽大的救赎。他认真地阅读神甫送给他的《圣经》,“信者得救”,当他看到这四个字时他迫不及待地相信了神的存在。他祈祷世界世日的降临,亦只是因为他太渴望救赎。若是整个世界都被摧毁,又还有什么罪孽不能从他身上洗除呢?然而世界末日迟迟不肯降临,那些阴影也迟迟不肯从他心中离去。他只能反复地阅读经书,掐算出一个莫须有的世界末日。
另一个男孩小悟,他的胆子比可可和卷毛都要小。冒险,他走到医院围墙的尽头就不肯再移步向前,因为他害怕被关禁闭室,害怕被惩罚。当他和可可、卷毛走散时,他六神无主地在围墙上奔跑起来,却一脚踏空摔了下去。影片惟独没有提到小悟的过去,所以直到他满面鲜血触地而亡的那一刻,我们依旧无法知晓这个面目清秀的孩子究竟怀揣着怎样的秘密。我想,被精神病院的围墙囚困起来的人们,一定都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于是他们因为负荷了太多记忆而变得和平常人不同了。小悟死之前一直在重复着一个动作,就是尝试着再次攀上围墙。我想,他一定已经知道自己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可他不想让自己的生命终结在自己不愿停留的土地上。所以,他才一次次奋不顾身地尝试,直到力竭而亡。
一场滂沱大雨勾起了卷毛痛苦的回忆。他和可可在围墙上互诉过去,一起蜷缩在那把黑色的破伞之下。原来,他们都是杀过人的孩子。可可将自己的“末日之吻”送给了卷毛。这是真正的末日之吻啊,夹杂着冰凉的雨水。这个吻,是可可剩余生命中最美的一束光芒。
最后,在蜿蜒的海岸,他们爬上了灯塔。传说将子弹射向太阳会引发大爆炸。卷毛对着太阳举起枪,连射三发子弹,可是橘红的太阳依旧存在着。可可泄气地拿过枪,说:“我是注定要死的人。让我的死洗清你的罪吧。”
她毫不犹豫地对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随着那一声枪响,她头一歪,软软地靠进了卷毛的怀里。
漫天都是飞舞的黑羽毛。这个画面,美到极致。可可,她是乌鸦的孩子。可是为什么,她找不到自己的那一片天?
卷毛绝望地举起手枪向四周射击,可手枪中已没有一颗子弹。他只能绝望地抱住可可依旧温热的身体,身后,是一片残阳。
影片结束后,我久久思索:为什么他们三个能在高高的围墙上自如行走,而其他人,比如影片中的那个警察,走上围墙却马上重心不稳地摔倒?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是不畏惧死亡的人,所以无欲则刚。这个世界在他们眼中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他们并不怕失去什么,也不怕再受到什么伤害。他们祈祷的是末日,他们渴望的是救赎。所以,他们百折不回地尝试着,可实际上他们追求的都只是虚无的幻想罢了。
三个能在围墙上奔跑的孩子啊,你们能否告诉我,生命河流的尽头,是什么颜色?
❷ 影评怎么写主要是要格式,谢谢
题目、开头、正文、结尾。
1、题目
一个好的影评题目,关键在于它能否用于传递作者想要在影评中表达的信息。要找一个恰如其分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要从题目入手。影评的题目注重巧妙,新颖,构思独特,起到让别人一看见题目就想读下去的作用。最好使用概括性的词语。
2、开头
题目-开头-(中间)-结尾是既定的格式,影评最重要的是开头,要足够吸引观众的眼球,使他们有看下去的欲望,因此,开头无疑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3、正文
这一部分是影评的核心内容。影评就是写一篇比较日常的议论文,在写影评时应注意多分析、少叙述,以想要表达的内容为中心,摆出论据,层层推演。
4、结尾
正所谓虎头蛇尾,在结尾应该先对影评的主要内容进行具体点的概括,然后根据自己所围绕的中心思想能够进行感情上的表达,其次要阐述一下自己对整个影片的理解;最后运用名言进行收尾,让主题得到升华。
(2)经典电影影评范文扩展阅读:
影评的注意事项:
1、捕捉细节
一个善于分析的观众,必须养成的习惯:即使在几秒的时间里,也能抓住影片中的关键时刻、形式或影像。看的片越多,捕捉细节差异性的敏感度会越来越强,就越能够发现不一样的论据。
2、要会识别
因为电影是流动的,没有人能瞬间记下想记的一切,识别出那些关键的场景、镜头和叙述情节。一部电影,一般也就四到五个这种关键片段,把它们尽可能详细地记下来,包括摄影角度、灯光、景深和剪辑技巧等,这些都是表现主题的重要措施。
❸ 电影观后感范文
[电影观后感范文]
这部电影仅仅述说了一段往事,电影观后感范文。但如童话般的情节、压抑的画面以及赋予未来希望的稚气的脸庞加上天籁般的声音,述说了一种生命和青春的忠贞,对人性的忠贞。当童年被压抑的心灵缓缓在音乐中学会去描绘希望和贞洁,这个世界上所有的压抑和痛苦都不再是磨难,反而使那种震慑心灵的美丽更加强烈。人之间的相处之道不再是倾轧和敌视,而归于人的本性。
“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
一位留学新加坡的mba硕士做报告时说,在国外他问路时不喜欢去问华人,而更倾向于问外国人,而且屡试不爽。他们脸上同样是再行色匆匆,也会停下脚步去帮助你,甚至陪你走上一段路。
习惯以敌意揣测别人的人正是压迫教育的牺牲品。现在又有多少人用敌对、惩罚式教育去对待孩子?
