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暗花》是在讲必然的宿命
《暗花》如很多黑帮电影一样,总有两股敌对势力,他们互生矛盾又互不可缺,就如道家阴阳之说,从不见大一统,此长彼消罢了。一个黑帮或者头头倒下了,总会有新的人崭露头角。光明与黑暗的较量,在《暗花》这部电影更是显得额外分明,也成为后来很多电影的模仿之作。但《暗花》更加彻底的是,这部片就没有绝对的好人,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梁朝伟所扮演的阿深警探不是什么好人,他介入了洪兴帮和义英帮两个头头之间的斗争,他们活在洪先生的阴影之下。所谓暗花,就是杀掉一个人的江湖筹码,电影没有将大幅笔墨聚焦在两个头头乃至洪先生的形象塑造上,他们无非就是暴力的导火线,警探阿深和杀手阿东阿凤才是真正的剧情展开。银河映像拍过不少悬疑类型的电影,以黑帮题材的更加不少,与《枪火》花了很多剧情去塑造一种略带艰涩的气氛不同,《暗花》展开十分流畅,短短一天的故事更显紧凑,从杀手阿东租屋时所说的一晚就奠定了基调。然而将如此之多的信息塞到一天之内时间段还是90分钟的电影去披露,游达志抓住了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塑造,明白了这是怎样的一些人,就很简单地理解他们所做的事情。阿深从一登场就显得十分炫酷,尤其是他听到洪先生的不屑一顾和处理叛徒的冷酷无情,短时间内就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腐败又残暴的双面人物。阿深在前面的大段独白非常有意思,搭配梁朝伟的声线总是让人忍不住出戏。但在餐馆遇到杀手阿东时,他的焦灼却是慢慢浮出水面,银河映像标准的大片强光和阴影之下面部表情在这段交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将暴躁的一面塑造得入木三分。其后一连串事件的深入更是将我们先入为主的内敛稳重波澜不惊的大哥风范慢慢褪去,尤其是频繁的擦汗与躁动天气对比、多次狭小空间折映的懦弱心态。阿深总是以为自己黑白通吃可以掌控命运,哪怕是遇到了服从命运的阿东也是这样。他一步步走进了未知的阴谋,在有限的人物、有限的时间、有限的场景中诞生了各种荒谬的走向,而小品式的电影构造通常就是浓烈的宿命观,他几度挣扎却是永远无法摆脱最终的下场。从自以为是的棋手成为了他人无足轻重的棋子,和其他人影片里的人一样,怎样死,何时何地死都无关紧要,关键是带来的连锁反应。
⑵ 《暗花》到底演的是什么
《暗花》剧情简介
故事讲述的是澳门社会,黑道横行,以基哥、佐治各自为首的两大帮派为争夺地盘而闹得不可开交,于是幕后老大洪先生则表示要出山清场,实则是为了乘机铲除异党。
基哥与佐治为了不给洪先生清除的理由,便秘密商议谈判,以能联手对付洪先生。谁知就在谈判前夕,突然江湖上传出基哥要出500万暗花杀佐治的消息,一下子各路杀手纷涌至澳门。
基哥为了保证佐治不被遇刺而造成混乱局面,就派其得力手下腐败警探阿深(梁朝伟饰)去阻止事情发生,这时一名叫耀东的光头杀手(刘青云饰)和一名叫阿凤的神秘女子(邵美琪饰)出现,并不断为他制造麻烦,而当他最后明白一切时已经退无可退了。
该片是杜琪峰、韦家辉、游达志风格的代表作,充满荒谬性和悲观绝望的气氛,强调时间的存在和限制。这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爱情的悲凉的暗花世界。这是命运漩涡中的小角色无力回天自取灭亡的政治寓言。
《暗花》有着浓烈的宿命论味道,性格退居其次,一如电影出现的不少俯镜,人物在大环境吞噬之下变得渺小卑微。但即使如此,一如所有悲剧主角,虽然最终无法抗衡命运,但过程中的行动决定,已赋予生命以不同意义。
在宿命的重重安排下,阿琛的个人意志也令事件开出小岔,譬如阿凤本来是命不该绝,最终被阿琛抛出车外,洪生原本的精密铺排也因为阿琛的垂死搏斗而弄的不干不净,要耀东来好好收场;
而以为对事件全盘掌握的洪先生,最后也不知道死于码头的是阿琛而不是耀东,他至高无上的权力,终究还未达至神祗式的全知观点。
而更重要的是,在阿琛抵达黑沙湾准备登上快艇的刹那,他的确以为自己逃出生天,那一枪轰进他头颅的子弹太过突如其来,来不及令他意识到最终的挫败和搏斗的徒然。
(2)暗花电影结局扩展阅读:
《暗花》是银河映像于1998年出品的警匪动作片,由游达志执导,刘青云、梁朝伟和邵美琪主演。
故事主要讲述了腐败警察阿琛和杀手耀东之间的博弈,却不幸都沦为幕后老板洪先生的棋子的故事。该片于1998年1月1日在香港上映。
