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南北少林电影精彩片段
扩展阅读
香港电影最后一战 2025-09-20 13:11:58
最近的好看动画电影 2025-09-20 13:06:36

南北少林电影精彩片段

发布时间: 2025-09-20 06:50:04

① 一般影视剧中都会有反派,哪部影视剧里的反派印象最深刻呢可以聊一聊吗

一,甄子丹,他出生在中国广东的一个武术世家,11岁移民到美国学习武术,15岁又回到北京什刹海体校接受训练,可以说是李明杰的半个师弟。两人合作过黄飞鸿二与英雄最经典的对打当属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中的一段,纳兰袁术和黄飞鸿在白莲教决斗,武打动作之精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甄子丹和李连杰强强联手,一人用竹棍,一人用布棍,把彼此的角色都演绎的超级完美,造就了功夫片中最经典的一场混战,阿宽从那个洞打出。

四,于成慧。他与李连杰合作的电影包括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余成会是专业武术运动员出身,后来因为训练受员而退役。退役后的余成会对武术依旧十分痴迷,1945年,他自创了双手剑的动作套,在武术界营造一时。少林寺筹拍之初,张心妍导演找到于成会,出演了大反派王仁泽的角色。并在片中贡献的最为精彩的打斗场面。他是以武魂为宗旨的德高望重的武学长者,能在影视中全方位的展现了其武学精髓及哲学思想,远远超脱了肉体层面,。

② 电影或电视剧中的武打女星,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会真功夫很厉害的

说到武打女星,大家首先会想到的是杨紫琼、郑佩佩等女星,印象最深还是成龙、李连杰等功夫男星,而武打女星总给人的感觉是很弱,大家不知道,其实 娱乐 圈也有不少会真功夫的女星,而且她们是经过专业的武术训练,在现实生活中连男人都不敢招惹她们。

首先介绍的是一位功夫女皇,她就是蒋璐霞,她6岁开始习武,13岁开始在少林寺习武,16岁考上北京 体育 大学,曾获全国少林武术冠军,凭借扎实的功底,被"世界第一武指"袁和平邀请参演赵文卓主演的功夫电影《苏乞儿》,还和洪金宝有过合作,看到她敏捷的动作,简直就是女版吴京。

第二位是张蓝心,毕业于北京 体育 大学,国家跆拳道运动员,效力国家队10余年,曾获55公斤级跆拳道冠军,模特身材,有颜值,被称为"最美的跆拳道冠军",2012年被成龙发掘参演电影《十二生肖》,影片中漂亮利落的拳脚功夫,打斗真材实料,她有常年跆拳道训练功底,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不敢招惹她。

第三位是张宝雯,大家对她不是很熟悉,她9岁加入四川省泸州市武术队,一年后凭借良好的表现加入省队,擅长剑术、长拳、双剑、八卦和对练,1997年获得第八届全运会武术铜牌,在武术队期间,被《天庭外传》剧组选中做替身,这个角色让她喜欢上了演戏,参演了许多动作影视,在 娱乐 圈中算得上功夫比较扎实的女星。

第四位是周小飞,毕业解放军 体育 学院,全国武术比赛冠军,周小飞5岁开始习武,担任过江苏武术队长,解放军八一武术队长,她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过硬的身手,参演王家卫导演的《一代宗师》,亲身传授章子怡武术招式,单凭她的几个武术队长的头衔,就可以看到,功夫实力是非常了得。

最后介绍的一位是唐金,她是中国的综合搏击运动员,同时也是演员,女子防身术教练,传授防狼术,曾经终极格斗五连胜冠军,参加过柳海龙国际拳王争霸赛,中国第一个打俄罗斯笼斗的女选手,参加比赛曾经取得19战14胜2平3负的战绩,大家看得到,在现实生活中是有多么厉害。

还有武馨羽、刘承羽、王智等女星,她们都有不错的功夫底子,大家知道,要经过常年的功夫训练,才能有扎实的功底,现在这样的女孩还是相当少了。

如今在影视剧中看不到了这样的片段,就是当年李连杰在电影《少林寺》中苦练春夏秋冬,动作行云流水,飘逸流畅的真功夫。

而现在的影视剧首选是流量明星,通过吊威亚和电脑特技来实现“功夫",让人提不起兴趣。对一些有真功夫的女星,往往是出演配角或做替身,观众记不住也红不起来,不过凭扎实的功夫,在现实生活中对付几个子人是没问题的。大家认为呢?

传统武术都是受金庸武侠小说影响,武术是杂耍,来源于舞蹈和戏剧,说明白了武术就是中国式的健身体操,一个普通农民老百姓导演也能把他与她塑造成武功天下第一的绝世高手,武术属于健身文艺表演类,不是职业搏击运动员都没有实战竞技基础能力,现实中的武打女明星可能连普通农民老百姓都打不过。

自李小龙出现后,将中国武术带入电影,开创了华人进军好莱坞的先河,让西方人认识和学习中国功夫,同时令动作片成为香港电影的主流片种之一。随后出现了成龙、李连杰、吴京等功夫巨星。或许大家想到是一大把的功夫明星都是男的,其时在演艺圈也先后出现了许多的功夫女明星,有的还貌美如花。下面,我就带大家见识一下真正会功夫女星。

第1位:杨紫琼


杨紫琼1964年生于马来西亚,少年时到英国攻读舞蹈及戏剧。1984年,香港广告商邀请她与周润发(另一说为成龙)拍广告片,自此 便与香港影圈结下不解缘。1985年,开始转型成女打星后,投入洪家班,学习武功,才开始真正会功夫。

第2位:王琪瑞


王琪瑞,她是一位爱好武术的女演员,也是一位健身教练。王琪瑞自幼喜爱武术,加上有舞蹈的功底,在武校上学时便随老师参加电视剧《黄飞鸿与十三姨》武打演员海选,并有幸成为十三姨的替身演员,她还接拍了《铁血娇娃》《青年霍元甲》等动作影视作品。

第3位:甄子菁


甄子菁美国演员,还是著名演员甄子丹的亲妹妹,拿过全国武术银奖和铜奖。她自小便与哥哥一起习武,四岁开始学习武术功夫,擅长太极长拳、武当及太极剑法。曾经在香港出演过武打片,之后偶然的一次上访谈节目后被美国的影视公司看中,之后就去美国发展,在多部影视剧里饰演“女杀手”之流的角色。