敬重这位老师,他用音乐教给人去认识世界的和谐,去回归人的本性——善良与友好。
学会去微笑,学会去友好,学会去尊重,学会善良,就算对方是陌生人。收起你冰冷的面孔,就算你觉得那样很酷;收起心里的冷漠,因为冷漠会淹没你的本性;收起敌对的态度,因为你没有资格……你我他皆平等的生命,如果你想追寻生命的美丽,就忘却曾经被压抑的感觉,让心灵纯净的、自由的飞翔。
当习惯了沉默,还有什么值得我们珍惜,读后感《电影观后感范文》。习惯了冷漠之后,你的人生还剩下什么呢?你不能旁观你的人生,生命是一场灵魂的裸程。尽情飞奔,享受自由。心灵沾染了厚厚的沙尘,便有了高傲、蔑视、自私、冷漠、猜疑。学会清洗灵魂,就学会了反省。审视自己,回归生命本来的样子。
跟我和他一样的生命体——你,明白吗?
您现在阅览的是工作总结网http://www.gzzongjie.cn/谢谢您的支持和鼓励!!!
【内容简介】
世界著名指挥家皮埃尔·莫安琦(Pierre Morhange,雅克·佩兰饰)重回法国故地出席母亲的葬礼,他的旧友(戴迪亚·费拉蒙饰)送给他一本陈旧的日记,看着这本当年音乐启蒙老师克莱门特 (Clement Mathieu,杰勒德·尊诺饰)遗下的日记,皮埃尔慢慢细味着老师当年的心境,一幕幕童年的回忆也浮出自己记忆的深潭……
克莱门特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音乐家,不过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他没有发展自己才华的机会,最终成为了一间男子寄宿学校的助理教师,这所学校有一个外号叫\"水池底部\",因为这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到任后克莱门特发现学校的校长(Francois Berleand饰)以残暴高压的手段管治这班问题少年,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闲时他会创作一些合唱曲,而令他惊奇的是这所寄宿学校竟然没有音乐课,他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克莱门特开始教学生们如何唱歌,但事情进展得并不顺利,一个最大的麻烦制造者就是皮埃尔·莫安琦(Jean-Baptiste Maunier饰),皮埃尔拥有天使的面孔和歌喉却有着令人头疼的性格,谆谆善诱的克莱门特把Pierre的音乐天赋发掘出来,同时他也与皮埃尔的母亲产生了一段微妙感情。
〔电影观后感范文〕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❹ 求1000字的影评范文,最好是获得奥斯卡的电影
一个单身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地位低下,数度求职而被拒,银行帐户上只有十四元钱,车停在道上挨罚单,还被其他的车撞……
朱丽亚罗伯兹就演这样一个透顶倒霉的人,为了生活厚着脸皮到律师事务所工作,什么也不懂,却误打误撞让她找到了一家大公司污染水源的证据,于是开始漫长的索赔工作。在这几年中,朱丽亚一身是胆,居然拳打脚踢开创了一番事业,不仅有了钱,而且过上了有尊严的生活。 这是一部轻喜剧,虽然题材还有些严肃,这种与强大势力斗争的社会问题片有很多,要拍得沉闷简直太容易了,但换了朱丽亚来演,当然风格也随之改变,变得轻松、平凡,甚至有些儿戏。
