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八日的蝉的剧情简介
作为一个人,没有爱便无法生存,这部剧中所要探讨的主题就是“爱为何物”。本剧改编自角田光代的获奖小说《第八日的蝉》。女主角希和子与有妇之夫秋山相恋,有身孕后被哄骗堕胎,却发现情人的妻子生下一名女婴。骨肉的失去,爱人的背叛,在人生失去了一切的时候,她潜入情人家中,却意外被熟睡中婴儿的纯净无邪所触动,希和子决意带走情人的孩子自己抚养,将其取名为薰,开始了长达三年半之久的逃亡生活。
此片编剧说,希和子的母爱,有人认为它无私纯粹,有人觉得它动机不纯,但希和子对薰的爱,不图回报别无所求,或许这是一种仅靠着单方面的给予而构成的爱。小说原作获得了极高的赞誉,也正是由于书中所描写的这样一种特殊的爱震颤了人心。
这部作品将告诉我们,无论是多么惨淡黑暗的人生,只要有了爱,便有了光。只要心中存有一份爱的记忆,即使短暂一刻或一瞬,都能给人活下去的勇气。
『贰』 第八日的蝉的点评鉴赏
能将如此长篇巨作以安定的文体描绘得淋漓尽致,角田小姐的笔力令我佩服。
——渡边淳一(《失乐园》作者)
朋友问我最近有什么好看的书,我马上推荐《第八日的蝉》。我给它三颗星“好看极了”!
——黑木瞳(电影《失乐园》女主角)
几乎只能以完美来形容的“无暇”杰作。角田小姐写出了代表作。
——鹿岛茂(《巴黎时间旅行》作者)
贯穿全书的母性让我一想到就会哭。谁看了都会忍不住泪水啊!
——光浦靖子(艺人)
角田光代最能触动人心的代表作
角田光代以纤细而动人的笔触,叙述经过不伦之恋的女子因缘际会所纠缠出的亲子关系,仿佛真实事件还原,令人重新省思人生的意义。
这部小说最早在日本第一大报《读卖新闻》晚报连载逾半年,大获好评;2007年出书后持续感动无数人,并夺下中央公论新社为纪念创社120周年所主办的文艺奖,评审渡边淳一、林真理子、鹿岛茂这三位知名作家均大力赞扬。2008年本书更获选为“本屋大奖”第6名(本屋大奖即书店大奖,为日本全国书店店员票选出最想推荐给读者的书,每年选10本)。
角田光代写出了女主角希和子对薰的母爱,也写出了毫不知情、天真成长的薰的可爱。希和子一心只盼与孩子生活,不想分离,她一方面有“一定逃不掉吧”的预感,一方面又有“能得到上天庇佑吧”的念头,故事就在这两者间摆荡,令人提心吊胆地发展下去。
知名艺人黑木瞳曾在自己的博客中提到,朋友问她最近有什么好看的书,她马上推荐《第八日的蝉》,还说这是米其林三颗星“好看极了”。另一位艺人光浦靖子于2008年上NHK读书节目时,也推荐这本她最爱的书,受访过程中一直泛着泪光,她说:“贯穿全书的母性让我一想到就会哭。谁看了都会忍不住泪水啊!”
『叁』 第八日的蝉的内容梗概
蝉在土中七年,破土而出后却只能活七天。
但若有一只蝉跟伙伴不一样,独活了下来。
那么她感到的是孤独和悲哀,还是看到崭新风景的喜悦呢?
希和子与有妇之夫秋山相恋,有了身孕,遭秋山哄骗堕胎后,却发现秋山之妻怀孕产下女婴。希和子原本只是想潜入对方家中,看看女婴的样子,却因为看到婴儿清澈纯真的眼睛,和那无邪的笑容,再也放不开她温暖的小手,最后决意掳走她,想永远保护她。希和子替女婴取名薰,自此展开逃亡。她心中的母爱愈生愈大,只能不断捏造故事,闪避旁人的好奇,逃出警方的搜捕。唯有扭曲现实,她才能逃甚至活下去。
没有血缘关系的希和子与薰,渐渐发展出亲密的母女关系。冬去春来夏又至,蝉声唧唧,犹如希和子心中的纷扰。她们的二人生活会怎样开展?是否终究像短命的蝉,转瞬即逝?
