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
真實案件改編的電影有:《熔爐》、《薩利機長》、《中國機長》、《沙漠之花》、《殺人回憶》等。
1、《熔爐》
《熔爐》改編自2005年韓國光州一所聾啞學校的暴力事件,講述了一位美術老師發現並揭露了學校高層對學生的殘酷虐待和侵犯的故事。
㈡ 電影《美國行動》主要講了什麼
1. 電影《美國行動》講述了一名客機飛行員巴里·希爾的故事。他在受到中情局特工蒙蒂·謝弗的招募後,開始在南美洲執行秘密偵察任務,並在中央情報局和巴拿馬獨裁者諾列加將軍之間擔任信使。
2. 在執行任務期間,巴里·希爾被巴勃羅·埃斯科巴領導的販毒集團接觸,請求他幫助將毒品偷運進入美國。巴里·希爾在被捕後,蒙蒂·謝弗保護了他,並安排他和家人,包括他的妻子露西,移居到阿肯色州的一個偏遠小鎮。
3. 中情局為巴里·希爾購買了一個機場,他既繼續執行秘密任務,也為埃斯科巴走私毒品。當他在向尼加拉瓜反抗軍運送武器時,情況變得復雜,他意識到反抗軍並不想為美國而戰,因此將武器交給了販毒集團。
4. 巴里·希爾因財富激增而引起了多個執法機構的注意,包括聯邦調查局和緝毒局。當他的妻子的哥哥被當地警察抓住,攜帶的行李箱裝滿了巴里·希爾從毒品走私中賺取的錢時,販毒集團被迫要除掉巴里·希爾。
5. 中央情報局終止了與尼加拉瓜反抗軍的合作,導致巴里·希爾被捕。然而,他與白宮和奧利弗·諾斯達成了一項協議:如果他能證明桑地諾和販毒集團有聯系,他可以保留他從走私中賺取的財富。但在販毒集團的追殺下,他和他的家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角色介紹:
1. 巴里·希爾:一位技術高超的美國航空公司飛行員,因感到自己的工作未得到應有的尊重而走上了錯誤的道路。他表面上為中情局工作,實際上卻為麥德林販毒集團向美國走私毒品。
2. 蒙蒂·謝弗:一位傲慢的中情局特工,負責招募巴里在南美洲進行偵察任務。他在拉美反獨裁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迫使巴里為中情局服務。
3. 露西:巴里的妻子,一個勇敢的女性,與丈夫一同住在阿肯色州的偏遠小鎮。盡管知道丈夫的工作極其危險,她仍然默默支持著他。
㈢ 抗美援朝有哪些電影
抗美援朝的電影有《上甘嶺》、《烽火列車》、《英雄坦克手》、《集結號》、《我的戰爭》等。
1、《上甘嶺》
《上甘嶺》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戰爭故事片。由沙蒙、林杉執導,高保成、徐林格、劉玉茹等主演。於1956年12月1日上映。
影片改編自電影文學劇本《二十四天》,講述了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某部八連,在連長張忠發的率領下堅守陣地,與敵人浴血奮戰,最終取得勝利的故事。
(3)中國坑美國航空的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抗美援朝,又稱抗美援朝運動或抗美援朝戰爭,是20世紀50年代初爆發的朝鮮戰爭的一部分,僅指中國人民志願軍參戰的階段,也包括中國人民支援朝鮮人民抗擊美國侵略的群眾性運動。
1950年7月10日,「中國人民反對美國侵略台灣朝鮮運動委員會」成立,抗美援朝運動自此開始。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拉開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序幕。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得到了解放軍全軍和中國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配合。1953年7月,雙方簽訂《朝鮮停戰協定》,從此抗美援朝勝利結束。1958年,志願軍全部撤回中國。10月25日為抗美援朝紀念日。
上甘嶺 網路
烽火列車 網路
英雄坦克手 網路
集結號 網路
㈣ 老片電影《偷襲珍珠港》里為什麼一個軍官用漢語說:我是一個美國人!
