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林青霞所主演的全部电影
有《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火云传奇》,《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六指琴魔》。
1、《新天龙八部之天山童姥》是香港永盛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一部古装武侠电影,由钱永强执导,张炭编剧,林青霞、巩俐、张敏主演,于1994年3月5日在中国香港上映。
3、《东邪西毒》是由王家卫执导,洪金宝担任动作指导,张国荣、林青霞、梁家辉、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张学友、杨采妮等人主演的武侠电影,于1994年9月17日中国香港上映。影片改编自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了欧阳锋的人生经历以及他和黄药师、大嫂、洪七等人的故事。
4、《重庆森林》是泽东电影公司出品的一部都市时装片,由王家卫执导,林青霞、梁朝伟、王菲、金城武等主演。1994年7月14日,该片在香港上映。影片讲述了两个爱情故事:失恋的警察与神秘女杀手一段都市邂逅以及巡警663与快餐店女孩的爱情故事。
5、《六指琴魔》根据倪匡的同名小说改编,是由吴勉勤执导,林青霞、元彪、刘嘉玲主演的武侠电影。影片讲述了目睹父母因保护“天魔琴”而被追杀致死的黄雪梅苦练成绝世武功出山报仇的故事。该片于1994年1月8日在香港上映。
⑵ 20世纪港台经典电视剧简史(1979-1996)!
1979 年,《楚留香》这是一部系列剧,都是由郑少秋饰演的香帅,之后还拍有续集,如《楚留香传奇》、《楚留香新传》等。此部剧集由郑少秋、赵雅芝、汪明荃、黄杏秀、陈玉莲、欧阳佩珊主演。《楚留香》是最早引起轰动的古龙剧,此剧使郑少秋大红大紫,成为第一代一线小生,和赵雅芝也成为最早的荧屏情侣档。武侠剧从此片开始摆脱了第一轮粤语长片的样式,掀起新一轮武侠风潮。主题曲“湖海洗我胸襟,河山飘我影踪”更是家喻户晓,成为经典名曲之一。
1980 年,“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上海滩》,这部讲述许文强和冯程程的爱情故事,使周润发红遍中国内地。当年班上的女生个人都在语文笔记本上画许文强,白色的围巾,黑色的礼帽,觉得许文强的形象简直帅呆了。之后,无论许文强和冯程程的故事被多少人演绎过,也无论周润发和赵雅芝又和多少人扮演过情侣,在《上海滩》里的这一对,才是观众心目中无可替代的完美组合。就连周润发自己也认为拍过的最经典镜头就是《上海滩》中撑着伞和程程漫步雪中那一幕。时光荏苒,可每当想到许文强和冯程程,看过这部戏的观众脑海中浮现的,一定是周润发和赵雅芝深情相拥的样子。
1980 年,《京华春梦》,但到八十年代中期才进入内地市场。这部片子是在张恨水《金粉世家》小说基础上改编的,刘松仁塑造的金燕西和汪明荃塑造的冷清秋属于很经典的人物,虽然改编了很多,那个时代的场景也有所限制,但演员的演技是毋庸置疑的好。我看《京华春梦》的时候大概在小学,很多情节至今记忆犹新。有一场戏,大概是要过年了,冷清秋和金燕西闲聊家常,打不定主意给侄子侄女们多少压岁钱。她说,给一百显得有点寒伧,可给多了不合算,因为他们没有孩子,这些钱都赚不回来。不像她的妯娌们,羊毛出在羊身上,乐得显摆大方。还有汪明荃演唱的《京华春梦》主题曲“如梦人生芳心碎,空对落花我泪垂,为何情缘逝似水,大江东去哪堪追”也是超经典的一首歌。
1981 年《霍元甲》20集。犹记《霍元甲》播放的时候那绝对是万人空巷,那时只有一部分家庭买有电视机,而且还是那种12寸的黑白电视机,什么孔雀牌、西湖牌、北京牌等等。记得当时每到播放《霍元甲》的时候,外婆家的电视前面肯定是坐满了左邻右舍,那个七嘴八舌讨论剧情的场景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1983 年《警花出更》,这应该是在内地播出的第一部香港警匪片,由郑裕玲、石修、欧阳佩珊、冯淬帆、廖伟雄、刘兆铭主演。我记得播这剧的时候是夏天,那是第一次听到管上司叫SIR或者MADAM,但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意思。还管警察叫帮办(当时就想帮什么人办事啊)。这部戏让郑裕玲崭露头角,也让内地观众认识了石修和欧阳佩珊。由梅艳芳唱的主题曲“交出你的心”也很好听咯,不过那个时候还不认识谁叫梅艳芳哩!