第4位:唐金


唐金是中国女子搏击第一人,凭借自己巾帼不让须眉的实力和刻苦赢得了拳迷的认可,被圈内人称作是中国的“格斗玫瑰”。 她是擂台长胜的搏击冠军、新锐动作片演员、经验丰富的女子防身术推广者。她相继参演了《无极限》《铁血娇娃》《南少林荡倭英豪》等影片,影片中凌厉的身手让人惊叹。

第5位:张蓝心


张蓝心,当时成龙在大动作电影中《十二生肖》请到了原国家队运动员。她自12岁开始参加全国性的跆拳道比赛,并于2004年获得55公斤级跆拳道全国冠军。凭借扎实的运动积累在《十二生肖》《绝地逃亡》等影片中表现优异,在《奔跑吧兄弟》《真正男子汉》等综艺节目中亮相也让人们对这位勇于突破、不断自我挑战的女性印象深刻。

第6位:王滢


谈及王滢,外表的温婉恬静让很多人都惊讶这位女孩竟是国际功夫巨星,李连杰的同门师妹。在2012年6月第四届美国武术锦标赛上,王滢一路过关 斩将,最终获得了女子太极扇的冠军,并且成为继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甄子丹后第五位登上美国《功夫》杂志封面的中国武术明星。

以上六位你怎么看,你还知道有那些呢?

你肯定想不到《夏洛特烦恼》里的 王智 真功夫

新晋功夫女星,别看她身材纤瘦,却是为数不多的有真功夫的女明星。王智七岁就开始拜师学武,多年来一直将咏春和剑术作为日常健身运动。在《马永贞》影片里面的表现也让王智得到了“功夫女星”的称号,影响力始终有限。


不能不提一下成家班的 张蓝心

曾效力国家队10余年,2004年曾获得55公斤级跆拳道全国冠军。如今被成龙挖掘出来,经常出演自己的功夫巨制如《十二生肖》《功夫瑜伽》等,被认为是现今最有前途的功夫女星,在成龙大哥的大力提携之也很有可能走向世界。


大岛由加利

大岛由加利从13岁就习武,门派是起源于中国咏春白鹤拳的刚柔流空手道,曾获日本空手道冠军。师从仓田保昭,后向千叶真一学拍动作片。

大岛当年的影响力很大,有着良好武术、体操基础的她,拳脚劲道适中,兵器舞舞生风,在武打影片中自然得心应手。主要作品有《力王》、《新龙争虎斗》、《妙探双 娇》等。


李赛凤 也是有真功夫的
她武术师承徐小明,是螳螂拳门人。她曾出演《醉拳王无忌》、《威龙猛探》、《夏日福星》、《霸王花重出江湖》等武打片。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李赛凤可以说是香港武打动作片头号女星,且相貌甜美可人,所以也被认为警匪片中最漂亮的警花。


罗芙洛

罗芙洛被称为“动作女皇”,战斗力很强,是 娱乐 圈中最强的女打星之一,还是美国武术杂志的第一个女性封面人物。她13岁习武,在中国与韩国的六个武术流派中都取得了黑带的地位,并从1981到1985年连续五年赢得世界空手道套路组和器械组冠军。曾经在香港拍电影,后回到美国开武馆兼拍动作片。


包租婆 元秋

元秋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在父亲熏陶下学习京剧,奠下习武根基。十岁开始便接受师傅于占元训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七小福”成员之一,洪金宝、成龙、元彪、元华等人的师姐,想当年成龙大哥都必须让她三分,看过她主演的《女警察》《顶天立地》都知道,她的武力值比成龙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始终没能红起来,不得不熄影多年,直到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包租婆才为人所熟知。



武打天后 杨紫琼

不仅长得大气美丽,而且还有一身真功夫,虽然她是半道出家,但自己的信念与吃苦精神下,终成大气。在电影《超级警察》里面的表演实在惊艳无比,在好莱坞都有关于她的传说,可以说是最成功的女打星了,不过自己主演的作品太少,国际影响力在女星中算是蛮高的。


当然还有很多女武打明星都是有真材实料的,我只是列举了一些比较出名的,欢迎大家点评。

我听听这个是武术女星,我看过她很多电影,都是和成龙合作的。小学三年级时,张蓝心加入北京什刹海体校运动队。凭借自己的努力,入选国家队,并在2004年拿下了全国跆拳道比赛金牌。从运动队退役后,张蓝心曾在一家国企做过几个月的人力资源。从国企辞职后,张蓝心成为了“北漂儿”,开始做平面模特,因为肌肉线条好,运动能力又强,受到了许多运动品牌的青睐,拍了不少广告。直到她接到了成龙的电影《十二生肖》张蓝心,1986年7月21日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 体育 大学,中国内地女演员、跆拳道运动员,还被称为“最美的跆拳道冠军”。张蓝心曾效力国家队10余年,并于2004年获得55公斤级跆拳道全国冠军。

还有一个就是甄子菁,四岁开始学习武术功夫,擅长太极长拳、武当及太极剑法。1985,年仅11岁的甄子菁获得了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女子全能第三名以及女子长拳铜牌,甄子菁是甄子丹的妹妹,她从小就跟哥哥甄子丹一同学武,功夫也是了得。不过很多人的人不认识。

在演艺这个行业里,有真功夫的女明星还是不少的,下面我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几个吧。

1.王滢。有着“小李嘉欣”之称的王莹出生于中国安徽铜陵。师承吴彬。在2012年6月第四届美国武术锦标赛上,身高172CM,长相清秀的王莹不仅成为全场比赛的焦点,而且一路过五关斩六将,最终获得了女子太极扇的冠军。她曾获得第六届香港武术公开赛长拳、剑术两项冠军。也出演过《变形金刚4》。

2.王智。王智毕业于中国戏剧学院2004表演本科班,从7岁时开始学武。被视为接任杨紫琼的 最佳人选。曾经因拍过《马永贞》的电影而一炮走红,获得了“功夫女星”的称号。

3.张蓝心。效力国家队10余年的张蓝心不仅长相清秀,而且曾获55公斤级跆拳道全国冠军,也出演过动作电影《十二生肖》,在大陆被称为“最美的跆拳道冠军”。

4.李赛凤。李赛凤出生于1965年,在台湾生活了六年,然后又返回香港求学。年仅15岁就出演了电视连续剧《大地恩情》,后来又拜师于徐小明学习北派功夫。在以后的演艺生涯中又先后出演了《五福星》、《夏日福星》、《天使行动》、《新蜀山剑侠》。

