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盘点】十部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
以下是十部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推荐:
《解放》:
- 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三十周年拍摄的鸿篇巨制,展现了从库尔斯克战役到解放欧洲的全过程。
《莫斯科保卫战》:
- 史诗级电影,描述了苏德战争爆发到莫斯科保卫战的全过程,塑造了大量真实的人物形象。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
- 作为《解放》的延续,描绘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场景。
《斯大林格勒战役》:
- 聚焦1942年德军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激烈争夺,展现了战争的残酷。
《一个人的遭遇》:
- 独白式影片,通过简约而洗练的对话展现了战争的深远影响。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 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五位女战士在森林中的阻击战故事。
《热雪》:
- 根据苏联作家的小说改编,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代价。
《他们为祖国而战》:
- 真实表现了1942年夏季苏军在顿河草原上的保卫战,展现了团队的牺牲与坚持。
《岸》:
- 通过一对年轻恋人在战火中的故事,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红色幽灵》:
- 纪念卫国战争75周年的影片,讲述了苏联游击队英勇抵抗德国军队的故事。
此外,《兵临城下》和《斯大林格勒》也是两部值得一看的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电影,分别描绘了神枪手瓦西里的英雄事迹和一名少女在废墟中的生存故事。
B. 哪部俄国的战争片最震撼 - 知乎
苏联与纳粹德国之间的卫国战争,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牺牲最为惨重的战争之一。在这一背景下,苏联电影工业创作了众多以卫国战争为题材的电影,其中不乏震撼人心的作品。以下,我们精选了12部苏联/俄罗斯战争片,带你领略那段历史的悲壮与英勇。
1.《列宁格勒战役》(1965年):影片以列宁格勒保卫战为背景,展现苏联军民在极端困难条件下与德军殊死搏斗的场景,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伟大。
2.《士兵》(1972年):通过一个普通士兵的视角,展现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深刻探讨了战争与人的关系。
3.《夜班》(1986年):影片讲述了苏联士兵在东普鲁士的艰难征程中,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完成任务的故事。
4.《虎口脱险》(1977年):一部喜剧战争片,以苏联红军与德军间的小规模冲突为背景,展现幽默与智慧在战争中的独特价值。
5.《黑鹰》(1987年):影片通过描述苏联飞行员在极端条件下执行任务的故事,展现了苏联军民的勇气与牺牲精神。
6.《风暴的边缘》(1989年):影片以苏联在东欧的军事行动为背景,展现了苏联军队的英勇与坚韧。
7.《铁血卫国》(1972年):以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的战斗为背景,展现了苏联军民为保卫祖国而付出的巨大牺牲。
8.《雪国列车》(1988年):影片以苏联军队在北极地区的战斗为背景,展现了士兵们的勇气与毅力。
9.《红场上的士兵》(1984年):影片以苏联红军在红场的战斗为背景,展现了一群士兵在逆境中为国而战的感人故事。
10.《铁流》(1949年):作为苏联电影工业的开山之作,影片以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的英勇表现为主线,展现了一代英雄的风采。
1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69年):影片以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为背景,深入描绘了苏联军民在战争中的英勇与牺牲。
12.《胜利的曙光》(1970年):影片以苏联红军在卫国战争中的胜利为背景,展现了苏联军民在战争中的坚韧与智慧。
这些电影不仅展现了苏联/俄罗斯军队在卫国战争中的英勇与牺牲,也揭示了人性在战争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它们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对勇气、牺牲与和平的深深呼唤。在观看这些影片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更能体会到那些为国家、为和平而战的英雄们的伟大。
C. 【盘点】十部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
