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在電影院看電影時遇到地震怎麼辦
擴展閱讀
懷舊戰爭電影完整版100部 2025-07-05 15:53:43
兒童愛國電影排行榜 2025-07-05 14:35:03

在電影院看電影時遇到地震怎麼辦

發布時間: 2022-06-14 20:32:45

⑴ 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突然發生地震怎樣應對

跑不掉躲椅子底下

1
體育館、電影院
最忌慌亂,要冷靜觀察周邊環境,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物或雙手保護頭部。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要立即躲在排椅、台腳邊或堅固物品旁,或者就近躲到開間小的房間,如洗手間,待地震過後在老師或者相關人員統一指揮下再有序地分路迅速撤離,就近在開闊地帶避震。

2
超市、商場
要小心選擇出口,避免遭人踩踏,切記不要使用電梯。在超市、商場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靜。由於人員眾多,慌亂中容易導致貨架傾倒,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因此,要保持冷靜,避開人流,防止摔倒被踩踏。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邊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
地鐵、地下超市、地下街
不要慌忙擠向出口,如人群擁擠,要防止踩踏,原地躲避,等震後迅速撤離。

4
公園、廣場
等遇到地震時,要迅速撤離到開闊地帶,遠離高大的游樂設施和其他建築物。如在湖中遊船上,船會左右搖晃,不要慌張,船上人員應均勻分坐兩邊,以免船在搖動中側翻。將船劃到開闊的岸邊停靠穩後,上岸避險。

⑵ 地震時應該怎麼辦

您好!

地震避險自救常識 公共場所如何個人防護

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最忌慌亂,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而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
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

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鍾,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在地震時的應急防震工作 室內應急防震行動

防地震傷害主要是防震壞建築物及震落物品的砸傷。如果有臨震預報,就可按政府通告行動,離開建築物。但在多數情況下,地震是突然發生的。在12秒鍾之內通過自己的應急行動, 要得到最好的防護效果。其辦法是:一旦發生地震,如在家裡, 應立即關閉煤氣和電閘,將爐火撲滅。若住在平房,且離門很 近,則應沖出門外。如住在樓房,可以躲到結實的床、桌下,或 躲進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或廚房,或設支撐三角形空間 (可參考第三課中的室內防護動作)。要注意保護頭部,以防異物 砸傷;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體取低位。注意千萬不要跳 樓、跳宙,以免摔傷或被玻璃扎傷;不要上陽台,不要去乘電 梯,不要下樓梯,不要到處跑,不要隨人流擁擠,這些地方容易 崩塌垮掉、發生擠壓踩傷。特別是對於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動,聽從指揮,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圖13。2)。所有室內人員在初震過後,都要盡快撤出,在廣場、公園等地,以避餘震。在地下商場時一定要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千萬不要慌亂擁擠,應避開人流,防止摔倒;並要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保護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壓力。隨人流行動時,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要解開衣領,保持呼吸暢通。也可躲在櫃台、框 架物中,蹲在內牆角及柱子邊,護住頭部。

若在電影院、體育館 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書包等物保護頭部3注意避開吊 燈、電扇等懸掛物。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極好,已為唐山、包 頭地震實踐所證明。所以只要來得及,就可以進入人防工程或地 下室。因為地震對城市建築物的破壞和核爆炸沖擊作用有許多相 同之處,防護原理和防護方法也很相似。在行駛的公共電、汽車上時,要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 或碰傷;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發生意外事故。要等 車停穩、地震過去之後再下車。司機要關好車窗,不鎖車門,車』鑰匙應留在車上,並和同車人一起行動。

如果人員被埋在廢墟里,則要設法移動身邊可動之物,擴大 空間,進行加固,以防餘震。這時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氣泄漏 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氣泄漏。然後找機會呼救,等 待救援。

室外人員的應急防震行動

地震發生時正在室外的人員,應雙手交叉放在頭上,最好用合適的物件罩在頭上、跑到空曠的地方去。注意避開高大的建築物,特別是有玻璃牆的高建築物、煙囪、水塔、廣告牌、路燈、大吊車、磚瓦堆、水泥預制板牆、油庫、危險品倉庫、立交橋、過街天橋等。還要注意避開危舊房屋、狹窄的街道等危險之地。此時人員可以進入路旁大樓里,以免砸傷。 地震時正在郊外的人員,應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地,以防滑坡、地裂、漲水等突發事件。騎車的下車,開車的停下,人員靠邊行走。收聽關於震情和行動指南的廣播。

平時的防震應急准備工作 當政府有短期預報或臨震預報後,人們應立即行動起來開始應急防震准備。主要工作有:

①在家裡或學校教室內採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櫃防止傾倒,固定櫃門,防止物品掉下傷人,用透明膜或膠帶貼玻璃,防止碎片傷人,將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樑柱、屋頂和水泥板牆。保管好危險物品。准備消防滅火器具。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內安全程度。

