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是電影
電影,是由活動照相術和幻燈放映術結合發展起來的一種連續的影像畫面,是一門視覺和聽覺的現代藝術,也是一門可以容納戲劇、攝影、繪畫、音樂、舞蹈、文字、雕塑、建築等多種藝術的現代科技與藝術的綜合體。
但它又具有獨自的特徵,電影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復制放映,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1)電影人到中年中蘇聯歌曲怎麼唱的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發展史:
由1896年至二十世紀二十年代,雖然外商在中國電影市場占據了壟斷地位,但亦阻止不了我國電影活動的開始。1903年,德國留學生林祝三攜帶影片和放映機回國,租借北京前門打磨廠天樂茶園放映電影。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的任慶泰為了向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祝壽,拍攝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劇《定軍山》。
中國電影一開始,就和中國傳統的戲曲和說唱藝術結合起來,發展出一套獨特的電影類型。但是最早嘗試拍攝這種電影類型的豐泰照相館只屬小本經營,算不上是電影機構。直至商務印書局「活動電影部」的出現,才真正代表中國製片業的開始。
在這段期間,除了「商務」之外,先後出現的電影製片機構還包括由美商投資「亞細亞影戲公司」、「幻仙」、「中國」、「上海」、「新亞」等,由於他們的成員多是來自戲劇舞台,所以當時的電影題材和內容大多源於中國戲曲和文明戲。此外,他們也開始拍攝劇情短片和長片,對電影這種藝術作最初步的探索和嘗試。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中華兒女》等鼓舞鬥志、弘揚愛國主義的影片;抗戰後,《八千里路雲和月》、《一江春水向東流》等又深刻揭示社會矛盾和本質,形成現實主義的創作潮流。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的17年間,涌現出《白毛女》、《祝福》、《林家鋪子》等一大批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結合的優秀作品,塑造了一大批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銀幕形象,形成了新中國電影發展的第一次高潮;經歷十年文革浩劫,中國電影走出低潮,拍攝出《小花》、《人到中年》等一大批反映改革實踐、針砭社會時弊的優秀影片。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開國大典》、《大決戰》等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和《焦裕祿》、《鳳凰琴》等現實題材影片,形成了第二次高潮。
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照實說,中國電影先後實施了影視合流改革、電影精品工程、農村電影放映工程、電影股份制、集團化改革等主要措施,藝術質量和形式都有嶄新的突破和提高。除《孔繁森》、《離開雷鋒的日子》、《喜蓮》、《那山那人那狗》等作品外,還出現了《不見不散》等賀歲片、喜劇片的新樣式,涌現出一大批新生力量。
進入新世紀,中國電影形成了國有、集體、民營多種所有制協調發展的新格局,電影發展走上了良性循環的軌道。《鄧小平》、《可可西里》、《台灣往事》等力作取得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英雄》、《神話》、《震撼》等國產大片共同占據了中國市場的主導地位,並在世界影壇創造了中國電影的票房奇跡。中國有30多部影片在40多個國際電影節上獲獎。