很多年轻人可能不了解卫国战争的起因与结果,以及它对俄罗斯的影响。战争始于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突然袭击苏联,迅速占领了苏联欧洲领土的大片区域。至12月,德军迫近莫斯科。然而,苏联军民英勇抵抗,最终挫败了德军的攻势。
经过数年艰苦战斗,苏军最终攻入柏林,将红旗插上议会大楼的楼顶。在这场战争中,苏联损失惨重,共有2600万人遇难,数百万人因战争致残,数百万儿童成为孤儿。直到今日,俄罗斯男性人口仍比女性少约1000万,这些都是战争留下的深刻印记。
以下是关于俄罗斯卫国战争的电影推荐:
一、卫国三部曲
1.《解放》(1970) - 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三十周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耗时四年拍摄了鸿篇巨制《解放》。影片描述从库尔斯克战役到解放欧洲的全过程,内容丰富,展现了大量苏德两军的普通战士形象,以及二战各国高层。《解放》创造了在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的世界纪录,是苏联甚至世界电影史上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对二战表现最为全面细致的巅峰之作。
2.《莫斯科保卫战》(1985) - 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奥泽洛夫导演了史诗级电影《莫斯科保卫战》。影片从苏德战争爆发到莫斯科保卫战全过程,塑造了大量真实的人物形象,关注莫斯科保卫战本身,同时也提及历史史实。影片被评选为苏联1986年度最佳影片。
3.《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90) - 作为《解放》的延续,该片描绘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惨烈,是苏联电影全景战争史诗的绝唱。
二、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年,德军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与俄军进行激烈争夺,最终被围困并遭受严重损失。影片通过普通官兵的经历细腻讲述了这段历史。
三、《一个人的遭遇》(1959)
这部独白式的影片由谢·邦达尔丘克自导自演,通过简约而洗练的对话丰富了原小说的内涵,成为一代经典。
四、《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
该片改编自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讲述了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五位女战士在广袤森林中的阻击战故事,成为一代经典。
五、《热雪》(1972)
根据苏联作家尤里·邦达列夫的同名小说改编,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代价。
六、《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
影片真实地表现了1942年夏季苏军在顿河草原上的保卫战,展现了团队的牺牲与坚持。
七、《岸》(1984)
影片通过一对年轻恋人在战火中的故事,展现了战争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八、《兵临城下》(2001)
影片描绘了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神枪手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与德军狙击手康尼的对决。
九、《斯大林格勒》(2013)
影片再现了1942年秋天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残酷情景,讲述了一名少女卡嘉在废墟中的生存故事。
十、《红色幽灵》(2020)
纪念卫国战争75周年的影片,讲述了苏联游击队英勇抵抗德国军队的故事。
D. 【盘点】十部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
以下是十部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电影:
- 《莫斯科保卫战》:这部40周年纪念之作,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苏联人民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英勇反击,呈现出战争的壮丽与悲壮。
-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作为战争转折点的象征,这部电影展示了苏联军民的不屈精神,也在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一个人的遭遇》:通过导演自导自演的独白,展现了战争中的个体命运,收获了诸多赞誉。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通过文学改编,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光辉。
- 《热雪》:同样基于文学作品改编,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性中的光辉。
- 《他们为祖国而战》:聚焦顿河草原的一场关键战役,呈现了苏联士兵的英勇战斗。
- 《岸》:以爱情与战争的交织,呈现出战争背景下的人性挣扎。