②和人民防空應急一樣,要備好個人應急包和帳篷材料。

③按照家庭、學校或單位的應急分工預案,確認工作職責、搞清學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 便應急躲藏、避難。

④學習自救、互救、滅火、搶修、找、抬傷 員的技能相知識。確定鄰里、單位人員震後集中的位置、制定應 急搶救的計劃。

⑤學習地震之前的預兆知識: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氣中出現異味,飛鳥、家畜驚慌、電線之間有火花、室內有藍光、熒光燈被點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報告的途徑。但絕不能預報「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傳言。

⑶ 地震了怎麼辦

1、 緊急避險

(1)緊急避險的重要性。經驗表明,破壞性地震發生時,從人們發現地光、地聲,感覺有震動,到房屋破壞、倒塌,形成災害,有十幾秒,最多三十幾秒的時間。這段極短的時間叫預警時間。人們只要掌握一定的知識,事先有一些准備,又能臨震保持頭腦清醒,就可能抓住這段寶貴的時間,成功地避震脫險。

有人調查過唐山地震倖存者中的974人,發現其中258人採取了避險措施。這258人中有188人成功脫險,佔72.9%。說明只要避險方法正確,脫險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2)逃生原則。破壞性地震突然發生時,採取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的方法是應急避險的好辦法。當然,如果身處平房或樓房一層,能直接跑到室外安全地點也是可行的。在1556年陝西華縣8 級大地震的記載中也總結到:「卒然聞變,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縱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是說,突然發生地震時,不要急著向外逃,而要躲避一時等待地震過去,還是有希望存活的。這「伏而待定」,高度概括了緊急避震的一條重要原則。

為什麼地震瞬間不宜奪路而逃呢?

這是因為:

—現在城市居民多住高層樓房,根本來不及跑到樓外,反倒會因樓道中的擁擠踐踏造成傷亡。

—地震時人們進入或離開建築物時,被砸死砸傷的可能性最大。

—地震時房屋劇烈搖晃,造成門窗變形,很可能打不開門窗而失去求生的時間。

—大地震時,人們在房中被搖晃甚至拋甩,站立和跑動都十分困難。

除了「伏而待定」這一原則外,地震時還應注意不要顧此失彼。短暫的時間內首先要設法保全自己;只有自己能脫險,才可能去搶救親人或別的心愛的東西。

(3)因地制宜,就近避震。「伏而待定」,「伏」在哪裡更安全呢?經驗表明:

a. 如果你在室內,應就近躲到堅實的傢具下,如寫字台、結實的床、農村土炕的炕沿下,也可躲到牆角或管道多、整體性好的小跨度衛生間和廚房等處。注意不要躲到外牆窗下、電梯間,更不要跳樓,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

b. 如果你在教室里,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蹲到各自的課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秩序撤離,撤離時千萬不要擁擠。

c. 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場或飯店,要迅速抱頭卧在座位下面;也可在舞台或樂池下躲避;門口的觀眾可迅速跑出門外或體育場場內。

d. 如果你在室外,要盡量遠離狹窄街道、高大建築、高煙囪、變壓器、玻璃幕牆建築、高架橋和存有危險品、易燃品的場院所。地震停下後,為防止餘震傷人,不要輕易跑回未倒塌的建築物內。

e. 如果你在百貨商場,應就近躲藏在柱子或大型商品旁,但要盡量避開玻璃櫃。在樓上時,要看準機會逐步向底層轉移。

f. 如果你在工廠的車間里,應就近蹲在大型機床和設備旁邊,但要注意離開電源、氣源、火源等危險地點。

g. 如果你在行駛的汽車、電車或火車內,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傷、碰傷,同時要注意行李掉下來傷人。座位上面朝行李方向的人,可用胳膊靠在前排椅子上護住頭面部;背向行李方向的人可用雙手護住後腦,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地震後,迅速下車向開闊地轉移。

h. 無論在何處躲避,都要盡量用棉被、枕頭、書包或其他軟物體保護頭部。

i. 如果正在使用明火,應迅速把明火滅掉。

(4)正確應付地震時的特殊危險。當遇到燃氣泄漏時,可用濕毛巾或濕衣服捂住口、鼻、不可使用明火,不要開關電器,注意防止金屬物體之間的撞擊。

當遇到火災時,要趴在地下,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匍匐轉移到安全地帶。

當遇到有毒氣體泄漏時,要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按逆風方向跑到上風地帶。

2、大震後自救與互救

(1)自救互救意義重大。自救和互救是大地震發生後最先開始的基本救助形式。震時被壓埋的人員絕大多數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

據統計,唐山大地震後的搶險救災中,搶救時間與救活率的關系為:

