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电影八佰中有哪些经典台词呢有人可以分享顺带赏析一下吗
电影《八佰》经典台词、语录
1、国人如此,倭寇何敢
2、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3、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4、“弟兄们,来生再见”
5、“等我死了,你替我”
6、“仓库里有多少士兵”
7、山河破碎,男儿许国。
8、舍身取义,儿所愿也。
9、“丈夫许国,实为幸事”
10、“等我死了,你替我!”
11、“战争的背后都是政治”
12、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13、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
14、“一个弟兄都不能留下”
15、“国民皆如此,倭寇何敢”
16、“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17、迅速布置护火力点,发射。
18、“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19、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微笑。
20、这边是天堂,那这边便是地狱。
21、“我不想死,但总有人会死。”
22、待我成尘时,你将见我的微笑。
23、一腔热血复民国,誓扫倭奴出山河
24、“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补上。”
25、“人各有命,军人有军人的命。”
26、“这些孩子,个个都是爹娘生的”
27、我们这些军人,一步都没有退守。
28、“谁都有老婆孩子,谁都有家。”
29、“我们是湖北保安团的脸面...”
30、明天我们将会承受更为猛烈的攻击。
31、“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
32、“流尽最后一滴血,与敌人拼到底。”
33、他们正在撞楼体,必须尽快干掉他们。
34、纵使战至一人一弹,也绝不放弃抵抗。
35、“为了我家那小子,我怎么死都成。”
36、“立好牌位,为国献身是早晚的事儿。”
37、“一个人一个命,家里牌位早就立好了”
38、这些民众,也会作为种子去叫醒更多的人。
39、“家国破碎之际,以军人之身报效先人。”
40、“七十万国军都没有干成的事,你们能成?”
41、“你们抵抗三天了,再继续下去,意义是什么?”
42、外面有三十万日军,一旦交火我们万无生存的可能。
43、我就是害怕,我怕我死掉了,死掉了什么都没有了。
44、军人畏战,人心涣散,没人知道国家会变成这个样子。
45、“我们这四百人让民众看到了,我们中国还有希望!”
46、打了三个月败了三个月,国军举全国之力,最后全面崩溃。
47、东北沦陷了,华北沦陷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你们,上海还在。
48、靠我们区区这四百来人是扛不住的,得靠身后这四万万人来抗。
49、我在老家读过私塾,没去过县城,我就想看一下上海长什么样子。
50、我们不只是在这里抵抗日本人,我们是在给他们看,中国人还在。
51、「 我们不仅是在这里抵抗日本人 我们是在这里给他们看 中国人还在 」
52、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让我子孙后代,再不受此耻辱。
53、战况至此,全上海的百姓都会看着我们,四行仓库是我们最后的阵地,也就是我们的坟墓。
54、兄弟们掉队了并非是情愿,现在帮你们中央共军,把补给都给送过来了,没有功劳也算苦劳啊。
② 八佰电影简介
该片取材自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在明知毫无援军的情况下坚守阵地,英勇作战,以少敌多,和敌人血战四天四夜,最终用鲜血谱写出一曲可歌可泣的英雄战歌。
故事的背景是淞沪会战中国民党大部队已溃败,退出上海,民党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率领残余部队据守四平仓库。
影片中的军人,以血肉之躯坚守阵地,打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粉碎敌人妄图3个小时拿下阵地的企图。
关键时刻,一个个铁血男儿,浑身绑满了手榴弹,一个接一个喊着自己的籍贯和姓名,纵身跃入敌军阵营,炸毁坦克,保住阵地。
这一幕幕,让苏州河对岸租界内的中外人士无不为之动容,也让观影者落泪。