電影《偷襲珍珠港》中,美國軍官說漢語是因為當時中國和美國是盟友,因為他們的轟炸機執行完轟炸任務後,只有在中國浙江降落,在中國降落就必須學一句中國話「我是一個美國人」。
如果表明不了身份,中國人就不會保護/救助美國乎譽軍人。美軍16架飛機中除一架降落在蘇聯海參崴外,剩下15架飛機在浙江、安徽、江蘇等地墜毀,局激大部分飛行員迫降或跳傘。全部75名歲臘段飛行員中3人喪生、64人被中國的抗日軍民救助,輾轉到達重慶、桂林然後回到美國。
也有一些飛機迫降在日佔區,如其中一架落在江蘇鹽城建湖縣,其中4名飛行員被農民救起之後經新四軍張愛萍部轉到重慶,1人被日軍殺害。另外兩名飛行員在B-25在中國海岸迫降時犧牲。還有兩架轟炸機的機組人員8人被俘。
所以美國軍官要用漢語說「我是一個美國人」。
(4)中國坑美國航空的電影叫什麼擴展閱讀
《偷襲珍珠港》講述了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美軍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損失慘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的故事。1970年9月23日上映。
馬丁·鮑爾薩姆飾演太平洋艦隊總司令赫斯本,1919年11月4日出生於紐約布朗克斯區,美國演員。
1952年,鮑爾薩姆和他的首任妻子女演員帕魯·索姆納(Pearl Somner)結婚,兩年後離婚。他的第二任妻子是女演員喬伊絲·馮·派特(Joyce Van Patten),這段婚姻維持了三年,並育有一女。
㈤ 關於中國戰斗機的電視劇有哪些
1、《鷹隼大隊》
是由空軍電視藝術中心等單位聯合攝制的軍事題材電視劇,由彭昱凱執導,沙溢、殷桃、林永健、周小斌、胡亞捷等領銜主演。
該劇反映的是空軍一支精英部隊「鷹隼大隊」在和平時期的組建以及發展歷程。講述了試飛員出身的馬赫,在經歷一系列挫折成長為成為了一名真正的空軍戰士的故事
劇情簡介:
本劇的故事發生在一個現代的空軍基地里。一支集結我空軍飛行員精英,代號為「鷹隼大隊」的戰斗部隊就駐扎在這里。試飛員馬赫(沙溢飾)對內定進入「鷹隼大隊」的肖邦(林永建飾)非常不滿,兩人在進行空中演習時反咬盤旋,好不驚險。
肖邦最後招架無力跳傘逃生,馬赫無奈忍痛擊落失控的戰斗機。馬赫在演習中表現出的絕佳駕駛技藝和出色的臨戰能力,被上級看重,直接升入「鷹隼大隊」。
與此同時,以四名科學工作者(高亞林、殷桃、劉敏、顧宇峰飾)為首的中航服務隊也進駐基地,他們將為「鷹隼大隊」提供科技保障服務,讓這些翱翔在天空中的「鷹隼」省去在戰略戰術、武器裝備上的後顧之憂。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中航服務隊的科學家們並不是老氣橫秋的學者,而是具有高科技知識和優秀外表的新一代科研人員。
馬赫的到來讓大隊的另一位飛行員伍唯濤(姬晨牧飾)心生不滿,同樣是試飛員出身卻讓馬赫一來就當上了他的長機,而他只能退居到僚機的位置,兩人互相不滿又互不服氣,再一次又一次空中演習中爭強鬥狠,緊咬不放,讓在地面觀戰的人無不拍手稱奇。
隨著中航科學家與飛行員在工作上合作的深入,他們的感情距離也拉近了。敢作敢為的女科學家江靖超(殷桃飾),以其高超的專業技能和雷厲風行的作風,深深吸引了伍唯濤;而江靖超本人則有意迴避和伍的感情,把芳心暗暗投向了外表冷峻。內心豪邁又多情的馬赫。