『肆』 第八日的蝉的影片评价
《第八日的蝉》的剧情以不懂事的孩子作为支点,以三个当事人的三条回忆线展开故事。真妈妈和偷走孩子的假妈妈,在人性上注定让人纠结,几位女演员的表现着实让人印象深刻,影片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节奏稍慢。而拿不懂事的孩子做故事支点,毕竟在道德和情感付出的角度上很难让人做出公平的判断 。(《新京报》评)
影片将养母、女儿之间的相似故事并行,以舒缓的节奏讲述这样一个关于婚外情、未婚怀孕、诱拐犯等较为敏感的故事,且在平淡中传达出种种的母女情深,还有散落在影片各处的人与人之间的脉脉温情,而显得真挚感人,尤其是养母与女儿在车站被分别的那一段,无声胜有声;而最后女儿回到旧日的照相馆,也同样的以演员的眼神表现出复杂的情感。影片上映后赢得了很强的口碑,作为一部中小成本的犯罪心理题材的作品来说相当不俗 。(网易网评)
母爱,始终是《第八日的蝉》在赞美和坚持的珍宝。“这孩子不属于我,但我可以给她更多的爱,就算坠入万恶深渊,我也要为她留住那片美好风景。”这一发自肺腑的力量,支撑全片,无需多言,几个眼神,几句台词,就直抵人心,催人泪下。如此变态甚至失去理智的做法,只因爱的疯狂 。(《华西都市报》评)
『伍』 第八日的蝉这本书的结局是什么
电视剧的结局是熏从小豆岛回来在码头喝东西,正好被在那里工作的希和子见到,她追着熏远去的背影喊着她的名字,熏回过头看了一眼,然后又转过了头,没理希和子。好心酸的结局,因为希和子说她作为一个和这个世界一点关联都没有的人,还依然活着留在这个通往小豆岛的码头,就是因为一想起自己和熏在那里度过的幸福时光,就会觉得活下去还是会有美好的事。两个妈妈都好可怜!
『陆』 有谁看过<第八日的蝉>
书名《第八日的蝉》,猛一看书名我还以为是讲参禅讲佛理的,细看原来是“蝉”不是“禅”。
第一部分讲日本“小三”希和子偷走情人的孩子,隐姓埋名逃亡生活的故事,你可以把它当成公路小说看。
第二部分讲当年被偷走的孩子熏(惠里菜)长大后的心路历程,你可以把它当成长小说看。
故事第一部分以希和子为主角,希和子父母双亡,性格对立,虽与有妇之夫秋山发生感情,珠胎暗结,在秋山的花言巧语欺骗下堕了胎,导致不育,又被秋山的妻子骚扰、侮辱,骂她是“空壳子”,希和子在不忿中非预谋的“绑架”了秋山襁褓中的女儿。希和子带着偷来的“女儿”熏(她之前和情人决定的给‘女儿’起的名字)一路逃亡,建立了真正的“母女”情,为了能与熏一起远离威胁安静生活,希和子不惜“裸捐”放弃全部巨额遗产,躲进可疑团体“Angel Home”(天使之家)这个庇护所,过了一段平静的日子。在天使之家遭受家属攻击引来媒体和警察介入时,希和子又带着女儿走上逃亡路。她们来到舍友久美的老家世外桃源的小豆岛,开始真正过起“母女”生活,这是她们“母女”一生中最快乐的日子。直到有一天,在岛上的活动中被意外拍进照片登载在报纸上泄露了行踪,被秋山发现报了警,希和子想带着女儿再次逃亡时,在码头被抓获,她在被抓时担心的却是“孩子还没吃早餐”,真是令人感动的母爱。在法庭上希和子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坦然承受一切责罚,却惟独对秋山的妻子羞辱她没有做母亲的资格骂她是“空壳子”耿耿于怀,提出抗拒。希和子最终以绑架罪和非故意纵火罪判刑八年。出狱后希和子选择回到小豆岛,却又在码头上犹豫,最后选择在此岸安定下来,每天在码头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寻早女儿的身影,回想着与“女儿”熏在一起的日子,为心中的女儿祝福祈祷。
希和子让我想起拉斯.冯.提尔讲过的童话故事《金心》里那个善良的小姑娘,她带着一个面包,独自一人穿越大森林,当她走出森林的时候,她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她赤身裸体,尽管这样,她仍然对将来充满信心,她说“我能对付”。希和子正是这样的坚强女性。人要有所爱有希望才能坚强活下来,希和子能够坚强地活着,正是因为她心中有对“女儿”的爱和再见到“女儿”的希望。
第二部分主角转换为已长大成人的熏。当年亲生母亲在找到她的码头上痛哭拥抱她时,她却被吓得尿裤子,被亲生父母接回家的熏却觉得“不是被坏人拐走后终于历劫归来,是现在正被坏人拐走囚禁”。慢慢长大后她明白了,因为一个人的一次错误举动破坏了一家人的正常生活,这个错误是希和子所犯,她只有恨她,是那个人使一切都变了样,使自己不能像普通人一样生活,自己像个珍稀动物被异样的目光包围,无人敢靠近,自己也不能与人亲近。父母是真正的受害者反成了加害者,熏抗拒着这个家,躲闪着周围人的异样目光。