1983 年,《射雕英雄传》,重提此剧,眼前立刻浮现一片广褒的草原,牛羊跳跃,郭靖策马驰骋,手拾弯弓射大雕.还有蓉儿的巧笑嫣然,她扬着脸娇声唤着‘靖哥哥’。在我的心目中,黄日华就是郭靖,翁美玲就是黄蓉,他们已随着岁月的流失永远定格在我少年的记忆里,那么美丽,那么清晰,触手可及。曾经因为他们的演绎而遍寻金庸的作品,一次次沉醉在风云变幻的江湖恩怨里,为了大侠的豪情万丈,儿女情长而唏嘘。如今已是而立之年,忆起当年,仍是激动,那些经典的画面,翁美玲的红颜早逝,都如歌中所唱‘依稀往梦似曾见,心内波澜现’。
黄日华虽然已是不惑年龄,可前几年见到他在《天龙八部》里饰演的乔峰,一样的气宇轩昂,正义凛然,柔情万丈,他是我少年时代的英雄,是我那个年代的梦。
1983 年,《神雕侠侣》,这部由金庸原著改编的电视剧是版本最多的剧集,至今已有好几个版本了吧,其中除刘德华这部版本外,还有古天乐版的《神雕侠侣》也算经典之作。出演这部戏时,刘德华的演技还颇为稚嫩,但凭着俊朗的脸庞和年轻的微笑仍因此一炮而红。陈玉莲扮演的小龙女一袭白衣,淡淡的哀伤尽得神韵,今天看来依然非常动人。台湾《民生报》1998年9月的一份读者调查表明,观众普遍认为刘德华与陈玉莲演绎的《神雕》最具原汁原味,也最忠于原著。
1984 年,《武则天》,此剧是当年厂区录像台热播的剧集,也是我一直最喜欢的。那时候觉得冯宝宝真的好漂亮,她把武则天的韵味完全演绎了出来,而当时我刚上小学,因为很小又不太了解史实,所以觉得特别好看,但后来一直没有再看过,所以不知道现在感觉会怎样。我记得剧中两个帅哥都喜欢她,一个是潘志文扮演的宇文峻,一个是曾伟权扮演的明崇彦,两个人是一文一武还是都有武功我记不清了。不过我一直觉得潘志文的古装扮相非常俊雅,绝对是美男子。《武则天》的片头曲非常好听,虽然歌词我已记不清了,不过那个旋律还是很熟悉。
1984 年《星星知我心》,这是一部绝对轰动的台湾电视剧。此剧让大陆观众哭得眼泪加起来也要流成河了。而此剧让内地的观众记住了一位母亲的典范——古秋霞(吴静娴饰)。当年该剧创台湾三大电视台最高收视率。许多关心同情古秋霞命运的观众,纷纷要求电视台不要让身患绝症的古秋霞死去。编导们只好尽量延长她的生命,最后迫不得已才让她离开人世。由于观众还关心她的5个子女的命运,于是又拍了后来的续集《星星的故乡》。而电视剧主题歌就是由这位伟大的母亲饰演者吴静娴演唱的。
1984 年,《一剪梅》摄于1984年,从此剧开始,台湾戏打入大陆市场,而且占领了很长一段时间。此剧最经典的是由费玉清演唱的那首主题曲《一剪梅》,那简直是风靡一时,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在传唱。而此剧的男主角寇世勋更是红遍整个内陆,后来好多台湾电视剧都是由他主演的。
1985 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几度夕阳红》摄于1985年,但在内地上映时已是80年代末了,此剧是琼瑶在内地播出的首部电视剧,播出后引起强烈的反响,开创了一个琼瑶时代。这部戏让我们认识了刘雪华,也见识到了她的哭功。她的泪水真的很自然,让人看着也跟着心酸起来,后来知道她是琼瑶的爱将,如果说琼瑶电影的主将是林青霞,那么琼瑶电视剧的主将当仁不让地就是刘雪华。戏里面看到她嫁给杨明远后所承受的精神折磨,真的替李梦竹心痛。赵永馨的晓彤也很清纯可爱,也挺喜欢那个不算帅哥的帅哥李天柱。秦汉依旧是一片儒雅风度,其他面孔也很熟悉。总的来说,这部戏的收视率当时是很高的
1985 年,《八仙过海》20集。在当年电视节目严重匮乏的内地,这部香港神话连续剧当时非常受欢迎。但对于部戏中的八位主演(潘志文,曾伟权、阮佩珍、黄曙光、凌文海、梁汉威、林迪安、唐品昌、蔡国庆)我已没多少记忆了。不过对于这部剧的主题曲还蛮熟悉的,记得当年满街都是“人说仙山好,神仙乐逍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