5.郑佩佩。中国第一打女。是上世纪60年代中后期-70年代前期香港影坛一姐,在影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如日中天的时候选择息影,结婚生子。一直到1992年菜复出影坛。付出的第一部影视作品就是《唐伯虎点秋香》

6.杨紫琼。出生于马来西亚,年少时到英国攻读舞蹈和喜剧。曾代表马来西亚参加跳水比赛和游泳比赛。1984年因为拍了香港的广告片,自此就和香港影视圈结下不解之缘。后来又投入洪家班学习武功,成为香港头号女打星。




干啥的就是干啥的,他们是武打更是演员,为嘛非要全能,这种结论会害死人的,中国武术现在主要功能就是健身和传承,你非要他有实现杀伤力,这不是虎丘整么?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在这里介绍两个武打女星,而她们在现实中也很能打!

第一个张蓝心,和成龙大哥拍过十二生肖,在里面就扮演一个特别能打的角色,而现实中她本人更是从小练习跆拳道,在2004年还得过全国跆拳道金牌,可谓实打实的功夫美人。同时她还在众多真人秀节目上大放异彩,比如《奔跑吧兄弟》《真正男子汉》《王牌对王牌》等等。

另一位黄秋燕,说这个名字可能大多数人不知道,但她是李连杰的前妻,更是他的同门师姐。早期拍过《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她从11岁就开始习武,擅长抢、剑练习,在现实中也是是实打实的功夫美女!

这样既有女性的柔美,又武功高强的美人是不是相当独特呢!

有的。

1981年上演的算是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第一部武打动作片。当年可是轰动一时,很少有人没看过。刘晓庆饰演其中的女主角。

为了演好角色,通过中国武术家协会,刘晓庆还真刻苦训练了一段时间,学到了一些真功夫。从影片中的武打镜头可以看出,一招一式确像那么回事。

那个年代的演员确实比较敬业,根本没有替身、替打一说。





功夫影星中成龙不算,他没有学过传统意义上的中国武术,曾学习京剧武生的套路,适合表演。所以只能说是擅长动作影片。李连杰和甄子丹学过中国武术,甄子丹专门学习过少林拳,得过冠军,也学习过其他的搏击术,并不只限于中国武术。而李连杰专精中国传统武术。多次或冠军。儿时甚至随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为外宾表演。这两人可以说会“真功夫”。

这就是武术指导、动作设计的活啦。纯粹的商业电影如:杀手之王,成龙电影之类的就是纯粹经过设计的动作。

导火线、柔道龙虎榜这样的电影其动作就含有一些格斗的常用技巧。不能说完全假的。

而像《霍元甲》、《叶问》、《黄飞鸿》这样的电影在拍摄的时候都是有专门的学过霍家拳、咏春拳、洪拳等拳术的拳师指导,这样的电影含金量就比较高了。

(《黄飞鸿》到后来就有点变味了,越来越离谱……)

③ 求八,九十年代的古装老电影

八十年代
少林寺,新蜀山剑侠传,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火龙,末代皇帝,败家仔,倩女幽魂系列,少林小子,少林俗家弟子,情人看刀,大侠沈胜衣,魔剑侠情,如来神掌,古今大战秦俑情,少林传人,背叛师门,魔殿屠龙,杨过与小龙女,天官赐福,僵尸叔叔,中国最后一个太监,奇门遁甲,三德和尚与春米六,少林搭棚大师,少林三十六房,南北少林,茅山僵尸拳
九十年代
白发魔女传系列,东成西就,东邪西毒,画皮之阴阳法王,方世玉系列,笑八仙,千年女妖,千人斩,水浒传之英雄本色,笑傲江湖,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东方不败之再起风云,黄飞鸿系列,新流星蝴蝶剑,新龙门客栈,神经刀与飞天猫,慈禧秘密生活,新少林五祖,大话西游系列,青蛇,武侠七公主,笑侠楚留香,伦文叙老点柳先开,赤脚小子,群星会,风云之雄霸天下,天神剑女,审死官,白面包青天,太极张三丰,智勇和尚,达摩祖师传,六指琴魔,铁马骝,僵尸至尊,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梁祝,刀剑笑,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新仙鹤神针,飞狐外传,侠女传奇之独孤九剑,武状元苏乞儿,鹿鼎记,鹿鼎记之神龙教,神州第一刀,杀人者唐斩,妖魔道,绝代双骄,新碧血剑,咏春

④ 1988年,没有了李连杰的张鑫炎,拍了一部经典,却在香港票房惨淡

1982年,张鑫炎导演的《少林寺》,在华语影坛掀起了一股功夫片热潮。而李连杰也因为这部作品,开启了自己的打星之路。

《少林寺》热映之后,李连杰、于承惠、计春华、于海等人与电影出品方香港“银都机构”签订了“五年十部电影”的拍摄合同。随后的《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等作品,也因此相继诞生。


在完成了《少林寺》、《少林小子》、《南北少林》的“少林三部曲”后,1987年的“银都机构”,为张鑫炎导演投拍了一部武侠经典。

在这部作品中,聚集了不少“少林三部曲”中的老面孔,但唯独没有李连杰的身影,它就是《黄河大侠》。

这部《黄河大侠》于1988年上映,在内地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 在香港却只上映了13天便被下架,票房表现也是十分惨淡,只拿到了240多万港币的成绩

这个成绩相比于《少林寺》1610多万港币的票房、《少林小子》2220多万港币的票房、《南北少林》1810多万港币的票房,显得惨淡不堪。

其实,就影片质量而言,这部《黄河大侠》绝对是华语武侠作品中难得的佳作,但因为特定的时代背景,以及影片自身的一些因素,致使《黄河大侠》没能像之前的“少林三部曲”那样,在内地票房、香港票房实现双项丰收。

接下来,我们就聊一聊,李连杰为何没有出演《黄河大侠》,以及《黄河大侠》在香港市场受挫的原因。

在这部《黄河大侠》中,聚集了许多“少林三部曲”中的老面孔,但唯独不见李连杰的身影,这也让不少影迷困惑:李连杰当年为何没有参与《黄河大侠》的拍摄?