我知道在美国要取得律师资格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朱丽亚本来就早婚早育,与两个丈夫离了婚,带三个八岁以下的小孩,哪里还会有时间接受教育,不过也是教育制度的缺陷,当律师除了有很好的法律知识还不够,还需要朱丽亚这种坚韧顽强、永不妥协的笨拙精神才行。因为是集体诉讼,需要六百多位当事人90%以上的认可,这项工作完成的难度超乎想象,片中那位讨厌的女律师就怀着对朱丽亚的轻蔑想令她知难而退,但朱丽亚终于还是完成了,事后她面对一脸吃惊的首席律师调侃地说:“我没有法律学位,所以我只能对六百三十四位当事人提供性服务,真是累死。” 哈哈,这就是朱丽亚罗伯兹! 那个大嘴的、乱发的、满口粗言秽语的、胸无城府的、易怒的朱丽亚罗伯兹!她让我们明白一个真理:只有你努力,平凡人也可以做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但也并没有否定教育,否定的只是那种教条式的、与社会脱节的教育。其实朱丽亚能取得这些成就,离不开专业律师的帮助,她只做了她能做得好的事,只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真正要加工成成品的,还是只有专业人士。 但这样已经足够令我们扬眉吐气的了。 学生是最不能被忽视的类别,因为他们现下虽然没有钱没有势,但谁也无法预知将来他会不会出人头地。同样,贫穷也不能被蔑视,怎知风雨之后不会出现彩虹?
可惜的是,影片对贫穷的理解非常的肤浅,那是富人贫乏的想象,朱丽亚住着独门独户的房子,有花园,有阁楼和地下室,房间里家电厨卫功能齐全,食品丰富,不知道这样的贫穷是不是让我们艳羡? 唯一跟贫困挨得上边的,是经常出现在灶台上的蟑螂,唉呀,已经把我们胆大包天的朱丽亚吓得花枝乱颤歇斯底里了。一只昆虫,居然就可以把生活档次降低到贫困线以下,开玩笑的吧?因此又想起了安徒生著名的童话,《豌豆上的公主》。
影片是流畅的,色彩是丰满的,音乐是轻快的,没有故弄玄虚,作为商业片,能够拍成这样,也算是一个好的交待。 但我奇怪的是,以朱丽亚这样绝无仅有的才能,言语犀利,作风泼辣,能随机应变,具亲和力,怎么可能会堕入贫困?看来确实是导演的想当然。
❺ 影评范文 写一篇关于《致青春》的影评
《致青春》的影评范文可以以对照原著为主题,从影剧情节、拍摄的镜头角度来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剧中演员们的演技水平。
正文:
在《致青春》的影视改编版中,这版堪称还原度最高的一部,大多数小说中的桥段、人设甚至对白都悉数保留。制作上也尚属用心,尤其在开篇的时候使用时光回溯的方式交代了林静与郑微的关系;
(5)经典电影影评范文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自喻为“玉面小飞龙”的郑微,怀着对邻家哥哥林静的爱意考入大学。当她联系林静的时候,却发现林静不告而别,匆匆出国留学。生性豁达的她与同宿舍女生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开始享受着大学时代的快乐生活,直到她意外爱上了学长陈孝正。而刻板敏感自尊的陈孝正却在毕业之际又选择了出国留学。
几年后,林静和陈孝正先后归来再次走进郑微的生活,而美丽动人的好友阮莞意外离世,促使郑微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在经历了与陈孝正跌宕起伏的爱和林静的细心呵护之后,郑微明白了什么才是平凡的幸福,并最终选择了更加成熟阳光的生活。
❻ 谁能给我几片好的影评范文不少于600字
一曲佳人,生死隔
——《十面埋伏》影评
白茫茫的雪,还在飘落。嫩绿的衣裳,鲜红的血液。一曲佳人,悲戚的响起。亲爱的爱人,你让我情何以堪?我如何能坦然,接受你已经逝去?
