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無性婚姻能否經得起考驗《硯床》「求子」引發的悲劇讓人深思
文|芳小菊
「我不明白,要是我害了阿根,那誰害了我呢」? 電影《硯床》里,老邁的玉蓮守在一張碩大的硯床旁,常常這樣獨自發問。
《硯床》在揭露封建制度對人性壓迫的同時,也深刻揭示了無性婚姻給夫妻關系造成的影響。
這部改編自李平易短篇小說《巨硯》的影片,很好的探討了性愛在夫妻關系中的作用 。
因為對無性婚姻揭示的深刻,且具有很好的警示意義,《硯床》後來被好萊塢購買去,成了建國後第一部好萊塢購買的國產片。
《硯床》用時空交錯的方式,講述了一段無性婚姻給三個無辜男女帶來的悲劇。
江南小鎮上,吳家少爺因生理障礙,一直沒能讓妻子玉蓮懷上孩子,為了繼承家業,他不得已之下想出一個下策: 懇求妻子向下人阿根「借子」。
「借子」不成後,醋意大發且悔恨交加的吳少爺,為了事情不被傳揚出去,狠心地命人把阿根塞進了硯床。
後來一心求子的吳少爺,在湯葯的侵蝕下英年早逝,膝下無子的玉蓮,只得孤帶肆消獨地守著那張藏有阿根屍骨的陰森硯床,蠢知用自己的後半生,為一段無性婚姻造成的悲劇買單。
玉蓮和吳少爺,一個是容顏姣好,知書達理的小家碧玉,一個是一表人才,溫文爾雅,接受過新式教育的世家公子。
兩人在細雨朦朧的江南小鎮相遇後,便彼此一眼萬年,吳少爺很快把玉蓮娶回了家。
婚後,兩人舉案齊眉,你敬我愛,是一對羨煞眾人的美滿夫妻。
吳少爺除了教書外,餘下的時間都圍著玉蓮轉,他教玉蓮跳舞,為她描眉,給她拍各種美照,處處小心翼翼地呵護著玉蓮。
吳家有一張祖傳的大硯床,夏天非常涼快,吳少爺最愛做的,就是躺在上面給玉蓮講各種趣聞軼事。
吳少爺常對玉蓮說:
聽了少爺的話,玉蓮就會靦腆地問:
每當這時,少爺的眼裡就會閃過一絲憂郁和愧疚,他不是龍體,抵擋不住硯床里的陰寒。
從小喜歡在硯床上貪涼的吳少爺,心中有個無法啟齒的缺憾:他做不成真正的男人。
在人們眼裡堪稱完美的他,自結婚起,始終沒能讓玉蓮享受到魚水之歡帶來的快樂。
每到情深意濃時,看著玉蓮眼裡燃燒的渴望,吳少爺就會一臉愧疚無比沮喪地說: 「算了,我們還是睡吧」。
面對丈夫的生理缺憾,玉蓮雖然表面上表示不在乎,可她畢竟年輕,正處在花季的她,怎能不渴望男歡女愛的快樂?
為了治好少爺的病,玉蓮一邊搜羅各種偏方,一邊天天燒香拜菩薩。
怎奈少爺的病是硯床的陰寒造成的陳年舊疾,豈是幾副湯葯就能根除的。
硯床的陰寒奪走了吳少爺做男人的權利,使他沒能力讓玉蓮做回真正的女人,這是吳少爺人生中最大的不堪和劫難。
一段無性婚姻,帶給吳少爺和玉蓮的缺憾,雖然表面看上去風平浪靜,可實際上,他們的內心都早已不再平靜。
婚姻中,有很多先天的缺憾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來彌補,比如:學識、能力、各種行為習慣等,唯有無性婚姻帶來的缺憾,誰也彌補不了。
無性婚姻不僅會影響夫妻關系的親密,還會為夫妻關系埋下隱患。
一段無性婚姻,帶給玉蓮和少爺的不僅是生理上的煎熬,還有心理上的壓力。
眼見結婚快一年的兒媳一直肚皮不見動靜,吳老爺開始越來越多地表示出自己的不滿,他向兒子發出通牒:
吳老爺的話,讓原本就愧疚不安雹猛的少爺著了急,無奈之下,他想出了一個下策: 讓下人阿根代替自己,和玉蓮生個孩子。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玉蓮時,玉蓮痛苦不已,這么做讓她以後怎麼見人?這不僅是少爺對自己的貶低,更是對她的侮辱,她斷然拒絕。
