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大家對小品演員演電影怎麼看
擴展閱讀
白紫衣是什麼電影 2025-05-18 04:16:35
雙胞胎大盜印度電影 2025-05-18 04:16:24

大家對小品演員演電影怎麼看

發布時間: 2024-10-28 05:03:18

❶ 哪些演員真的不適合演電影

個人覺得,一些名氣大的小品演員演小品說相聲還可以,但是真的不太適合演電影。

第五位:小沈陽

個人覺得,小品演員想要演電影,那是需要長期表演經驗的積累,像范偉,馮鞏這樣,而不是只為了圈錢。要麼就學沈騰,有話劇的功底,表演扎實,劇本也扎實,然後再來演電影,這對中國喜劇電影才是一件好事。

❷ 范偉的演技是大師級別的,是個不可多得的奇才,你怎麼看

范偉作為小品演員,觀眾們都非常熟悉,而對於其電影演員的身份,卻知之甚少。其實,范偉的演技是被嚴重低估的,說其為大師水平,絕對不為過。

扎實的基礎

因為上了春晚演了小品,人們把他定格為一個小品演員了。實際上他的演技挺出眾的。他演了好多好看的電影,只是大夥都沒聽說過,一個人演的好壞並不是因為他的長相和粉絲決定的。范偉走的是本色路線,靠實力說話。他塑造的人物形象,朴實,本分,老實。但話說回來,這樣本分的演員不多見,如同鳳毛麟角,在演藝圈佔據一席之地 成為影視圈不可多得

❸ 演小品和演電影的不同

樓主,我是電影學院表演系本科畢業。
你這個問題怎麼說呢?
小品?我們姑且就叫舞台劇吧?因為是在舞台上演出。這點您同意吧?
舞台劇的表現形式比較特殊。和觀眾能產生共鳴。
觀眾能切實的感受到舞台上鮮活的人物形象。
還有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舞台劇的劇情是連貫的,不要cut,也聽不見導演喊:「預備,開始!」只要大幕一拉,劇情已經開始了。這對我們演員來講,是個挑戰,因為要考驗演員的基本功,就是「聲樂,台詞,形體,表演」簡稱:聲台形表。最關鍵的是,演員演這樣的戲很過癮,能直接感受觀眾的反映。當演員在舞台上的一個「包袱」(就是噱頭)抖的很成功的話。你會傾聽到觀眾的掌聲。當然,這是我處於一個局外人的身份和您說。如果哪個演員真是這樣的感覺,那麼他一定「跳戲」了。就是不投入了。真正好的演員在演舞台劇的時候,是完全投入的,是完全進入劇作家所提供的人物的規定情景當中的。只有在謝幕的時候,看著全體觀眾起立為你喝彩,那個時候,我們會體會到:「演員是幸福的。」還有就是,舞台劇的表演環境和觀眾席都在一起。因為觀眾席和舞台有一定的距離,所以演員的形體方面應該相對的誇張。這樣觀眾才能看清楚。還有燈光,「燈光是舞台的靈魂」。燈光可以營造出很多很唯美的場景。就像著名話劇導演焦菊隱先生在人民藝術劇院拍《茶館》時,他用了三個「耳燈」來營造那個動盪的時代,灰灰的,朦朦的,效果很好。樓主如果喜歡舞台劇,那麼焦菊隱先生導演的《茶館》你是一定要看得。這個是焦菊隱先生的顛峰之作。這裡面的演員最精彩的就是於是之先生了。哎呀,我說得挺亂的。樓主見諒。本來想睡覺了,看到這個問題就沒睡。您將就吧。舞台劇就說這么多了。
電視劇和電影……這個,有篇很有名的論文叫做《鏡頭前的微相表演》,說的就是舞台劇和電視電影之間的差別。我簡單說說吧。我們經常會在看一篇影評的時候,看到這樣的字眼:大全,小全,中景,近景,特寫……這些都是只有影視劇才有的專有名次。沒聽說拍話劇還有切景別的。(當然把話劇成影像資料有時會用多機拍攝,期間不免得會給某個演員特寫,但是那個也是通過不同位置的攝像機單獨拍攝,然後再插到整個影片裡面,而並非是有導演在下面喊著:「停!給他來個特寫……」這樣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了)。還有就是影視劇是由很多的部門共同完成的。經常提到的有「攝錄美服化道」。演員在表演時就要考慮到「景別」了,特寫就是特寫,不能有太大的動作幅度,否則就出畫了(出鏡頭了),大全就是大全,要求表演時的形體稍有誇張(否則全景看,只有一個小黑點了)。還有,影視劇現在還有後期配音一說的。(雖然國家倡導同期聲電視劇,但是有些演員的「台詞」不行,攝制組的資金也不夠,只能後期配音……)這個先說這么多,明天我再來補上。很多的差別……睡覺去了啊,實在是有點睜不開眼睛了。見諒。