《十面埋伏》是由张艺谋导演,刘德华、金城武、章子怡、宋丹丹主演的爱情剧情片。获得了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技术奖,且是第77届奥斯卡最佳摄影奖提名。
本片中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令人始料不及。金城武饰演的随风,游戏一场;刘德华饰演的刘铺头,在朝内应;章子怡饰演的小妹,装盲起舞。整一场故事,处处暗藏玄机,幕幕都是转折。一段注定无法善终的爱情,每一次的转变,都触动着我的心弦。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觉得没什么吸引力,可当我耐着性子看下去的时候,我竟沉浸在这段凄美的故事中,变得无法自拔。一开始着实以为,小妹是装的,可过了很久,渐渐也相信了,就如随风一样,相信了一切。可最后竟还是出人意料。
小妹和金铺头随风,第一次在花海中欢声笑语时,盾牌兵的突袭,还有那个神秘人出手相救,到最后,让我觉得是那么的可笑。因爱生恨,原本不顾一切保护的人,最后却死在了自己手上。刘德华这次扮演的角色,悲哀的或者,他没有担当,他输不起。小妹最后那一飞刀,并没有杀他,是为了回报他的多次相救吧。张导在这,展现出了我们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一种轮回相报的思想,因为你救了我的命,那么我可以再次将生命随还给你,哪怕,是那么不合乎情理。
电影《十面埋伏》秉承了张导一贯的风格,注重色彩。小妹所在的飞刀门,一身生机盎然的鲜绿,却是手染鲜血。小妹孤身一人,穿着红色调的男装,在竹林间与盾牌兵奋战。绿意犹在,杀气袭来,转瞬即逝,一切皆如梦。当小妹放走随风后,站在一片火红的树中间,叶片起舞,小妹那一抹绿,在深秋的林中,是那么鲜艳、那么显眼、那么孤单。
影片的背景乐,佳人曲,让我难忘。看完了电影,我便一直反复地听,这首佳人曲。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原本是小妹起舞的一首曲子,到最后,竟真是,佳人难再得。金城武浑厚的嗓音,让这段悲戚唯美的爱情就此落幕。
明明心中有爱,为何总是深藏着阴谋?明明不愿舍弃,为何还要狠心的离去?
我们总是如此,总以为自己赢了,总以为一切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所进行着。殊不知,命运总是那么差强人意。金铺头说过那么句话,我等你三年还不如他陪你三天?有时候,真是如此。爱情没有先来后到,没有原理可讲,我就是变了心,我就是爱上了那个男人,又能如何?爱情像一阵风,你只有感受得分,无法触摸。爱情又像是一片沼泽越是想要挣扎,却越是陷得深。
人们总是在对另一个人心动的时候,对这一个人心有很愧疚。我想,如果小妹够洒脱,答应跟着随风一同浪迹天涯,便不会有最后那无可奈何的结局,便不会有那生死两隔的尽头吧。可是,这样的唯美,这样的悲戚,才是电影,才足够让人对此有所触动吧。一场游戏一场梦,到头来,只有输。是是非非,生死难料,怎知一切都早已注定。
这台电脑上就这一篇了
❼ 编导专业影评范文怎么写
影评是电影评论的简称,是指对一部电影的导演、演员、镜头语言、拍摄技术、剧情、线索等等各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
《少年的你》整部电影太过压抑,电影中淋漓尽致展现的校园阴暗面在一瞬间撕裂开来。我身旁坐着的小姑娘,从影片开场后不久,就一个人默默流泪,实在是不忍心看她一个劲用手擦鼻涕和泪水,就随意递给了她几张纸巾,希望她只是因为看到被打的小北而哭泣,希望她只是看到陈念被打而哭泣,希望她不是校园霸凌的受害者。
影片播放的进程中,看到陈念开始被霸凌的时候,我的思绪一下子被拉回到小学五年级的日子,长大后的反思,我才懂得,校园霸凌从很早的时候就在我们身边存在。
过了这么多年,作为一个旁观者,我还是能够清晰的记得当时发生的事情,那是一一个秋天的下午,小学生的班级总是闹闹哄哄,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课间,我正坐在桌子上看书,突然被啪啪的耳光声惊得抬起头,就发现几个男生正在打另外的一个男生,貌似只是污蔑那个瘦小的男生拿了他的钱,可能之前就已经存在殴打欺负的现象,像他这样被挨打的课间估计已经发生过多次吧。被挨打的男生在承受了几巴掌重重的耳光之后无奈承认是他拿了他的钱,可是我知道,不是他拿的。他们想欺负他,还需要真的事实吗?随口说一句话,就可以打着“正义”的口号拳打脚踢。
那一次我距离校园霸凌大概只有几张课桌的距离。当时年少,什么都不懂,扮演了电影里无情冷漠的旁观者。现在看来,这才是我最心痛的地方,原来我们都曾无情冷漠的对待过这个世界。
我与那个被打的男生,谈不上是朋友,只是偶有交流,知道他家境不是很好,借宿于他二姨家,在学校借读学习。对当时他的情况也只是了解到如此。那次事件之后不知道过了多久,被老师发现,我只记得打人的那几个男生被老师揍的是”鼻青脸肿”,在那个恨铁不成钢的21世纪的初期,我的班主任至少真的是扮演了正义的使者,彻底终结了班级霸凌事件。在那次事件之后,开了一次班会,批评那几个男生的话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教育我们这帮冷血的“旁观者”的情境,我至今记忆尤深。班主任质问我们为什么不报告老师?为什么任由其发展?为什么对同学如此冷漠?