1985 年,《秦始皇》,当年是亚视轰动一时的大制作,由刘永、刘松仁、冯宝宝、米雪、潘志文主演。此剧在香港剧中算是一部大型历史剧作,但是使人印象深刻的主角除刘永的秦始皇外就是刘松仁的荆轲,荆轲在本剧中戏份极多,为了衬托他,剧中还增加了米雪扮演的孤女雪莹一角,米雪的角色是刘松仁钦点增加的,可见刘松仁当时在亚视分量之重,以一线小生出演荆轲,亦可见侠客在《秦始皇》中分量之重。《秦始皇》中武打场面并不太多,有异于其他历史剧,但全剧自始至终有一种武侠之气。
1985 年,《再向虎山行》由徐小明执导,梁小龙 董骠 米雪 张铮 曹达华主演。记得是在我念小学的时候,《再向虎山行》在大陆首播,顿时掀起巨大波澜。随着此剧的热播,街头巷尾随处都能听到人们唱着“老包!喂,老包!”,那本是《再向虎山行》的插曲兼片尾曲。直到近几年,人们才知道那应是“留步!喂,留步!”。
1986 年 ,《流氓大亨》此剧是万梓良的成名作,但此剧1989年才进入内地。也由此剧开始,香港无线时装电视剧有相当一段时间独领风骚,很多几年前在香港武侠剧里面露过面的演员又在时装剧里见到,倍感亲切。我最早知道刘嘉玲也应该是在此剧中,以后在银幕或荧屏上看到刘嘉玲的时候,总会想到《流氓大亨》。而该剧的主题曲由徐小凤演唱的“婚纱背后”也红极一时。记得播完此剧后,某报还开展了一场“谁是流氓大亨”的讨论,因为在人们观念中正面人物怎么会有流氓的手法呢?大家不能认同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
1986 年,《刀马旦》由周慧敏、陈锦鸿、谭耀文、梁佩玲等主演,此剧是周慧敏在TVB拍摄的最后一部电视剧,讲述一段爱得好苦的爱情故事。周慧敏扮演的女特务外表美丽柔弱,内心却冷静而坚强,还有她的京剧扮像,真是超赞。罗文在剧中客串饰演梅兰芳,他反串旦角的演出把一代京剧大师的外型和身段演译得维妙维肖,而剧中他教周慧学戏的那场戏,更显出罗文的功架,此剧中还有粤剧红星盖鸣晖。
1987 年,《京华烟云》由赵雅芝、官晶华、赵家蓉、曾亚君、欧阳龙、常枫、傅雷、吴静娴等主演。该剧是台湾华视由林语堂先生的长篇名著《京华烟云》改编而成,在内地播映后反响很大。赵雅芝也因此剧一举红透大江南北,还由此获台湾广播电视“金钟奖”最佳女主角提名。由她演绎的大家闺秀姚木兰,也成为了公认的语堂先生笔下最完美的女性。不过这部剧除赵雅芝还有些印象我,其它的都忘得差不多了,看来需要重温一遍的说
1988 年 ,《绝代双骄》梁朝伟这部是第二版本的《绝代双骄》,第一版本是1978年由黄元申和石修主演的,但时代久远,内地观众基本上都没看过。但能够堪称经典的我想只有梁朝伟这版才算。这部也是最如实还原古龙原著的版本了。由梁朝伟、吴岱融双双领衔小鱼儿与花无缺,成为梁朝伟的代表作品之一,其中还有谢宁、黎美娴、苗侨伟、关礼杰、陈美琪等,苗侨伟扮演的“燕大侠”也成为剧中非常瞩目的人物之一。
1988 年, 《情义无价》台湾电视剧的代表之作之一,此剧可谓黄金的组合,钻石的剧情,出色的演绎,成就了一个宝岛电视史的传奇。当年该剧主题歌又是一首街知巷闻,朗朗上口的歌曲,这部电视剧成功的捧出了不少新人,除寇世勋外,张晨光,戚美珍都是由这部剧打入内地的。而对于张晨光来说,后来的台湾言情剧基本是他的天下。
1988 年,《昨夜星辰》当年该剧在全国十分流行,曾捧红了寇世勋、陈莎莉等人,也成为内地观众熟知的言情剧。而同名主题曲当年是电台点播率最高的歌曲,还发行了只收录了该主题歌与电视剧《一剪梅》主题歌的磁带,后被多次翻唱。如今连续剧《昨夜星辰》引起的轰动早已成为过眼云烟。但那首主题歌像天上闪烁的星星一样,依然令我百听百唱不厌。
1989 年,“天资蒙恩宠,明眸转珠辉。兰心慧质出名门,吴兴才女沈珍珠”《珍珠传奇》摄于1989年,这部戏也是寇世勋主演,好像一知道这个人之后,就会接二连三地看到他的戏。至于沈珍珠倒没有太多感觉,只是觉得太子对她真的很好,长得好像也比寇世勋帅,遗憾她没有选太子。而且演沈珍珠的那个演员施思后来也很少再在其它戏里看到过。我还模糊记得李豫粘碗那一幕,为挽回感情,他把打碎的碗重新粘和起来,很让人感动,可惜此剧最后是悲剧。那时候还小,故事情节多数都忘了,只是剧中的歌一直难以忘怀,如果有机会,希望能重温这部久而难忘的电视剧!