其实,李连杰的缺席,与“银都机构”有一定的关系。

1982年的《少林寺》之后,李连杰与“银都机构”签订了“五年十部电影”的合作协议。《少林寺》、《少林小子》在香港的热映,为李连杰积累了不错的观众基础。

1985年,李连杰也走入香港影坛,并在这一年参与拍摄了《南北少林》。

在《南北少林》的拍摄中,李连杰体会到了“香港演员”与“内地演员”的差异化待遇,于是萌生了离开香港的想法。

而此时的李连杰,凭借“少林功夫片”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不少观众的喜爱。为了留住李连杰,“银都机构”也效仿“嘉禾与成龙的合作方式”,将李连杰推上导演的位置。

于是在1986年,李连杰自导自演了电影《中华英雄》。

80年代中期,动作喜剧一直是港片票房市场上的龙头。然而,李连杰这部《中华英雄》却讲述了一个“悲情英雄”的故事。“银都机构”担心电影票房遇冷,所以没有在1987年发行、上映,而是将影片“暂时雪藏”。

公司对于《中华英雄》的态度,让李连杰有些失望。1987年,与“银都机构”的五年合约到期之际,李连杰选择了不再续约。

而张鑫炎导演在1987年拍摄的这部《黄河大侠》中,李连杰的身影最终也没能出现。

李连杰的缺席,也是造成《黄河大侠》票房惨淡的一个因素。

“少林三部曲”中的出色打斗表现,让李连杰在港片市场之上,凝聚了一定的票房号召力。

而从1982年的《少林寺》到1984年的《少林小子》,张鑫炎导演、李连杰出演的“电影组合”,在港片市场之上也积累了不错的观众基础。

当一位导演与一位演员的银幕合作,给观众留下过于深刻的印象时,二人的“电影组合”一旦拆分,便会对票房成绩产生不小的冲击。

1990年,吴宇森的《喋血街头》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吴式暴力美学片”里少了周润发,即便有梁朝伟、张学友这样的大咖助阵,依然挽救不了票房。

张鑫炎、李连杰的合作,亦是如此。

1987年拍摄的这部《黄河大侠》里,李连杰的缺席,浇灭了不少观众的观影热情。而慷慨、悲壮的剧情故事,也是造成《黄河大侠》香港市场受挫的一个原因。

这部《黄河大侠》讲述了唐末时期、藩镇割据,柳、李、段三位藩王,驻兵黄河,剑拔弩张。在三位藩王的一次交战之中,游侠马义从柳王爷手中,救下了段王爷。而这一切,又被前来补刀、抢人头的李王爷所见。

马义的一身功夫,让李王爷十分青睐。李王爷有意招揽马义,却未能成功。于是本着“不能为我所要,也不能为他人所用”的原则,李王爷毒瞎了马义的双眼。

失明的马义,被段王爷所救。段王爷见马义眼虽瞎,但剑法犹在,于是假仁假义,好言诓骗,利用马义除掉了柳、李两位藩王。

最终,马义恢复视力,看清了段王爷的真面目。段王爷想置马义于死地,却反而死在了马义剑下。

这部《黄河大侠》通过剑客马义“眼盲心盲”到“心明眼亮”的变化过程,对人性的险恶进行了讽刺与批判。深刻的故事主题,于承惠、计春华等人出色的打斗表演,都为这部《黄河大侠》增色不少。

然而,悲壮的故事能够更好的刻画人物角色,但却时常受到票房市场的冷落。

纵观1988年港片票房排行榜上的前5位,从周润发的《八星报喜》、《老虎出更》到成龙的《警察故事2》、《飞龙猛将》再到许冠文的《鸡同鸭讲》。

可以说喜剧电影作品,一直占据着港片票房市场的龙头地位。在李连杰早先的“少林三部曲”里,张鑫炎、刘家良两位导演,设计了不少男扮女装的喜剧桥段,为的就是迎合票房市场。



而在这部《黄河大侠》里,张鑫炎导演为了更好的体现写意的武侠故事、悲壮的任侠情怀,弱化了喜剧桥段的设计。这也使得该片在香港电影市场上映之后,遭遇了票房滑铁卢,最终只上映了13天便被下架。

虽然在香港的票房成绩不佳,但《黄河大侠》过硬的质量,却让他成为了一代人心中的经典。而片中于承惠老爷子的长剑打斗表演,也成为了华语武侠大银幕上,难以复制的经典打斗片段。



⑤ 李连杰和于承惠合作拍过哪几部电影

李连杰和于承惠合作过三部电影。

1.《少林寺》是1982上映的中国第一部武打电影,李连杰,于承惠凭借此片一举成名,也是他俩合作的第一部电影,李连杰饰演少林和尚觉远,于承惠饰演大反派王仁则。

2.《少林小子》继《少林寺》之后,李连杰与于承惠的第二次合作,李连杰剧中饰演三龙,于承惠饰演鲍翁。

3.《南北少林》1986年上映,是李连杰和于承惠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李连杰饰演少林武僧智明,于承惠饰演清朝奸臣赫索。

很遗憾,俩人由于各种原因,总共合作过三部电影,没有继续合作。

说到 于承惠 ,可能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但一提及 《李小龙传奇》中李小龙师父叶问的扮演者,肯定知道,而他就是于承惠。

要问于承惠和李连杰合作的电影,那可要将时间线往前推了。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有三部影视作品,全都与山林有关: 【1982年的《少林寺》、1984年的《少林小子》、1986年的《南北少林》】

1982年《少林寺》
这部电影在当时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那应该算是武打片盛行的前期之作,它的票房售价是1毛钱,可票房收入达到了亿元。足以奠定这部电影的首度地位!

恐怕!也是从这个电影开始,少林寺的形象初次通过电影的形式呈现在大众眼前。 而李连杰与于承惠等演员的精心演绎,也使得这个故事的情节更容易激起人们的热血情怀。逐步迁徙少林寺俗家弟子的禅房。
1984年《少林小子》
这部电影是继《少林寺》的又一部关于呈现少林寺这块儿朝地的电影,同样是由李连杰与于承惠携手演绎。

如果说《少林寺》只是初入大众眼界,那么这部电影就是将少林功夫令人眼花缭乱的真实性得展现出来。 当年没有多少特效,基本都是真功夫打磨出来的,即便放到现在,也依然是部难得的功夫片。
1986年《南北少林》
一如既往地承载了《少林寺》的风格,其中的动作戏经刘家良的指导后,更具有形象与真实感,同样也有很多武打演员来自大陆。在影视剪辑方面,也做得颇具特色,赶得上那时候的港片。

也就是在这部片的渲染之后,全 国各地的青少年小朋友们都奔赴河南塔沟、嵩山少林寺的数不胜数啊,据说当年的新闻特地报道了系列专访。这就是一部好影视的魅力!