半小時內 救活率95%

第一天 救活率81%

第二天 救活率53%

第三天 救活率36.7%

第四天 救活率19%

第五天 救活率7.4%

以上數字說明,在搶救生命的過程中,時間就是生命,耽誤的時間越短,人們生存的希望就越大。因此應當不等不靠,盡早盡快地開展自救互救。

(2)自救原則。大地震中被倒塌建築物壓埋的人,只要神志清醒,身體沒有重大創傷,都應該堅定獲救的信心,妥善保護好自己,積極實施自救。

a. 要盡量用濕毛巾、衣物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頭部,防止灰塵嗆悶發生窒息,也可以避免建築物進一步倒塌造成的傷害。

b. 盡量活動手、腳,清除臉上的灰土和壓在身上的物件。

c. 用周圍可以挪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方的重物,避免進一步塌落;擴大活動空間,保持足夠的空氣。

d. 幾個人同時被壓埋時,要互相鼓勵,共同計劃,團結配合,必要時採取脫險行動。

e. 尋找和開避通道,設法逃離險境,朝著有光亮更安全寬敞的地方移動。

f. 一時無法脫險,要盡量節省氣力。如能找到代用品和水,要計劃著節約使用,盡量延長生存時間,等待獲救。

g. 保存體力,不要盲目大聲呼救。在周圍十分安靜,或聽到上面(外面)有人活動時,用磚、鐵管等物敲打牆壁,向外界傳遞消息。當確定不遠處的有人時,再呼救。

(3)互救原則。互救是指已經脫險的人和專門的搶險營救人員對壓埋在廢墟中的人進行營救。為了最大限度地營救遇險者,應遵循以下原則:

a. 先救壓埋人員多的地方,也就是「先多後少」。

b. 先救近處被壓埋人員,也就是「先近後遠」。

c. 先救容易救出的人員,也就是「先易後難」。

d. 先救輕傷和強壯人員,擴大營救隊伍,也就是「先輕後重」。

e. 如果有醫務人員被壓埋,應優先營救,增加搶救力量。

(4)找尋被壓埋的人。利用救助犬和測定微量二氧化碳氣體的方法,可以很方便地對遇險者定位。但為了搶救時間,也可以用簡易的方法找尋被壓埋的生存者。

一是問,向了解情況的生存者詢問,了解什麼人住在哪些建築內,震時是否外出,有什麼生活習慣等,從中尋找可靠的線索。

二是看,觀察廢墟疊壓的情況,特別是住有人的部位是否有生存空間;也要觀察廢墟中有沒有人爬動的痕跡或血跡。

三是聽,傾聽存活人員的動靜。聽的方法是:要卧地貼耳細聽;利用夜間安靜時聽;一邊敲打(或吹哨)一邊聽。有時你敲他也敲,內外就聯繫上了。

四是分析,分析倒塌建築原來的結構、用處、材料、層次、倒塌狀況,判斷被壓埋人員的生存情況。

(5)科學挖掘。挖掘時要注意保護好支撐物,清除壓埋阻擋物,保證壓埋者生存空間。在使用挖掘機械時要十分謹慎,越是接近壓埋者,越應多採用手工操作。

a. 沒有起吊工具無法救出時,可以送流汁食物維持生命,並做好記號,等待援助,切不可蠻干。

b. 救人時,應先確定壓埋者頭部的位置,用最快速度使頭部充分暴露,並清除口、鼻腔內的灰土,保持呼吸通暢。然後再暴露胸腹腔,如有窒息,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c. 要妥善加強壓埋者上方的支撐,防止營救過程中上方重物新的塌落。

d. 壓埋者不能自行出來時,要仔細詢問和觀察,確定傷情;不要生拉硬扯,以防造成新的損傷。

e. 對於脊椎損傷者,挖掘時要避免加重損傷。在轉送搬運時,不能扶著走,不能用軟擔架,更不能用一人抱胸、一人抬腿的方式。最好是三四個人扶托傷員的頭、背、臀、腿、,平放在硬擔架或門板上,用布帶固定後搬運。

f. 遇到四肢骨折、關節損傷的壓埋者,應就地取材,用木棍、樹枝、硬紙板等實施夾板固定。固定時應顯露傷肢末端以便觀察血液循環情況。

g. 搬運呼吸困難的傷員時,應採用俯卧位,並將頭部轉向一側,以免引起窒息。

3、衛生防疫工作

(1)搞好衛生防疫的重要性。在地震發生後,由於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造成垃圾遍地,污水流溢;再加上畜禽屍體腐爛變臭,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並迅速蔓延。歷史上就有「大災後必有大疫」的說法。因此,在震後救災工作中,認真搞好衛生防疫非常重要。