1997年的澳门,韦家辉被杜琪峰逼着伙同游乃海琢磨“如何让一个死去的角色继续杀人”的本子,可那边电影已经开拍了,游达志当了10天导演后被杜琪峰接手,连个剧本也没有,这就是《暗花》。这是二人合作的第一部双雄片。
⑶ 电影《暗花》怎麽样
两个身陷绝望困境的男人一起演绎了一段关于绝望的故事,两个看似智力超群但犹如困兽的男人一起在绝望中灭亡。你要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你只有遵循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没有人可以躲过这一切,就象没有人可以躲得过宿命的安排一样.所以,在梁朝伟看似轻松的外表下,他隐约地透露出一丝丝绝望的气息。于是,我们看到他在炎炎夏日中穿着厚厚的防弹背心,然后在焦灼的绝望气氛中隐藏自己。这让我想起王家卫电影《重庆森林》里的林青霞,“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变成一个很小心的人,每次我穿雨衣的时候,我都会戴太阳眼镜,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出太阳。”梁朝伟就是这么小心翼翼的一个人,他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从暗处射来冷枪,他永远不知道身边谁是朋友谁是敌人。或许,根本就没有朋友或是敌人,所有的一切都只在这个暗花的游戏过程中相互利用,相互欺骗.或者,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如此地残酷现实,要生存只有靠自己,没有人可以值得你相信。当你准备相信一个人时,你就必须做好被人伤害的准备。感情其实也是如此。而刘青云呢?这个强悍的男人,这个神秘的男人,这个诡异中透出杀气的男人,在他那气定神闲的表情中不经意地流露出的绝望足以让他有种毁灭的邪恶感觉。但是,别以为他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他只是这个暗花游戏中的小棋子,游戏注定了他的生存只能是个悲剧.看看两个男人的相遇,当梁朝伟带着烦躁的情绪在饭店门口出现时,刘青云正安静地对付着他的那碗罗宋汤。梁朝伟的眼神孤寂空洞,当他狠狠地把酒瓶砸向他人的手时,镜头转换到刘青云喝汤时的安静。但在这安静的背后,有着鬼魅的氛围.烦躁的梁朝伟搽着手上的血迹走向安静到诡异的刘青云,眼神的对视让气氛变得绝望,刘青云脑后的文身发出鬼魅的青光.真正的较量就这样展开了,很压抑是吗?是什么让你觉得压抑?是因为绝望的气氛吗?两个有着同样野兽一般本能和欲望的男人相遇的场景就这样在压抑的气氛中开始了.在流萤飞舞的看守室里,刘青云终于吐露了游戏的规则,梁朝伟无奈地苦笑着.“为什么选我,我是个好警察,只要给钱就行。”对!在这个游戏里,梁朝伟扮演了一个好警察,一个只要给钱就可以的好警察。只是,游戏里并不需要这样的好警察,想远离游戏已经太迟了,因为你已经加入到了游戏中来。所以,你只有按照游戏规则办事,触犯了游戏规则,后果只有你自己去承担.于是,两个身陷绝望困境的男人在天台上开始了一场枪战。如果没有这个游戏存在,或许他们可以成为最好的朋友,但是,既然游戏已经决定了他们的命运,他们只有在绝望中寻求生机。梁朝伟终于逃过了刘青云的纠缠来到码头,可等待他的还是触犯游戏的处决,在这个游戏规则中,一切都已经注定,谁该死,谁该活,谁也逃不过宿命的安排。当枪声响起时,梁朝伟缓缓倒下,他一贯焦炙绝望的眼神终于安静了下来,好象是种解脱,好象得到安慰,好象终于安静…… 绝望的人们到最后终于逃离了绝望,只是付出了血的代价。这是一部完全无关于爱情的电影,在里面我们找不到爱情的痕迹.这也是我迄今为止见过的最好的一部枪战片。无论是以后的《暗战》或是《枪火》等等,都已经难望项背。这也是“银河映像公司”当年的鼎力巨作,看看这些当年毫不起眼的陌生名字,如今全已经是香港电影圈里首屈一指的名人.只不过当年的“银河映像公司”现在已经不复存在,而当年的这些好搭档也已是物是人非.事过境迁,再来重温这部电影,心头更是唏嘘不已.当年的那份初看时的惊艳心情已经消失不见,唯一值得高兴的,这确实是部百看不厌的好电影,如此而已
⑷ 电影暗花最后为什么说阿琛看不见了
暗花主 演: 梁朝伟、刘青云
影片类型: 电影 / 动作片
----------------------------------------------------------------------------------
“任何事情明晚就解决了,还怕姓洪的些甚麽呢?一个十几年没回澳门的老头子,能恶出甚麽样来?如果他真这麽了不起,我也想见见他。”
当片尾这句台词再次出现时,我不禁概叹:老姜!真辣!
