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唱山歌》是电影刘三姐的那一段
这是舞台剧的序曲,电影里没有出现过。
《刘三姐》有59年的彩调剧,60年的舞台剧和60年的电影3个版本。
⑵ 刘三姐《山歌好比春江水》的片段、故事
今天我们学习了歌曲《山歌好比春江水》,领略我国广西民歌的风格特点,领略到了我们中国音乐的民族风。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更为深入了解到广西民歌的风味,能够传承我国的民间音乐,发扬优秀文化。
⑶ 电影 刘三姐 的主要内容
刘三姐被财主迫害,到外婆家投亲。财主莫怀仁的管家莫进财强夺猎户李小牛的猎物,刘三姐打抱不平,迫使莫进财把猎物还给李小牛。
随后,莫怀仁利诱刘三姐为妾不成,便以讨租、强索田地来威胁刘三姐。刘三姐约财主对歌,财主请来三个酸秀才,刘三姐用山歌战胜了他们。
莫怀仁勾结官府,禁唱山歌,阴谋迫害刘三姐,并要拿刘三姐问斩。刘三姐在乡亲们的掩护下,时隐时现,把莫怀仁愚弄得匍匐在迷魂阵中。后来,刘三姐和李小牛告别亲人,转到外地传歌去了。
(3)刘三姐电影的片段扩展阅读:
刘三姐的人物生平
关于刘三姐原型身世,说法颇多。据广西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出生在天河县下里的蓝靛村(今罗城下里乡蓝靛村),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那村刘姓的族谱还有记载。
下里离罗城的县城很近,刘三姐常到罗城去唱山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罗城城关的多吉寺的后殿正中供奉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称之为“三姐歌殿”游人常在那里对歌,(故有罗城四把好玩好耍一说),在国内是独一无二的。
在1958年《刘三姐彩调剧》创作组经过深入民间采风,认定刘三姐是罗城人。
最早创作演唱彩调剧《刘三姐》的都是罗城人,那是在1936年,罗城的〈抗日救国文工团〉首次创作演出了 该剧,到1958年,广西的文学艺术家(其中包括罗城的包玉堂)。
刘三姐的故乡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 罗城有‘三姐望乡’和‘秀才看榜’两块天然的大石,这足以证明刘三姐的故乡在罗城。”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刘三姐
⑷ 有谁知道电影《刘三姐》中刘三姐斗地主时与秀才举人们的那几段歌词拜托各位了 3Q
(独白陶秀才:......一个乳秀未干的丫头,竟敢唐突莫公) 刘三姐: 好笑秀才酸气多,快回书房读子曰, 之乎也者学会了,才好摇头晃脑壳。 (独白莫怀仁:......莫某爱才心切,特来接你到我家去,以后也就有了长远安身之处。) 刘三姐: 狐狸跑来修鸡窝,恶狼摇身变外婆, 世上也有人一等,口吃人肉念弥陀。 (独白莫怀:......众乡邻们,千万别听人调唆) 众乡亲: 如今世界荒唐多,水牛生蛋马生角, 满腔怒火压不住,哪用旁人来调唆。 (独白莫怀仁:......在我这地方,就不许你们唱这无法无天的反歌。) 刘三姐: 好笑多, 好笑田螺出了壳, 好笑田螺露了尾,你的弯弯人晓得。 (独白莫怀仁:晓得就行,从此就不许你们再唱山歌。) 众乡亲: 州官出门打大锣,和尚烧香念弥陀, 皇帝上朝要唱礼,种田辛苦要唱歌。 (独白管家:你头顶着莫家的天,脚踩着莫家的地,莫老爷说什么就是什么, 不让你采茶,怎么样?) 刘三姐: 众人天, 众人水来众人山, 劈开荒山造茶林,哪有莫家一滴汗。 众乡亲: 穷人造屋富人住,穷人织布富人穿, 哪要线是富人纺,哪块砖是富人搬。 十担香茶九抵税,十箩稻米九当捐, 剩下一箩养儿女,财主又把饭碗端。 (独白莫怀仁:.....只要你们不跟刘三姐唱这反歌,好话好说。) 