(2)把好「病從口入」關。夏秋季節,痢疾、腸炎、肝炎、傷寒等傳染病很容易發生和流行。預防腸道傳染病的最主要措施,就是搞好水源衛生、食品衛生,管理好垃圾、糞便。

a. 飲用水源要設專人保護,水井要清掏和消毒。飲水時,最好先進行凈化、消毒;要創造條件喝開水。

b. 搞好食品衛生很重要。要派專人對救災食品的儲存、運輸和分發進行監督;救災食品、挖掘出的食品應檢驗合格後再食用。對機關食堂、營業性飲食店要加強檢查和監督,督促做好防蠅、餐具消毒等工作。

c. 管好廁所和垃圾。震後因廁所倒塌,人們大小便無固定地點;垃圾與廢墟分不清,蚊蠅孳生嚴重。所以震後應有計劃地修建簡易防蠅廁所,固定地點堆放垃圾,並組織清潔隊按時清掏,運到指定地點統一處理。

(3)消滅蚊蠅。蚊蠅是乙型腦炎、痢疾等傳染病的傳播者。消滅蚊蠅,不僅要大范圍噴灑葯物,還要利用汽車在街道噴葯,用噴霧器在室內噴葯,不給蚊蠅留下孳生的場所。

在有瘧疾發生的地區,要特別注意防蚊。晚上睡覺要防止蚊子叮咬。如果發現病人突然發高熱、頭痛、嘔吐、脖子發硬等,就要想到可能得了腦炎,趕快找醫生診治。

(4)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地震災區的每一位公民,在抗震救災期間,都應力求保持樂觀向上的情緒,注意身體健康,加強身體鍛煉。應根據氣候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注意防寒保暖,預防感冒、氣管炎、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傳染病。老人和兒童要特別注意防止肺炎。冬季應注意頭部和手、腳的保暖,防止凍瘡;夏季要准備些涼開水,吃一些鹹菜,補充體內因大量出汗而損失鹽分和水分,預防中暑。

⑷ 在不同場地遇到地震該怎麼辦

地震避險自救常識 公共場所如何個人防護

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最忌慌亂,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而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

1、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
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牆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

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絕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後,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帶避震。

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

地震時的自救四大常識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鍾,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在地震時的應急防震工作 室內應急防震行動

防地震傷害主要是防震壞建築物及震落物品的砸傷。如果有臨震預報,就可按政府通告行動,離開建築物。但在多數情況下,地震是突然發生的。在12秒鍾之內通過自己的應急行動, 要得到最好的防護效果。其辦法是:一旦發生地震,如在家裡, 應立即關閉煤氣和電閘,將爐火撲滅。若住在平房,且離門很 近,則應沖出門外。如住在樓房,可以躲到結實的床、桌下,或 躲進跨度較小的房間,如衛生間或廚房,或設支撐三角形空間 (可參考第三課中的室內防護動作)。要注意保護頭部,以防異物 砸傷;要用口罩捂住嘴和鼻子,身體取低位。注意千萬不要跳 樓、跳宙,以免摔傷或被玻璃扎傷;不要上陽台,不要去乘電 梯,不要下樓梯,不要到處跑,不要隨人流擁擠,這些地方容易 崩塌垮掉、發生擠壓踩傷。特別是對於有感地震,尤其要防止盲目行動,聽從指揮,否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圖13。2)。所有室內人員在初震過後,都要盡快撤出,在廣場、公園等地,以避餘震。在地下商場時一定要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千萬不要慌亂擁擠,應避開人流,防止摔倒;並要把雙手交叉放在胸前,保護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壓力。隨人流行動時,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要解開衣領,保持呼吸暢通。也可躲在櫃台、框 架物中,蹲在內牆角及柱子邊,護住頭部。

若在電影院、體育館 等地方,可就地蹲在排椅下,用書包等物保護頭部3注意避開吊 燈、電扇等懸掛物。人防工程防地震的效果極好,已為唐山、包 頭地震實踐所證明。所以只要來得及,就可以進入人防工程或地 下室。因為地震對城市建築物的破壞和核爆炸沖擊作用有許多相 同之處,防護原理和防護方法也很相似。在行駛的公共電、汽車上時,要抓牢扶手,低頭,以免摔倒 或碰傷;可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以防發生意外事故。要等 車停穩、地震過去之後再下車。司機要關好車窗,不鎖車門,車』鑰匙應留在車上,並和同車人一起行動。

如果人員被埋在廢墟里,則要設法移動身邊可動之物,擴大 空間,進行加固,以防餘震。這時不要用明火,防止易燃氣泄漏 爆炸。要捂住口鼻,防止附近有毒氣泄漏。然後找機會呼救,等 待救援。

室外人員的應急防震行動

地震發生時正在室外的人員,應雙手交叉放在頭上,最好用合適的物件罩在頭上、跑到空曠的地方去。注意避開高大的建築物,特別是有玻璃牆的高建築物、煙囪、水塔、廣告牌、路燈、大吊車、磚瓦堆、水泥預制板牆、油庫、危險品倉庫、立交橋、過街天橋等。還要注意避開危舊房屋、狹窄的街道等危險之地。此時人員可以進入路旁大樓里,以免砸傷。 地震時正在郊外的人員,應迅速離開山邊、水邊等危險地,以防滑坡、地裂、漲水等突發事件。騎車的下車,開車的停下,人員靠邊行走。收聽關於震情和行動指南的廣播。