為了讓少爺能順利繼承家業,玉蓮提出抱養一個孩子的建議,可少爺聽了卻連連搖頭說:
少爺告訴玉蓮,他不在乎孩子是誰的,只要孩子出自玉蓮的血脈,他就會視如己出。
他再三對玉蓮保證,此事只有三人知道,事成後,立馬讓阿根離開,不會讓她難堪。
因為一段無性婚姻,玉蓮和少爺走上了荒唐的「借子」路。
自古以來,婚姻從來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事,任何時候,走進婚姻的夫妻,都要承擔屬於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特別是生兒育女,傳宗接代的重任。
玉蓮和少爺單純地認為,婚姻中有沒有性不重要,只要他們真心相愛就夠了,可他們忘了自己所處的時代。
在「以父為剛」的封建社會,傳宗接代是誰也逃避不了的責任。
不管玉蓮和少爺的婚姻里有沒有性,他們都要嚴格遵從封建社會的宗法制和家長制,否則他們就會被所處的社會所不容。
吳老爺用「不能傳宗接代,就不能繼承家產」的家長制,不容置疑地把兒子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在和阿根的一次次接觸中,玉蓮心中的理智逐漸被情慾戰勝, 阿根讓她成了真正的女人,也讓她嘗到了做女人的快樂,她不再抗拒嫌棄阿根。
有些事一旦嘗試過後,就很難擺脫其中的誘惑,玉蓮一邊告誡自己不要迷戀阿根,一邊又管不住自己的身子,她的身體里就像住進了一頭野獸,攪得她不停地在情慾和理智中掙扎。
最終心裡愛著少爺,身體卻時時想著阿根的玉蓮,在慾望的驅使下,偷偷背著少爺,一次次和阿根跨越了界限。
看著玉蓮的變化,少爺後悔莫及,雖然他迫不得已之下把妻子推向了阿根,但並不代表他對兩人間的頻頻越軌可以零容忍。
玉蓮一次次走向阿根時,少爺是痛苦和屈辱的,情感和尊嚴都遭受打擊的他,醋意大發之下,開始嫌棄冷落玉蓮。
對玉蓮精心熬制的湯葯,他常以不幹凈為由拒絕喝下去,並一遍遍逼著她重新熬制。
對自己當初的決定追悔莫及的少爺,因為玉蓮的變化變得神情憂郁,他不再搭理玉蓮,整天陰沉著臉,滿腹心事地站在窗前一動不動。
玉蓮和少爺原本琴瑟和鳴的夫妻感情,在無性婚姻面前,因為「借子」變得敏感而脆弱。
少爺雖然外表溫文爾雅,但他的性格並不軟弱,眼看著玉蓮一直懷不上孩子,卻和阿根的關系變得越來越微妙,一怒之下,他把阿根趕出了家門。
阿根臨走前,控制不住慾望的玉蓮又一次拉住他,雙雙躺到了硯床上。
在他們忘乎所以地翻雲覆雨之際,少爺帶著人破門而入,玉蓮被鎖到樓上,阿根被活活塞進硯床。
「借子」風波後,少爺和玉蓮再也回不到從前了。
差點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少爺,經受不住情感的沉重打擊,身心變得日漸憔悴,剛過三十歲,就英年早逝了。
玉蓮和少爺的無性婚姻,最終沒能經得起現實的考驗,一場無性婚姻引起的「借子」風波,無情地演變成三個人的悲劇:
阿根被塞進硯床,變成了後來的森森白骨,少爺因此一病不起,最終英年早逝,玉蓮因為自己的放縱,苦守硯床一生。
吳少爺英年早逝後,膝下無子的玉蓮,守著諾大的老宅和宅子里陰森的硯床,孤獨地懺悔著自己的一生。
她常常想,是自己對不起少爺和阿根,她精心熬制的那些湯葯最終害了少爺的命,她在性愛面前的放縱,害得少爺一怒之下把阿根塞進了硯床。
玉蓮固執地認為:
可她有時又想不通,如果是自己害了少爺和阿根,那又是誰害得她活在這墳墓一樣的吳家老宅里,苦守一輩子的罪孽?
少爺?阿根?她自己?還是封建宗族制和家長制?