刘三姐: 算你嚣, 算你主意出得高, 一人能唱两台戏,杀人会使两面刀。 众乡亲: 怕了老虎不养羊,怕了南蛇不过江, 凭他刀来有刀对,茶要采来歌要唱。 (注:在李老汉家) (独白珠妹:姐姐,明天对歌你去不去?) 刘三姐: 山歌不唱忧愁多,大路不走草成窝, 钢刀不磨生黄锈,胸膛不挺背要驼。 (注:在对歌场,拦秀才的船) (独白陶秀才:今天莫老爷请来的都是当今名士,你们不可无礼。) 刘三姐: 隔山唱歌山答应,隔水唱歌水回声, 今日歌场初会面,三位先生贵姓名。 陶秀才: 百花争春我为先, 李秀才: 兄红我白两相连, 罗秀才: 旁人唱戏我挨打, 合: 名士风流天下传。 刘三姐: 姓陶不见桃结果,姓李不见李花开, 姓罗不见锣鼓响,蠢才也敢对歌来。 (独白李秀才:这个俊巧的姑娘,到有几分聪明,看我对她一首。) 李秀才: 赤膊鸡仔你莫恶,你歌哪有我歌多, 不信你往船上看,船头船尾都是歌。 刘三姐: 不懂唱歌你莫来,看你也是一蠢才, 山歌都是心中出,哪有船装水载来。 (独白莫怀仁:刘三姐,今天和你对歌的都是当今名士,你要是输了,可另后悔啊。) 刘三姐: 没后悔, 你会腾云我会飞, 黄蜂歇在乌龟背, 你敢伸头我敢锥。 (独白莫怀仁:对过去。) (独白李秀才:莫公不必介意,我来) 李秀才: 小小黄雀才出窝,谅你山歌有几多, 那天我从桥上过,开口一唱歌成河。 刘三姐: 你歌那有我歌多,我有十万八千箩, 只因那年涨大水,山歌塞断九条河。 陶秀才: 不知羞, 井底青蛙想出头? 见过几多天和地, 见过几多大水流。 刘三姐: 你住口, 我是江心大石头, 见惯几多风与浪, 撞破几多大船头。 罗秀才: 一个油桶斤十七,连油带桶二斤一, 若是你能猜得中,我把香油送给你。 刘三姐: 你娘养你这样乖,拿个空桶给我猜, 送你回家去装酒,几时想喝几时筛。 (独白罗秀才:等等,我还有) 罗秀才: 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 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均。 (独白刘三姐:珠妹你来对) 珠妹: 九十九条圩上卖,九十九条腊起来, 九十九条赶羊走,剩下三条...... (独白罗秀才:剩下三条怎么样啊?) 珠妹: 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 (独白李秀才:这个姑娘到挺俊巧) 李秀才: 见你打鱼受奔波,常年四季打赤脚, 不如嫁到莫家去,穿金带银住楼阁。 刘三姐: 你爱莫家钱财多,穿金带银住楼阁, 何不劝你亲妹子,嫁到莫家作小婆。 陶秀才: 你发狂, 开口敢骂读书郎, 惹得圣人生了气, 从此天下无文章。 刘三姐: 笑死人, 劝你莫进圣人门, 若还碰见孔夫子, 留神板子打手心。 李秀才: 真粗鲁, 皆因不读圣贤书, 不读四书不知礼, 劝你先学人之初。 刘三姐: 莫要再提圣贤书,怕你越读越糊涂, 五谷杂粮都不种,饿死你这人之初。 陶秀才: 你莫嚣, 你是朽木不可雕, 常言万般皆下品, 自古唯有读书高。 刘三姐: 笑死人, 白面书生假斯文, 问你几月是谷雨,问你几月是春分。 众乡亲: 富人只会吃白米,手脚几曾沾过泥, 问你几时撒谷种,问你几时秧出齐, 四季节令你不懂,春种秋收你不知, 一块大田交给你,怎样耙来怎样犁。 罗秀才: 听我言, 家有千顷好良田, 耕田耙地我知道,牛走后来我走先。 (独白罗秀才:我说错了,是我走后来牛走先。) (独白阿牛:不要骂你的奴才啦!听我的吧!) 阿牛: 什么生来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 什么生来肚皮大,手脚不分背朝天。 李秀才: 中了状元头戴冠,大红锦袍身上穿, 罗秀才: 莫公享福肚皮大,见了皇上背朝天。 (独白莫怀仁:笑什么?) (独白莫家丫环:老爷,头戴冠是大公鸡,肚皮大是老母猪啊!) 刘三姐: 你发癫, 人家问地你答天, 天上为何有风雨,地上为何有山川。 (独白陶秀才:刘三姐,谁跟你讲天讲地,我们要讲眼前。) 刘三姐: 讲眼前, 眼前眉毛几多根, 问你脸皮有几厚,问你鼻梁有几斤。 