不仅仅是在佩服洪先生,更是在佩服游达志,司徒锦源,游乃海。几位帅哥将电影搞得如此之酷,不得不令人仰视,以至于最近看了游达志导的一部《废柴同盟》,尽管不太满意,仍是喝了采(一部分掌声是给镇宇哥的)。
《暗花》是我至今为止看到的银河影像(或者说香港)最杰出的一部电影-----接近完美的那种。
“暗花”的意思大概是指黑社会暗底下为杀一个人所出的价码。本片便是围绕着这样一个“暗花”展开的。故事发生在澳门,基哥和乔治(佐治?)为了利益火拼了八个月,十几年未回澳门的幕后老板洪先生“看不下去”,决定清理一下。于是基哥和乔治便决定谈判以对付洪先生,这时候,忽然传出基哥以500万暗花要杀乔治的消息-----
主人公梁朝伟是一个警察,同时又是基哥的一个得力手下。他的任务是在基哥和乔治谈判前保证没有意外发生(乔治要绝对安全的和基哥见面----任何事情明晚就解决了)。而刘青云则是一个杀手,一个洪先生派来办事的杀手,他的任务是在一些人的帮助下,将一切事情解决-----粉碎基哥和乔治的“废柴同盟”计划。
编剧绝妙无比----一天内发生的所有事情都是安排好的(这些安排只是电影意义上的可能),但在看片时却又感觉有无限可能,只至最后---那突如其来的一枪,使人们撤底的为洪先生倾到,悬念也最终完结。如果说最初的种种悬疑到朝伟码头遇乔治时为之一松的话,朝伟的垂死挣扎至被莫名的杀掉则是故事的高潮,也更体现了编剧的高明所在----一种骨子里的黑色味道。
香港警匪片最初都是正义与邪恶之战,英雄独力战胜罪恶,并得到一个美女,千篇一律的是最后英雄伤痕累累之时,大批警察方才赶至,而美女也往往在此时扑怀而来。这种局面到吴宇森的〈英雄本色〉为之一变(可笑仍未逃出最后警察围至的俗套),描些了兄弟朋友之间的义气,成为经典。而到〈暗花〉则是又一变,本片已没有了正义与邪恶的讨论-----片中没有一个所谓的“好人”,而是将视角投向了故事悬念的营造,人物内心的自私与恐慌。-----(有点象关于武侠小说风格的讨论)
暗花当然比〈暗战〉精彩,暗战只带了一点暗色,暗花则是暗无天日,一点出路都没有。梁朝伟在这里的表现算得上是意外的惊喜,我没想过他也可以表现得这么阴冷这么狠,可是我只猜到了开头,没有猜到结局,原来最狠的不是阿琛也不是洪先生,是韦家辉这家伙。
梁朝伟和刘青云的演技在电影中极其的重要。我们看到,他们的形象都不同与以往,一个光头,一个小须,现的特别酷,特别适合电影的格调。刘青云(尽管我觉的吴镇宇出演更完美)将一个杀手的冷鸷与威势表现的极其成功,他走路的姿势和看人的眼神最令人眼爽。而相对于刘青云的角色,梁朝伟的表演似乎更沉稳,更有深度,更复杂,也更精采,特别是他通过17号出口见到乔治时的神情---啧啧!另外其他的几个角色也都很有趣,很有特色,象邵美琪演的那个女人,从头到尾都被打,几乎都认不出是她了,郑浩南演的荣少(荣少耶!是不是在讽刺张国荣?)也很形象,倒是被大家吹捧的林雪(我觉的大家的吹捧有些过了,游杜最多不过是将他当一个特色演员使,就象那个胖老头一样)没啥发挥。