- 《兵临城下》:从西方视角出发,聚焦瓦西里这位神枪手的英勇事迹。
- 《斯大林格勒》:深入挖掘了1942年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残酷细节,再现了那段历史。
- 《红色幽灵》:讲述了被称为“红色幽灵”的19岁少女卡嘉的故事,象征着苏军的英勇与坚韧。
这些电影都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深刻描绘了苏联卫国战争的各个方面,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段历史。
E. 苏联战争电影大全经典电影
一、卫国三部曲
《解放》《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大血战》,其中《解放》甚至被誉为是苏联二战片的巅峰。作为《解放》的续集与补充,1977年的《自由战士》也获得了极大的声誉。卫国三部曲和《自由战士》不仅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名作,也对电影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解放》(1970)
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三十周年,莫斯科电影制片厂从1971年开始耗时四年拍摄了鸿篇巨制《解放》。该片由尤里·奥泽洛夫执导,尤里·邦达列夫担任编剧,拍摄时得到了苏联政府的鼎力支持。苏联军方动用海陆空士兵三万名,坦克一万辆,飞机一千架,弹药不计其数。《解放》创造了在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的世界纪录,堪称苏联甚至世界电影史上耗资最巨、规模最大、对二战表现最为全面细致的巅峰之作。
《解放》共五集,分别为《炮火弧线》《突破》《主攻方向》《柏林之战》《最后一击》,总片长约八个小时。影片内容从1943年库尔斯克战役开始,到强渡第聂伯河、解放基辅,再到1944年巴格拉季昂战役,随后挺进东欧、解放波兰,最后到柏林战役结束,时间跨越极大。出场人物里有大量苏德两军的普通战士,也有二战各国高层,群像丰富而生动。影片除了描摹正面战场,也表现了同时期的一些大事件,如南斯拉夫游击队转移阵地、法国地下组织袭击电影院、“瓦尔基里”行动、德黑兰会议等等。
片名《解放》有三重含义:解放被纳粹占领的苏联领土,解放被纳粹占领的东欧,把欧洲从法西斯思想中解放出来。全片也力图将反法西斯战争表现为在正义使命驱动下的战争,但是在影片结束时打出了一行发人深省的文字:“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接着是各参战国的死亡人数,从而使影片上升到哲学的高度。末尾出现了那句刻在无名烈士墓上的著名的话:“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绩永世长存。”
2、《莫斯科保卫战》(1985)——史诗的延续
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奥泽洛夫又执导了一部战争史诗《莫斯科保卫战》。拍摄历时两年,耗资约六百万卢布,约五千名士兵、近万名群众、二百五十名演员、二百零二名摄影师参与,虽然规模不及《解放》,但是同样堪称巨作。
《莫斯科保卫战》分两集,分别为《侵略》与《台风战役》,片长近六个小时。影片从苏德战争爆发开始,到德国快速占领苏联的大量领土,再到莫斯科保卫战的全过程。影片关注的自然是莫斯科保卫战本身,但是同时也提及了大量的历史史实,塑造了大量真实的人物形象。史实如布列斯特要塞保卫战、红场阅兵,人物如著名的女英雄卓娅、步兵军军长彼得罗夫斯基。因为政治环境的改变,影片中的斯大林形象与传统形象有很大的不同,对苏联高层当时的麻痹大意也做出了细致的描绘,让人们了解到苏联在战争初期的失利并不只是因为纳粹德国背信弃义搞突然袭击,苏联本身的原因也是极其重要的。
该片被评选为苏联1986年度最佳影片,入选2015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题影展。
3、《斯大林格勒大血战》(1990)——最后的丰碑
奥泽洛夫执导的《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上映于1989年,此时已是苏联解体前夕。东欧剧变,苏联国家意识形态摇摇欲堕,但是此片仍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大量的设备和军队参与演出,拍摄人员上百,总片长仍有三个多小时。
《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着重于描述斯大林格勒战役,着力突出这场被誉为二战转折点的战役的惨烈与反法西斯的神圣。宏伟的场面里也弥散着浓烈的悲壮气氛——这与苏联即将解体不无关系。影片在讲述苏德两军的同时也塑造了西班牙共产党人和德国红色合唱团等反法西斯英雄的形象。由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的政治松动,影片也披露了许多未公开的内幕,例如赫鲁晓夫的儿子因误杀好友而被降为列兵送上前线等。1991年苏联解体,《斯大林格勒大血战》也成了苏联电影全景战争史诗的绝唱。
二、斯大林格勒战役(1949/1993)
今天的历史书上公正地记载了朱可夫将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关键性的领导作用。 不过在这部长达近五个小时的上下部史诗巨片中,根本未提到朱可夫的名字。因为战后朱可夫功高盖主,所以被斯大林调任至边区,而这部突出领袖统帅才能的影片,对朱可夫只字未提。
