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空軍一號的劇情簡介
一項由美俄雙方共同執行的秘密行動,成功地逮捕了哈薩克共和國社會主義領袖芮狄,此時,越戰美軍英雄出身的美國總統吉姆·馬歇爾在參加俄羅斯總統的國宴時,於莫斯科發表了一個「絕不寬容」的強硬演說,自此向全球的恐怖主義者宣戰。在美國總統演說的同時,一群俄羅斯蘇聯復國主義者(加里·奧德曼飾)佯裝的電視新聞小組,則趁機潛入美國總統的座機「空軍一號。」
在內部人員的接應下,恐怖分子在確定第一家庭全部登機,飛機起飛後,挾持了空軍一號。混亂之中,第一夫人及其女兒與機上乘客,包括國家安全顧問、外交部長等重要官員全都被捉為人質,只有美國總統在安全人員的安排下,准備搭乘空軍一號的安全設備逃生艙離開。恐怖分子雖氣憤找不到總統,卻也向美國當局提出交換條件,要求立即釋放哈薩克蘇維埃領袖芮狄,否則每半個小時槍決一名人質。
副總統領導的美國政府立刻陷入兩難的局面,因為釋放芮狄無疑是向恐怖分子低頭,同時也違背馬歇爾總統所發表的「絕不寬容」演說,並造成更多人的犧牲,但若不釋放,機上人質性命難保,將對美國政府造成極大的傷害。於是政府高層某人員向副總統施加壓力,美國絕不向任何恐怖組織低頭,讓她下令只要犧牲這飛機上的幾十名人質,就可保證國家的平安,正在發出擊落空軍一號命令的千均一發之際,竟接到未搭乘救生艙逃生而藏身在空軍一號行李底艙的總統命令,絕不向恐怖分子妥協低頭。 於是美國政府再次燃起希望,盡最將時間拖延,讓仍在飛機內的越戰出身的總統能夠短時間內爭取更大的機會,將局勢扭轉。
最後,就在芮狄伴隨著國際歌的旋律踏出監獄的時候,美國總統拯救了人質,劫機的復國者全部死亡,芮狄被打死。
本片是好萊塢「總統電影熱」的繼續,但是與「影子陰謀」「絕對權力」和「白宮謀殺案」等片截然不同的是,此番由哈里森福特扮演的美國總統不再是丑聞的中心,而是披上一件英雄的金色鎧甲,他臨危不亂,英勇善戰,看起來比比爾普爾曼在「獨立日」中飾演的總統更加威風凜凜。難怪時任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會連看兩遍這部影片,並且只對「空軍一號」沒那麼先進提出了一點疑問,而對總統這一人物的真實性卻避而不談。本片也是德國籍導演沃爾夫岡彼得遜繼1993年的火線追擊之後再度觸及白宮題材的影片。
『貳』 美國總統在飛機上被假安保騙進救生艙是什麼電影
《冰峰游戲》是塞繆爾·傑克遜、奧尼·托姆米拉、雷·史蒂文森和泰德·拉文等聯袂出演的一部動作片。於2015年3月25日在芬蘭上映。
影片講述了處於孤立無援的美國總統有幸得到一名13歲小男孩的救助的故事。
劇情簡介
影片講述的是美國總統座機空軍一號遭遇空難事故,墜落在一座雪山之上。處於孤立無援的美國總統有幸得到一名13歲小男孩的救助,但兩人雪山上如何生存並等到救援隊的到來成為首要問題。並且空軍一號的墜落也絕非意外事故那麼簡單,背後隱藏怎樣的陰謀尚不得而知。
當空軍一號被恐怖分子擊落,只有美國總統一人被滯留在曠野之中。周圍能幫助他的只有一個人——一個叫
莫里斯
演員雷·史蒂文森
現保安隊長,聯合前保安隊長和恐怖分子意圖幹掉美國總統以保副總統順利上位,但這一切都被某神勇的少年般蘭博攪了局。[5]
『叄』 求2011年一月,二月國內發生的重大新聞事件啊
02月22日中廣網報道,今年以來,由於經濟迅速回暖,沿海地區和內地同時出現嚴重的缺工現象。其中,廣州深圳東莞等珠三角地區城市缺工超過200萬人,部分生產線已處於停工狀態。企業紛紛上調工資,調低學歷、年齡等限制,希望用工荒得以緩解。
美軍深陷阿富汗困局 對阿新戰略進退兩難
12月3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秘密訪問阿富汗,整個行程只有約4個小時,在此期間,奧巴馬極力為美軍鼓勁加油,但也坦承在阿富汗的軍事進展緩慢,並且付出了不小代價。其此行原打算會晤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但最終該計劃被取消。今年,美阿關系摩擦不斷,卡爾扎伊在多個場合對美表示不滿,抱怨美國在阿富汗實施的軍事戰略,尤其是美軍在清除塔利班的突襲行動中,造成大量無辜平民傷亡。奧巴馬就任至今,已有超過400名美軍命喪阿富汗。他宣布美將從明年7月開始從阿撤軍,但分析大都認為,美國從阿「抽身」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其對阿新戰略面臨進退兩難境地。