平時的防震應急准備工作 當政府有短期預報或臨震預報後,人們應立即行動起來開始應急防震准備。主要工作有:

①在家裡或學校教室內採取安全加固措施。例如加固立櫃防止傾倒,固定櫃門,防止物品掉下傷人,用透明膜或膠帶貼玻璃,防止碎片傷人,將重物低位存放。加固樑柱、屋頂和水泥板牆。保管好危險物品。准備消防滅火器具。這些工作的目的是增加室內安全程度。

②和人民防空應急一樣,要備好個人應急包和帳篷材料。

③按照家庭、學校或單位的應急分工預案,確認工作職責、搞清學校或家庭的安全部位,以 便應急躲藏、避難。

④學習自救、互救、滅火、搶修、找、抬傷 員的技能相知識。確定鄰里、單位人員震後集中的位置、制定應 急搶救的計劃。

⑤學習地震之前的預兆知識:如井中水位突然上升或下降,大氣中出現異味,飛鳥、家畜驚慌、電線之間有火花、室內有藍光、熒光燈被點燃等。人人都要知道立即報告的途徑。但絕不能預報「地震了!」,也不要相信「有地震」的傳言。

⑸ 遇到地震時應該怎麼辦

遇到地震時應該注意:大地震時不要急、人多先找藏身處、遠離危險區、被埋要保存體力。

1、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鍾,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麼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後迅速撤離,以防強餘震。

2、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堅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後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3、遠離危險區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4、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後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人員。

(5)在電影院看電影時遇到地震怎麼辦擴展閱讀

室內的避震空間

發生地震時,給人的應對時間通常很短,在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通常室內易於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包括內牆(特別是承重牆)牆根、牆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地方;炕沿下,結實牢固的傢具附近。最不利於避震的室內空間包括:附近沒有支撐物的床上、炕上;周圍無支撐物的地板上;外牆邊、窗戶旁。

⑹ 遇到地震時該怎麼辦

地震時的應急防護原則

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防護的較好方法。所謂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對策。

學校人員如何避震?

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 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們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後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裡,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台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地震時,在街上行走時如何避震?

地震發生時,高層建築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紅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作好自我防禦的准備,要鎮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牆,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

車間工人如何避震?

車間工人可以躲在車、機床及較高大設備下,不可驚慌亂跑,特殊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閥門,及時降低高溫、高壓管道的溫度和壓力,關閉運轉設備。大部分人員可撤離工作現場,在有安全防護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員留在現場隨時監視險情,及時處理可能發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災害的發生。

地震發生時行駛的車輛應如何應急?

(1)司機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

(2)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並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兩手護住後腦部,並抬膝護腹,緊縮身體,作好防禦姿勢。

樓房內人員地震時如何應急?

地震一旦發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傢具下,或牆角處,亦可轉移到承重牆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較大。總之,震時可根據建築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

在商店遇震時如何應急?

在百貨公司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靜。由於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近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後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於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築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合適時機。服務員要組織群眾就近躲避,震後安全撤離。

震後自救

地震時如被埋壓在廢墟下,周圍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極小的空間,你一定不要驚慌,要沉著,樹立生存的信心,相信會有人來救你,要千方百計保護自己。

地震後,往往還有多次餘震發生,處境可能繼續惡化,為了免遭新的傷害,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環境。此時,如果應急包在身旁,將會為你脫險起很大作用。

在這種極不利的環境下,首先要保護呼吸暢通,挪開頭部、胸部的雜物,聞到煤氣、毒氣時,用濕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體;擴大和穩定生存空間,用磚塊、術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發生後,環境進一步惡化。

設法脫離險境。如果找不到脫離險境的通道,盡量保存體力,用石塊敲擊能發出聲響的物體,向外發出呼救信號,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動,這樣會大量消耗精力和體力,盡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或閉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如果受傷,要想法包紮,避免流血過多。

維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廢墟下的時間比較長,救援人員未到,或者沒有聽到呼救信號,就要想辦法維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節約,盡量尋找食品和飲用水,必要時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雖然目前人類還不能完全避免和控制,但是只要能掌握自救互救技能,就能使災害降到最低限度。總結有以下幾點:

1.保持鎮靜。

在地震中,有人觀察到,不少無辜者並不因房屋倒塌而被砸傷或擠壓傷致死,而是由於精神崩潰,失去生存的希望,亂喊、亂叫,在極度恐懼中"扼殺"了自己。這是因為,亂喊亂叫會加速新陳代謝,增加氧的消耗,使體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時,大喊大叫,必定會吸入大量煙塵,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正確態度是在任何惡劣的環境,始終要保持鎮靜,分析所處環境,尋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傷和擠壓傷是地震中常見的傷害。

