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的相关资料
6月16日上午9点30分,由中央新影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发的大型公益性传统文化普及项目——《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现代的艺术观念和影像手法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及相关地方党政领导、部分知名导演、演艺明星、影视制作机构、著名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
“作为国内第一个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能给微电影一个展现平台,既是一种长远的战略眼光,也是对微电影的扶持和尊重。”中央电视台副台长、中央新影集团总裁高峰的致辞拉开了启动仪式的序幕。作为《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的总导演,他满怀豪情地说到:“唐诗是中国诗坛的珠穆朗玛峰,在小农社会里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一个无法企及的高度。今天我们有意并有幸将中国光彩灿烂的古典文化和最有代表性的唐诗作品作为向微电影开发创作的重要题材出发,希望引起广大微电影创作者的足够重视,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国学精髓做出贡献。”
高峰同时坚信,《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用讲故事的方式重新解读和建构唐诗精华和精神本质,更适应当今人们的欣赏和观影需求,更具有现实价值,同样也一定可以成为新的艺术和一种新的传世样式赋予她更长的生命力和传播力。
《唐代诗词系列微电影108部》总制片人、中央新影集团重大项目部主任、中央电视台微电影频道总编辑杨才旺对该项目做了具体的阐述。他认为跨界创作是唐诗系列微电影的最大特色。
目前中央新影集团已邀请了康洪雷、车径行、韩刚、陈燕民、濮存昕、伊能静等80多位影视文化名人担纲导演;同时引纳了当今众多的书法和美术大师,如:刘大为、欧阳中石、张海、陈谋、陈家泠、吴山明、方增先等共同演绎和解读作品,每首唐诗均配作一幅书法和情景画作品;邀请音乐人士为108首唐诗创作歌曲,作为每部微电影的主题曲。杨才旺希望通过这种“诗、书、画、情、景交融,视频、音效声情并茂”的方式,打造出一个全新的立体的高端文化产品。而集合108首唐诗微电影主题歌为核心专题创作的“唐诗之夜”大型公益晚会也将作为品牌效应的延伸,在全国108个城市巡演,以独特的方式推动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期在全国掀起学习唐诗、传承国学的热潮。
此外,组委会还计划在节目安排播出的同时开展投票评选,精选其中最优秀的10部作品,将被重新注资拍摄打造,进军院线,与观众相约大荧幕。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柯春晖在发布会上表示,微电影是目前快节奏时代传播正能量的一种最有效的艺术形态,唐诗微电影不但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传承,更是对微电影这样的新的艺术样式、以及微电影产业和发展方向的正确引领。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教育影响至关重要,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效应显著的宏图伟业。
启动仪式上,上海广电集团党组书记、总裁、该项目的总策划薛沛建,北京电影学院院长、艺术顾问张会军相也继登台致辞。他们分别就《唐代诗词108部系列微电影》的创新性、文化性、传承性及艺术性做了多方面的阐述。
《唐代诗词系列微电影108部》样片《人面桃花》在启动仪式上首次揭开神秘面纱:依旧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花木扶疏、桃柯掩映,舞蝶环绕、蜜蜂闻香,然而曾在春风中凝情含笑的“人面”却已杳然……它改编自诗人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篇。
该片导演吴琦分享了他的创作心得:“将一首耳熟能详的诗歌再创作成微电影是导演的幸运,也是导演的负担。正因为它流传范围较广,也给重新诠释和演绎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在熟悉中寻找到新意是我首先考虑的。很多人在感悟这首诗时,总会徒生一种‘当刻意追求自己偶遇的美好时,却再也不可复得’的喟叹和惆怅,但是我希望大家在看完《人面桃花》的微电影后,能感悟到人事虽非,场景仍在,大自然的风韵是永恒的”。
在发布会现场,曾执导电视剧《下一站是幸福》、电影《国宝疑云》的中国电视剧导演委员会副秘书长,国家一级导演车径行表示: 唐诗有那种意境、那种韵律、那种感受、那种节奏感,还有故事的久远和耐人寻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微电影这种现代的光影去传承唐诗,能够赋予中国传统文化一种崭新的表现形式,也能在浮躁的社会氛围里让更多人接触和接受唐诗。
他说:我是学中文出身的,对唐诗非常了解和熟悉。有些诗,比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非常有画面感、韵律感,非常合适微电影。但是能够把唐诗的意境和故事讲好,其实也是很有挑战的。我们每个导演都有情怀,这个事情我们要义无反顾地去做。但是我们要心怀敬畏,如履薄冰、战战兢兢。我们绝对要不辱使命,无愧于良心,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先人,无愧于导演的情怀。
曾以《激情燃烧的岁月》《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长篇电视连续剧而享誉影视圈的导演康洪雷,却对执导微电影这种短小精良的小制作充满热情,面对唐诗这样一种跟他以前创作截然不同的题材,戏称自己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著名电影导演、影评人江小鱼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达:唐诗有一种大气象在里面,自由、辽阔、粗犷。诗人就是连接天地的行者。自唐以降,诗词曲越来越精致,精神的格局却越来越小。我想要通过我的电影去还原这样一种大气的节奏,用现代的影像方式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流动的画面感,把大家所熟悉的唐诗通过电影的方式呈现,尝试探索性的画面,找到我自己的与众不同的视角,以及让大家通过我的电影体会到“熟悉的陌生感”,我想这是非常有意思但是又很有挑战性的。