伊拉克大選撲朔迷離 美國宣布撤軍欲去還留
3月7日,伊拉克舉行國民議會選舉,阿拉維領導的「伊拉克名單」僅以兩票領先馬利基為首的「法制國家聯盟」,兩派均未獲法定組閣所需席位。11月25日,伊拉克總統塔拉巴尼正式提名馬利基為新一屆政府總理。根據伊憲法,馬利基應在30天內完成新內閣組建工作,否則塔拉巴尼將提名另外一名總理候選人。8月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發表講話,宣布駐伊美軍作戰任務結束,伊拉克安全部隊將接管該國安全職責。撤出作戰部隊後,大約5萬名美軍將繼續駐扎伊拉克,承擔顧問與訓練任務。這些美軍定於明年年底前撤出。
IMF世行改革邁出步伐 發展中國家代表性增加今年世界銀行投票權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份額改革取得了進展。根據IMF執行董事會11月通過的份額改革方案,發達國家將向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轉移超過6%的份額,其中,中國的份額升至第三。同時,歐洲國家同意讓出IMF執行董事會兩個席位給發展中國家。世界銀行決策機構4月表決同意,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3.13個百分點投票權,使發展中國家的整體投票權提高到47.19%。發展中國家在這兩大國際金融機構中的代表性顯著增加。
吉爾吉斯斯坦政局突變 大規模騷亂引發難民潮
4月7日,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部分地區發生大規模騷亂,軍警與示威者發生流血沖突。騷亂導致80多人死亡,約1500餘人受傷。時任總統巴基耶夫被迫離開吉爾吉斯斯坦。反對派領導人、前外長奧通巴耶娃組建臨時政府,並於7月初就任過渡時期總統。6月27日吉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10月吉舉行議會選舉。4月騷亂平息後吉局勢並不穩定,在吉南部多次發生嚴重種族暴力沖突,引發難民潮。雖然吉政權更迭背後有美俄的影子,但根本原因在於國內長期存在的南北矛盾、經濟不平衡以及私有化導致的利益分配不公。
波蘭總統專機不幸失事 眾多波政要罹難俄羅斯
4月10日,波蘭總統卡欽斯基和部分波軍政要員乘飛機前往俄羅斯斯摩棱斯克,參加卡廷事件70周年紀念活動。專機飛到斯摩棱斯克上空時,機場發出天氣狀況惡劣警告並建議轉飛備用機場降落,但機上人員拒絕聽從機場指示,飛機在強行降落時不幸墜毀。包括總統夫婦、波蘭武裝力量總參謀長、國家銀行行長、總統辦公室主任、國家安全局局長等多名高官在內的96人不幸罹難。之後經過兩輪投票,執政黨公民綱領黨候選人科莫羅夫斯基當選新一任波蘭總統。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四起 史上最大救助計劃出台
5月3日,希臘在爆發主權債務危機後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提出援助申請,歐盟內部就是否援助希臘發生爭執,並最終以希臘削減財政赤字為條件,向希臘提供1100億歐元援助。為幫助可能陷入債務危機的歐元區成員國,力保歐元穩定,5月10日, 歐盟決定與IMF共同設立一項總金額高達7500億歐元的這一史上最大救助計劃。10月,愛爾蘭也向歐盟和IMF申請援助。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等國都不同程度地面臨同樣問題。歐洲國家的債務問題為世界經濟復甦帶來重重波折。 美國墨西哥灣原油泄漏 巨大生態災難教訓深刻4月20日,英國石油公司在美國墨西哥灣水域的「深水地平線」鑽井平台發生爆炸,引發美國史上最嚴重的原油泄漏事故。11名工人在爆炸中死亡,原油大量泄漏。截至9月19日泄漏油井被封,共有約490萬桶原油泄入大海,嚴重污染墨西哥灣水域,沿岸美國5個州的生態系統、漁業、旅遊業遭受重大影響。英國石油公司為應對漏油事件支出近百億美元,市值一度損失70%。事件直接導致美國政府宣布中止新的深海石油勘探計劃。