開放性創傷,外出血應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時呼救。對開放性骨折,不應作現場復位,以防止組織再度受傷,一般用清潔紗布覆蓋創面,作簡單固定後再進行運轉。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進行固定。並參照不同傷勢、傷情進行分類、分級,送醫院進一步處理。[外傷大出血需按住動脈]

3.妥善處理傷口。

擠壓傷時,應設法盡快解除重壓,遇到大面積創傷者,要保持創面清潔,用干凈紗布包紮創面,懷疑有破傷風和產氣桿菌感染時,應立即與醫院聯系,及時診斷和治療。對大面積創傷和嚴重創傷者,可口服糖鹽水,預防休克發生。

4.防止火災地震常引起許多"次災害",火災是常見的一種。

在大火中應盡快脫離火災現場,脫下燃燒的衣帽,或用濕衣服覆蓋身上,或卧地打滾,也可用水直接澆潑滅火。切忌用雙手撲打火苗,否則會引起雙手燒傷。消毒紗布或清潔布料包紮後送醫院進一步處理。 [火災的逃生方法]

5.同時要預防破傷風和氣性壞疽,並且要盡早深埋屍體,注意飲食飲水衛生,防止大災後的大疫。

⑺ 地震時我們該怎麼辦

作者:流行病學專家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 賀雄教授 >>作者博客 >>作者微博 地震發生後,大量房屋倒塌,下水道堵塞、垃圾遍地、污水橫流,飲用水被大面積污染、蚊蠅孽生,生態遭受嚴重破壞,腐爛變臭的畜禽屍體更成為各種病菌生長繁殖的理想場所。倖存者短時間內失去衣、食、住等起碼的物質生活條件,水源、廚房、廁所以及垃圾箱等生活衛生設施遭到嚴重破壞,停水、停電,交通阻塞,通訊中斷,救援物資運入災區困難。大批災區群眾集中在臨時住所,居住擁擠,人口密度大,極易引發一些傳染病並迅速蔓延。 醫療衛生救援隊的主要職能: ●對水源進行嚴格消毒,並向災民宣傳飲水衛生; ●對各種接觸物用漂白粉進行消毒,以免傳染病趁機肆虐; ●建立簡易廁所,這些廁所的建立將按防疫要求,遠離水源,方便群眾急需,同時考慮糞便如何正確消毒處理,絕對不能把糞便等放在水源的上游; ●教會災民科學處理垃圾。對在現場的災民來說,一定要管住兩頭:口與排泄物。無論何時,飯前便後洗手總是安全的,如有條件可用消毒液洗手。 搭建防震棚的注意事項: ●棚舍搭建的場地要開闊,農村要避開危崖、陡坎、河灘等地,城市要避開高樓群和次生災害源區,不要建在危樓、煙囪、水塔、高壓線附近,也不要建在阻礙交通的道口及公共場所周圍,以確保道路暢通; ●在防震棚中要注意管好照明燈火、爐火和電源,留好防火道,以防火災和煤氣中毒; ●防震棚頂部不要壓磚頭、石頭或其他重物,以免掉落砸傷人。 受災民眾的自救防病常識: 在地震等能造成重大損害的自然災害突然襲來的時候,災區群眾普遍驚慌失措,身心交瘁,再加上人口密集,衛生條件極差,肌體對疾病的抵抗力明顯下降,這些都成為了傳染病流行的誘發因素。因此,自古就有「大震之後必有大疫」的說法。派入災區的醫療隊一般以緊急救護為主要目的,然後才會展開有效的疾病防治工作。而在這一時期內,當地受災居民就應該學會使用飲水消毒制劑和預防與處理腸道傳染病的方法,注意發生大規模傳染病的徵兆,並適當處理,用災民自己的力量配合專業人員控制最初的疾病暴發流行。 住所衛生: ●選擇安全和地勢較高的地點搭建帳篷、簡易住房等; ●棚屋等臨時住所要能遮風防雨,棚頂不要壓磚頭、石塊或其他重物,同時要滿足通風換氣和夜間照明的要求; ●最好按原來的建制,按戶編號,有組織、有領導地解決衛生問題; ●保持居住環境衛生,不隨地大小便和亂倒垃圾及污水; ●不在棚內飼養畜禽。 廁所衛生: ●應急臨時廁所,要求用陶缸、塑料桶等不滲漏材料作為糞池; ●如無儲糞設施,可將糞便與泥土混合後泥封堆存,或用塑料膜覆蓋,四周控排水溝以防雨浸泡、沖刷; ●集中治療的傳染病病人糞便,必須用專用容器收集,然後消毒處理。 垃圾處理: ●合理布設垃圾收集點,專人負責清掃、運輸、日產日消; ●及時將垃圾運出,選地勢高的地方進行堆肥處理,用塑料薄膜覆蓋; ●對一些傳染性垃圾可採用焚燒法處理; ●對因傳染病死亡的動物屍體,應做好衛生消毒後,以最快速度運出火化; ●切實做好飲用水、居住環境的消毒工作。 自救細節: ●盡量遠離建築物體,高大樹木,電線,煤氣,等;不要隨便到未完全倒塌的房子里搶救東西,起碼餘震頻繁的這幾天不要去。 ●盡量吃加熱過的食品,(特別是老人和孩子)可以挖土灶,埋鍋造飯.注意飽暖,防止生病。 ●有條件要積極找材料搭簡易帳篷,可以暫時檔風。 ●注意調節緊張和不安的情緒,與家人盡量在一起,心理上可以相互鼓勵和安慰;防止過度疲勞和緊張。 近年來,我們北京市疾控中心以及北京市醫療緊急救援中心與法國道達爾(Total)集團合作,在青少年人群中開展自然災害救援技能訓練活動,也包括遇到地震時的基本技能培訓。在此特將這些基本信息附後供大家參考!寫此博文的目的只是想與大家分享一些信息,藉此表達對地震災區人民的關注,同時也希望公眾能掌握更多的自救和防病的知識。 當災難發生時,你很可能在家裡睡覺、在學校上課、在辦公室處理文件、在趕往電影院的計程車里……這時地動山搖,樓宇震盪,物品從櫃子上、桌子上、牆上紛紛落下,地震了!如果你在未來的某一個時刻遭遇了地震,你該如何進行緊急情況下的應對,才能保護自身安全。 一、應急避震的原則是什麼? 1、保持冷靜,不慌張,沉著應對 地震發生時應立即採取應對行動,動作要迅速,但一定不能驚慌,不能盲動,否則將造成無謂的傷害或不必要的損失。很多既往的案例都充分說明:沉著應震,臨震不慌,將自己的既有知識技能都發揮出來,避震效果最好。面對地震盲目逃生,擁擠、踩踏、跳樓等造成死亡或傷殘,都是可以避免的。 2、因地制宜,不要墨守成規 震時,每個人所處的環境各不相同,所進行的活動千差萬別,面對的地震險情也各式各樣,因此,避震方式不可能千篇一律。例如,地震發生在白天還是晚上?居住在平房還是樓房?房子是不是堅固?是跑出室外避震,還是在室內安全處等待?室內的桌椅是否足夠結實?室內有沒有避震空間?室外是否安全?等等。不同的人面對不同環境條件不應教條的採取一致的措施應急避震。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不同,利用身邊的環境,發揮自己的避震知識和技能,選擇適合的方式避震。 3、行動果斷,不要因為猶豫耽誤避震時間 地震發生是一瞬間的事情,給你逃生避震的時間可能只有幾秒鍾,能否安全避震,就需要在這幾秒鍾的時間內作出決定,容不得思前想後,猶豫不決。特別是有些人本已經逃出屋外,由於貪念屋內財務,又轉身回去尋找,結果自己被埋壓。使本來的成功避震變為自己主動送命的過程。 4、身處公共場所要服從統一指揮,不可擅自行動 如果地震時你處在公共場所,身邊人員較多,那麼擅自行動,沒有秩序,只顧自己的避震行為可能使自己遭遇更大的不幸,還可能連累別人失去避震的機會。公共場所通常有緊急疏散指示、路線,如果能夠按照緊急疏散路線有序疏散,大量人群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最充分的保障自身安全。而一旦有人不聽從指揮,橫沖直撞,打亂了疏散的秩序,很可能是耽誤了自己和他人的性命。 