馬赫和伍唯濤,這對天空中的「鷹」和「隼」,不斷的和對方觸碰著,他們一起艱難的進步,一起光明的競爭,一起成長和煩惱,也一起遭遇愛情的萌動,而且,女主角還是同一個人。
興許他們是「個性」使然,即是強勁的對手,又不得不含著對對方的佩服,成為惺惺相惜的朋友。於是,他們在一次次的較量中,百煉成鋼。
突然,基地被封閉。他們被告知——局部戰爭已經爆發!一級戰備!隨時應戰!飛行員和服務隊緊急磋商,制定戰略戰術,一刻都耽誤不得。這些以前暗恨自己生不逢時沒有趕上戰爭年代的飛行員,在與敵機的斗爭中殺紅了眼,為我軍贏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然而馬赫在一次意外迫降中,確解開了一直困擾自己的疑團——這場局部戰爭原來是空軍為了磨練飛行員技術、戰術及戰斗意志而精心策劃的一場演習 。
2、《長空鑄劍》
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與中央電視台等聯合攝制的軍旅題材電視劇,根據王玉彬、王蘇紅的小說《驚蟄》改編,由趙為恆執導,吳京安、牛莉、胡亞捷、王新軍等主演。
該劇以空軍轉型建設和跨越式發展為背景,講述了裝備「藍鯊」戰機的一個航空兵師,在師長蕭廣隸帶領下進行訓練改革的故事。
劇情簡介:
駐扎在東南沿海某空軍基地的107師是一支戰功卓著的王牌英雄部隊,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又被軍委和空軍定為首批快速反應機動作戰部隊,率先裝備了我軍最新型的「藍鯊」戰斗機。
1999年初春,當驚蟄的第一聲霹雷炸響之時,107師又贏得了新的輝煌——因連續保證10年飛行安全而被上級命名為「安全紅旗師」。這個新的亮點吸引得各級領導和各大新聞媒體的記者紛至沓來,全師上下也都為此而興奮地忙碌著、准備著。
恰在此時,上級突然組織的「殲字99」演習使得107師暴露出諸多問題。倘若不是新任師長蕭廣隸果斷指揮並運用特技地靶攻擊的戰法挽回頹勢,一場大規模的陸、空聯合演習便毀在107師的手裡。
一個王牌的新裝備部隊、一個剛剛受到命名的安全紅旗師、一個空軍首批的快速反應部隊,卻不能做到「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甚至一場演習都不能勝任,引起蕭廣隸和新任政委季浩蘇的深深思索。透過蛛絲馬跡,尤其通過調看以往訓練的「飛參」,蕭廣隸和季浩蘇震驚了;
原來,前任領導班子,特別是前任師長、現在的副軍長梁雲翰為了保住107師的虛假的輝煌,為了10年安全的榮譽,乃至為了個人的政績,竟在飛行訓練中降低難度,摻了水分。嚴峻的現實令躊躇滿志、力圖從根本上提高部隊戰鬥力的季浩蘇,尤其是剛剛出國學習歸來;
決心為人民空軍由「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的戰略轉變作出貢獻,揣著「跨海突擊」訓練方案前來上任的蕭廣隸,陷入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
倘若上任伊始便揭開蓋子,全盤否定前任領導,否定一個多年被上級樹立為先進典型的英雄部隊,不僅會引起部隊的上下動盪,而且對各級領導,特別是一向關注、重視,並為107師的成長付出了巨大心血的軍區空軍司令員康良宇既無法交代,也是一種否定;