1989 年,《追妻三人行》,一提到这部电视剧,耳边立刻响起了牛妈的名言“粉红凤凰飞”“我有三个蛾(儿)子”……在台湾老中青三代演员的倾力打造下,这出爆笑喜剧获得了空前的好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都成了绝佳的笑料;而三男三女的人物设定,也颇具匠心。蓝心湄把那个土里土气、憨头憨脑的林美好饰演得令人难忘,实在是个另类经典,以此证明了俊男靓女未必是收视率的唯一保证。
1990 年,《日月神剑》,这部戏让我认识了张卫健和郭晋安,里面那个大眼睛忽闪忽闪,蹦蹦跳跳的可爱男孩阿月,曾把多少小女孩迷得神魂颠倒。《日月神剑》每一集都很搞笑,能把你从沙发上笑到地上。其实他们的故事很简单:一个是要变妖的,一个是要杀妖的;他爱上了她,她也爱他;妖怎么才能变成人,人和妖又怎么能一起?她死了,而他还在人间。好像后来《日月神剑》还出了部续集,不过我没看过。 阿月和小蝶的爱情让我突然发现,原来回忆也是可以分享的,只是,与你分享回忆的不一定是回忆里的那些人。
1990 年,《蜀山奇侠》,这是一部古装奇幻武侠剧,由关礼杰、李婉华、杨宝玲、龚慈恩、郭富城等主演。关礼杰饰的上官警我真是深入我心了,当年这部电视剧我租来录像带看了N遍,最爱警我师兄,“上天下地,唯我血魔独尊”——呵呵,还记得这句话吗?除此之外觉得郭富城饰的金蝉也超级可爱。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片头曲“年少无情”和片尾曲“不愿再缠绵”都是由张学友演唱的,两首歌都超好听。
1990 年,《我本善良》,此剧席卷了整个大陆地区,捧红了温兆伦、邵美琪,也成功的把该剧推上了全球发行最卖座电视剧季军的宝座。这也是我自己相当喜欢的一部电视剧,它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直到现在,依旧喜欢里面的男女主角。石伊明看着齐浩男一贯多疑而忧郁的眼睛,说:“我一向都是向前看的。”齐浩男却在石伊明坚定的注视里缓缓地说道:“但是像这影子,我小时候总想把它抛在身后,可是无论如何它永远在我的眼前。”石伊明于是抿着嘴角笑了——这是她一贯的微笑方式,她转身,道:“这样,它不是就在你的身后了么。”十几年后,连温兆伦和邵美琪都不得不承认,齐浩男和石伊明是他们演艺事业里最光彩照人的角色。因为气质上的相似,他和她演起来都毫不费力。
1991 年,“小小一株含羞草,自开自落自清高,她不是存心骄傲,只为了只为了,美丽情操”《含羞草》摄于1991年,这部戏演员阵容算比较强的,片中女主角纪旋的扮演者是刘瑞琪,男主角温尔刚的扮演者是刘佩华。他后来可是琼瑶阿姨的最爱。范家慧的扮演者是李烈,这个不必介绍了,只想说罗大佑身在福中不知福。还有一个泼辣的姑娘,会几下台拳道,让男朋友很怕她,就是现在凤凰卫视的吴小莉。但我印象极深的就是蔡灿得饰演赵子豪(周绍栋)的女儿,蛮可爱的小女孩。还有一个亮点就是瓮倩玉唱的《含羞草》主题曲,现在我还能把这首歌唱全了哩!
1991 年,《八月桂花香》,此剧是苏明明与刘松仁合作的一部台湾电视剧,而剧集本身留给我的记忆已变成无数小碎片,在该剧中第一次我认识了刘松仁、第一次知道何谓“格格”(米雪饰)、第一次认识到还有像“康师傅”一样好吃看得见的方便面(两集电视剧中插播的广告),还有永远记住了一首歌“尘缘如梦,几番起伏总不平,到如今都成烟云”,而时隔多年后才知道原来这首歌叫作《尘缘》。总之很多情节我是记不清楚了,但却清晰地记得那时在看时却感动得流泪,像这么出色的悲情剧如今已见不到了。 随着《八月桂花香》在内地的热播,使罗文迅速在内地走红,这首国语歌也是罗文在内地最红的一首。
1991 年,《戏说乾隆》,主角郑少秋、赵雅芝自此剧后成为“荧屏情侣”的最佳搭档,一个风流倜傥的皇帝,三个温柔端庄的民女,历史武打言情三味俱全,惊险缠绵搞笑件件出彩,乾隆爷的传奇,是“戏说”中的精品。两人配合默契,红遍大江南北,一时间传遍大街小巷,当时非常轰动。而此剧中的小答应春喜(江淑娜饰)是我最喜欢的角色。记得前一阵子在某个网站看到《戏说乾隆》续篇,说的是淮秀生了一双女儿的故事,现在再看《戏说》,竟觉得如果真是这样,那真的是太好了。
1991 年,《雪山飞狐》,从上世纪至今,《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两部曲,就有三个电视剧版本。相比之下,旧版本的《雪山飞狐》还是循规蹈矩,依照原著慢慢将故事展现和推进。孟飞版的《雪山飞狐》是儿时最难忘的记忆,壮丽的雪山,好看的打斗,帅帅的孟飞,好听的“雪中情”和“追梦人”,当然,还有让人耿耿于怀的爱情。记忆中,程灵素总是陪在胡斐身边,冰雪聪明,好像无所不能,现在想来,唯一做不到的,是让胡斐接纳她的心意。也许太聪明的女孩都有一点点骄傲和自尊,要用兰心蕙质让所爱的人俯首称臣,但是她料不到,胡斐越敬越感激就越是不能爱他。当时年龄还小,无法理解这些,只是觉得那个不该出现时出现的袁紫衣攫去了胡斐的心智。什么不曾付出过,居然奢望爱情,凭什么?但是,她赢了!爱上程灵素,就像一首歌中所唱: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却不曾感动过……
1992 年 ,《新白娘子传奇》,又是一部赵雅芝的作品,往前数数,赵雅芝好像每部作品都很经典。当年一部《新白娘子传奇》掀起举国之“白蛇”热,民间传奇故事《白蛇传》又一次广泛的普及全国。而此剧更值一提的便是反串许仙的叶童,当年有不少内地观众还以为她是专事“反串”角色的“特型演员”呢。可当叶童如一叶秋风飘然而至,坐在你面前时,你会觉得她的柔媚、她的风情甚至超过了与她同龄的女性。好像每部经典的剧集都会配有一首经典的主题歌,由高胜美演唱的“千年等一回”成了卡啦OK的最热歌曲。