二、室內的避震空間指什麼位置? 發生地震時,給人的應對時間通常很短,逃出室外可能沒有完全的把握,加之當前居住樓房的居民十分普遍,所以面對地震,在室內進行避震變得更有現實意義。 在室內房屋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倖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通常室內易於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包括內牆(特別是承重牆)牆根、牆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地方;炕沿下,結實牢固的傢具附近。 最不利於避震的室內空間包括:附近沒有支撐物的床上、炕上;周圍無支撐物的地板上;外牆邊、窗戶旁。 三、避震時應該採取什麼姿勢? 地震時,盡量採取一些可以保護自己的姿勢,比如: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趴下,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身體移位導致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毛巾、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等身體的重要部位。 四、平房居民怎樣避震? 有條件時應盡快跑到室外避震。 如果來不及或條件限制無法跑出室外的可選擇炕沿下或低矮、堅固的傢具邊;堅固的桌子下(旁)或床下(旁)。切記不可滯留在床上、炕上;不要躲在房梁下;不要躲在窗戶邊。 五、樓房居民怎樣避震? ★樓房居民想利用較短時間跑出室外比較困難,選擇室內較安全的避震地點是比較實際的方法。千萬不要為了盡快跑到室外而跳樓。 ★如果發生地震時你在樓房室內,可以選擇躲在開間小、有支撐物的房間,如衛生間;內承重牆牆角,堅固的桌下或床下;低矮、堅固的傢具邊。同時要注意千萬不要滯留在床上;不要馬上到陽台上去求解;不要到外牆邊或窗邊去;不要去乘電梯。 ★如果震時在電梯里,應盡快離開;若電梯門打不開要抱頭蹲下,抓牢扶手。 六、在辦公室怎樣避震? 如果你在辦公室工作時發生了地震,要盡快躲在內承重牆牆角,或堅固的辦公桌下,或桌旁。震後迅速有序撤離。 七、在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發生地震時在電影院、劇院、體育場館的觀眾,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腳下。疏散要在工作人員組織下有秩序進行。 ★發生地震時在商場、飯店等處的顧客,要選擇結實的櫃台、商品(如低矮傢具等)或柱子邊、內牆角等處就地蹲下。 ★避開玻璃的門窗、櫥窗和櫃台;避開高大不穩和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疏散時要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擁擠,盡量避開人流;如被擠入人流,要防止摔倒。 八、在學校怎樣避震? ★在學校,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 ★在比較堅固、安全的房屋裡,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台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 ★疏散時,老師應指揮學生按照既往地震演習或既定逃生路線疏散。如果既定的逃生路線已被損毀,老師應根據現場情況確定相對安全的逃生路線。做到有組織、有秩序的避險,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護學生安全。 ★出教學樓後安排學生在操場等開闊地集合避震。不要讓未成年的學生重返教學樓內營救同學。 九、在戶外怎樣避震? 地震時如果你不在室內而在戶外,高層建築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紅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此時應將身邊的皮包、柔軟的物品或者手頂在頭上,就近跑向比較開闊的地區躲避,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等待地震結束。同時要注意以下幾點:避開高大建築物或構築物,特別是有玻璃幕牆的建築;避開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等。 十、在野外怎樣避震? 身處野外,避震時應該避開山邊的危險環境,不要在山腳下、陡崖邊停留;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於滾石前進的方向跑,切不可順著滾石方嚮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結實的障礙物下,或蹲在溝坎下;要特別注意保護好頭部。 避震時要避開水邊的危險環境。遠離河邊、湖邊、海邊,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庫坍塌下游漲水,或出現海嘯;不去水壩、堤壩上,以防垮壩或發生洪水;不要躲在橋面或橋下,以防橋梁坍塌時受傷。 十一、在行車過程中如何避震? 在行駛的車中遇到地震,司機應盡快減速,逐步剎閘。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將車停在路邊。乘客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座席等,盡快從車中逃出,就近到開闊處避險。 十二、身體被壓後應該怎麼辦? ★地震時如果身體被壓,首先穩定自己的情緒,不要驚慌,餘震隨時會不斷發生,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所以要盡量改善自己所處的環境,保存體力,設法脫險。 ★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懸掛物或其他危險物;搬開身邊可移動的碎磚瓦等雜物,擴大活動空間。注意,搬不動時千萬不要勉強,防止周圍雜物進一步倒塌;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以防餘震時再被埋壓。 ★如果有條件可處理身上的傷口,特別是有大量出血時,盡量先止血,以維持生命,並根據現場條件處理其他傷情。 ★不要隨便動用室內設施,包括電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聞到煤氣及有毒異味或灰塵太大時,設法用濕衣物捂住口鼻。 ★不要亂叫,保持體力,用敲擊聲求救。