❹ 如何客觀評價沈騰的演技

我覺得他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喜劇演員。表演豐富細膩。而且人物立體。

小品的節奏快,一個接一個的包大乎袱。但是電影包袱和包袱之間還有很多過渡。大部分小品演員來到電影平台在和部分過渡地帶都會略顯尷尬,好像有點不知所措,反應很經常會不大合理。可是好像因為是喜劇,大家對這些過渡地帶選擇性忽略了。

剛剛看完李煥英。裡面賈玲一開始對自己穿越的事實接受得太快了,一點吃驚和懷疑都沒有。一般人我覺得第一反應肯定是難以置信的,以為自己做夢。夏洛特煩惱里沈騰也有類似的穿越情節,也是各種不相信到最後接受。

還有就是陳赫在裡面好多餘,對劇情推動一點用都還沒有。他的表演也沒辦法說服我他喜歡賈玲。最後知道賈玲要走了,他也沒有什麼不開心。正常人對有好感的人要走了,而且沒有聯系方式,意味著跟永別差不多,居然還可以跟沒事人一樣開心的吃著禪姿包子......就...人物不能自洽。

這里沈騰的表演真的很亮眼很流暢,(雖然角色上他演有點太老了。)他所有微表情都可以很精準的告訴我他想表達什麼。而且他表演的節奏也特別好。裡面有一幕他跟陳赫互相透露喜歡的對象。按道理這里他們倆問的問題和回答的方式是一模一樣的。陳赫問他「你跟英,一對?」 我以為沈騰馬上會給我一個不好意思的笑容。結果他憋了幾秒(打破了我對他默認的表演節奏)然後嘴巴往下努了一下,就是很歡喜,但是努力剋制著。

還有一幕他在船上肚子疼。普通人演肚子疼,第一反應就是皺眉,表演不舒服的感覺。但是他很用力把原本因為疼痛而扭成一團的五官滾襲悉維持正常。表現出很疼,但是強要面子的人物性格。你能感覺到真的很疼。跟中彈了差不多的疼。

整個人物栩栩如生,包袱拋得非常自然。完全融入了角色里,哪怕是呼吸。不會讓人出戲。

❺ 為什麼知名的小品相聲演員都去拍電影了

相信大家都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小品相聲演員都去拍電影了。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么多的小品相聲演員都去拍電影呢?

其實,從實際上說,通過參演電影,他們可以得到更加可觀的收入。畢竟,錢這種東西,誰也不會嫌多嘛。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小品相聲演員參演電影,暴露出來的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他們所參演的這些電影水準都有多高呢?盡管是同一個行業,但畢竟所涉及的領域是不同的,因此所擅長的也都是不同的,所以有不少觀眾都發出了他們的質疑。但我們可以發現,大部分演員的演技還是很可以的,相信銀幕背後的他們也一定做了很多的努力,才可以展現出這樣的效果。

❻ 為什麼現在知名的小品相聲演員都去演電影電視劇了

掙錢養家糊口,除了春晚和一些晚會平時也沒什麼相聲小品節目,自然也掙不到什麼錢,有關的綜藝也就那幾個,僧多肉少

❼ 為什麼知名的小品相聲演員都去拍電影了

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實,在中國的娛樂界,已經很少有純粹的演員、歌手、小品或相聲演員。在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叫他們明星或是藝人,默認了跨界的普遍性,這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已經證明了知名的小品相聲演員去演電影電視劇這個現象存在的合理成分。

從目前來看,這些參演影視作品的小品相聲演員們也並沒有全然拋下自己的「老本行」,這是值得慶幸的。無論他們今後的發展道路如何,我們都渴望著這些即將成為前輩的演員們能夠給新生代一些指引,做好傳承工作,在開拓自身發展路徑的同時不忘對小品和相聲的發展助力。文/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