2012年共生產各類電影893部,全國電影總票房超170億,而團購票為國內電影票房貢獻了近27億元,為廣大影迷們節省了50.12億元生活開支。
對於影院團購市場的火爆,業內人士分析認為,電影票和餐飲婚紗相比,它的標准化程度更高,電影院也比一般餐館的接待能力更強。其次,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電影票的票價仍然偏高,電影的需求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而團購的出現正好釋放了這部分的需求,贏得了廣泛影眾喜愛。
2014年中國電影市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4年在進口大片特別是好萊塢強大的壓力面前,國產電影壓產量、提質量,不斷提高創作水平,不斷豐富類型品種,受到了市場觀眾歡迎,以超過54%的份額贏得了市場主體地位,涌現出《智取威虎山》《歸來》《親愛的》等一批優秀影片。同時,一批青年電影導演的作品也引起社會廣泛矚目。中國的電影市場達到了一個新高度。
《2013-2017年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生產故事影片745部(含電影頻道出品的數字電影92部),生產各類電影總量達893部;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70.73億元,中國電影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期。
2013年2月,我國影院的放映場次達200多萬場,環比1月份基本持平;觀影人次達5700多萬,增長近1000萬人次,增幅達19%;共產出票房21億多元,大增近5億元,增幅高達近30%。
B. 劉金山客串的電視劇都有哪些
劉金山劇照(17張)姓 名:劉金山 演員劉金山
身 高:174cm 出生地:北京市 現居地:北京市 籍 貫:天津市 生 日:12月18日 職 業:演員 工作單位:中國國家話劇院 職稱:國家二級演員
編輯本段話劇作品
《廁所》 《大江彎彎》 《天狼星》 《高加索減速記》
編輯本段電視劇集
2010《我是大偵探》飾吳大帥 2010《皇糧胡同十九號》飾嚴大浦 劉金山寫真(5張) 2010《青春期撞上更年期》飾蔣愛國 2010《婚姻保衛戰》飾常安,人稱老常 2010《縣長老葉》飾蔡千(客串) 2010《新紅樓夢》飾 癩頭和尚 2010《養父》飾廚師長 2009《中天懸劍》 飾 韓東山 2009年7月《我是業主》飾陳自強(導演:劉惠寧)合作:王海燕(林冬梅) 張嘉譯(方東旭) 2009《愛我好不好》飾劉小念 2009《翡翠鳳凰》飾劉一刀 2009《人到中年》飾馬科 合作演員:馮遠征 陳沖 2008 《北方有佳人》飾張宗昌 2008《我是一棵小草》飾胖哥 合作演員:姚芊羽 保劍鋒 張恆 2007《網路年代》 合作演員:羅珊珊 牛群 2007《奮斗》飾石康男友 合作演員:佟大為 馬伊俐 李小璐 2007《闖關東》飾吳掌櫃 劉金山
2007《地下交通站》飾白翻譯(白守業) 2007《緊急鏈接》飾 董大為 2006《沙家浜》 2006《狼毒花》母豬龍 合作演員:於榮光 童蕾 2006《楊三姐告狀》飾陶鈺 合作演員:楊若兮 寇振海 2006《都是愛情惹的禍》 2006《我們無處安放的青春》 2006《無字碑歌》飾魏順安 2006《血色玫瑰》飾鄭元龍 2005《追殺橫路靖六》 飾橫路靖六 2005《楊光的快樂生活第二部》客串一個廚師 2004《楊光的快樂生活第一部》客串鉛筆廠廠長 2004《家有兒女第一部》客串 2004《直播室的故事之交通台的故事》飾博士 2004《誰為愛情買單》 2004《人生幾度秋涼》飾劉督辦 2004《一個姑爺半個兒》 2004《跟著陽光跳舞》 2004《國家形象》飾江東 2003《前門樓子九丈九》飾佟六劉金山參加活動(17張) 2003《小兵張嘎》飾胖翻譯 2003《二哥》 2002《刑警的故事》 2002《眾里尋她千網路》