启动仪式中,康洪雷、韩刚、高亚麟、车径行、任志宏、吴琦、王冰河、江小鱼、李宵峰等作为第一批受邀导演接受了中央新影集团授予的“特邀导演”称号;颜丹晨、周韦彤、王茜、邹兆龙、邹黎霞、杨欣等受邀为“特邀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刘大为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欧阳中石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张海主席也对唐诗微电影项目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特别委派代表向组委会赠送他们专门为这次活动创作的书画作品。著名的书画家方增先、吴山明、陈谋、陈家泠、陈昔未等在现场被受邀为“特邀书画大师”,金全才、裴玉林、骆献跃、钱尔成、费名瑶、金鉴才、戴珍和等受邀为“特邀书画家”,歌唱家廖昌永在受邀“特邀歌唱家”后,在活动现场即兴演唱唐诗片断。
据了解,在《唐代诗词108系列微电影》 正式启动的同时,《宋词108部系列微电影》也已进入立项筹备阶段。
『贰』 将传统诗词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你觉得是在传承文化还是玷污文化
电影电视剧翻拍要想超过原版,需要以下三方面基础优势,新的演员受观众认可度高,剧情尊重原著合理不跳脱,制作水准能超出前作一大截。在这样的基础上,其他各方面都在水准,配合新的宣传营销方式,再加上点运气,才有可能超过原版。
2005年版《京华烟云》 突出优势:新演员受观众认可度高
这版的《京华烟云》是由赵薇、潘粤明、黄维德、邱琦雯、陈宝国等主演的,它的上一版是1987版,由赵雅芝、欧阳龙主演。当然赵雅芝版的绝对经典,当时的这一版还获得了第二十四届台湾金钟奖最佳戏剧作品奖。
豆瓣评分7.7分,很多评论都提到了制作精良,这也是理所当然的,本身徐克导演的风格就是很注重影像美,虽然到现在是6年前的电影,现在来看,服饰、造型、道具、场景等等都不会突兀和过时,仍然很有美感。这也是当时这部剧收获好评的原因。
『叁』 怎么将《夜雨寄北》这首诗改成剧本(微电影)
添加头尾故事,通过主人公写信回忆展开
『肆』 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上映了吗
还没有,现在正在拍摄,具体详情奉上,请你参考:
6月16日上午9点30分,由中央新影集团、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等单位共同组织开发的大型公益性传统文化普及项目--《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正式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现代的艺术观念和影像手法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央电视台及相关地方党政领导、部分知名导演、演艺明星、影视制作机构、著名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了启动仪式新闻发布会。
【启动仪式中,康洪雷、韩刚、高亚麟、车径行、任志宏、吴琦、王冰河、江小鱼、李宵峰等作为第一批受邀导演接受了中央新影集团授予的“特邀导演”称号;颜丹晨、周韦彤、王茜、邹兆龙、邹黎霞、杨欣等受邀为“特邀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刘大为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欧阳中石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张海主席也对唐诗微电影项目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支持,特别委派代表向组委会赠送他们专门为这次活动创作的书画作品。著名的书画家方增先、吴山明、陈谋、陈家泠、陈昔未等在现场被受邀为“特邀书画大师”,金全才、裴玉林、骆献跃、钱尔成、费名瑶、金鉴才、戴珍和等受邀为“特邀书画家”,歌唱家廖昌永在受邀“特邀歌唱家”后,在活动现场即兴演唱唐诗片断。
【据了解,在《唐代诗词108系列微电影》正式启动的同时,《宋词108部系列微电影》也已进入立项筹备阶段。】
『伍』 微电影,内容是说古诗老师跟叛逆的女学生的,里面的老师喜欢一首歌,歌也是关于古诗和诗人的
一、什么叫诗歌
“诗”一词,本是四书、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中的《诗经》的简称。《诗经》本称“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原本是配乐来唱的,所以也称“诗歌”,后演变成脱离音乐的一种文学体裁。
1、对诗歌的定义:
〈1〉《辞海》:是最早产生的一种文学体裁。它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
〈2〉现代汉语词典: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感情
2、对诗歌定义的诠释(依《现代汉语词典》说)
(1)有节奏、韵律的语言。
旧体诗在节奏、韵律方面有严格要求。尤其是唐代的近体诗和宋代的词,在字数、平仄、对仗、用典、韵脚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①节奏(或称节拍):指声音的轻重缓急与抑扬顿挫,主要表现在语气的间歇停顿上。
△王维《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歌可以没有严格的韵律,但必须有鲜明的节奏。郭沫若说:“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
②韵律:指诗词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辞海》:指诗歌中的声韵和节律。
△平仄:汉语古音有平、上、去、入四声(现入声字已在普通话中消失)。按现代汉语的四声(除轻生)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字在京剧念白中还有:街。
平仄声的特点:平声:平缓悠长;仄声:短促急收。
利用文字的平仄,可以使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感。唱歌时的拖腔都要落平声上才能延长, 例: 歌词 “十五的月亮” 中的 “亮”, 落在liang声上。
△押韵:指诗歌中某些句子末韵母相同或相近,使音调和谐优美。一般偶句押,首句可押可不押。新诗有几句押一次韵或不押韵的。例王之涣的诗: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凉洲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反映生活