倘若捂住蓋子,維持虛假輝煌,一旦戰爭來臨,107師無疑會有辱使命,愧對祖國和人民的重託。況且,部隊訓練和戰鬥力薄弱到如此程度,一招不慎便會導致飛行事故。
蕭廣隸和季浩蘇經過苦苦思索和磨合,終於作出艱難的抉擇:暫不揭開蓋子,而採取退一步,進兩步的方案,從補訓入手,打牢基礎,而後進行訓練結構的改革重組,加大實戰課目的訓練難度和進度,最終完成「跨海突擊」訓練,把107師錘煉成為未來戰爭中攻防兼備型的空中鐵拳。
然而,改革的路上一波三折,阻力來自方方面面。矛盾的各方圍繞著保證飛行安全和提高戰鬥力這一和平時期軍隊訓練帶根本性質的問題,也是當今高科技、新裝備部隊存在的突出問題,展開了一次次激烈的沖突和較量。
正當蕭廣隸和季浩蘇堅持「絕不能以犧牲戰鬥力為代價保證安全」的全新訓練理念,帶領部隊沖過一道道難關,改革前景日見光明的時候,一場意外的飛行事故又將他們打入谷底,重新陷入困頓和迷茫。
在季浩蘇和團長魏山河、賀鵬以及飛參管理員成果等人的幫助激勵下,蕭廣隸重振精神,帶領部隊擺脫事故造成的陰影,投入了「跨海突擊」訓練的准備。不料這個訓練方案又遭梁雲翰副軍長的徹底否定。蕭廣隸為此幾乎心灰意冷了。
這時,南聯盟科索沃戰爭爆發了,蕭廣隸的妻子慕卿作為新華社記者親歷了那場戰爭。殘酷的戰爭不僅使慕卿加深了對軍人、對丈夫的理解,也促使她向蕭廣隸提出這樣一個尖銳的問題:一旦中國發生戰爭,他的107師是否能夠捍衛和平的天空。
蕭廣隸被深深地觸動了。決心為了軍人的神聖使命勇闖禁區,完成「跨海突擊」訓練。然而,梁雲翰聞訊匆匆趕到107親自坐鎮,又使「跨海突擊」再次流產。
1999年可謂多事之秋。面對日益嚴峻的台海局勢,蕭廣隸和季浩蘇不顧個人得失,以軍人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冒著大不韙的罪名,成功地實施了用「跨海轉場」模擬的「跨海突擊」訓練。馬蜂窩終於捅大了。
軍區空軍司令員康良宇和副軍長梁雲翰帶領工作組趕到107師徹查此事,蕭廣隸和季浩蘇受到了停職反省的處分。在這種情況下,飛參管理員成果勇敢地站出來,向康良宇展示了「跨海突擊」和蕭廣隸、季浩蘇到望海上任之前107師的「飛參」資料;
以強烈對比的鐵一般的事實,揭示了部隊在艱難中發生的巨大變化,令康良宇萬分震驚和感慨,也使整個部隊以及梁雲翰本人受到了深刻的教育,確立了「貼近實戰,突出對抗,從難從嚴,科技興訓」,軍事訓練以戰鬥力為最終標準的指導思想 。
3、《第五空間》
是由張蠡執導,萬思維、蒲巴甲、鄭羅茜等主演的軍旅青春勵志劇。
該劇以青春、時尚、活潑、勵志的「年輕」風格,講述了一群85後陸航飛行員的成長歷程。
劇情簡介:
根據新時期軍事發展的方向,總部決定委派特級飛行員出身的鄭北執行一項特殊使命——「第五空間」計劃。
裝甲部隊的沃威和醫科大學的姜竇等年輕人,經過千挑萬選由肩負特殊使命的教官鄭北帶到了陸航,組成了一個為未來現代化五維空間戰爭培養全能人才的精英飛行特訓班——陸航學院實驗班。25個學員懷著對陸航不同的期待和目的,匯集到陸航。
其中有隱藏神秘身份的唯一的女學員白羽;有不靠老子鈔票開路的大款兒子關懷;還有軍人世家冷漠孤傲的湯名揚。報到的第一天,實驗班就遭遇了「精英等級」的對待——被直升機空投在了荒郊野外......