众乡亲: 唱歌莫给歌声断,吃酒莫给酒壶干, 酒壶干了有钱买,歌声断了无人还。 (注:莫怀仁将歌书丢下河) 刘三姐: 这里是条清水河,你的歌书臭气多, 莫把臭书丢下去,免得弄脏这条河。 陶秀才: 劝你休要惹祸灾,莫家有势又有财, 官家见他让三分,阎王见他要下拜, 你若顺了莫公意,莫公自有好安排, 在家让你日不晒,出门三步有人抬。 刘三姐: 莫夸财主家豪富,财主心肠比蛇毒, 塘边洗手鱼也死,路过青山树也枯。 (注:莫怀仁被气得一脚踏空,掉下河去。) 众乡亲: 好笑多, 好笑老牛跌下河, 若还老牛泡死了,拿起尖刀慢慢剥。 (注:在李老汉家门外,珠妹与三姐在修补鱼网) 刘三姐: 上河涨水水推沙,下河鱼儿摇尾巴, 打得鱼来街前买,换得油盐换得茶。 拿起镰刀会割禾,拿起竹签会织箩, 如今遇上渔家妹,手攀鱼网学穿梭。 珠妹: 姐学织网妹学歌,姐妹二人梭对梭, 砍柴女儿渔家妹,患难结交情意和。 (注:三姐一边绣绣球,一边轻唱) 刘三姐: 花针引线线穿针,男儿不知女儿心, 鸟儿倒知鱼在水,鱼儿不知鸟在林, 看鱼不见莫怪水,看鸟不见莫怪林, 不是鸟儿不亮翅,十个男儿九粗心。 (独白三姐哥哥:......咱们穷人的命真苦啊!) 刘三姐: 不是命, 不是生来就贫寒, 不是生来就命苦, 财主有把铁算盘。
⑸ 刘三姐对歌经典片段有哪些
山顶有花山脚香,桥底有水桥面凉,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心中有了不平事,山歌如火出胸膛,山歌又像泉水流,深山老林处处有,若还有人来阻挡,冲破长堤泡九州,若还有人来阻挡,冲破长堤泡九州。
刘三姐对山歌赏析
刘三姐之魅力来自瑰丽多姿的对歌乐曲,主部的刘三姐曲调悠扬婉转,副部的劳动人民的对唱配唱豪迈嘹亮,莫怀仁及酸秀才的唱腔阴阳怪气,彼此交相辉映,形成一种错落有致的层次感。
编导考虑到刘三姐是杰出的歌仙,壮族自古以来是一个以歌唱天才著称的民族。歌圩是人们互相接触、交流思想、传播知识、增进友谊的良好场所,其内容不仅是爱情,且有历史、生产、风俗、天文地理、生活常识等等。
本片的成功得益于音乐与贯串始终的歌声,它广泛采用民族民间的对歌形式,且与剧情相交融得极其贴切、自然。如果说,情节是骨骼的话,音乐就是它的血与肉。每首歌曲随着影片不同情绪的转换,不断变化其感情色彩、风格样式,且结构严谨,彼此关联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⑹ 求电影<刘三姐>的赏析
风景如画的桂林,壮族群众刘二刘三姐兄妹,与老渔夫、阿牛、舟妹住在一起亲如一家,过着勤劳幸福的生活。刘三姐和姑娘们喜欢在山上边采茶边唱歌。地主莫怀仁霸占茶山禁止百姓采茶,但乡亲们在刘三姐的鼓舞下拔掉了禁止采茶的牌子。莫怀仁气急败坏,又想禁止百姓唱歌。刘三姐与莫怀仁打赌,只要他在对歌中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请来秀才与刘三姐对歌。百姓纷纷前来观看。刘三姐机敏过人,用山歌战胜了对手,莫怀仁狼狈逃走。但他不甘失败,又出毒计,把刘三姐抢到家中百般威胁,刘三姐坚贞不屈,阿牛勇敢地闯进莫家将刘三姐救走,莫怀仁带领家奴乘船追赶,百姓帮助刘三姐逃走。刘三姐和阿牛用山歌表白了彼此心意。封建官府下令禁歌,刘三姐带领乡亲们用歌声进行反抗,但在封建黑暗势力的压迫下,刘三姐被迫离开。但她继续在新的地方,用自己的歌声鼓舞民众,唤起大家与封建势力做斗争。主人公刘三姐是一位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擅长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并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影片创作者为刘三姐设计的山歌,朴素生动,具有强烈生活气息和浓郁地方色彩,符合人物性格,用歌而不是台词表达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是新中国第一部音乐风光故事片,片中悦耳动听的歌声与美丽的桂林山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为影片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⑺ 电影刘三姐对歌台词