這些看似都是,又看似不是。
玉蓮和少爺的感情原本是美滿和諧的,少爺很愛她。是為了繼承家業,少爺才把她當作生育工具借出。
「借子」不成,少爺在忍受不了被綠的事實後,覺得自己的威嚴和尊嚴受到了威脅,才因此變得陰暗易怒,最後對阿根下了殺手。
如果她和少爺之間是段健康有性的正常婚姻,就不會有那場荒唐的「借子」風波。
也不會有她和阿根初嘗魚水之歡後,沉淪於性愛的歡愉中不能自拔地放縱。
阿根原本是無辜的,他被少爺像生育工具般拿來使用後,因為享受過性愛的歡愉後忘記了自己的身份,沒經得起現實的考驗,才釀成了悲劇。
封建宗族制和家長制帶來的壓迫,雖然對造成他們三人的悲劇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好像又不是悲劇的主要原因,吳老爺雖然說過 「不能傳宗接代,就不能繼承家產」 的話,但他畢竟不知道少爺和玉蓮之間是段無性婚姻一事。
如果玉蓮能以局外人的身份看待這場悲劇,就會發現造成她和少爺、阿根三人悲劇的真正原因,是她和少爺之間的無性婚姻。
因為無性婚姻是違背人性的,一段好的夫妻關系,除了要彼此相愛外,還要有持續正常的性生活,才能確保幸福長久不衰。
很多時候,不幸的婚姻,並不是出軌、貧窮、性格不合等原因帶來的,無性婚姻才是夫妻關系的最大殺手。
一位飽受婚姻困擾的女性曾經說過:
晚年的玉蓮,身邊出現了一個知心人,一個看好她那張硯床的古董商人。
這個老年男人四海經商,見多識廣,像當年的少爺一樣給她帶來了天南地北的信息和故事,看著他,玉蓮就想起少爺,她那顆死去已久的心,在老人的來來往往中逐漸活了過來。
從最初的抗拒,到後來的接納,再到後來的想念,老邁的玉蓮漸漸喜歡上了這個帶給她快樂的男人。
她知道老人對她的硯床心儀已久,但她並不急著賣它,也不想賣它,因為一旦賣了,隱藏在硯床里的秘密就會揭曉,她和老人的情意也會就此終止。
只要硯床一直在,老人就會來,這樣,在寂寞的老宅里,她就會有個可以說話的人,她塵封多年的往事,也可以有個傾聽者。
老年玉蓮在古董商人的陪伴下,慢慢打開了心結, 她終於明白,不管她當年追求的是精神之戀,還是身體的欲求,這些都無可厚非,因為生命的意義本就如此。
每個生命都有盛開的權利,每朵花都有綻放的理由。
只是她和少爺那段無性的婚姻,在現實面前沒有經得起考驗。
看透一切的玉蓮,在老人的安慰中,最終和現實達成了和解,也最終放過了自己。
她最終明白,誰都不能輕易考驗人性,無性婚姻永遠經不起現實的考驗,因為沒有人能在絕對的誘惑面前堅定自我。
電影《硯床》用三個人的悲劇告訴觀眾,那些看起來或高尚或無奈的無性婚姻,不僅是對人性的壓抑,更是對人性的束縛和綁架。
性愛對於婚姻,不是洪水猛獸,它是婚姻的潤滑劑,如果說愛情是來自前方的召喚,性愛則是一種來自後方的動力。
世上好的婚姻,既要有愛,更不能卻性。
如果兩個人深深相愛,最好的結果就是享受性的絕對歡樂。
㈡ 為了延崇香火,吳少爺讓玉蓮和僕人是什麼電影
《硯床》改編自李平易短篇小說《巨 硯》 ,為劉冰鑒導演的處女作,由李濱、肖林、陳穎映、傅程鵬等主演。
故事發生在位於江南的偏僻村莊之中,一位老太太守著一座空空的屋子,以及屋子裡一塊巨大的硯台。一位古董收藏家發現了這塊硯台,想要將它買走,卻遭到了老太太的拒絕。然而,收藏家卻並沒有氣餒,而是三番五次的來探望老太太,給她帶來外界的訊息,久而久之,老太太和收藏家熟稔起來,老太太開始向收藏家講述她過去的故事。
曾經,在老太太還是個少女的時候,她嫁給了吳家大少爺,過上了少奶奶的幸福生活。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位少奶奶始終沒有懷上孩子,這讓吳家老爺感到十分焦急。四處求醫問葯無果的少爺決定讓少奶奶懷上男僕阿根的孩子。
㈢ 硯床是什麼
《硯床》是一部電影名,《硯床》改編自李平易短篇小說《巨硯》,為劉冰鑒導演的處女作,由李濱、肖林、陳穎映、傅程鵬等主演。該電影曾被美國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購買,成為中國建國以來被好萊塢購買的第一部國產影片。
江南水鄉偏僻的村莊(原著《巨硯》中為「徽州」),一座老式的宅院里,下肢癱瘓多年的孤寡老太太,獨守著祖上留下的一塊大硯台,打發著難耐的時光。天井中的這塊大石硯,光滑鋥亮,大得足以睡兩三個人。一個老古董師被這硯床吸引,經常來看望老太太,勸她賣了硯床,到大城市去治病。久而久之,老古董師成了老太太與外界唯一的聯系。老人不肯賣硯床,他就不厭其煩地一次次來。他給老人帶來了輪椅,帶來外面的消息。他每次到來,都勾起老女人對往事的回憶,使她深深沉浸在年輕時兩個男人帶給她的歡樂與痛苦中。
㈣ 硯床是什麼
《硯床》是由劉冰鑒執導,陳穎映、李濱等主演的電影。該片於1995年在中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老人與硯床的痛楚和悲婉的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