我作为旁观者的一员,我沉默羞愧的坐在座椅上,什么话都说不出口,在那次事件之后,我知道我们这些人也许才是霸凌的最大助纣为虐者,我们的冷漠,才是最大的暴力。
思绪被拉回到电影情节中,故事的开始是因为胡小蝶的自杀,她留下的血迹,在没有清洗干净的第二天就被校园里的男男女女哄笑着踩过。“每个人都有作恶,但旁观者永不忏悔!”陈念之后被欺负,魏来将她从楼梯上推下去,周围的人都喊着陈念的名字但是没有一个人扶起陈念。“每个人都有作恶,但旁观者永不忏悔!”胡小蝶坠落的时候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拍照录像,陈念走过人群,脱下校服盖住她的遗体,陈念对于胡小蝶的死知情,她当时能做的可能就是保护了胡小蝶最后的尊严。欺凌估计就是从这时开始展露头角,当陈念被警察询问笔录回到教室之后,看到座椅上的鲜血,她抬头默默环视了教室同学一周,没有人会帮助她。
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场景,回应在耳边的就只是这简单的一句话,相比较施暴者和被欺凌者,旁观者站在这两者中央,明知事实真相,却从来都无动于衷,任凭一次又一次的事件发生。这才是我觉得最悲哀的!
年少时,我们应该都做过这样的梦吧,我保护世界,我也能保护你。但是现实的真实情况就是我没能保护世界,我更没能保护你,我甚至都在躲避世界,甚至无视脆弱的你。
无数的人都在感叹小北对于陈念的“爱”,一个用尽全力保护陈念的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是陈念,但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遇到保护自己的小北。
电影里一幕幕血腥的场面,一次又一次地发出灵魂的拷问:“懦弱的不止她,有你还有我。他们一直在欺负我,你们为什么不做点什么?”
现在的我终究是没能忘记那个五年级下午的课间。我可能忘记他们的欺凌,我只是不能忘记那个冷漠的自己。多年后,我曾经在练车时碰到当年欺凌别人的男孩之一, 他去读了一所不错的大学,貌似生活过的很不错,我没有同他交谈,尽管大家当年都是一个班的同学;我也曾经碰到那个被欺负的男生,我坐在公交车上,一眼就认出那个车窗外独自走在冷风中的他,貌似他过得不是很好,身上有油腻的汽油,拎着一个塑料袋默默走在路上,公交车行驶过他的身旁,我回头望了他一眼, 我不禁感慨了一下,当年小学他学习挺好的呀!
人应该是变的越来越好的。
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未免太过漫长了....至少我这一路走来,我庆幸我长大,我也学会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个世界”,但是这一路太漫长了,走的毫无捷径可言。
如今我们都不会再经历少年时代,但是依旧希望: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做欺凌他人的人,这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不要当懦弱的受欺凌的人,要学会反抗;不要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尽可能做一些什么。
电影终究是电影,剧情的设计还是给予观众以安慰,明明是悲剧,却给我们温馨的感觉。未成年的霸凌在经历者的一生中是不能磨灭的,这主要是来自于人性之间直接的弱肉强食和赤裸的肉欲。祝愿遭受过霸凌的人能够走出阴霾,成为自己年少时理想的大人;希望实施霸凌的人真正完成自我的救赎;惟愿当时冷眼无情的旁观者能够换种心态勇敢的热爱这个世界。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够像小北一样,“保护了世界,也保护了你“。
❽ 电影观后感格式范文有哪些
电影观后感格式范文:
《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以卖假药救人性命为主题的一个故事。
在看的过程中,主人公程勇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印度仿制抗癌药的中国代理,又接着认识了刘思慧,黄毛,刘牧师,由他们几个把药运到中国,卖了出去,虽说卖假药是犯罪的行为,但是他们只是想救别人或者自己的性命,你们还觉得是犯罪行为吗?