⑻ 當你在電影院看電影時突然遇到地震應採取什麼避震措施

如果說在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突然遇到地震,應該採取什麼樣的避震措施?其實在這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注意踩踏事件的發生,所以說在人多的地方如果發生了地震,最好原地不動,直接鑽在椅子下面以保護自己的頭部,然後可以等待救援。

⑼ 遇到地震如何自救

地震心理學上有一個「12秒自救機會」,即地震發生後,若能鎮定自若地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能給自己提供最後一次自救機會。那麼,當地震來時,我們應該如何逃生呢?

一、地震來了怎麼辦?

1、保持平靜,不要驚慌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築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鍾,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萬不要驚慌,應根據所處環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

2、室內如何逃生

迅速鑽到床下、桌下,同時用被褥、枕頭、臉盆等物護住頭部,等地震間隙再盡快離開住房,轉移到安全的地方。

被困於廢墟中,食物、水等都是緊缺的或者沒有的,因此一定要保存體力,等待救援人員到來後,才可以大聲呼喊,切勿盲目呼喊。

當聽到外面有搜救人員時,要立即通過敲打木棍、磚牆、呼喊、手機、打開收音機等方式,向外面發放求救信號,以便搜救人員及早確定你的位置,展開救援工作。

⑽ 地震發生時,你正在看電影,你應該怎麼做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牆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後,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