③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这部电影其实是非常值得我们一看的,里面主要讲的是淞沪会战里的最后一战:四行仓库的那场战争。其实这个电影我们从头到尾看完之后内心都会非常的难受,想通过什么方式把它发泄出来却不知怎么做。淞沪会战虽然是我们第一次全面的和日军的交战,但是我们真的输得非常的惨,非常的憋屈。这场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更多的人应该了解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这所谓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没有什么非常大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拖延时间好让大部队可以撤离,其次就是为了能够让英国等领事会的人看到我们的决心,让国际方面给予我们援助,但是最后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场战争注定是无法胜利的,但是最终他们八百壮士成功守了下来,最后安全撤退,其实他们做的已经很好了,我们应该敬佩他们,牢记历史,发愤图强。
④ 电影八佰多长时间
八佰片长2小时27分钟。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和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导演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4)八佰电影经典扩展阅读:
剧情简介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
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⑤ 八佰是不是红色经典电影
不算,红色电影是指描述关于红军、解放军、八路军的电影。八佰讲的是国军。
⑥ 八佰是红色经典电影吗
是的。
《八佰》是由华谊兄弟电影有限公司、北京七印象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管虎执导,黄志忠、欧豪、王千源、姜武、张译、杜淳、魏晨、李晨、俞灏明等主演的战争题材影片。
该片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该片于2020年8月2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影评
电影开篇用摇移的大全景方式勾勒了苏州河北岸的“静”,这是满目疮痍之地,没有居民,只有残破与荒凉。“静”是《八佰》一面,由“静”到“动”是更重要的一面,它既是战争的对抗与角力的“动态”,也是人物变化成长的弧光,更是主题精神的升腾的过程和姿态。
在枪火和刺刀带来的惨烈声响中,该片着力呈现了“八百壮士”阻击日本侵略者进攻的几个战争段落和侧面,战争的残酷性首先被传达出来,与之交织的是带有痛感的崇高性。
作为一部战争类型商业片,该片正视了战争的残酷,与此同时,也不再采取以往战争片凸显指挥军官个体的智慧与英勇的策略,甚至淡化了谢晋元的领导,而是以群像的方式塑造出“有意味的普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合力。
⑦ 《八佰》观后感
《八佰》这部电影是2020年电影业复苏以来我第一次走进影院看的电影,非常震撼,也非常有感触。为什么说会选择去看这样一部电影呢,首先是它的演员阵容,确实是非常强大,演员演技实力也很优秀,张弛有度。
除了真实存在的由杜淳饰演的谢晋元将军,魏晨饰演的朱胜忠,俞灏明饰演的助手上官志标,最让我有感触的其实是贯穿整个故事的线索型人物“端午”,欧豪饰演,在短短4天内从一个贪生怕死的杂牌军成长为真正的战士,最后壮烈牺牲,让人为之动容。
其次一大亮点是电影中第一个镜头出现的“老鼠”以及贯穿整部电影的“白马”,要知道管虎导演擅长用动物意象,它们的出现并不是凑时长,“老鼠”本能就是求生,是躲藏,一开始仓库守军们收拢上来的“杂牌军”里有很多人根本不像打仗只想活着,显然对应的是他们。
而“白马”,它是希望,是未来,从始至终都围绕着剧中“小七月”和“小湖北”,代表的应该就是希望少年拥有的未来是属于少年的。
最后,作为一个观影者,虽然说不能和这些英雄前辈们在战场上感同身受,但是在这部电影里也算是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国人、战士,有多么顽强和爱国。就像电影中那句最经典的台词“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这是我们该记住的历史,庆幸自己生于和平年代,也应该好好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向军人战士们致敬,没有他们的挥头颅洒热血,哪来今天的美好中国。
(7)八佰电影经典扩展阅读:
《八佰》的历史背景:
故事发生于淞沪会战后期,1937年10月,“八百壮士”在上海四行仓库英勇抵抗日军整整4天后吸引了国际社会的注意。四行仓库,一幢25米高的六层混凝土建筑,位于苏州河畔,属闸北区,在上海租界的边缘地带。坚守四行仓库表明蒋介石在国际视野面前展示中国的抗战决心。
这是自卢沟桥事变以来,中日发生的第一次重大战役中的一场特殊防御战。88师第524团第1营与日军精锐第3师殊死战斗,中国营只有四百多人,为什么后来会被称作四行仓库“八百壮士”?