從馴服到培養,以鄭北為首的教官組在征服實驗班學員的過程中,展現出創新的現代軍隊人材培養理念和非常規手段,為培養80 、90後的現代軍人作出實驗性的探索。
姜竇、沃威等人,從初來乍道的個性十足到潛移默化中完全融入陸航,最終成長為部隊里既秉承傳統又富有創新意識的新生代飛行員,實驗班的學員們勾畫出一個個顛覆自我、絕地重生的軌跡:有人生得意時命運嘲笑的淘汰;
有坎坷時自我放逐的短暫迷失;有唾手可得的不在乎,到失去時珍惜的領悟;有外面世界的誘惑;有來自家庭親情夾縫的困擾;還有愛上女教官的情感迷宮。學員間日趨白熱化的嫉妒、競爭和對抗,最終被息息相關、生死與共的「戰友」情化解,他們領悟到了「戰友」這兩個字的份量。
經過陸航學院的洗練、作戰部隊的錘擊、軍演和抗震救災的重生,無論學員還是教官都獲得了從肉體到靈魂的涅磐,每一個人物都在劇中尋找到自己成長的通道,為現代年輕軍人濃墨重彩地揮撒出一幅個性與尊重、才華與培養、前瞻與共享的勵志畫卷。
4、《壯志凌雲》
是由中央電視台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聯合攝制,寧海強執導,吳京安、肖雄、金莉莉、白志迪等人主演的戰爭片。
主要講述從陸軍選調的飛行員賀懷德、李保旗等人趕到東北牡丹江時戰爭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後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47年冬,從陸軍選調的飛行員賀懷德、李保旗等人,趕到東北牡丹江時,戰爭形勢發生了變化,航校已向北滿轉移。賀懷德等人冒著風雪趕上航校一大隊,推小火車爬坡時,認識了外號叫「小蜜蜂」的女衛生員何敏。
在日本人遺棄的破舊機場上建立的航校一大隊,生活與學習條件都十分簡陋,在新疆航空隊學過飛行的大隊長常浩、劉立秋帶領大家克服種種困難,組織修復僅有的幾架殘破教練機,劉立秋在敵機偷襲時,為掩護姚建業犧牲。
學員們開始了航空理論的學習,由於學員大多隻有小學文化,學習航空理論很吃力,加上土匪燒毀了航校油庫,李保旗對飛行失去了信心,覺得不如當步兵扛槍打仗過癮,便和另外兩個學員一起開小差,要回老部隊去,途中,他們與一群土匪遭遇,戰斗中犧牲一個學員,搶到一馬車汽油,返回了航校。
艱苦訓練生活開始了,拼裝教練機,沒有航空汽油就試用酒精代替,沒有初教機,經航校批准,一大隊學員直上高教機飛行,創造了世界航空史上的先例。
常浩帶著賀懷德等幾位優秀飛行員參加開國大典的空中分列式,駕機通過天安門上空,接受中央領導人的檢閱。在頤和園門口,賀懷德巧遇母親的養女薛喜蓮,原本喜蓮欲將母親遺物交給他,不料賀懷德領受新的任務匆匆離別。
此後不久,常浩被任命為空軍組建的第一支航空兵部隊——混成旅的殲擊機團團長,賀懷德也跟隨他,改飛米格-15殲擊機,並擔任飛行中隊長。
朝鮮戰爭爆發了,混成旅擴建航空兵師,常浩師長率部開赴安東,參加抗美援朝。已參加志願軍的薛喜蓮,此時也被選進東北航校學飛行,在轉運貨物、傷員的樞紐站與賀懷德失之交臂。
年輕的中國空軍,雖然只飛了幾十個小時的噴氣式飛機,卻不畏強敵,在蘇聯空軍和朝鮮人民空軍的配合下,勇敢地迎戰世界空軍強國。李保旗猛打猛沖,第一個擊落敵機,很是得意,身為飛行大隊長的賀懷德,幾次空戰都沒有戰績,思想壓力很大,暗戀賀懷德的何敏不斷鼓勵他,