①反映劳动生活:△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诗经·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产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②反映社会 石壕吏 新婚别
△杜甫的《三史》 潼关吏 《三别》 垂老别
新安吏 无家别
△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名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兵东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诗经·硕鼠》
③反映边塞生活
△王昌龄《从军行》:
(一)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白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土谷浑。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哭,古人征战几人回。
④反映爱情生活:△《关雎》△《孔雀东南飞》△李季《王贵与李香香》
⑤反映山水田园:
△陶渊明《归园田居》: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戴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中句:
“采局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依杖候荆扉。雉雊麦苗秀,
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立,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贺敬之《桂林山水歌》
(3)抒发感情:
别林斯基:“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没有感情就没有诗人,也没有诗歌。”诗歌抒发感情是多方面的:喜、怒、哀、乐、惊、恐、思。例:
①喜: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塞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②怒:岳飞《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眼望、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憾,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哀:△李清照《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谈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李瑛《一月的哀思》:
敬爱的周总理,我不能去医院瞻仰你,只好攥一张冰冷的报纸,静静地,伫立在长安街的暮色里。任一月的风,撩起我的头发,任昏黄的路灯照着冰冷的泪滴……
④闺怨妇思:
△李清照《点降唇·闺思》: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一剪梅·别愁》: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李白《春思》: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旧日,是妄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李白《子夜吴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春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金昌绪《春怨》(唐):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二、诗歌发展的历程
↓1、古歌谣
↓2、诗经:305篇,5篇有目无辞,亦称“诗三百”。我国第 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六 艺”:风(15国风160篇)、雅(朝廷官吏作品105篇)、颂(庙堂祭祀乐歌40篇)、赋(直陈其事)、比(打比方)、兴(先言他物,然后引出所歌咏之事)。
↓3、楚词:以屈原为代表继承“诗经”传统,创浪漫主义新诗体。
↓4、汉乐府:“乐府”是负责采风的音乐机关名称。“乐府双璧”:《木兰诗》、《孔雀东南飞》
↓5、唐诗:我国诗歌的黄金时代,三大诗人
↓6、宋词:豪放派(苏辛派)婉约派(姜夔、刘永、李清照)
↓7、元曲:含散曲和杂剧
↓8、自由诗(新诗):五四运动后的诗歌
『陆』 唐代诗词故事108部系列微电影的介绍
该系列微电影以初唐、中唐、晚唐三个时期的唐诗为蓝本,拍摄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背后的历史故事,形成108部微电影。
『柒』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将这首诗拍成一部微电影,请仔细联想三个电影镜头
三个电影镜头分别是秋风破屋群童抱茅和屋破漏雨
『捌』 假如把诗经郑风子衿拍成微电影,怎样写剧本
子衿是一个单相思的女子,她在思念她的心上人。每当看到颜色青青的东西,女子就会想起心上人青青的衣领和青青的佩玉。于是她登上城门楼,就是想看见心上人的踪影。如果有一天看不见,她便觉得如隔三月。
『玖』 央视有过一个系列节目详细介绍唐代的历史以及唐代诗词的是什么节目
我猜你说的是央视曾经演过的20集大型文化系列片《唐之韵——唐诗》。下面是简介:
这部二十集每集20分钟的系列片制作非常精致,它为电视诠释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着创造了新的空间。它独特的角度、绝美的画面、高雅的品味获得了出人意料地热烈反响,在中央电视台三套《岁月如歌》每周三晚播出时,收视率曾超过1%,这个收视率是中央电视台二套《经济半小时》栏目的两倍,比黄金强档栏目《对话》收视率还要略高。
该片由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公司与宁夏电视台、山西电视台联合摄制,总投资350万元,汇聚了众多国内纪录片制作的顶尖高手,创作时间历时三年,拍摄行程遍及全国。
《唐之韵——唐诗》不仅是在文学的层面上对“唐诗”进行鉴赏,它更注重在文化的层面上,把“唐诗”看作一个时代的声音。
与以往单纯解析唐诗文字的片子明显不同的是,它经过大量的实地考察和拍摄,力图通过人物的背景、事迹来介绍其有代表性的诗篇,这种方式填补了传统唐诗教育的空白,为喜欢唐诗的观众提供了另一个从未有过的欣赏空间,是莘莘学子和语文教师难得的高水准课外电子读物。
至于视频,你可以在优酷土豆上搜“唐之韵”就可以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