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過昭關電影簡介
《過昭關》電影簡介是講述了老人李福長帶著孫子寧寧,騎著摩托三輪車跨越千里探望老友的故事。
《過昭關》是由霍猛自編自導的鄉村公路類電影,於2018年10月17日在第二屆平遙國際電影節首映,2019年5月20日在中國內地公映。該影片獲得了第22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電影頻道傳媒關注單元三項大獎,以及第3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四項提名。
暑假七歲的寧寧被送回鄉下,由七十多歲的爺爺李福長(楊太義飾)照顧。李福長偶然間得到了一個老朋友的聯系方式,得知老友身體中風,時日無多。他決定騎摩托三輪車,帶著孫子跨越千里看望老友。
為抵達目的地見到自己思念的老友,李福長與孫子一路跋山涉水、馬不停蹄,每天迎著朝陽出發,伴著夜幕入睡,一面在匆忙的旅途中感受社會百態與人情冷暖,一面又在磕絆的境遇中體驗人生、思考生命。
對《過昭關》的影評
《過昭關》樸素呈現了民間倫理和對生命的思考。展示了溫暖質朴的中國傳統鄉村,以及中國幾千年鄉土文明積淀下的民間智慧。李福長是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農民,一生經歷了自然災害、政治運動、獨居、老友親人先後離開等無數坎坷,但他對於人生的「過關」並沒有不滿,而是用中國底層人民生命哲學和生存智慧進行和解。
該片突破了公路片對人物心理的慣常表達,也用一個長者形象顛覆了人物的常規設置,以一個佈道者的身份,加上樸素的語言和簡單的行動鼓勵和撫慰偶遇的陌生人。
這正是對中國傳統鄉村質朴克制的民間表達。該片通過爺爺執意「千里走單騎」去看病重在身、來日無多的老友來表達中國傳統文化對生命的尊重,同時在一場沉默而干澀的啞叔葬禮上,讓觀眾感受到了民間的溫度與真實。此外,導演霍猛對自然光線的運用,對畫面的高對比度、高飽和度的選擇,也體現了創作者在電影風格上對溫暖質朴的追求。
⑵ 鄉村文藝兒童片《過昭關》,一對爺孫的公路電影,你追隨了嗎
這部兒童家庭電影牽動了很多人兒時的記憶,一對爺孫的公路電影,平實、真摯、可愛,既有對當下社會人文的關懷,又包含了對時代的追問和生命的哲思。最難得的是,感情足夠真摯。雖然電影是靠著幾個明顯的戲劇沖突往前走的,但導演的拍法卻很有想法。兩場回憶重現,那種雙簧式的故事會演繹真的超有趣有木有?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他們平淡但不平凡。在他們艱苦努力生活的那個年代,他們是家裡頂樑柱,承擔著全部的壓力。等到社會飛速迭代,在新規則下成長起來的新人們眼裡,他們是老人有著古怪的脾氣,愛回憶往事,沒有價值。他們用他們的時間給予了這個社會的發展,我們用我們的價值觀無視他們的堅持。我們只看到他們的古怪,忘了他們還是個勇者。很幸運看了這個電影,讓我反思很久。