结语: 李连杰与于承惠合作的三部电影为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激情与热血的同时,也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了不可磨灭的难忘记忆。 当初一起看电影的人——可还安在、可还安好?

欢迎留言讨论交流!你的关注是我源源不断的动力输出!

李连杰和于承惠老爷子一共合作三部电影

上世纪90年代初,香港武侠片风靡一时,《笑傲江湖》、《新龙门客栈》等经典作品,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然而在内地影坛,也曾涌现出不少武侠经典和动作明星,有剑圣之称的于承惠出演的六部经典武侠片。在这六部作品中,于老爷子三度合作李连杰。

1、《少林寺》

提起于承惠老爷子的名字,可能有些观众会感到陌生,但说起李连杰版《少林寺》里的“王仁则”,相信大部分观众都有印象。1982年,在“中原电影制片公司”的支持之下,张鑫炎导演拍摄了《少林寺》。为了给影片的打斗场景增加看点,张鑫炎希望能请专业的武术运动员出演该片的主要角色。

早年的于承惠是山东体校武术队的职业运动员,后来因为训练受伤而退役。退役后的于承惠对武术依旧十分痴迷,1975年他自创了“双手剑”的动作套路,并凭借这套“双手剑”在武术界名噪一时。《少林寺》筹拍之初,张鑫炎导演曾找到于承惠试镜,之后更是为他安排了大反派“王仁则”的角色。在《少林寺》里,于承惠不仅在打斗片段中表现出色,对于反派的文戏演绎,也让许多影迷印象深刻。

2、《少林小子》

在《少林寺》热映之后,张鑫炎导演又召集原班人马拍摄了《少林寺》的姊妹篇《少林小子》。于承惠再度与李连杰合作,并出演了片中的“鲍翁”一角。该片拍摄之初曾命名为《龙风村》,但因为是《少林寺》的原版人马打造,为了吸引观众就更名为《少林小子》。值得一提的是,李连杰的第一任妻子黄秋燕也出演了该片,两人的感情,也是因为这部电影,开始升温的。

3、《南北少林》

《少林小子》上映后,再度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李连杰也因此被邵氏看中,并签入旗下。1984年,邵氏为李连杰量身打造了电影《南北少林》,该片由刘家良执导。为了给影片增加看点,刘家良特意邀请了于承惠加盟该片,并饰演片中的大反派“赫索”,而于承惠也在该片中表演了自己得意的“双手剑”。片尾李连杰“少林棍”对战于承惠“双手剑”的打斗,曾让许多影迷印象深刻。

4、《黄河大侠》

李连杰凭借三部“少林”电影,成功走入香港影坛,而于承惠老爷子却选择留在内地影坛发展。1988年,在“西安电影制片厂”的支持之下,张鑫炎导演拍摄了《黄河大侠》,而于承惠也在该片中出演了侠客“马义”,这是他首次担任男主角。《黄河大侠》在筹备之初,张鑫炎希望李连杰能出演片中的男二号“车天”,但当时的李连杰在影坛已经颇具名气,不接拍男二号的戏份,于是张鑫炎导演又发掘了新人淳于珊珊。

《黄河大侠》可谓是内地武侠作品中的一大经典,该片对武侠题材的写意之感,表现的十分到位。萧瑟的戈壁、冰封的黄河,都为该片增加了不少韵味。该片虽然拍摄于1988年,但就场景刻画而言,完全不输之后的《新龙门客栈》、《双旗镇刀客》。而于承惠洒脱、飘逸的身手,也为影片增加了不少亮点。

5、《倭寇的踪迹》

90年代中期,随着武侠片的衰落,于承惠老爷子也开始在电影银幕之上暗淡,随后开始在电视荧幕之中活跃。2012年,徐皓峰导演拍摄的《倭寇的踪迹》,再度让于承惠老爷子回到了观众面前。该片根据徐皓峰本人的小说《逝去的武林》改编,而于老爷子也在片中出演了霜叶城第一高手“裘冬月”。

作为一部武侠片,《倭寇的踪迹》的写意感十分浓重。该片的打斗场景虽然不多,但风骚的站位、考究的布景、风格化的色调,以及独特的配乐,都让该片显得韵味十足。该片完成后,曾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法国多维尔亚洲电影节”的竞赛单元,并在国际影坛取得不错的评价。

6、《箭士柳白猿》

在《倭寇的踪迹》之后,徐皓峰又执导拍摄了《箭士柳白猿》,并再度邀请了于承惠老爷子出演该片的军阀保镖“匡一民”。相对于《倭寇的踪迹》的文艺范十足,这部《箭士柳白猿》里多了几分商业气息,而于老爷子在片中的精彩打斗,也成了影迷们对于他的最后印象。

2015年,于承惠老爷子去世,享年76岁。而这部《箭士柳白猿》,也成为了于老爷子最后一部武侠作品。于老爷子生前对武术十分热爱,更是精通多种兵刃器械,因自创“双手剑”他还曾获得“当代剑圣”的美名。然而,如今的观众想一睹于老爷子矫健的身影,也只能在曾经的这些武侠电影之中找寻了。

再鲜艳的花朵也得有绿叶衬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李连杰的成功是自己努力成果,当然也离不开于承惠老爷子的帮助与指导,随在此缅怀,愿一切安好!