不可思议的是她千方百计想摆脱希和子的阴影,却最终走回了希和子的老路。爱上有妇之夫,并怀上他的孩子,不同的是她在“天使之家”时的玩伴千草帮助下选择了自己的路,摆脱畸恋,离爱远走,生下孩子,独自抚养。到最后她的心里已将生母和希和子都当做是自己的母亲,她带着肚子里的生命和千草一起走上寻母之路,到她曾经的乐园“天使之家”、小豆岛去找她的母亲——希和子,她理解了她,她们,宽宥了她,她们,同时也解放了自己,走出了心理阴影。
可以说整本小说作者都是在高唱着女性赞歌,不管是“绑架犯”希和子、有被绑架经历的熏、在“天使之家”长大的千草,还是希和子的同学康枝、收留过希和子的不愿离开被拆迁区的“钉子户”老妇人中村富子,甚至“天使之家”的负责人Angel大人,她在团体受到质疑媒体把她攻击得体无完肤时,她仍然坚持“不能把来求助的人拒于门外”,都有着执着坚强独立的性格。相反书中男性角色都是配角而且负面描写多一些,就是希和子的情人和熏长大后的情人两个,不愿承担责任,以花言巧语和谎言为工具,逃避责任,一样的自私自利懦弱的不良形象。希和子的错追根求源应该是惠里菜的父亲的行为造成的,但却没人指责他,而把一切过失算到希和子身上,这就跟国人对“小三”的态度一样,把破坏家庭和谐、违反社会道德的责任全算到她们头上去,泼脏水、扣帽子,对“被插足”的始乱终弃者却很宽大,只要他们最终回归家庭就既往不咎了。这似乎是全世界一样的婚外情潜规则。
书以《第八日的蝉》为名,寓意何在?书中几次提到蝉,第一次是在小豆岛上,希和子看到邻居的女孩小花带着熏和几个小孩一起收集蝉蜕,为“蝉在土中七年,出了地面第七天就死亡的一生”感到震惊,“苦苦等了这么久,上苍竟然只赐给它这么短暂的生命”。第二次是熏在担忧自己怀孕后,对千草说起:所有的蝉都会在第七天死掉,也就没什么好难过的,因为大家都一样,也不会质疑为什么非得这么早死,可是明明七天就应该死掉的蝉却有一只没死掉,伙伴们都死光了只有自己活下来,那样应该比较悲惨。认为因为有不同的境遇,就有比别人多的痛苦。第三次是熏在听到千草对于母亲诉说之后,领悟了生命的意义,认为之前认为货到第八天的蝉更可悲也许错了,因为活到第八天的蝉,可以看见别的蝉无法看见的东西。而希和子、自己、自己的父母,经历过这些磨难,也正如度过第八天的蝉一样。这几处似乎是专为点题写的,也是回答书的腰封上 “如果我努力活着,上帝应该不会嫌弃我吧” 那个问题的。
我记得法布尔的《蝉》里有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知道蝉有一年、三年、五年、七年、十一年、十三年生不同种类,但蝉出土退壳后应该有一个多月的生命的?
蝉者,禅也。是否日本的蝉品种不同,七年的地下生活只有七天的生命,更短暂更悲惨?这是否和日本人崇尚的死亡美学是否有关系?算了,不去深究了。
就像电影《半生缘》中曼桢说的:人到老总有几件事可以回忆。假如我跟世钧真的结婚,生几个孩子,那就不是个故事了。
假如希和子没有爱上有妇之夫而是和一个普通的年青人结婚,也就不会有“绑架”婴儿事件,也就没有熏这个人,只有秋山惠理菜,也就没有那些曲折精彩的故事了。
最后曼祯与世钧在小酒馆里相见,只能感叹:我们回不去了。
是的,过去的日子,不管苦痛也好,幸福也罢,都回不去了。第七日过去,第八日来临,第八日过去,第九日来临,我们只能向前走,哪怕前路茫茫。
介绍说是和“吉本芭娜娜、江国香织同被誉为日本文坛三大重要女作家”,那两位都有所耳闻,角田光代第一次听说这个人,说是村上春树的同门师妹不知是什么关系,又说是渡边淳一和黑木瞳最欣赏的日本女作家,渡边称“能将如此长篇巨作以安定的文体描绘得淋漓尽致,角田小姐的笔力令我佩服”,其实应该算不上长篇巨作吧?“安定的文体”这一说法也有点不通,说文风安定还过得去。其实即使没有这些推广宣传手段,这本小说也是一本不错的小说。
永恒的母性主题、女性主题,加之故事言之有物,曲折离奇却亲真意切,心理描写细腻,深入内心,不是国内时下文坛常见的无病呻吟,虽然情节转接有些突兀,前后不同的时空穿插在一些又不分段隔开,有些混乱,让人看到下文与上文连接不起来,才知道是换人了换场了,不知是有意为之还是排版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