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关于电影理论的经典著作
扩展阅读
儿童关进监狱学校的电影 2025-10-20 08:58:22
阿德里安布劳迪最新电影 2025-10-20 08:52:59

关于电影理论的经典著作

发布时间: 2025-07-23 10:06:41

① 电影理论爱因汉姆

在20世纪30年代,电影理论迎来了繁荣的黄金时期,R.爱因汉姆、B.巴拉兹、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等人的经典著作相继问世。R.爱因汉姆,这位原籍德国的美国心理学家,以其在完形心理学领域的影响力,于1932年出版了《电影作为艺术》,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电影理论史上的基石。


爱因汉姆坚信,电影艺术如同其他艺术,遵循着古老的规则,他提出“电影在机械复制的终点才开始”,强调艺术是物质生活的一部分,必须理解感官和心理影响。他主张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手段的清晰暴露,电影艺术也不例外。爱因汉姆的这一观点体现在他的论断中,即电影艺术的全部内容在于艺术地处理影像与现实的差异性。他列举了电影形像与现实形像的六个显著差异,后来概括为视觉可见性、照相纪录性和蒙太奇三个核心概念。


尽管蒙太奇在当时被视为技术手段,但爱因汉姆将其视为艺术创造的结果,而非基础。他对普多夫金的“蒙太奇是电影基础”论点持反对态度,强调电影艺术的独立性,即使单个镜头也能体现与自然现象的区别。爱因汉姆的理论基于部分幻觉论,认为艺术在于唤起观众对现实的不完整感知,满足人们对关键部分的了解,从而产生强烈的艺术感受。


然而,对电影形像与现实形像不同一性的坚持,使爱因汉姆对电影技术进步持有保守态度,包括有声电影和彩色电影的发明。1957年,他在重新发表《电影作为艺术》时,不仅重申反对有声电影的观点,还认为实践验证了他的观点正确。


(1)关于电影理论的经典著作扩展阅读

电影理论 (FILM THEORY) ,是电影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电影创作的本质、基本原理及一般和局部规律。它对电影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题材内容、表达形式和艺术风格做深入的研究探讨,并企图归纳及建立出一套自足的思辨过程。

② 哪位大牛系统介绍下美国的电影理论

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的美国先锋派电影美学观念。美国先锋派电影理论,是欧洲“新左派”哲学及“左的弗洛伊德主义”学说影响下的产物。在此之前,美国先锋派电影美学就已有了若干理论准备,其中以玛耶·德连的《艺术形式与电影随想》(1946)和斯坦·勃拉卡其的《视象的隐喻》(1963)较为知名。继“地下电影”主将梅卡斯等人发表大量宣言性的文章和书籍之后,20世纪70年代初出版的美国影评家金·扬格布拉德的《开放电影》一书很快就成了先锋派电影理论“最有权威性”的文件之一。随后,美国先锋派活动家阿莫斯·福杰尔发表的大部头著作《电影作为破坏的艺术》,更被推为先锋派电影美学理论的“经典”。全书分为四个部分:1“形式的破坏”,作者认为整个世界电影艺术史就是朝“自我破坏”的方向发展;2“内容的破坏”,叙述电影如何“破坏资产阶级社会准则、价值观念及政治、宗教、伦理等模式;3“手段的破坏”,对西方文化中表现在禁忌之列的“犯禁情节”(参见“视觉禁忌”)进行弗洛伊德式的阐释;4“走向新的意识”,论述抗议的青年和知识分子如何借助于先锋派电影(包括“地下电影”)形成新的世界观。西方理论界认为,美国先锋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其他流派相比,更为“政治化”,较诸现代主义的其他形式也更为“开放”,“即能够吸收新的思想,倾向于理论演绎,并对全世界社会政治情况的变化做出反应”;然而它在“破坏”传统电影的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也否定了世界现实主义艺术的全部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