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主旋律電影是什麼
擴展閱讀
懷舊戰爭電影完整版100部 2025-07-05 15:53:43
兒童愛國電影排行榜 2025-07-05 14:35:03

主旋律電影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7-12 12:11:41

Ⅰ 主旋律電影是什麼性質的電影它會成為市場主流嗎

主旋律電影是指能充分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的革命歷史重大題材影片和與普通觀眾生活相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弘揚主流價值觀、謳歌人性人生的影片,也就是中國近代歷史,近代歷史大事件,現實人物,歷史文化傳承,代表作品有建國大業,唐山大地震,戰狼,紅海行動,孔子等。

一、主旋律電影的性質

主旋律電影有兩個特點,一是正能量,二是取材於現實或者歷史。主旋律電影一般都具有歷史的厚重感,看完以後引人向上給人感慨,故事裡的內容一般都比較傳統,正面人物形象不復雜,不矛盾,比較正派。這種電影基本上都是很好的宣傳電影宣傳某一段時間的歷史,宣傳某一種文化,還非常有紀念意義。主旋律電影的教育性要大於電影的娛樂性。

三、電影市場主流

電影市場其實經過了很多變化,各種題材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某一類題材的電影火了以後之後經常容易出現很多的跟風作品,現在最受歡迎的電影類型是愛情片、動作片、喜劇片,這三類的娛樂性最強,最受歡迎。

Ⅱ 主旋律是什麼意思

主旋律指一部音樂作品或樂章的旋律主題,或者在一部音樂作品或一個樂章行進過程中再現或變奏的主要樂句或音型。引申為一般文藝作品的主要精神或基調。

旋律是音樂的首要要素。通常指若干樂音經過藝術構思而形成的有組織、節奏的序列。按一定的音高、時值和音量構成的、具有邏輯因素的單聲部進行的。旋律是由許多音樂基本要素,如調式、節奏、節拍、力度、音色表演方法方式等,有機地結合而成。

(2)主旋律電影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旋律的社會含義:

主旋律電影:

是指能充分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的革命歷史重大題材影片和與普通觀眾生活相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弘揚主流價值觀、謳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1987年,時任廣電部電影局局長的騰進賢正式對全國電影創作團隊 提出了主旋律電影的發展方向,1989年出片的《開國大典》成為主旋律電影的標志性作品。

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旋律:

又稱「社會主義社會的主旋律」。是1992年10月,江澤民在視察上海時提出:"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和集體主義應當成為我們社會的主旋律。」

在1993年1月召開的全國宣傳部長座談會上又指出:「在我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是三位一體、相互促進的。」以後在多次講話中都強調要弘揚主旋律。

在1999年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還指出:「要說素質,思想政治素質是最重要的素質。不斷增強學生和群眾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是素質教育的靈魂。

Ⅲ 中國主旋律電影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中國主旋律電影的代表作品包括以下這些

1、建國60周年巨作:《建國大業》

2、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聚焦於中共的革命斗爭史、勝利史和領袖人物的傳記比如《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系列、《開國大典》、《毛澤東的故事》、《周恩來》等等。

3、現實題材:反應當下社會主義思想在民間傳承,比如《焦裕祿》、《國歌》、《離開雷鋒的日子》。《鐵人》、《唐山大地震》 現在比較多的是集中在革命戰爭,優秀共產黨員等主題。

4、國學題材:聚焦於傳統國學的傳承,比如《孔子》、《趙氏孤兒》、《赤壁之戰》等。

(3)主旋律電影是什麼擴展閱讀

主旋律題材將是富礦

2014年底,紅色經典題材《智取威虎山》被成功改編搬上大銀幕,席捲了近9億元票房,是近年來主旋律電影最為成功的例子之一。「我希望能把感情、感性的東西拿來拍這個戲,也希望把新一代的人帶回我第一次看到《智取威虎山》的感覺。」徐克說。

2015年4月,由吳京自導自演的主旋律軍事動作片《戰狼》一經上映便以黑馬之姿占據排片優勢,最終取得了5.45億元票房。《戰狼》堪稱「中國版敢死隊」,題材獨特,還原了真實戰場,也讓堪稱「東方之狼」的特種兵戰隊及高能戰士首次登陸大銀幕,由此贏得了票房成功。

在導演徐克看來:「很多導演常常說沒有好劇本、缺乏好故事,其實處處都有好劇本,看你能不能挖掘。」在徐克看來,嚴肅內容和可看性並非是相對立的。「一般的主旋律影片中都有著正邪對立的痛快淋漓,以及堅定的理想信念。國內電影人可以嘗試用商業元素的包裝來傳達主流價值觀,用新意和創意來保證主旋律電影的叫好又叫座。」

