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3年英國電影《寂靜人生》
竟然標注是喜劇,如果有心情不好的人,想看個喜劇緩解一下,不小心選了這樣一部電影,恐怕能把自己看抑鬱了!
對有些人來說是治癒系,對某些人來說則是致郁系!
我覺得很好!尤其看到最後十幾分鍾,就發現原來前面所有的平淡都是鋪墊,都為了後面的反轉。
看到結尾一定會落下淚來,眼淚是對這部片子最起碼的尊重。
與死亡有關,與葬禮有關,如何對待一個已經逝去了的人。似乎很像日本人拍的《入殮師》,但實際還不一樣,《入殮師》更傾向於如何整理遺體,才能算是對死者的尊重,還記得豆瓣上排在第一的那篇影評名字是「願你能被這世界溫柔以待」。
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寂靜人生》,雖然名氣不夠大,也沒得過敏宏奧斯卡獎,但是這部電影更能觸動人心。
除了表現死亡,還有孤獨,還有人生,還有認真的態度,還有最終的回報。
有的電影就是後勁很大,前面需要耐下心來,看到結尾震撼非常,過後好久念念不忘……
故事裡梅先生其貌不揚,沉默寡言,一張撲克臉,似乎不會笑。他是政府部門的一位普通辦事員,為孤單死去的逝者尋找親人,並負責處理與葬禮有關事宜。
他需要整理這些獨居者的遺物,像偵探一樣搜索蛛絲馬跡,以盡快確定死者身份,並力圖聯繫上死者親友來參加葬禮。
而結果往往是,參加葬禮的只有他這個不相乾的人。他根據整理的遺物給死者寫出盡量還原其生平的悼詞,他選出自認為最適合死者性格愛好的光碟當作背景樂,他還會根據死者的宗教信仰來選擇下葬的方式。
他就是這樣一個嚴謹認真、做事一絲不苟的人,似乎他的生活就是如此日復一日。
一個人上班下班,穿過有紅綠燈的路口,左右仔細觀察來往車輛,永遠是手裡提著那個一成不變的皮包,穿著一成不變的暗色西裝,畫面也彷彿永遠都是灰濛蒙。
然而有一天,生活發生了變化,新領導通知他因工作效率太低決定辭退他,他沒有反抗,只默默接受,准備離開從事了22年的工作。
但他是個認真的人,並且注重有始有終,他手上有個案子,自己住的小區里一位名叫比利的死者,他需要尋找到比利的親屬之後再離職。然而在這過程中,梅先生逐漸對比利產生了興趣,通過接觸他的工友、女友、戰友、女兒、流浪漢朋友以及看守所工作人員,他發現比利是一個多麼生動的人,和自己完全不同,卻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從未橋圓冊謀面的朋友。
他不遺餘力地找到了能和比利有關系的人,但所有人又都不約而同拒絕了參加葬禮。
或許梅先生只是想處理好最後一個自己經手的葬禮,也或許他已經把比利當作了很喜歡的朋友。
終於比利的女兒同意來,梅先生好開心,換上了亮色衣服,在咖啡館里見面時,急於向姑娘介紹他精心挑選的音樂、墓地、棺木、墓碑等等,他第一次有了分享的熱情。
姑娘被他的良苦用心打動了,邀請他在葬禮後一起喝茶,他笑眯眯地說非常願意,並且自己有很多時間。
他去商店給姑娘買了兩個印有狗狗圖案的馬克杯,作為送她的禮物,他掩飾腔轎不住內心的喜悅,滿懷憧憬地橫穿馬路走到對面去等車,這是他第一次沒有左右看來往的車輛,隨著刺耳的剎車聲,他倒在地上,眨巴著清澈的眼睛望向天空……
教堂里,他的棺木孤零零放在那裡,神父打開文件夾,才發現連悼詞都沒人給寫,那個為陌生人寫悼詞的人躺在棺材裡。
墓地里,一群人正在送別逝者,下葬的正是比利,梅先生曾經走訪過的親朋故舊都來了,比利的女兒若有所失地回頭尋找,或許她在疑惑為什麼梅先生沒來吧。
她不知道,正緩緩駛過的靈車里就是梅先生。
他被工作人員葬在一個樹樁旁邊,他們幹完了活兒,鐵鍬拍一拍,毫無感情地走掉,為比利送葬的人也相伴而去,墓地空空盪盪,沒有一個人。
梅先生就這樣把自己的熱情和耐心都給了那些陌生的逝者,而自己的葬禮卻沒有一個人參加。
多麼凄涼,這真是一個悲傷的故事!