智利銅礦發生嚴重塌方 成功救援閃爍人性光芒
8月5日,位於智利北部城市科比亞波附近的聖何塞銅礦發生嚴重塌方,33名礦工被困井下700米處,17天後被發現,69天後被全部成功救出,刷新了世界礦難史上被困時間最長50天的紀錄。礦難發生當天,智利即對被困礦工展開大救援。經過兩個多月的籌劃和准備,33名礦工於10月13日陸續搭乘「鳳凰二號」救生艙升上地面全部獲救。這場持續了近23個小時的最後大營救受到全世界關注。 地震海嘯洪災頻頻發生 有效預防成為重大課題1月12日,加勒比島國海地發生里氏7.3級地震,造成10餘萬人死傷。2月27日,智利發生里氏8.8級強震,多國拉響海嘯預警。入夏,巴基斯坦遭遇81年來最嚴重的暴雨洪澇,約2000萬人受災,1/4以上國土變為澤國。10月,印度尼西亞明打威群島附近海域發生7.2級地震並引發海嘯,緊接著默拉皮火山連續噴發,火山灰直接影響亞太區域內航空交通。此前,冰島埃亞菲亞德拉冰蓋冰川下一座火山也於4月噴發,火山灰覆蓋歐洲多國上空,導致歐洲空中交通癱瘓,經濟損失約在10億歐元左右。
首例人造細胞宣告誕生 人造生命形式邁出關鍵一步
5月20日,首例人造細胞宣告誕生。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大科研成果是美國科學家克雷格?文特爾領導的400多人的專家團隊用了大約15年時間獲得的。經過多次嘗試後,他們終於用一個人工合成的全新基因組「替換」了自然支原體原先的基因組,「指令控制」細胞的所有活動,使之成為「地球上第一個由人類製造的可以進行自我復制的新物種」,向人造生命形式邁出關鍵的一步。它顛覆了有關生命屬性的經典認識,在全世界引起強烈震動。
上海世博會規模空前 盡展城市文明最新成果
10月31日落幕的上海世界博覽會成為世博史上規模空前的盛會,也是第一個在發展中國家舉辦的注冊類世博會。自5月1日開幕以來,創造了多項世博會紀錄: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展,逾7308萬人次的境內外遊客參觀,單日最大客流達103.28萬人。上海世博會圍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主題,展示城市文明成果、交流城市發展經驗、傳播先進城市理念、探討城鄉互動發展,傳播「理解、溝通、歡聚、合作」的世博理念,被譽為「成功、精彩、難忘的世界性盛會」。
核安全峰會達成共識 伊核問題期待突破4月12日至13日,首屆核安全峰會在華盛頓舉行,與會各方就加強核安全和減少核恐怖主義威脅達成廣泛共識。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峰會上發表了《攜手應對核安全挑戰 共同促進和平與發展》的重要講話,這是中國領導人首次在多邊場合專門就核安全問題發表講話,得到與會各方廣泛支持和響應,為國際社會加強合作、共同應對核安全挑戰指明了方向。在各方努力下,中斷14個月的伊核問題「6加1」會談12月6日在日內瓦啟動,為期兩天的會談未能就伊朗鈾濃縮等問題達成一致。
維基解密」網站頻頻泄密 網路信息安全面臨挑戰
4月5日,美國「維基解密」網站公開美軍在巴格達向平民開火的視頻,引發軒然大波。隨後,「維基解密」多次曝光針對美國的機密文件:7月25日,公開9萬多份與阿富汗戰爭有關的秘密文件;10月22日,公布近40萬份有關伊拉克戰爭的文件;11月28日曝光逾25萬份美國外交機密文件。這些文件的曝光嚴重打擊了美國的外交軍事形象。美國政府不斷「滅火」,並加強封堵打壓該網站。12月7日,該網站創始人朱利安?阿桑奇在倫敦因性侵犯指控被捕。「維基解密」的支持者已組織黑客,通過攻擊網上支付網站和政府網站進行報復。「維基解密」則表示,將會繼續保持正常運營,雙方的角力不斷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