1992 年,《大时代》,但此片于1994年才进入内地,该剧应该算是无线精品。郑少秋演了个反派丁蟹,备受好评,刘青云的表演也很出彩,还有周慧敏演的小犹太(犹记周慧敏在剧中唱的那首“红河村”超好听)。香港《明报》曾经这样评论“如果没有《大时代》,郑少秋永远都是公子哥;如果没有《大时代》,刘青云也只会演呆傻的角色;如果没有《大时代》,周惠敏就是一个花瓶;如果没有《大时代》,郭蔼明不可能走红。”所以《大时代》造就出了一批巨星,堪称经典之作。
1992 年,《火玫瑰》,由温兆伦、温碧霞饰、尹扬明、崔嘉宝、罗嘉良、蔡嘉利、王伟饰、馀倩文主演。当年这个片子初登荧幕,可以说是红遍两岸三地。温碧霞在剧集中饰演的海潮一角,深受观众喜爱。她将海潮身世凄惨、坚强独立、果断倔强,为了实施复仇计划不择手段的女性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温碧霞为此“俘虏”了很多人。而在剧中深情始终如一的温兆伦也超极帅。就是罗嘉良给我的印象不是很好,因为他在剧中演的反派。温碧霞自从主演了这部片子以后开始走红,她所饰演的海潮那一头微带黄色的波浪卷长发,当年可成为了许多少女争相模仿的对象。
1992 年,《义不容情》,此剧众星云集,由黄日华、温兆伦、刘嘉玲、周海媚、蓝洁瑛、商天娥、邵美琪主演。《义不容情》的确称得上是一部经典之作,就如同很多tvb电视同大陆很多电视的区别,因为演技和风格,我看到的戏里的人们,不是在演戏,而是在生活。我现在只能称赞他们的演技好,因为坏人坏到让人恨不得远而避之,恨不得杀死他,而好人却好到人忍不住要去跟随他助他一臂之力。之所以有这种效果,最重要的是因为它有一种吸引力让你进入他们的世界,这一点也是同好书一样。这种感觉读金庸小说的时候体会过,看其他经典的电视作品时也体会过。再则这部剧集让我们听到了陈百强的《一生何求》及片尾曲王杰的《一场游戏一场梦》。一首主题曲由如剧集一般经典,这些都是值得记忆的。
1993 年,《包青天》,这部最初由台湾推出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上百集)轰动了整个华人地区,除了塑造包青天的刚直不阿、公正严明之外,这部作品还注重用情感来打动观众。包青天的扮演者金超群是台湾资深演员,他以前的角色大多是反派。星运不佳时,金超群曾经无钱过年。包青天使他一夜成名,人人认可。金超群非常强调情感的把握,当观众看到威严的包青天经常掉泪时大为感动。与剧中人一样,观众也在情与法的冲突中陷入两难,情法难分的确非常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而由何家劲饰演的展昭更是深入人心,其中还有无数明星在剧集中客串。但此剧最红的应该算是他的片尾曲,由黄安唱的那首《新鸳鸯蝴蝶梦》,这首歌当年也是唱遍大江南北呀!
1993 年,《人在边缘》,这部戏让黎明声誉鹊起,他演的林奕龙实在是非常有魅力,那阵子迷倒了好多观众,不光是小的哦。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刘青云的戏,那时就觉得他长得很敦厚,让人信赖。也是第一次见到陈法蓉,她的短发和魔鬼身材好象成了她的招牌,非常有个性。罗慧娟的戏也是第一次看到,她演得阿宜非常可爱,特别是他跟阿龙拍拖的片断,她假装英语很菜让阿龙陪他到英语补习班的那段尤为精彩。林文龙的反派很成功,好像他也曾经被无线雪藏,剧中他冒认阿龙的时候我真的太讨厌他了,看电视报介绍剧情说阿龙最后还是见到了父亲,认了父亲,还为他开心,可惜电视里根本不是这样演的,阿龙她爹到死都不知道亲生儿子另有其人。真是郁闷!而且演阿龙他爹的那位经常演反派,好像叫方什么,后来看他的介绍居然是个多才多艺的人,真是没有想到。剧中阿龙兄弟的名字记得很清楚,叫“蟑螂”,可惜后来死了。还有片头片尾曲《人在边缘》和《如果这是情》都很好听,之后黎明的专辑大卖。黎明也因为此剧为大陆观众所熟悉,之后扶摇直上,人气很旺。
1993 年,《银狐》,此剧是当年亚视台庆剧,几乎汇集了亚视的全部一线班底,当时收视一度击败无线,至今仍深受东南亚乃至全球华人观众的喜爱。主要演员有黄日华、江华、伍泳薇、吕颂贤、张家辉、曾华倩、刘锦玲、蔡晓仪、方刚。说实话,亚视的片子相对于TVB来说,是有一定差距的,配音也很差。但这部片子却绝对是堪称经典之作,如果要把亚视这20年来拍出的经典剧集排个名次,这部片子一定能排进前十强的前三名。而亚视最擅长的就是拍二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的戏,像是《戏王之王》、《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再见艳阳天》等故事,背景几乎全放在这个时期,男士长衫、三件头西装、改良旗袍、盘的高高的头发,很有些旧上海式的风韵。
1994 年,《七侠五义》,此剧共分四个单元,根据我国民间流行章回小说改遍。由施羽、王思懿、焦恩俊、张复建、孙兴、杨怀民、萧蔷、杜满生、俞小凡主演。这部戏在《包青天》之后播出,孙兴扮演演的白玉堂和焦恩俊扮演的展昭各有特色,都很帅。里面他们两个与俞小凡演的角色都有感情戏,看了很过瘾。此前因主唱《包青天》主题曲随剧在内地大红的黄安,主唱该剧主题曲《救姻缘》,当年我好喜欢这首歌,为此还特地去买了他这张专辑。
1995 年,《法网柔情》,此剧是米雪和刘松仁合作的第一部时装剧。曾经我对律师这个职业非常非常的向往,无他,仅仅因为一部《法网柔情》而已,在他的诠释下,律师这个职业顿时崇高起来,风度翩翩和咄咄逼人完美的联合在一起。现在想来,有些情节已经不能回忆起来了,但刘松仁在雨中给米雪留下雨伞的那个细节,怕是再过一个二十年依然会很自然在脑海中浮现出来.