可是,寂靜的墓園里,從遠方過來一個人影,原來他是比利,接著第二個,第三個,越來越多,都是梅先生相冊里那些曾經送走的人,他們聚集在梅先生的墓地旁,默默陪伴他……
這才明白,原以為造化弄人,在孤獨的梅先生終於迎來人生轉機的時候,卻突遭橫禍身亡,怪劇情太殘酷。
然而,直到最後一個鏡頭才知道,結尾的升華多麼巧妙,他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生前寂靜無聲,死後永不孤獨!
B. 《寂靜人生》|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牧師,禱告詞,逝者,墓碑,日復一日,送走一個個孤獨的靈魂,這就是約翰·梅的工作,為孤單死去的逝者尋找親人,而大多時候葬禮上只有他一人。
他為逝者安排最原始的土葬,上好的棺材,精心挑選的墓地,並四處奔波尋找他們的親人,朋友,人們勸他不必如此計較,葬禮是為活人舉辦的,死去的人不會在乎,他只是沉默,然後繼續踏上旅途。
經濟肢悔衰落,公司裁員,約翰·梅正是其中之一,領導承認他工作仔細耐心,卻責備他工作進度緩慢,資金使用過多,他沒有反駁,只說:「我想完成最後一個逝者的工作。」
於是,他去尋找最後一個逝者——比利·史托克的親人,從他的前女友,他軍隊的老朋友,到他的女兒,他傳達不幸的消息,安撫他們的震驚與悲傷,希望他們參加葬禮,然而,無一例外,依舊無人應答。
他失望,卻無奈,他熱愛這份陪伴了他22年的職業,但在離別時,卻別無他法,最後一位逝者的葬禮,不出所料,依然只有他一人。
人們勸他換一個活人的工作,把這當成一個新的開始,他的穿著,他的房間,他的生活,一切都是那麼井井有條,甚至毫無變化,他考慮過改變,不再是紅茶而是熱可可,跟流浪漢在路邊喝威士忌,吃別人車廂里掉落出的酸奶,用牙齒咬著皮帶,或許真的該向前看了。
然而這時,比利橋飢纖的女兒打來電話,她改變主意決定去參加父親的葬禮,他們約定見面談談葬禮的具體事項,約翰·梅熱情主動,侃侃而談,這是影片中我第一次看到他發自內心的笑容,他的眼睛很亮,像閃著光,無比真誠可愛。
分別後,他去便利店購物,無意中看到一對可愛的杯子,他想送給比利的女兒,兩個年輕人在一次次相遇中暗生情愫。
生活總是充滿意外,讓人猝不及防,他以往過馬路總會環顧四周,唯獨這次沒有,一輛卡車疾馳而來,他倒在了一片血泊中,那雙眼睛失去了光芒,我不知道他最後一刻在想什麼,會覺得遺憾嗎?
比利的葬禮很快到來,他的親人和朋友來了很多,唯獨約翰·梅沒有到場。
這次,教堂只有牧師一人,沒有禱告詞,墓地里兩個人將他埋葬,甚至沒有墓碑,孤獨的可怕。
影片的最後一幕,無數靈魂從墓碑中走敏仿出來,圍站在約翰·梅墓前,像在默哀,像在致敬,他曾陪伴這些逝者離開人世,這次,主角是他。
世界上每天有很多人死去,或有人相伴,或孓然一身,但只要你曾在世間留下痕跡,就會有人記得,正如「死亡不是生命的終點,遺忘才是。」
約翰·梅從不孤獨,他值得被人感謝和銘記。
注:一部可以說是冷門的影片,安靜平淡,卻讓人回味無窮。
C. 為何大家都稱贊這部2013年上映的影片《寂靜人生》
這是一部需要靜下來心,完全沉浸式觀賞的電影,沒有波瀾起伏的故事情節,沒有豐富多彩的人物塑造,更幾乎沒有高潮。快餐式的電影文化中,這可能是一部冷門不受歡迎的電影,但我仍然推薦大家看一看,因為它足夠直抵靈魂、深入人心!電影的整部基調是圍繞「孤獨」展開的,一個孤獨的人幫助一群孤獨死去的人料理人生的最後一程。因此,電影的構圖、色調,都始終呈現出一種淡淡的、清冷的孤獨感:干凈整潔的傢具,四下無人的街,疏離的人際關系。
1)故事前大半部分,約翰梅一直是自己一個人做著無人回應、無人理解的工作,影片鏡頭以灰白色調為主,蒙上一層霧的即時感,彷彿是在悼念找不到親人的逝者,就連在火車上的座位朝向也是與駛進方向相反的,渲染了悲傷、孤寂的氛圍。快結尾部分,在獲得威廉史托克女兒的回電,同意在父親的葬禮上為父親送行,鏡頭才開始有了些許的色彩,火車座位朝向也與駛進方向一-致了,當他以為生活開始好起來時,持續時間卻如曇花一現,遭遇車禍,命喪於此(此時,還未親眼見到其努力的結果多人為威廉史托克的送行),一個人安詳並不孤獨的閉上雙眼,一切就此戛然而止。