男声:
什么水面打跟斗,什么水面起高楼,
什么水面撑阳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刘三姐:
鸭子水面打跟斗,大船水面起高楼,
荷叶水面撑阳伞,鸳鸯水面共白头。
男声:
什么结果抱娘颈,什么结果一条心,
什么结果抱梳子,什么结果披鱼鳞。
刘三姐:
木瓜结果抱娘颈,香蕉结果一条心,
柚子结果抱梳子,菠萝结果披鱼鳞。
男声:
什么有咀不讲话,什么无嘴闹喳喳,
什么有脚不走路,什么无脚走千家。
刘三姐:
菩萨有咀不讲话,铜锣无嘴闹喳喳,
财主有脚不走路,铜钱无脚走千家。
(7)刘三姐电影的片段扩展阅读:
1、刘三姐是民间传说的壮族人物,古代民间传说歌手,聪慧机敏,歌如泉涌,优美动人,有“歌仙”之誉。
2、广西罗城县志记载:刘三姐原来618年出生在天河县(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的蓝靛村(今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下里社区蓝靛村),那里还有她故居的遗址,那村刘姓的族谱中还有记载。
3、据传刘三姐为唐代壮族农家女,年幼聪颖过人,被视为“神女”。十二岁能通经传,指物索歌,开口立就。自编自唱,歌如泉涌,优美动人,不失音律,故有“歌仙”之誉。十五岁时聘于林氏,唐开元十年(722年),为抗拒林氏逼婚,与情人张伟望出奔,不知所终。
⑻ 谁能提供刘三姐的电影的详细剧情阿
《刘三姐》是根据广西民间传说改编的一出歌舞剧。相传在唐中宗时代,有一个会唱山歌,聪明、美丽的壮族姑娘,常用山歌来赞美劳动、赞美自然、赞美爱情,还用山歌揭露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深受人民群众的爱戴,被尊称为“歌仙”,她就是刘三姐。彩调剧《刘三姐》是同题材的文艺作品中在解放后最早成功的版本,1959年由柳州市彩调剧团编演,柳州《刘三姐》创作小组创编,广西《刘三姐》会演大会改编。
以下是此剧分场简介(原作载《剧本》):
序幕:清晨,江面上,须眉皓白的老渔翁,载着勤劳勇敢的壮族姑娘刘三姐和她的哥哥刘二。兄妹二人是因为爱到恶势力的迫害不得不去投靠外婆的。三姐站在船上,放声歌唱,歌声表达了她反抗斗争的精神和对美好自然的热爱。老渔翁听着美妙的歌声,不禁连连夸奖。小船遇到急流,被冲击得摇晃起来。三姐没有丝毫畏惧,她唱道:“只要留得长流水,有朝冲倒九重山。”
第一场:投亲。刘三姐外婆韦老奶所住村子的江边码头上,恶霸地主莫海仁的狗腿子莫福,狗仗人势要抢猎人射中的野免,却被李小牛摔倒在地。老渔翁领着刘三姐和刘二来到人群中,笑看莫福的丑态。这时莫海仁的管家莫进财带着家丁赶到,为莫福撑腰,要李小牛交出猎物。刘三姐走出来,怒斥莫家狗腿子:“大路不平众人踩,情理不合众人抬,横梁不正刀斧砍,管你是斜还是歪。”众人称赞三姐的斗争行为,说她是个又聪明又大胆的姑娘。当大家得知她就是会唱山歌的刘三姐时,都高兴极了。三姐史妹见到了表妹兰芬,从此就住在外婆家里。
第二场:护山。一年以后的春天,村里的姑娘们在山坡上采茶。自从三姐来到这里,她们都学会了好多山歌。茶山上充满了欢乐的歌声。李小牛对三姐说要把射到的一只锦鸡送给刘二,结果他爱三姐的心事却被姑娘们说穿,闹得小牛很不好意思。老渔翁拿着写上“莫”字的牌子走来,说莫海仁将牌子插到茶山上了。众人意识到莫海仁要霸占茶山,决心一齐同他斗。莫进财带着家丁上了茶山,并宣布了严禁采茶伐林,在山上修筑莫家祖坟的命令。大家以刘三姐为首,斥责莫家的强盗行为,揭穿封山是为了霸山的阴谋。莫进财听到三姐竞敢骂莫海仁,说刘三姐是吃了豹子胆。刘三姐却回答道:“有理敢把皇帝骂,管你老爷不老爷。”众人一齐响应。莫进财见封山的阴谋被刘三姐带头破坏,便又一次威胁刘三姐。