我来回答下吧

于承惠,中国著名剑术家,出生于山东蓬莱,国家一级演员、武术家、编剧、武术指导

李连杰和于承惠共合作过3部电影

1.《少林寺》

《少林寺》是由中原电影制片公司制作的一部动作电影。由张鑫炎执导,薛后、卢兆璋编剧,李连杰、于海、丁岚、计春华、于承惠联袂主演。该片讲述的是隋唐年间,著名武术家神腿张抗暴助义,遭王仁则陷杀,其子小虎幸被少林武僧昙宗救出,小虎为报父仇,拜昙宗为师,取名觉远,习武少林,并落发为沙弥的故事。

于承惠在片中饰演反派王仁则

2 《少林小子》

《少林小子》是1984年上映的香港武侠电影,由张鑫炎执导,李连杰、丁岚等主演。

李连杰饰演三龙 于承惠片中饰演鲍翁

风景秀丽的漓江边,住着龙、鲍两户人家,精通少林功夫的龙家有8个男孩,精通武当功夫的鲍家有8个女孩。天龙托人上门求亲,鲍母想招他入赘,但天龙提出要带众小龙同住,这一提议引起鲍父猜疑,便拖延了该婚事。

十年前被天龙打伤右眼的匪首秃鹰这时潜行到此,伺机报复,设计欲挑拨少林武当两家,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先杀死了鲍村庙祝,又假扮庙祝把鲍家不得子的原因归罪于龙家。三龙带众小龙来鲍家欲为父亲和二叔牵红线,却不想与骄傲的三凤产生误会,双方的过结更深。后鲍母终生一男孩,匪徒用计诱拐男孩,被三龙救回,但鲍父以为是龙家用计,反要将放走地龙、二凤的三凤要按家法溺死,幸被三龙救出。匪徒趁乱袭击鲍村,在危机关头,龙家和二凤前来助战,两家合后大获全胜,尽释前嫌,大凤和天龙、二凤和地龙双双成亲。

李连杰饰演三龙 于承惠片中饰演鲍翁

3.《南北少林》

《南北少林》是由邵氏电影、珠江影业联合出品的99分钟动作影片。该片由刘家良执导,李连杰、黄秋燕、胡坚强、于承惠等主演,于1986年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李连杰饰智明 于承惠饰赫索

清朝奸臣赫索王爷陷害忠良。十几年后,两位忠良之后相继长成,一是儿时由母亲山门托孤,出家北少林的智明;一是随叔叔法仁隐匿在南少林的司马燕。这天,赫索大寿,北少林武僧智明、南少林俗家弟子司马燕不约而同在赫索王爷寿诞之日前来行刺,一报父仇。不料被围,在同伴赵威的帮助下得以出逃。智明发现司马燕脚上有和自己一样的银镯子,始知她是自己的未婚妻,然因已皈佛门,未能相认。后司马燕为赫索所擒,智明、赵威在南北少林众高手的帮助下,终于杀死赫索,救出司马燕。智明把银镯交与赵威,独自离去

《南北少林》是1986年李连杰和于承惠合作的一部经典影视剧。

主演李连杰(饰演 智明),于承惠(饰演 赫索)

1、影片讲述大奸臣赫索王爷陷害忠良。时隔十几年后,两位受害的子女相继长大,一是儿时由母亲山门托孤,出家北少林的智明。一是随叔叔法仁隐匿在南少林的司马燕。得知赫索要举办大寿时,北少林武僧智明、南少林弟子司马燕不约而同在赫索王爷寿诞之日前来行刺,一报父仇。法仁恐怕司马燕有失,便派南少林功夫最好的弟子赵威前去照应。

2、由于赫索的卫士舍身救回赫索,行刺失败。几人突围而去,几经曲折,终于抵达安全地方,司马燕也恢复少女打扮,智明看到司马燕的银镯,知道眼前的佳人正是自己指腹为婚的未婚妻,但自己已皈依佛门,唯有把秘密和痛苦一并吞下。司马燕回到南少林不久,便被赫索捉拿,囚于赫索的官船中。

3、因犯寺规而被罚的智明,为救司马燕再逃出寺门,化装进入南少林寻得赵威,两人以竹排拦江,各施南北少林武艺,合力拯救司马燕。并在释忍带领的南北少林众高手的帮助下,终于杀死赫索,救出司马燕。智明把银镯交与赵威,独自离去。

4、李连杰因在此剧里正直的武僧形象而一举成名,于承惠虽已离逝,却留下许多经典的影视作品。

欢迎关注及转发。

⑥ 求中国电影发展史

1 前言

自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的诞生到2005年,中国的电影已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历程。在这百年的中国电影历史长河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史离不开中国武术的熔入。

中国电影从无声、单机、黑白影片到高科技、大投入、环绕立体声巨幕电影,乃至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以武术及以尚武崇德的侠义思想为主题的电影占据了中国电影的重要地位。因此,可以说,中国武术促进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国电影推广和宣传了中国武术。

2 武术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三次高潮

2.1第一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20年代至30年代。在当时,人们习惯称其为“武侠电影”。 武侠电影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而发展到了第一次高潮。这个期间各种各类的武侠电影纷纷出现。

其武侠电影的急速发展,是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武侠小说等都有一定联系的。1928年上海明星影片公司根据武侠小说《江湖奇侠传》改编并摄制成武侠电影《火烧红莲寺》。历史上人们也一直认为《火烧红莲寺》是中国第一部武侠电影。

当时红极一时的《火烧红莲寺》,其票房和社会人气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以后的3年内,为满足观众的要求,《火烧红莲寺》的续集竟拍了有18集之多。就连今日的美国巨片《蝙蝠侠ⅰ》、《蝙蝠侠ⅱ》、《蝙蝠侠ⅲ》都会感到汗颜。《火烧红莲寺》说的是,湖南的浏阳和平江两地为争码头而引发械斗,涉及到武林中的昆仑派和崆峒派,以及红莲寺庙等。剧情可以不去深入,而《火烧红莲寺》的连续18集,事实上形成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次武术动作片高潮。以后在1940年和1993年,香港又制作了两集,从而使《火烧红莲寺》总共拍了20集。

在整个1929年至1931年期间,上海的50余家影片公司,共拍了250余部武侠电影,占全部出产影片的60%。

由于日本侵华战争,中国电影受到了巨大的创伤,同时也导致了中国武侠电影第一次高潮的结束。

2.2 第二次高潮

中国电影第二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至70年代。在60至70年代,武术动作片和言情电影一样,成为支撑香港和台湾电影业的两大支柱。在这期间,涌现了一批代表这个时期武术动作片的最高水平的演员与导演。如李小龙、洪金宝等及以后的成龙、元氏兄弟等。

1958年,香港峨嵋制片公司首先拍摄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和《碧血剑》,之后,台湾地区也出现了武侠电影,如1960年台联影片公司的《七剑十三侠》等。