1995 年,《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数十首60年代的老歌,四个如梦如花的少女,几段看似平凡的爱情,营造出感伤的怀旧气氛。这算亚视的一部力作。其实这不仅是一部讲述爱情的电视,当剧集最后,年近中年、衣锦还乡的小蝶在即将被拆除的“丽花皇宫”舞台,为这段即将消失的辉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时,坐在台下已苍老的歌迷王子白浪、已是半老徐娘的婉碧,还有露露,还有很多当年的老观众,都流出了眼泪,为了过去,为了大家永不再来的青春。忽然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喜欢这部电影了,因为它,将香港本来并不长的历史进行了沧桑化的表达,让人感到了岁月变迁,情义永存。
1996 年,《天地男儿》,香港无线电视集合幕前幕后精英制作的一部长剧,由郑少秋、罗嘉良、张智霖、古天乐、宣萱、伍咏薇、陈松伶演绎的错综复杂的爱情伦理让人印象深刻。此剧是给我最大震憾的一部港剧,至此以后到现在,现也没能找到一部能看得如此投入的电视剧。这部剧是郑少秋继《大时代》之后再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罗嘉良则出神入化地演绎出了一个人性扭曲变化的反面角色;而当时并不是太出名的古天乐也凭借这部剧让人们记住了他的英俊面孔;另外萱萱、张可颐的事业也都是凭借这部剧开始上升。这部无线大戏真正地推出了几个重量级的演员。
⑶ 经典武侠电影排名
1.《东方不败》
导演:程小东
主演:李连杰、林青霞、李嘉欣
出品:金公主/龙祥(香港)电影有限公司、徐克电影工作室。
出品日期:1992年
简评:新武侠开宗立派之作,武打设计写实种加入唯美与浪漫元素,金庸原著的意境被刻
画的惊心动魄,美不胜收。摒弃传统武侠偏中舞台程式化的武打动作设计,镜头角度多变
,运用快速剪接使每个动作呈现运动中的节奏感,气势凌厉,力破万钧。其中,不乏经典
设计,如令狐冲演练“独孤九剑”,剑在舞者手,身上缠绕飞腾,阳春白雪又似风卷梨花
,人与剑交相呼应,观者如醉如痴。片中人物众多,性格鲜明,林青霞的东方不败造型兼
容日本民族服装,俊美威武,极有东方神韵,为后来者竞相效仿,成为新武侠片最具代表
的经典人物。
2.《卧虎藏龙》
导演:李安
主演:章子怡、周润发、杨紫琼、张震
出品: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华谊兄弟太合影业公司。
出品日期:2001年
简评:一部充分展示东方审美意境的武侠电影,各个武打场面虚实并重,既重意境又重实
感,另外把武侠小说与言情小说结合为一体,把本来只利用故事性制造冲突的武侠旧框架
一改成为依靠性格制造冲突的新小说体例,经李安之手,这部影片令人欣喜地成为真正“
允文允武”的武侠电影。李安在这个“文学性”的武侠故事里,体现的是对武侠世界里“
人”的关注。影片是至今为止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外语片奖的华语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亦
有非凡的意义。
3.《英雄》
导演:张艺谋
主演:李连杰、梁朝伟、张曼玉、陈道明
出品: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精英娱乐有限公司。
出品日期:2002年
简评:张艺谋的第一部武侠大片。也许,公元前三世纪中国不是这样的,但这不是一部有
关情节的影片。这是一部有关动作、色彩和音乐的影片。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电影能够将上
述三者控制得如此好。这又是一部关于人伦的政治电影,他实验性的探讨了个体与国家天
下的命运联系。此片是中国电影迄今为止票房最高的电影,共收获2亿1787万8414人民币。
4.《侠女》
导演, 胡金铨
主演:徐枫、白鹰、乔宏
出品:香港联邦电影有限公司
出品日期:1972年
简评:武侠电影一代宗师胡金铨最经典的作品。是一部糅合动作、悬疑与文艺气质的电影
。在醉人的东方神秘色彩下,从复仇故事进入哲学境界。禅道指引动作、激烈决
⑷ 好看的经典电影,最好是港台七八十年代的,求推荐!!!
梅艳芳的东方三侠,还有林正英的片
⑸ 香港以前的一部电影男主角叫石生的,里面还有天书
......
石生?应该是电视剧吧!
蜀山奇侠之仙侣奇缘也是一部以中国古代武侠和神话传说为背景的20集连续剧,是中华言情武侠电视剧巨作!