D. 電影《寂靜人生》:平凡的人讓我們的內心感受到了一點點溫暖
電影《寂靜人生》講述了一個普通的社會服務員約翰,他的工作是為了獨自去世,無擾中人清理逝者遺物和後事的社會服務員,為孤單死去的逝者尋找相關親人。
影片開頭是在逝者比利的家中,約翰找到了一本相冊,他希望能過相冊能找到比利生前的家人和好友,讓他們參加比利的葬禮。此時,他被告知即將被政缺李森府裁員,當局已決定不再持續做此類為逝者尋找相關親人的工作,因為太過於耗費資源和人力。
作為一個普通人,他在一個工作崗位上工作了22年,人到中年,四十幾歲的他忽然被辭退。未來是迷茫的。
但他決定將這份工作最後的一位死者認真服務,找到比利的親友。比利已經自己單獨居住很多年了。在比利的保存照片中有幾位就像年輕時的好友。
還有幾份照片是一個女孩,很漂亮,從她出生到十幾歲。約翰認為這應該是比利的女兒。可是並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
他先找了約翰還有一起的朋友,相片應該是近幾年照的,所以人相差不大,很快就找到了。這位朋友在一間糕點生產車間工作,他同意有空時會出席比利的葬禮。
同時從這位朋友的嘴裡知道了比利曾進過監獄,曾經一起在獄中呆過的人。
所以他去了相關部門找了資料,知道了有兩位獄友,在一個教堂的前面找到了這兩人。
從他們的口中了解到,比利曾經在監獄里為了用牙齒牙齒咬住一條皮帶表演,獲得了一大筆的慈善捐款。
約翰是一個孤獨寂寞,沒有和家人一起居住。因為他入獄他女兒從那時起就沒再來見過他。
約翰從大家的聊天中發現比利是一個退役軍人,脾氣也有點古怪。但是非常正義。但也因為他的正義讓他入了獄。導致他和妻女分開。
也許也是這樣子,所以約翰更希望能幫助比利找到親人,走完最後的人生。
一個人雖然逝世了,但是在他漫長的一生中,總會有很多的故事。好像比利這種沒有寫日記或者任何記錄的人來說,在他逝世之後的好像這一生就不會讓任何人記住了。如果你是自己一個人居住,或許會在去世後很多天才被發現。
其實現在有很多的人都是自己居住的。也許幸運的是他們還有自己的親人和朋友。但誰不希望能得到家人和朋友的諒解,哪怕是死後呢?
盡管比利的好友都並沒有說明他願意出席他的葬禮。但是約翰還是恪盡職守的,為比利選擇了最昂貴的棺木和墓地,為他安排好所有葬禮流程。
最後約翰終於找到了比利的女兒。比利的女兒在一伏畝個流浪動物收容所工作。
已經有很多年沒有跟他爸爸聯系了。心裡也是稍微有一些恨他的爸爸。所以最初她是不願意出席他的葬禮的。
約翰一次次的和她接觸。最後打動了比利的女兒。同意出席他的葬禮,而且比利的女兒對約翰也開始產生了好感。
兩人相約在比利的葬禮之後要在一起,更加深入的彼此了解。
可是當約翰為了迎接新生活想要和貝蒂的女兒在一起,並去購置了很多兩人的生活用品的時候,他遇到了車禍去世了。
在比利葬禮的那一天,他的葬禮來了很多人。
與此同時,約翰的葬禮也舉行了。
他們兩個人葬禮形成的對比,約翰的葬禮沒有人來參加的。
因為沒有人再會願意為了他去尋找她的親朋好友。他就那麼孤零零的躺在了他的墳墓裡面。
影片的最後在約翰的墳墓旁邊來的都是那些已經去世的,而被約翰安葬的靈魂。
這也就是約翰寂靜的人生。除了那一塊碑什麼都沒有留下。
你不知道他的生前的事跡,也沒有人會記住他。
這個世界上可能有很多人就你約翰一樣,永遠不會被人記住,但是在這個世界上也是大部分都像約翰一樣的普通人在一生中默默在為這個世界服務。這些普通的、且可愛的人盡管我們不知道他們是誰,但因為有他們讓我們的內心感受到了一點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