1973年,中国武术动作片翻开了重要的一页。《猛龙过江》,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是世人公认的远征欧洲打入世界影坛,并获得成功的武术动作影片。同年的《龙虎争斗》是李小龙与美国好莱坞华纳影业公司合资生产的影片,成为中国第一部与国外电影公司合作的武术动作片。《死亡游戏》是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的最后一部影片,遗憾的是李小龙并没有拍完这部电影就去世了。

此后,虽然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还继续在生产,但作为群体性的武术动作片创作、拍摄、效应等逐步减退了。

2.3 第三次高潮

中国电影的第三次武术动作片高潮出现在20世纪的80年代初。1980年,北京电影制片厂首拍了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开了武术动作片的先声。1982年由河南开封市演出公司和香港联华电影联合公司摄制的、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真正掀起了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在这期间,大量的武术动作片题材的影片诞生了,如1983年的《少林寺弟子》、《武当》、《武林志》等;1984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木棉袈裟》、《大刀王五》等。同时,武术动作片有了将动作片与民族文化相融和的意韵。

由中国内地所引发的武术动作片与香港和台湾的武术动作片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即相比较而言,在叙述故事的前提下,更多的表现了一种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和思想的熏陶。

步入90年代,香港的武术动作片又有了一个新的篇章,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1993年《东方不败》、《狮王争霸》等对中国电影具有较大的影响。尤其是间隔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烧红莲寺》,在1993年又拍了第20集的连续系列。以及1994年的《天龙八部》等等,都对武术动作片的第三次高潮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所有的武术动作片中,以出生于广东佛山的黄飞鸿的武术生涯为题材的武术动作片达到了空前的程度。从1949年的《黄飞鸿传》至今,已有了100余部关于黄飞鸿武术生涯的故事片。

3 武术动作片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在整个武术动作片中出现了许多代表人物,而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主要从以下几点探讨。

3.1李小龙

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期间,李小龙从武术的咏春拳开始创造截拳道,而后进入影视圈,轰动世界影坛。从而使中国武侠电影又进入了第二次高潮。

李小龙作品有童年时期的作品《富贵浮云》、《细路祥》、《人之初》、《雷雨》、《人海孤鸿》;1969年《丑闻喋血》;1971年《唐山大兄》;1972年《精武门》;1973年《猛龙过江》、《龙争虎斗》;1973年《死亡游戏》(未完)。

在李小龙的电影中尤其是《唐山大兄》这部武术动作片,是由香港嘉禾电影公司所制作。该片成功塑造的中国英雄人物“唐山大兄”带动了中国电影进入世界电影市场,主角李小龙由此而成为了一代国际电影巨星。

3.2 成龙

出生于1948年的成龙,数十年的从影使其成为全球的公众人物。他的电影有很多,基本以《警察故事》系列、《醉拳》系列为他奠定了武术动作片的地位。此外,具有影响力的电影有《群龙谱》、《A计划》、《蛇形刁手》、《奇迹》、《红番区》、《霹雳火》、《简单任务》、《我是谁》、《一个好人》、《尖峰时刻》等等。成龙1995年就获得了香港浸会大学的荣誉社会学博士。他的《醉拳ⅱ》赫然登上了美国《时代》杂志,被评为十大电影佳片。成龙热心于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尤其是为2008年的北京奥运当形象大使。

3.3李连杰

1996年在英国伦敦举行了“李连杰作品专辑展映”,出现了异常热烈的哄动场面,反映了李连杰已成为继李小龙、成龙之后在欧洲备受瞩目的中国功夫明星。李连杰的武打动作,除了传统的中国功夫之外,又加入了好莱坞的动作特技效果。李连杰成功地打入了德国、比利时、美国、日本等西方国家。

李连杰作品有1982年《少林寺》;1984年《少林小子》;1986年《南北少林》;1988年《中华英雄》;1989年《龙在天涯》;1991年《黄飞鸿》;1992年《黄飞鸿ⅱ》、《笑傲江湖》等;1993年《狮王争霸》、《方世玉》、《太极张三峰》等;1994年《洪熙官》、《精武英雄》及2004年《英雄》、2005年即将上映的《霍元甲》等。

李连杰的身价随着其名声业越来越高,从1982年《少林寺》的数百元,到1996年香港龙祥电影公司与永胜娱乐公司签下了《黑侠》、《黄飞鸿ⅵ》等三部片子,达到了3600万港币;而以后的影片也在千万美元之巨。

3.4 其他代表人物

《武当》中的司马剑(赵长军饰)、《塞外奇侠》中的卓已航(原文庆饰)、《武林志》中的东方旭(李俊峰饰)等。在众多的武术动作影片中,以《黄飞鸿》为题材的影片可以说是达到了武术动作之最。而饰演《黄飞鸿》的演员也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武术动作片名演员。如成龙、李连杰、洪金宝、元彬、甄子丹、赵文卓、王群、邱建国等;还有不少其他名星。如谭永麟、刘家辉、梁小龙等。在这其中《黄飞鸿》中的黄飞鸿(关德兴饰)。1940年开始,关德兴饰演《黄飞鸿》,一直到1970年,整整演了99部以《黄飞鸿》题材的电影。

4 中国武术动作电影的发展趋势

从《定军山》到《卧虎藏龙》再到2005年周星驰《功夫》、徐克的《七剑》的中国电影百年的发展史中,可以看到武侠电影的发展趋势。

4.1重视电影节的评选与奖项

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电影节有3000多个,而国际制片人协会承认的国际A级电影节一共是11个。在这林林总总的电影节中,其中奥斯卡是国际A级电影节中举足轻重的国际电影节,同时也是商业性最强的电影节之一。中国的电影界对此十分重视与关注,如张艺谋近年来的每一部大片似乎都剑指奥斯卡,而且都是与武术动作片有关的电影。

对于中国电影来讲,奥斯卡不仅仅是一个在世界面前亮相的好机会,更是一个争夺世界电影市场的契机。参加奥斯卡,得奖不易,既使获得提名也同样具有意义。而如果获得奖项,则对中国电影的整体形象提升和世界电影市场的定位都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2001年的73届在奥斯卡的奖项,称为中国武术功夫电影的《卧虎藏龙》再一次使中国武术动作片亮相全球影坛。《卧虎藏龙》是由李安导演的,李安有着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美国的生活经历。而整个剧组有中国内地、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演员以及美国和马来西亚的华人演员组成。在获奖的时刻,舆论界称其为“世界华人的电影艺术成就”。