2002《爸爸叫紅旗》飾經理 2001《東北一家人》飾演金老二的哥哥金老大,並演唱《東北一家人》片尾曲 2001《人蟲之戲蟲》 2001《七日》飾程子昆 2000《閑人馬大姐》飾潘大慶 合作演員:蔡明 李建華 2000《風雪夜歸人》 1999《老兵酒吧》 1998《中國餐館》 1998《一場風花雪月的事》 1997《起步停車》 《天堂隔壁》又名(生死危情) 1996《家家有本難念的經》 1996《為了新生活前進》客串 合作演員:陳佩斯 姚二嘎 1993《我愛我家》
編輯本段電影作品
《好漢三條半》
《驚心動魄》合作演員:涓子 李幼斌 《大驚小怪》飾王天貴 合作演員:張世 袁立 《方世玉》 《警察有約》合作演員:夏雨 伍宇娟 梁靜 《別拿自己不當幹部》合作演員:馮鞏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合作演員:馮鞏 劉孜 《別拿自己不當幹部》飾大老黑 《落葉歸根》合作演員:趙本山 廖凡 《守望平安》飾韓國遊客 《防守反擊》 《霧都魅影》土匪頭子龍老大 《全城熱戀》 飾 冷飲店老闆 《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飾大理寺卿薛勇(第二死者)合作演員:鄧超、劉嘉玲 《全球熱戀》飾 華叔 《夏日戀一戀》飾 遊客 合作演員:楊梓瑤、張馨予、江若琳、方力申、小肥、森美、敖犬
編輯本段配音作品
《老夫子之小水虎傳奇》(2011)飾演:大蕃薯
編輯本段春晚小品
2004年《讓一讓,生活真美好》搭檔:馮鞏、李志強、周濤、朱軍 2011年《還錢》搭檔:馮鞏、牛莉、小宋佳
編輯本段從業經歷
劉金山出生於京劇世家,父親是著名的京劇花臉演員,父親希望金山子承父業,而金山卻忍受不了那壓腿、練功的枯燥和辛苦。當金山高中畢業後,開始理解並敬慕父親的演藝輝煌時,他已經不可能成為京劇演員了。當各類藝術院校都將劉金山拒之門外後,為了生存劉金山干起了裝卸工、裁紙工、影劇院場務等工作。正是因為有了如此的生活體驗,當劉金山真的成為演員,在舞台和銀幕上飾演各種不同角色時,他總是顯得那麼得心應手。哪怕是遇到只有一點戲的小人物,也要將人物的心態表現得淋漓盡致。知道如何演戲、如何做人的劉金山,牢記父親對他說過的話:「做演員就是一個露臉的事,大家分工不同都是勞動。不論到什麼時候,千萬不能自以為是。」
劉金山曾演的話劇《廁所》轟動一時,後來走上影視之路,和著名導演英達合作了多部情景劇。在熱播劇《閑人馬大姐》飾演的潘大慶深得觀眾的喜愛,而他在電視劇《小兵張嘎》中扮演的胖翻譯,《前門樓子九丈九》中扮演的麻管家,《沙家浜》中扮演的胡傳魁等一系列反面角色,使他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明星。本期《男人世界》將向您講述這位身材肥碩的重量級男人背後的不為人知的故事。 唱歌是劉金山最大的愛好,他曾和李琦、臧天朔等全國知名的胖子組成了「千斤組合」合唱團在春晚亮相。但很多人不知道,年輕時的劉金山是一個留著披肩發,戴著耳環,背著吉他的搖滾青年。他曾經跟當時幾個比較好的哥們組建了自己的樂隊,而且還擔任主唱,他還是風靡全國的搖滾樂隊「黑豹樂隊」的創始人之一。節目現場,劉金山「重溫舊夢」,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極具震撼力的搖滾歌曲,真正體現了重量級男人的魅力。年輕時候的劉金山整天游手好閑,無所事事,後來經過老師介紹做了裝卸工。有一次在搬東西的時候,劉金山一不小心踩到了立著一個釘子的木板上,當時腳差不多都快穿了,但他仍然忍著疼痛繼續搬。劉金山現在回憶起這事,說自己當時可能有「自殘」的傾向。那究竟劉金山當時為什麼要這樣「自殘」呢?那段經歷對劉金山今後的路有什麼影響呢? 戲中的劉金山是反面角色,但現實生活中的他是一個性情中人,特別講義氣。