Ⅳ 美國主旋律電影究竟有何特徵,代表作都有哪些

美國主旋律電影都有著很深的教育意義,這類的影片是非常勵志的而且充滿著奇跡色彩,並且易於被人們所接受。可以說,美國主旋律電影是大家不容錯過的影片。
希望觀看美國主旋律電影的小夥伴能夠從中體驗到滿滿的正能量,勵志前行。

Ⅳ 主旋律電影是什麼意思

主旋律電影是指能充分體現主流意識形態的革命歷史重大題材影片和與普通觀眾生活相貼近的現實主義題材、弘揚主流價值觀、謳歌人性人生的影片。

代表人物:

林超賢(導演)、李前寬(導演)、韓三平(導演)、王冀邢(導演)、丁蔭楠(導演)、韋廉(導演)、李平分(編劇)、王興東(編劇)、羅星(編劇)、方義華(編劇)。

中國電影的主流形態,實際上是由兩種電影構成:一種是弘揚主旋律和國家意識形態的政治歷史和道德倫理片,即主旋律電影;另一種就是以喜劇、悲喜劇為主,伴以武俠和偵破類型的商業娛樂片。



Ⅵ 美國主旋律電影究竟有何特徵代表作都有哪些

特徵就是理智型勵志電影,代表作《《弱點》、《拆彈部隊》等

《恐襲波士頓》是一部典型的美國主旋律電影。提到主旋律電影,不免會有些人皺起眉頭,畢竟在固有思想中,主旋律電影總是塑造一些高大全卻扁平化的人物,生硬地弘揚主題。《恐襲波士頓》確實通篇弘揚了人性的美好,但並不生硬,人物刻畫也相當豐滿。

大家還有什麼推薦?

Ⅶ 主旋律電影的產生背景是什麼

1987年,時任廣電部電影局局長的騰進賢,正式對全國電影創作團隊提出了主旋律電影的發展方向,1989年出片的《開國大典》成為主旋律電影的標志性作品。

主旋律電影的特徵:

1、主流意識形態認可。

2、國家政策倡導。

3、主導文化價值觀體現。

4、情態表現積極向上。

5、表現歷史與現實的健康的電影創作。

(7)主旋律電影是什麼擴展閱讀:

代表作品:

1、重大革命歷史題材:聚焦於中共的革命斗爭史、勝利史和領袖人物的傳記比如《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系列、《開國大典》等等。

2、現實題材:反應當下社會主義思想在民間傳承,比如《焦裕祿》、《國歌》、《離開雷鋒的日子》。《鐵人》、《唐山大地震》 現在比較多的是集中在革命戰爭,優秀共產黨員等主題。

3、國學題材:聚焦於傳統國學的傳承,比如《孔子》、《趙氏孤兒》、《赤壁之戰》等。

Ⅷ 主旋律題材的電影是什麼意思

含義:主旋律電影:在政府指導下弘揚國家意識形態的電影.「一切宣傳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電影」是小平爺爺說的.說明:中國電影的主流形態,實際上是由兩種電影構成:一種是弘揚主旋律和國家意識形態的政治歷史和道德倫理片,即主旋律電影;另一種就是以喜劇、悲喜劇為主,伴以武俠和偵破類型的商業娛樂片.主旋律電影 的特徵:1.主流意識形態認可 2.國家政策倡導 3.主導文化價值觀體現 4.情態表現積極向上 5.表現歷史與現實的健康的電影創作 (參照曾致主編《藝術類專業高考應試必備文藝常識》) 區別:區別就是,主旋律電影包含在主流電影里,他從屬於主流電影.現在很多電影並非完全是主旋律電影,只是帶有主旋律色彩的商業電影.這是電影市場化之後主旋律電影的一個轉型

Ⅸ 主旋律電影與主流電影各自的概念是什麼區別是什麼

主旋律電影:在政府指導下弘揚國家意識形態的電影。「一切宣傳真善美的都是主旋律電影」(記得好像是小平爺爺說的)
主要有:
1.重大歷史題材:聚焦於中共的革命斗爭史、勝利史和領袖人物的傳記比如《大決戰》系列、《開國大典》、《南征北戰》、《周恩來》等等
2.現實題材:英雄平民化的道德倫理片,比如《鄭培民》、《任長霞》、《離開雷鋒的日子》
現在比較多的是集中在革命戰爭,優秀共產黨員等主題

中國電影的主流形態,實際上是由兩種電影構成:一種是弘揚主旋律和國家意識形態的政治歷史和道德倫理片,即主旋律電影;另一種就是以喜劇、悲喜劇為主,伴以武俠和偵破類型的商業娛樂片。

區別就是,主旋律電影包含在主流電影里,他從屬於主流電影。

現在很多電影並非完全是主旋律電影,只是帶有主旋律色彩的商業電影。這是電影市場化之後主旋律電影的一個轉型

基本是憑記憶寫的,具體的定義用網路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