在奥斯卡的奖项提名中,《卧虎藏龙》得到了10个奖项的提名。最终得到了最佳外语片奖、最佳美术指导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原作音乐奖等4项大奖。这是中国电影首次在国际A级电影节奥斯卡中的举足轻重的奖项。

有意思的是,这部配英文字母的华语片还在美国引发了学中文的热潮,甚至有的学校将《卧虎藏龙》剧本当教材用。

2005年,中国电影有了一个崭新的评选活动——中国电影排行榜。排行榜4个项目,每个项目有5个提名。我们发现最佳制片人中的5部电影有2部是武术动作片,它们是《功夫》和《十面埋伏》。其中《十面埋伏》有3个项目的提名。

4.2电影市场的票房价值杠杆

从票房价值来看,《卧虎藏龙》仅在北美就达到了近2 亿美元的票房、台湾的会宇多媒体以8位数即千万元的价格取得了《卧虎藏龙》全球独家动画版权、包括碟片和商业性合作的授权等,《卧虎藏龙》得到数亿美元的收入是毫无疑问的。

同样,《英雄》在2004年的7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之后,在美国两个周末的票房达到了1800万美元,最后在全球达到了1.7621亿美元的票房奇迹,而《英雄》在国内的票房收入仅占其中的17.24%。《十面埋伏》的海外版权被“索尼经典”购买了以后,其票房突破了7200万美元。来自影片发行方中影发行放映分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7月29日开始放映的徐克的《七剑》,全国首个周末三天票房总计2600万元人民币,这个成绩和《头文字D》的首周票房基本持平。同时头3天在东南亚已取得过4000万的票房成绩,发行负责人翁立表示,“从《七剑》的首周表现来看,总票房达到七八千万难度不大。”因此《七剑》的中国电影排行榜估计也将是前列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电影排行榜以电影的票房收入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4.3娱乐性的武术动作片将异军突起

《我的功夫女友》被誉为2005年的中国“首部现代功夫喜剧”。它糅合了浪漫、搞笑、功夫、励志等多种元素。《我的功夫女友》是继韩国影视明星张娜拉的电视剧《明朗少女成功记》创下收视高峰,并捧红了张娜拉的亚洲小天后地位之后的又一巨作。圈内人把其称作是中国版的《明朗少女成功记》。虽然由于档期的原因,张娜拉最终未能出演此剧,但《我的功夫女友》将中国功夫与喜剧的结合吸引了大家的眼球。许多海外的影片商也看好该片,希望引进现代功夫喜剧《我的功夫女友》影片。

2005年3月香港引进内地的首部电影叫《精武家庭》。它是集武打、动作、喜剧温情于一体的武术动作电影。该片由成龙监制,“成家班”参加了全部的拍摄工作。总投资为4000万元的《精武家庭》有惊险的跳楼场面和高难度的武打动作。

而香港另一武术动作片的明星洪金宝也在2005年的4月推出了“洪式”的喜剧功夫电影《龙威父子》。《龙威父子》取景于云南和广西一带,秀美的自然风光和壮观的瀑布河流更衬托出了中国武术动作影片的传奇色彩。

在2005年的贺岁片市场里,以周星驰为主演的,作为新年贺岁片的中国功夫电影《功夫》展现了“电脑功夫”和武术真功夫的结合。此外,影片使这贺岁功夫片不同于普通的功夫片。《功夫》一片投资1.5个亿港币,片中仿效了不少好莱坞影片的经典段落,十分抢眼。

沉寂了3年以后的徐克又推出了武侠巨片《七剑》。该片目前拍摄完毕,已经于2005年7月29日与观众见面。

徐克认为,剑是兵器之王,象征着中国武侠文化的精神,剑中蕴涵着侠义的风度和修养,并且有一种浪漫荡漾在其中,无论在攻击时和防守时,你会发现那其中藏有哲学。关于剑,徐克认为有很多内容可以发展,一招一势让人们重新认识剑,剑不仅仅是一个打斗的工具,它应该有七种精神,有七种颜色。

虽然《七剑》一直被称为2005年最受期待的香港电影。但是,一部《琴魔》日前在香港试映后,有抢走《七剑》的风头的趋势。《琴魔》是一部古装武术动作片,耗资数千万,光道具“天音琴魔”就花费了10万以上。业内人士评论,《七剑》和《琴魔》这两部动作片的竞争,将带动整个香港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复苏。

4.4 武术与中国电影发展的互存互进

中国电影的发展离不开武术的源泉。武术的全球化宣传与推广离不开中国电影。在《定军山》成功拍摄之后100年的中国电影风风雨雨中,中国电影的发展始终与中国武术发展互存互进。

20世纪70年代,功夫巨星李小龙使世界认识了中国武术,形成了一个中国功夫的热潮。

80年代,李连杰的《少林寺》掀起了全国的武术浪潮,据不完全的统计,在《少林寺》及其他武术动作片放映之后的数年内,全国的武术业余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竟达到了万所之多,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地区有100余家武术学校。其中有不乏规模较大和档次较高的武术学校。比如塔沟武校的习武学生超过了万人等。同时,全球的武术热也再一次升起。

2001年获得奥斯卡4项大奖的武术动作片《卧虎藏龙》,无论在全球电影界的影响力、票房收入的市场因素,还是在中国电影和中国武术的宣传与推广,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程度。

在中国电影发展的100年中,武术动作片的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不仅仅有提升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扩大电影的市场效应的作用,而且更有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宏扬民族精神的教育作用。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通过电影进行宣传,从而使中国走向世界,使世界认识中国。如奥斯卡、如嘎那、东京电影节等等是中国影片成为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一个窗口。再如电影《霍元甲》的放映,使无数国人为之倾倒,从而使民族的凝聚力,民族的自豪感大大提高。

中国电影是中国武术走向世界的桥梁,中国武术是中国电影发展的源泉。两者的互存互进将永远延续下去。

5 结语

武术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民族传统体育,其内容繁多,门派林立,表现形式多样,具有极大的健身价值和技击价值,同时更富于娱乐价值。电影正是反映人们的文化精神生活的一个体现,而武术动作电影又在电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武术能够与电影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