在劇組,劉金山經常自己掏錢請大家吃飯,他對待別人都是一視同仁,連對在劇組打工的人員都很客氣。劉金山愛喝酒,曾經因為喝酒胃出血三次住進醫院,他看不慣別人強迫不會喝酒的人喝酒,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他一定會上前擋酒,不管喝多少,他都奉陪到底。但又是什麼原因讓劉金山後來下定決心戒酒呢?劉金山有一位漂亮的妻子,很多人說胖子都是很浪漫的,而劉金山卻從來沒有送過妻子一束花。但是,兩人卻做過不少浪漫的事,夫妻倆經常一起去滑冰、游泳。劉金山還經常騎著他的大二八飛鴿牌自行車帶著妻子滿北京城轉悠,穿胡同、逛商場、逛大街,他說這也是一個極大的樂趣。 劉金山是個比較直爽的人,他說孝順父母、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一定要孝順,這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品德。 絕對不能和沒有孝心的人交朋友。他自己也身體力行,盡孝力誠,用實際行動表達對父母的一片孝心。在父親病逝的前一年,劉金山基本上把戲都推掉,一心一意陪著父親走完最後的人生。在這期間,他的很多好朋友都來幫忙照顧。劉金山說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父親這人生最後的過程更是需要加倍呵護。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我們看到的卻是一個盡心盡力的孝子。劉金山把父親叮囑自己的幾句話:「學藝要先學做人」、「戲緣就是你的人緣」、「台風可以帶出你的人品來」一直銘記於心,在演戲時腳踏實地做好每一件事。父親過世後,劉金山對母親更是孝敬有加。雖然拍戲工作很忙,但經常打電話問候,一有時間就去看望母親。他說盡孝並不是表現在自己要每天守在父母身邊,而是要有一顆真誠的孝心,給父母最大的關愛和照顧,多想著父親。這樣從良心上說,自己將來也沒什麼遺憾。
為了拍好《大驚小怪》這部影片,劉金山可是沒少受罪。製片方為增加影片賣點,特意將外景地選在馬來西亞。劉金山拖著肥碩的身體,忍受著潮濕的熱帶氣候,隨著劇情一會兒海里,一會兒船上,一會兒又鑽進茂密的原始森林。在拍攝現場,不論導演如何說,劉金山的口頭語是「行」、「好」、「馬上到」,沒有一點含糊。為塑造好《大驚小怪》中這個「落難」的老闆,劉金山沒少讓導演「糟踏」自己。赤膊露背,身上塗抹著黑色的油彩,就連演員最在意的那張臉也沒有放過。 對於出道20年的劉金山來說,大小角色塑造了無數個,從話劇《大江灣灣》中的男主角到影片「阿滿」系列喜劇,劉金山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特別是在前蘇聯導演執導的話劇《靈魂出竅》中出演喜劇角色後,更使他從此在喜劇表演領域中一發不可收拾
C. 求 秋天裡的馬拉松電影
《秋天的馬拉松》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鏈接:https://pan..com/s/15IZXCIoGgs2hgZnCOX_nZQ
提取碼:fsuu
《秋天的馬拉松》是格奧爾基·達涅利亞執導的喜劇電影,由奧列格·巴西拉什維利主演,於1979年上映。該片講述了德高望重的翻譯學家布奇金因為性格軟弱而陷入婚外情的泥潭中,把工作、生活搞得一團糟的故事。
D. 非誠勿擾電影最後那開車人唱的是什麼歌
《非誠勿擾》中,鄔桑駕車流淚而唱的那首歌就叫《知床旅情》。這首日本老歌,中國的鄧麗君(聽歌)(聽歌)和關牧村都翻唱過;而葛優與鄔桑在「四姐妹」居酒屋裡演唱的也是一首日本老歌,叫《星》。據觀眾反映,雖然葛優和馮小剛(聽歌)組合搞出來的影片,「要想不笑,除非打麻葯」,但影片中這兩段情節,在這兩首老歌的感染下,很多觀眾眼眶潤濕。
