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說說你看完《我的姐姐》這部電影的後觀後感是什麼
這部劇真的讓我感受到了,作為姐姐的不容易,而且也讓我感受到了那份親情的可貴,也希望我們能夠珍惜身邊的每一個親人。
② 電影《我的姐姐》講述的是什麼故事
由張子楓主演的電影《我的姐姐》主要講述了一對失去父母的姐弟,姐姐與弟弟年齡相差二十幾歲,姐姐在自己的未來前程與弟弟的撫養問題上展開了一系列的矛盾爭執。
該電影是有現實中真實原型存在,因電影中的姐姐與真實原型的姐姐做法不同,因此電影在上映就受到廣大關注,且爭議兩極分化。
電影中姐姐在車禍現場不知所措,真實故事中的姐姐父母在她二十一歲時,不顧她的意見執意生下了弟弟,後來父母意外身亡留下她和弟弟孤身兩人。
姐姐名下有爺爺給她的一套房產和媽媽曾經為了防止爸爸出軌瓜分財產而轉到她名下的房子,親戚理所應當認為她該撫養弟弟,但是姐姐並不認同。
電影中親戚讓姐姐撫養弟弟在妥善處理好父母的身後事之後,姐姐便讓人抱養了弟弟並且簽了不見面的協議,自己賣了她名下房產去遠方追求自己的生活。
在電影《我的姐姐》中,張子楓演的姐姐是一名護士,她的夢想是考上研究生去北京。但就在這時她的爸媽出車禍雙雙離世,留下了她連面都沒見過幾次的弟弟。電影中姐姐的親戚也要讓姐姐承擔起撫養弟弟的責任,但是從小就在重男輕女家庭長大的姐姐根本就沒受到過父母任何關愛,對於這個調皮多動的弟弟她更是壓根不想接觸。
姐姐給弟弟洗澡本就是同命相連的,當兩人感情漸深時,年幼的弟弟也明白了姐姐的無奈選擇,便主動要去領養家庭,他不想成為姐姐負擔。而姐姐同樣也是對弟弟的不舍,最後帶著弟弟回到了屬於他們的家。
姐姐帶著弟弟離開領養家庭不管是現實原型還是電影中,法律上姐姐對弟弟並沒有撫養的義務,但很多人基於道德與親情多是指責現實原型中的姐姐。
可有一句話說得挺好,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網路上真實原型姐姐所寫的未必是她所有的經歷,這是她的選擇,而電影中的姐姐也是她的選擇,我們都應該尊重她們的選擇。
不得不說,這部影片實在是太真實了,「重男輕女」觀念戳中了太多家庭的痛點!
③ 電影《我的姐姐》重男輕女深入骨髓,這部影片有著怎樣的現實意義
去看《我的姐姐》,不僅僅是因為這是張子楓的電影,更多的是這個片子的預告吸引了我。實際上,這部電影背後的現實意義更會引起人們的思考。
電影《我的姐姐》重男輕女深入骨髓,家庭遭遇變故,留給二十齣頭的女孩的人生困境,失去了雙親,而且擁有了一個弟弟。
時代在變,而我們終究都會更強大。不要做沉默的大多數,兩性關系不是一方打倒另外一方,世界很大,我們要彼此相依。
願天下每個姐姐,都能被愛,都能愛自己。
④ 如何評價電影《我的姐姐》
《我的姐姐》是一部揭示社會倫理及其變遷的深刻之作,影片圍繞著女主人公姐姐究竟是去追求個人事業發展還是撫養幼弟的艱難抉擇逐步展開,背後的邏輯是在中國現代化過程中人們所面臨的個人本位價值觀、人生觀對傳統的家庭本位價值觀、人生觀的激烈撞擊。影片通過一系列戲劇性沖突為我們揭示了這個正在發生的深刻變化,即傳統的男尊女卑的性別秩序正在發生深刻的改變,一個現代化的男女人格平等的新秩序正在形成 [23] 。該片的開放式的結尾可以稱得上「絕妙一筆」 [25] 。(社會學家李銀河評)
影片中兩個姐姐互訴內心的一場戲展現出兩代女演員細膩而精到的演技,貢獻了影片最大的淚點,同時,也是這樣一組人物的映照關系,讓影片全然跳脫出一個個體命運的悲劇,而展現出一個龐大而久被忽視的群體樣貌 [23] 。(澎湃新聞評)
影片呈現在公眾面前的赤裸裸的現實問題,目前它或許不能也無法解決,但由此引發的思考,對「姐姐」這一身份的審視,對女性困境的正視,對重男輕女的透視,遠比一個理想的結局更重要、更深刻 [24] 。(紅星新聞評)
該片能夠打動人心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正在於對於人的復雜情感的准確描摹,失去父母的姐弟在其後的相處中那種雙向的靠近,原本受傷害有怨氣的姐姐在糾結中對於親情的絲絲體會,一切繁復微妙都被創作者細膩准確地呈現給觀眾 [25] 。(中國新聞網評)
該片是對於青年女性成長經歷一次深刻剖析,並且尖銳地觸及很多令人關注的社會議題 [26] 。(新華社評)
電影後半部分感受親情血濃於水,在撫養和放棄之間的掙扎抉擇是非常直戳淚點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每個人物的形象刻畫都非常立體出彩。導演和編劇做這部電影想傳遞的也不是批判,而是一種展示,讓觀眾看到,這種困境中的女孩真實經歷的痛是什麼。這是對特殊語境下出生和成長的女孩們的縮影折射。
⑤ 《我的姐姐》看哭大家,從這部劇中你明白了什麼
在這個追求男女平等的社會,真實的女權往往被賦予了其他的含義。而來自於社會中的重男輕女的現象卻仍然存在,以至於全社會在一邊追求女權的同時,仍然對女性群體有著極大的歧視和侵擾。在4月2日上映的《我的姐姐》這部電影看哭了很多人,從這部劇中我們不難看出社會中依然存在的重男輕女的現象,以及生在這種困境之中的女性所感受到的艱辛,以及不屈的反抗。
生活在新時代的女性應該從電影中體會到,當面臨來自於社會的不公和各方面的壓力時應當更加堅定自身的信念追求屬於自己的利益和公平。而其中更多的是要來自自己的堅決和不懈的努力,不退縮的同時也同樣不放棄。
⑥ 《我的姐姐》淚點太多了,這部電影你看了嗎
趁著清明小長假,去看了《我的姐差伍輪姐》這部電影,確實是淚點太多。
《我的姐姐》是一部關於抉擇的電影。重男輕女的父母為了要一個兒子甚至放棄了與女兒之間的牽絆,在電影中來看,父親對於安然來說,應該算是一生的傷痛所在了,為了做假證明生兒子,因為安然的不配合而終成泡影。弟弟與姐姐在父母的墓碑前,各自回憶著對父母的印象。弟弟眼裡的父親是和藹可親的,安然眼裡的父親是對自己充滿了不滿的,甚至有拳腳相加,連弟弟都說,”我們說的不是同一個爸爸吧“,這就是讓人淚目的第一點了,同樣的父母,卻是不同的對待。
這是一部感人的電影,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