电影中有许多细节值得称道,比如青云脑后的暗花图案(他以及另外一个杀手的衣服上也有),给人一种邪而神秘的味道。又比如用一粒弹球来表现无从掌握的命运,用一个白巾揩汗来表现人物紧张的心情。当青云在餐厅阴暗的角落等电话时,朝伟推门而进,骤然一道白的异样的阳光射了进来,那种黑白立判的感觉油然而生。在囚室中将灰尘夸大成漫漫飘浮的暗花状,都是极具创意的。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电影中的暴力镜头。一开始就是基哥和乔治火拼的种种场面,很记实。到正文中,这种镜头频频出现,特别是朝伟,将那种暴力警察(与黑帮勾结)表现的淋漓尽致。青云碰车窗的镜头也很酷。在其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酷,更是残酷,或者残忍。当然,最后在玻璃厂的枪战场面犹其经典,两个对手的角色撤底翻转----警察成了逃亡者,而杀手也由暗处转向了明处,影片中青云的面部表情一直在闪现,而朝伟那剃光了的头却始终不正常的显山露水,只是偶而在镜中出现,极其诡异。最终,青云的头颅被一片玻璃割飞,暴力也到了极至----
另外我极喜欢本片的音乐,刘以达曾说,最好的电影配乐是听不见的音乐。《暗花》中的音乐便是如此,不是听不见,而是完全溶入剧情当中了,贴切的就如同索普身上穿的泳衣。
本片是1998年出品的,正是澳门回归的前夜,有人认为电影有意无意的有所影射。当然,也是可以这麽认为的,洪先生可以理解为“红”(红,当然是红色中国的红了)先生,而“洪”(洪门)本身也是由国内传到港澳的,基哥可以理解为澳方,乔治(洋名)可以理解为葡方,洪先生收复势力所指更是不言而喻。片中的基调也正是一种恐慌的感觉,似乎恰是澳们一些人的真实心态。当然,这仅是臆恻,我也只是胡乱说说,更多的是不管这些。
“任何事情明晚就解决了,还怕姓洪的些甚麽呢?一个十几年没回澳门的老头子,能恶出甚麽样来?如果他真这麽了不起,我也想见见他。”
⑸ 1998年梁朝伟刘青云的电影《暗花》几个地方没看懂
的确是,最后伟仔发飙了,杀了阿凤,直奔目标,只是结果还是一样,无法逃脱惊天陷阱,这个电影很经典。符合编剧的特色。让人绝望的末世情怀。。
⑹ 港剧中暗花是啥意思
暗花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昏夜中的花,隐而不显的花纹。
词语:暗花
拼音: àn huā
解释:
1.昏夜中的花。
2.昏暗的灯花。
3.隐而不显的花纹。(隐约的花纹,如瓷器上利用凹凸构成的花纹和纺织品上利用明暗构成的花纹)
4.颜色很暗的花。
5.私下不公开,不合法的悬赏。
(6)暗花电影结局扩展阅读:
暗:形容词。就是私下的,地下的,看不见的,非明处的,非公开的。《暗战》中,刘德华玩警察是幌子,他搞定李子雄才是正经八百的“暗”战。而《暗花》中的“暗”则带着一种地下秩序的阴乱,是深藏于老谋中的黑洞。
花:名词。一笔钱,一笔用于某种特殊用途所支付的钱。暗花也是相对于明花的,明花即所谓公开的悬赏,而暗花则是带着黑道的标签,是只有在圈中人中流传的(香港警察也有出“暗花”悬赏破案的,比如著名的三狼奇案。)
⑺ 电影~~暗花
恩,梁朝伟和刘青云其实都是棋子。
其实我有另个疑惑就是最后那里
梁是被当成阿东杀了还是那些人就是知道是梁,然后杀了他
如果是当成阿东,那梁只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如果知道是他来,那就是阿东假死,故意引他来,杀他,然后阿东也在另个地方被杀了,这样的话情节更玄。
⑻ 电影《暗花》:死光下的微尘
死光下的微尘
应该是对这部电影反应的宿命,无常主题的概括
死亡的巨大阴光下,生命就如浮尘,渺小,无助。无法自己主宰。
是影评标题。标题点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