《知床旅情》和《星》,懷舊性很強。尤其是《知床旅情》,該歌歌詞中提及的國後島,正是二戰後前蘇聯占據的北方四島之一,該歌流露出兩種無奈的心境:故土喪失,對國家的愛;與愛人分手,對情人的愛……這也正是《非誠勿擾》電影中表達的兩種主要情感: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友誼以及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愛情。
1987年,從樂隊單飛的谷村新司首次參加了日本一年一度的盛會「紅白歌會」,演唱了這首膾炙人口的《星》,據統計,在演唱這首歌時,電視收視率曾突破了63%的驚人數字!他的唱片銷量超過三千萬張,在日本舉辦過近4000場個人演唱會,位列全國第一。
這首歌還有個名字叫《昴》,即是指天空中的昴星團,但多數中國人叫它作《星》。就像舒淇(評論:《知床旅情》馮小剛的「一聲嘆息」)說的那樣,這是一首勵志歌曲,講述著主人公用執著對抗無常的命運的生活態度———盡管前路坎坷,仍應忠於心中的夢想,哪怕孤獨,也要堅持前行。
《知床旅情》同樣走紅於上世紀70年代。1971年,生於中國哈爾濱的著名日本女歌星加藤登紀子唱紅了它,之後經久不衰,連鄧麗君也翻唱過這首歌,著名女中音關牧村也用日語演繹過這首歌曲,真可謂經典中的經典。地處偏遠的北海道的知床半島,其風土人情都由此得以被許多人所熟知。
「知床」在當地愛奴人的語言中是「天地的盡頭」的意思,它是日本北海道北部臨海的一個半島,稱為「知床岬」,與國後島遙遙相望。這是個狹長的半島,位於北海道最東端,西面鄂霍次克海,東臨太平洋,有著豐富的海洋生態系統和完整的高山森林,2005年登錄為世界自然遺產。
和略帶悲涼壯志的《星》相比,《知床旅情》的旋律和歌詞更加溫情,但其實蘊藏著一份濃濃的島國情結:日本是一個島國,較高的緯度使得從北方來的冷空氣常常襲擾,尤其是在北海道。日本的國民普遍有種小國危機感,民族自尊心特別強,民族性格尤其硬氣、偏執,還有些自憐和自戀。
秦奮與鄔桑分別前說「以前要好的朋友都各奔東西了,我挺想你們的,有時候覺得特孤獨。」讓異國他鄉的鄔桑倍感孤獨。那是男人孤獨的一種流溢的表現。
電影中這三分鍾的清唱,純粹是馮小剛的個人情懷,有人甚至認為「鄔桑就是馮小剛」。前日在成都,他談《非誠勿擾》,三次舉例,說的都是鄔桑無聲而泣這一段。「有人認為是電影最有價值的部分,有的認為最該剪掉,還有人分析鄔桑哭泣的5種原因,我都沒有想到」。「你偶爾會問自己,十年前的朋友在哪裡?」不用說,馮小剛自己肯定問過自己。據了解,扮演鄔桑的演員本身就是馮小剛的哥們兒,人到中年,兩個男人在鏡頭前後神交了一把,「錢對我不算事,就是缺朋友。」 肯定有人會在銀幕前被擊中。電影進行到這里,鄔桑完全成了電影表達的次主角,一部調侃世事、景仰愛情的電影,突然感懷了一番中年男人的友誼,馮小剛說:「 這不是枝蔓,是主幹。」大概世界上沒有另外一對民族關系像中日關系這樣復雜:地理上一衣帶水,文化上一脈相承,但彼此很難真正理解對方的文化和情感。鄔桑一個中國人唱著日本歌,竟然能夠打動中國觀眾,關鍵還是因為—————調調。確切地說,我們並不知道什麼叫做「知床」,也聽不懂歌詞,但那種調調會感染人,調調並非只是旋律,還包括此情此景。
知床旅情的歌詞大意
在美麗的知床半島 月季花朵朵迎風含笑
在這鮮花盛開的時節 往事請你不要忘掉
你記在歡迎長歌 爬上了山坡遠眺
遠遠地望見國後島...
不是因為風光好 漫步海濱醉意難消
但這里四季多寂靜 月兒照海面多閃耀
那一天月色多美妙 想把你輕輕擁抱
當我悄然靠近岩腳 你已在那裡微笑
離別的時刻終於來到 和我分手就在今霄
你爬過了高山峻嶺 又來到這知床半島
勞燕分飛時過境遷 請不要把我忘掉
當那白色的海鷗望 也讓它淚瀟瀟
電影中最感人的一個片段是鄔桑和秦奮道別後獨自駕車吟唱此曲,車外是北海道金色的秋景,《知床旅情》這首歌的大意是當年那些兄弟們如今各奔東西,美好的往事一去不復返。可能是這首歌觸動了鄔桑的一些情緒吧,斷斷續續地停下車,低聲抽泣,像是一聲嘆息,把整部影片帶入一種近乎絕望的傷感。以前只知道小剛導演是幽默大師,原來他在製造悲情方面也是手段了得,如剃刀般鋒利,讓人感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