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看電影電視劇都會哭個稀里嘩啦是怎樣的心理
沒有經歷過人世間的艱難,總是會為別人的生活所打動,也總是容易被無法實現的幻想生活所感動。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都有了看電影和看電視劇的機會。可生活中總是有一些人容易沉浸在影視劇的情節當中,容易被虛幻的生活所感動,讓自己哭得稀里嘩啦。這樣的人還沒有經歷過生活的磨礪,還沒有被殘酷的現實所打擊,其實也是蠻讓人羨慕的。

其實我很羨慕看個電影或電視劇都能哭得稀里嘩啦的人,只是我的內心早就沒有了那份單純,也早就不敢把脆弱展現在別人面前。
生活不相信眼淚,勇敢的去面對生活,才能讓自己不再哭泣。
⑵ 那些動不動看電影就哭的人,現實中是什麼樣的
作為一個感性又帶著悲觀主義的人,看電影看到流淚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看到分手合約里男女主角因為命運的玩弄,病魔的糾纏而不能終成眷屬,傷心流淚;看到釜山行里可怕的不是喪屍而是人心,為人性的自私而感到失望;看到全城高考里每一位同學在為高考奮斗的樣子,想起自己的青春。
作為這樣的一類人,生活中的我們要比其他人更加細膩和感性。不是自來熟的與陌生人打成一片,不是會搞起氛圍的開心果,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沉默的。對於不熟悉的人,我們只會打聲招呼,而不是主動挑起話題,對於陌生人的地方,也許我們會感到孤獨。大部分人是不喜歡有很多人聚集的地方,甚至是害怕這樣的氛圍。也許,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不是與別人歡聚,而是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但是,我們也和他人一樣,需要朋友的陪伴,在每每看完電影的時候,也想找個人傾訴。我們會更留心身邊的每一個人,更注重細節上的東西。善於觀察身邊每個人的心情變化,在她們沮喪的時候,作為一個傾聽者,陪伴她們,開導她們。我們注重感情,不管是親情,友情還是愛情,我們總希望能做到盡善盡美,以真誠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拒絕虛偽。對於這個世界,我們懷著感恩之心,所以當看到流浪狗,流浪貓,乞討者這些,我們總會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
每一個一看電影就流淚的人,都有一顆細膩的心,有著對這個世界的真誠,也願每個人都能開心的過好每一天。
⑶ 為什麼有的人一看感動的電影就會哭
應該是多愁善感的表現吧。我就是非常敏感的那種人,每次看電影或是電視劇,有時候甚至看到一段話,都會鼻子發酸,淚流滿面。我認為恰恰說明我們的情感比較豐富,說白了就是很有熱情味,對許多事都是非常理解和深感同情的心態。所以看電視容易被帶動。
⑷ 每次看筷子兄弟的微電影《父親》都會哭是因為脆弱嗎
這是《老男孩》三部曲的最終篇了,筷子兄弟的電影始終貫穿著感動與青春,這次的《父親》以親情為主題,為的是喚醒人們心中的感恩之情,讓人注意起身邊將要忽略甚至已經忽略的親情。
我覺得歌曲《老男孩》中有一句話特別能與這部《父親》相呼應——「那時陪伴我的人啊,你們如今在何方;我曾經愛過的人啊,現在是什麼摸樣。」
很多人和物都一去不回的,所以這部影片還有一個主題,那就是要學會珍惜。正如電影中最後那一幕——霍燕燕明白她的父親已經不是從前的父親了,也開始想起以前父親為她做的種種,也開始後悔,但是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化作一股淚。
總的來說,《父親》給人感觸很深,也給所有的人敲響了警鍾——珍惜現在所擁有的,感恩身邊對你好的!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