第88师由孙元良将军指挥,孙元良向他的上级顾祝同提出抗议,这意味着88师会全军覆没,顾祝同最后经权衡,蒋介石同意第88师大部分人员撤退,只留524团第1营,谢晋元中校带领524团第1营坚守四行仓库。
一营官兵大多是来自湖北的新兵,当兵不到3个月,他们唯一的重型武器是4挺24式水冷马克沁机枪。414名官兵奋力加固防御工事,用沙袋堆起防弹墙,将邻近的建筑物烧毁,形成一个开放区域。
谢晋元当然知道自己兵力火力都严重不足,所以故意散布消息,将第1营标记为“第524团”,以迷惑日军。10月27日中午,双方发生交火,日军从仓库西侧发起进攻,守军打死日军7名,守军只有2名士兵牺牲。10月28日,上海所有的媒体头条,都报道四行仓库守军的英雄事迹。
第二天上午巡查防御工事时,发现一支日军部队在1000米外活动,谢晋元拿起枪击毙了一名日本士兵。下午,日军占领了仓库西侧的交通银行大楼,切断了仓库的水电线路。四行仓库守军的消息点燃了所有市民的爱国激情,上海商会和市民们送来了十几卡车的物资,谢晋元还借机请美国军队帮助转运出去了10名伤员。
当天晚上,上海商会派女童子军杨惠敏送来一面国旗,杨惠敏希望记录所有士兵的名字,谢晋元遂从524团的名单中列了800个名字给她。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⑧ 《八佰》电影好看吗
对于一个只会看电影的人来说我觉得好看,我哭的稀里哗啦。我们更应该从这部剧里看到历史的影子,而不是单纯的评价剧情怎么样,开头日本军队用喷火枪(不知道专业名字)在向类似两个集装箱的金属箱喷火,我感觉里面押的应该是士兵,开头已然很惨烈。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尊重历史的电视剧,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是不可磨灭的。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是在大前方,而中产党那时还不够强大,是敌后根据地,所以抗日战争前期几乎都是国民党在发挥功劳。而且影片中每个士兵,不都是来自中国大江南北的中国人么!(共产党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军力大增,因为积极发动群众,走农民路线),所以我看有的说拍国民党是反革命题材真的是无知,当今的国民党是反革命,而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共联合抗日,国民党虽有消极方面,但绝不可磨灭他的功劳,为的不是国民党,而是中国大地上那些普普通通为国赴死的将士们)
我国需要这种题材电影,曾经有《集结号》,从那之后近代战争题材电影时至今日才出现《八佰》,我们国家在和平的岁月里需要这种回顾历史的题材,铭记历史才能更好的发展和强大。对于里面人物的刻画,我觉得里面每个士兵都很重要,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像为国赴死的普通士兵同样很重要,单独刻画他们才能让大家更能振聋发聩,而不是单纯单独英雄人物的刻画,小人物的英勇有时更能突出其伟大的爱国精神。脱离电影来看,我们不就是那些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吗?国家真正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能像片里的爱过民众那样表现吗?如片中一个一个普通壮汉l为了送电话线而付命,谁都知道那是回不了头的桥。
前阶段才查了资料,国民党虽有德械师,但打到后来那还有什么德械师,都快被打光了,都是后来的其他兵不冲上来,国民党的装备被神剧吹爆了,当时国民党的军械装备其实比日本差的太远太远了,从网上看来一句“这哪还是打仗,简直就是屠杀”。国民党的飞机飞一个少一个,而日本的飞机却源源不断的制造。这部电影很好的展现了国民党真实的机械装备,就是这样,一发子弹一上膛,这功夫日军的子弹都可以扫射多少,中国人是以命相博啊!军事力量悬殊,使我们很难有赢的机会。
我认为这部电影不应该以该不该看,拍的怎么样来定夺,总之这是我在集结号之后看的最让我振聋发聩的历史题材电影了,这是一部纪念壮士的电影,我们应该从中感到的是里面所体现出来的爱国情怀。小时候总觉得是共产党打天下,长大了知道了历史,因而对那些抗日神剧嗤之以鼻,现在看来真的是太不尊重历史。而这部电影不管是国民党士兵,还是民族资产阶级,还是知识分子,还是小资产阶级,还是外国人………最后都为这场战役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牺牲或者捐赠。总之《八佰》看的是精神,曾经是为民族解放而战斗,如今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⑨ 电影《八佰》为什么会直接在网络上爆红
《八佰》票房突破8亿元,单日上映破亿,评分高达9.2分。除了影片本身确实好看之外,还有什么因素推动影片成为了爆款呢?
影片取材自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抗日战士,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抗日战争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记忆,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都具有强烈的感知力。家国情怀使得影片具有全民主流话题的属性,结合当下,影片精准抓住了目标受众的痛点,满足了人们对家国情怀的认同,传递了整个中国社会认同的价值观,观众着实被情感消费了一把。
要了解一部电影成功的背后,影片宣传的历史当然也要一并了解下。2018年4月《八佰》杀青2019年6月《八佰》定档后撤档2020年8月
《八佰》从2018年4月正式杀青,到2019年上海电影节定档撤档风波,再到如今,《八佰》上映之路委实曲折,给影片足足的话题热点,也给了人们满满的心理期待。
10年筹备、4年制作、摄制历时近1年、1∶1实景还原拍摄、3次重启、40次改稿、18个月搭实景、1500名剧组人员、7个月演员军事训练、499天筹备、230天拍摄、国内首部IMAX全程拍摄……这些介绍反复强调着影片的品质,为接下来的口碑做铺垫。
国内电影市场,口碑对于观众观影决策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观众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已成为市场刚需,对影片口碑的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