产地:香港
出品:TVB(无线)
年份:1991
分类:神魔/奇幻
演员表
石 生 -- 郑伊健 饰
余英男 -- 陈松龄 饰
僵尸崔盈 -- 钟淑慧 饰
申屠宏 -- 欧瑞伟 饰
极乐童子 -- 黄一山 饰
无尘真人 -- 林尚武 饰
易 静 -- 胡樱汶 饰
癞 姑 -- 陈安莹 饰
鸠盘婆 -- 罗兰 饰
谢 樱 -- 陈慧仪 饰
孙 男 -- 曾航生 饰
桃花仙子 -- 张凤妮 饰
赤发龙女 -- 亦玲 饰
李 洪 -- 洪智生 饰
妖尸谷辰 -- 梁钦棋 饰
轩辕法王 -- 罗乐林 饰
毒手魔砷 --李海生 饰
元元大师 -- 马海伦 饰
分集剧情
◆第1集
自盘古初开,世间就有仙魔二界。正邪两端,水火不容。百年前峨嵋紫青双剑合璧,把血魔丁隐歼灭。可是天地不仁,魔道不死,血魔托身峨嵋另一弟子上官警我身上。幸亏警我人性未泯,魔性未显,又得爱侣紫琼、青云自我牺牲,三人一齐冰封于绝命深谷。只可惜每隔百年,乾坤必有一变,天道循环,魔道重生。血魔上官警我竟从沉睡中苏醒,重返人间。
血魔重生后,欲开启镇魔碑,放出群魔。幸得天池上人、峨嵋元元大师、青城无尘真人及时前来阻止,在随后而来的极乐童子帮助下,四人一同将血魔肉身消灭,但它的元神却躲入女娲石中。四人便将女娲石带至北寒之地交雪猿看管。
魔尊轩辕法王为得到血魔的功力,前往北寒之地抢夺女娲石,却不慎将灵石打落凡间。女娲石滚入一苗族村寨,石头爆裂生出一小男孩,众人认定是妖怪要杀死他时,水伯出面收养了他,并为其取名石生。从此,石生与水伯相依为命,在众人歧视的眼光中渐渐长大。由于魔性未启,石生品性纯良,却常被族长之女凤凰欺负,受尽委屈。
◆第2集
族长被毒虫咬伤,凤凰把过错全怪罪于石生,全族人对他拳脚相向。为将功补过,苗族法师命石生去冰蚕洞取冰蚕毒液,实则是要以他作饵,引出冰蚕。石生中了冰蚕毒垂死之际,被轩辕法王手下半边书生所救。
族人都以为石生已被毒死,忽见他安然无恙回来,更坚信他是妖怪,会祸害全村。石生被众人追赶,走投无路只有躲进他的“母亲”女娲石中,尝尽世间冷暖的他,心中萌生了对人世的质疑与愤慨。
凤凰带人抓住了石生,对他施加更加恶劣的折磨时,半边书生又趁机救出石生,另生对他感激不尽。在半边书生怂恿下,石生错手杀死了法师的徒弟阿当,生惊恐不已,并对半边书生产生了怀疑。为便于将来控制石生为已用,半边书生企图利诱石生跟自己学魔功,石生不从。
另一方面,峨嵋派大师姐余英男下山历练,女扮男装独上九尾狐山。
。。。
⑹ 1993年,狄龙接连“失利”3部武侠片,现如今都成为了经典
上世纪60年代,胡金铨的《大醉侠》和张彻的《独臂刀》横空出世,一扫香港影坛当年的阴柔之气,用男性阳刚的武侠片取代了女星担纲的言情文艺片。
到了80年代,香港电影百花齐放,各种类型影片大放异彩,洪金宝成龙领衔动作片、林正英扛起僵尸片大旗、吴宇森周润发打造英雄枪战片,唯独武侠片缺少领军人物。
1990年,徐克和偶像胡金铨一起拍了《笑傲江湖》,开创了新武侠时代,又随着《黄飞鸿》的口碑票房齐飞,香港影坛迎来了武侠片潮流。
1992年,徐克打造《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和《新龙门客栈》;周星驰有《鹿鼎记》系列和《武状元苏乞儿》;刘德华也有《绝代双骄》、《战神传说》;
他们将武侠片潮流推向一个高潮,迎来了1993年的香港电影“武侠年”,那一年武侠片有20多部。
李连杰一个人就有6部武侠片上映,正东创业作《方世玉》系列、和徐克合作的《黄飞鸿之狮王争霸》、和王晶合作的《黄飞鸿之铁鸡斗蜈蚣》、《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还有一部和袁和平搭档的《太极张三丰》。
林青霞凭借东方不败成为电影公司争抢的对象,那一年她有《东成西就》、两部《白发魔女传》、《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4部武侠片。
王祖贤有《新流星蝴蝶剑》和《水浒传之英雄本色》;张敏抛开和李连杰合作的,也有《武侠七公主》《神经刀与飞天猫》和《飞狐外传》;关之琳有《新仙鹤神针》、《刺客新传之杀人者唐斩》和《一刀倾城》;
甄子丹有《苏乞儿》和《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狄龙有《边城浪子》、《一刀倾城》和《赤脚小子》;另外还有《黄飞鸿4王者之风》和《黄飞鸿之鬼脚七》等跟风之作。
李连杰当年作为武侠片的顶流,尚且有《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票房不佳的作品,可想而知其他人,最惨的当属狄龙了,3部全都“扑街”。
狄龙,香江第一帅哥,和李小龙、梁小龙、成龙并称四小龙,不少人只知他是《英雄本色》重情重义的豪哥,却不知他是70年代香港武侠片的顶流。
在张彻的电影中,狄龙和姜大卫是最成功的双生组合,创造了诸多经典:《十三太保》、《刺马》、《新独臂刀》、《大决斗》、《保镖》、《报仇》、《双侠》、《无名英雄》等。