在一次空戰中,賀懷德不聽返航命令求功戀戰,迫降時造成三等事故,受到降職處分,賀懷德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認為光憑勇敢不夠,還要講戰術,後來,他冷靜作戰,採用伏擊戰法,一舉擊落美國空軍「超級王牌」飛行員維爾斯。空聯司專門為他舉行慶功會。
會上,專程趕來的空軍劉司令員豪氣地說:「打掉維爾斯,王牌飛行員就站在中國空軍的行列里!」中國空軍越打越成熟,副團長姚建業6分鍾擊落3架敵機,被蘇聯紅旗學院列入經典戰例教材。激烈的戰斗在繼續,賀懷德與氣象員何敏的感情也日趨深厚。
在中國空軍的沉重打擊下,美國空軍被迫將活動范圍退縮到朝鮮清川江以南。但中國空軍在轟炸大和島時,因協同失利,轟炸機部隊損失甚重。由此教訓,柯瑞、賀懷德意識到空軍戰術協同的重要性,向劉司令提出「一域多層四四制」的戰術設想。
由於美國企圖突破「米格走廊」,出動大批飛機北犯,致使朝鮮空戰規模越打越大,也越來越激烈,中國空軍迅速組建一批新的航空兵師,開赴前線輪戰。劉司令員指示,把空戰推進到平壤以南,配合停戰談判。我機主動前出到清川江以北打擊敵人。
就在賀懷德所在師准備撤到二線休整前的一次空戰中,團長賀懷德的飛機不幸被敵機擊中。跳傘後,賀懷德的左摔骨折,被送到後方醫院治療,常浩為了照顧有情人,安排何敏到賀懷德所在醫院治膽囊炎,順便侍候賀懷德。
已成為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的薛喜蓮,一直追尋賀懷德,聞訊趕到醫院巧遇何敏,薛喜蓮把裝著母親要他們成親的遺言給了他,賀懷德在情感上陷入了矛盾,賀懷德以驚人的毅力戰勝傷痛,配合治療,讓醫生再接斷骨,重返藍天。
但是,由於誤會,賀懷德與何敏的關系出現裂痕。何敏一賭氣,接受了對她心儀已久的李保旗的求愛。賀懷德悵然若失。
朝鮮停戰,劉司令員到前線,機場上百槍齊鳴,慶賀勝利。劉宣讀毛澤東主席簽署的表彰立功飛行員賀懷德、姚建業、李保旗等人的嘉獎令。
朝鮮戰爭結束後,常浩、賀懷德與李保旗作為富有作戰經驗的指揮員和戰斗骨幹,被調到東南某航空兵師,參加解放一江山島。這是我軍第一次陸海空三軍聯合作戰,戰斗驚心動魄。祝捷大會的那天晚上,賀懷德與薛喜蓮,李保旗與何敏同時舉行了婚禮。
何敏流露出不易察覺的傷痛。天有不測風雲,在1958年緊急入閩作戰中,已是團長的李保旗被台灣國民黨飛行員發射的「響尾蛇」導彈擊中犧牲。作為李保旗的老戰友,何敏的初戀情人,賀懷德對他的遺腹子李亮、疼愛有加。
台灣當局不甘心他們東南沿海空戰的失敗,頻頻出動美製P-2V低空偵察機竄犯騷擾大陸。賀懷德指揮飛行大隊長周占魁,無線電靜默出擊,一舉擊落P-2V。
周占魁成了英雄,也得到軍區文區團歌唱演員聶小丹的愛慕。可是,他們結婚以後才知道,聶小丹還有個從小抱養給別人,後流落到新加坡的姑媽。按當時飛行員配偶不能有海外關系的規定,周占魁如不離婚就得停飛。
恰好這時發生了「北部灣事件」,轟炸越南北方的美國飛機多次竄入我國境內,空軍決定賀懷德師趕廣西輪戰。高射炮兵出動;雷達部隊警戒。(由於妻子有海外關系)盡管上級已免除了周占魁的團長職務,賀懷德認為臨陣換將乃兵家大忌,不肯解除周的指揮權,壓下命令暫不傳達。