第三场:诡计。地主莫海仁家。莫海仁是个凶狠的恶霸,穷人都叫他“谋害人”。莫进财回来,说刘三姐唆使刁民,不许莫家霸山林。莫海仁望着笼中学舌的鹦鹉,心生一计,要把刘三姐骗过来,让三姐成为他的“笼中鸟”,再不能领着大伙儿和他斗。
第四场:拒婚。三姐正在为小牛绣箭袋,小牛来找三姐,两人互相表白了至死不变的爱情:“连就连,我俩结交订百年。哪个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王媒婆奉命带着莫家聘礼来刘家说亲,劝三姐嫁给莫家。媒婆的花言巧语非但打动不了三姐的心,反而被三姐嘲讽了一顿。莫海仁亲自来到刘家,见三姐坚决不同意,便以刘二去年治病借银子没还为由,要刘二马上还清,否则就要送官治罪,除非三姐答应亲事。三姐机智地提出要结亲必先摆歌台,如果莫海仁叫别人替他对歌还唱不赢的话,不但从此不能提婚事,而且再不准霸占茶山。莫海仁只好答应三姐的条件。
第五场:对歌。莫海仁请来了陶、李、罗三个秀才。秀才装满了一船歌书,莫海仁以对歌准赢,心中十分得意。三个酸秀才来到河边,却不认识刘三姐,老渔翁假称刘三姐是刘三妹。韦老奶也说对不过刘三妹就不要找刘三姐。三个秀才就和“刘三妹”对歌。三姐在对歌中处处占先。等莫海仁带人来了,三个秀才才知道“刘三妹”就是刘三姐。对歌重新开始。三个秀才轮番出题,都没难倒三姐。越往下对,秀才们越慌乱,胡乱翻歌书,却找不到一首能难到刘三姐的歌。莫海仁见势不妙,耍花招说改日再分胜负,群众却不管应。轮到刘三姐出题,三个秀才答得驴唇不对马嘴,引得大家哄堂大笑。秀才手忙脚乱,莫海仁气得说不出话来。
第六场:阴谋。对歌失败后,莫海仁气得生病。莫进财向他报告对歌胜利后穷人的欢乐情景,并说穷人晚上要赶歌圩,祝贺三姐对歌胜利,并请刘三姐传歌。莫海仁定下阴谋,准备面呈官府,说穷人唱反歌,要官府下令禁唱。这一阴谋被家中丫环听到。
第七场:布阵。赶歌圩的傍晚,到处是欢乐景象。四面八方的群众纷纷来拜会刘三姐。莫府的丫环找来,讲了莫海仁勾结官府今晚要禁歌的事。大家都劝三姐离开此地,刘三姐坚持要唱。最后得到大家一致支持。乡亲们和刘三姐四面摆下山歌阵,准备活活气死“谋害人”。
第八场:抗禁。当晚,四面八方的歌手聚在歌圩。刘三姐、小牛、刘二等隐藏在人群中。当莫海仁假仁假义地说只要刘三姐不再唱歌,州官面前由他担待时,三姐从人群中走出,揭穿了莫海仁的假面目。刘三姐和众人的歌声,把莫海仁和狗腿子们气得发昏。小牛一箭射落了禁令,又一箭射落莫海仁的帽子。莫海仁被吓呆了,而刘三姐已不知去向。群众齐声吹呼。
尾声:传歌。天空彩霞万道,大江上金波滚滚。三姐、小牛坐着老渔翁的小船,与乡亲们告别,到五湖四海去传歌````
⑼ 电影《刘三姐》故事,主角背后另有什么高人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马季曾有一个很好玩的相声《打电话》,这段相声短小精悍又非常有趣,讽刺辛辣又很接地气。
有意思的是,有一种说法是,马季写这段相声其实是为了打广告,当然是自发自愿的,其广而告之的“广告主”则是歌剧《刘三姐》。
影片末尾刘三姐和阿牛哥抛绣球的那颗大榕树,现在已经成为当地一个著名景点,在景点附近有个制作和售卖绣球的杜老太,她也曾经是《刘三姐》剧组的群众演员,还参加过合唱。
当年剧组拍摄这场戏时,刘三姐抛了好多次绣球都不成功,导演一急把她给骂哭了。后来等剧组走了,当年还是杜小妹的杜老太捡到了剧组落下的那个绣球,她回家后将绣球拆开研究,后来就学会了制作一模一样的绣球,一开始只是做着玩送人用,再后来就成了自己的谋生手段。
电影《刘三姐》上映后迅速风靡全国,同时也在港澳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爆红,据说在新加坡曾连续上映120天,在马来西亚更是一票难求。香港的院线还为《刘三姐》做了大幅的广告,广告词是:誉满东南亚,风靡全港九,山歌片王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