张彻之后,狄龙又和古龙、楚原组队成为“铁三角”,打造古龙武侠电影,可谓是部部精品,至今都为人所称道,诸如:《楚留香》、《天涯明月刀》、《萧十一郎》等。
90年代初期,香港武侠片迎来高速发展,李连杰、林青霞、张敏等太抢手,一些导演开始将眼光放到了曾经武侠片顶流的狄龙身上。
只不过狄龙的运气差了点,虽说1993年是武侠片巅峰时期,但耐不住影片扎堆上映,观众陷入审美疲劳,他主演的3部影片,票房皆不成功。
武侠片爆发,又怎么少得了“跟风大师”罗维,1993年他拿出1800多万的棺材本准备最后再赚一把,邀请洪金宝当导演,并和内地电影公司合作,拍摄了拥有厚重 历史 题材的《一刀倾城》,结果香港观众不买账,票房仅197万港币,罗维直接宣布破产。
票房差不代表电影不好,相反《一刀倾城》在许多同学心目中的地位颇高,可以和徐克的《黄飞鸿》一较高下,就是缺少了一点江湖写意。相反,《一刀倾城》在对 历史 的解构上,立意高远。
本片贡献了不少金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喝不尽杯中酒,杀不尽仇人头。再配上吕方的《血像火》,真的是慷慨凄绝的英雄悲歌。
不少地方的数据,都将《赤脚小子》的票房标记为1010港币,实际上,《赤脚小子》当年卖了397万港币,上映12天后,和院线产生了矛盾,然后就下映了。
本片杜琪峰执导,旨在致敬张彻的《洪拳小子》,台前幕后也比较强大,刘家良负责动作设计,狄龙、郭富城、张曼玉主演。
整部影片充满了哀伤凄惨,每一个人都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正义威武的段青云是通缉犯、天真烂漫的关丰曜被人利用、优雅大方的老板娘和亭亭玉立的华小莲都没有完美的爱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
70年代,傅红雪对于狄龙而言,就像小马哥对周润发、燕赤霞对午马一样,已经成为经典。陈勋奇执导《边城浪子》,邀请狄龙出演傅红雪,不得不夸赞其高明。
相比年轻时期,狄龙的演技更加自然,举手投足之间尽显傅红雪的冷峻气质。只可惜狄龙并不能挽救本片,最初导演剪辑版有140分钟,但我们知道院线都希望时间短一点,这样可以多排一两场,最终《边城浪子》被剪成了89分钟。
剪辑后的版本直接导致票房失败,上映7天,收获150多万港币。少了50多分钟,剧情自然衔接不上,观众看得没头没脑,最大的亮点也就剩下演员和武打设计了。
后来陈勋奇不甘心,又将剩下的整合在一起,剪辑成了另外一部《仁者无敌》。如果将两部合在一起看的话,效果明显好了不少。
狄龙“失利”的3部武侠片,每一部都比较硬核,当年它们虽然不被认可,但经典始终是经典,现如今这3部影片在影迷心中的地位不断攀升,都是不可复制的好作品。 (撰文:鸠摩智)
⑺ 林青霞出演过哪些值得反复回味的经典电影 - 知乎
林青霞是中国香港电影界的一颗璀璨明星,她的作品横跨多个流派,其中包括言情、武侠、文艺等,为香港电影贡献了无数经典角色。本文将聚焦林青霞的代表作,探讨她的影视生涯与影响力。
《倩女幽魂》是1987年香港的一部武侠爱情电影,林青霞饰演女主角“倩女”。影片以其曲折的剧情、感人的情感、绚丽的服装和令人印象深刻的特效,让林青霞的倩女形象深入人心,她因此荣获1988年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奖。林青霞的演技在影片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形象鲜明、妩媚动人。
1982年播出的《神雕侠侣》是根据金庸小说改编的武侠剧,林青霞饰演小龙女一角,同时演唱主题曲。这部剧的热播使得武侠江湖剧流行,林青霞在剧中的温婉坚韧形象赢得了观众的喜爱,成为她事业的重要里程碑。
1989年的《玉观音》是一部悬疑电影,林青霞主演,影片通过吸引人的悬念和剧情吸引了大量观众,成为当年的热门电影。她饰演的角色独立而内心复杂,展示了深厚的演技。
1991年的《黄飞鸿》是动作片,林青霞饰演朱之钧的妻子,一位武术家。影片讲述了黄飞鸿和盲雀合作追求公义与民族大义的故事,获得市场成功,成为文化经典。林青霞的表演极具观赏性,传递了影片的核心价值。
1998年迪士尼上映的动画片《花木兰》中,林青霞为配音演员之一,她的声线清新自然,符合影片主题,塑造了独立、优美、勇敢、聪明的花木兰形象,与影片精神高度契合。
综上所述,林青霞是中国香港电影界最具影响力的演员之一。她在演出中展现出精湛的演技与独特魅力,塑造的经典角色令人难以忘怀。她的作品如《倩女幽魂》、《神雕侠侣》等,不仅为她赢得了荣誉,也对中国香港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电影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