1992年,斯大林格勒会战50周年的时候,德国拍摄了这部《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由几个普通官兵的经历细腻的讲述了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那段往事。1942年,德军第六集团军(25万余人)进攻斯大林格勒,与俄军逐房逐屋争夺这座城市,城中战略要点马马耶夫冈几经易手。在大雪降临后,俄军实现了对德军的合围。前往救援的德军第四装甲军距第六集团军后卫部队仅二十余公里,但在俄军层层阻击下功亏一篑。包围圈中的德军弹尽粮绝,每天都有数千名士兵死于饥饿、严寒和营养失调。到保卢斯元帅下令投降时,第六集团军只剩下91000人。之后,投降的德军被俄国投入劳改营,仅有6000余人活着回到德国。斯大林格勒成为德国军人的肠断之所。
三、《一个人的遭遇》(1959)
《一个人的遭遇》是一部独白式的影片,是谢·邦达尔丘克自导自演的,对话极为简约而洗练,影片以卓越的造型处理丰富了原小说的内涵。邦达尔丘克后来拍摄了《战争与和平》《他们为祖国而战》,他曾亲自参加过卫国战争。1956年他曾来我国参加过“苏联电影周”期间的活动。
获1959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大奖,并获1960年的列宁奖金。
四、《这里的黎明静悄悄》(1972)
该片根据鲍里斯·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卫国战争时期,准尉瓦斯科夫带领五位女战士在广袤的森林中进行激烈残酷阻击战的故事,该片获1973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纪念奖、全苏电影节大奖等,成为一代经典。
五、《热雪》(1972)
根据苏联作家尤里·邦达列夫(Yuri Bondarev)的同名小说改编。
在小说和电影中,苏军军级指挥部的运筹帷幄与连排级反坦克炮兵的近距离作战并列穿插,是苏联六十年代后期战争文学中“全景写作”的体现。
小说与影片的焦点都集中于战争的代价:为阻止曼施泰因的坦克集群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的突破,数个反坦克炮兵连必须被牺牲。
六、《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
影片鲜明而真实地表现了1942年夏季苏军在顿河草原上的保卫战:一支团队在撤退途中,奉命占领一个小村后面的十字路口的高地。主人公在战前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战争使他们聚集到了一起。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这支团队完成了占领高地的任务,保住了团队的旗帜,但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伤亡十分严重。
七、《岸》(1984)
影片以尼基金到汉堡访问为情节主线,回溯了1945年反法西斯胜利前夕,苏军炮兵中尉尼基金在进驻德国时同,当地少女艾玛的一段恋情。当时的环境使—对年青人的幸福不可能实现,冷战又把他们分割在两个世界。到了70年代,东西方实现了对话和交流,这对年近半百的情侣才得以重逢。透过主人公记忆的薄雾,银幕诗意地层现出年青的苏联军官尼基金和德国姑娘艾玛的爱情憧憬,以及多年后相逢时珍藏在内心的神奇迷离的梦幻。影片结束时,尼基金怀着对艾玛的复杂而又痛苦的情感飞离汉堡,机舱中他心脏病发作,在梦游天国彼岸的幻境中死去。
八、《兵临城下》(2001)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瓦西里(裘德•洛 Jude Law 饰)是一个威震部队的神枪手。他的好枪法百发百中,令敌人闻风丧胆。
为了激励士气,树立榜样,瓦西里的战友——苏军文宣部军官丹尼洛夫(约瑟夫•费因斯 Joseph Fiennes 饰)在报纸上大量刊登瓦西里的英雄事迹,令瓦西里的形象更为高大。然而,坦妮娅(雷切尔•薇姿 Rachel Weisz 饰)的出现,让瓦西里和丹尼洛夫都同时迷恋上了这个飒爽女兵。但塔妮娅喜欢的是瓦西里,这让丹尼洛夫大为妒忌。
另一方面,德军派出了他们的狙击手康尼(艾德•哈里斯 Ed Harris 饰),让同是神枪手的他抗衡瓦西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瓦西里和康尼开始了斗智斗勇的决斗。
九、《斯大林格勒》(2013)
1942年秋天,人类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战争在寒冷的土地上爆发。德国人穿越伏尔加河抵达对岸斯大林格勒设防固守,苏联红军与对手展开城市争夺战,双方你来我往,城市化作废墟焦土,成千上万人死亡,放眼望去俨然人间地狱。在一次反攻行动中,苏军严重伤亡,仅有大尉格罗莫夫(彼得·费奥多罗夫 Pyotr Fyodorov 饰)率领的侦察小队到达对岸,占领了一栋破烂的建筑。他们在建筑内发现一名19岁少女卡嘉(玛丽亚·斯莫尔尼科娃 Mariya Smolnikova 饰)。卡嘉的父母早已死于战火,由于眷恋自由生长的城市和家园,女孩固守此地,麻木穿梭战火之中。
十、《红色幽灵》(2020)
纪念卫国战争75周年的主旋律电影,俄罗斯游击队的故事。
影片背景是1941年德军大举入侵苏联,苏军大面积溃败的最艰难阶段,一些被打散的红军和抵抗群众组成游击队或独自为战,英勇抗击德国军队的故事,影片塑造了一个神出鬼没、枪法精准,令德军闻之色变的个人英雄,德军称为:红色幽灵。
以上就是关于苏联卫国战争的影片推荐了,每一遍都很经典,大家可以找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