輪戰中,劉立秋的兒子劉仲夏飛機發生故障,迫降時為保護一所小學而犧牲。加上未能及時執行命令,解除周占魁的團長職務,輪戰凱旋後,賀懷德被免職,調到軍事理論研究室當了研究員。在廣西,毗鄰機場的高炮部隊埋伏擊落了美機。
周占魁堅持飛行,聶小丹忍痛與丈夫離婚。此時,由於極左思潮對空軍建設的沖擊,航空兵部隊的訓練時間銳減。飛行員技術水平下降,有的連改出螺旋都沒有飛過,部隊事故率驟增,在西北某航校當校長的姚建業開會路過吳州時,賀懷德與他談起這些,不禁憂心如焚。
70年代,周總理指示某空軍承擔「機載空投小型原子彈試驗」時,點名要賀懷德擔此重任,為此,上級決定由賀懷德親自指揮這次重要試驗。
大西北試驗場上空,因飛機投擲系統發生了故障,原子彈投不下來,賀懷德沉著地疏散基地人員全部轉入地下,冷靜果斷指揮周占魁駕機帶彈著陸成功,實現中國空軍史上的壯舉。賀懷德關心不幸的何敏,何敏壓制自己內心的情感,努力工作。
八十年代初,高級指揮員賀懷德從改出螺旋抓起,大刀闊斧地狠抓飛行訓練,提高部隊飛行素質。此時,飛行團長吳國安以夫妻兩地分居為由,調到運輸航空兵部隊,但因懷念自己的殲擊座機,經過一番思想斗爭,毅然重返殲擊航空兵部隊。
他回到老部隊後,便主動向賀懷德表示一定要痛改前非,好好做人。由於賀懷德關愛李亮甚過自己的女兒,薛喜蓮對何敏也生出戒心與他發生齟齬。司令員常浩夫婦連夜登門勸解。
周占魁找到聶小丹,想復婚,可聶小丹不願意放棄省城的大舞台,跟他隨軍到吳州那個小城市去。周占魁無奈,只好與薛喜蓮為他介紹的一位地方醫生結了婚。可是,婚後兩人生活情趣差異頗大,感情一直不諧。
李亮剛從地方大學畢業,正值空軍航校招收一批具有大學學歷的飛行員。李亮被破格錄取,實現了多年的心願。在航校期間,李亮到校長姚建業家去玩,結識了他的女兒姚蔚藍,傾慕不已,然而放單飛時,這個很有飛行天份的小夥子架機驅趕牧場上的馬群,受到校方處分。
經過兩年的飛行學習,李亮、項遠方和楊凱成為空軍第一批雙學歷優秀飛行員。李亮被分配到父親生前所在部隊直接飛「隼」式殲擊機,很快顯示出他精湛的飛行技藝,成為飛行尖子,他決心更多矢志於空軍建設,頗得姚蔚藍的好感。幼時夥伴女飛行員吳小曼一直傾心於李亮。
副師長吳國安帶領李亮和楊凱去歐洲某國考察,對方十分傲慢,堅持與中國空軍飛行員在飛行模擬艙里比試,以確定在何種程度上進行交流。
李亮3:0擊敗了曾獲女王勛章的資深飛行教官詹姆斯上校。拉著,楊凱又應對方要求,稍作熟悉便駕駛「幻影-2000」戰斗機與皇家功勛飛行員雷格上校實飛空戰,僅用3分鍾將其「擊落」。中國空軍飛行員的3:0與3分鍾,令歐洲軍界一片震驚。
為改進空軍訓練體制,李亮邀姚蔚藍一道編制了「飛行訓練評估」電腦程序軟體,周天贊助科研費用,使飛行訓練上了一個新台階。
在一次電視節目采訪中,主持人賀萍結認了能言善辯的項遠方,倆人一見鍾情。項遠方一直不滿足飛「鷹」式殲擊機,他一心想飛最新型的「隼」式殲擊機,未能如願,便意氣消沉。此時,從海外學成歸田的周占魁之子周大,被聘為東南航空公司總經理助理。
他看中了項遠方,許以高薪,想把他挖到航空公司去,周天多次勸說,項遠方終於經不住誘惑,向部隊反映自己有高空眩暈症,不宜飛行。周占魁得知兒子周天在控空軍牆角,大怒,令軍務科長禁止周天進入營區。
與此同時,項遠方要求通役,轉業去民航直飛黃金航線,岳父賀懷德大為慟容,李亮請賀萍勸說,項遠方仍不願放棄。賀懷德一怒之下,決定項遠方停飛,記大過。但在確定前去參加廣西邊境小學紀念劉仲夏活動的人選時,他還是寫上了項遠方的名字。