再到后来程勇说解散了吧,但是药不会停只是换了个人卖而与,在这以后就由刘长林去卖药了,他们却以为是开玩笑的,但最后刘长林被通缉了,也停止卖药了。
到最后老吕死了,程勇又开始运假药了,而且价格比以前还要低,后来黄毛为了救程勇,被大卡车撞死了,程勇最后也被抓了,看完这个电影对我的触动很深。
而最后给我最大的触动,是程勇去监狱的车上,在他那里买药的白血病患者来为他送行的场景,所有人都摘下了口罩,刘思慧甚至给女儿摘下了口罩,他们以示尊敬。
因为几个病友群群主第一次和程勇见面的时候,因为是有菌环境而戴着口罩讲话,程勇说你戴着口罩和我谈,我都看不清楚你们的脸,是对我的不尊重,当时只不过是耍横的话,强行的要求,最后却是白血病患者们自己主动为他摘下了口罩,这是大家对他的认可。
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也就是这一刻,我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这部电影的画面给我的感觉很沉闷,偶尔的喜剧效果,幽默风趣感觉它的背后夹杂着更多的是心酸和无奈。
如果想要别人的尊重,就得先做让人尊重的事情。
❾ 电影影评300字
《肖申克的救赎》
这部电影前前后后看了7遍,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吸引力。
我喜欢ANDY的深沉而有点忧郁的眼神以及慢条斯理温文尔雅的讲话风格,更喜欢那个RED,他富有磁性的声音以及历经沧桑后对人生深刻的洞悉。当然,让我爱不释手的这部95年和《阿甘正传》一起获得多向奥斯卡提名的经典影片不仅仅是这些。
主角ANDY和RED,一个曾经是社会上的精英,曾经过着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的银行天之骄子;一个是在监狱里面自称唯一有罪、投机倒把的下流社会的黑人;一个是人格高尚喜欢歌剧,一个喜欢GANMBLE看舞女并在监狱搞营生;一个学士渊博另典狱长也甘愿他做自己的“左膀右臂”,一个不知意大利娘们唱的是什么需要ANDY给他讲一些趣事来打发时光。两个人相差如此之悬殊,但最终却谱写了一首友谊华美的赞歌,只证明一句话:友谊不分界限。
这部电影的悬疑设置的很好,总是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转折然后给出另一个事情发生的方向,但细想之后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很喜欢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RED以一个身处局中的旁观者叙述这发生的一切,有对ANDY的解读也有RED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有对正在发生事件的描述也有对事件将要发生的进行铺垫。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更为客观、灵活,像以往许多经典的文艺片、励志片都是以这种方式来展开的,比如《海上钢琴师》、《阿甘正传》。
每部好的电影都是承载着一定的理念的。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看到导演一方面在极力刻画隐藏在权、钱、物质下人们的丑恶嘴脸,另一方面导演也在表达他的理念:在这个物欲横流、颠倒是非的社会中,总会有那么一片心灵的净土——自由、纯净,而人们正要为了这片心灵的净土不断的前进、奋斗。有一句俗语:不成熟的男人会为了理想而牺牲自我,成熟的男人会为了理想而卑微的活着。或许在我们为自己的梦想——或自由或自己觉得有意义有价值东西坚持而屡屡被风暴冲昏了头脑的时候,意外和希望就这样不经意的降临了。
❿ 有哪些比较经典的影评范文
《霸王别姬》影评:一个人若是活的太过纯粹,就注定被纷扰的世俗所埋葬。就如霸王别姬里面的程蝶衣,终其一生,只唱一段京剧,只爱一个段小楼。而出于对生的本能的渴望,他的师哥段小楼出卖了同门之谊,同时也出卖了自己的爱情,那个死心塌地想和他过一辈子安稳日子的头牌名妓----菊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