紀念活動使項遠方深受觸動。在劉仲夏的墓地前,他沉思良久,回到部隊,他就向師長請求,撤回病歷。在李亮帶動下,項遠方和楊凱飛行訓練立足於以劣勝優,研究出飛行戰術戰略的「武器平台」理論,贏得了軍事專家一致好評和贊許。
就在賀懷德與當年的老對手維爾斯相會,暢談於北京時,因編撰《空軍氣象事故之研究》一書積勞成疾的何敏卻胃癌擴散,生命垂危。得知消息,賀懷德連忙匆匆趕回控望何敏心跳已停止。
代號「雷霆一號」的陸海空三軍聯合演習開始了,賀懷德全部參演,勝利完成空中封鎖、空中打擊和支援登陸作戰的任務後,他就退出現役了,轉場機群全部低空通場,以代軍最高禮節,向這位為中國空軍的強盛奮鬥了近半個世紀的將軍致敬。
5、《鷹擊長空》
是由王默執導,鄭曉寧、茹萍主演的電視劇。該劇緊扣軍委提出的「打得贏、不變質」這個主題,通過一個飛行團從山區到特區所面臨的兩個考驗,展示了我國當代飛行員在社會變革中價值觀、人生觀的碰撞和獨特的人格魅力,歌頌了人民軍隊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和忠誠。
6、《遠去的飛鷹》
是由華誼兄弟天意影視、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歌劇團、通化市人民政府和北京野塵文化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抗戰傳奇電視劇,由花箐執導,中夙編劇,朱亞文、姚笛、郭伊娜領銜主演。
該劇根據真實歷史人物改編,講述了民族空軍英雄高志航帶領中國第一代空軍英勇抗日的傳奇故事。
劇情簡介:
1929年,身為東北軍航空兵的高志航被張學良將軍派往黑河,從土匪手中換回幾天前被擊落的日軍飛機。高志航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並在黑河邂逅了俄羅斯美女葛莉兒,葛莉兒被這個有留法背景的中國飛行員深深吸引,不顧一切地跟他來到了沈陽。
九一八事變後,高志航主動請纓抗日,張學良雖然自己深陷不抵抗的渦流中,但還是舉薦高志航加盟國軍,入駐杭州筧橋機場。
由於空軍有禁令,不允許飛行員有外國配偶,葛莉兒和高志航只能選擇了離婚,葛莉兒回到高志航的通化老家,從此亂世烽火,天各一方。
上海淞滬戰事爆發,國軍十九路軍等奮勇抵抗來犯日軍,高志航的飛鷹航空隊奉命升空,迎戰日機。淞滬空戰,震動全球,中國空軍以弱勝強,重創日本空軍,創造了世界空戰史上的一個奇跡,高志航及飛鷹隊成為了國民英雄。
為了壯大中國空軍,高志航領命前往蘇聯接運一批新飛機回國,途徑鄭州機場,被陰謀截擊的日軍飛機偷襲,高志航冒著槍林彈雨,拖著受傷的雙腿,頑強地突進機艙,企圖強行起飛,迎戰日機,不料在半空中遭遇日機炮火,高志航英勇殉國,歷史悲壯地定格在了一九三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全國各界人士痛悼高志航為國捐軀,中共中央親送花圈輓聯。周恩來題寫的輓聯是,高志航烈士千古。蔣介石的輓聯是,高志航英雄殉國,死之偉大,生之有威,永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